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概述项目区位渝中区大黄路起点位于肖家湾经纬大道与长江二路交叉口,一直向南延伸,终于止于黄杨路,道路全长1364.02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为40km/h。本次设计为大黄路车行道道路整治,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均不作改变,速度遵循现状速度V=40Km/h。项目区位图现状车行道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现状道路运营多年,加上近年来渝中区城市快速发展,伴随着交通量不断增大,造成该路段路面出现松散、麻面、裂缝、坑槽、沉陷等多种沥青路面典型病害,有一定的行车安全隐患;车行道路面破损较严重,极大影响渝中区城市整体形象。为使大黄路交通问题得到实质性的改善,恢复路面服务功能,同时提升、美化渝中区城市形象,我司受渝中区城市管理局委托,对大黄路进行车行道整治。工程规模本次改造的大黄路起点位于肖家湾经纬大道与长江二路交叉口,一直向南延伸,终于止于黄杨路,道路全长1364.02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为40km/h。本次设计为大黄路车行道道路整治,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均不作改变,速度遵循现状速度V=40Km/h。工程设计范围及主要设计内容本次设计范围为大黄路车行道道路整治,主要内容主要包括:(1)车行道面层铣刨更换;(2)车行道基层病害处治;(3)更换非铸铁雨水篦以及破旧铸铁雨水篦;更换破旧陈旧的检查井;(4)施画交通标线等。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规范设计依据(1)设计委托书(2)业主提供的工程所在地1:500地形图(电子版)(3)《重庆市渝中区市政道路检测分析报告(大黄路)》(4)业主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设计遵循的规范(1)《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版)(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4)《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5)《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6)《城填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16)(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9)《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1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1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预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13)《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14)《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主要技术指标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设计行车速度:速度遵循现状速度V=30Km/h(3)路面设计荷载:标准轴载BZZ-100KN(4)设计控制因素:现状平面、现状纵坡(5)车行道路拱横坡:现状路拱横坡。对规范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中,与设计有关的强制性条文及执行情况分述如下:第3.4.2条:道路建筑界限内不得有任何物体侵入。执行情况:道路设计上无任何物体侵入建筑界限内。对上阶段论证及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本项目为一阶段设计。工程建设条件地形地貌本次改造的大黄路起点位于肖家湾经纬大道与长江二路交叉口,一直向南延伸,终于止于黄杨路,道路全长1364.02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为40km/h。本次设计为大黄路车行道道路整治,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均不作改变,速度遵循现状速度V=40Km/h。气象水文项目片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冬暖、夏热、秋长的气候特点。据气象资料显示,年平均气温17.6°C,极端最高气温42.2°C,极端最低气温-1.8°C;年无霜期341.9天,雾日平均30天-40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088.8mm,最大1518.7mm(1916年),最小644.3mm(1939年),主要集中在4-10月,且多呈大雨或暴雨,占年总降雨的85%左右,由于降雨集中,常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项目周边交通现状大黄路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本项目为车行道道路整治工程。场地周边新建市政道路较多,交通便利,车辆可达到。项目建设交通、建筑材料条件道路建设所需的建筑材料需求量较大,从经济性考虑应尽可能利用当地材料,因地制宜,合理降低工程造价。石料、砂料周围地区解决,石料主要有砂岩、石灰岩,石质坚硬、强度高;长江沿线细砂、特细砂及混合砂均可使用,运输方便。钢材、水泥、木材钢材、水泥、木材均可就近购买,运输方便。沥青沥青可就近购买。运输条件本项目为大黄路车行道安全隐患整治工程,现状大黄路为双向3车道,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周边道路众多,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利。综上所述,本工程建设条件成熟,适宜进行工程建设。道路现状情况调查及路面使用状况评价车行道路面病害调查及路面病害成因分析道路基本基本技术指标(1)车行道现状通过现场踏勘,大黄路现状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经过多年运营,车行道表观陈旧,行驶质感欠佳,病害主要分为以下五类:通过《市政道路检测分析报告(大黄路)》可知:(一)路面外观病害检测结果重庆市渝中区大黄路检测范围内:发现线裂面积77.87㎡,网裂面积81㎡,龟裂面积23.34㎡,拥包面积4㎡,车辙面积48.4㎡,剥落面积42.2㎡,坑槽面积0.02㎡,路框差面积4㎡,唧浆面积36㎡。(二)路面使用性能各分项指标重庆市渝中区大黄路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值为88.58,评价等级为A;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值为3.20,评价等级为B。路面结构强度代表值为26.36,评价等级足够;路面抗滑能力(TD)检测平均值为0.81,评价等级为A。(三)路面综合评价指数(PQI)重庆市渝中区大黄路路面综合评价指数PQI值为78.73评价等级为B。(四)道路路基/基层病害检测结果通过对三维地质雷达数据的滤波处理和对其回波信号的分析,结合现场调查、复测、核对并排除各种信号干扰引起的异常以及钻探验证后,确定大黄路长江二路至黄杨路段,0~3m深度范围内未发现空洞、脱空、富水等威胁道路安全的不良地质体。依据《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16)规范第4.6章规定,重庆市渝中区大黄路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等级为A、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等级为B、路面抗滑构造深度TD等级为A,路面结构强度为足够,因此该路段的养护对策为:保养小修。综上所述,大黄路道路基本技术指标满足要求,行驶质量差的根本原因为路面结构不均匀损坏。道路取芯结论分析1#孔:0~106mm沥青混凝土层芯样较完整;106~136为中空层;136~446mm水泥混凝土层芯样较完整;446~550mm水泥混凝土芯样破碎,呈颗粒状。2#孔:0~85mm沥青混凝土层芯样较完整;85~115为中空层;115~355mm水泥混凝土芯样破碎,呈颗粒状;至355mm钻头因碎颗粒打滑不能钻进。3#孔:0~40mm沥青混凝土层芯样较完整;40~70为中空层;70~150mm水泥混凝土芯样较完整;150~405mm水泥混凝土芯样破碎,呈颗粒状;至405mm钻头因碎颗粒打滑不能钻进。通过以上可知,现状大黄路路面结构层为10.6cm沥青面层+水泥混凝土基层。病害调查与分析(1)病害成因分析1)路面建成时间较久路面建成时间较久,大黄路近年进行了综合整治,道路部分挖补、铣刨、罩面,至今已运营十余年,已临近设计使用年限末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荷载、环境等因素影响,致使路面沥青老化,失去粘结力,沥青混凝土骨料在外力的作用下脱离路面形成孔洞、坑槽。2)车流量大由于该条道路是片区内的一条交通要道,交通量增长快速,车载急增导致路面已不堪重负,致使沥青路面在车辆反复的碾压下变形,形成破裂等病害,路面损坏严重。结合上述各类评判方法得出:本道路车行道病害之根源为路面基层损坏,需进行车行道路面结构的综合性维修。道路工程设计设计原则本次设计根据项目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设计原则:遵循现状大黄路的技术标准,原则上不对原道路平面、横断面和纵断面进行改动。(2)路面处治按照“分类处理、合理决策”的养护设计基本要求,保证养护设计方案的针对性和科学性。(3)从“结构、材料、荷载、环境、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实现养护方案结构力学强度与路面使用性能的匹配,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的兼顾。(4)根据路面病害影响的深度、路面损坏严重程度,结合现场进行动态设计。(5)便于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施工、工期短、对行车与安全的影响最小。对交通管理、社会影响减少至最低。(6)尽量采用成熟技术,设计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7)减少对居民生活及环境敏感点的影响,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平面设计本项目为大黄路车行道安全隐患整治工程,本次设计对道路平面不进行任何改变。纵断面设计为了让大黄路与周边商铺衔接紧密,现状道路纵断面指标较好,仅对局部不平整进行微调。横断面设计(1)本项目为大黄路车行道安全隐患整治工程,现状路幅总宽度及车行道宽度均不做改变,标准车行道宽度为16m。(2)改造后横断面:保持现状路幅总宽及车行道宽度不变。(3)车行道路拱横坡采用现状路拱横坡。出入口衔接本项目为大黄路车行道安全隐患整治工程,道路与周边出入口衔接均采用原状恢复,对各出入口平面均不作改变。路面病害处治设计路面结构设计设计根据对大黄路路面状况调查并结合路面检测评估报告及现场踏勘分析,本次路面整治采用以下处理方式:(1)基层完好路段的路面结构设计先铣刨原道路面层,平均厚度约10cm,基层较完好,能够满足基层的相关要求,具体路面结构如下所示: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玄武岩)上面层厚4cm0.3~0.6L/m2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下面层厚6cm(添加抗车辙剂)0.3~0.5L/m2改性乳化沥青粘层玻璃纤维格栅原道路基层和底基层(保持现状)碾压密实土路基(保持现状)(2)局部基层病害挖补的路面结构设计先铣刨原道路面层,平均厚度约10cm,该段现状基层根据取芯结论为水泥混凝土基层,对局部基层病害采用挖补处理,具体路面结构如下所示: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玄武岩)上面层厚4cm0.3~0.6L/m2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下面层厚6cm(添加抗车辙剂)0.3~0.5L/m2改性乳化沥青粘层玻璃纤维格栅C30砼早强混凝土(1天早强剂)厚30cm碾压密实路基(掺入碎石,嵌入深度3cm,压实度≥95%)(3)道路部分两侧小区开口的路面结构设计在道路部分两侧小区开口为水泥路面,本次先将现状水泥路面铣刨4cm后再加铺4cm沥青面层,具体路面结构如下所示:先铣刨原道路面层4cm,基层较完好,能够满足基层的相关要求,具体路面结构如下所示: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玄武岩)上面层厚4cm0.3~0.6L/m2改性乳化沥青粘层原道路基层和底基层(保持现状)抗车辙剂为了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性能,在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下面层中添加抗车辙剂。抗车辙剂的掺量约为沥青混凝土重量的0.4%,即每吨混合料掺加4Kg。水泥混凝土面板分块设计混凝土纵缝间距按3.0~4.5m确定,且不宜设置镇轮迹带上,横缝间距按6~15m确定。纵缝宜平行于路中线,横缝宜垂直于纵缝,面层板的长宽比不宜超过2.5,平面面积不宜超过45㎡。纵缝两侧的横缝不得相互错位。为使砼早期强度早日形成,减少对交通的影响,建议采用C30早强混凝土。接缝设计(1)纵向接缝纵向接缝的布设应视路面宽度和施工铺筑宽度而定: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纵向施工缝,纵向施工缝采用平缝形式,上部应锯切槽口,深度为30~40mm,宽度为3~8mm,槽内灌塞填缝料;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应设置纵向缩缝,纵向缩缝采用受拉杆假缝形式,上部应锯切槽口,深度为1/3h~2h/5(h为混凝土面板厚),宽度3~8mm,槽内灌塞填缝料。拉杆采用螺纹钢筋,设在板厚中央,并对拉杆中部100mm范围内进行防锈处理,拉杆的直径、长度和距离可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5.2.3取值。(2)横向接缝①横向施工缝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选在缩缝或胀缝处。设在缩缝处的施工缝应采用加传力杆的平缝形式;设在胀缝处的施工缝,其构造与胀缝相同。②横向缩缝横向缩缝一般为假缝型式,横向缩缝可等间距或变间距布置,采用假缝形式。临近自由端和胀缝的3条横向缩缝,采用设传力杆假缝形式,其他情况采用不设传力杆假缝形式。横向缩缝顶部应据切槽口,设置传力杆时槽口深度宜为面层厚度的1/4~1/3,不设置传力杆时槽口深度宜为面层厚度的1/5~1/4。槽口宽度应根据施工条件、填缝料性能等因素而定,宽度宜为3~8mm,槽内应填塞填缝料。③横向胀缝在邻近桥梁或其他固定的构造物处或与其他道路相交处应设置横向胀缝,胀缝宽20~25mm,缝内设置填缝板和可滑动的传力杆。④传力杆传力杆应采用光圆钢筋。横向缩缝传力杆的尺寸、间距和要求与胀缝相同,可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5.2.3取值。(3)填缝料为了适用混凝土面板膨胀和收缩、施工时不变形、弹性复原率高、耐久性好,本次设计接缝料为沥青玛蹄脂填缝。(4)未尽事宜具体详《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附属工程路缘石路缘石采用光面芝麻灰花岗岩路缘石,尺寸为15×55×75cm。两节间采用1:3水泥砂浆安装后勾缝宽0.5cm,安装路缘石时,在直道上应笔直,弯道上应圆顺,无折角,顶面应平整无错开,不得阻水。本次设置范围为:除道路K0+590-K0+990(现状设置防撞护栏路段)外,其余路段均重新设置路缘石。路缘石要求(1)外观质量要求路缘石外露面平整、清洁,无贯穿裂纹、分层,色差、杂色不明显;路缘石顶面平顺,棱线直顺,顶面与人行道板衔接和顺;直线段与曲线段衔接顺畅;平缘石表面应平顺不阻水;安装稳固,缝宽均匀一致,灌缝饱满,填缝密实,勾抹光洁,缝色与路缘石无明显不协调色差。(2)石质路缘石外形质量允许偏差路缘石石材制成品外形质量允许偏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外形尺寸长±4钢尺量2宽±1钢尺量3厚(高)±2钢尺量4对角线长度差±4钢尺量5外露面平整度2钢尺量(直尺)检验数量:材料进场时每批抽检3%。(3)预制混凝土路缘石外形质量允许偏差预制混凝土路缘石外形质量允许偏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长度、宽度、厚度(mm)+5,-3钢尺量2外露面平整度(mm)≤3钢板尺和塞尺量3外露面缺角掉边(mm)≤15钢尺量、观察4外露面粘皮、脱皮、缺损()≤30钢尺量、观察检验数量:材料进场时每批抽检3%。(4)路缘石安砌质量检验标准及允许偏差路缘石安砌质量检验标准及允许偏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次1直顺度≤520m1小线量取最大值2相邻块高差≤320m1钢板尺和塞尺量3与人行道块顶面高差≤520m1钢尺量4缝宽±220m1钢尺量5顶面高程±1020m1用水准仪测量6垂直度≤320m1垂线测量(5)强度要求抗压强度:≥30MPa抗弯拉强度:≥3MPa中央隔离栏杆道路K0+000-K0+160段现状有中央隔离栏杆,该栏杆拆除后运至渝中区城管局用于其他项目,本次新建160米中央隔离栏杆。施工工艺路基施工路基质量检验标准及允许偏差土质路基质量检验标准及允许偏差序号检查项目规定值及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城市次干路范围点/次1纵断高程(mm)+10,-2020m1水准仪2中线偏位(mm)≤3050m1(弯道加HY、YH两点)经纬仪或全站仪3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B40m1钢尺量4平整度(mm)≤1520m每车道取1点3m直尺和塞尺5横坡(%)±0.3%且不反坡20m1水准仪6边坡坡度不陡于设计值20m1钢尺量注:B为施工时必要附加宽度。路床顶面回弹模量E0和检验弯沉值L0回弹模量E0弯沉值L0(0.01mm)≥45MPa≤288路基压实度指标土路基压实标准表(重型击实标准)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压实度(%)(城市次干路)路堤路床0.00~0.80≥95上路堤0.80~1.50≥94下路堤1.50~8.00≥92填料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为填料,优先选用砾类土、砂类土。路基土指标应按现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3430-2020进行测试。土质路基填方材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表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城市次干路填方路基上路床0~306.010下路床30~804.010上路堤80~1503.015下路堤150以下2.015零填及路堑路床0~806.010=1\*GB3①表列强度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规定的浸水96h的CBR试验方法测定。②表中上、下路堤填料最大粒径150mm的规定,不适用于填石路堤和土石路堤。玻璃纤维格栅施工在减缓反射裂缝,在结构层之间(非面层之间)及底部满铺玻璃纤维格栅,能减少温度荷载产生的应力,减缓反射裂缝的出现。采用的玻纤格栅应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抗拉弹性模量,较低的延伸性,并和沥青混合料层整体受力,共同工作。玻璃纤维格栅的规格为双经双纬玻纤格栅,孔径不大于25×25mm,抗拉强度经50KN/m,纬50KN/m。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经170℃,1h热处理后,其经向和纬向拉伸断裂强力保留率应不小于90%。玻纤格栅物理力学性能如下:项目标准值断裂强度(KN/m)经向≥50纬向≥44断裂伸长率(%)经向≤4纬向≤4单位面积质量(g/cm²)≥440网眼尺寸(mm²)经向≥19纬向≥19沥青混凝土的施工①在基层处置完成并在粘结层施工完后,应立即铺筑面层沥青混凝土。②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前,应认真检验原材料的质量,只有符合部颁标准或设计要求的材料才能进场使用,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抽检。③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前,应进行认真的级配设计,在检验所设计的混合料的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才允许作为沥青拌和站的目标控制级配。④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在拌和沥青砼前,应认真校核拌和机的计量精度,在确认计量精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允许进行拌和。⑤沥青拌和站在拌和沥青混合料时,应保证足够的拌和时间,以保证混合料拌和均匀,无花白料,温度控制正常。⑥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如果气温较低或等候时间过长,应采取保温措施,以免温度降低太快,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压实。⑦已运到施工现场的沥青混合料在保证拌和站能满足摊铺机需要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快的摊铺,以免温度降低太快,影响压实效果。⑧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在喷洒有粘层油的路面上铺筑改性沥青混合料时,宜使用履带式摊铺机。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⑨压实成型的沥青路面应符合压实度及平整度的要求。⑩施工完毕后的路面应在24小时内禁止一切车辆通行。面层设计为改性沥青玛蹄脂SMA-13上面层,路面施工前必须先对粘结层进行验收,达到要求后方可施工上面层。车行道加铺路面材料要求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本工程用于粘层的改性乳化沥青应满足下表所列技术要求:道路用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品种及代号试验方法PCRBCR破乳速度快裂或中裂慢裂T0658粒子电荷阳离子(+)阳离子(+)T0653筛上剩余量(1.18mm),不大于(%)0.10.1T0652粘度恩格拉粘度E251~103~30沥青标准粘度C25.3(S)8~2512~60蒸发残留物含量,不小于(%)5060针入度(100g,25℃,5s)(0.1mm)40~12040~100软化点,不小于(℃)5053延度(5℃),不小于(cm)2020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97.597.5与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不小于2/3—T0654贮存稳定性1d,不大于(%)115d,不大于(%)55基质沥青本次设计路面面层改性沥青均选用SBS聚合物改性沥青(基质沥青选用A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其技术指标应达到下表所列的技术要求。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指标等级沥青标号试验方法70号90号针入度(25℃,5s,100g)(0.1mm)—60~8080~100JTGE20(T0604)适用的气候分区-1-41-3针入度指数PIA—1.5~+1.0JTGE20(T0604)B—1.8~+1.0JTGE20(T0604)软化点(R&B),不小于(℃)A4645JTGE20(T0606)B444360℃动力粘度,不小于(Pa.s)A180160JTGE20(T0620)10℃延度,不小于(cm)A1520JTGE20(T0605)B101515℃延度,不小于(cm)A、B100100蜡含量(蒸馏法),不大于(%)A2.2JTGE20(T0615)B3.0闪点,不小于(℃)—260245JTGE20(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5JTGE20(T0607)密度(15℃)(G/cm³)—实测记录JTGE20(T0603)TFOT(或RTFOT)后残留物JTGE20(T0610或T0609)质量变化,不大于(%)—±0.8±0.8残留针入度比,不小于(%)A6157JTGE20(T0604)B5854残留延度,(10℃)不小于(cm)A68JTGE20(T0605)应用于路面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改性沥青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的技术要求。改性剂采用SBS改性剂,沥青混合料中SBS类改性剂掺量为5%。SBS改性沥青应满足下表中的技术要求:改性沥青技术要求技术指标SBS改性沥青试验方法针入度(25℃,100g,5s),0.1mm30~60T0604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0T0604延度(5℃,5cm/min),cm≥20T0605软化点(TR&B),℃≥60T0606运动粘度135℃,Pa.s≤3T0625,T0619闪点,℃≥230T0611溶解度,%≥99T0607弹性恢复25℃≥75离析,48h软化点差,℃≤2.5T0661旋转薄膜试验(163℃×5h)质量损失,%≤±1.0T0610针入度比25℃,%≥65T0604延度5℃,cm≥15T0605沥青面层质量标准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压实度:SMA-13路面为98%;AC路面为95%平整度:σ不大于2.0mm,ΔH不大于5.0mm/20m厚度容许偏差:+10mm,-5mm中线高程:±20mm横坡度:±0.5%且无反坡宽度:0,+30mm外观质量要求(1)表面应平整、密实、无泛油、松散、裂缝和明显离析等现象。(2)施工缝应紧密、平顺、烫缝不枯焦。(3)面层与路缘石、平石及其他构筑物衔接平顺,无积水等现象。抗滑性能要求次干路沥青路面在质量验收时抗滑性能指标宜参照下表的规定。年平均降雨量(mm)横向力系数SFC60构造深度TD(mm)粗集料磨光值(PSV)城市次干路>1000≥54≥0.55≥40500~1000≥50≥0.50≥38250~500≥45≥0.45≥36<250注:1.应采用测定速度为60Km/h±1Km/h时的横向力系数(SFC60)作为控制指标。2.路面宏观构造深度用铺砂法测定。石料要求加铺面层采用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的玄武岩轧制碎石,碎石集料应满足下表所示的技术要求。(1)粗集料沥青层用粗集料采用玄武岩,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a、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如下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序号指标城市次干路试验方法1石料压碎值,不大于(%)30JTGE42(T0316)2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35JTGE42(T0317)3磨光值,不小于—JTGE42(T0321)4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m³)2.45JTGE42(T0304)5吸水率,不大于(%)3.0JTGE42(T0304)6坚固性,不大于(%)—JTGE42(T0314)7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其中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其中粒径小于9.5mm,不大于(%)20——JTGE42(T0312)8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JTGE42(T0310)9软石含量,不大于(%)5JTGE42(T0320)b、粗集料级配要求:粗集料级配组成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8.3的要求。(2)细集料沥青路面的细集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石屑。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a、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项目单位城市次干路试验方法表现相对密度—≥2.45JTGE42(T0328)坚固性(>0.3mm部分)%—JTGE42(T0340)含沙量(小于0.075mm的含量)%≤5JTGE42(T0333)砂当量%≥50JTGE42(T0334)亚甲蓝值g/kg—JTGE42(T0346)棱角性(流动时间)s—JTGE42(T0345)b、细集料继配要求:细集料中天然砂、机制砂、石屑规格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表4.9.3和表4.9.4的集料分级要求。(3)矿粉热拌沥青混凝土料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研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质量应符合下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项目单位城市次干路试验方法表观密度t/m³≥2.45JTGE42(T0352)含水量%≤1JTGE40(T0103)粒度范围<0.6mm<0.15mm<0.075mm%%%10090~10070~100JTGE42(T0351)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1JTGE42(T0353)塑性指数%<4JTGE42(T0354)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JTGE42(T0355)(4)抗剥落剂为保证沥青混合料中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在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达不到4级或4级以上的条件下,需使用抗剥落剂来改善其间的粘附性。应选用质量优良,长期抗剥落性能较好的抗剥落剂;也可以采取掺加一定量的石灰代替矿粉来提高石料与沥青的粘附能力。(5)纤维稳定剂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裂性能及使用寿命,在沥青混合料上面层中加入纤维稳定剂材料。纤维稳定剂应在250℃条件下不变质。不宜适用石棉纤维。木质素纤维技术要求项目单位指标试验方法纤维长度mm≤6水溶液用显微镜观测灰飞含量%18±5高温590℃~600℃燃烧后测定残留物PH值-7.5±1.0水溶液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吸油率—≥纤维质量的5倍用煤油浸泡后放在筛上经振敲后称量含水率(以质量计)%≤5105℃烘箱烘2h后的冷却称量由于聚合物纤维在抗剪切和抗低温变形性能方面较好,还起到纤维加筋,减少路面反射裂缝,建议采用聚合物纤维。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及性能要求沥青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宜从上至下逐渐增大,并应与压实层厚度相匹配。对热拌热铺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沥青层一层的压实厚度不宜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5~3倍,以减少离析,便于压实。(1)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路面沥青混合料的级配需满足下表的要求:沥青混合料级配混合料类型SMA-13AC-16筛孔(mm)通过率%通过率%19.010016.090~10013.210076~929.590~10060~804.7528~6034~622.3620~3220~481.1814~2613~360.612~229~260.310~187~180.159~165~140.0758~134~8(2)沥青混合料性能要求热拌沥青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要求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城市次干路1击实数(双面)(次)502空隙率(%)3~63稳定度,不小于(kN)54流值(mm)2~4.55动稳定度,不小于(次/mm)普通沥青1000改性沥青28006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不小于(%)普通沥青80改性沥青857冻融劈裂强度比,不小于(%)普通沥青75改性沥青80注:本表适用于公称最大粒径≤26.5mm的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质量技术要求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不使用改性沥青使用改性沥青1马歇尔试件尺寸(mm)Φ101.6mm×63.5mm2马歇尔试件击实数两面击实50次3空隙率(%)3~44矿料间隙率,不小于(%)17.05粗集料骨架间隙率,不大于VCADRC6沥青饱和度(%)75~857稳定度,不小于(kN)5.56.08流值(mm)2~5—9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的结合料损失,不大于(%)0.20.110肯塔堡飞散试验或浸水飞散试验的混合料损失,不大于(%)201511动稳定度,不小于(次/mm)1500300012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不小于(%)758013冻融劈裂强度比,不小于(%)7580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基层施工控制要点沥青混凝土的拌和沥青混合料搅拌及施工温度应根据沥青标号及粘度、气候条件、铺装层的厚度、下卧层温度确定。普通沥青混合料搅拌及压实温度宜通过在135℃~175℃条件下测定的粘度—温度曲线,按表6.4.4-1确定。缺乏粘温曲线数据时,可参照表6.4.4-2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混合料的搅拌及施工温度。表6.4.4-1沥青混合料搅拌及压实时适宜温度相应的粘度粘度适宜于搅拌的沥青混合料粘度适宜于压实的沥青混合料粘度测定方法表观粘度(0.17±0.02)Pa.s(0.28±0.03)Pa.sT0625运动粘度(170±20)mm2/s(280±30)mm2/sT0619赛波特粘度(85±10)s(140±15)sT0623表6.4.4-2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搅拌及施工温度(℃)施工工序石油沥青的标号50号70号90号110号沥青加热温度160~170155~165150~160145~155矿料加热温度间隙式搅拌机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30连续式搅拌机矿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5~10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150~170145~165140~160135~155混合料贮料仓贮存温度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混合料废弃温度,高于200195190185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145~165140~155135~145130~140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140~160135~150130~140125~135开始碾压的混合料内部温度,不低于135~150130~145125~135120~130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不低于80~8570~8065~7560~7075706055开放交通的路表面温度,不高于50505045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搅拌及施工温度应根据实践经验经试验确定。通常宜较普通沥青混合料温度提高10℃~20℃。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应经试验确定。热拌沥青混合料宜由有资质的沥青混合料集中搅拌站供应。自行设置集中搅拌站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中8.2.7条的规定。沥青混合料的运输(1)热拌沥青混合料宜采用与摊铺机匹配的自卸汽车运输。(2)运料车装料时,应防止粗细集料离析。(3)运料车应具有保温、防雨、防混合料遗撒与沥青滴漏等功能。(4)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的总运力应比搅拌能力或摊铺能力有所富余。(5)沥青混合料运至摊铺地点,应对搅拌质量与温度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沥青混凝土的摊铺(1)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机械摊铺。摊铺温度应符合规范的规定。每台机器的摊铺宽度宜小于6m。表面层宜采用多机全幅摊铺,减少施工接缝。(2)摊铺机应具有自动或半自动方式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的装置、可加热的振动熨平板或初步振动压实装置、摊铺宽度可调整等功能,且受料斗斗容应能保证更换运料车时连续摊铺。(3)采用自动调平摊铺机摊铺最下层沥青混合料时,应使用钢丝或路缘石、平石控制高程与摊铺厚度,以上各层可用导梁引导高程控制,或采用声纳平衡梁控制方式。经摊铺机初步压实的摊铺层应符合平整度、横坡的要求。(4)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应根据气温、下卧层表面温度、摊铺层厚度与沥青混合料种类经试验确定。(5)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混合料类型、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等应通过试验段确定,试验段长不宜小于100m。松铺系数可按照下表进行初选。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种类机械摊铺人工摊铺沥青混凝土混合料1.15~1.351.25~1.50沥青碎石混合料1.15~1.301.20~1.45(6)摊铺沥青混合料应均匀、连续不间断,不得随意变换摊铺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速度宜为2~6m/min。摊铺时螺旋送料器应不停顿地转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高度2/3的混合料,并保证在摊铺机全宽度断面上不发生离析。熨平板按所需厚度固定后不得随意调整。(7)摊铺层发生缺陷应找补,并停机检查,排除故障。(8)路面狭窄部分、平曲线半径过小的匝道小规模工程可采用人工摊铺。沥青混凝土的压实(1)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以达到最佳碾压结果。沥青混合料压实宜采用钢筒式静态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组合的方式压实。(2)压实应按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形)三个阶段进行。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宜符合下表规定。压路机碾压速度(km/h)压路机类型初压复压终压适宜最大适宜最大适宜最大钢筒式压路机1.5~232.5~3.552.5~3.55轮胎压路机——3.5~4.564~68振动压路机1.5~2(静压)5(静压)1.5~2(振动)1.5~2(振动)2~3(静压)5(静压)(3)初压应符合下列要求:a、初压温度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中表8.2.5-2的有关规定,以能稳定混合料,且不产生推移、发裂为度。b、碾压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碾速稳定均匀。c、初压应采用轻型钢筒式压路机碾压1~2遍。初压后应检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时应修整。(4)复压应紧跟初压连续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a、复压应连续进行。碾压段长度宜为60~80m。当采用不同型号的压路机组合碾压时,每一台压路机均应做全幅碾压。b、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宜优先采用重型的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到要求的压实度为止。c、对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类的基层,宜优先采用振动压路机复压。厚度小于30mm的沥青碎石基层不宜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宜为10~20cm。振动压路机折返时应先停止振动。d、采用三轮钢筒式压路机时,总质量不宜小于12t。e、大型压路机难于碾压的部位,宜采用小型压实工具进行压实。(5)终压温度应符合表8.2.5-2的有关规定。终压宜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碾压至无明显轮迹为止。(6)SMA混合料的压实应符合下列规定:a、SMA混合料宜采用振动压路机或钢筒式压路机碾压。b、SMA混合料不宜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7)碾压过程中碾压轮应保持清洁,可对钢轮涂刷隔离剂或防粘剂,严禁刷柴油。当采用向碾压轮喷水(可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剂)的方式时,必须严格控制喷水量应成雾状,不得漫流。(8)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形路段上转向、调头、加水或停留。在当天成形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种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施工接缝的处理1)沥青混合料面层的施工接缝应紧密、平顺。2)上、下层的纵向热接缝应错开15cm;冷接缝应错开30~40cm。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开1m以上。3)表面层接缝应采用直茬,以下各层可采用斜接茬,层较厚时也可做阶梯形接茬。4)对冷接茬施作前,应对茬面涂少量沥青并预热。开放交通及其他1)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自然降温至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2)沥青混合料面层应加强保护,控制交通,不得在面层上堆土或拌制砂浆。上述质量检测技术指标如与现行施工规范或验收规范冲突(按上述要求施工不能满足规范值要求)时,应以施工规范、验收规范为准。填缝料混凝土路面的构造缝必须用专用填缝料灌缝,填缝料的性能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14中的相关技术要求。填缝施工填缝料施工一般分为加热施工式填缝料和常温施工式填缝料。1)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修补的填缝料应具备如下技术性能①与水泥混凝土板具有良好的粘结力。当混凝土板伸缩时,填缝料能与混凝土板壁粘结牢固,而不至于从混凝土缝壁上拉脱②具有较高的拉伸率,填缝料必须能随混凝土板伸缩,而不致拉断③耐热及耐嵌入性好,在夏季高温时,填缝料不发生流淌。填缝料应耐砂石杂物嵌入,保证混凝土伸胀不受阻④具有较好的低温塑性。在冬季低温时,填缝料不发生脆裂,仍具有一定得延伸性⑤耐久性好。填缝料应能在较长时间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即耐磨、耐水等,不过早老化,填缝料寿命不得低于3年2)加热施工式填缝料加热施工式填缝料的品种主要有聚乙烯胶泥、沥青玛蹄脂,其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加热施工式填缝料的技术要求实验项目低弹性型号高弹性型号针入度(0.1mm)<50<90弹性(复原率)%>30>60流动度(mm)<5<2拉伸量(mm)>5>153)常温施工式填缝料常温施工式填缝料的品种主要有聚氨酯焦油类、氯丁橡胶类、乳化沥青橡胶类等。其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常温施工式填缝料的技术要求实验项目技术要求灌入稠度(s)20失粘时间(h)6~94弹性(复原率)(%)>75流动度(mm)0拉伸量>15填缝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填缝前必须保持缝内清洁,防止砂石等杂物进入缝内。②灌注填缝料必须在缝槽干燥状态下进行,填缝料应与混凝土缝壁粘附紧密不渗水。③填缝料灌注深度宜为3~4cm,当缝槽宽度大于3~4cm时,可填入多孔柔性衬底材料。填缝料的灌注高度,夏天宜与板面齐平,冬天宜稍低于板面。加热施工式填缝料加热时,应一边加热一边搅拌均匀,直至规定温度。防水卷材施工基层处理后铺设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宽度50cm,所有板缝均应铺设。(1)用人工清扫或用水清洗已处理好的路面基层,保证路面无污染,杂物清除干净。(2)喷洒粘层油透层油的用量将直接影响防水卷材防治反射裂缝的能力。用量过大,则会降低防水卷材表面的摩擦系数,车辆通过时易打滑,其与沥青加铺层的粘结力也将降低;用量过少,防水卷材与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加铺层将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整体,从而影响其缓解应力集中的效果,用量为1.0L/m2。(3)铺设防水卷材防水卷材可采用机械或人工铺设,铺设烧毛防水卷材应注意烧毛的一面朝上。待改性乳化沥青即将完全破乳时,将防水卷材横向、纵向拉展紧压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设后要安排工作人员及时检查、处理打皱和被轮胎粘起的防水卷材。(4)防水卷材的搭接防水卷材厚度4.5mm,防水卷材宽度为50cm,横向搭接宽度为8~10cm,并根据摊铺方向,将后一幅端部压在前一幅的末端之下;纵向搭接宽度为4~5cm。纵向搭接和横向搭接处可采用固定器固定,也可采用粘层油固定。(5)注意事项防水卷材铺设过程中,应封闭交通,除施工车辆外,其他车辆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允许在铺好的防水卷材上缓慢通过。施工过程中应避免车辆在防水卷材上转弯或急刹车。禁止现场工作人员在铺好的防水卷材上吸烟或乱扔脏物,污染卷材。验收标准外观质量要求:(1)表面应平整、密实,无泛油、松散、裂缝和明显离析等现象;(2)施工接缝应紧密、平顺、烫缝不枯焦;(3)面层与路缘石、平石及其他构筑物衔接平顺,无积水等现象。检查数量:全部。检验方法:观察。道路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质量检验标准及允许偏差见下表: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检验标准及允许偏差序号检查项目规定指及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城市次干路范围点/次1压实度(%)≥951000㎡1按JTGE60(T0924、T0922)检查2面层厚度+10,-51000㎡1按JTGE60(T0912)检查3平整度标准差σ(mm)≤2.0每车道全线连续按JTGE60(T0932)检查最大间隙△h(mm)≤520m每车道取1点按JTGE60(T0931)检查4弯沉值上面层≤34(0.01mm)下面层≤40(0.01mm)20m每车道取1点按JTGE60(T0951、T0952)检查5抗滑摩擦系数符合设计要求200m每车道取1点或全线连续按JTGE60(T0964、T0965)检查构造深度200m每车道取1点按JTGE60(T0961、T0962、T0963)检查6井框与路面的高差(mm)≤5每座1直尺或塞尺量7渗水系数(ml/min)-200m1按JTGE60(T0971)检查8宽度(mm)0,+3040m1钢尺量9中线高程(mm)±2020m1水准仪10中线偏位(mm)≤2050m1经纬仪或全站仪11横坡(%)±0.5且无反坡20m1水准仪节能与环保设计节能设计项目能耗主要涉及车辆运营、路灯照明、水电供应等,在考虑道路线形、照明、管线、交通管理等方面的设计时有必要选用能耗较低的合理的方案,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降低项目运营维护费用。环保设计水质保护措施(1)工程对水质的影响道路系统均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设计,同时按城市管理部门的规定要求设置雨污水系统,收集排放地表雨水、两侧的生活生产污水。本工程的实施对沿线水质无影响。(2)施工废水对水质的影响施工期产生废水主要源于砂石料冲洗、混凝土养护。混凝土系统产生的生产废水量较大且相对集中,废水中悬浮物含量和PH值较高,因此预计施工期生产废水对水质有一定不利影响。施工人员集中排放的生活污水对地面水会带来一定影响。但施工营地排放的生活废水量少且分散,污染负荷低,对沿线水质造成的影响不明显。施工废水排放口的规划必须合理,其下游1km内不得有居民饮用水取水口。施工机械车辆维修废水以及办公、生活区污水在排放前,采用集水静置、沉淀、三格化粪池净化、集中收集含油废水等措施。空气质量保护措施(1)施工期间加强大型施工机械和车辆管理,确保施工机械和车辆各项环保指标符合尾气达标排放要求。为了减少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对施工区车辆实行限速控制,配备专用洒水车降尘。土料场开挖进行适当加湿处理。水泥等采用集装箱或水泥罐等封闭式运输方式。弃土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户外展示柜安装与广告投放合同3篇
- 幼儿桌游游戏化课程设计
- 英语句子结构的课程设计
- 热工课程设计自我评价
- (标准员)基础知识练习(共六卷)
- 幼儿园回忆过年课程设计
- 红色精神体育课程设计
- 物流行业配送技巧分享
- 生物实验教学案例分享计划
- 网络实验课课程设计书
- 水库回水计算(实用)
-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全套课件
- 伊索寓言-狗和影子课件
- 卸船机用行星减速机的设计-毕业设计
- 中班美术活动美丽的蝴蝶教案【含教学反思】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学工作总结
- 光储电站储能系统调试方案
- (完整)小学语文考试专用作文方格纸
- 管理供应商 供应商绩效评估
- 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
- 1000MW机组锅炉过渡段T23水冷壁管检修导则(征求意见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