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_第1页
水痘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_第2页
水痘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_第3页
水痘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_第4页
水痘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痘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水痘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分娩期妇女、新生儿及器官移植手术、恶性血液病、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等接受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药物或放射治疗的特殊人群可发生致死性感染,临床上使用特异性水痘免疫球蛋白会比使用普通免疫球蛋白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水痘―带状疱疹是由同一种DNA病毒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在国内,临床上VZV的感染主要根据典型的水疱性皮肤损害来诊断,在国外,有通过斑点杂交、Southern印迹和PCR直接检测病毒DNA的病原学诊断报道[7]。VZV抗体检测有采用膜抗原免疫荧光抗体检测试验[8]、ELISA[9]和蚀斑减少中和试验[10]的报道。

该病以冬、春季多见,在引入疫苗前,美国每年约有400万儿童遭受侵袭,1~4岁年龄段有%的住院率和/10万的病死率[2]。在一般人群,广州2003年水痘报道病例为1883例/年,发病率位居丙类首位[11]。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2001年水痘发病率为80/10万,3~13岁组发病比例高达85%~95%[8]。6个月内婴儿也有水痘发病25例的报道[12]。

在特殊人群,VZV感染占白血病等恶性病患者感染并发症的%~50%[13],病死率达6%~%[14]。妊娠期水痘发生率为‰~‰,若妊娠前6个月发生初次感染,宫内感染率约为25%。胎儿畸形,又称胎儿性或先天性水痘综合征的发生率约为感染胎儿的12%。妊娠期患水痘性肺炎的妇女不使用阿昔洛韦治疗时其死亡率接近40%[7]。301例肾移植患者术后31例感染VZV,发病率为%[15]。4例原位肝移植术后1例24天发生VZV感染[16]。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维持缓解中合并暴发水痘2例[4]。肾病综合征合并VZV感染18例[17]。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并发VZV感染22例[9]等文献报道。

健康人群VZV血清抗体阳性率为%,从年龄组分析,1~2岁%,3~6岁%,其后随着年龄的增加抗体阳性率水平增高,40~50岁组抗体阳性率达到100%[11]。由卫生部组织的4城市VZV抗体阳性率调查,平均阳性率为%,成人阳性率近92%,与国外报道的结果相符[5]。

3水痘免疫球蛋白

易感人群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VZV感染的有效方法,有报道水痘疫苗免疫前阴性人群免疫后阳转率为%、GMP为,免疫前阳性人群免疫后GMP由升至[8]。

临床上,可使用阿昔洛韦[7]、干扰素[9,17]等抗病毒药物或生物制品治疗VZV感染。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对VZV感染有较多的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文献报道[18,19]。目前在国内使用的免疫球蛋白是以数千份经过严格筛选的健康人血浆为原料分离制造,约含107价抗原特异性IgG的混合物[14],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抗细菌感染作用,特别是健康成人VZV血清抗体阳性率较高,所以普通免疫球蛋白相对其他感染率较低的病原来说,含相对较高效价的VZV特异性抗体,临床上使用较大剂量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治疗VZV感染并取得减轻症状、缩短病程的疗效[20]是有药学研究依据的。

水痘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属欧洲药典收载的药品,由含有特异性抗水痘病毒抗体的血浆制备。该品采用适当敏感和特异的免疫方法通过用国际单位标定的参考品进行比较来确定制品的抗体效价,效价标示量≥100u/ml。

欧洲药品评估署文件阐述的产品特性是该品肌肉注射途经给药,注射2~3天后在血循环中可检测到,半衰期约为3~4周,剂量为≥15u/kg体重。其适应证为VZV暴露后的预防:孕妇在孕37周、新生儿、产妇产前5天或产后2天发生VZV感染;28周孕期的早产儿或新生儿体重不足,无论产妇是否发生过水痘病毒感染;没有水痘病毒感染史,接受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药物或放射治疗;先天性免疫缺陷、艾滋病病毒感染或近期接受干细胞移植的儿童;有免疫缺陷的成年人。

通过上述国内外文献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尚没有水痘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产品,在防治上国外重视VZV暴露后的预防,国内为VZV感染治疗。在适应证上均针对接受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药物或放射治疗的特殊人群,但国内鲜见母婴人群VZV感染或治疗方面的文献。

与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比较,水痘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对VZV感染的防治效果可以量效关系来评估,水痘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可由水痘疫苗免疫献浆员,筛选含有较高特异性抗水痘病毒抗体的血浆制备,是防治VZV感染的特效药物。

接受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药物或放射治疗机体免疫力低下的特殊人群,感染是直接影响患者近、远期结果的关键因素和最常见的致命性并发症。VZV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有报道认为恶性肿瘤合并VZV感染是预后不良的表现,患者在发病半年内大多死亡[17]。所以应该研制临床上需要的水痘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产品,在治疗性使用的同时,借鉴国外VZV暴露后的预防性使用方法,先天性水痘综合征和新生儿全身性水痘在我国也应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林其德.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感染与妊娠.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718-719.

2陶玉珍.水痘疫苗.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2,25:193-195.

3李振洁,李际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1,21:118-121.

4郑漪,郑传经,余佳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维持缓解中合并暴发水痘二例.中国小儿血液,2002,7:172-173.

5王稳,刘丹,李德钧.4城市人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阳性率调查.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4,20:155-156.

6陶黎纳,胡家瑜,张继光.上海市2001~2002年水痘爆发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4,16:13-14.

7项涛译.妊娠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德国医学,2000,17:167-168.

8沈月根,姜霞玲,顾信君,等.国产水痘减毒活疫苗的接种反应及免疫效果.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3,16:314-315.

9邵华,李莉,郭桥,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IgG酶联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和应用.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3,16:282-283.

10郑官增,姚苹苹,朱函平,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蚀斑减少中和试验.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1,11:522-523.

11程朝霞,向辉,李标.人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流行率及发病状况分析.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20:358-359.

12汪洪姣,黄小霞,陈益平,等.6个月内婴儿水痘25例.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926.

13WoodDJ,CobittinfectionsinchildhoodInfDis,1985,152:266-273.

14马燕.儿童白血病合并暴发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临床分析.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4,3:141-142.

15杨晓军,于松宁,曹相原,等.原位肝移植术后临床监测与处理.宁夏医学杂志,2004,126:763-765.

16钱洪云.肾病综合征合并水痘或带状疱疹18例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785-786.

17耿丽.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并发水痘及带状疱疹22例分析.临床荟萃,2004,19:694-69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