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864-1901)一阶段特征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中国近代社会急剧变化时期,<北京条约>签订后中外反动势力由对抗走向勾结;而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也确定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方向---走向半殖半封社会.此后,国际上,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度的时期;国内是清政府依靠外国侵略者的支持而暂时稳定其统治时期(是清政府勾结侵略来稳定其统治并建立适应侵略者要求的半殖半封秩序时期)
二知识框架三历史现象分析
1关于洋务运动;①洋务运动是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的一次地主阶级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口号的运动.就其本质而言是地主阶级在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的双重压力下,用资本主义的先进生产力来维护清朝统治即将资本主义纳入封建制的轨道增强清政府得实力而采取的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涉及到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建海军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等五个方面。它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这是封建关系所不能容纳的新的生产力,这就必然在客观上加速旧的生产关系的瓦解,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的侵略也有一定的抵制作用。.②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启示: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没有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本身3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的变化:剿灭--招抚—剿灭(根本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自身利益和统治秩序,对义和团控制利用最终消灭)
4<辛丑条约>对中国影响:一方面没有规定割让领土,开放口岸的条款;另一方面出现设立军事据点和占领区的条款---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四历史现象比较
1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比较1)
原因:太平天国是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的激化的产物,义和团运动是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导致严重的民族危机的产物。2)
指导原则和组织原则:太平天国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统一的军事调度,有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作为行动指南;义和团基本上处于自发松散状态,没有统一领导和指挥,没有革命的纲领,在规模上也没有太平天国大。3)
与宗教的关系:前者领导人吸取了基督教的合理成分为我所用反对清政府;后者则利用中国本土的各种宗教来达到联合群众斗争的目的,打击外来宗教及其在华势力,实现“扶清灭洋”,并且存在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4)
对外关系上:前者以是否信奉上帝划线,“同教一家”容易模糊敌我界限,产生认敌为友的错误;后者则盲目排外,其阶级局限性在于无法区分资本主义的侵略和侵略者凭借的先进生产方式。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是代表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进步方向。5)
结局:都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而失败了6)
影响:虽然失败了了,但反抗外国侵略、挽救中国的爱国精神激励着中国人,同时也沉重的打击中外反动势力,推动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进步。2维新变法与明治维新比较1)社会背景:中国封建势力强大,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日本封建历史较短,通过武装倒幕改革阻力相对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相对较强,再加上人民反抗持续而猛烈。2)领导力量:中国改良派不敢发动群众,寄希望于无权的皇帝,颁布的内容无法实行。日本中下级武士拥有较强的武装力量,通过倒幕运动将政权还于天皇
。3)国际环境:中国变法时世界正处于帝国主义阶段迫切需要开拓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市场,掀起瓜分狂潮,此时变法为列强不容;明治维新时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的高潮未形成,西方列强忙于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列强对华侵略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据此回答:14、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最主要的原因
(
)A鸦片战争因中国战败而结B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进入旧民主社会时期
D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5、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方式有
(
)①
开设银行
②强迫贷款
③投资铁路
④开矿设厂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16、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事件是
(
)
A甲午中日战争
B公车上书
C组织强学会
D创办《中外纪闻》17、洋务运动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主要是因为
(
)A仅引进先进技术不改变封建制度
B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压制C顽固派势力的阻挠和破坏
D国内矛盾激化社会动荡18反对外来侵略斗争中,左中棠做出的突出贡献
(
)A虎门摔军抵抗英军
B收复除伊梨以外的新疆地区C抗击法国侵略取得镇南关大捷
D抗击日本对台湾的入侵19.中国无产阶级之所以早于资产阶级产生,主要是因为
(
)A.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
B.传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C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使人们对工业利润认识不足D.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0.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B.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21.下列为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的有
(
)①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②洋务运动的刺激③清政府放宽了设厂限制④民族资产阶级收回利权运动的斗争A.①③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22.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山东是甲午战争的主要战场B.帝国主义迫使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山东巡抚
C.外国教会势力猖撅,恣意横行
D.德国租借胶州湾,英国租借威海卫在帝国主义时代,清政府的腐朽和反动更加明显的表露出来,中国由此蒙受了更大的损失,它的灭亡已是指日可待。据此回答:23.戊戌政变是一场
(
)A.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争夺统治权的斗争B.军阀政客向维新派夺权的斗争
C.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斗争
D.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斗争24.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剿灭到招抚,原因是
(
)A.义和团由反清组织发展为反帝组织B.义和团控制了京津要地,势力发展迅速
C.联合义和团抵抗八国联军的侵略
D.义和团已明确提出了“扶清”的口号25.那拉氏在允签《辛丑条约》的上谕中说:“今兹和约不侵我土地,不掠我人民,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该条约“不侵我土地,不掠我人民”的原因主要是
(
)①列强已将中国领土瓜分完毕②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③清政府已变成列强在中国的侵略工具④中外反动势力的矛盾彻底消除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19世纪末面对中国的不断沉沦,中国的各阶层分别做出了不同的反应。据此回答:26、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王朝内部的顽固派与洋务派的分歧主要是
(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镇压人民反抗斗争C抵抗外辱,维护天朝大国D在中国发展资本主27、戊戌变法突出历史功绩在于
(
)
A挽救民族危机
B沉清吏治推动政治改革C其了思想启蒙作用
D改革科举制度,设立中小学28.“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船、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外,一体准许民间开设,无所禁止,或集股,或自办,悉听其便。今以商贾之道行之,绝不拘于官场体统。”这有利于
()A.洋务派B.民族资产阶级C.农民阶级D.小资产阶级29.称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是因为
(
)A.论战最先触动了清朝君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的状态
B.在论战中提出了学习西方科技和兴办近代工业的要求
C.资产阶级在论战中首次提出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要求
D.论战正面抨击了封建信条和阐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30.下列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是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全面反映B.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是片面的
C.主要代表了广大小生产者的愿望,缺乏新的经济基础D.反映了农民朴素的爱国思想31、19世纪中后期,中国边疆地区出现新危机,主要是
(
)英国侵占香港②俄国侵占东北③俄国侵占外蒙古④美日侵占台湾⑤俄英侵占新疆⑥英国侵略云南西藏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32、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有了新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内因是(
)①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②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③中国无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④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33、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中,外国侵略者进攻到北京的有
(
)①
鸦片战争②爹第二次鸦片战争③中法战争④甲午战争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⑤
D①④3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以前列强侵华战争的最大不同点是
(
)
A各国列强联合侵华
B请政府赔款数额巨大C请政府完全投降
D为直接镇压人民反抗斗争而发动35、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的相同点是
(
)①
请政府在军事上彻底失败②战争爆发在中国境外③结果是清政府割地赔款④都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36、太平天国、义和团、戊戌变法的失败其主要原因是
(
)
A
没有先进思想和理论的指导
B救国方案落后与时代
C救国方式不符和国情
D都存在阶级和时代局限性37、“再现历史场景,宏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要再现刘铭传抗击侵略的悲壮场景应选素材是
(
)A马尾海战
B镇南关大捷
C抗击法军攻占台湾的战斗D威海卫战役二、材料解析题1材料一乾隆给英王的赦谕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类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清朝后期,外捆内交。对如何摆脱困境,统治阶级内部意见分歧,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材料三引进外国资金,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民族经济。(1)
根据材料一
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是什么政策?此政策对中国产生最严重的危害是什么?(2)
根据材料二“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是什么?他们掀起什么运动?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一运动?(3)
根据材料三,可见我国目前实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摘自《筹办夷务始末》卷材料2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应付时局的三策:“第一曰‘采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第二策曰‘大集群贤以政变!’;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各自变法’。”——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材料3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劝奉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采购合同简单范本与采购合同范本
- 运输承包合同协议书范本
- 借调合同和劳动合同
- 机修班承包合同
- 灭火器材的密封与保密教育
- 履带式电动微耕机自动导航系统设计与试验
- 承包合同有没有期限规定
- 污泥清掏合同
- 校园欺凌防治工作方案
- 基于3D激光雷达点云的机器人重定位算法研究
- 2024年国家焊工职业技能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特鲁索综合征
-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 全国助残日关注残疾人主题班会课件
- TCL任职资格体系资料HR
- 《中国古代寓言》导读(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五年级上册计算题大全1000题带答案
-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技术规程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脱式计算100题及答案
- 屋面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施工方案及方法
- 110kv各类型变压器的计算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