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老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必修4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_第1页
2022届老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必修4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_第2页
2022届老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必修4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_第3页
2022届老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必修4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_第4页
2022届老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必修4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2-物质

运动

规律

普遍

客观

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主动创造性

改造世界

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5--6--7-123451.(2020·课标全国Ⅱ)习近平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尊重规律,摒弃征服水、征服自然的冲动思想。“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大禹之所以能成功治理水患,原因在于尊重规律。这说明(

)①认识规律就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②掌握和尊重规律才能避免主观盲动③根据规律特点利用规律才能造福人类④按规律办事就不能改变其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大禹之所以能成功治理水患,就在于他把尊重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能根据规律的特点利用规律造福人类,避免了主观盲动,②③符合题意;认识规律,尊重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世界,①说法太绝对,排除;④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排除。故选C项。答案解析关闭C-8-123452.(2020·课标全国Ⅲ)“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这一客观规律谁也无法改变,可以改变的是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毛泽东讲,“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邓小平说,“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人们在时间规律面前要“争”,要“抓”,其哲学依据是(

)①时间的价值因人而异,没有客观性②承认时间规律的客观性是科学利用时间的前提③时间规律的普遍性决定了人们对待时间态度的统一性④时间的流逝是客观的,对时机的把握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以时间规律为背景,考查规律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辨识和判断问题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时间是客观的,时间的价值是由其自身属性决定的,不是因人而异的,①错误;毛泽东主席强调“只争朝夕”,邓小平强调“抓住机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岁月不居”,均体现了④;承认时间规律的客观性,在实践中把握和利用时间规律是科学利用时间的前提,②正确;人们对待时间态度的统一性取决于人们对时间规律的把握,③错误。故选C项。答案解析关闭C-9-123453.(2019·浙江4月)为了生存需要,哀牢山区的哈尼族人民修筑缠绕大山的沟渠,在沟渠下开发梯田。他们将沟渠中的水引入田中,让水流经过梯田层层下注,汇入谷底江河,又蒸发为云雾并贮留在高山森林中,形成特有的生态循环系统。梯田因此千年不衰。哈尼族人民的梯田建设(

)①体现系统优化的思想和方法②表明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③说明只要按规律办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④说明只要有生存需要就能建立起有利的联系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从材料的表述中可以看到,哈尼族人民在建设梯田的过程中,充分地利用规律和当地的自然条件,形成特有的生态循环系统,表明他们利用了系统优化的思想和方法,也说明只要按规律办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①③说法正确;人类实践活动的历史性指的是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材料中没有体现此点,②排除;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而非只要有生存需要就能建立起有利的联系,④错误。故选C项。答案解析关闭C-10-123454.(2018·浙江)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②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有它固有的规律③认识自然规律是改造自然规律的前提④按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类的价值追求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通过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考查规律的有关知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承认并尊重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按规律办事的体现,②④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不选;“改造”规律的做法违背规律的客观性,排除③。答案解析关闭D-11-123455.(2012·海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些地方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发掘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市场运作成功地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如山西打造的晋商文化品牌名噪一时,浙江宁海创办的“开游节”巧用徐霞客游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徒步旅行者参与,呼和浩特举办的“昭君文化节”因高扬民族团结文化而倍受游人青睐。随着文化市场不断发展,历史名人、“名人故里”之争日益激烈。一些地方无视历史事实凭空臆造“历史人物”搞旅游开发,把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作为“文化名人”来开发,甚至利用文学作品中的负面人物形象举办主题文化活动。但是,这些盲目搞文化旅游的做法,并没有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材料表明,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相结合的观点对此加以说明。-12-12345答案

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尊重文化产业发展规律,从而取得成功。脱离实际,靠虚构历史文化名人等来搞文化旅游,无视客观规律的制约,不可能取得成功。解析

要求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相结合的观点说明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现象。“成功”的原因一定是正确地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而“失败”的原因一定是没有将两者正确结合。分清“成功”与“失败”两个角度,正确运用哲学原理,就可以较容易地组织起完整的答案。-13-考点一考点二哲学的物质、运动概念一、哲学的物质概念1.是什么——哲学的物质概念(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3)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4-考点一考点二2.为什么——世界物质性的原因(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3.怎么办——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具有物质性,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是人有意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在顺应保护自然的前提下,认识、利用、改造自然。-15-考点一考点二二、哲学的运动概念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16-考点一考点二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7-考点一考点二疑点微拨1.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一回事。(试判断

)

点拨

物质不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关于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详见下表:-18-考点一考点二2.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试判断

)

点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详见下表:-19-考点一考点二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都反映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的哲理。(试判断

)

点拨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正确看到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属于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观点。所以,前者观点正确,后者观点错误。关于运动和静止的不同观点,详见下表:-20-考点一考点二典例剖析1.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实验进一步证明(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题规范

选B。该发现为解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不同类型事物发展各有规律,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规律是客观的。-21-考点一考点二2.(2015·天津)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体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哲学上看,新常态体现了(

)①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②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③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题规范

选A。“新常态”中“新”体现绝对运动,“常态”体现“相对静止”,①当选;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速度、结构、动力都是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体现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②符合题意;新常态体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前进性,未体现曲折性,③不符合题意;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是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④说法错误。-22-考点一考点二物质运动的规律1.规律及其特点-23-考点一考点二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24-考点一考点二疑点微拨规律是客观的,因此,规律是永恒存在、亘古不变的。(试判断

)

点拨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随意改变规律,但规律会随着物质运动形式的改变而改变。其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都随着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变化而变化,所以,虽然规律具有客观性,但不等于规律是永恒存在、亘古不变的。关于规律的客观性,详见下表:-25-考点一考点二典例剖析1.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答题规范

选A。本题以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为背景,考查规律、运动、物质等知识,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过程就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过程,A项正确;“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是唯心主义的观点,B项不选;C、D两项与题意无关。-26-考点一考点二2.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和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近年来,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握并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趋势,利用对象国资源,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审美标准,推出了越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27-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规范

-28-考点一考点二答案

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趋势,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对象国的资源和条件,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推出了越来越多的文化精品。-29-考点一考点二广深视角1.全面理解哲学的物质概念(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30-考点一考点二-31-考点一考点二(2)理解物质概念应注意的问题:①客观实在≠客观存在。前者是属性,只有物质有此属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后者是状态。②哲学的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