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1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2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3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4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模拟考试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利用(17分)

1.以下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一项是()(2

分)

A.培育(fǔ)

愧怍(zùo)

度德量力(dù)

面面相觑(xù)B.污秽(suì)

恐吓(xià)

彬彬有礼(bīng)退避三舍

(shè)C.悲怆(chuàng)

掺杂(chan)

强词夺理(qiǎng)

茅塞顿开(sè)D.睥睨(bì)

寂寥(niáo)

信手拈米(zhān)

潜滋暗长(qián)2.以下词语书写有误一项是(

)

(2分

)A.端祥

无原无故

拂晓百姓

千锤百炼

B.屹立

无动于衷

长途跋涉含辛茹苦C.附庸

略胜一筹

锲而不舍察颜观色D.淤滩

不由分说

翻来覆去

责无旁贷

3.请从每句所给两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词语填写在横线上。(2

分)

(1)秋天到了,山峁上满山红时,五彩斑润地飞舞在天边,着最美好想象(充溢充满充满)。(2)华山之险确实令人,单是爬山就危险重重,更不用说在山上修建索道了。(畏缩不前一筹莫展

望而生畏)4.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

-(7)题中,选五题;在第(8

)-(10)题中,选一题)。(6分)(1)蓬山此去无多路,。(李商隐《无题》)(2)露从今夜白,。(杜甫《月夜忆舍弟》)

(3)?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欲说还休,!

(辛弃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5),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

《岳阳楼记》)(6)大雪三日,。(张岱《湖心亭看雪》)(7)四面歌残终破楚,。(秋瑾《满江红》)

(8)江山如此多娇,。(毛泽东《沁园春·雪》)

(9)为何我眼里常含泪水?

。(艾青《我爱这土地》)(10)而现在,,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3

分)

①共享经济是一个共用人力与资源社会运作方式。②具备弱化拥有权,强化使用权作用,这不是不争事实。③共享经济初衷是存量基础上经济,不能创造增量。④是当下中国以“共享单车”为代表共享经济市场,显然是从增量着手。(1)提取第①句主干。(1

分)(2)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1

分)(3)给第④句补上一个恰当关联词,写在下面。(1

分)6.名著阅读(2分)

耳朵完全聋了。丢开耳聋不谈,他健康也一天不如一天。从一八一六年十月起,他患着重伤风。一八一七年夏天,医生说他是肺病,一八一七至一八年间冬季,他老是为这场所谓肺病担心着。一八二O至二一年闻他感着激烈关节炎。一八二一年患黄热病,一八二三年又患结膜炎。从一八一五年秋天起,他和人们只有笔上往来。

以上文字选自著作《》,本书中英雄共同命运图式和方向是什么:

二、综合性学习(7分)7.某学校开展“书写和阅读”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请将书法作品中第十个字用楷书工整写出来,并写出笔画笔顺。

(2分)(2)

【活动二】对于读书大学问家朱熹有以下说法: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朱熹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请分别谈谈你对以上说法认识。(3

分)

(3)【活动三】

个别学生认为现在网络发达了,想了解名著内容,上网搜索,看看他人评论就行了,平时没有必要再读书,更没有必要读原著。假如让你劝说他,你会怎么说?

(2分)

三、阅读(46分)

[当代文阅读]

(共9小题,

计3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8-11题。(12分)关于“关中方言和普通话”主题阅读一、民间声音关于“方言还能存活多久”讨论帖:1楼:昨天跟5岁侄子一起吃饭,竟然发觉这个土生土长孩子不会讲关中当地话。再看看16岁儿子,也是在关中土生土长,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关中当地话,但那种老关中俚语是一点不懂了。儿子还说,他同学和他也差不多。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现在孩子倒是一口流利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生活中存活多久呢?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关中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4楼:不知道,可能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效,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发展规律。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关中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6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7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关中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东西是不会消亡。8楼:文物也有文化价值,不过现在不是只能观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莫非现在还用甲骨文写字吗?(摘自“关中E网”论坛,有删改)二、学者言论1.“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细微区分、事物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详细.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在文艺表示里更受欢迎原因。”--钱乃荣(著名语言教授)2.“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以普通话沟通不成问题,但你若选择这个城市,却不会讲这里方言,如同你爱上一个人,却读不懂他(她)内心世界,要融入其中,谈何轻易!”——程乃珊(著名作家)3.“没有方言城市是可耻。”——封新城(《新周刊》执行总编)4.“新时代曙光照进了方言.方言不是时代对手.其实,谁又不在时代面前被揍得鼻青脸肿呢?”“方言产生、发展和消亡,是语言和语言之间较量结果.全球化年代,必须要有一个公共语言交流。”——敬文东(文学博士)5.“我们态度是大力推广普通话,同时采取必要方法主动保护方言。”——陈章太(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8.第一则材料关于“关中方言还能存活多久”讨论是由什么现象引发?网友们认为造成这个现象原因有哪些?(3分)9.第二则材料中学者又是怎样解释这一现象?请用自己话加以说明。(3分)10.统观一、二两则材料,我们能够看到方言具备哪些价值?请用简练语言分条概括。(3

分)11.怎样走出“方言困境”,正确处理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关系,有些人提出先学方言,再学誉酒话有些人提出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有些人提出工作普通话,生活关中话。说说你想法,并利用以上向读材料关于内容作适当阐述。(3

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6题。(18分)流泪蓑衣余君才那件蓑衣,被我父亲挂在老屋土墙上。土墙上有一截嵌入在泥里木头,有些腐朽了,蓑衣就被挂在了土墙木头上。蓑衣轻轻靠在土墙上,当夜晚风吹穿过窗户,吹进老屋,蓑衣也就开始浮荡。而很长时间里,在土墙角落,蓑衣一直显得有些无趣和落寞。已经很久了,蓑衣一直挂在那里,落满了灰尘与时光碎片。它,好像被父亲遗忘了,被无情地挂在了土墙上。于是,蓑衣开始在一个下雨夜里流泪了,它开始回顾起自己辉煌而又辛劳一生。它想,那应该是在很久远年代一个雨天,有一个放牧男子,荷蓑荷笠地走进了江南细雨,或许是要去见一个想往已久女子。而在唐朝风雨里,有一个诗人吟唱着这么词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蓑衣想到自己前生,心里一阵喜悦。但它更愿意回顾是和我父亲相依为命苦涩日子。那时候,父亲在农村,在春三月细雨里,父亲牵着牛,戴着斗笠,披着蓑衣行走在田埂上。或者,父亲在冬水田里,赶着牛犁田。或者,在稻田里插秧,蓑衣紧紧地贴着父亲脊背。蓑衣被冷漠了一个冬天,终于感受到了来自我父亲温暖。于是感动泪水顺着蓑衣流了下来,滴落在冬水田里。多少个这么雨天,蓑衣紧贴着我父亲脊背,行走在田间地头。能够说,在农村,看见了蓑衣,就好像看见了辛劳劳作父亲。蓑衣被雨水冲刷,棕榈颜色渐渐褪却,它是农忙时劳动功臣。农忙之后,蓑衣,又被父亲挂在了老屋土墙上。蓑衣想着这些昔日事情,想着那些苦涩日子,蓑衣躲在老屋角落哭了。顺着土墙,有蓑衣哭泣泪痕。不过,它万万没想到是,我父亲把它永远挂在了乡下老屋土墙上。生活在乡下父亲,终于被说服到城里和我们一起生活。父亲是在一个雨天离开乡村,离开时候,蓑衣高兴极了,认为父亲会和往日一样披上它,穿梭在细雨之中。但它失望了,它一直躲在那个角落,默默地等候我父亲。一转眼,父亲到城里已经生活了六年。那年回到乡下修缮老屋,才又看到父亲蓑衣,像一件精巧蝴蝶标本,挂在土墙上,落满了厚厚灰尘。这让我想起父亲披着蓑衣,在田间地头里辛勤劳作日子。让我想起,父亲披着蓑衣,赶着牛从乡村土路上回家日子。让我想起,饭熟之后,在山坡上呼叫父亲,寻找那披着蓑衣身影日子。不过,那件蓑衣,已经被父亲永远挂在了老屋土墙上。但我相信,在每一个雨天,父亲都会想起那挂在土墙上默默流泪蓑衣。(选自

第3期《散文选刊》)

12.品味第三段中画线句子,结合下文,看看蓑衣“辉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13.蓑衣泪水里蕴含着哪些复杂情感?试简明分析。(4分)

14.父亲是一个怎样人?(4分)

15.第三段中“它,好像被父亲遗忘了”,父亲是否无情地忘记了蓑衣?(3分)

16.文章以“流泪蓑衣”为题有什么好处?(可从构思、表示效果等方面赏析)(4分)

【古诗文阅读】

(共6小题,计16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12分)

【甲】先帝知臣慎重,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节选自《出师表》)【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节选自《后出师表》)17.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4

分)

①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②庶竭驽钝,攘除奸凶③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④今贼适疲于西18.划分句子停顿。(1

分)

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而议者谓为非计。19.翻译下面句子。(4分)(1)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2)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20纵观甲乙两段内容,简明核括诸葛亮请求北伐原因。(3分)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21-22题。(4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宋]苏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21.诗人是按照怎样次序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西湖景象?

22.请说说“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妙处。

作文(50分)

23.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寻字在当代汉语字典里这么解释:1.找,搜求。2.古代长度单位(寻等于八尺),后泛指日常、素常。同义字为觅、找。

请以《寻》为作文题目,依照自己对这个字了解,按要求写-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学: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1.C2.A3.充溢望而生畏4.(1)青鸟殷勤为探看(2)月是故乡明(3)云横秦岭家何在(4)却道天凉好个秋(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6)湖中人鸟声俱绝(7)八年风味徒思浙(8)引无数英雄竞折腰(9)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0)乡愁一湾浅浅海峡5.(1)共享经济是方式(2)改“不是”为“是”(3)不过6.《名人传》共同命运图式和方向:经历长久磨难,激流通常生命力,表现生之意志艺术创造和用痛苦换取欢乐追求。7.(1)书写工整(2)读书需要深入思索;读书得大声读,认真读;读书需要带着问题去读。(3)经过网络了解名著是个好路径但大部分记忆是浅层次记忆,而且思索空间不多,网络接触到大多是快餐文化,要了解名著,还是要经过阅读经典才行。8.现象:很多土生土长关中孩子不会说关中方言。原因:孩子们缺乏讲方言环境;方言比较土,外地人不轻易懂。9.全球化时代,需要公共语言交流,而方言沟通交流价值不停降低,使用方言机会就不停降低,因而年轻一代对方言了解也就越来越少。10.方言里有亲切乡土情;方言里蕴含文化;方言艺术表现力更强;方言表现了一座城市特点(方言是一个城市根)11.示例:①我同意”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观点。第一,当代社会讲方言环境越来越少,假如小时候不学,长大后方言交流环境就更少了,学习方言困难也就更大了。第二,实践证实在过去漫长时间里,从小讲方言人在经过学校教育后都学会了普通话,因而“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不失为一个学习方言、普通话两不误好方法。②我同意“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观点。第一,既然方言交流环境越来越少,那么在课堂上营造这么环境就显得非常必要,英语学习环境对大多数人来说也主要是课堂。第二,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还能够学习方言背后文化,增强我们作为绍兴人自豪感,是具备特色地方性课程。③我同意“工作普通话,生活绍兴话”观点。第一,工作需要与更多人,包含当地人和外地人,中国人和外国人进行交流沟通,普通话作为公共语言会使交流更便捷更准确。第二,生活中用绍兴话交流,大部分人也都听得懂,而且愈加亲切,能够准确表示很多普通话难以表示清楚意思。④我认为方言和普通话应该顺其自然地发展,我们不应该过多干涉。一个语言在没有使用价值情况下消亡是自然规律,假如一个方言尤其具备文化价值,我们也能够做些保护。不过对于大部分方言来说“优胜劣汰”自然规律是人力所无法也无需阻挡。对方言和普通话就应该一视同仁,让语言和语言对话,决定谁更适合在未来世界。12.①从久远古代就倍受重视;②是农忙时劳动功臣,经常感受着父亲温暖(若答“与父亲相依为命,为他遮风挡雨”也能够。)13.①自古至今倍受重视喜悦自豪;②与父亲相依为命苦涩;③感受父亲温暖感动;④被闲置无趣和寂寞;⑤被遗忘失望与难过。14.①是一个勤劳朴实.善解人意.感情深沉人(说明:从父亲听从劝说去陌生城里生活看出他善解人意;从父亲生活艰辛但从不埋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