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干预早期干预的概念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传统的预防概念在疾病的临床期(或发病期)为了减少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在疾病的潜伏期为了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包括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所采取的措施,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早期干预的概念干预谱系广泛性预防目标性预防选择性预防Mrazek
和Haggerty于1994年提出,传统的预防概念并不适用于精神疾病,他们提出干预谱系概念
MrazekPJ,HaggertyRJ,Washington,DC:NationalAcademyPress,1994.早期干预的概念应用在所有人群用于具有危险因素但是未出现症状的人群目标人群是可以检测到症状但是尚未达到临床疾病诊断的人群广泛性预防Universalprevention
选择性预防Selectiveprevention目标性预防Indicatedprevention早期干预的概念病因明确
广泛性预防选择性预防病因不明
目标性预防精神分裂症病因不明,对精神分裂症的广泛性预防和选择性预防仍然没有可以借鉴的良好策略Ha¨fnerH,MaurerK,RuhrmannS,etal.EurArchPsychiatryClin
Neurosci2004.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干预概念精神分裂症在前驱症状阶段进行早期干预在精神病发作之后缩短未经治疗的精神病阶段的干预(DUP)LarsenTK,etAL:Acta
PsychiatrScand.2001;103:323–334.精神分裂症早期干预的作用机制1在症状开始出现即实施干预可能会预防精神病的发生2通过改善前驱症状阶段的精神状态和延迟精神疾病的首次发作来改善疾病进程3对首次发作的精神病的早期干预可以缩短DUP1,LiebermanJA,PerkinsD,BelgerA,etal.BiolPsychiatry.2001.2,YungAR,PhillipsLJ,YuenHPetal.SchizophrRes.2003.假阳性人群和假假阳性人群早期干预的风险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干预病耻感药物副反应YungAR,PhillipsLJ,YuenHPetal.SchizophrRes.2003.1,高危人群(UHR)中具有危险因素而最终并未发展为精神病的人,即假阳性(false-positive),这两方面风险更加明显;2,部分人并没有发展为精神病,但是如果没有接受早期干预很可能已经发展为精神病患者(假假阳性),在研究中很难将假假阳性人群和假阳性区分。认知行为干预技能训练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家庭干预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ω-3脂肪酸
甘氨酸精神分裂症早期干预模式药物干预非药物干预研究进展缩短DUP降低自杀率动物模型中发现可以减轻精神分裂症引起的脑部结构改变和行为紊乱药物早期干预模式HashimotoK..CNSNeurol
DisordDrugTargets.2009。MeyerU,SpoerriE,YeeBK,etal.SchizophrBull.2008。
Ke´riS,KelemenO,JankaZ.Orv
Hetil2006。.PretiA,MeneghelliA,PisanoA,etal..Curr
OpinPsychiatry.2009.HashimotoK.CentNerv
SystAgentsMedChem.2009.Fusar-PoliP,ValmaggiaL,McguireP.Lancet2007。CornblattBA,LenczT,SmithCW,etal.。JClinPsychiatry2007;68:546–557.
减少发展为精神分裂症的风险研究进展
非药物干预模式减少发展为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增加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改善社会认知和社会功能减少自杀率降低疾病的致残率NewtonE,LandauS,SmithP,etal..JNervMeritDis.2005;MorrisonA,FrenchP,WalfordL,etal..BrJPsychiatry.2004;
EackSM,GreenwaldDP,HogartySS,etal..Psychiatr
Serv.2009;NelsonB,SassLA,SkodlarB.population.Psychopathology.2009;GoldbergTE,BurdickKE,McCormackJ,etal.
SchizophrRes.2009;MajorBS,HintonMF,FlintA,etal.SocPsychiatryPsychiatr
Epidemiol.2009;
RabinovitchM,Béchard-EvansL,SchmitzN,etal.CanJPsychiatry.2009.研究进展不一致结果社会干预可以改善症状减少复发率但是不能减少患病率认知行为疗法可能对早期精神分裂症无效,甚至有相反的作用CBT强调对认知的领悟和对歪曲信念的挑战,这很可能加重具有病理性思维患者的病情。[1]通过缩短DUP而进行的早期干预对认知方式没有任何的影响。[2][1]
NelsonB,SassLA,SkodlarB.Psychopathology.2009.[2]GoldbergTE,BurdickKE,McCormackJ,etal.SchizophrRes.2009.对精神病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的风险和效益Koning等人(2009)对1980-2008年间公开发表的关于精神疾病早期干预的文献进行回顾,探讨在高危人群中进行早期干预的风险和效益。KoningMB,BloemenOJN,vanAmelsvoortTAMJ,etal.Acta
PsychiatrScand2009.高危人群KoningMB,BloemenOJN,vanAmelsvoortTAMJ,etal.Acta
PsychiatrScand2009.1,轻度的精神病性症状群(APS)2,短暂的间歇性的精神病性症状群(BLIPS)3,状态性或特质性的危险因素:如分裂
样人格障碍,社会功能的下降等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年龄在14-29岁之间##:PACE的诊断标准结果KoningMB,BloemenOJN,vanAmelsvoortTAMJ,etal.Acta
PsychiatrScand2009.符合检索标准的文章共56篇12篇44篇描述了早期干预的效果描述早期干预的临床设置、综述、评论和案例报告有5篇随机对照研究5篇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分析KoningMB,BloemenOJN,vanAmelsvoortTAMJ,etal.Acta
PsychiatrScand2009.德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澳大利亚Phillips等人.PACE临床研究(2002、2007)Morrison等人.EDIE研究(2004、2007)Mcglashan等人.PRIME研究(2006)Bechdolf等人.GRNS研究(2006、2008)Amminger等人.Vienna研究(20072008)KoningMB,BloemenOJN,vanAmelsvoortTAMJ,etal.Acta
PsychiatrScand2009.澳大利亚PACE临床研究高危人群随机分组利培酮+CBT(n=31)SI支持性心理治疗(n=28)NBI早期干预精神疾病发生率其他6月末10%6月末30%显著差异12月末随访无显著差异无显著差异3-4年后77%3-4年后61%症状学和社会功能无显著差异KoningMB,BloemenOJN,vanAmelsvoortTAMJ,etal.Acta
PsychiatrScand2009英国EDIE研究高危人群认知干预组(n=37)对照组无干预(n=23)2⁄35(6%)5⁄23(22%)有显著差异阳性症状的缓解率认知组好于对照5个新发病例无新发无显著差异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率认知组低于对照组随机分组一年随访三年随访发病率KoningMB,BloemenOJN,vanAmelsvoortTAMJ,etal.Acta
PsychiatrScand2009美国PRIME研究高危人群奥氮平组(5-15mg)(n=31)安慰剂组(n=29)5/31(16%)11/29(38%)8/31(26%)13/29(45%)一年治疗发病率二年随访发病率虽然奥氮平组的发病率似乎低于安慰剂组,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奥氮平组的体重增加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在一年治疗后奥氮平组的阳性症状显著低于安慰剂组,但是在二年随访时两组的症状和社会功能上已无差异。体重增加29%体重增加3%一年随访EIPS:拥有至少一个基础症状或者具有状态性/特质性危险因素。LIPS:BLIPS和/或APS。SC:支持性咨询。NFI:聚焦需要性干预。#:EIPS转向LIPS比率;&:EIPS转向精神疾病的比率。德国GRNS研究高危人群EIPS(n=128)LIPS(n=124)复合CBT组SC组NFI组NFI+amisulpride1年随访3.2%#16.9%#没有统计结果公开发表1.6%&13.8%&6.3%#20.0%#2年随访均有显著差异KoningMB,BloemenOJN,vanAmelsvoortTAMJ,etal.Acta
PsychiatrScand2009KoningMB,BloemenOJN,vanAmelsvoortTAMJ,etal.Acta
PsychiatrScand2009澳大利亚Vienna研究青少年高危人群ω-3脂肪酸(n=38)安慰剂组(n=38)1/38(2.6%)8/38(21.2%)4.9%27.5%3月随访1年随访比较精神病发病率均有显著差异2国外研究现状和趋势13早期干预高危人群可以延缓疾病的首次发作,但是并不能阻止疾病的发生。抗精神病药物的副反应是早期干预高危人群的最大问题,风险效益评估发现抗精神病药物早期干预的长期疗效并不乐观。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导致D2受体功能失调,停药可以增加精神疾病的发生率。4CBT/家庭干预/社会干预等可能更适合早期干预高危人群,抗抑郁药和ω-3脂肪酸可选用,但是仍需要进一步研究。KoningMB,BloemenOJN,vanAmelsvoortTAMJ,etal.Acta
PsychiatrScand2009.国内研究1,李玉娥等.系统性早期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的一年随访.中国临床康复.2004.2,李春镕.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五年随访结果.优秀硕士论文库.2005.3,陆峥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随访研究.同济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目前国内尚未有在高危人群中进行早期干预的研究报告。国内研究大多聚焦于对首发精神分裂的早期干预,即缩短DUP。1,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精神病性症状,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降低复发率;2,DUP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结局正相关,缩短DUP可以改善病程经过及进程;降低自杀率,提高社会功能和疾病康复率;3,复合式早期干预(药物联合社会心理干预)优于药物的单独干预;4,认知功能独立于精神病性症状,不同干预方式对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无显著差异。国内研究题目: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复合式心理干预对早期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基金项目:“十五”国家重点技术项目研究单位:中南大学、同济大学等题目: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随访研究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研究单位: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研究一研究二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复合式心理干预对早期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Xiaofeng
Guo.etal.ArchGenPsychiatry.2010;67(9):895-904研究目的评估抗精神病药物单独使用与联合心理干预对早期精神分裂症临床结局的有效性研究性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2005.1.1-2007.10.31之间全国10个临床研究中心的1268名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对象干预模式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独使用药物组和药物联合复合式心理干预组,进行为期12个月的观察随访干预模式Xiaofeng
Guo.etal.ArchGenPsychiatry.2010;67(9):895-904药物干预复合式心理干预药物:氯丙嗪、舒必利、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奎硫平、阿立哌唑干预设置:根据病情可以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可合并心境稳定剂,抗抑郁药,苯二氮卓类药物。干预方式:认知行为治疗、家庭干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训练干预设置:每月进行一次复合式心理干预,每次进行以上四个方面的干预,共48小时。研究结果:停药率Xiaofeng
Guo.etal.ArchGenPsychiatry.2010;67(9):895-9041268名患者633名联合治疗635名药物治疗406(67.2%)完成了一年的随访388(53.2%)完成了一年的随访198(32.8%)停药88病情复发71失访17依从不能17换药或停止治疗5不能耐受297(46.8%)停药
143病情复发90失访36依从不能
19换药或停止治疗9不能耐受研究结果:停药率Xiaofeng
Guo.etal.ArchGenPsychiatry.2010;67(9):895-904研究结果:停药率Xiaofeng
Guo.etal.ArchGenPsychiatry.2010;67(9):895-904K-M生存分析显示:联合治疗组的总停药率和病情复发停药率都要低于药物组研究结果:量表结果XiaofengGuo.etal.ArchGenPsychiatry.2010;67(9):895-904ADL:生活功能量表;GAS:整体评估量表;ITAQ:内省和治疗态度问卷;PANSS: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SF-36:36项健康调查;CT:联合治疗;MT:药物治疗;b:统计分析了基线、3、6、9、12月的数据,但是表中只列出了基线、6、12月的对比。研究结果:安全性Xiaofeng
Guo.etal.ArchGenPsychiatry.2010;67(9):895-904两组在副反应出现的频率和类型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Xiaofeng
Guo.etal.ArchGenPsychiatry.2010;67(9):895-904在精神分裂症早期阶段进行复合式干预可以减少停药率,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早期进行复合式干预还可以增加患者的内省力,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命质量和社会功能。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随访研究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精神分裂症早期诊断技术与规范化治疗.2010.
研究目的通过对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进行对照,比较两者认知功能的差异;对首发患者进行干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探讨不同干预模式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随访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精神分裂症早期诊断技术与规范化治疗.2010.
研究对象1,首发精神分裂症未经过任何系统性治疗者(n=53)2,健康对照者(n=53)研究性质随机对照开放性研究(中心随机,统一分组)患者随机分组,分别进行药物+基本支持干预和药物+强化支持干预干预模式研究方法对实验组进行不同的干预模式,随访六个月,用不同的评定工具对实验组和健康对照进行评估,统计学分析。干预模式“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精神分裂症早期诊断技术与规范化治疗.20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西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版
- 2025年江苏省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2025年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5年福州英华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知识的海洋企业成长的基石
- 作者编剧合同范本
- 皮肤美白与嫩肤的医学原理及实践
- 民间还款合同范本
- 急诊医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杭州医学院
- 父母买房在子女名下协议书范本
- DBJ15 31-20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广东省标准)
- 高危新生儿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 《纺织服装材料》课件-0绪论
- 盘扣式卸料平台施工方案
- 绘本故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 2024核桃树承包合同
- 保险授权书格式模板
- (完整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 小回沟矿井3.0Mt-a新建工程变更项目环评
- 胃癌影像诊断(共42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