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三年主动发展规划_第1页
2023年小学三年主动发展规划_第2页
2023年小学三年主动发展规划_第3页
2023年小学三年主动发展规划_第4页
2023年小学三年主动发展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三年主动发展规划浩如烟海的网络各种进展规划,主动相关的内容质量参次不齐,为解决您的需求,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学校三年主动进展规划范文,供参考借鉴,盼望可以关心到有需要的伴侣。

店张学校三年主动进展规划

--全面育人和谐进展

第一部分学校进展背景分析

一、基本概况

灌南县店张学校创办于1950年,位于沂河南岸、盐河东岸,坐落于漂亮富裕的灌河半岛上,属革命老区。学校占地面积21401平方米,建筑面积5069平方米,绿化面积1200平方米。学校现有24个班级,在校同学1275人,教职工78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学历19人。

店张学校近年来通过了市县"合格学校'、"规范管理达标校'等创建验收,中心幼儿园顺当通过省、市"优质园'验收。

二、进展优势

1、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我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的硬件建设、内部设施不断改善。07年,因盐河苏港工程拆迁款新征了10660平方米同学运动场地,新建综合楼570平方米。同时多方争取资金建设配套用房20间、下水道810米、增设幼儿园透视围墙、幼儿园水冲式厕所,星罗棋布的花坛、花园、改造230平方米的师生餐厅。目前校内凸显美化、绿化、亮化、育人化功能,受到了社会的全都好评。

2、师资队伍素养优良。

学校为青年老师量身定制培育目标,推动共性化进展,加快了青年老师成长的步伐。学校有3名老师参与过省级骨干老师培训,有4名市"333'工程培育对象,有4名县骨干老师,11名县"555'工程培育对象。老师科研意识和科研力量强,新教育试验子课题《师生共写随笔同进展的实践讨论》、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学校语文学习方式讨论》于2022年12月结题,省级课题《农村学校毕业班同学厌学心理的成因与矫正策略讨论》将要结题,现正处于讨论当中的有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校全优课堂评价体系的讨论》和市第八期教研课题《学校语文"学案导学'的实践讨论》。三年中,在各级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奖或教育报刊杂志发表论文共586篇。

3、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学校根据上级规定的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全部课程,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加强校本培训,转变了老师的教学观念,推动了老师课堂教学改革。并通过教研组、备课组的研讨活动,举办片、校级活动的大型研讨活动,为老师搭建了展现平台,加快了老师的专业进展步伐。学校多次承办了北片语文教学研讨等大型活动,充分发挥了县语文教学基地学校的作用。学校创新开展读书活动,开发了校本课程《诵读大全》、《名言集锦》及《幽默故事》,拓展了同学的学习领域,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爱好,被评为县读书活动先进集体。学校着力课堂教学全优工程,践行"先学后教,合作探究,沟通展现,当堂达标'教学模式,老师教学力量持续增加,3年来13人次在省、市、县优质课、基本功大赛中获奖。

4、素养教育深化推动。

多年来,学校以同学进展为本,为同学全面进展、特长进展制造条件,搭建宽阔舞台,校内象棋、摄影、书法、绘画、写作等同学活动,激发了同学的制造力,形成浓郁的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丰富多彩,同学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

5、学校管理日益规范。

以学校规范管理为重点,坚持依法治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仔细贯彻《江苏省中学校管理规范》,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追求管理的精细化。学校行政及各职能部门职责明确,各项工作目标明确,有规划,有落实,有检查,有考评反馈。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1、主动进展意识不够。

张小60年的办学历史,形成了老师敬业,同学乐学的好传统,学校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虽然通过创建,学校水平得到提升,还缺乏对学校进展的规划和设计。现代教育要求办学者要在立足学校传统的基础上,依据时代进展需要,科学地分析学校自身优势和不足,形成学校共性化的哲学思索,促进学校较快速度地主动进展。

2、硬件建设需要加强。

经过多年进展,学校建设了3栋教学楼、一栋综合楼、一栋宿舍楼,改造了食堂,基本能够满意教学、生活需要,但是对比教育现代化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学校功能室不全,无标准同学公寓、食堂,,教学设备尚不能满意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要求,校内教育网络、多媒体帮助教学设施紧缺,校内绿化美化还需进一步加强。

3、师生素养都须提升。

张小的老师年轻、好学,但由于种种缘由,青年老师个人的教育教学特色不明显,个人专长不突出,"仿照型'、"教学型'老师多,"科研型'、"专家型'老师少,为学校实现整体式跨越带来肯定难度。绝大多数老师理论素养仍须进一步提升,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先进的,特殊是新奇事物,以适应教育的形势,尤其要加强对学科组织等人物的培育与打造。张小的同学活泼有余,但刻苦不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老师、同学的素养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飞速进展。因此,学校要实行针对性措施提升师生素养。

4、德育工作缺乏特色

德育工作基本停留在同学的习惯养成教育上,德育工作的某些内容、形式、渠道还比较单一,育人工程还缺乏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和系统性,缺乏与学科整合,缺乏讨论的意识,工作思路还不够清楚,缺乏多元化的评价。

5、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同学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多元化评价体系建立迫在眉睫。学校如何建立一系列与新课程相配套的现代学校管理体制成为当务之急。管理部门如何发挥引领作用,如何将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如何将新课程的多元评价与传统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有效融合,并促进与社会特殊是与家长的有效沟通等都是学校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其次部分学校进展理念与目标

一、办学理念

紧紧围绕县局提出的"建设名校,打造名师,培育名生'的战略目标,着眼于"思想共识、教学共为、行为共约'的管理理念,坚持走"和谐校内,质量校内,精致化校内,品牌校内'的办学思路,确定"教育就是一种爱,让每一个孩子走向胜利"的办学理念,最终成为县内有肯定影响的现代化学校。

二、进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进展观'为指导,以省、市、县"十一五'教育进展目标为依据,以创建教育现代化为契机,通过三年努力,进一步凸现学校办学特色,着力提高办学品位。把学校建成校内环境优雅,老师队伍优良,管理机制科学,教育教学质量社会认可度高,形成学校管理有特点,办学有特色,同学有特长的办学机制,创人民满足的学校,办人民满足的教育。

(二)详细目标

1、学校进展目标。

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4%以上;学校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升学率100%;2022年:合格率88%,低分率2.4%;2022年:合格率90%,低分率2%;2022年:合格率92%,低分率1.6%。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从收集故事、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演故事入手,打造学校"故事汇'特色,着力校本课程讨论。在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党报党刊、教育部门主管刊物)上发表教育宣扬文章不少于2篇,在县级媒体(灌南时讯、县电视台)宣扬不少于10次。

依据江苏省教育现代化要求,结合布局调整目标规划,从我镇地理实际状况动身,拟撤并全部村完小、教学点(不含私人办学),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办一所现代化的功能齐备的中心学校。

调整后的中心学校,估计招生2400名。约60个教学班(每班40人)。届时配套功能室、同学活动场地、设施达到规范化要求。新建标准同学公寓、食堂,新建综合楼,解决各功能室用房,新建标准的400m塑胶运动场地。建设合格的校内网络和标准化的信息中心;学校信息技术装备达到《江苏省中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标准》中信息技术装备标准的二类要求。

构建张小"魂文化',就是以"和谐单位建设'为己任,以"思想共识、行为公约、教学共为'为核心文化,从根本上讲,就是提升文化内涵,达到团队共进,不让一个同志掉队;从思想管理入手,打造"执行力文化',千斤担子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让"承包制'管理深化人心,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通过思想管理,引领目标管理,逐步向过程管理、精细化管理延长。

仔细贯彻《江苏省中学校管理规范》,落实省"五严'、市"六严'要求,违规零通报。严格财务管理,2022年学校资产重新清理登记并录入软件。严格执行收费政策,不产生新的债务,三年内化解债务86.8万元。加强平安教育,平安责任零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按月上报,消防平安达标,各类应急预案齐全。校舍平安工程2022年全部竣工,符合抗震设防七度要求。平安管理人员培训每年不少于2次。平安档案分类归档立卷,校舍平安工程档案达到网络电子版要求。校内廉洁文化建设规范合理,做好信访稳定工作,无越级*、群访大事,实现零投诉。

2、老师进展目标。

以"让老师品尝精彩的人生'为宗旨,充分调动教职工工作乐观性,在老师中形成昂扬向上、幸福上进、奋勉有为、有序竞争的环境和氛围,打造优质老师团队,在职老师全部具有相应类别的老师资格证书,专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82%,本科以上学历18%(学历提高数字统计以县招办录用库为准)。老师心理健康课程学习50人以上,高等教育自考报考人数不低于50人。

2022年,完成1本专著;2022年,标准期刊发表论文10篇,主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后每年递增5篇(其中核心期刊1篇);师陶杯论文2022年获奖10篇(其中省二等奖以上3篇),以后每年递增2篇(其中省二等奖以上1篇);十一五课题结题率100%,十二五课题市级以上立项4个。老师参与市技能竞赛获三等奖以上1个,县优课竞赛获二等奖以上1个,省市学科论文竞赛获二等奖以上2篇。

3、同学进展目标。

以"让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为宗旨,深化素养教育,落实常规管理,把德育融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追求同学的全面进展。使同学有阳光的精神底色,有良好的学习及行为习惯,有剧烈的奇怪   心和求知欲,有自己的爱好爱好和特长。同学各项竞赛获县一等奖以上2个;少儿书法考级不少于20人,参与省网络读书活动成果优秀。

4、课堂改革目标。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大力实施课堂教学全优工程,践行"先学后教,合作探究,沟通展现,当堂达标'教学模式,全优课堂优课率达45%,以后每年递增5%。

5、创建工作目标:

2022年:完成教育现代化创建任务。创市合格教科室、市职工书屋、三星级保健室,创新教育试验先进学校,创建书香班级5个,2022年3月幼教楼交付使用。

2022年:创市平安校内、市三星学校工会、优秀同学社团、县会计规范化合格单位、四星级保健室。

2022年:创省健康促进学校(铜奖)、市五一文明示范岗、五星级保健室。

第三部分学校进展的战略措施

一、学校进展策略

1、充实校内文化内涵。

平安。老师树立"平安大于天'的观念,教学与活动中要适时渗透平安教育,强化平安理念。在校内平安、交通平安、校外平安、食品平安等各方面形成常规,实现常新。

务实。切实履行师德规范。引导老师树立"全员育人',"育人第一'、"时时到处事事育人'的意识。学校通过规章制度,明确每一个老师对同学的教育任务,尤其是班级工作中明确任课老师在班集体建设中的职责,让学校的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位老师意识到自己的育人任务,并切实担当自己的职责,坚固树立"服务同学、服务家长、服务社会'的意识,持之以恒开展"真心关爱同学,倾情奉献教育'活动。

人文。学校党支部、工会要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培育良好心态和高质量的生活情趣。每学期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构筑职工"减压'的消遣学习的平台。如:登山、卡拉OK、球赛、棋赛等多项活动,并将活动延长于校际间、兄弟单位之间;开展帮扶活动,对困难教职工实施生活救助,子女入学关心,大病救助等,对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进行政策照看,同时做好教职工及直系亲属婚丧嫁娶的探访庆贺工作。

宣扬。做好学校的宣扬工作,提升学校的知名度,配备专人负责校内网的资料发布,并留意准时更新,完善、准时、精确     、快速、新奇地发布校内重大新闻,丰富校内网的内容。保证国际国内信息渠道的畅通,把握最新国内外中学校教育的进展动态,确保领导决策对信息的需求。

档案。建立完善校务档案及各种资料的收集保存,力求"全、精、细、准'。依据上级文件及各项检查要求、我校详细状况,逐步建立我校的档案管理方法

2、加快学校硬件建设。

提高熟悉,教育全体行政人员和教职工充分熟悉"进展是硬道理'这句话的真理性。我们将抓住留守儿童安居工程机遇,新建标准的同学公寓和食堂;想方设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筑200米环型塑胶跑道;抓住教育现代化机遇,更新足够数量的电脑,更换同学课桌椅,更新一批办公设备,不断充实音体美器材。

3、加强学校队伍建设。

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创设上下一心、和谐相处、团队合作、敬业奉献、勇挑重担、追求强大、不断进取的良好氛围。校长要努力成为学习型、学者型、事业型、讨论型的校长,坚持深化教育教学第一线,擅长听取群众看法,实行民主化科学化决策,实行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管理艺术,为全体行政班子成员带好头。通过行政例会,组织全体行政班子成员加强政策法规的学习与沟通,提高全体行政的执法执策水平;建立行政阶段工作剖析机制,努力提高行政的办事力量,提升团队战斗力;建立行政工作提示机制,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建立行政蹲点机制,搭建行政工作新平台,加强与老师的沟通与沟通,扩大行政的影响力。

不断提高广阔老师的师德修养和理论水平,组织老师仔细学习《*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看法》和德育工作文件,进一步提高老师思想道德素养,进一步明确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作为德育工作的动身点和落脚点,努力形成一支高质量的班主任队伍。

健全"学校--教科室--教研组(课题组)--老师'四级教科研工作的管理网络体系。立足于学校的进展,以"规范课题管理,推动课题讨论'为目的,每位一线科任老师每年参与一项校本科研课题讨论,走"教、学、研、训一体化'的道路,进一步确立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地位,加强教科研过程指导,丰富我校科研工作的内涵,提升科研品位,厚实我校教科研底蕴,努力形成一支相当水平的教研队伍。

对后勤人员常常性地开展培训工作,树立全心全意为广阔师生服务的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服务技能,打造一支人性化、高效化,全方位地为教育教学工作保驾护航的后勤队伍。

4、加强学校法制管理。

努力探究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增加法制观念,严格执行上级的各项规定,规范收费,深化推动校务公开,完善教代会机制。

严格执行《江苏省中学校管理规范》,省市"五严'、"六严'等各项规章制度,细化教育教学全过程管理,踏踏实实管好、干好每一项工作。

改革教干竞聘方法,优化学校中层干部的用人机制;完善老师聘任制度,改革绩效考核制度,进一步调动教职员工争先创优的工作热忱。

二、老师进展策略。

1、扎实开展师德教育。

进一步加强老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全体老师进一步加强自身修养,立足于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建办人民满足教育的高度,增加责任感和使命感,教书育人,身先示范,争作奉献。从小事入手,从小处着眼,推动老师精神家园建设,优化师生关系、老师与同学家长关系,推动和谐校内建设。引领全体老师严格依法治教、依法从教,规范职业行为。强化师德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老师绩效工资、岗位竞聘等挂钩,加大对违反老师职业道德行为的惩罚力度,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实行"一票拒绝'。

2、仔细抓好全员培训。

进一步贯彻落实老师"六仔细'工作目标和要求,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良好氛围,加大对老师"六仔细'工作状况的检查力度和密度,做到定期与随机督查相结合,细化检查过程,建立资料跟踪机制。

请市、县教育局和本县兄弟学校的领导、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有方案地对老师进行专业培训,开拓视野,每学期的专家来校讲学活动不少于四次,组织全体青年老师进行外出观摩,开展与兄弟学校及南通市对口支教学校的协作沟通活动,制造一切机会,让更多的老师走近名师。

依据学校确定的到2022年本校老师本科以上学历达70﹪以上的目标,对老师量身定衣设定成长目标,通过报销费用、协调好课务、供应便利等途径,连续鼓舞老师参与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

建立理论学习制度。实行定时与即时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引导老师学习生态教育理论,不断增加生态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识和紧迫感,不断完善自身的学问结构,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

3、深化开展校本研修。

以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校全优课堂评价体系的讨论》和市第八期教研课题《学校语文"学案导学'的实践讨论》的讨论为平台,以教研组活动为抓手,把教研与科研有机结合,让老师平常的工作进入讨论状态。

4、加强青年老师培育。

以老师专业进展的需要和各项指标为依据,充分考虑每一位老师的专业成长和自主进展,制定《老师成长三年进展规划》,依据目标达成状况、成果记载等对老师进行定性与定量的考评,把考评结果与晋级评优、奖金福利挂钩。以老师目标自我达成的形式,促进老师成长。实行落实常规、竞赛比武、师徒结对、上岗压担、外出听课、参观学习、易地培训、上公开课等多种形式,促进青年老师的业务水平的提高,加大培育力度促使他们早日成长成材。通过三年努力,20%以上老师成为县以上学科带头人或骨干老师,40%以上老师能上县级以上公开课,50%以上老师能够有论文发表或获奖。

5、诚意组织老师节日

(1)三八节。每年3月份进行适合女教工参与的活动项目。

(2)老师节。学校每年9月进行老师书画、演讲、朗诵、歌舞等文艺活动。

(3)元旦节。每年元旦,学校进行老师各类趣味竞赛活动。

6、科学构建老师行程。

一天:每天读书1小时,熬炼1小时,与1个同学沟通,时间不少于15分钟。

一周:每周1篇教学反思(包括网上博客、教学后记、读书笔记等),建立学科博客群(如音乐、美术、体育等)。

一月:进行一次老师教育教学大讲坛。

一学期:每学期要有一篇论文在县(校)以上沟通或获奖。

一学年:组织老师外出学习、沟通、参观或考察1次,体检1次,建立健康档案。

三、同学进展策略

1、科学推动五自培育。

生活自理:在《品德与生活》等课程中渗透一些生活常识,教育同学自己的事自己做。在校内开展"内务小能手'竞赛:做国旗、包饺子、钉纽扣、数码照相等,使劳动成为队员生活中的需要。开展同学自我爱护基本常识教育,防火、防盗、辨向等自我爱护基本力量的训练,进行法制教育。组织同学观看交通平安视频。开展平安疏散演练,进行平安学问竞赛等。

学习自主:我校在推动全优课堂中,定期评比校级、班级"自学之星'。

行为自律:通过学习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合作训练、"习惯成就人生'演讲竞赛等形式对同学进行自律教育。

人格自尊:加强对同学进行自尊、自信教育。

心理自强:加强同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关心同学树立自强奋进的坚毅作风、自尊向上的进取意识、自信坚韧的意志品行。

2、开展"每月一事'活动。

依据县局基础教育科《关于在全县各中学校开展"每月一事'活动的通知》,学校确定每月一事主题教育内容,使各种主题思想深化同学心灵,提升同学思想道德素养。

学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好"每月一事'的项目培训和推动工作,总结每月活动的开展状况,布置下月重点内容;关注活动过程,准时检查各班级的活动状况,督促"每月一事'活动专贴的使用与更新,做好活动的考核评比工作。

学校成立"每月一事'项目开发团队,做好项目开发和指导工作。组织老师共同研读《一生有用的十二个好习惯-新教育试验每月一事项目操作手册》(许新海编)。充分利用教育在线网上论坛,充分汲取其他地区和学校的胜利阅历与做法,结合学校实际状况,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状况的活动方案,将活动与新教育试验的六大行动及学校的其他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主题阅读、主题实践、主题讨论、主题随笔等方式多维度推动,逐步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综合课程。

3、提高同学学科成果。

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主要有备课制度、上课制度、听课制度、批改作业制度、考试阅卷制度、质量监掌握度。并尽力保证各项制度落实到位。优化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重点放在学法指导与力量培育上。强化同学课外学习、作业行为,强化习惯培育。加强家校联系,赢得家长支持,提升家校合力。

4、扎实组织同学节日

(1)读书节。每年4月和9月,学校用一周时间分别开展一次读书系列活动,如主题共读、图书漂流、读书演讲及阅读之星评比等。

(2)艺术节。学校于"六一'期间、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系列艺术活动,同学全员参加。

(3)体育节。学校每年11月份进行中学校生运动会。

(4)科技节。学校每年10月份进行小制作、小创造、劳动实践技能操作竞赛与制造性活动。

5、科学构建同学行程。

一天: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半小时,每天室外体育熬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

一周:三班级以上同学每周写1篇读书笔记。

一月:进行一次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

一学期:进行一次综合素养评价。

一学年:组织同学体检1次,建立同学健康成长档案。

四、课堂改革策略

在县教育局指导下,深化实施课堂教学全优工程。学校在推动全优课堂工作中,着重四个层面:学习层面、分解层面、制度层面、形式层面。俗话说:水到"渠'自成,而在全优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的思索是:"渠'成水自流。学校将特地成立全优课堂工作室,跟踪服务,了解问题与困难,准时总结阅历,并且层层分解,全部教职工都很清晰自己应当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标准。为了推动工作,促进全优课堂工作持续进展,学校还将构建实施全优工程的保障体系和激励机制,鼓舞先进,鞭策后进,让老师学有榜样,干有目标。

我们将围绕县局提出的"先学后教,合作探究,沟通展现,当堂达标'基本教学模式,主要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小组固化,教学案、学习案的编写,课堂时间固化,老师反思,逐个环节打磨。

学校把实施全优课堂工作作为学校日常工作的必修课,凸现管理、指导、服务三大功能,做好查课、集体备课、每日反思、转变传统的评价方式等。开展丰富的讨论活动,搭建多层次的学习平台。

五、创建工作策略。

1、加强组织领导。

对各项创建工作,学校将成立校长为组长,分工负责人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部署督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要依据创建标准结合学校特点,科学制定创建工作方案,细化责任分工,明确工作职责。

2、强化创建责任。学校制定创建工作责任制和自查自纠等制度,将创建工作落实到各责任处室、详细人员。建立"日巡查、月通报、季评比'的检查制度,强化创建责任。

3、注意业务培训。

很多创建工作具有创新性,要组织学习验收细则,逐条分析理解,使创建工作朝着正确方向坚决前进。

第四部分学校进展的保障体系

一、思想保障

办学思想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只有将办学思想内化为教职工的共识,并成为教职工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得以落实。实施和管理本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将首先组织学校中层干部、班级组进步行学习,充分把握规划的理念、内涵;其次在全校老师中间进行充分的宣扬和动员,使老师理解规划实施对于学校进展的意义,制造规划实施良好的舆论氛围。进而通过有效的工作取得同学层面、家长层面、社会层面的认同。

二、组织保障

学校建立由校级领导、部分中层干部、老师代表组成的主动进展规划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各分管领导、处室、教研组详细落实,全员参加。

三、制度保障

1、建立并完善各种制度,使学校各项管理走上规范而有序的轨道,保障校本教研、课程改革、同学实践活动等各项工作的顺当开展,为实施学校的主动进展制造条件。聘请专家开展论证,供应策略的支持,并赐予指导和监督。依据学校规划的内容,制订相应的评估体系,每学年组织评估,监督规划的实施,并能准时调整,修订规划。

2、准时做好规划各阶段的检查测评工作。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各部门及个体的短期目标行为进行评估,将行为绩效与实施奖惩结合,鼓舞先进,激励全体,真正提高学校组织的整体效应。

四、师资保障

加强学校行政班子的建设,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形成"分工不分家,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努力建设一支品德好、观念新、学历层次高、教科研力量强的师资队伍。

五、后勤保障

加强后勤制度与机构建设,使学校校产管理、财务管理、生活管理走上规范而有序的轨道。从而为老师有效使用先进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推动教育改革制造条件。争取各方财力,加大资金投入,调整经费使用结构,保障老师培训,新课程改革,同学的活动等各项工作顺当开展。

篇2:一中十三五进展规划

榆赣一中十三五进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榆赣县第一中学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全体教职员工坚持和实践科学进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内强素养、外塑形象,致力于办人民满足的教育,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教学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2022年6月顺当通过了江苏省四星级一般高中的验收,为学校以后的持续、建康、和谐进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深化贯彻科学进展观,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内涵,办让人民满足的教育,连续做大做强一中品牌,现依据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遵循教育规律,结合学校进展实际,编制"十三五'事业进展规划。

第一部分学校进展现状之分析

一、学校基本概况

1、基础设施。学校位于榆赣县新城区,2022年2月新校全面投入使用。学校占地220亩,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现拥有教学楼3栋,可设84个教室,全部装配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试验楼1栋,可满意四星高中关于理化生试验要求;图书馆1栋,藏书16万余册;科艺楼1栋,设施齐全,满意艺术教育的要求;现代化办公楼1栋;同学公寓4栋,容量为4000个床位;师生食堂1幢,能满意4000人同时就餐;400米塑胶跑道的田径场一个,200米

环形跑道的田径场一个,水泥篮球场12片,乒乓球台20个,基本满意师生课外文体活动需要;校内综合配置电话、广播、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技术在校内得以广泛有效运用,硬件设施堪称全市一流。

2、师资队伍。学校目前拥有教职工309人(不含临时工)。其中专任老师279人,本科学历合格率100%,有讨论生学历或在读人员18人,占6.45%;高级老师119人,占42.65%;特级老师1人;全国优秀老师1人,省级师德标兵、优秀老师1人,市级骨干老师23名,市"三八红旗手'1人,市优秀老师、班主任、师德标兵25人,市级教学能手5人。

3、生源构成。我校为四星级一般高中,面对全市招生。由于地处县城,县城地区的试验中学、外国语学校、华杰双语学校三所学校的毕业生,基本不情愿离开县城到乡镇上高中;按现行政策,榆赣高级中学在我校之前招生,因而同学来源比较简单,我校同学呈现"留守孩子多、单亲子女多、学困生多'等特点,同学文化基础整体相对薄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难度大。

二、学校进展优势分析

1、优越的地理位置。

学校地处榆赣县政治和文化中心--榆赣新城东部,是连云港市经济进展的"一体两翼'的北翼。紧傍黄海,交通便利,校内东边就是新建242省道,离连云港市区只有20分钟路程。优越的位置优势为学校可持续进展供应了强有力的保证。

2、较好的"品牌'效应。

现行领导班子成员均为高校本科毕业,拥有硕士学历4人,具有多年的教育教学管理阅历。学校办学成果斐然,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办学阅历。2022年6月顺当通过江苏省四星级一般高中验收,具有较强的"品牌'效应。

3、拥有雄厚的师资力气。

学校现有专任老师279人,其中高级老师119人,拥有硕士学历老师18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3名,市级各类名师5人,市级以上名老师在全市名列前茅。初步建立起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教风严谨的师资队伍,为实现学校可持续进展供应了最珍贵的人力资源。

4、具有省内一流的教学硬件。

学校现有高水平计算机室6个,多功能报告厅3个,每口教室都装配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新型理化生试验室22个,拥有标准化校内网络系统,百兆光纤接入,完全无纸化办公。教学管理实现系统化、数据化,同学素养评价实现电算化。拥有全套高中学科教学与学习资源体系。

5、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学校在抓好常规管理特色的基础上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在生源选择不占优势的状况下,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使学校办学水平得到社会认可。音乐、美术、体育等科目基础好,师资力气强,尤其是体育特长教学成效显著。

6、加强内部管理,学校平稳、平安、有序。

学校立足实际,正视困难,统一思想,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营造学校文化氛围、完善校内安排制度体系、强化学校常规管理、强化平安意识等方面入手,进一步理顺学校内部管理秩序,为学校平稳、平安、有序、快速地进展奠定了基础。在同学管理上,学校以人为本,以"仁爱教育'为导向,疏导和规范并举,组织同学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同学身心健康,提升同学思想道德素养。目前学校初步形成了"平安、卫生、有序、文明'的教学环境。

7、教科研意识增加,讨论成果丰富。

我校是连云港市教科研先进学校。目前担当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10项,校级课题30项。通过课题讨论提高了一批老师的教科研力量,一支教科研骨干队伍正在形成。2022年有100余篇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其中省级以上有12篇。老师优质课在国家、省级、市级竞赛中都获得好成果。省、市、校三级科研网络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形成了较好的科研氛围。

8、深厚的文化积淀与新时期进展势头为学校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榆赣一中建校已有三十余年,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全体师生不甘人后,奋勉向上,内强管理,外树形象,学校示范性不断增加,学校地位逐年提升,并已基本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有着自身办学的比较优势,为学校后期进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制约学校进展的因素

1、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急需提升。

由于学校地处县城,老师来自不同学校,师资队伍层次、结构不一,造成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高水平、高素养老师数量少,难以适应学校又好又快进展的需求。依据省四星级高中的要求,学校急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老师专业素养、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2、教育教学观念尚需转变。

部分老师教育教学观念与当前社会进展要求、教育进展趋势有肯定差距。特殊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部分老师旧有观念尚未转变,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理解不够透彻,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还不能得到切实运用。

3、教育科研水平有待提升。

学校科研虽然取得了肯定的成果,但科研成果总体水平不高。它表现在:名师、骨干老师少,在学科上能在全市起到带头示范作用的名师更少;省级以上讨论课题数量少,特殊是能被推广应用的课题很少,讨论质量不高;老师论文数量不少,但获奖档次不高;老师基本技能竞赛获奖不少,但一等奖不多;老师群体尚未形成深厚的科研合作氛围,老师离"讨论型'、"学者型'的要求差距较大。学校教科研水平急待提升。

4、对优秀生源的吸引力有待增加。

由于学校刚刚成为四星高中,和市县内知名学校还有较大差距,要形成对优秀同学的吸引力和良好的社会知名度还需要经过艰苦努力。这种状况将在肯定时期内影响学校生源的质量,制约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5、管理机制尚需进一步健全。

学校管理水平与办学内涵是根本所在,由于学校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等存在差距,学校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亟需提升完善。探寻一条提升老师幸福指数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对于榆赣一中来说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其次部分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和基本原则

仔细做好学校中长期进展规划,是促进学校将来又好又快进展的前提与基础,是实现在十三五期间将学校建设成为"市内一流,省内知名'的国家级示范高中目标的题中之义。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法》、《老师法》、《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展纲要》、《*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养教育的打算》、《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进展的打算》等法律法规为指南,深化实践科学进展观,信任并依靠全体教职工,坚持以教育质量为生命线,以教育创新为动力,追求同学人格塑造与智能培育的和谐统一,进一步实施仁爱教育,进一步提升队伍素养,进一步凸显艺体办学特色,进一步提升学校文化品位,着重内涵进展,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在市内外享有较高声誉与办学特色的国家级示范高中。

二、办学理念

确立"科学人文并重,师生共同进展'的办学理念,以"为同学共性进展铺路,为同学终生进展奠基'为办学宗旨,以"管理与人为本,质量以生为本,进展以师为本'为办学思想,开展以"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生命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生'教育,以"怀仁励志.尚德进取'为校训,培育"文明、团结、勤奋、向上'的校风,"敬业、创新、严谨、精深'的教风,"博学、善思、刻苦、求真'的学风,加强"分层教育,多元进展'特色建设,全面推动素养教育,培育德艺双馨、富有共性和创新力量的一代新人。

三、基本原则

依靠师生,注意内涵,凸显特色,分段实施。

第三部分进展目标、策略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

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为指导,以创新管理模式为途径,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抓手,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育教学创新,增加办学特色,提升教育科研水平和校内文化品尝,力争到2022年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创新型,示范性,高质量,有特色'居于全市前列、全省知名的国家级示范高中,实现学校整体工作的可持续健康进展。

二、进展策略

依据总体目标,拟实行以下进展策略:

●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推动管理体制改革,提升管理水平,以管理促效益。

●实施科研强校战略,围绕教学改革与教育质量提高,开展高水平校本科研。

●以名师工程为重点,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促进老师整体水平提高。

●推动分层教学,培育多元进展的办学特色,打造高品位的校内文化。

●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三、主要任务

依据学校现状和进展要求,要在将来五年实现进展目标,必需加快进展步伐,有重点、有方案、分阶段实施进展策略。学校将以创新管理模式为途径,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改革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增加办学特色为突破口,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大力提高老师教科研水平和力量,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和校内文化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数字化校内提升工程

1.目标

在充分利用现有办学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完善教育现代化设施,推动学校现代化、生态化建设,使学校基础设施、教育教学设备配备齐全并保持全市先进水平,满意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2.实施措施

(一)完善教育现代化设施

不断改善学校电教设施设备,建设数字化校内;建设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校内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能满意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网络环境;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校管理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①改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

--建设校内视频系统。配置一个电视演播室及转播间,实现同学自主演播电视节目,转播、录播电视资源。

--配置一个课件制作、视频资源编辑室,一个计算机修理室。

--更新试验、语音、电教、计算机等教学设施设备,进一步完善IT网络和多媒体课件制作室,实现与省市教育信息网络联网。

--提高现代化教育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充分发挥各类资源室、电化教室、电脑房的育人作用。确保理化生演示试验、分组试验开出率达100%;试验管理规范科学。

②建设校内计算机网络系统

--依托榆赣教育城域网,改造校内网工程,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帮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内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建立技术先进、扩展性强、掩盖全校的校内主干网络。

--加强学校网站建设,逐步形成自身的服务器系统。

③建立校内网络计算机管理平台

--建设数字化学校管理系统,实现校务、教务、总务管理网络化。

--建成高效的教务管理系统。全校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传递与沟通,发布公告、通知、工作日程支配等。教务处利用网络进行教与学的信息处理,老师可用电脑实行教学评价与同学信息管理。同学可根据学校有关规定了解各科的学业评价信息。

--建成高效的学校电子管理系统、电子论坛服务系统、校内视声频系统;建成适用食堂、图书馆、宿舍、教学楼、科艺楼、体育馆管理的电子管理系统,实现校内学习、生活的数字化。

--完善校内一卡通工程。通过师生校内卡实现身份验证、购物、图书馆、食堂等场合通用。

④建设校内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平台

--建立校内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老师备课系统,建成全校多媒体教学系统,构建教学资源与制作平台,实行多媒体教学,并供应现代远程教学。

--构建校内计算机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库:建立新课标资源库;建设教学资料库,学校主要课程的教案、试卷、教学录像输入电脑,推动校本课程滚动进展;构建文件传输、资源共享、视频点播、网络备课等系统平台。

--建设网络教学系统,推动网络学习。推动老师开展网络教学。

--实行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引导同学通过网络信息资源,开展自主性、讨论性学习。

⑤建设数字化图书馆

--建成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图书网络,通过校内网实现各电脑终端查阅电子书刊文献信息,为校内外师生、科研人员供应信息服务。

(二)培育办学特色工程

办学特色是学校可持续进展的增长点,"学校有特色,老师有特点,同学有特长'是学校进展努力的方向。学校要依据历史与传统、学校师资特点、办学条件、生源与环境、社会对人才需求多样化等条件,进一步培育"分层教育,多元进展'的办学特色。

1.创建学校特色的目标

学校特色建设的目标:以"为同学共性进展铺路,为同学终生进展奠基'为宗旨,大力培育"分层教育,多元进展'的办学特色,进一步强化体育、艺术教育,形成和谐进展的育人环境;以怀仁文化为主线,实施以"三生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仁爱教育,建立全方位育人体系,把授知、育德、审美、健身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同学潜能,通过以"三个一'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形式,努力打造榆赣一中特色品牌。

"三个一'包括"一礼、一艺、一体'。"一礼'是指同学礼貌、礼仪、礼节、卫生、健康、品德等方面的行为规范教育,使"先做人后成才'成为榆赣一中同学入学的第一堂课;"一艺'是指艺术教育,包括美术、音乐等特长培育,发挥同学特长,因材施教,进一步开展分层次教育,强化"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以人为本的共性教育理念;"一体'是指体育熬炼、形体训练和体育特长生的培育,在体育传统校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强化足球、乒乓球、篮球、田径等体育强项,在引导同学体育熬炼基础上加强业余训练,为高校培育和输送更多的体育人才。同时为适应当前社会进展和同学爱好爱好,学校将努力打造同学形体训练基地,形成榆赣一中同学特有气质和精神面貌。拓展同学综合实践活动、讨论性学习的外延,深化校内文化内涵,发挥文化的濡染净化功能,形成富有鲜亮特色的文化辐射和教化效果,营造浓郁的校内文化氛围。

2.实施措施

(1)挖掘地方文化特色

--继承我县"怀仁'传统文化,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践行"怀仁励志,尚德进取'的校训。

--把地方的文化名人引入学校教育,在课堂教学当中,用实际事例熏陶同学。

--进一步开展校本课程讨论,开发一批特色的校本教材。

(2)保持和增加艺术教育特色

--依据艺术教育的需要,添置利于美术、音乐等特色项目教学活动的必要设备。

--加强艺术特色教育舆论宣扬。制定艺术教育特色规划,仔细落实规划实施工作,使艺术特色教育深化每个老师内心。宣扬与推广艺术特色教育,使艺术特色教育深化同学心灵。

--完善艺术教育特色教育管理制度。在广泛征集老师、同学、家长看法和建议的基础上,科学地设计艺术教育管理制度。

--加强艺术教育师资。引进艺术教育优秀人才;强化老师艺术教育素养与技能的培训;聘请艺术专家、名人为艺术特色教育的兼职辅导员。

--加强艺术教育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依据本校艺术教育特色,讨论制订校本课程体系标准,讨论和开发富有艺术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设置应有利于发觉美、观赏美、展现美,关注自然生态的和谐美、社会生活的人情美、同学个体的人性美。

--依托课堂教学主阵地,寻求学科教学与艺术教育的最佳结合。探究艺术教育与各学科相互渗透机制,明确各学科的艺术教学目标和任务,充分利用各学科的内涵美。

--探究艺术教育的课程标准与评价体系,查找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讨论艺术教育渗透于多彩校内活动中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营造校内艺术氛围对于育人的作用。

(3)保持和增加体育特色

--推行欢乐体育,增进同学身心健康进展。

--加强体育组、医务室自身管理和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两个条例'。体育组全体老师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抓好课外活动和艺体专项活动,培育好学校体育传统项目。

--开展普及性运动。保证同学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贯彻实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同学体质健康标准》;落实《江苏省同学体质健康促进条例》;同学的体育熬炼达标成果与先进班集体、优秀班主任的评比挂钩;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

--开展学校群众性体育运动。举办好学校运动会,开展全员健身活动,丰富师生校内文化生活,促进师生身心健康进展。

(4)加强环境教育,打造省级"绿色学校'品牌

--创建绿色校内。引导师生关注环境爱护问题,把握基本的环境科学学问。培育师生树立环境干净的荣辱观,喜爱大自然和爱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使师生养成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关怀校内环境做起的习惯。将节水、节电意识深化到每个师生的日常行为中。

--加强学校环境管理工作。成立"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领导小组负责牵头制定学期和年度创建方案,确保方案的可操作性并落实到位。制定和不断完善校内环境爱护的规章制度,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校内建设中。

--提高师生员工的环保学问水平。学校支持骨干老师参与国家、省、市组织的环境教育业务培训。通过多种传播途径宣扬环境教育学问成果和阅历,对有关环境教育的优秀教案及同学优秀论文以"校本教材'的形式结集印发给师生学习。

--提升校内环境绿化品位,制造和谐进展的环境氛围。努力保持和提升校内与现有城区建设的和谐,创设动植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并充分利用校内动植物资源进行环境教育教学。遵循绿化原则及植物配置设计,创设绿、美、香、净的校内环境效果。将绿化穿插布局于景观之中,力求做到以绿为主,绿中求美,林果并植,点带相连,园中育园,景中植景,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校内文化融入校内环境。将校牌、校训、楼栋命名、历史沿革、文化长廊、名人名言与古树名花、林阴步道穿插于碑、亭、廊、雕之中,达到使师生能够在移步换景中感受浓郁的"校内、花园、学园、乐园、家园'的意境。

--落实环境教育教学活动。常常开展各学科环境教育研讨和科研活动,努力将环境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注意在特定的环境教育日、周里组织师生参加环境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地球日、环境日、科普周等机会组织同学参加课外、校外环境教育活动。加强同学环保社团的组织管理,支持同学环保小组的各项活动,嘉奖师生环保教育课题的讨论。

(三)深化体制改革工程

科学规范管理是学校健康快速进展的组织保障,科学管理制度建立对理顺关系、调动各方面工作乐观性、主动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校应全面贯彻党的各项教育方针,落实《江苏省中学校管理规范》,依据时代需求,切合自身实际,遵循现代学校管理的思想和理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1.目标

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管理保障系统,实现学校管理的人文化、民主化与科学化,加强服务意识,提倡务实高效的管理作风,增加学校内部活力,形成有助于推动素养教育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1)树立"人文、民主、法治、和谐、可持续进展'的管理思想。要加强人本化的内涵管理,形成"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情留人'的新理念;坚持民主办学、依法治校的原则,充分敬重教职工的仆人翁地位;实现学校内部和谐相处,共同参加;敬重管理科学,追求管理的卓越性;关注学校将来进展力量、关怀同学长远进展。

(2)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对',坚持"为同学共性进展铺路,为同学终生进展奠基'的办学宗旨,坚持"管理以人为本,质量以生为本,进展以师为本'的办学思想,全面实施素养教育。坚持依法治校,健全校内管理、人事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同学管理、后勤管理、档案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学校党组织对学校重大决策的审议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同学参加学校管理制度;实行校务公开;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全员聘用制,职、责、权、利统一的岗位责任制,具有激励导向机制的安排制度,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教育评价制度。

(3)建设一支精诚协作、素养优良、结构合理、高效务实的管理队伍。

2.实施措施

依据学校进展要求,建章立制,奠定科学管理基础,形成契合学校实际的管理模式。

(1)加强管理体制建设

--建立和健全校务委员会审议制度。

--加强行政班子理论学习和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素养,提高教育决策力量和科学管理水平。

--增加工作透亮     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建立干部责任制。核定干部岗位和人员编制,明确"四定'(定岗、定责、定酬、定人)。制定和完善《榆赣一中中层干部评价方案》,实施中层干部考评、考核制度,建立干部聘岗、轮岗和进退机制。干部要深化教学第一线,建立干部分管制度。

(2)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依据公开聘请、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全面实行教职工聘任制,优化老师队伍。

--建立人才流淌机制和竞争机制。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公正的聘任方案,教职工聘任以岗位要求和业绩为主要依据,"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建立健全与老师聘任制相适应的保障制度。

--制定和完善《榆赣一中老师进展性评价方案》。对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及科研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对老师的思想品德、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和工作实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实行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老师的综合表现作为聘任依据。

(3)建立岗位责任制

--围绕学校教学中心优化岗位配置,形成职责明确的岗位体系,建立科学、明确的工作责任标准。

--实行定编制、定岗位、定任务。

--实行岗位聘任制。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校长与受聘老师签定聘用合同书,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及权利。

--实行目标管理。依照岗位目标责任和老师目标管理考核方法,对老师进行全面考核。

--建立与目标责任制相应的奖惩制度。

(4)建立以绩效津贴为核心的学校安排制度

--改革教职工津贴安排制度。完善《榆赣一中津贴安排方案》,实行教职工酬劳与工作业绩挂钩,充分调动教职工工作乐观性,使教职工有归属感,提高教职工的幸福指数。

--建立工作目标体系。以年度为周期,签订工作责任书,明确工作目标、职务、责任、权力与利益。

--探究首席老师年薪制。

(5)建立与完善民主监督机制

--充分发挥教代会和工会的民主管理作用。定期召开教代会,乐观开展民主评议,增加教代会和工会民主管理和参政议政的力度。

--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党员目标和支部目标管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充分发挥党、团、工会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力军作用。

(6)创新同学选拔与管理制度

--依据上级部门的有关政策,实行艺体特长生免考入学制度。

--实行同学自主管理。各班级实行班级组同学会指导下的"班级值周制';班级实行在班委会领导下的"小组值周制';宿舍实行在老师指导下的"值日生值日制'。明确同学自主管理的职责,建立相关制度,培育和发挥同学管理的自主性与制造性。

--建立同学评价制度。完善《榆赣一中同学综合素养评价方案》,深化考试内容和方法改革,优化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建立同学校本成长档案,重视同学自我评价及相互评价,形成同学参加、过程开放、方法民主的进展性评价。实行学分制,构建同学学分评价体系。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依据全面推动素养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师资队伍建设要以提高老师队伍素养为目标,大力提高教学力量和教科研水平,加强老师队伍结构调整,造就一支高素养、专业化、高水平的老师队伍。

1.目标

经过五年努力,建立起一支"师德高尚、敬业乐教、治学严谨、学问广博、擅长创新、结构合理'的高素养师资队伍。

(1)提高学历层次。到2022年,具有硕士学位以上讨论生学历的专任老师达到25%,引进博士等高素养人才。

(2)更新教育理念。适应素养教育需要,顺应新课改潮流,了解现代教育理论。

(3)把握现代教育技能。加大老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力度,在教学过程中能娴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4)保持合理的年龄结构。在老师队伍调整、提高过程中,进一步保持合理的老师队伍年龄结构。

(5)老师由"阅历型'向"讨论型'转变。学校定期组织对老师进行教育科研力量的培训,乐观鼓舞老师申报各个层次的教育教学讨论课题,通过参加教科研课题讨论,促进老师科研素养提高。

(6)培育学科带头人。大力建设名师工程,着力培育优秀学科带头人,并充分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2.基本原则

(1)全面提高与重点培育相结合。在对全校专任老师政治素养、业务素养普遍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加强35岁以下青年老师的培育和提高,培育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

(2)师德与师能同建。学校通过"四业三爱(即"敬业、乐业、精业、创业'和"爱岗、爱校、爱生')教育,树正气、提素养,造就德才兼备的老师队伍。

(3)专业提高与培育特长相结合。老师进展要走专业化道路,同时培育老师的教学特长,形成整体队伍专业学问与技能扎实、不同类型老师教学特长明显的格局。

(4)名师引路。实施"名师工程',加大骨干老师的培训力度。

3.实施步骤

(1)启动阶段(2022年-2022年):摸清师资基本状况,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2022年-2022年):按规划分段实施,对各阶段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全面推动工作开展。

(3)完成阶段(2022年):评估各项指标实施状况,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状况,努力实现既定目标,达到省示范高中师资的要求。

4.主要措施

(1)加强师德教风建设

--师德建设是提高老师素养的核心。仔细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中学校老师职业道德规范》,出台《榆赣一中师德规范》,规范老师行为,促使老师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领先垂范、为人师表。

--建立一套科学的师德考核方法。实行领导测评、老师互评、同学参评、家长联评相结合的方法,将师德评价考核作为老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拒绝制。

--树立师德标兵。通过评比师德标兵、开展师德标兵先进事迹报告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升师德水平。通过示范与学习,进一步促进老师爱生爱校爱事业,健康进展,为人师表。强化老师的敬业精神、开拓精神、合作精神、奉献精神、学习精神。树立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

(2)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树立全面实施素养教育的理念,使全体老师在教学中做到:促进同学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力量;注意培育同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实行分层教育,注意同学共性进展;面对全体同学,对全部同学赐予同等的关注;培育同学创新意识和创新力量;强化开放与竞争意识,培育合作精神。

--亲密关注教育理论进展动态,邀请专家、学者到校作学术讲座,扩大老师视野,促进教育教学理念的准时更新。

--鼓舞老师在教育教学上不断创新,形成个人特色。

--定期召开全校老师教学阅历沟通会,构建老师教学反思、专业成长的平台。

(3)全面实施老师进修和培训方案

①培训管理制度

--制定《榆赣一中老师培训规划》,对全体教职工分阶段实施全员业务进修和培训。

--建立老师进修和培训的激励机制。制定《教职工学历提高嘉奖方法》,落实嘉奖措施,鼓舞教职工学历进修和岗位培训。

--严格培训制度。加强考核培训,建立老师成长档案。

--制定青年老师成长方案。制定"骨干老师培育方案',实施"骨干老师培育措施'。

--推动"名师工程'。遴选学校"名师',争取更多老师进入省、市"名师工程'行列,扶持若干老师成为全国名师。争取到2022年培育一批国家级或省市级青年骨干老师、省市级优秀班主任;建成一支能够担当市县级兼职教研员任务,担当公开课、讨论课和观摩课任务,在连云港市有较大影响、高素养的骨干老师群体。设立特级老师工作室,为特级老师进展制造条件,推动"名师'成为"名家'。发挥名师品牌效应,带动青年老师成长。

②确定培训原则

--要把提高青年老师的培育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

--培训内容切合老师专业进展需要。既要有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法律法规内容,又要有学科内容、专业学问、校本内容等。

--培训形式敏捷。要有进修、自修、讲座、办班、座谈、争论以及出外考察和聘请专家、杰出的同行来讲学等。

③培训内容与形式

--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培训,为老师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拓宽理论基础。鼓舞老师理论进修,老师依据不同学科精读教育理论名著。为老师供应培训活动的时间、机会和经费。

--组织老师学习新课改理论,深化开展新课改老师培训活动,增加老师实施新课改的校本讨论力量。

--加强新老师上岗培训。依据老师必需具有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确定培训专题,定期组织岗前培训工作。

--依据学校教学特色培育需要,加强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科目老师的培训工作。

--依据教学现代化要求,开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力量的全员培训。方案到2022年,80%的老师达到信息技术教育高级水平,100%的老师能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制作开发教学课件,开展计算机帮助教学。

--举办"青年老师专业进展论坛',对年轻老师进行校本培训。

--实行"导师制',聘请资深老师为青年老师的指导老师,通过"传、帮、带'等形式,加强对青年老师的分层次指导,加快对优秀青年老师的培育节奏。

--要求老师参与校本教研。规范校本培训要求,将老师参与校本科研、撰写各类论文、出版各种著作(教材)、制作各类教育教学软件等按肯定方法折合为肯定的校本培训学时。

--采纳短期脱产、自主学习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等培训形式,有方案地对全体老师开展分类培训。

--建立教学观摩、评比平台。每学期组织老师开展教学比武、优质课评比等活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实行老师沟通制度。选派老师赴名校兼职上课,学习优良教风学风。邀请名师来我校上课,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4)完善老师考核激励机制

①加强老师考核

--根据有关规定,对每一位老师实行公正、公正的考核。

--将考核结果记入个人档案,与老师的职务评聘、奖惩等挂钩。通过考核调动老师的工作乐观性,促进老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②健全嘉奖制度

--强化以师为本意识,拓宽多渠道融资方式,提高教职员工的福利,稳定老师队伍。

--大力表彰和嘉奖优秀老师。对开拓创新、成果突出、为学校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师赐予精神鼓舞和物质"重奖'。

--嘉奖向一线老师倾斜。

--对各种教学竞赛活动的获胜者赐予肯定的嘉奖。

(5)加强对外沟通合作,加快学校开放的进程。

--努力做好老师沟通工作,有方案的做好骨干老师到外地进修、访问。深化做好同学国际沟通工作,有方案地组织同学到外地参与夏令营、文化沟通等活动。

--将来五年内在确保对县内帮扶学校示范基础上,力争更广泛地与国内外知名学校建立沟通与合作关系,实行外出学习沟通、请专家来校讲学和教学,促进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五)推动课程改革工程

课程是学校办学特色的载体,是推动素养教育的关键环节。学校要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加强基础课程,重视活动课程,保证综合课程,开发隐性课程,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实现教学方式转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课程改革成果,在新课改中走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新路子,为同学的终身进展打好坚实基础。要乐观、稳妥地推动新课程改革,为学校的跨越式进展供应丰富的内涵。

1.目标

(1)核心目标

以深化课程改革为抓手,促进学校、老师、同学的共同进展,为同学进展供应高质量的课程服务,推动学校健康进展与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2)详细目标

--以课程建设为重要内容打造学校文化,构建学校隐性课程。

--建立课程开发、管理、实施和评估的组织与制度。

--通过学校课程建设促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有机融合。

--培育一支课程讨论与开发队伍,培育一批骨干老师。

--培育和开发一批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加强学科基地建设,建设3-5各省市级学科基地。

--为同学供应质优、量多、特色鲜亮的选修课程。

--乐观吸纳与利用社会课程资源,促进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协作。

2.基本策略

组织全体老师深化研讨各科课程标准,精确     理解与把握高中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理念。课程体系建设要积累阅历、逐步推动、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全面深化。以高中新课程方案为指导,乐观深化推动新课程改革。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制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同学共性进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分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3.详细措施

(1)建立完善的课程管理体系

--成立学校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全校课程的管理、实施和评估工作。学校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担当新课程实施前的调研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困难、优势及建设前景,确定学校课程建设的主导方向,研制学校课程建设的远期与中期规划。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下设各学科的课程分会,负责各学科的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

--制订具体的课程实施细则和管理方法。

--确立与保持合理的必修模块、选修模块的课程开设比例。严格根据国家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的要求支配课程。防止同学过早偏科。

--鼓舞同学学会自主学习,制定个人的学习方案,并指导同学学会随着自身的进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学习方案,使其更适合自己的进展需要。

(2)形成一套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①合理设置课程结构

--从学校实际动身,整体规划、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以适应不同班级和不同同学进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均衡性':根据本校实际和同学的不同需求,确定适当比例,均衡设置课程门类,促进同学共性和谐、全面进展。

--"综合性':注意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课外活动课的内容与形式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合学校实际;探究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方式,培育同学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讨论性学习,熬炼同学创新精神和实践力量;加强艺术教育,提高同学的良好审美心理和感受美、制造美的力量;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使同学把握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初步开发力量,提高技术素养。

--"选择性':开设数量足够的选修课,扩大课程选择范围;增加老师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与同学课程选择的自由度;建立同学选修课程体系,为同学有效选择课程供应保障。

②国家课程规范化

--在乐观利用原有学科教学阅历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的要求,规范化地实施必修课程,以保证达到国家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水平。

--结合学校的师资水平和课程资源状况,依据国家规定的要求,提高课程质量,开发选修课程。

③地方课程系列化

--地方课程分成通用和专题两个部分。通用部分包括省内一般高中都适用的地方课程,要以综合课程形式设计公民道德规范、法律常识、平安教育、人口与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国防教育、科技教育、艾滋病预防和禁毒教育,以及本县市社会、经济、人文、历史等若干教育模块。专题部分要在通用课程教学基础上,围绕特定教育内容和要求进行教学。要依据不同层次要求,形成省、市、校地方课程的一个系列。

④校本课程特色化

--从当地社会需要、本校实际、同学现状和资源状况动身,合理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充分开发学校特色资源、学科优势资源,乐观利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和社区资源建设校本课程,努力形成学校的课程资源体系。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开发小组作为学校的常设机构,负责校本课程和综合活动课程的总体规划,分阶段、分学科、分专题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开发进行全过程的监控、指导和协调,推动校本课程的新陈代谢,保障课程开发的可持续进展。

--校本课程开发实行老师申报、学校立项、专家评审、同学试用等方法。鼓舞师生共同参加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要符合同学的心理进展规律与学习规律,适应同学进展需要。

--校本课程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校本课程的评价以进展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为主。

--校本课程要真正体现本校特色,与学校实际、办学特色与进展目标全都。充分调动课程开发力气,努力打造自己的课程品牌,体现自身的办学特色。

⑤乐观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制定和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强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实施、考核、评价及同学校外活动的管理,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内涵。

--重点抓好同学社团活动和讨论性学习活动,培育同学独立思索和创新意识。大力开展体育、科技、文艺、美术、学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