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517-2003火炬松Pinus Taeda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35T 517-2003火炬松Pinus Taeda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35T 517-2003火炬松Pinus Taeda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35T 517-2003火炬松Pinus Taeda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35T 517-2003火炬松Pinus Taeda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栽培技术规程 Ⅱ 1 1 1 2 5 6Ⅱ火炬松原产美国东南部,为该区南方松中主要的速生针叶用材树种之一。由于其生长迅速、适应性广、育苗造林容易、林木利用价值高,福建省自20世纪30年代引种。为了规范火炬松造林技术,加快火炬松速生丰产林建设,提高营造林质量,充分发挥火炬松人工林的生产力,特制定本规程。本标准由福建省林业厅提出。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省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办公室、福建南靖永丰国有林场。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辉、林德根、魏建文、王丽梅、鲍晓红、李宝福。本标准规定了火炬松速生丰产林的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措施、检查验收的内容与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人工营造的火炬松速生丰产林。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林木种子检验规格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林木种子质量分级集约经营用材林基地造林总体设计规程容器育苗技术主要针叶造林树种抚育间伐技术规程造林技术规程马尾松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3技术经济指标3.1适宜区区划火炬松的适宜区区划见表1。表1福建省火炬松栽培区划最适宜区适宜区较适宜区县名晋安、闽候、长乐、福清、平潭、同安、莆田、仙游、南安、安溪、龙海、云雪、漳浦、诏安、东山、平和、华安、惠安闽清、连江、葭浦、永春、长泰、南靖、永泰、罗源、三元、梅列、明溪、宁化、大田、尤溪、沙县、将乐、泰宁、建宁、延城、邵武、建阳、顺昌、建瓯、浦城、武夷、光泽、松溪、政和、宁德、福鼎、福安、古田、屏南、寿宁、周宁、柘荣、德化、长汀、上杭、武平、连城3.2培育目标在最适宜区,宜培育大、中径材;适宜区宜培育中、小径材。a)大径材主伐时,林分平均胸径≥26cm;b)中径材主伐时,林分平均胸径14cm~26cm;c)小径材主伐时,林分平均胸径10cm~14cm。3.3规模2火炬松速生丰产林小班面积应不小于2hm²。3.4生长量火炬松各龄阶不同适宜区速生丰产林生长量指标见表2。表2火炬松各龄阶不同适宜区速生丰产林生长量指标(下限值)产区最适宜区适宜区株m蓄积量株m蓄积量246873.4688.9384.0894.924主要技术措施4.1造林调查规划设计4.1.1造林规划设计内容造林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培育目标、布局、规模、进度、主要技术措施、投资与效益概算等。具体要求按GB/T15782中的规定。4.1.2造林调查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造林调查设计的内容包括造林小班调查、林地立地条件调查、分析和评价、林地清理方式、整地、造林方法、确定苗木规格、造林密度、混交技术、幼林抚育、抚育间伐、病虫害防治等,具体要求按DB35/T84第4.2中的规定。4.1.3造林施工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按DB35/T84中4.3规定执行。同一地段营造面积大于10hm²的纯林,应种植阔叶树隔离片或隔离带,施工设计表的格式和填写要求按DB35/T519附录A的规定。4.2造林施工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作业设计。内容包括小班调查、实测面积、分别小班进行造林、营林设计、编制施工作业设计方案等,报请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施工。4.3投工每公顷用工225日~430日,各作业项目用工见表3。表3火炬松速生丰产林投工估算表作业项目说明幼林抚育除草、松土、培土等间伐2—3次林护林及森林保护护林防火、病虫害防冶及其它4.4火炬松造林地选择造林地选择在低山丘陵台地和滨海砂地。土层厚度一般要求在60cm以上,排水良好,地形开阔的I、Ⅱ级地。具体见表4。表4火炬松立地条件划分最适宜区适宜区坡向半阳坡、半阴坡且地形开阔山地红壤、黄红壤散植被以木荷、梅叶冬青、绣线菊、山龙爪等灌木树种4.5种子及苗木的选择4.5.1种子优先选用种子园和母树林品质优良的种子,种子必须进行质量检测,检测内容及要求执行GB2772,外地调来的种子必须进行种子检疫,严禁带有危险性病虫害检疫对象的种子调入。种子质量必须符合GB7908中的火炬松I级种子标准。4.5.2苗木选择I级苗,容器苗的质量指标和检测内容及要求执行LY/T1000的规定,裸根苗的质量指标和检测内容及要求执行GB6000的规定。外地调进的苗木必须经过检疫,严禁带有危险性病虫害检疫对象的苗木调入4.6林地准备根据造林地地形、天然植被数量或采伐剩余物多少、造林方式、经营条件等选用人工劈草、机械割草、化学灭草或堆烧等方法。尽量避免采用炼山,对于植被高大茂密,难以进行人工整地的山场,可采用局部炼山,炼山时要严格做好防火工作。林地清理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搞好水土保持,维持地力,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4山地以块状整地为主,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带状整地,坡度较大易引起水土流失的山地,可挖暗穴,并呈品字型排列。严禁全面整地,防止水土流失。火炬松在栽培前要施用基肥,利用腐熟有机质肥加磷肥作基肥效果最佳。一般条件下以土杂肥为主,如草皮泥、海河渠沟塘泥混以一定的农家肥或适量磷肥,每穴施农家肥10kg或磷肥0.2kg~4.8造林密度火炬松合理的初植密度范围为每公顷1200株~2500株,具体情况根据立地条件、培育目标、经济条件而定,具体各小班造林初植密度按表5中规定执行,初植密度误差应不大于±10%。4.8.2主伐前保留株数不同适宜区和立地等级具体按表5中的规定范围确定各小班最后一次间伐时的保留株数。表5火炬松速生丰产林初植密度和主伐保留密度参照表适生区初植密度株/hm²主伐前保留株数株/hm²最适宜区IⅡ适宜区IⅡ采用容器苗或一年生实生苗进行穴植,造林时间在初春或冬末,栽植前用黄心土、新鲜牛粪加钙镁磷调成泥浆沾根。造林成活率应不小于85%。在造林后前3年,每年必须采取除草、扩穴松土等抚育措施,在造林地土壤贫瘠时要追肥。除草抚育最好在夏末杂草迅速生长以前进行,一般每年抚育1次。追肥以复合肥为主,缺硼的林地应追加适量的微量硼肥。a)间伐原则:砍小留大、砍密留稀、砍劣留优;b)间伐过程不得造成林窗或疏林地,间伐后郁密度不得低于0.6;c)火炬松间伐开始时间、间代次数、间伐强度及间伐间隔期根据初植密度、培育申标、立地条件和郁闭度等因素而定。具体按表6中规定执行;表6火炬松抚育间伐方法区株/hm²间伐次数间伐间隔期间伐强度间伐方法宜区I3及2、3次间隔期均30%~50%,每次间伐强度均以株数第式间抚Ⅱ3中径材I2Ⅱ2区中径材I2Ⅱ2I1Ⅱ154.12病虫害防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病虫害的防治。重点防治叶、梢部病害,及时清除林内病原体,保持林地环境卫生,预防病虫害的发生。若发现赤针病和落叶病,首先要施复合肥(N:P:K=1;1:1),促进火炬松的生长势;然后喷施600倍液的多菌灵,可得到比较好的防治效果。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7。表7火炬松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类型危害程度表现主要病害初期松针产生褪色的黄色点斑,随后点斑扩展成段斑,等扩展到一定面积导致松针枯死脱落。苗期防治主要喷波尔多液,每亩750g或喷10%百菌清油剂,每亩250g:对感病林每隔15天喷1%波尔多液或10%百菌清500~600倍液。梢病初期嫩梢局部皮层破裂,有淡蓝色松脂流出,感病松针多脱落,病针上有黑色脱落物。先清除严重受害株防止蔓延,还可改善林内环境,提高生长势,或对新梢喷50%退菌特。枯病针基部枯死和全针枯死型。可在6月或8月上旬施放“621”烟剂,每亩375g~500g,同时清除重病树,搞好林内卫生。一般为害2年生老针叶,引起枯尖或针叶上产生黄色或黄白色斑点或段斑,然后慢慢枯死。首先作好抚育管理修除感病严重的枝条,在5月~7月施放“621”烟剂,每亩375g~500g或喷退菌特、代森锌、敌克松,波尔多液等。主要虫害马尾松金杆菌等微生物防治或人为喷烟雾等嫩梢或主干受害会变弯曲每年冬季除掉被害枯枝,或在5月或8月用敌百虫700倍液喷射松梢,也可用呋喃丹置于根部松梢小幼虫危害当年牙梢,影响当年高生长,或被害球果发育不良,果畸形,变小。冬季除掉被为害枯梢或果,消灭越冬蛹,或幼虫孵化期每隔10天喷敌百虫等农药。松突圆蚧叶受害处变黑、缢缩或腐烂,继而上部枯黄卷曲脱落。用“82”乳剂、双乳剂或喹乳剂进行防治,4.13推广先进技术,积极推广化学除草、生物防火、计量施肥、间种绿肥等先进技术。5检查验收5.1检查验收项目施工单位自查验收的基础上由林业主管部门或业主根据具体情况组织检查验收。5.2检查内容5.2.1林地选择,种苗及各项作业的质量。5.2.2造林面积,造林密度,造林成活率。5.2.3林分生长量达标情况。5.3检查方法5.3.1林分栽培区及林地选择分别按标准中表1及第4.4条规定,确定是否符合适地适树原则。5.3.2种苗质量检查林木良种合格证和良种壮苗合格证,确定种苗是否合格。5.3.3造林面积,采用地形图勾绘补测或仪器测量,逐个小班核实,确定造林面积是否合格。5.3.4生长量和造林密度设置样圆调查,样地面积小班每3hm²调查3个样圆(半径为3.26m),小班面积每增加2hm²增加1个样圆。造林密度按本标准中4.8规定执行。5.3.5造林成活率检查方法执行DB35/T84中12.2.4的规定。65.4合格判定立地质量等级不得有误,否则为5.4.1,2种子质量达到I级,苗木质量I级,否则为不合格。造林面积误差值≤±5%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初植密度误差值≤±10%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造林成活率≥85%为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各年龄林分生长量应符合本标准中3.4中的生长量指标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5.4.1中有1项不合格的,判定这个小班为不合格。6技术档案6.1档案卡以小班为单位建立小班档案卡,具体按DB35/T519第7章和附录C的规定。6.2主要内容总体造林设计文件、图表、档案种类名称,造林方法、密度、种苗来源、种子质量、苗木规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