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隋唐制度的革新_第1页
第四节隋唐制度的革新_第2页
第四节隋唐制度的革新_第3页
第四节隋唐制度的革新_第4页
第四节隋唐制度的革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隋唐制度的革新1一、三省六部制1确立:2发展:3职能:4特点:5作用:隋文帝唐太宗三省:六部:①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②相权一分为三,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①形成完整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提高行政率,②加强皇权,加强中央集权;③是中国官制的重大变革,以后历朝基本沿袭2三省六部制3、职能:中书省是决策机构——“中拟”;门下省是审议机构——“门审”;尚书省为执行机构——“尚行”;六部的职能见书本P67第一段。“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3尚书省门下省皇帝中书省州(郡)县地方中央(起草政令)(管理政务)(审核政令)4比较分析:

秦朝、汉朝、唐朝中央集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5走近高考67891011二、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1含义: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选拔标准依据才能。

科,是考试科目;举,是选拔人才.——选官制度什么叫科举制?为什么要创立科举制?此制和以前的选官制度比较有什么特点?怎么评价科举制?12

2、开创原因①经济上:封建经济发展(中小地主经济和小农经济实力壮大)②阶级关系上:南朝后期士族势力衰落,庶族地主发展,要求参与政权③政治上:九品中正制不利社会发展,且无法继续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中央集权的加强13知识拓展: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也叫九品官人法,是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这种选官制度,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这种新的选官制度是由魏文帝曹丕时的吏部尚书陈群创议的。14开九品中正制先导的是曹操唯才是举的主张。曹操曾三次发布求才令,他明确指出,即使是“不仁不孝”之人,只要是“高才异质”,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就要起用他们来治理国家,带兵打仗。这无疑是对当时强调德治和仁孝的儒家思想的一次大冲击,也是对当时用人标准的一次大纠正。指导思想的改变,引来了“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逐渐改变了东汉以来由门阀世族主持乡闾评议和控制选举局面的形势,从而为建立新的选举制度创造了条件。曹操死后,曹丕在采纳陈群的创议后,就把曹操“唯才是举”的方针制度化了,于是九品中正制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但当时察举尚未完全废除。15

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内容就是选择“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原籍地的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士人,综合德才、门第定出“品”和“状”,供吏部选官参考。所谓“品”,就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家世官位高低)所评定的等级,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但类别却只有上品、中品和下品(二品至三品为上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品至五品为中品;六至九品为下品)三类。在德才与门第中,定品时一般依据后者,叫“计资定品”。所谓“状”,乃是中正官对士人德才的评语,一般只有一两句话,如“天才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这是对东汉后期名士品评人物的制度化。163隋代创立4唐代完善隋文帝——分科考选拔隋炀帝——建进士科,形成唐太宗——增加科目,进士,明经

武则天——增加人数,武举,殿试唐玄宗——高官主考175、特点:1)方式:通过考试选拔官员2)标准:才能3)选官权:把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士族地主手中收归中央

4)三合一

5)扩大官吏来源,兼顾多个阶层

6)目的:加强中央集权186、评价:1)积极作用:A.是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①冲破…抑制了士族门阀势力②庶族地主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③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④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把权位和学识结合,营造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刻苦读书的氛围⑤选官任命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B.推动了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C.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195、评价:2)消极作用:

集中精力应付考试,忽视了实用性的学问

科举制维护了封建社会,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长于他国的因素之一;

最严重的是后期,八股取士钳制思想,阻碍了知识分子放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易结朋党20汉、唐选官制度的比较:察举制(自下而上的推荐)科举(考试选拔)西汉至东汉前期:才能和品德;东汉后期:出身门第以才能(主要是考试成绩)唐选官制度的实质: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21思考: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有什么变化?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是什么?1夏商周:世卿世禄(世袭制)2战国:军功爵制3两汉:察举制、皇帝征召(征辟制)4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5隋唐—明清:科举制趋势:选官标准:家势、财产、门第——才能选拔方式:严密科学,公开、公平、公正221、隋唐以来的历代封建统治者都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根本原因是科举制()A、以儒家思想为考试内容B、有利于统治阶级选拔人才C、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D、有利于封建专制统治的巩固D课堂练习232、下列现象较能反映唐朝进士科难考的有()①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②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③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终不为美;④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A、①②B、③④C、①④D、

①③C24走近高考2526272829303132作业:P35——24题3334走近高考3536三、府兵制1.创立:西魏特点:胡汉分治、军民异籍,兵农分离2.改革发展:隋文帝①改革:把军人户籍编入州县,同样分到田地,军民同籍。兵农合一,军民同籍,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②特点:③影响:①有利于农业生产;增加了政府收入;②扩大了兵源;③清除胡汉分治遗迹,有利于国家统一、富强和民族融合37③加重了农民的负担。3.调整与健全:唐太宗(1)内容(2)影响①增加军府数量,1/3驻守关中②实行兵将分离(P69材料)③府兵服役期间免征租庸调,出征时要自备武器、粮食①大量军府驻守关中,有利加强中央集权。②兵将分离,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局面。384.衰落:①均田制的破坏(根本原因)②战事多,兵役重,兵士逃亡较多③府兵地位下降武则天时衰落。(1)原因(2)过程5.崩溃:开元年间39四.募兵制(2)目的:(3)内容:

国家招募丁男当兵,供给衣食,免征赋役。(4)影响:(1)背景:府兵制的衰落增强军事力量40①减轻了农民的的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4)影响②国家建立了强有力的军队。兵将之间有隶属关系,容易形成军阀,是以后藩镇割据的主要原因。积极:消极:41府兵制和募兵制有什么不同?兵农合一职业士兵士兵自备国家供给兵将分离隶属关系农民负担沉重加强集权农民负担减轻军阀割据423、唐朝从府兵制到募兵制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均田制遭到破坏B、兵役繁重C、府兵地位下降D、战争频繁A课堂练习4、唐朝中期,均田制无法实行的主要原因是A.赋税沉重导致农民逃亡,土地荒芜B.国家把土地分配给皇室和官僚地主C.安史之乱造成农业生产破坏D.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D43五均田制含义:我国从北魏到唐代中期实行的计口授田的制度。始于北魏,北齐、北周、隋、初唐时均沿此制。唐中叶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瓦解。“计口授田”是指政府根据所掌握的土地数量,授予每口人几十亩桑田和露田。桑田可继承,露田在年老或死亡后要收回。作用:①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有利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生产②保证租庸调制和府兵制的实行③有利增加财政收入44六、租庸调制——赋税制度1.起源:北魏:租调制——(P69注释)2.发展:隋唐的庸调制的内容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①租调数量减轻,农民服役时间短;②“民年五十,免役收庸”隋(特点)内容出现“庸”,但是受年龄限制45唐朝的租庸调制①特点:②原因:吸取隋亡教训;唐经济衰败,财政困难轻徭薄赋,庸不受年龄限制隋唐租庸调制的作用:对农民:①生产时间②赋役负担③垦荒对政府:①赋税收入②府兵制————有利国家富强46

知识拓展:北周、隋唐的赋役制度47七、两税法1背景:2目的:3时间:4内容:5特点:6评价:①土地买卖和兼并,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②国家财政收入减少③安史之乱加剧了生产的破坏④税制混乱,新旧税种叠杂⑤以人丁为主的税制的不平等性解决财政困难780年P69倒三段以资产为主,量出制入486.评价:①税制得到统一,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②改变了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③扩大了税源,增加财政收入,减轻了农民的负担。④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1)积极性49思考:结合P70小字内容,谈谈两税法有何局限性?①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②大地主把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③两税外加税,农民负担沉重(2)局限性:P69-7050思考:我国宋朝之前赋税制度有哪些变化?变化的主要趋势和规律是什么?

变化:①春秋初税亩、相地衰征:按田亩收税,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②秦朝:百姓申报土地,载于户籍,根据户籍收税③汉朝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具有独立身份,依据资产多少征收赋税、徭役、兵役。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开始。④北魏:租调制⑤隋唐租庸调制:隋租是田租,调是人头税,庸是指纳绢(或布)代役。⑥唐两税法:唐朝于780年开始实行,它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开始以财产为主的征税标准。51演变趋势和规律:

①收税标准:从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财产为主转变,以唐朝两税法为主要标志。

②服役形式:由劳役发展纳物代役,以“庸”制为标志。

③赋税种类:由繁杂向简单转变④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⑤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渐松弛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认识:①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实质是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②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松弛是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必然结果;52想一想:唐朝在制度上有哪些创新?

答: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实行募兵制、租庸调制、两税法等。53(2)比较唐朝三省与美国三权分立有何异同。 不同点:唐朝的三省是封建权力机关,主要是政令与行政权力的分散,最终有利于皇帝集权。美国的三权分立是行政、立法,司法等权利的分散,是为了防止集权,确保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实行。 相同点:都是通过权利的分散达到中央政府部门互相制约与平衡,防止集权。546、北魏、东魏、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在实施下列诸制中有一项有着较悠久的历史联系:A、均田制B、租庸调制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A课堂练习557、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实行的共同作用是:A、满足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