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校友_第1页
我眼中的校友_第2页
我眼中的校友_第3页
我眼中的校友_第4页
我眼中的校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眼中的校友我眼中的校友/NUMPAGES6我眼中的校友我眼中的校友李敏文学院0806010803024我眼中的校友——祝世宁教授的精神在流淌身处淮师,一个地方性的师范类大学,淮师教书育人,并且培养着下一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师者,有德者居之,才在其下也。一个道德败坏的人无法成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德才兼备,方为人师。“坚守朴实追求崇高”,初一见到便有种被拨动心弦的感觉。久违了的感动,为这久违了的“朴实”二字,为这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拿来形容理想都会引来别人吃吃笑声的“崇高”二字,为这代表淮师人执着的精神的“坚守”二字,为这反映淮师学子一代代努力奋进奋勇拼搏的勇气的“追求”二字。我作为一个淮师人,倍感荣耀.淮师如今正蓬勃发展着,不断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提起知名的校友,中科院院士祝世宁就是个很好的榜样。祝世宁,现任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68年,祝世宁从南京市十中(今金陵中学)高中毕业,收起了从小就爱做的科学梦,响应号召,到盱眙县明祖陵管镇公社花园大队做了知青。当时交通不便,现在两三个小时的车程,祝世宁从南京经淮阴、泗洪、双沟再到管镇,走了整整六天。跟当地的农民一样,祝世宁上河堤、扒河工、插秧、收庄稼,后来因为生产队需要,还当过生产队会计,做过知青点的团支部书记。两年的插队生活,让祝世宁知道了真正的农村是什么样的,知道了农民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生活的,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生活锻炼了他的体魄,磨练了他的意志。除了每天正常上工外,他在生产队的支持下种过试验田,尝试培育玉米、水稻新品种。“从农村到工厂再回到学校,我赶上的都是第一班车,真是很幸运。”回忆过往的岁月,祝世宁的话语中透着平和。1977年,因为机缘巧合,祝世宁教授考取了原淮阴师专并留校任教,1985年他考取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2007年底,58岁的祝世宁成为南京大学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作为我校的杰出校友,祝世宁每年都要来淮安一、两次,为母校的师生开设讲座,为母校的发展建言献计。2008年10月,在我校举行建校50周年庆祝活动中,他作为杰出校友代表在庆典仪式上致辞。他说,“现在看来,如果没有当初在淮阴师专物理系学习的那段难忘经历和刻苦学习打下的基础,就没有我今后的发展,应该心存感激啊。”他的一系列言语和行为都证明了他对母校那份炽热的心.现如今,站在科学巅峰的祝世宁时常感恩那段在淮安当农民、当工人和求学的经历,正是这些不同的生活体验,成就了他甘于寂寞、淡泊名利、甘坐冷板凳的科学精神,演绎出最富色彩的物理创作人生。近20年在淮安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使得祝世宁对淮安有着特殊的、割舍不断的情结。近年来,祝世宁每年都要来淮安两三次,给淮阴师院、淮中等学校的学生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对有关的学科建设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为淮安的发展献计献策。说起淮安这些年的变化和发展,祝世宁感到由衷的高兴。“淮安越来越漂亮了,发展的速度也非常快。”祝世宁说,省委省政府对淮安做出了辐射两千万人口的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定位,给淮安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历届党委政府围绕目标踏踏实实地做事情,让人看到了淮安的希望和美好的明天。他坦言,淮安地处苏北,基础薄弱,要赶上全省发展的步伐,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这几年,祝世宁到过淮安的富士康科技城,去过淮钢,在为淮安拉动性产业的兴旺发展而振奋的同时,他更希望淮安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能够得到长足快速的发展,“这关系到更多人的就业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真正的富民工程。”他希望淮安能够抓住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发展机遇,在国家政策的带动帮助下,发挥个性化优势,在科学发展中实现新的跨越。洪泽湖畔曾经留下祝世宁的青春岁月,也是祝世宁魂牵梦萦的地方。祝世宁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淮安加快对洪泽湖资源的开发,“现在交通发达了,人们的生活水准提高了,对自然、生态的向往越来越迫切了,洪泽湖是淮安发展旅游业和生态经济的宝地,发展前景不可估量。”当记者告诉他,淮安市委市政府正在打造“美丽清纯洪泽湖”的品牌时,祝世宁感到特别的欣慰。如今,南大物理系在全国享有盛誉,在全国物理学一级学科评比中名列第一。身为南大物理系主任的祝世宁,在醉心科研的同时,承担着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还指导着十几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每年,南大物理系都会招收到淮安籍的学生,祝世宁看到他们就觉得特别的亲切,在祝世宁所带的研究生中,就有来自淮安的学生,“淮安的学生本分、刻苦、踏实,有着革命老区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履行着学者、师者与管理者的三重使命,每年还要在国内外进行大量的交流、讲学活动,祝世宁的日程排得满满的,但是,祝世宁表示,只要淮安需要,他愿意为淮安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他说:“作为半个淮安人,我有这个义务。”从祝教授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精神在流淌,那叫执著坚忍,叫仁爱感恩,叫不懈追求、勇于拼搏,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