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023年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03月2023年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03月2023年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03月2023年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03月2023年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023年03月2023年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一.参考题库(共1000题)1.历史上,语言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世界权力的分配,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如英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和俄语,都是或曾是帝国的语言,这些帝国曾积极促进其他民族使用它们的语言。权力分配的变化产生了语言使用的变化,英国和法国都曾坚持在其殖民地使用自己的语言,但大多数前殖民地独立后,都在不同程度上努力用本土语言代替帝国语言,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本土语言是民族独立的重要标志B.语言使用是政治权力的某种表现C.利用权力推行语言是无法持续的D.殖民统治对语言分布有深刻影响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文段先指出语言的分布反映权力的分配,随后举出一些帝国促进其他民族使用它们语言的例子解释说明。紧接着又提出权力分配会产生语言使用的变化的观点,后文具体解释说明,前后两部分都在强调语言与权力之间的关系,故文段为并列结构,需全面概况、提取共性,对应B项。A、D两项,表达的是本土、殖民统治,为后文的解释说明部分,非重点,均排除;C项,文段指出语言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世界权力的分配,且权力分配的变化产生了语言使用的变化,而并未论述利用权力推行语言是否可持续,该项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句提出观点:语言的分布反映了权力的分配,第二句强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帝国的语言,并举例指出一些帝国曾使用权力推进他们的语言,第三句提出权力分配的变化会产生语言使用的变化,进一步说明语言的使用和权力分布之间的关系。文段是“分—分”结构。重点在讨论语言与权力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并列结构,介绍了两个时期语言与权力的关系,正确答案应涵盖这两部分内容。文段首先指出语言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世界权力的分配,然后说明权力分配的变化产生了语言使用的变化。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谈论的是语言与权力的关系,即权力影响着语言的使用。B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A项的“本土语言”、D项的“殖民统治”非文段重点,排除。C项“无法持续”无法推出。故本题选B。2.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⑥,②④⑤C.①③④,②⑤⑥D.①④⑤,②③⑥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优先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发现,题干图形均由黑白球构成,考虑数黑白球数量。①④⑤黑球数量大于白球数量,②③⑥白球数量大于黑球数量。即①④⑤一组,②③⑥一组。故正确答案为D。3.矛盾:摩擦A.气愤:不满B.郁闷:情绪C.感慨:经历D.愉快:得意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矛盾可以产生摩擦,矛盾是产生摩擦的原因,二者是对应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气愤可以引起不满,气愤是产生不满的原因,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B项:郁闷是情绪的一种,二者是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感慨和经历,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得意是愉快的一种表现,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4.现有60枚1元硬币,若把它们在平面上紧密排列成正三角形,要使剩下的硬币尽可能少,则三角形的最大边长是(

)。A.11B.10C.8D.6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数列问题,用公式法解题。第二步,平面上密集排列成正三角形可知,第一层1枚,第二层2枚,第三层3枚,……第n层n枚。第三步,一共60枚,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知:需要的硬币数量为,n最大为10(或者代入排除,A选项不满足排除,B选项满足),即三角形最大边长为10。因此,选择B选项。5.每年开学初,不少家长为孩子购买学生意外伤害险,保险发挥的作用是()A.有偿投资,获得回报B.提供灾难预防性服务C.保障基本医疗与养老D.规避风险,补偿损失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生活常识相关知识。A项错误,商业保险是针对风险本身的投资,商业保险投资的目的并非为了获得回报。B项错误,商业保险是针对风险本身的投资,保险公司也并非提供灾难预防性服务。C项错误,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属于社会保险而非商业保险。D项正确,学生购买的意外伤害保险属于人身保险,当被保险人发生意外时会获得一定经济补偿的风险投资,故该保险的作用是规避风险,补偿损失。故正确答案为D。6.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每个图形中▲个数不同,考虑数量类。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观察图形中▲的数量变化,▲个数分别为:2、3、4、5,?,问号处应为6,观察选项都符合此规律;再观察圆圈内部图形的变化,组成圆圈内部图形的线条数分别为0,1,2,3,问号处圆圈内部图形应该是由4条线组成,排除B、C项;进一步观察题干,图1到图2,圆圈外面的▲顺时针移动1个位置,并将其中的1个△变成▲,因此,可知问号处△应该指向左上和右下,只有D项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7.有许多长寿的人,你问他们常吃什么食品,他们回答说:“什么都吃,并无特殊的禁忌。”但有许多东西他们只尝一口,就敏锐地判断出成色。读书也是一样,好的书,是人参燕窝熊掌,人生若不大快朵颐,岂不白在世上潇洒走过一回?坏的书,是腐肉砒霜氰化物,浪费了时间贻误了性命。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研磨了无数遭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这段文字旨在说明:A.读书要有所选择B.名著如美食般余味无穷C.物质和精神食粮同样重要D.鉴别书籍比鉴别美食更困难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借问长寿之人吃什么食品引出读书这一话题,然后讲述好书让人获益,读坏书贻误性命,告诉我们要有选择地读书,然后以好书里的名著读来非常享受为例,论证选择好书很重要。文段为“分—总—分”结构,文段重点为“要有选择地读书”。第二步,对比选项。只有A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文段以对美食的判断选择做引入,重点论述读书亦是如此,即应该粗中取精,有选择地阅读,故A项为正确答案。B项“余味无穷”非文段重点

,排除;C、D两项为无关对比

,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阅读是一种孤独》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文段为类比论证—正反论证的结构,文段没有明显主旨句,需要考生进行归纳。文段以饮食为引,将读书与饮食进行对比,意在说明如食物的口味一样,书籍也有好坏之分,因此读书要有所选择,A项符合主旨,当选。名著是好的书,用来与坏的书作对比从而推出主旨,但名著并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排除B;C、D两项在文段没有论及。故本题选A。8.①而硅化木的形成与此不同。②几乎所有化石都经历了这个过程,不过其中的石化作用会略有不同。③所谓石化作用,其实是指被埋藏起来的生物在地下受到改造,从而形成化石的过程。④恐龙死亡后,遗体埋在沉积层中,骨骼的孔隙被矿物质充填形成骨骼化,这一石化作用称为矿质充填作用。⑤一旦溶解与沉淀的速度相当,整棵树中的碳元素都会被硅元素所替代,形成完整的硅化木,这一石化作用被称为置换作用。⑥树木倒下后被泥沙掩埋,树内的碳元素原本很容易被地下水溶解,但当地下水富含硅元素时,碳元素被溶解的同时,硅元素也沉淀在树木中。将以上六个句子重新排序,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②④①⑥⑤B.④⑥②③⑤①C.⑤⑥③②①④D.⑥④①⑤③②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观察选项,判断首句。③句对“石化作用”下定义,适合充当首句,④句和⑤句均提及“这一石化作用”,说明④句和⑤句分别为“石化作用”中的一种,④句和⑤句是围绕“石化作用”进行具体的举例说明,故④句和⑤句均在③句之后,锁定A项。验证A项,③句下定义引出“石化作用”这一话题,②句强调石化作用略有不同,随后④句通过“恐龙骨骼的石化作用为‘矿质填充作用’”进行具体的举例论证,①⑥⑤三句呈现出“硅化木”的形成过程,这一石化作用为“置换作用”。故后文通过“恐龙遗体的骨骼化”、和“硅化木”这两种不同的“石化作用”进行对比,进一步论证了②句中的“略有不同”,逻辑通顺合理,当选。故正确答案为A。9.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别处的山,都是亲亲热热地手拉着手,臂挽着臂,唯有张家界的山,彼此保持头角峥嵘的独立,谁也不待见谁。别处的峰,再陡再险也能踩在脚下,唯有张家界,以她的危崖崩壁,拒绝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每柱岩峰,都青筋裸露、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而峰巅的每处缝隙,每尺泥士,又必定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银崖翠冠,站远了看,犹如放大的苏州盆景。曲壑蟠涧,更增添无限空蒙幽翠。风吹过,一啸百吟;云漫开,万千气韵。上述语段对张家界的山水描写没有提到的是(

)。A.山峰的形态B.峰顶的松柏C.岩峰的走向D.山壑与山涧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A项,根据“头角峥嵘”“直插霄汉”“危崖崩壁”可知,张家界的山峰形态有提及,排除;B项,对应“而峰巅的每处缝隙,每尺瘠土,又必定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银崖翠冠,站远了看,犹如放大的苏州盆景”,排除;C项,“走向”为地质学名词,指地质构造上岩层、矿层、山脉等延伸的方向,文段并未提及,当选;D项,“山壑与山涧”指山谷与山间水沟,对应“曲壑蟠涧”,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10.《诗经》有云:“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其中“昧旦”指的是:A.天将亮的时间B.郊游的时间C.天将黑的时间D.讲学的时间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知识。第二步,“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出自《诗经·国风·女曰鸡鸣》,全诗三章,每章六句。此诗是一首极富情趣的对话体诗,通过夫妻对话的形式,表现了和睦的家庭生活以及夫妻间真挚的爱情。题干中两句的意思是:女说公鸡已打鸣,男说天色尚未明。“鸡鸣”指天明之前“昧旦”指得是天色将明未明之际。A项正确。因此,选择A选项。古代十二时辰: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11.蟑螂的生殖分为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两种方式。蟑螂雌性个体生活在完全由雌性组成的群体中时,会进行孤雌生殖,产卵的时间也会提前。研究者通过实验分别验证蟑螂性别和雌性激素对孤雌生殖的影响。首先,将一只雌性蟑螂和被阉割的雄性蟑螂放在一起饲养,发现这只雌性蟑螂产卵的时间没有发生变化;接着,又为雌性个体定期提供雌性激素,造成它们生活在雌性群体中的假象,但它们的产卵时间也没有提前。据此,研究者推测蟑螂需要雌性散发特有的化学信号才能完成孤雌生殖,并非因为性激素或者其他化学信号的参与。根据上述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雄性的出现影响了蟑螂的产卵时间B.纯雌性群体生活加快蟑螂繁殖速度C.定期提供雌性激素对蟑螂毫无作用D.孤雌生殖或依赖雌性特有化学信号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研究者通过实验分别验证蟑螂性别和雌性激素对孤雌生殖的影响。首先,将一只雌性蟑螂和被阉割的雄性蟑螂放在一起饲养,发现这只雌性蟑螂产卵的时间没有发生变化”,曲解文意,排除A项。B项与原文不符,对应“蟑螂雌性个体生活在完全由雌性组成的群体中时,会进行孤雌生殖,产卵的时间也会提前”,没说会“加快繁殖速度”,排除B项。C项与原文不符,对应“又为雌性个体定期提供雌性激素,造成它们生活在雌性群体中的假象,但它们的产卵时间也没有提前”,得不出“毫无作用”,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D项符合原文,对应尾句“研究者推测蟑螂需要雌性散发特有的化学信号才能完成孤雌生殖……”,D项正确。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细节的判断,要求选择说法正确的一项。解答本题首先需要通读文段,明确文段是关于蟑螂孤雌生殖的研究;然后将选项与原文相关表述对照,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A项说法错误,由“蟑螂雌性个体生活在完全由雌性组成的群体中时,会进行孤雌生殖,产卵的时间也会提前”可知,文段中只提到生活在雌性群体中会影响蟑螂个体的产卵时间,而未表明是雌性的出现影响了蟑螂的产卵时间,A项强加因果,排除。B项说法错误,文段中只提到“蟑螂雌性个体生活在完全由雌性组成的群体中时,会进行孤雌生殖,产卵的时间也会提前”,由此无法推出“加快蟑螂繁殖速度”,排除。C项说法错误,由“又为雌性个体定期提供雌性激素,造成它们生活在雌性群体中的假象,但它们的产卵时间也没有提前”可知,定期提供雌性激素没有使蟑螂的产卵时间提前,不能推出其对蟑螂本身毫无作用的结论,排除。D项说法正确,由“研究者推测蟑螂需要雌性散发特有的化学信号才能完成孤雌生殖”可推出。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A项,根据“研究者通过实验分别验证蟑螂性别和雌性激素对孤雌生殖的影响。首先,将一只雌性蟑螂和被阉割的雄性蟑螂放在一起饲养,发现这只雌性蟑螂产卵的时间没有发生变化”可知,雄性的出现并不会影响蟑螂的产卵时间,表述不正确,排除;B项,根据“蟑螂雌性个体生活在完全由雌性组成的群体中时,会进行孤雌生殖,产卵的时间也会提前”可知,纯雌性群体生活会使得蟑螂产卵的时间提前,文段中只提到“时间”,没有提到“繁殖速度”,无中生有,排除;C项,根据“又为雌性个体定期提供雌性激素,造成它们生活在雌性群体中的假象,但它们的产卵时间也没有提前”可知,定期为蟑螂提供雌性激素对蟑螂产卵时间提前并无作用,故选项话题偷换,且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根据尾句“研究者推测蟑螂需要雌性散发特有的化学信号才能完成孤雌生殖,并非因为性激素或者其他化学信号的参与”可知,孤雌生殖或许需要依赖雌性散发的特有的化学信号,表述正确,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除不尽的蟑螂:没有“男人”也能生生生》12.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核心内容,资金运行是实体经济运行的润滑剂,实体经济增长则是稳定增长的突破点。发展实体经济来稳定增长并不是说要强行拉动实体经济增长,而是因为我国的实体经济还有“软肋”,修理这些“软肋”,恰恰可以稳定增长。突出的例证是制造业大而不强,核心技术由国外掌控,高端设备大量进口;能源供给体系大而脆弱,石油、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电力供应缺口逐步拉大等等。显然,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调整投资结构,而合理的结构调整势必促进整体经济增长。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发展实体经济是调整投资结构的有效手段B.发展实体经济需要巨额投资的拉动C.稳增长、扩内需是当前我国的宏观政策目标D.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和文段进行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原文“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调整投资结构”,即发展实体经济需要调整投资结构,也就是说调整投资机构是发展实体经济的有效手段,属于偷换逻辑,错误。B项“巨额投资”属于无中生有,错误。C项“稳增长”对应文段“发展实体经济来稳定增长”,“扩内需”无中生有,错误。D项对应“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核心内容”,正确。因此,选择D选项。13.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二者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市场机制知识。第二步,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自然经济”的对立物,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所以,商品经济不等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而产生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发达商品经济的表现形式和现代形态。因此,本题错误。14.汉高祖刘邦在评价张良时曾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该评价是对张良(

)能力进行赞誉。A.决策B.用人C.授权D.沟通协调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第二步,“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意为在小小的军帐之内作出正确的部署,决定了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利。决策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根据客观的可能性,在占有一定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工具、技巧和方法,对影响目标实现的诸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和判断选优后,对未来行动作出决定。“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体现了张良准确的决断和预测能力,是对他决策能力的赞誉。因此,选择A选项。B项:用人是指发掘下属的优势潜能,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这一点在题干中并未体现。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C项:授权是组织运作的关键,它是以人为对象,将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须的权力授给部属人员。题干没有体现张良对他下属军士的权力授予。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D项:沟通协调是指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妥善处理好上级、同级、下级等各种关系,使其减少摩擦,能够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的能力。题干没有体现张良与上下级的沟通。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15.这个已保存了数千年,早已闻名海内外的古城如今陷入了保护________,城里人满为患,农家的生产生活已经严重影响到古城墙的________。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绝境

安全B.困境

安全C.绝境

安危D.困境

安危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早已闻名海内外的古城如今陷入了保护……严重影响到古城墙”可知,该空应体现“古城保护面临困难”这一含义。A项和C项“绝境”指没有出路的境地,语义过重,排除A项和C项。B项和D项“困境”指困难的境地,符合语境。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城里人满为患,农家的生产生活已经严重影响到古城墙”可知,“古城墙”明显受到一些因素的威胁。B项“安全”侧重于“安”,表示没有危险,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D项“安危”侧重于“危”,表示有危险,符合语境。因此,选择D选项。16.小王打印毕业论文,采用双面打印。装订时发现中间丢掉了一张,其剩余页码数之和恰好等于1000,问:小王的论文共(

)页,丢掉的一张页码分别是:A.共45页;第16页和第17页B.共45页;第17页和第18页C.共46页;第40页和第41页D.共46页;第33页和第34页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数列问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第二步,双面打印一般第1页和第2页共用一张纸的正反面,故丢掉的一张纸的页码必为奇数页和比这个奇数大1的偶数页,结合选项,排除A、C。第三步,页码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页码数之和为等差数列和=(首项+末项)×项数÷2,代入B选项,1000+17+18=(1+45)×45÷2,等式成立,B正确。因此,选择B选项。17.铁匠:火炉:镰刀(

)。A.药剂师:试管:药剂B.网民:互联网:营销C.科学家:技术文献:新产品D.记者:摄像机:新闻稿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本题考查对应关系。三者是职业、生产产品的工具、产品三者的对应关系。铁匠利用火炉锻造镰刀。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药剂师利用试管提取药剂,对应关系,符合题意。B项,网民不是个职业,而是个身份,营销也不是网民的产品,与题干不符。C项,技术文献不是科学家研制新产品的工具,排除。D项,摄像机只能摄像,不能用来写新闻稿,对应关系不正确,与题干不符。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故正确答案为A。18.孙的座位不可能是以下哪项?A.第三B.第四C.第五D.第六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根据条件(5)“王安排在李和吴的右边”,王要在李的右边,则李的位置最右只能为第七,再根据条件(3)“孙安排在李的左边,他们中间隔一位嘉宾”,孙的座位最右只能为第五,所以不可能是第六。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要求选择不可能的一项,题干给出5个条件,将选项代入,不符合题干条件的即为正确答案。代入A、B、C三项都可能成立。代入D项,孙在第六位时,根据(3)可知李排在第八位,根据(5)可知王没有位置排了,矛盾。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题干只有条件(3)提到了孙,已知“孙X李”,因此李的位置决定了孙的位置,需要再去找与李相关的条件,又知条件(5)提到了李,王在李和吴的右边,由此可知,李不能在最右侧的第八号位,即孙不能在第六号位。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19.京剧伴奏分文场和武场两大类,文场以(

)为注奏乐器,武场以鼓板为主。A.胡琴B.羌笛C.扬琴D.琵琶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京剧伴奏中的管、弦乐队被称为文场。文场使用的乐器主要有:京胡(胡琴)、京二胡、月琴、弦子(小三弦)、笛、笙、唢呐、海笛子(小喇叭)、挑子等。其中胡琴为主奏乐器。京剧伴奏中的打击乐队称为武场。武场的基本乐器包括:鼓板(鼓板实为檀板、单皮鼓两件乐器,因由一人掌握,故合称为鼓板)、大锣、铙钹、小锣四件乐器。鼓板在京剧乐队中是起指挥作用的乐器。故正确答案为A。20.从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来看,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普遍联系性B.客观实在性C.永恒发展性D.能动反映性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第二步,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这是物质和意识相比较的结果,它独立于人的精神而存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最根本的特性,世界上千差万别的种种具体事物,各有其特殊的性质和特点,但是客观实在性是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具有的共同特征。可见,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因此,选择B选项。A项:普遍联系性,通常是指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相互连结、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等相互关系。它并不是物质的唯一特征。A项错误。C项:永恒发展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之中,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它并不是物质的唯一特征。C项错误。D项:能动反映性,基本特点是实践性、辩证性和创造性。它并不是物质的特征。D项错误。21.一次展览会上展出一套由宝石串联制成的工艺品,如下图所示,若按照这种规律依次增加一定数量的宝石,则第10件工艺品的宝石数为多少颗?A.229B.231C.238D.245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观察题干中的三个图,会发现第1件工艺品的宝石数为1+5,第2件工艺品的宝石数为1+5+9,第3件工艺品的宝石数为1+5+9+13……,其中1,5,9,13构成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由题意得,第10件工艺品的宝石数为首项为1,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的前11项和。则第10件工艺品的宝石数为11×1+×4=231颗。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数列问题。第二步,观察图像可以得出,第一个工艺品从最上边的点开始算作第一层,则第一个工艺品有2层,珠宝数为1+5;第二个工艺品有3层,珠宝数为1+5+9;第三个工艺品有4层,珠宝数为1+5+9+13,每层的珠宝数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第三步,第10个工艺品有11层,则第11层宝石数是1+4×10=41(颗)。1到11层一共有(颗),即第10件工艺品有231颗宝石。因此,选择B选项。22.已知全集U={l,2,3,4},集合

A={1,2},B={2,3},则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A.{1,2}B.{2,3}C.{2}D.{2,4}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容斥原理。第二步,A={1,2},B={2,3},则A和B相交的那部分阴影就是两者重合的部分,即为{2},A∪B={1,2,3},全集U={1,2,3,4},则方框内A和B外围的阴影部分集合就是{4},

两个部分的阴影加起来,表示的集合为{2,4}。因此,选择D选项。23.社会促进是指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促进其活动完成,提高其活动效率的现象,也称社会助长。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社会促进的是:A.学生在进行数学计算时,教师的旁观可使学生充分开动脑筋B.小王扶起跌倒的李大爷,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C.员工在进行生产时,厂长站在车间里,员工效率就会大大提升D.足球运动员走进球场时,看到比赛场座无虚席就会斗志昂扬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题干给出了社会促进的定义,定义的关键是“他人在场会促进活动的完成”,要求选择不符合定义的一项。社会促进定义的关键信息:他人在场会提高活动效率。A项教师的旁观使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数学计算、C项厂长站在车间会使员工效率提升、D项观众的观看会使运动员斗志昂扬三项都符合社会促进的定义。B项,小王扶起跌倒的大爷,不涉及他人是否在场,不符合社会促进定义的关键信息。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他人在场促进其活动完成;②提高其活动效率。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教师旁观学生计算,体现了“他人在场促进活动完成”,学生充分开动脑筋,体现了“提高其活动效率”,符合定义;B项:扶起跌倒的老大爷是出于个人的热心,且现场也只有小王自己,未体现“他人在场促进其活动完成”,不符合定义;C项:厂长监督员工生产,体现了“他人在场促进活动完成”,员工效率大大提升,体现了“提高其活动效率”,符合定义;D项:运动员看到观众座无虚席,体现了“他人在场促进活动完成”,斗志昂扬,体现了“提高其活动效率”,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关键词。定义的关键词强调“他人在场”、“促进”。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B选项中小王扶起李大爷,是他自己觉得有意义,并不是因为别人在场促进他产生的行为,不符合定义;ACD选项均符合社会促进的定义。故正确答案为B。24.大气污染防治既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经济升级的重要抓手,不能让GDP扯碎地球绿飘带。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下列行为中致力于减少环境污染的是(

)。A.甲公司采用绿色核心技术加速家电出口升级B.乙集团在成都、郑州、烟台等地投资办厂C.丙企业改进技术,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D.丁企业改进经营方式,解决经营难题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经济常识。A项正确,绿色技术,又被称作环境友好技术或生态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能充分节约地利用自然资源,而且在生产和使用时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技术。从产业共同体的角度可以将绿色技术划分为两大类,辅助技术和核心技术。辅助类的绿色技术是对产业领域生产过程的改造和创新,核心类的绿色技术是对产业领域最终产品的影响。甲公司采用绿色核心技术加速家电出口升级可以减少污染、降低能耗和改善生态。B、C、D项错误,选项中的做法均与减少环境污染无关。故正确答案为A。25.《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背景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C.事物的质变从量变开始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政治常识。A项正确,事物的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整个发展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高级运动形式包含着运动形式,发展就是在低级运动形式中分化出高级运动形式的上升性运动。“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把发展庸俗化为简单的回归。并没有指出事物发展需要以条件为前提,符合题意。B项错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分了的合,合了又分的。题干中虽然说“未必准确”,实际上承认了天下大势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转移。C项错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选项表述正确,与题干无关。D项错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既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体现了这一点。但题干中说这句话未必准确。选项表述正确,与题干无关。故正确答案为A。26.下列各句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A.《诗词经典》系列图书连续两年重印3次。B.他知道这件事不重要。C.领导们正在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D.我们需要相信自己的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找出没有歧义的一项。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既可以理解为“连续两年共重印了3次”,也可以理解为“连续两年每年都重印了3次”,存在歧义,排除A项。B项既可以理解为“这件事本身不重要”,也可以理解为“让他知道了这件事是没有大碍的”,存在歧义,排除B项。C项无歧义,正确。D项既可以理解为我们需要“自信”的人,也可以理解为我们需要信任“自己人”,即在同一个团队内的人,存在歧义,排除D项。因此,选择C选项。27.(

)对于幸灾乐祸相当于怨天尤人对于(

)A.得意忘形呼天号地B.乐极生悲饮恨吞声C.兔死狐悲乐天知命D.睚眦必报破涕为笑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需要结合代入排除法进行解题,将选项中的词项依次代入题干括号中,构成两组词项,并分析这两组词项的关系,前后关系一致的即正确答案。代入A项,得意忘形指因心意得到满足而高兴得失去常态;幸灾乐祸指在别人遇到灾祸时感到高兴。二者语义不同。怨天尤人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抱怨天,责怪别人;呼天号地指哭叫天地,形容极为冤屈、怨恨或痛苦。二者语义不同,前后关系不一致。代入B项,乐极生悲指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与幸灾乐祸语义不同。饮恨吞声形容忍恨含悲,不敢表露,与怨天尤人语义不同,前后关系不一致。代入C项,兔死狐悲表示对同盟的死亡或不幸而伤心,与幸灾乐祸语义相反。乐天知命指安于现状,乐守本分,与怨天尤人语义相反,前后关系一致。代入D项,睚眦必报指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与幸灾乐祸语义不同。破涕为笑形容转悲为喜,一下子从哭变为了笑,与怨天尤人语义不同,前后关系不一致。故本题选C。28.某公司引进了A型人才和B型人才共Z名,并且恰好按下表中所列出的比例,将他们安排到甲、乙和丙三项工作之中,假定安排做乙项工作的A型人才有M人,做丙项工作的B型人才有N人。若Z值已知,则可以计算出以下哪项的值?A.15M+4NB.M+5NC.3M+4ND.MN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不定方程问题。第二步,根据“安排做乙项工作的A型人才有M人,做丙项工作的B型人才有N人”可知:X=M,5Y=N;即X=M,Y=。根据“A型人才和B型人才共Z名”可列式:(Y+X+3X)+(2X+2Y+5Y)=Z,即6X+8Y=Z。故有:6M+×N=Z。故当Z已知的情况下,M、N的系数比为6∶=15∶4,观察选项,只有A项满足要求。因此,选择A选项。29.左边给定的是纸盒外表面的展开图,右边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请把它找出来:A.AB.BC.CD.D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A项:正面是已知图中的面3或6(如下图),可以从该面上选取一点画边,发现A项正面的第四条边与圆形所在面相邻,而已知面3是第二条边与圆形面相邻,面6是第一条边与圆形面相邻,因此错误;B项:面4和面5的公共边与已知图形不符,B项中面5应该上黑下白(如下图),因此错误;C项:正面是已知图中的面3或6(如下图),可以从该面上选取一点画边,发现C项正面的第三条边与圆形所在面相邻,而已知面3是第二条边与圆形面相邻,面6是第一条边与圆形面相邻,因此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30.网络文学的产业化促使其借鉴甚至模仿游戏经验。游戏由此成为网络文学与网络社会之间的中介。在此意义上,两者不能________理解为工具意义上的借鉴,________是本体意义上的植入,经由游戏中介,网络文学表现了网络社会重构的部分“新现实”,________构成了它与传统文学的重要区别。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仅仅

尽管

却B.仅仅

而应

由此C.统统

既然

也D.统统

因为

进而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二空。根据文意,两者不能理解为“工具意义上的借鉴”,而应该理解成“本体意义上的植入”,前后构成了转折关系。B项“而应”与“不能”构成转折关系,符合文意。A项“尽管”、C项“既然”和D项“因为”都无法与“不能”构成转折关系,排除A项、C项和D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和第三空。“仅仅”表示只,限于某个范围,能体现文段对“理解为工具意义上的借鉴”的不赞同;“由此”在句末进行总结,符合文意。B项正确。因此,选择B选项。统统:表示事物的所有部分。31.下列计算机病毒不属于按链接方式分类的是:A.源码型病毒B.入侵型病毒C.外壳型病毒D.混合型病毒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的代码,能影响计算机使用,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按存在的媒体分类可分为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和混合型病毒3种;按照链接方式分类,主要包括源码型病毒、入侵型病毒、外壳型病毒和操作系统型病毒。因此,选择D选项。A项:源码型病毒在高级语言(Fortran、C和Pascal等语言)编写的程序被编译之前插入到目标源程序之中,经编译成为合法程序的一部分。A项错误。B项:入侵型病毒也叫嵌入型病毒,通常是寻找宿主程序的空隙把自己嵌入进去并变为合法程序的一部分,使病毒程序与目标程序成为一体,在感染时往往对宿主程序进行一定的修改。B项错误。C项:外壳型病毒一般链接在宿主程序的首尾,对原来的主程序不做修改或仅做简单修改。当宿主程序执行时,首先执行并激活病毒程序,使病毒得以感染、繁衍和发作。C项错误。32.甲乙两数和为428,甲除以乙的商为14余8,则甲乙两数差为(

)。A.360B.370C.372D.384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第二步,设甲数字为x,乙数字为(428-x)。可列方程14(428-x)=x-8,解得x=400。则甲=400,乙=28。故甲-乙=400-28=372。因此,选择C选项。33.贸易出超,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名词知识。第二步,贸易顺差亦称“贸易出超”,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的现象。一般表明一国的对外贸易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因此,本题正确。34.“据理力争”不是最佳的表达方式,太用力,太急切地想说明道理,反而少了从容淡定。它反映出“力争”者的不够自信,也表明他对听众辨别事理能力的低估。以下与作者表述的观点最接近的是:A.有理不在声高B.公道自在人心C.此时无声胜有声D.针尖不必对麦芒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文段为“观点+解释说明”结构,首句提出观点“据理力争”不是最佳的表达方式,缺少从容淡定,后文为解释说明部分,文段首句为中心句,强调“据理力争”不是好的表达方式,不用太用力、太急切,要从容淡定些。A项“有理不在声高”指有理不用说的太大声,可对应文段“不要太用力,要从容淡定的表达”,与文段作者的观点最相近,A项当选。B项“公道自在人心”指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众人的心里,指群众对事情的是非曲直知道的清楚明白,首先,语句并非是一种表达方式,其次,语句可理解为公道自在人心,我们根本不用说,而文段表达的是要说,但不用说得太用力、急切,排除;C项“此时无声胜有声”,指有时候不说话比说话更有用,文段并非强调“无声”,而是声音大小,排除;D项“针尖不必对麦芒”比喻双方不必针锋相对,用于形容两者之间的关系,文段并无两者的语境,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句可以看出“据理力争”指的是用力、急切地说明道理。第二句解释了这种表达方式不好,是因为它反映出“力争”者的不够自信和对听众辨别能力的低估。可以判断本文是“总—分”的结构,观点重在强调不要“据理力争”,不要太用力、太急切地说明道理,要保持从容淡定。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有理不在声高”符合文段重点内容。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由选项可知,本题考查还是对文段主旨的把握。需要考生梳理文段行文思路并概括中心,在此基础上选择与之相符的选项。文段为总分结构,归纳观点句是解题关键。文段首先指出“据理力争”不是最佳的表达方式,之后具体论述这一表达方式的缺点。A项与文段的观点最接近,“有理”对应文段的“据理”“说明道理”,“声高”对应“太用力”“太急切”。B项“公道”不是文段论述内容。文段强调的是声音大小,而非有无声音,C项说法错误。D项强调的是针锋相对,也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故本题选A。35.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是:A.是否承认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是否承认质量互变规律C.是否承认否定之否定规律D.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第二步,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种种分歧,究其根本原因,关键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一分歧从根本上决定了唯物辩证法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也决定了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这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最根本上的对立,也是其他对立问题的根源。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是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关键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根本原因,唯物辩证法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因此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最根本上的对立,也是其他对立问题的根源。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是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故正确答案为D。36.陈皮:柑橘A.陈醋:高粱B.菜豆:扁豆C.甜菜:苦瓜D.肩胛:腰板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陈皮”是一种中药材,即橘子皮,指从橘子上剥下来的果皮(风干1年以上称为“陈皮”),故“柑橘”为“陈皮”的原材料。二者为原材料的对应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陈醋”是以“高粱”等为原料,发酵制成的,二者为原材料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B项:“菜豆”,又称“扁豆”、四季豆,二者是全同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甜菜”和“苦瓜”是两种不同的蔬菜,二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肩胛”,也叫胛骨、琵琶骨,位于胸廓的后面;“腰板”是指人的腰和背。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37.《三国演义》是明朝初期罗贯中创作的历史演义小说,它取材于东汉末年的魏、蜀、吴三国鼎立的一段历史,为那个群雄逐鹿的动荡时代提供了全景式的画卷,创造了数以百计的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最能准确复述这段文字主要意思的一项是:A.《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B.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的背景及主要内容C.《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明朝初期的罗贯中D.《三国演义》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个分句强调《三国演义》的成书时间、作者、题材。之后的几个分句强调《三国演义》的“取材”、历史画卷、主要人物等。将以上两方面内容进行全面概括即为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文段主要内容的全面概括。因此,选择B选项。38.为了解学生的音乐基础,音乐老师会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问问学生与音乐有关的问题,让每位学生唱一首歌,轮到小李时,他胆怯地说:“老师我不会唱”,老师让小李照着歌本念了一遍歌词后坐下了。事后音乐老师了解到小李在老家上的小学,没上过音乐课,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唱过歌。面对小李,音乐教师怎么做最合适?

A.按音乐课教学计划正常进行,让小李自己慢慢跟上进度

B.和小李说基础薄弱也没关系,音乐课不是中考必考科目

C.使小李明白音乐既可以使我们快乐生活也可以释放压力

D.让小李多听多唱,多学习乐理知识,体会到音乐的美妙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由于小李以前没上过音乐课,所以老师不管不顾,让小李自己慢慢跟上进度并不现实,故不选A;B项则太注重考试,而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小李是由于没上过音乐课才不会唱歌,并非由于认识不到音乐的重要性,故不选C项。

因此,选择D项。

39.用硅制造的半导体器件耐高温和抗辐射性能较好,特别适宜制作大功率器件。(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第二步,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质称为半导体。半导体材料是一类具有半导体性能、可用来制作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的电子材料。元素半导体有锗、硅、硒、硼、碲、锑等。50年代,锗在半导体中占主导地位,但锗半导体器件的耐高温和抗辐射性能较差,到60年代后期逐渐被硅材料取代。用硅制造的半导体器件,耐高温和抗辐射性能较好,特别适宜制作大功率器件。因此,硅已成为应用最多的一种增导体材料,目前的集成电路大多数是用硅材料制造的。题干表述正确。因此,本题正确。40.0,1,3,8,22,63,(

A.121

B.125

C.169

D.185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方法一:数列递增且变化较小,优先考虑做差。做差后得到数列:1,2,5,14,41,无明显规律,再次做差可得新数列1,3,9,27,新数列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下一项为81。则所求项。

故正确答案为D。

方法二:数列后一项均为前一项的3倍左右,可考虑递推。,,,,,可得后一项=前一项×3+修正项,修正项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4。则所求项。41.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都可以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知识。第二步,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中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依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作标准,可以将法律事实大体上分为两类,即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其中法律行为又可以分为善意行为、合法行为与恶意行为、违法行为。善意行为、合法行为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例如,依法登记结婚行为能导致婚姻关系的产生。同样,恶意行为、违法行为也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如民事侵权行为可能引起损害赔偿等民事法律关系。因此,本题正确。(一)法律行为,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人们有意识的自觉活动的结果。包括作为(即积极的行为)和不作为(即消极的行为)。1.成立要件:①须是外部表现出来的作为或不作为,而不是人们的心理活动;②必须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无意识能力的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以及在暴力威胁下的行为都不能成为法律行为。2.法律行为具有多样性。有单方的法律行为,如遗嘱;双方的法律行为,如合同;共同的法律行为,如建立社团;有偿的法律行为,如购销;无偿的法律行为,如赠与等。3.根据法律行为的性质可分为合法行为和不合法行为。(二)法律事件,不依权利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法律事实和客观现象。大部分是自然现象。如时间的流逝、自然灾害、人的死亡和出生等。4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AB.BC.CD.D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题干图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且构成元素相同,明显发现第一个图形与第二个图形相同,第三个与第四个图形相同,优先考虑图形的移动、旋转。第二个图形可由第一个图形旋转得到,第四个图形可由第三个图形旋转得到,同样,第六个图形可由第五个图形旋转得到。故本题选C。43.定义:①社会组织:指人们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共同活动的群体。②社会设置:指用来满足社会基本需要的社会结构中相对稳定的一组要素。③社会分层: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典型例证:(1)在古罗马,人们的社会身份有贵族、骑士、平民和奴隶。(2)一个社会生养后代、教育年轻人的功能一般由家庭来完成。(3)公务员之间的友好关系大多是在共同的工作中建立起来的。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A.0个B.1个C.2个D.3个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1)社会组织: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共同活动的群体;(2)社会设置:满足社会基本需要,社会结构中相对稳定的一组要素;(3)社会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第三步,辨析典型例证。例证(1),社会身份有贵族、骑士、平民和奴隶,体现了“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符合定义社会分层;例证(2),家庭的功能是为社会生养后代、教育年轻人,体现了“满足社会基本需要,也是社会结构中相对稳定的一组要素”,符合定义社会设置;例证(3),公务员之间的友好关系,属于人与人之间的某种联系,但不属于“群体”,不符合定义社会组织,同时未体现“满足社会基本需要的社会结构”或“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不符合定义社会设置和社会分层。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每个定义中的关键词。社会组织:关键词是“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共同活动的群体”;社会设置:关键词是“用来满足社会基本需要”的“社会结构中“的“相对稳定的一组要素”;社会分层:关键词是“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例证(1):“贵族、骑士、平民和奴隶”属于“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符合“社会分层”的定义;例证(2):对于一个社会而言,它的一个基本需要就是以社会所认同的方式来生养后代、教育年轻人。这个任务是由家庭这个社会结构完成的。由家庭来完成“生养后代、教育年轻人的功能”符合“社会设置”的定义;例证(3):虽然提到“共同的工作”,但由此建立的是“公务员之间的友好关系”,而非某一“群体”,不符合“社会组织”的定义。故正确答案为C。44.患儿,女,3岁。因“多尿、多饮、多食1月”就诊,查随机血糖为15mmol/L,空腹血糖为8.0m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A.糖尿病B.尿崩症C.甲状腺功能亢进D.暴食症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一般来说,正常人的血糖值应该是是空腹血糖小于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的血糖值小于7.8mmol/L,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为3.9-6.1mmol/L;如大于6.1mmol/L而小于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此患儿随机血糖15mmol/l,空腹血糖为8.0mmol/l,且有多饮、多尿、多食的表现,符合糖尿病的特点。45.坐在餐桌前,举筷享用食物,我们早已司空见惯,却浑然不知盘中羹餐在全球范围内(

)的利害关系。现代社会高度分工,我们远离春耕秋收,只有食品价格飙升的时候,粮食生产才会引起我们的关注,去年,粮价一路攀升,为我们的长期(

)敲响了警钟。

填入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盘根错节,漠然B.纷繁芜杂,冷淡C.扑朔迷离,无视D.眼花缭乱,疏忽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空,需要填入跟“利害关系”搭配的词语。“盘根错节”指树木的根盘曲,枝节交错,比喻很复杂;“纷繁杂芜”是指多而杂;“扑朔迷离”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都可以搭配“关系”,而“眼花缭乱”形容眼前的景象复杂纷繁,使人感到迷乱,不能和“关系”搭配,排除D项;第二空,由于前文提到了我们对美餐的利害关系“浑然不知”,即完全没有觉察到,所以照应在此处我们的长期态度应是“漠视”或者“无视”,而非“冷淡”,排除B项;“漠然”是看到却没引起重视的意思,而材料前文也谈到食品价格飙升的时候才引起注意,可见只是不重视。“无视”指根本没看到,排除C项;

故正确答案为A。46.下列关于长江各段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上游河道弯曲,号称“九曲回肠”B.中游水能丰富,被誉为“水能宝库”C.中下游河湖密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D.各河段江阔水深,被称为“黄金水道”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国情社情。长江中游河段弯曲,其中荆江有九曲回肠之称,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下游河湖密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长江的下游河段江阔水深,A、B、D三项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47.下列诗句描写菊花的是:A.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C.疑是广寒宫里种,一秋三度送天香D.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关键词法和排除法解题。A项关键词“东风”“雪”,“东风”与菊花的季节不对应,菊花也从来不比喻为雪,排除。C项关键词“广寒宫”,告诉考生其中应种得是桂树,排除。D项关键词“东篱”让人很容易联想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其是准确答案的可能性很大。A项的诗句描写的是杏花,出自王安石的《北陂杏花》。B项的诗句描写的是梅花,出自王冕的《墨梅》。C项的诗句描写的是桂花,出自王十朋的《桂花》。D项的诗句描写的是菊花,出自范成大的《重阳后菊花》。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第二步,“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出自宋朝诗人范成大的《重阳后菊花》,意思是说重阳后的菊花虽然还带着湿露,鲜嫩可爱,但已经无人来赏。“东篱”典故出自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与菊花相关。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出自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北陂杏花》,描写的是杏花。B项错误,出自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描写的是梅花。C项错误,出自宋朝王十朋的《桂花》,描写的是桂花。D项正确,出自南宋诗人范成大的《重阳后菊花》。“东篱”出自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后人常借以特指菊花栽种之地,因此描写的是菊花。故正确答案为D。48.以往城市的规模取决于周围地区所能生产的粮食数量,因而,人口最稠密的城市都分布于流域地区,如尼罗河流域、新月沃地等。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新城市大量人口因为能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而得到供养。技术和医学上的进步能充分供应洁净的水、改善集中式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保证充足的粮食供应以及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这些进步使城市生活变得更加舒适,世界各地的城市也因而开始以极快的速度发展。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A.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各地的城市化进程B.工业革命的发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C.粮食获取渠道的扩展使城市人口迅速增长D.技术和医学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篇通过“因而”指出“以往人口稠密的大城市都分布在流域地区”。接着提出“工业革命形成了新的工业中心”,并给出大量人口涌入新工业中心的原因:粮食供养,技术、医学等进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最后通过“这些进步”进行了概括,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世界各地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文段是“分—总”结构,尾句是重点,主要强调工业革命的到来推动了世界各地的城市快速发展。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城市化进程”对应“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为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快速阅读文段可知,文段的行文脉络不甚清晰,需要考生抓住关键点。本文论述的是城市规模的影响因素,文段中的提到的变量是“工业革命”,抓住这两点选择与之相符的答案。文段首先指出以往的城市受限于粮食数量,主要分布于流域地区,然后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进步使城市可以从世界各地获得充足的粮食、洁净的水并能够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从而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说的是工业革命对城市的影响。B项未提到“城市”,C、D两项未提到“工业革命”。故本题选A。49.乡村:振兴(

)A.西部:开发B.改革:创新C.人才:强国D.国际:合作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振兴乡村,二者是动宾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开发西部,二者是动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B项:改革和创新二者不能构成动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强国和人才二者不能构成动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国际和合作二者不能构成动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50.就业是民生之本。增加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是治理贫困问题与环境问题的一把“金钥匙”。但增加就业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从治理贫困问题与环境问题的角度出发,根本的办法是增加市场化就业,而不是家庭内部的自雇就业,是增加异地就业,而不是当地就业。通过异地、市场化的就业,创造财富,转移人口,恢复生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根据上文推断以下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农民进城打工B.内地人口向沿海流动C.到亲戚家帮佣D.开办职业介绍所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文段首先引入就业的话题,表示要增加贫困劳动力就业来解决贫困和环境问题,然后强调“根本的方法”是增加市场化就业和增加异地就业,最后详细论述了这两种方法的效果。因此文段的主旨是在提对策,强调要增加市场化就业和异地就业。A项,“进城打工”与“异地就业”相符,排除;B项,“向沿海流动”与“异地就业”相符,排除;C项,根据“而不是……自雇就业”可知与文意不符,当选;D项,“开办职业介绍所”与“市场化就业”相符,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51.四个好朋友相约在孤岛进行野外生活体验一个月,随后他们对这次活动有如下对话:甲:我们四个都没有坚持一个月;乙:我们四个中有人坚持了一个月;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有坚持一个月;丁:我没有坚持一个月。如果四个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两人说的是假话,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说真话的是甲和丁B.说真话的是乙和丙C.说真话的是甲和丙D.说真话的是乙和丁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属于真假推理题。第一步:找出题干矛盾命题。甲说的“四人都没有坚持一个月”和乙说的“四人有人坚持了一个月”是矛盾关系,已知两人说真话,两人说假话,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所以丙和丁的话必有一真一假。假设丁说的是真话,则丙说的一定也是真话,与题干相违背,所以丁说的一定是假话。第二步:看其余人的话。丁说的是假话,则丁坚持了一个月,即有人坚持了一个月,所以乙和丙的话是真话。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题干涉及四个人的话,并指明两人说的是真话,两人说的是假话,可以寻找四个人的话中是否具有矛盾关系,再据此进行推理。甲和乙的话为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根据四人中有两人说真话、两人说假话,可知丙和丁的话也必有一真一假。假设丁的话为真,则丙的话也为真,矛盾,因此丁的话为假,丙的话为真,丁坚持了一个月,乙没有坚持一个月,进而推出甲的话为假,乙的话为真,因此说真话的是乙和丙。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第二步,找关系。甲说“所有人都没有坚持”与乙说“有人坚持了一个月”为矛盾关系。丙说“¬乙或¬丁”与丁说“¬丁”为包容关系,且“丁的话→丙的话”。第三步,看其余。根据矛盾关系的特性“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及题干“两真两假”的真假限定,可知:甲、乙中必有一真一假,丙、丁中也有一真一假;根据包容关系的特性“一真前假,一假后真”,得出丁说的是假话,丙说的是真话,即丁坚持了一个月,乙没有坚持一个月,所以乙说的真话,故乙、丙说的是真话。因此,选择B选项。52.我们要顺应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切实________当前工作的阶段性特征和突出问题,________海东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切实________推进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理性把握年轻城市成长的规律。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认清

找准

厘清B.认清

厘清

找准C.找准

认清

厘清D.找准

厘清

认清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三空。根据“切实________推进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可知,此处考察实词搭配的知识,动词搭配的宾语是“切入点”。A项和C项“厘清”有整理、治理的意思;D项“认清”侧重看清。均与“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搭配不当,排除A项、C项和D项。B项“找准”“找”是寻找的意思,“准”是准确的意思,可以理解为要寻找精准,没有偏差,用于搭配“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合适。答案锁定B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B项“认清”搭配“特征问题”恰当。“厘清”搭配“优势”恰当。因此,选择B选项。53.罗汉∶罗汉果A.桥头∶桥头堡B.冰川∶冰川期C.金龟∶金龟子D.考古∶考古学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传说中“罗汉果”与“罗汉”是全异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桥头堡”指在桥头或渡口附近构筑的碉堡、地堡或据点,这里的“桥头”泛指桥头、渡口等地,二者为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冰川期”指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其命名与“冰川”相关,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金龟”指金头闭壳龟,隶属龟科,“金龟子”是金龟子科昆虫的总称,二者是全异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考古”表示古代遗存中(尤其是原始社会)所观察到的共同体,“考古学”中的考古则指寻找和获取古代人类社会的实物遗存,二者之间是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54.印象管理是指人试图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的印象的过程。一个人留给他人的印象表明了他人对其的知觉、评价,甚至会使他人形成对其的特定应对方式。因而,为了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得到他人好的评价与对待,人会用一种给他人造成特定印象的方式来自我表现。印象管理的运用,尤其要避免某些表演崩溃,包括无意动作、不合时宜的闯入、闹剧等。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体现印象管理运用的是:A.沙子龙在夜静人稀时,关好门,舞出一套断魂枪,微微一笑说:“不传不传”B.许衡看到人们摘食路边的梨解渴,不为所动,说:“梨虽无主,而吾心有主”C.一向沉静温柔的小美在毕业之际,承受不住与同学离别的感伤,突然嚎啕大哭D.岳飞的母亲为了激励岳飞奋勇抗金,用针在其背上刺了四个字:“精忠报国”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人试图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的印象的过程;②为了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得到他人好的评价与对待。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沙子龙在夜静人稀时,关好门舞枪,周围没有人只有他自己,不涉及“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不符合定义;B项:其他人都在随意地摘梨,许衡不为所动并说“梨子虽然没有主人,但我的心却是有主的”,折射出了他慎微慎独、己心不欺的可贵品质,给他人留下了能够恪守自己原则、坚守本心的“好印象”,符合定义;C项:小美之前的形象是沉静温柔,毕业之际嚎啕大哭是因为不舍,不是“为了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而且打破了原来沉静温柔的形象,不符合定义;D项:岳母刺字是为了激励岳飞奋勇抗金,不是“为了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体现了印象管理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涉及定义的目的(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得到他人好的评价与对待)、方式(用一种给他人造成特定印象的方式来自我表现)、条件(要避免某些表演崩溃,包括无意动作、不合时宜的闯入、闹剧等)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要点分析选项。印象管理的定义要点:①为了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得到他人好的评价与对待;②用一种给他人造成特定印象的方式来自我表现。A项,沙子龙在夜静人稀时,关门舞枪,周围并没有其他人,没有体现沙子龙为了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而进行自我表现,不符合要点①。B项,许衡看到人们摘食路边的梨解渴,不为所动,说:“梨虽无主,而吾心有主”,许衡为了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用一种给他人造成特定印象的方式来自我表现,符合定义。C项,一向沉静温柔的小美在毕业之际,承受不住离别的感伤而号啕大哭,不符合要点③。D项,岳飞的母亲在岳飞背上刺“精忠报国”是为了激励岳飞奋勇抗金,没有体现岳飞的母亲或者岳飞为了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而进行自我表现,不符合要点①。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印象管理:“试图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的印象的过程”、“为了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用一种给他人造成特定印象的方式来自我表现”、“避免某些表演崩溃,包括无意动作、不合时宜的闯入、闹剧等”。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沙子龙在夜静人稀时,关门武枪,此时只有他自己,并非是想在他人面前树立自己形象,不符合“试图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的印象的过程”,也不符合“为了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用一种给他人造成特定印象的方式来自我表现”,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梨虽无主,而吾心有主”的意思是梨虽然没有主人,但是我的心灵是有主见的,对比人们摘食路边的梨解渴的行为,体现了许衡“为了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用一种给他人造成特定印象的方式来自我表现”,也符合“避免某些表演崩溃,包括无意动作”,符合定义,当选;C项:一向沉静温柔的小美毕业之际嚎啕大哭,说明在毕业之际,小美的情绪崩溃了,不符合“避免某些表演崩溃”,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岳飞的母亲为了激励岳飞而刺字,并非是想在他人面前树立自己形象,不符合“试图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的印象的过程”,也不符合“为了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用一种给他人造成特定印象的方式来自我表现”,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55.印度一位教授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帐,一根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