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有感范例_第1页
《四世同堂》有感范例_第2页
《四世同堂》有感范例_第3页
《四世同堂》有感范例_第4页
《四世同堂》有感范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世同堂》有感范例

《四世同堂》有感范例1

生活之余,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整个吞枣地看完了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这篇小说给我最直观的一点感受就是,那时,北平人生活及其困难,几乎到了生不如死的地步!再看看现在,祖国繁华富强,人民生活幸福安康。两边对比,天壤之别。不由得心生感慨。安静美妙的生活来之不易呀!国破家亡,国强民安。平日,这种话显得大而空,但以这篇小说为背景,再去回味这句话,的确就有了较深刻的感悟。

小说中的背景是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略亚洲的中国主战场。在这场战斗中,北平城貌似安静,没有硝烟和炮火,但是城外传来的隆隆炮声和空中飞过的轰炸机以及街上日渐增多的日本人,无不提示着人们,这就是战斗。日本人的战斗,不单单是真枪实弹,烧杀抢掠,还要从经济上扼住中国人的咽喉——自印钞票流通,掌握日常百货供应,尤其是粮食的供应。更要从文化上进行侵略和腐蚀——利用中国的文化为其侵略行径粉饰掩盖,严禁中国人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在这个特别的历史背景下,催生了很多粉墨登场的小丑。以大赤包、冠晓荷为代表的一批巴结献媚日本人,出卖灵魂的无耻之徒,不择手段,千方百计地陷害百姓,大把捞钱,为自己赢得了短暂的权利、金钱和安静的生活。这种看似荣华富贵的生活犹如开在腐烂尸体上的花朵,貌似明丽无比,实则臭气熏天,让人掩鼻,令正直的中国人唯避之而不及。假洋人丁约翰盲目崇拜欧美,不关怀国事,不怜悯百姓,一味追求自己狭隘的幸福和所谓上等人的生活。还有蓝东阳、招弟、胖菊子等一帮丑恶嘴脸的下流人,为了嗟来之食,宁肯抛弃做人的最起码尊严,跪地匍匐在侵略者前面,甘心做民族的罪人、败类。

但是,更多的北平人在侵略来临的时候,团结全都,同仇敌忾,共度难关。小羊圈胡同的李四爷是一个慷慨,有侠肝义胆心肠的人物。邻居邻居,无论谁家缺吃少穿或遇到了过不去的坎儿,他只要有点力量,都肯定要出手相助。瑞全代表有学问、有头脑、有力量的青年,毅然抛弃了温馨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抗日的道路。钱默吟老先生在经受了家破人亡的家庭变故后,由一个只钻学问,不问政治的老学究,决然地投入到了抗日的地下斗争中,成为一个活跃在敌人皮子底下的抗日分子。瑞宣代表性格软弱,委曲求全的一部分人,在经受了父亲、女儿无辜死亡,自己入狱的大劫之后,由一个温文尔雅的不反抗分子转变为一个反抗侵略的隐形斗士。

通过形形色色人物命运的描写,揭示了百姓、战士、汉奸不同的人生道路和命运,也明确地昭示世人——有侵略就有抵抗,中华民族是顽强不屈的民族。文中释放出的信息是:短腿小鬼(文中语)可不管你是否是它的一条狗,只要它认为你可疑,不值得相信或没有利用的价值了,旋即投狱、熬煎、杀死,没有丝毫的理由。这就是日本人的强盗规律!这就是这个民族嗜血成性的侵略本性!只有我们自己手握武器,布满胆识,狠狠地痛击它,它才能乖乖地缩回头,在它的小岛上蛰伏不动。

思绪从文章转回现实,当今社会,吃的穿的应有尽有,孩子有学上,大人有工做,休闲消遣更是花样繁多。百姓安居乐业,幸福欢乐。但是,一旦发生战斗,眼前全部的秩序将发生巨大的转变。尤其是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防那个曾经在我们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至今仍旧在蠢蠢欲动、伺机复出的强盗。只有我们国家强大了,民族强大了,才能镇伏它,让它永久做着它的黄粱美梦,不复清醒。

《四世同堂》有感范例2

无论如何,那都已是历史,但我不禁想到,我们离他还有多远,现在社会上贪欲,脆弱,利益熏心的人,在当时或许就是一个汉奸。而我们,假如处在当时的社会又会是哪一种人?怎样的人?

那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对北平,对中国,都是凄惨的一年。全部的中国人民都不得不面对侵略者在自己的家乡横行霸道。灾难下,有人誓死为国,不怕拷打,而有人依旧追求着荣华富贵,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自私自利,令人不齿。

这些人有一个名字,叫汉奸。冠晓荷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他自诩为文化人,的确读过一点书,写得了文章,也明白点事理。只惋惜,他把这仅存的学问用在了讨好日本人上,甚至还为此沾沾自喜。他欺软怕硬。在他眼中,日本人就是最厉害的。由于他坚信,只要日本人兴奋,他就能做所谓的官儿,享受一生的富贵。可面对中国人,他去出卖,去逼迫,毫不把他们的生命看在眼里。的确,这样的做法使他风光了一阵子。可他忘了,他身处于中国,中国永久是中国人的地盘,中国人终究会战胜侵略者。荒唐的是,在他生命的最终一刻,他还向中国人维护着日本人的形象,口口声声地说日本人肯定会好好待他。那他是怎么死的?被日本人用泥土活埋的!

与冠晓荷一样可笑的,还有他的女儿招弟。招弟是个外表美丽的姑娘。在她看来,生活的乐趣就是搓几局麻将,找几个与她一样浅薄无知的伴侣聊谈天。什么国家的苦难,侵略者的无耻都与她无关,究竟她还有个汉奸爸爸。在其他中国人穷的吃不起白面,穿不起衣裳的时候,她在试戏服,学唱戏,想给日本人表演,好打出名声来,登上报纸头条。在妈妈被抓走时,她也不想着自己去找事做来养活自己,只觉得没了妈妈来赚钱,她就没法儿活。最终,她选择去当日本人的特务,来监视中国人,尽管她自己也是个中国人。最终,在抗战成功之际,她被真正有骨气的中国人瑞全掐死了。

同样生在冠家的,还有招弟的姐姐,高第。可是,她却成了与家人截然不同的一种人。她是这个家中唯一的中国人。她看不起自己的父母和妹妹,更看不起他们那种不行一世,虚伪狡诈的性格。她爱家,但她更爱祖国。对家的爱不过是一个子女、一个姐姐应尽的责任,而爱国,才是一个中国人骨子里流淌的热血与激情。她表面上与招弟一样做了特务,可她暗地里与钱默吟先生联合起来做事,抨击日本,保卫中国。作为冠家人,她一开头是遭到邻居们唾弃的,可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的敬重。

同样生在战火纷飞的中国,同样生在冠家,有人成为了英雄,有人成为了狗熊。明明是同样的环境,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这就在于个人的选择。生活环境的确打算了许多,也能影响许多,可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古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高第推翻了这个道理。即使生在只懂吃喝玩乐的冠家,她同样做出了自己的一番贡献。一个追求正义的人,即使生在邪恶的环境中,一样能够拥有一颗正义的心。

往小了说,生在和平年月的我们也是这样。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堂,有的人能够学好,可有的人就是学不好。责任不在老师和同学,而在自己。高第在恶劣的环境下一样闯出一番事业,更何况在如此舒适的环境下的我们呢?或许有人会觉得,现在上网课效率很差,作业正确率很低,可你要明白,全班、全市甚至全国的同学,都和我们一样,坐在电脑前上课。既然别人能学好,为什么自己不能?还是得反思一下自己,网课有没有好好听,作业有没有好好做。

《四世同堂》有感范例3

我合上书,老舍的《四世同堂》就这样读完了。这样就结束了么?书中那凄凉悲壮的感觉仍旧挥之不去,我总觉得还应有什么。

这本书叙述了在北平沦陷的八年中,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小羊圈胡同中各色人物的遭受。在日寇铁蹄下,那黑白颠倒,暗无天日的世界。当时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人们的惶惑与脆弱,民族的精神与气节……在的笔下呈现的淋漓尽致。

小羊圈这个地方是北平城的一个缩影,那各个阶级的人民是北平广阔平民的代表。老舍是着重并且擅长写人的,他写的真,写的活。在《四世同堂》这部小说里,他刻画了六十多个人物。

不愿得罪人,一心只想庆得了八十大寿的祁老太爷;有文化又爱国却无法抛下家人的中学教员祁瑞宣;忠厚和善的商人祁天佑;满腔豪情的热血青年祁瑞全;胆小怕事却无聊的祁瑞丰;无怨无悔的韵梅;乐于助人的李四爷;无耻狠毒的冠晓荷、蓝东阳、大赤包、胖菊子、高亦陀等人,还有拉车的,唱戏的等等。

在那样的世道下,祁老太爷哀思,无奈,知道了抵抗,他说:就是一口锅,也别生在这个年月呀!忠厚狡猾的人被逼得跳河,无辜和善的人被残忍迫害,单纯的少女一步步堕落;一个隐士诗人被逼成了革命斗士,奸诈狡猾的小人却横行当道……

八年的风雨飘摇,战斗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给中国大地留下了斑斑伤痕。

小说中有爱国情怀的人塑造的很好,汉奸形象尤其饱满。在太平日子中,他们没有权没有势,日本人打过来了,要改朝换代了,他们就忙着巴结。连名字都改成了日本味儿的,他们心甘情愿的当日本人的走狗,无论何时都毕恭毕敬的,见到日本人都赔上笑脸,鞠大于九十度的躬。当别地有了抵抗战斗时,他们惶惑担心;当中国城池沦陷后,他们反倒庆祝。但他们的死不但没能让人感到痛快,反而让人觉得悲伤。大赤包在狱中都疯叫着她是“冠所长”,冠晓荷被活埋前都对日本人卑躬屈膝。

这是中国人可悲的一面。在利诱威逼,高官权势之下,丢失气节。曾经拳打汉奸的金三爷,由于日本人带来的生意好转而感谢,他甚至出卖了钱默吟先生。年轻貌美的招弟,堕落成一个出卖肉体的女人,却还以此为荣。这无疑是贪念作祟,以致自掘坟墓,最终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

当抗战最终成功。人们已经不怎么能兴奋起来了。年幼的妞子饿死,祁老人抱着尸体像去找胡同里的日本老太婆,胡同中的一些人想要报复,当大家把持不住的时候。

瑞宣站了出来:

“她,是咱们的伴侣。”

一句振聋发聩的话,不得不赞美老舍的目光长远。

《四世同堂》有感范例4

老舍先生这本厚厚的《四世同堂》,既是北平城中的百态人生,亦是抗日战斗时期,一段厚重的历史。

正如老舍先生在开篇所写“他们生,他们死,他们兴盛,他们衰落”在这跌宕起伏的一路上,有多少人迷失方向步入歧途,又有多少人不失抱负奋勇向前。在书中,老舍先生用一个个形象的词汇生动的描述着每一位仆人公,这些词汇不仅能描绘出不同人物颇具特点的相貌,更能精确     的勾画出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面带笑纹,老成持重的祁老人;圆脸重眉,一团和气的祁天佑;深居简出,谦恭和气的钱默吟;尽职尽责,乐于助人的李四爷当然也有卖国求荣的冠晓荷和太太大赤包。假如说祁老人和他的大家族是一棵茂密的大树,那么小羊圈胡同便是一片林,大大小小的花草树木间,有相互依存,也有独自挺立,更少不了旁逸斜出的杂枝残叶。老舍先生用他略带调侃的京腔京韵,写活了抗战时期北平市井小民的百态人生。

小羊圈胡同,好像与外界相隔离,它有着自己和谐温馨的小环境,邻里和谐,相互关心,即便有些小冲突,也落不下深仇大恨。但当日军攻城,北平沦陷,那一派古老、安静生活全都被打破。每个人都带着些震动,惶恐与担心,但也有一些为此兴奋并蠢蠢欲动的人。不用说小羊圈胡同,单是从祁老人的家中,就会因年龄阅历的不同而产生极大的分歧,有人躲避,有人亲日,有人抗争单从这一个家庭,一条胡同的对待战斗的理解与行动,便能映射出整个北平,乃至全中国人在日军铁蹄下,亡国奴的生活。

老舍先生用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写活了那段沉重的历史,用他饱含深情的文字,向我们展现着那段历史中一个个令人难以忘记的细节。在老舍先生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日军暴行和叛国求荣者的责备与批判,可以看到他对敢于奋勇抗争的志士们的鄙视与赞许,也可以看到他对被迫成为亡国奴的平常百姓的怜悯。老舍先生在文章结尾写下“起风了”三个字,必是盼望每一个看过这本书的人,都能明白,无论狂风暴雨,总会有阳光冲破云层,重照大地的一天,清风仍会拂过,生活仍在连续。

《四世同堂》有感范例5

老舍先生一向是一个令人鄙视深爱的作家,生活在动乱年月的老舍先生,他的一生遭受了太多的苦难,正是这些波折的经受给了老舍先生创作的源泉,所以他的作品总能反映出时代的印痕,针砭事实,把当代人们的遭受和感受融于作品,发人深省,成为时代的标签。而在老舍先生众多的荟萃中我们不得不提到的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经典名著—《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这部小说是以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为背景,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实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浮沉、生死存亡。作品深刻的反映出了广阔人民群众在日军欺凌下的凄惨命运,同时责备了卖国附敌者的丑陋。老舍以战斗下的人性为笔触,为我们揭露了当时阴暗的社会。那种时代的烙痕成为读者不能磨灭的记忆。而通过人性丑恶余和善的对比,赞美了抵抗侵略的英勇无畏的人们,也鞭笞了卖国求荣的丑恶。在《四世同堂》里,我们看到了像祁老大爷这样正直,懂得民族大义与国家荣的令人肃然起敬的长者;我们看到了不屈不挠、深明大义的祁瑞宣;也看到了卖国求荣、贪图安逸的祁瑞丰;更看到了热血青年祁瑞全。

一切不同人物的描写都深刻的反映出了那个动荡年月下的人物、社会的缩影,或勇敢不屈、忠贞报国,或苟且偷生、卖国求荣。在《四世同堂》里发生的一切,无非是在告知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一个民族的落后将会遭受怎样的结局。

国破家必破。这个是我在《四世同堂》里看到的另一个道理。一个家族是不行能在国破的状况下照旧昌盛的,国破家必亡。就像小说里描写的一样,一个四世同堂之家最终也在侵略者的铁骑下、在战斗的摧残下彻底的倒塌。我想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尚且如此,在战斗中走向了瓦解,更何况那些千千万万的小家和小我呢?弱国无强家,只有把个人的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