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证学派在犯罪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姓名:徐怡辰班级:06监本一班考号:060101029摘要:实证学派犯罪学在犯罪学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该学派打破了古典学派研究局限,否定犯罪人自由意志理论,着重针对犯罪的主体犯罪人进行研究与思考。并且大量运用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理论对犯罪的原因进行了详细论述,由此得到了大量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预防犯罪的方法与手段,实证学派犯罪学极大的推动了犯罪学乃至整个刑事法律科学领域的发展。关键词:犯罪犯罪学实证学派古典学派犯罪原因犯罪预防正文:在犯罪学理论界,刑事古典学派与实证学派一直是两大理论学派。两者各自不同甚至是相互对立的思想理论是整个犯罪学理论的支柱,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证学派犯罪学虽然起步较晚,在西方属于近代学派,但其运用全新的研究手段,提出了众多具有革命性的犯罪学思想,从而解决了很多古典学派犯罪学无法解决也不愿涉及的问题。因此对实证学派犯罪学主要理论精髓的研究与挖掘对于把握整个犯罪学理论发展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概述实证学派在西方被称为近代学派或新派也称为意大利学派。(实证学派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仅指意大利学派,广义不是)我国理论界则将其划分为刑事人类学派与刑事社会学派。人类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著名的犯罪学家、精神病学家切萨雷·龙伯罗梭(CesareLombrosr;1836-1909),意大利犯罪学家恩里科·菲利(FuricoFerri;1856-1929)(后转为社会学派)及拉斐尔·加罗法洛(RattaeleGarofalo;1852-1934)。而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则是德国刑法学家弗朗斯·冯·.李斯特(FranzVonList,1851-1919)。存在时间远远短于古典学派犯罪学的实证学派犯罪学之所以能够勃兴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并至今更加发扬光大是具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1.随着西方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社会的工业文明得到巨大的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推进,大量人口涌向城市。而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调节,各种社会问题逐渐浮现,犯罪率快速上升,民众安全感缺失。但传统的古典犯罪学理论并不能对此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正如菲利所说:“在古典犯罪学理论发展到顶峰时,这个国家却存在着从未有过的数量巨大的犯罪行为的不光彩状况,这确实是一种令人惊异的对比。犯罪学阻止不住犯罪浪潮的波动。正因如此,实证派犯罪学便与其他学科一样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意大利)菲利《实证犯罪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3页2.与此同时,随着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自然科学开始与社会科学思想相互渗透。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运用于社会科学领域,成为19世纪后半叶的一项趋势与潮流,当然犯罪学领域也不例外。正如我国刑法学家陈兴良教授所说:“在某中(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任何一种新思想的产生都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结果。”陈兴良《刑法的启蒙》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64页陈兴良《刑法的启蒙》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64页3.以孔德(Auguste.Comte;1798-1857)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哲学的发展被实证学派的各位大师所关注,他们很快就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进行犯罪学问题研究与思考。这种实证主义哲学推动了这个新学派开始一种强调“观察重于想象”的核心思想探索未知事物。这决定了从实证学派犯罪学开始,犯罪学研究将走向追求孔德所倡导的有用性、肯定性、精确性的道路之上。这种哲学指导思想的改变决定了他们将不可被忽视。实证学派犯罪学的重大理论贡献(一)方法论的新突破抛开实证学派与古典学派的理论内容差异,实证学派在其思想理论的研究方法上采用了一条与古典学派截然不同的思路。传统的刑事古典学派在其研究方法上注重对犯罪采取一种法理学分析方法,注重对犯罪行为的法哲学探讨与思辨,强调对命题的逻辑分析,而后期古典学派为代表的宾丁、贝林格等人更系统化建立了一套刑法规范体系——构成要件理论,着力于犯罪行为的规范分析。而这种以法理学和逻辑学为基础的方法论注定了其不可能对犯罪行为以外的犯罪人本身以及所属的社会环境有过多的考量。正如菲利所说:“古典学派把犯罪看成法律问题,集中注意力犯罪的名称,定义,以及进行法律分析,把罪犯在一定背景下形成的人格抛在一边。”这种方法严重阻碍了古典学派在犯罪原因与犯罪预防领域的新突破与发展。而反观实证学派,其大力提倡采用以观察与经验为特点的追求精确与绝对的实证分析法,尤其重视对罪犯以及周围社会环境的实证分析与研究。同时他们强调对犯罪主体以及社会环境采用当时最尖端的生物学理论、法医学理论、统计学理论以及心理学、社会学理论罪的非主体因素,充分利用社会学方法将不可能孤立于社会存在的犯罪当成是一种社会现象加以研究思考。这极大地将犯罪学的视野与思维模式进行了拓宽。而随后的李斯特的二元论则似乎走得更远,其将引发犯罪的原因分成了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李斯特对于罪犯的个人因素内涵突破了人类学派的生理学或病理学认识,而将其重新定位于罪犯的心理,尤其是罪犯的人格因素。同时他对于社会学因素在犯罪中的作用特别强调社会的经济环境因素,其对于犯罪原因具有直接支配作用。正如德国刑法学家施耐德所论述:“他(李斯特)强调(1905)?社会因素比个人因素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实际上他已经塑造了一种把‘社会因素’局限在犯罪人临近环境里的公式(1905):‘犯罪行为一方面是犯罪人作案时特征的产物,另一方面是作案时犯罪人周围环境,特别是经济环境的产物’”(德)施耐德《犯罪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第139页纵观实证学派犯罪学对于犯罪原因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坚持犯罪个体因素的一元理论至形成一个坚持罪犯个体生理因素心理学因素和社会学环境因素的二元论、三元论,实证学派对于犯罪原因理论研究经历了由个体到社会,由单一因素到多元因素,由形而上学的犯罪原因研究到辩证的犯罪原因系统,初步构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实证犯罪学理论。站在今天的角度客观分析实证学派对于犯罪原因系统的认识,尤其是以龙伯罗梭为代表的刑事人类学派对于天生犯罪人的论述已经被认为存在较大问题。正如法国人类学家保罗·托皮纳德(1830-1911)看到龙伯罗梭搜集的那些相貌不对称和有特征的犯罪画像时尖锐指出:“这些肖像看起来与龙氏朋友们的肖像一模一样。”(美)理查德.昆尼等《新犯罪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第52页但龙伯罗梭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提出问题,运用当时最为先进的自然科学理论成果论述问题得出结论,这本身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其中存在的让今人可笑的理论也是由于当时的条件与技术所必然产生的。这一点不应当成为我们全盘否定刑事人类学派的理由。正如美国犯罪学家劳伦斯·.泰勒所论述的:“……实际上有人按1982年情况计算,我们每两年都在使遗传学知识量增加一倍。……主张遗传是犯罪首要绝对因素的早期者受到他们提供答案能力的极大限制,他们只能依靠自己观察做出结论,只能根据当时科学知识状况提出观点”(美)劳伦斯.泰勒《遗传与犯罪》群众出版社1986第13页实证学派对于犯罪原因的实证分析,对于命题运用采用实验,统计等定量分析方法进行科学论证,开创了一个刑事科学的新时代。而处在时代最前沿的实证学派通过对犯罪原因系统地研究与分析,推动着以研究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预防的(美)理查德.昆尼等《新犯罪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第52页(美)劳伦斯.泰勒《遗传与犯罪》群众出版社1986第13页(三)实证学派对于犯罪预防提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方案理论由于刑事古典学派肯定自由意志理论,强调所犯罪之人都是“理性之人”,犯罪在他们看来应当是一种在自由意志支配下违反刑事法律的行为。这决定了古典学派对于犯罪的处理上更多停留在对犯罪行为的惩罚,而不是对于犯罪人。他们强调对犯罪的预防主要就是采用刑罚手段,在报应刑主义的行刑思想指导下加强对罪犯的惩罚与威慑,从而使罪犯痛苦而不敢犯罪。而对于社会的一般预防则主要强调运用刑法规范和刑罚体系威慑民众。相应的在监狱行刑中强调使用独居制强迫罪犯反省其道德上的责任。但实践证明,古典学派关于预防减少犯罪理论并不能阻止犯罪率在19世纪中后期快速上升,古典主义犯罪学理论在对预防犯罪问题上存在巨大的缺陷。随后出现的实证学派犯罪学在否定古典学派自由意志的基础上关注犯罪人的自身问题和犯罪所处的社会环境,这使得实证派犯罪学派得出了相应的犯罪预防理论。预防犯罪最主要的手段是刑罚手段,对此实证犯罪学派仍然是坚持与肯定的,但鉴于实证学派对于犯罪原因的认识,他们对刑罚的行刑方式和行刑思想有了新的理解和思考。1.行刑个别化由于实证学派认为犯罪人的个体因素包括龙氏所认为的生理因素以及李斯特认为的性格(心理)因素。对于犯罪的发生起着相当的作用。个体的人身危险性对于是否实施犯罪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实证学派看来“应受惩罚的不是行为而是人(李斯特)”。对罪犯的刑罚应当更多依据罪犯的性格、恶性、反社会性为标准,个别地量定刑罚。在这种个别化行刑过程中,犯罪人的自身各个不同因素是刑罚裁量的唯一(主观)依据。这种行刑个别化思想虽然过分强调罪犯主观因素特别是人格因素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但其对于实现教育与矫治罪犯实现行刑效益化经济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解决机械依据客观事实定罪量刑而导致刑罚的过剩具有很强针性。只有对罪犯首先实现个别化定罪量刑而不是机械依据行为性质进行正确定罪量刑,才可能对罪犯教育改造。这一点已经被世界刑罚学界和刑事立法学界所认可与接受。如我国1997刑法中法定量刑情节共有73个,其中从重处罚情节46个,从宽处罚情节27个,司法解释规定量刑情节共64个,其中从重处罚情节31个,从宽处罚情节33个。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第二版2006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第二版2006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目的刑主义出现长期以来古典学派对于刑罚多采用报应刑主义的行刑思想,而实证学派对此表示反对。实证学派的李斯特认为刑应当具有一定的目的,刑罚作为一种从原始的复仇发展至国家的刑罚,是一种对于社会侵害的社会反动。所以刑罚是具有社会价值的,而这种社会的价值就是一种预防和减少犯罪。而实证学派对于犯罪的预防更多的考虑是采用一种教育和矫治手段对罪犯进行相应的矫正和改造。这一点就从根本上区别了实证学派和古典学派对于刑事政策的不同理解。古典学派监狱制度的失败主要在于对罪犯仅仅进行简单的关押和隔离。这如菲利所说的:“对于罪犯的矫正必须是科学的,因为重罪常常表现为罪犯个人的疾患”。(意)菲利《实证派犯罪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第52页通过对罪犯进行正确而科学的教育与矫正,实现罪犯犯罪人格的良性转化,减轻或消除其(意)菲利《实证派犯罪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第52页而与此同时由于实证学派对于犯罪的原因有了更多社会学角度的认识与理解。刑事社会学派认为不良的社会因素是导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如菲利所言任何足以使人类社会生活不诚实不圆满的社会条件,都是引起犯罪的社会因素。¥而实证犯罪学认为预防减少犯罪仍应当依靠一系列非刑罚手段。加强对社会的改造菲利为代表的刑事社会学派在着重探讨犯罪社会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刑罚替代方案。他提出通过对社会进行进行有针对性改造制定科学的刑事政策而实现预防犯罪的目的。这对控制犯罪,打击犯罪,预防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李斯特认为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同时列宁也认为:“对于防止罪行来说,改造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比采取某种惩罚意义要大得多。”(俄)《列宁选集》第七卷(列宁在这里和实证学派的关系不大,可以不要)因此解决人民关心的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恢复民众的公平感与幸福感对于实现预防犯罪具有特别作用。这一点能够从社会根源出发消除犯罪发生的社会根源和经济根源。如菲利就着重从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科学领域,立法和行政领域,教育领域,完善社会结构,净化社会空气,从而缩小贫富差距巩固社会正义与社会公平,从社会的社会根源(俄)《列宁选集》第七卷强化刑事政策这样的整体解决方案。而李斯特则从综合的角度强调其刑事政策理论。李斯特强调刑事政策的科学性,将刑事政策定义为:“刑事政策者以犯罪原因及刑罚作用之科学的研究为基础的诸原则之全体,依此原则,国家以刑罚诸制度为手段镇压犯罪。”(德)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法律出版社2000第13页李斯特的刑事政策观点综合了人类学的矫治观点以及社会学派的社会改造与罪犯教育观点,以及后来的菲利的社会保安理论的。可以说刑事政策理论是解决犯罪问题的一个综合解决方案。李斯特在他的刑事政策理论中融入了全体刑法学的概念,从整体的角度来解决犯罪问题。而我国现在使用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充分说明李斯特在一百年前提出的刑事政策是具有超前眼光的。(德)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法律出版社2000第13页综述(一般不这样用标题)结语事实上,在人类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种认识模式:一种是理性的,开创的,理想主义的,未来的,另一种是经验的,进化的,现实的,传统的。一直以来,第一种模式为人类思想王国的构建提供了原则性,理论性与标准性的结构,而后者则在此基础上对那种理想主义的原则的理论进行实证的分析修正与完善。最终使一种思想得到发展与进步,成为人类头顶的一颗明亮的星星。同样,在犯罪学研究领域,古典学派犯罪学或古典学派刑法学运用启蒙主义强调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思想,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现货白银合作合同模板
- 学校年度艺术活动目标设定计划
- 中药精制饮片培训
- 如何确保安全生产的措施与方法
- 新年开门红开工大吉27
- 医院药品采购与存储管理手册
- 会计实操成本核算测试题
- 2025年湖北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目答案解析
-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测试题及答案详解
-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点综合测试题
- 2024辽宁能源集团所属能源投资集团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马铃薯种薯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合作合同4篇
- 《退役锂电池清洁循环利用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 交通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 夜间安全施工培训
- 零售药店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
- 道路工程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方案及保障措施
- 花粉购销合同范例
- 大学生就业规划西部计划
- 柑橘品种改良研究
- CSMS助力教师构建中职数学高效课堂的案例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