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一中学2023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一中学2023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一中学2023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一中学2023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一中学2023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一中学2023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词语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殷勤∕殷红咀嚼∕咬文嚼字风调雨顺∕南腔北调B.儒雅∕懦弱侍奉∕恃才放旷咄咄逼人∕相形见绌C.绮丽∕徙倚屏障∕屏气凝神置之度外∕度日如年D.譬如∕偏僻散文/烟消云散前仆后继∕赴汤蹈火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幼儿园儿童竟然学到了小学高年级甚至中学的内容,如此“抢跑”,无异于揠苗助长。B.在笔者看来,绿营这种抱团取暖的行为是民进党当局黔驴技穷的表征。C.把莫言旧居整修得花团锦簇,反倒如焚膏继晷、花间晒裤,实在是大煞风景。D.中央财经人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表示:时代在变但德孝的价值亘古不变。3.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B.最近两年,这个县通过兴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粮食产量不断提高。C.在常规能源中,水电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D.北京健康使者公司和10家医院共建的“医疗绿色通道”,是一种崭新的快捷求医机制。4.下列各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分析:这句话有语病)B.在大国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化的视野既意味着一种能力,又赋予你们自信、包容、担当的精神气质。(分析:本句关联词语使用错误,应该把“既……又……”改为“不仅……更……”)C.在这场与病毒的战“疫”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旁观者。(分析:“在这场与病毒的战‘疫’中”做了句子的状语)D.《咏雪》出自我国古代重要的历史著作《世说新语笺疏》,《世说新语》是宋代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分析:本句的文学常识没有问题)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褴褛(lǚ)迁徙(xǐ)因地置(zhì)宜杳(yǎo)无消息B.毋(wú)宁嫉(jí)妒浑身解(xiè)数硕果累累(lěilěi)C.遒劲(jìng)锃(zèng)亮言简意赅(gāi)耳濡(rú)目染D.干涸(hé)亘(gèn)古心无旁骛(wù)眼花潦(liáo)乱6.某班开展“走近孔孟”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圣哲风采)①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于春秋时期的___________国陬邑(在现今的山东省境内),被后人尊称为_______________。②孟子名_____________,字子舆,是继孔子之后的另一位儒家大师。他所提倡的“_______”与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最高道德标准,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难。(2)(成语搜集)《论语》《孟子》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里,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组成语,其中有两个不是出自《论语》《孟子》,请你找出来。(只填序号)_________。①温故知新②舍生取义③愚公移山④择善恶从⑤见贤思齐⑥一鼓作气(3)(各抒己见)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请你用简洁的语言阐述对这种现象的看法。(6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7.古诗文默写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雁门太守行》中与“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意思相近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写出国家和个人境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8.名著阅读。阅读陆军医院青年医生尼娜·弗拉基米罗夫娜的日记,完成填空。1920年10月8日今天柯察金第一次独自到花园里去散步。他多次问我,他什么时候可以出院。我告诉他说快了。那两个姑娘一到接见的日子就来看他。他根本不呻吟,现在终于明白他痛时不呻吟的道理了。我问他为什么不呻吟,他回答说“您读读《》就明白了。”在这篇日记中,保尔·柯察金告诉青年医生他不呻吟的原因是一部书给了他强大的力量,那本书的名字叫《______》,而影响保尔并且最终引导他走上革命道路的人则是红军战士______。保尔认为“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是______。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______)(______)A.在《朝花夕拾》里,童年的鲁迅是个性格活泼,身心健康的孩子。他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想得到神奇的《山海经》,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有丰富的想象力;他喜欢小动物,为了隐鼠仇猫,和阿长闹意见,表现得爱憎分明,充满同情心;他在平桥村为了看社戏急得要哭,在私塾里画绣像,都显得天性自由,活泼好动,有点顽皮。B.飞岛国的有钱人家长养着一名“拍手”,因为他们喜欢胡思冥想,以至于神志分散,要靠拍手来提醒。C.《西游记》中唐僧原本是如来佛祖的二徒弟,名唤“金蝉子”,因其轻慢佛法而被佛祖贬去真灵,转生东土,成为凡人,这是八十一难的第一难。D.何涛带领官兵捉拿三阮,反被打败活捉,后何涛被割耳放走。晁盖带领众好汉上梁山,王伦忌惮晁盖的实力,不肯收留,吴用计激林冲火拼王伦。林冲杀死了王伦,晁盖等人获得了梁山的控制权。吴用要林冲坐第一把交椅,林冲推辞不坐让位给了晁盖,自己只得做了第三位。E.在《小王子》第七章里写了小王子很生气,因为文中的“我”正忙着所谓的正经事,小王子说:他认识一位红脸先生,他从未嗅过一朵花、从未观赏过一颗星星、从未爱过一个人,只会做算术中的加法。他整天说自己是正经人,可他不是人,是蘑菇。二、阅读9.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甲)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乙)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甲诗中的“________”一句点明标题中的“秋暝”;乙诗中“________”一句交代了“春行”的方式是骑行。2.下列对两首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B.两首诗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写景。C.两首诗描写了相同色彩的景物。D.两首诗都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抒情。10.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小题(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二)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谢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①也。(节选自郭熙《林泉高致》)注:①布置:指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时的构思布局。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茂盛的样子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面对C.名之者谁名:取名,命名D.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领会2.把语段(一)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3.语段(一)中“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一句有什么作用?4.按照语段(二)中郭熙的审美标准,他眼中的山水之美和琅琊山的美有什么相同之处?11.面条⑴在世界美食文化的大餐桌上,有一种面食简单而平常,却风靡已久,你知道是什么吗?——它就是面条。⑵若问面条的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为时尚早。有资料记载,1991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一处两千年前的墓葬里.发现器皿中盛有又细又长的食物。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面条。墓葬的主人是早在2500年前就定居在新疆的古欧洲人,他们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条的先人。在一幅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油画上,有一名妇女正在揉面,而另一名妇女在把又细又长的生面条挂在架子上准备晾干。这表明距今1000年前,面条又神秘地出现在地球的另一端——欧洲。⑶面条横跨亚欧,它的普及与商贸密切相关。我国宋代的开封曾有“面条天堂”的美誉,这与其繁华开放的国际商贸大都会的地位不无关系。有文字记载,当时阿拉伯商队长途跋涉穿越丝绸之路来到开封经商,能够保存6个月的干面条就是他们最喜爱的食品。在经商途中,他们将干面条技术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后来,面条又以开封为起点,传播到蒙古、韩国、日本等国。商贸的繁荣客观上促进了面条的普及推广。⑷传说中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征服了意大利的西西里,于是阿拉伯面条就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西西里,促成了意大利面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一批西藏喇嘛为传播中国文化来到不丹,不久,不丹人的餐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食——“面迟”。有学者认为“面迟”是对中文词语“面条”的异读,也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可见,面条的发展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关。⑸面条细长易煮,可干食,可汤食,适合东西方不同的烹饪方法,因而能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睐,成为人见人爱的美食。如今,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约100亿块现代版干面条——方便面,如果用这些方便面来搭建埃菲尔铁塔,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些方便面足以搭建327座埃菲铁塔!⑹在面条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赋予它丰富的象征意义。仅以亚洲为例:在日本,人们在农历七月初七吃素面象征着好运连连。在泰国,人们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象征着喜事不绝。在我们中国,生日吃面条的传统绵延千年,它象征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细长的面条蕴含着人们对好运绵长、幸福持久的殷切希望。⑺一碗小小的面条丰富着我们的饮食文化。它是一种“美味粘合剂”,内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面条记录着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它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起全世界。1.下列各项是对面条普及与发展的原因简要概括,错误的一项是()A.商贸的繁荣促进了面条的普及与推广。B.面条适合东西方不同的烹饪方法。C.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促进了面条的发展。D.人们赋予面条最美好的象征意义促进了面条的普及。2.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第⑴段运用设问的说明方法,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B.“他们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条的先人”一句中的“可能”表约数,说明了古欧洲人有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条的人,但是不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C.第⑹段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的描写了人们赋予面条以丰富的象征意义,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D.第⑺段“美味粘合剂”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的说明了面条这种食物丰富了饮食文化,并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世界。3.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如今,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约100亿块现代版干面条——方便面,如果用这些方便面来搭建埃菲尔铁塔,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些方便面足以搭建327座埃菲铁塔!12.(四)现代文阅读一块有思想的石头王伟锋这是一块褐色的石头,外表看上去很普通,内里却蕴藏着美玉。它躺在山间的一条小溪边,寒来暑往,卧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一年又一年,褐色石享受着阳光,闻着花香,听到淙淙的流水之声,真好啊,褐色石觉得,这就是幸福人生的至高境界了。每天一觉醒来,褐色石就能感受到生活的诸般美好。游鱼在清澈的溪水里嬉戏,飞鸟倏忽间掠过水面,鱼儿们立刻抱头鼠窜;蛐蛐在草丛里专注地歌唱;梅花鹿蹦跳着跑来溪水找水喝;小松鼠调皮地在它身上蹭痒痒,蹭得它忍不住浑身也痒痒。一天,地理学教授跟随驴友团登山,在小溪旁歇脚的时候,他对一块带花纹的石头敲敲打打了许久,蓦地大叫起来——这里有一块璞玉!他庄重地把花纹石抱起来。由于石头太大,他把包里许多东西都丢弃了。花纹石被带出了大山,这让褐色石很是替花纹石的命运担忧。一块石头,远离大山,远离阳光、花香和流水,是一件多么可怕而不幸的事情。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褐色石始料未及。地理学教授走后不久,漫山遍野突然来了黑压压许多人,疯狂地在山上找寻着,挖掘着……为了争抢一块石头不惜互相谩骂,甚至打得头破血流。花纹石真的是一块璞玉啊,可以想象,它现在是多么风光!那么,自己也是一块美玉,怎么没有人发现自己的价值呢?褐色石为自己鸣不平,它大喊大叫起来,希望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没有人理会它,狂热的人们在它身上踩来踩去,就是没有人弯腰捡起它。也有人满怀希望地看它一眼,立刻飞起一脚把它踢开——什么破玩意儿!褐色石成了出气筒,被人踢来踢去,伤痕累累。世间万物皆有尊严,何况一块蕴藏美玉的有思想的石头!褐色石简直气疯了——这些人真是有眼无珠!不知过了多久,山里终于安静下来。人们散去了,有的满载而归,有的失魂落魄,还有人把性命丢在了山里,成了孤魂野鬼。望着天上那轮残缺的月亮,褐色石抚摸着身上的伤痕,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像花纹石那样走出去,见识大世面,出人头地;谁要能把自己带出山去,一定好好报答人家!难挨的等待中,机遇终于降临。一个瘦弱的小男孩上山来了,他把褐色石随意地捡了起来,连同其他几块石头一起带了下山。小男孩想把石头卖给玉器厂,老板不屑一顾,要赶他走,但经不住小男孩的苦苦哀求,只好让工人打开。当褐色石的外皮打开时,人们瞬间惊呆了——居然是一块颜色纯正、精美绝伦的翡翠!小男孩欢呼起来,他上高中考大学的费用没问题了。褐色石对小男孩充满了感激,它也打开心扉,实实在在地报答了人家。就这样,褐色石——不,如今它已经是一块翡翠了,被玉雕大师精心雕琢,成了一件举世无双的艺术品,在五光十色的华丽灯光下接受络绎不绝的掌声与赞美。但好景不长,它被一个富豪收藏家买下,安置在地下室,锁进了保险柜,还用厚厚的防弹钢板做成安全罩,严严实实地罩起来。收藏家每年只打开保险柜一次。褐色石头再也见不到阳光了。它大喊大叫地抗议,但没有人理会它,四周只是一片深沉的黑暗。它想不明白,自己应该感到幸运还是悲哀。它常常在梦中回到那个阳光灿烂、花香馥郁、流水淙淙的山中小溪。可是,那样自由自在的日子,一去不返,它永远也回不去了。(摘自《2015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1.根据小说情节,以褐色石为陈述对象,概括内容,补充下表。情节主要事件褐色石的心情开端褐色石躺在山间发展褐色石渴望被发现高潮感激、欣慰结局抗议、难过2.结合语境,品味下面语句,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游鱼在清澈的溪水里嬉戏,飞鸟倏忽间掠过水面,鱼儿们立刻抱头鼠窜;蛐蛐在草丛里专注地歌唱;梅花鹿蹦跳着跑来溪边找水喝;小松鼠调皮地在身上蹭痒痒,蹭得它忍不住浑身也痒痒。3.小说叙写花纹石被带出大山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4.小说结尾写褐色石想不明白“自己应该感到幸运还是悲哀”,你认为它应该感到幸运还是悲哀?请结合文本,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4D打印让科幻变现实①提到3D技术,您可能并不陌生。那么,您知道是什么是4D技术吗?②近日,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科学家团队借助于3D打印技术,在打印之后对原有物体进行转化,生成了一种强度比钢强10倍而密度只有钢的1/20的新型轻质材料,让4D打印成为打印历史上又一里程碑。③4D打印技术除了拥有3D打印的“长宽高”三维结构外,还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就是“时间”。这意味着,4D打印出来的东西,不再只能以固定的形态存在,而是可以根据前期设定的时间,在一定条件之下,自动发生形状等方面的改变。④早在2015年1月,麻省理工学院自动组装实验室曾设计出了一件镂空的4D连衣裙,这种裙子会根据穿戴者的体形自我调整、变化,一定程度解决了“量体裁衣”的问题。不久,该实验室又打印出了世界上第一双4D鞋子,它可依照人脚的形状和大小动态调节,而且富有弹性的材料减少了制鞋的成本。⑤2015年,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的科学家研发出一款4D打印水凝胶,它材质坚硬并且能根据水温不断改变形状。用它打印出的一个水阀,能根据水温自动调节粗细,实时改变通水量。据悉,这种水凝胶未来可能在城市水网改造、医学器官再造和航天器等方面发挥作用。⑥2016年3月,宝马公司尝试将4D打印用于汽车零部件制造。用4D打印车轮上的一种柔性覆盖板,它能根据环境调整大小,发挥了非常出色的空气动力学性能。⑦目前的4D打印需要外部能量来刺激内在变化,它的主要应用场景仍在实验室里。因此,为4D打印研发出具有良好适应性和复杂性的设计软件、更为智能的复合材料以及兼具精确性和灵活性的4D专用打印机,将是4D打印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议题。⑧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设想:在不久的将来,利用4D打印技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就会真实地发生在我们周围:一个咖啡杯可以根据咖啡的温度做出调整;你的沙发可以根据客人的体型变换大小;汽车也可能真的像变形金刚那样变成飞船。1.4D打印和3D打印最大的不同是什么?2.阅读选文,回答问题。(1)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第⑤段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这种水凝胶未来可能在城市水网改造、医学器官再造和航天器等方面发挥作用。三、语言表述14.支付宝是一种网上支付工具,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下图所示的支付宝交易流程。四、写作15.临近毕业,学校文学社准备出一期“妙笔用情话离别”专刊,设置了“感念师恩”“同窗情谊”“成败得失”“扬帆远航”四个栏目。请写一篇文章投稿。要求:①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A【解析】

A项:正确读音:yīn/yānjué/jiáotiáo/diào,每对读音都不同,答案选A;B项:正确读音:rú/nuòshì/shìduō/chù,侍奉∕恃才傲物,读音相同;C项:正确读音:qǐ/yǐpíng/bǐngdù/dù,置之度外∕度日如年,读音相同;D项:正确读音:pì/pìsǎn/sànpū/fù,譬如∕偏僻,读音相同。2、C【解析】

C焚膏继晷: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运用对象明显错误。3、D【解析】

A“节奏”“让人看得”主谓不搭配。B项在“粮食”前加“使”。C主宾搭配不当。在“取之不尽”前加上“水能是”。4、D【解析】

D.有误。刘义庆是南朝宋人,不是宋代人。5、C【解析】

C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A.置—制;B.累累lěilěi—léiléi;D.潦—缭。6、(1)①鲁至圣(至圣先师或万世师表)②轲舍生取义(2)③⑥(3)示例一: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自己的孩子适不适合上名校还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况且更多的家长只是出于一种跟风心理而已。示例二: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可取。家长的这种做法对孩子有好处,因为名校集中了优质教育资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求学更容易成才。【解析】

试题分析:(1)文学常识的识记可以按人物、国籍、时代、作品、称谓等来记就可以,也就是所说的“名、时、地、评、作”几个方面来识记。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他所提倡的“以仁为本”,其中“舍生取义”与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最高道德标准。(2)③“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⑥“一鼓作气”出自《左传》中的《曹刿论战》。故答案为③⑥。(3)本题作答要着“不少家长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一事发表看法。从家长的角度看,让孩子能够在优质增长率资源的环境下学习和成长,是人之常情,是可以理解的;从孩子的角度看,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适合进入“名校”;从社会的角度看,应该打造更多的“名校”。对待这一问题的看法,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点睛】7、(1)窈窕淑女(2)万里赴戎机朔气传金柝(3)学而不思则罔(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识记、积累为根本的。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窈窕、戎、朔、柝、罔、提携、飘絮、浮沉、萍”等字词容易写错。【点睛】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对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8、(1)牛虻朱赫来为人类的解放事业(2)AD【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的知识积累。(1)选段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讲述保尔•柯察金从一个不懂事的少年到成为一个忠于革命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再到双目失明却坚强不屈创作小说,成为一块坚强钢铁(是指他的精神)的故事。文中给了他强大的力量,那本书是《牛忙》,保尔是在朱赫来的影响和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的,认为“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是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据此理解作答。(2)此题考查的是对名著内容的理解。A:“在平桥村为了看社戏急得要哭”不是出自《朝花夕拾》,而是《呐喊》。E:应该是“他简直不象是个人”,而不是“他不是人”。故选A和E。二、阅读9、1.天气晚来秋;浅草才能没马蹄2.A【解析】1.“秋暝”季节是秋天,不难找到句子“天气晚来秋”。题干中的“骑行”意思是骑着马行走,不难找到句子“浅草才能没马蹄”。2.B错误,《钱塘湖春行》没有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C错误,两首诗描写的季节不同,因而景物色彩也就不同。D错误,《山居秋暝》是借景抒情,也就是间接抒情。10、1.B2.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3.这一句是全文的中心句,点名“醉”是表象,乐是实质,是将游玩观赏之乐融化在宴饮之中了,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4..①语段(一)(二)中的景色都有山水、草木、云烟、亭榭等。②这些景物相互衬托,因而有美。【解析】

1.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居高面下,由上看下。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意:这里指情趣。乎:相当于“于”。3.考查对句子作用的理解。“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意思是游玩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直抒胸臆,点明文章中心,表现了作者洒脱的胸怀和与民同乐的情怀。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画家郭熙对山水的审美标准,他认为,有山水、草木、云烟、亭榭等景物的相互衬托,画面才美,而两文中的景色都有山水、草木、云烟、亭榭等。【点睛】译文:甲文,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乙文,山把水当成自己的血脉,把草木当成自己的毛发,把烟云当成自己的神采。所以,山有了水,就鲜活起来,有了草木,就有显得繁盛,有了烟云,就更为秀媚。水把山当成自己的脸面,把山亭水榭当成自己的眉目,用打渔垂钓来彰显自己的精神。所以水有了山而更显妩媚,有了亭榭更显明快,有了渔钓之人才更空旷落寞。这是山水画应有的布局构思。11、1.D2.D3.“约”表示估计,说明了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方便面的数量大约有100亿块,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27座埃菲铁塔”运用具体的数字,具体准确的说明了人们消费方便面之多。【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分析选项,对照与选项有关的段落,找出不同或相同之处即可。“在面条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赋予它丰富的象征意义。”与D项:“人们赋予面条最美好的象征意义促进了面条的普及”意思不相同。故选D。2.试题分析:A项:设问不是说明方法。故错误。B项:“可能”表估计,推测,不确定。故错误。C项:把“生动形象的”去掉。D项正确。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把握。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约”表示估计,说明了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方便面的数量大约有100亿块,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平实性。“327座埃菲铁塔”运用具体的数字,具体准确的说明了人们消费方便面之多。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周密性和科学性。12、1.心情:(1)幸福、快乐(满足),(2)气疯、难挨。事件:(1)褐色石被小男孩带下山,被雕刻成举世无双的艺术品,得到掌声和赞美。(2)褐色石被富豪买下,锁进保险柜。2.(1)运用环境描写,借动物们玩闹,嬉戏的自由生活,突出褐色石居住环境的美好和它的幸福、满足之感,并与结局被锁进保险柜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突出了主题:自由何等重要!(2)文段运用排比,句式整齐,节奏欢快,(有一种韵律美)(韵律美可以不写)。运用拟人描写动物,惟妙惟肖,把人带入童话世界。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花纹石被带出大山,打破了褐色石平静的生活,促使褐色石下决心:“见识大世界,出人头地”。4.示例(1):我认为褐色石应该感到悲哀。因为它受外界的影响而内心不平,追求被发现,虽风光一时,却被锁进保险柜失去了自由,说明它并不明白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和应该追求什么。示例(2)我认为褐色石应该感到幸运。它不安于现状,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虽然结局并不完美,但这一经历促使它对人生追求(人生价值)有所反思和感悟,使它成为真正有思想的石头。能获得“思想”这一人生宝贵的财富的人是幸运的。【解析】1.本文是叙述类文体,概括情节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着题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和情节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情节的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依照所示情节及“褐色石的心情”的概括方式概括出其它情节和“褐色石的心情”。如“褐色石躺在山间”时的“褐色石的心情”可提取“褐色石觉得,这就是幸福人生的至高境界了”等句分析,即可概括为幸福快乐。再如“褐色石渴望被发现”时的“褐色石的心情”可提取“褐色石简直气疯了——这些人真是有眼无珠”“难挨的等待中”等句分析,即可整理出气愤、难挨的答案。情节高潮是11—14段写褐色石被小男孩带下山,被雕刻成举世无双的艺术品,得到掌声和赞美。而情节的结局是15—17段写褐色石被富豪买下,锁进保险柜。2.考查描写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此题要注意描写环境是为了写褐色石:动物们玩耍和嬉戏的自由生活,是为了突出了褐色石居住环境的美好和它的幸福和满足之感。另外此环境描写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与文末褐色石被关进保险柜形成反差,突出了小说的主题。答作用时不要忽略对表达主题的意义。3.考查关键情节的作用。要根据下文的情节来判断。花纹石被带出大山,打破了褐色石平静的生活。它开始对自己的命运感到“不平”,这样写推动了情节发展,做到了文似观山不喜平,有了波澜感、曲折感。4.探究题。所谓探究题,简单地说就是指开放性试题中带有对材料的研究、探讨、分析、整合,进而提出质疑、另解、建议或鉴赏评价的题目。解答探究性阅读题,其实就像在写一篇小议论文,行文的结构一般来说应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应题,即表明观点,我认为褐色石是幸运的。然后结合文章中的内容作为论据,如褐色石想要被带出大山的愿望实现了,其自身的价值被发现了等,用这些内容进行分析论证;最后再总结点题。【点睛】环境描写的作用:1、环境描写可以见出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情、精神等。2、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情绪、感情)、奠定的感情基调、作铺垫等。3、环境描写还可以衬托人物形象或心境,或提供背景、渲染气氛、暗示或推动情节发展、为以下的内容埋下伏笔等。13、1.3D打印的东西都是固定的形态,4D打印出来的东西可以根据前期设定的时间,在一定条件下,自动发生形状等方面的改变。2.(1)列数字、作比较。准确具体地说明了4D打印强度高、密度低的特点。(2)不能。“可能”表推测,并不一定会发生,说明这种水凝胶未来在城市水网改造、医学器官再造和航天器等方面发挥作用只是一种推测,不是绝对会发生的。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析】

1.筛选信息有三个原则:带着题目,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筛选出相关的语言材料,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此题要分别找到4D打印和3D打印的特点,然后进行比较。如可提取第3段“4D打印出来的东西,不再只能以固定的形态存在,而是可以根据前期设定的时间,在一定条件之下,自动发生形状等方面的改变”一句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相应的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