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三层电梯设计毕业设计正文终稿_第1页
plc三层电梯设计毕业设计正文终稿_第2页
plc三层电梯设计毕业设计正文终稿_第3页
plc三层电梯设计毕业设计正文终稿_第4页
plc三层电梯设计毕业设计正文终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38摘要本论文通过讨论电梯控制系统的组成,阐述可编程控制器(PLC)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采用三菱PLC编程的程序控制方式,提出了三层电梯的PLC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设计过程、组成,列出了具体的主要硬件电路、电梯的控制梯形图及指令表。并给出了系统组成框图和程序流程图,在分析、处理随机信号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PLC的编程方法,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电梯控制系统方案。采用本方案实现电梯控制,能够解决继电器——接触器触点多,故障率高、可靠性差、安装调试周期长、维修工作量大、接线复杂等缺点。使电梯运行更加安全、方便、舒适。关键词:电梯,PLC,梯形图AbstractThisessayexplainstheapplicationofPLC(MitsubushiPLC)onelevator,bydiscussingtheconstructionofelevatorcontrolsystem.Italsoillustratesthegeneraldesignproject,thedesignprocessandconstructionofthePLCcontrolsystemforthree-storybuildings,listingthespecificmaincircuit,trapeziacontrolchartofelevatorandrepertoires.Italsoshowstheconstructionofframechartofthesystemandprocessflowchart.ThustheprogrammingmethodofPLCisbroughtforwardonthebasisofanalyzinganddealingwiththelogicrelationshipofrandomsigns.Italsodesignedacomplicatedelevatorcontrolsystem.Iftheprojectcanbeaccepted,itcansolvetheproblemswhichcanbebroughtbyrelay,suchastoomanycontactingpoints,highfaultrate,lowreliability,longinstallationanddebuggingtime,heavyrepairingwork,complexconnectionandsoon.

Keywords:Elevator,PLC,LaderView目录第一章电梯概述 41.1引言 41.2电梯的发展简介 51.3电梯技术发展概况 5第二章 可编程控制器简介 72.1PLC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72.2PLC的工作原理 82.3PLC的编程语言 92.4PLC基本指令 10图2-1基本指令表 132.5梯形图设计规则 13第3章三层电梯PLC控制系统设计 153.1电梯的控制要求 153.3输入输出点数分配 153.4功能指令表概述 163.5程序分析 173.6程序调试········································283.7本系统的不足及改进 32结束语 35参考文献 37第一章电梯概述1.1引言进入九十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电梯的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继电器控制的弱点就越来越明显。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是根据顺序逻辑控制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是专门为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鉴于其种种优点,目前,电梯的继电器控制方式已逐渐被PLC控制代替。同时,由于电机交流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电梯的拖动方式已由原来直流调速逐渐过渡到了交流变频调速。因此,PLC控制技术加变频调速已成为现代电梯行业的一个热点。PLC是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的专用计算机,实质上属于计算机控制方PLC控制一般具有可靠性高、易操作、维修、编程简单、灵活性强等特点。电梯采用了PLC控制,用软件实现对电梯运行的自动控制,可靠性大大提高。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外部线路简化.另外可方便地增加或改变控制功能。也可进行故障自动检测与报警显示,提高运行安全性,并便于检修。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交流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也十分迅速。电动机交流变频调速技术是当今节电、改善工艺流程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改善环境、推动技术进步的一种主要手段。变频调速以其优异的调速性能和起制动性能、高效率、高功率因数和节电效果,广泛的适用范围及其它许多优点而被国内外公认为最有发展前途的调速方式。变频调速电梯使用了先进的SPWM技术,明显改善了电梯运行质量和性能;调速范围广、控制精度高,动态性能好,舒适、安静、快捷,几乎可与直流电机媲美。同时明显改善了电动机供电电源的质量,减少了谐波,提高了效率和功率因数,节能显著。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电梯相关行业的发展,拓展PLC在自动化行业的应用领域,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理论意义。1.2电梯的发展简介据国外有关资料介绍,公元前2800年在古代埃及,为了建筑当时的金字塔,曾使用过由人力驱动的升降机械。公元1765年瓦特发明了蒸气机之后,1858年美国研制以蒸气为动力,并通过皮带传动和蜗轮减速装置驱动的电梯,1878年英国的阿姆斯特发明了水压梯,并随着水压梯的发展淘汰了蒸气梯,后来又出现了采用液压泵的控制阀以及直接柱塞式和侧柱塞式结构的液压梯,这种液压梯至今仍为人们所采用。18世纪末发明了电机,特别是交流双速电动机的出现,显著改善了电梯的工作性能。在20世纪初,美国OTIS电梯公司首先使用直流电动机作为动力,生产出以槽轮式驱动的直流电梯。从此以后,电梯这个产品,一直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着。目前的电梯产品,不但规格品种多,自动化程度高,而且安全可靠,乘坐舒适。1.3电梯技术发展概况1、电梯的速度要求越来越快,高速、超高速电梯的数量愈来愈多。2、电梯的拖动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直流电梯由于能耗大、维修量大等缺点。逐步被交流电梯所替代,液压电梯由于运行平稳,机房位置灵活等特点,使得在低楼层场合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交流拖动电梯更是得到迅速的发展,己由以前的变级调速(AC-VP)发展成为调压调速(AC-VV)及调频调压调速(AC-VVVF),使得电梯的速度、加速度、加加速度控制更加符合人们的生理要求,电梯的舒适感大为改善。3、电梯的逻辑控制己从过去简单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发展为可编程序控制(PLC)和微机控制,控制方式也从手柄控制、信号控制发展为集选控制、并联控制、群控等,电梯可靠性得到很大提高。4、电梯的管理功能不断加强,电梯广泛采用微机控制技术,不断满足用户的使用功能要求。如紧急停车操作、消防员专用、防捣乱系统等。5、智能群控管理得到广泛应用。6、机械传动方面,由于国际上机械加工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斜齿传动和行星齿轮传动在电梯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已使电梯的传动形式多样化。7、电梯的结构不断紧凑化,体积不断轻型化、小巧化随着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电梯的机械系统结构简单化、体积小型化、材料轻型化、工艺先进化、外观漂亮化。同时,无机房电梯在新世纪将会有较大速度发展。8、电梯的技术含量更高,性能更好:电梯行业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几年前推出的具有先进性能、高舒适性的VVVF电梯,如今已成为电梯行业的标准配置,因为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具有更节能、更洁挣、更安全、更安静、更经济的特点,所以永磁同步曳引机逐步成为新型曳引机的主流:由于永磁技术的先进性,将来很有可能取代VVVF技术。另外,网络控制和智能群控系统.以其控制的先进性、快速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亦是电梯的发展潮流。9、电梯的安装更方便、更快捷高效、安全、可重复使用的无脚手架安装,将是高层电梯安装的主要方式;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电梯的硬件系统给安装带来更大的方便,使电梯安装更快、效率更高。此外,电梯的双向安全装置、无底坑、无线控制、绿色环保—安全、环保、节能、舒适,也将是未来电梯的重要发展方向。可编程控制器简介可编程控制器是60年代末在美国首先出现,当时叫可编程控制器PLC(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目的是用来取代继电器,以执行逻辑判断、计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PLC的基本设计思想是反映计算机功能完善、灵活、通用等优点和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结合起来,控制器的硬件是标准的、通用的。根据实际应用对象,将控制内容编成软件写入控制器的用户程序存储器内。控制器和被控对象连接方便。随着半导体技术,尤其是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到70年代中期以后,PLC已广泛地使用微处理器作为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模块和外围电路也都采用了中、大规模甚至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这时的PLC已不再是逻辑判断功能,还同时具有数据处理、PID调节和数据通信功能。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算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克服了继电器接触控制系统中机械触点的接线复杂、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微处理器的优点。可编程控制器对用户来说,是一种无触点设备,改变程序即可改变生产工艺,因此可在初步设计阶段选用可编程控制器,在实施阶段再确定工艺过程。另一方面,从制造生产可编程控制器的厂商角度看,在制造阶段不需要根据用户的订货要求专门设计控制器,适合批量生产。由于这些特点,可编程控制器问世以后很快受到工业控制界的欢迎,并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可编程控制器已成为工厂自动化的强有力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1PLC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多种多样,但其组成的一般原理基本相同,都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结构。通常由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RAM、ROM)、输出输出单元(I/O)、电源和编程器等几个部分组成。1.中央处理单元(CPU)CPU作为整个PLC的核心,起着总指挥的作用。CPU一般由控制电路、运算器和寄存器组成。这些电路通常都被封装在一个集成电路的芯片上。CPU通过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与存储单元、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连接。CPU的功能有以下一些:从存储器中读取指令,执行指令,取下一条指令,处理中断。2.存储器(RAM、ROM)存储器主要用于存放系统程序、用户程序及工作数据。存放系统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存放应用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用户程序存储器;存放工作数据的存储器称为数据存储器。常用的存储器有RAM、EPROM和EEPROM。RAM是一种可进行读写操作的随机存储器存放用户程序,生成用户数据区,存放在RAM中的用户程序可方便地修改。RAM存储器是一种高密度、低功耗、价格便宜的半导体存储器,可用锂电池做备用电源。掉电时,可有效地保持存储的信息。EPROM、EEPROM都是只读存储器。用这些类型存储器固化系统管理程序和应用程序。3.输入输出单元(I/O单元)I/O单元实际上是PLC与被控对象间传递输入输出信号的接口部件。I/O单元有良好的电隔离和滤波作用。接到PLC输入接口的输入器件是各种开关、按钮、传感器等。PLC的各输出控制器往往是电磁阀、接触器、继电器,而继电器有交流和直流型,高电压型和低电压型,电压型和电流型。4.电源PLC电源单元包括系统的电源及备用电池,电源单元的作用是把外部电源转换成内部工作电压。PLC内有一个稳压电源用于对PLC的CPU单元和I/O单元供电。5.编程器编程器是PLC的最重要外围设备。利用编辑器将用户程序送入PLC的存储器,还可以有用编辑器检查程序,修改程序,监视PLC的工作状态。除此以外,在个人计算机上添加适当的硬件接口和软件包,即可用个人计算机对PLC编程。利用微机作为编程器,可以直接编制并显示梯形图。2.2PLC的工作原理PLC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在PLC中用户程序按先后顺序存放,CPU从第一条指令开始执行程序,直到遇到结束符后又返回到第一条,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PLC的扫描过程分为内部处理、通信操作、程序输入处理、程序执行、程序输出几个阶段。全过程扫描一次所需的时间称为扫描周期。当PLC处于停状态时,只进行内部处理和通信操作服务等内容。在PLC处于运行状态时,从内部处理、通信操作、程序输入、程序执行、程序输出,一直循环扫描工作。1.输入处理输入处理也叫输入采样。在此阶段,顺序读入所有输入端子的通断状态,并将读入的信息存入内存中所对应的映像寄存器与外界隔离,即使输入信号发生变化,其映像寄存器的内容也不会发生变化,只有在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处理阶段才能被读入信息。2.程序执行根据PLC梯形图程序扫描原则,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步序,逐句扫描,执行程序。遇到程序跳转指令,根据跳转条件是否满足来决定程序的跳转地址。从用户程序涉及到输入输出状态时,PLC从输入映象寄存器中读出上一阶段采入的对应输入端子状态,从输出映象寄存器读出对应映象寄存器,根据用户程序进行逻辑运算,存入有关器件寄存器中。对每个器件来说,器件映象寄存器中所寄存的内容,会随着程序执行过程而变化。3.输出处理程序执行完毕后,将输出映象寄存器,即器件映象寄存器中的Y寄存器的状态,在输出处理阶段转存到输出锁存器,通过隔离电路,驱动功率放大电路,使输出端子向外界输出控制信号,驱动外部负载。2.3PLC的编程语言2.3.1梯形图编程语言梯形图沿袭了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形式,它是在电路控制系统中常用的继电器、接触器逻辑控制基础上简化了符号演变来的,形象、直观、实用。梯形图的设计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梯形图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每一逻辑行起始于左母线,然后是触点的串、并联接,最后是线圈与右母线相联。(二)梯形图中每个梯级流过的不是物理电流,而是“概念电流”,从左流向右,其两端没有电源。这个“概念电流”只是形象地描述用户程序执行中应满足线圈接通的条件。(三)输入继电器用于接收外部的输入信号,而不能由PLC内部其它继电器的触点来驱动。因此,梯形图中只出现输入继电器的触点,而不出现其线圈。输出继电器输出程序执行结果给外部输出设备,当梯形图中的输出继电器线圈得电时,就有信号输出,但不是直接驱动输出设备,而要通过输出接口的继电器、晶体管或晶闸管才能实现。输出继电器的触点可供内部编程使用。2.3.2语句表编程语言指令语句表示一种与计算机汇编语言相类似的助记符编程方式,但比汇编语言易懂易学。一条指令语句是由步序、指令语和作用器件编号三部分组成。2.4PLC基本指令2.4.1线圈驱动指令LD、LDI、OUTLD:取指令。表示一个与输入母线相连的常开接点指令,即常开接点逻辑运算起始。LDI:取反指令。表示一个与输入母线相连的常闭接点指令,即常闭接点逻辑运算起始。、OUT:线圈驱动指令,也叫输出指令。LD、LDI两条指令的目标元件是X、Y、M、S、T、C,用于将接点接到母线上。也可以与ANB指令、ORB指令配合使用,在分支起点也可使用。OUT是驱动线圈的输出指令,它的目标元件是Y、M、S、T、C。对输入继电器X不能使用。OUT指令可以连续使用多次。LD、LDI是一个程序步指令,这里的一个程序步即是一个字。OUT是多程序步指令,要视目标元件而定。OUT指令的目标元件是定时器T和计数器C时,必须设置常数K。2.4.2接点串联指令AND、ANIAND,与指令。用于单个常开接点的串联。ANI,与非指令。用于单个常闭接点的串联。AND与ANI都是一个程序步指令,它们串联接点的个数没有限制,也就是说这两条指令可以多次重复使用。OUT指令后,通过接点对其它线圈使用OUT指令称为纵接输出或连续输出,连续输出如果顺序不错可以多次重复。2.4.3接点并联指令OR、ORIOR:或指令。用于单个常开接点的并联。ORI:或非指令。用于单个常闭接点的并联。OR与ORI指令都是一个程序步指令,它们的目标元件是X、Y、M、S、T、C。这两条指令都是并联一个接点。需要两个以上接点串联连接电路块的并联连接时,要用ORB指令。2.4.4串联电路块的并联连接指令ORB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接点串联连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块。串联电路块并联连接时,分支开始用LD、LDI指令,分支结果用ORB指令。ORB指定与ANB指令均为无目标元件指定,而两条无目标元件指定的步长都为一个程序步。ORB有时也简称或块指令。ORB指令的使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要并联的每个串联电路块后加ORB指令;另一种是集中使用ORB指令。对于前者分散使用ORB指令时,并联电路块的个数没有限制,但对于后者集中使用ORB指令时,这种电路块并联的个数不能超过8个。2.4.5并联电路的串联连接指令ANB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接点并联的电路称为并联电路块。分支电路并联电路块与前面电路串联连接时,使用ANB指令。分支的起点用LD、LDI指令,并联电路快结束后,使用ANB指令与前面电路串联。ANB指令也简称与块指令,ANB也是无操作目标元件,是一个程序步指令。2.4.6主控及主控复位指令MC、MCRMC为主控指令,用于公共串联接点的连接,MCR叫主控复位指令,即MC的复位指令。在编程时,经常遇到多个线圈同时受一个或一组接点控制。如果在每个线圈的控制电路中都串入同样的接点,将多占用存储单元,应用主控指令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使用主控指令的接点称为主控接点,它在梯形图中与一般的接点垂直。它们是与母线相连的常开接点,是控制一组电路的总开关。MC指令是3程序步,MCR指令是2程序步,两条指令的操作目标元件是Y、M,但不允许使用特殊辅助继电器M。与主控接点相连的接点必须用LD或LDI指令。使用MC指令后,母线移到主控接点的后面,MCR使母线回到原来的位置。在MC指令内再使用MC指令是时嵌套级N的编号(0—7)顺序增大,返回时用MCR指令,从大的嵌套级开始解除。2.4.7置位与复位指令SET、RSTSET为置位指令,使动作保持;RST为复位指令,使操作保持复位。SET指令的操作目标元件为Y、M、S。RST指令的操作目标元件为Y、M、S、D、V、Z、T、C。这两条指令是1—3个程序步。用RST指令可以对定时器、计数器、数据寄存器、变址寄存器的内容清零。2.4.8脉冲输出指令PLS、PLFPLS指令在输入信号上升沿产生脉冲输出,而PLF在输入信号下降沿产生脉冲输出,这两条指令都是2程序步,它们的目标元件是Y和M,但特殊辅助继电器不能作目标元件。使用PLS指令,元件Y、M仅在驱动输入接通后的一个扫描周期内动作。而使用PLF指令,元件Y、M仅在驱动输入断开后的一个扫描周期内动作。2.4.9空操作指令NOPNOP指令是一条无动作、无目标元件的一程序步指令。空操作指令是该步序作空操作。用NOP指令替代已写入指令,可以改变电路。在程序中加入NOP指令,在改动或追加程序是可以减少步序号的改变。2.4.10程序结束指令ENDEND是一条无目标元件的1程序步指令。PLC反复进入输入处理、程序运算、输出处理,若在程序最后写入END指令,则END以后的程序步就不再执行,直接进行输出处理。在程序调试过程中,按端插入END指令,可以顺序扩大对各程序段的检查。采用END指令将程序划分为若干段,在确认处理前面电路块的动作正确无误之后,依次删去END指令。图2-1基本指令表2.5梯形图设计规则1.触点的安排梯形图的触点应画在水平线上,不能画在垂直分支上。2.串、并联的处理在有几个串联回路相并联时,应将触点最多的那个串联回路放在梯形图最上面。在有几个并联图回路相串联时,应将触点最多的并联回路放在梯形图的最左面。3.线圈的安排不能将触点画在线圈右边,只能在触点的右边接线圈。4.不准双线圈输出如果在同一程序中同一元件的线圈使用两次或多次,则称为双线圈输出。这时前面的输出无效,只有最后一次才有效,所以不应出现双线圈输出。5.重新编排电路如果电路结构比较复杂,可重复使用一些触点画出它的等效电路,然后再进行编程就比较容易。6.编程顺序对复杂的程序可先将程序分成几个简单的程序段,每一段从最左边触点开始,由上之下向右进行编程,再把程序逐段连接起来。第3章三层电梯PLC控制系统设计3.1电梯的控制要求电梯由安装在各楼层厅门口的呼叫按钮进行呼叫操纵和电梯轿厢内设有楼层内选按钮进行控制,用以选择需停靠的楼层。楼层指示灯有三个,分别指示电梯当前位置。运行状态指示灯有两个,分别指示当前电梯运行的状态。电梯每次运行只响应单一呼叫,例如,电梯停在一层,在三层轿厢外呼叫时,必须按三层呼叫按钮,电梯才响应呼叫(从一层运行到三层),在电梯停止运行前按其他层呼叫按钮均无效,依此类推。三层电梯主电路图中L1、L2、L3为三相电源,三相电动机M3~为电梯轿厢上行和下行电动机,由KM7和KM8分别控制电动机正反转从而控制轿厢的上行和下行;M1、M2、M3为电梯开关门控制的直流电动机,分别由接触器KM1~KM6的触点控制;QS1为总开关(刀开关),起隔离电源作用;FU为熔断器,起短路和严重过载保护;FR为热继电器,起过载和断相保护作用。3.3输入输出点数分配1.输入部分:2.输出部分3.4功能指令表概述由于PLC是由取代继电器开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且早期的PLC绝大部分用于顺序控制,于是许多人习惯把PLC看作是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的集合.把PLC的作用局限地等同于继电控制系统顺控器等,其实PLC就是工业控制计算机PLC系统具有一切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功能,大型的PLC系统就是当代最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小型的PLC由于运算速度及存贮容量的限制.功能自然稍弱。但为了使PLC在其基本逻辑功能顺序步进功能之外具有更进一步的特殊功能.以尽可能多地满足PLC用户的特殊要求,从80年代开始PLC制造商就逐步地在小型PLC中加入一些功能指令或称为应用指令。这些功能指令实际上就是一个个功能不同的子程序。随着芯片技术的进步,小型PLC的运算速度、存贮容量不断增加,其功能指令的功能也越来越强。许多技术人员梦寐以求甚至以前不敢想象的功能,通过功能指令就成为极容易实现的现实.从而大大提高了PLC的实用价值。3.4.1传送指令当触发条件被触发时,传送源数据到指定数据存储器,如上图,当X000触发时,把K100移动到D10中去。3.4.2比较指令比较S1和S2里面的数据,然后去控制D包含的连续三个对象的接通,上例中:S1>S2M0导通S1=S2M1导通S1<S2M2导通即K100大于C20的当前值时,M0接通;K100等于C20的当前值时,M1接通;K100小于C20的当前值时,M2接通。3.5程序分析3.5.1程序总体结构3.5.2.电梯PLC控制的程序剖析第一步:编写电梯外呼信号的产生、指示、消失的程序。其信号的指示是按钮按下去信号立即产生。信号的消失是,一楼外呼信号只有在电梯同时处于到达一楼状态和确定上行的状态时一楼外呼信号才能消失,其外呼指示灯才能灭掉,三楼外呼信号只有在电梯同时处于到达三楼状态和确定下行的状态时三楼外乎信号才能消失,其外呼指示灯才能灭掉。其程序如下所示:第二步:编写电梯内呼选择指令信号的产生、指示、消失的程序。首先要知道电梯内的选择的按钮一旦按下,即产生内选信号,指示灯点亮,并且被记忆,直到电梯到达所选择的楼层,信号才会消失,指示灯才会灭掉,所以其程序如下所示:第三步:编写电梯到达楼层信息当到达某一层楼时,电梯操作板上这一楼层的指示灯就要显示到达具体的层数,而当电梯运行到下一个楼层时,则切换到下一个楼层的指示,到达一楼以后下一个方向只能到达二楼,所以用二楼的常闭触点来断开一楼指示回路,接通二楼指示回路,到达三楼时其指示编程与一楼相似,而到达二楼时,情况则有所不同,电梯有可能下行到一楼,也有可能上行到二楼,所以三楼指示回路中必须同时串入一楼指示和二楼指示的常闭触点,其具体程序如下所示:第四步:编写电梯上行运行方向的程序首先分析确定上行的程序,第一种情况就是电梯处于一楼,要看是否有二楼及二楼以上的外呼唤信号或者是内选二楼及二楼以上的信号,如果有,则确定上行且上行指示灯亮;第二种情况是电梯处于二楼,要看是否有内选三楼和三楼外呼信号,如果有,则确定上行且上行指示灯亮;第三种情况就是电梯处于三楼,此时电梯处于顶层,只有确定下行,禁止上行。其程序如下所示:第五步:编写电梯下行运行方向的程序确定下行的情况,与确定上行的分析类似,第一种情况是电梯处于三楼,要看是否有二楼及二楼以下的外呼唤信号或者是内选二楼及二楼以下的信号,如果有,则确定下行且下行指示灯亮;第二种情况是电梯处于二楼,要看是否有内选一楼和一楼外乎信号,如果有,则确定下行且下行指示灯亮;第三种情况就是电梯处于一楼,此时电梯处于底层,只有确定上行,禁止下行。其程序如下所示:第六步:各个楼层电梯上下行外呼信号的保持要进行上下行外呼信号的保持,首先要考虑所有的电梯门是否都关闭了,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安全的上下运行。第七步:各个楼层电梯内呼信号的保持第八步:编写各楼层停车信号的程序电梯内呼或外呼一层时,一层均产生停车信号。三层同一层。当电梯运行到二楼时则要具体分析了,首先要看电梯有无内选二楼信号,如果有则产生停车信号,再看是否是电梯上行并且二楼外有上呼唤信号或者电梯处于下行并且二楼外有下呼唤信号,如果有则产生停层信号,没有则不产生停层信号。其程序如下所示:第九步:编写电梯开关门程序3.6程序调试在此以二层到三层的运行过程举例。打开仿真器,在仿真器中添加输入输出变量、位储存器和定时器。然后将程序下载到仿真器。运行程序。调试过程:假设现在电梯位于二层,输入二楼电梯位置信号I0.1。M4.1接通,显示电梯位于二层。输入三楼外呼信号,则电梯上行信号接通,上行电机运行信号输出,电机正转。当电梯运行到三层时,三层位置I0.2触发,M4.2接通,显示电梯到达三层。停车信号触发,如下图。开门电机正转,如图下图Q1.4接通。开门到达极限位,触发开门行程信号,同时触发关门定时器,如下图。门关上后,电梯所处状态如下图所示。3.7本系统的不足及改进本系统使用三菱FX1N-40MRPLC实现三层电梯的控制,在实际运用中,由于电梯使用的楼层比较高,为了在运行过程中节省时间,可采用变频调速。例:用楼层限位开关进行感应,启动时,若电梯离起点距离为一层以下时,进行低速运转;若电梯离起点为一层以上时,转为高速。停止时,若电梯当前位置离目的地有两层以上距离时,用高速进行运行;若电梯当前位置离目的地在两层以下距离时,用低速运行;本设计的三层电梯为相应单一呼叫的电梯,即在一个动作没有完成前不响应其他呼叫,在现实生活中,通常可以相应多个呼叫,这就需要用到另外两条条功能指令SFWR、SFRD。用SFWR来依次存储呼叫信号,用SFRD来依次读取呼叫信号。以达到按呼叫顺序来控制电梯运动的效果。SFWR使用:利用这条指令,可以把先后采集到的呼叫信号存储起来,在后面进行调用。可以实现多个呼叫依次存储的功能。初始状态下,D2-D10数据都为0,D1数据为0,当X0被触发时,D0的数据移动到D2,随即D1里面数据变为1,当X0再次被触发时,D0数据移动到D3,D1里面数据变为2,以此类推。SFRD使用:在电梯中可以利用关门信号的上升沿进行动作,依次把用SFWR存储的呼叫信号读取出来,进行相关的动作。当X1没有触发时,D20数据为0,D1也为0;当X1第一次触发时,D2的数据被移动到D20,D1的数据变为1,表示当前指针为1;当X1再次触发时,D3的数据移动到D20,D1的数据变为2,表示当前指针为2。以此类推。结束语在完成本设计的过程中,我既感受到了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的苦恼,也体会到问题最终得以解决时的快乐。同时,也总结了以下一些经验:

1.一个详细周密的计划对于完成一项任务的重要性。实际上,我对这次作业着手较早。但由于刚开始时间较松,在学习时就想到哪学到哪,没有认真计划。到后来发现同学们的进度都已经赶上甚至超过我,这才又着急起来,赶紧找经验丰富的同学出主意,制定出详细的计划,这才按时完成了任务。

2.学习一门程序语言,实践是最好的方法。我对PLC的学习实际上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在这一阶段中,我总有隔雾观花的感觉,学得似是而非。后一阶段边实践边学习,很多前一阶段不甚了了的问题得到迎刃而解。

3.要学会运用互联网工具。互联网是一个具有大量资源的信息宝库,在这次毕业设计中如果没有互联网也许我多花一倍的时间也完不成任务。所以一定要会并善于运用互联网工具。

完成这次设计后回过头来看,我的这项作业完成得并不完美。还有很多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

首先,是系统的功能还太单一,有一些实际工作中需要用到的功能在分析时没有考虑进去,也没能实现。其次,是设计过程中时间分配不合理,后期紧张的时间给我的工作带来很大的被动。

三是知识积累还不够,有很多知识都是临到用了才去补,这样学到的知识毕竟不牢,而且用起来也不灵活。

总之,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深刻认识到要完成一项任务首先必须有一个详细周密的计划,要有系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对待一个新的问题,要耐心、要善于运用已有的资源来解决;要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相信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气。致谢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基本上掌握了PLC实现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思路和实施步骤。在设计和论文写作的整个过程中,老师在各方面都给予了全面的指导和帮助。导师的精深渊博知识、求实创新、勤奋严谨的治学风范、忘我的工作作风时刻熏陶着我;导师的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的授业精神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将使我受益终身。在校期间,得到网络教育学院各级领导和辅导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无私的培养,使我在学习的过程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在此作者向他们道声:您们辛苦了!另外,互联网上一些朋友也给我完成设计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无私的帮助。这对于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感谢父母及家人多年来的在生活和学习上的鼓励和支持!参考文献[1]余国亮《PLC原理与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2]张桂香《电气控制与PLC》[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2[3]李向东《电气控制与PLC》[J]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4]魏召刚《工业变频器原理及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9[5]陈建明《电气控制与PLC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8[6]李长久《PLC原理及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9[7]邱公伟可编程控制器网络通信及应用[D]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8]邹益仁等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J]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9]廖常初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方法与工程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10]陈在平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与应用系统设计[J]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1]宫淑贞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12]方承远电气控制原理与设计[J]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基于C8051F单片机直流电动机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MOTOROLA单片机MC68HC(8)05PV8/A内嵌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通用控制模块的研究基于单片机实现的供暖系统最佳启停自校正(STR)调节器单片机控制的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的TCP/IP协议栈的实现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自动监测系统基于32位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作物营养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基于单片机的泵管内壁硬度测试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研究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基于单片机的液压动力系统状态监测仪开发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单片机实现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轴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基于CYGNAL单片机的在线间歇式浊度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软起动器的研究和设计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速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短循环走丝方式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机电产品控制系统开发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基于单片机的实时内核设计及其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仪的研制基于微型光谱仪的单片机系统单片机系统软件构件开发的技术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液体点滴速度自动检测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多功能温度测量仪的研制基于PIC单片机的电能采集终端的设计和应用基于单片机的光纤光栅解调仪的研制气压式线性摩擦焊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磁通门传感器基于单片机的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光纤Bragg光栅解调系统的研究单片机控制的便携式多功能乳腺治疗仪的研制基于C8051F020单片机的多生理信号检测仪基于单片机的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Pico专用单片机核的可测性设计研究基于MCS-51单片机的热量计基于双单片机的智能遥测微型气象站MCS-51单片机构建机器人的实践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轮轨力检测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仪的研究与实现基于单片机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用于单片机系统的MMC卡文件系统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时控和计数系统性能优化的研究基于单片机和CPLD的粗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研究单片机控制的后备式方波UPS提升高职学生单片机应用能力的探究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低频减载装置研究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下焊接电源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基于uPSD3234单片机的氚表面污染测量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96系列单片机仿真器研究与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单晶金刚石刀具刃磨设备的数控改造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电梯门机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气体测漏仪的研究基于三菱M16C/6N系列单片机的CAN/USB协议转换器基于单片机和DSP的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膛壁温度报警系统设计基于AVR单片机的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的设计基于单片机船舶电力推进电机监测系统基于单片机网络的振动信号的采集系统基于单片机的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的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叠图机研究与教学方法实践基于单片机嵌入式Web服务器技术的研究及实现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通用数据采集系统基于单片机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仪研究机器人旋转电弧传感角焊缝跟踪单片机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在PLC虚拟教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系统的网络通信研究与应用基于PIC16F877单片机的莫尔斯码自动译码系统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模糊控制器在工业电阻炉上的应用研究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基于Cygnal单片机的μC/OS-Ⅱ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一体化智能差示扫描量热仪系统研究基于TCP/IP协议的单片机与Internet互联的研究与实现变频调速液压电梯单片机控制器的研究HYPERLINK"/detail.h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