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知识第一章中成药概述_第1页
中成药知识第一章中成药概述_第2页
中成药知识第一章中成药概述_第3页
中成药知识第一章中成药概述_第4页
中成药知识第一章中成药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成药知识第一章中成药概述第一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一章中成药概述上篇中成药基础知识第二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中成药的概念理解中成药与西药的区别熟悉中成药常见剂型的种类及特点了解中药材、中药及药品的区别1234第三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四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中成药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处方和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药品。中成药的概念一般传统中药材讲究地道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地域内所产的药材。中医理论与中药理论知识剂型是指药物经加工制成适合于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第五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中药材第六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西药,相对于祖国传统中药而言,指西医用的药物,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制而成;包括阿司匹林、青霉素、止痛片等。第七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中成药与西药的区别化学成分种类1药物的剂量、毒副作用2指导理论3使用说明书4看其说明书则有化学名、结构式,剂量上比中药精确,通常以毫克计。第八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第九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中成药常见剂型药物的剂型指药物制剂的存在形式和状态。药物最佳给药方式国家及地方标准举例:片剂、颗粒剂、丸剂、注射剂等第十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因素制约在使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

最大限度地便于生产、运输、贮藏和使用。

在生产和贮藏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剂型的有效成分。第十一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一)丸剂常见剂型蜜丸糊丸浓缩丸微丸水丸水蜜丸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片形制剂。第十二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水蜜丸:药材细粉+蜂蜜+水水丸:细粉+水、黄酒、醋、药汁、糖液糊丸:药物细粉+米粉、米糊或面糊浓缩丸:药物的提取液浓缩成膏+蜂蜜+水微丸:直径小于2.5mm的各类丸剂蜜丸:药材细粉+蜂蜜0.5g为界第十三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水蜜丸蜜丸水丸浓缩丸微丸第十四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制备方法:1、塑制法2、泛制法药物粉末制软材分割、搓圆制丸条制丸块质量检查辅料第十五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固体制剂1234散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第十六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散剂:将一种或多种药材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颗粒剂:将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的颗粒状制剂。片剂:将药材提取物、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药材细粉与适宜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制剂。胶囊剂:用明胶为主料的壳体包裹药物而制成的囊状制剂。

第十七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八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主药辅料混合压片粉碎、过筛制软材干燥整粒混合制湿粒填充剂挥发油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崩解剂散剂颗粒剂片剂囊壳包裹胶囊剂第十九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硬胶囊剂软胶囊剂(胶丸)肠溶胶囊剂胶囊剂分类第二十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煎膏剂系指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蜜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又称膏滋。煎膏剂的制备工艺流程:煎煮→浓缩→收膏→分装→成品第二十一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胶剂是将动物皮、骨、甲或角用水煎取胶质,浓缩成稠胶状,经干燥后制成的固体块状内服制剂。

胶剂多供内服,其功能为补血、止血、祛风以及妇科调经等举例: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第二十二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二十三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糖浆剂: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和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剂型。第二十四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合剂是将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的方法提取、纯化、浓缩制成的内服液体制剂。可分为溶液型合剂、混悬型合剂、胶体型合剂、乳剂型合剂。单剂量包装的合剂称口服液。

第二十五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滴丸剂:药材提取物与基质用适宜方法混匀后,滴入不相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制剂。第二十六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浸出制剂1234酒剂流浸膏剂浸膏剂酊剂第二十七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酒剂:将药材用蒸馏酒提取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酊剂:将药材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成的澄清液体制剂。流浸膏剂:将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的制剂。每1ml相当于原药材1g浸膏剂:将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全部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的制剂。每1g相当于原药材2-5g

第二十八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二十九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膏药:将药材、食用植物油与红丹炼制成膏料,摊涂于裱背材料上制成的外用制剂。橡胶膏剂:指药物或药材提取物与橡胶为主的基质混合后,涂布于裱背材料上的外用剂型。第三十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软膏剂:将药物、药材细粉、药材提取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第三十一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露剂:将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物,用水蒸气蒸馏法制成的芳香水剂。又称药露。药物放置水中加热蒸馏,收集所得的液体。气味清淡,芳洁无色,便于口服。如金银花露等。第三十二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注射剂:从药材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人体内灭菌溶液或乳状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制剂。第三十三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中药注射液的安全问题:2006年“鱼腥草注射液”事件2008年“刺五加注射液”事件2009年“双黄连注射液”事件第三十四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三十五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栓剂:将药材提取物或药粉与适宜基质制成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剂型。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塞入腔道后,在体温下能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逐渐释放药物而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第三十六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气雾剂:将药材提取物或药物细粉与适宜的抛射剂装在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严封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使内容物以细雾状或其他形态喷出的制剂。喷雾剂:不含抛射剂,将内容物借助手动泵的压力以雾状等形态喷出的气雾制剂。第三十七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三十八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茶剂:含茶叶或不含茶叶的药材或药材提取物制成的用沸水冲服、泡服或煎服的制剂。第三十九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中成药发展概况山东万杰医学院药学系申茹第四十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第四十一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四十二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中成药的起源战国以前长期实践经验《五十二病方》记载了中成药的剂型和种类饼、曲、酒、油、丸、散、膏、丹等中成药剂型。第四十三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中成药发展中成药自由发展时期:战国时期至梁代《五十二病方》最早的中医药学著作《黄帝内经》收载10种中成药,并有丸、散、酒、丹等剂型。东汉时期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书籍《神农本草经》第四十四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中记载中成药60种包括10余种剂型。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收载了许多中成药方剂,包括浓缩丸、干浸膏、饼、丹等,并第一次使用了“成药”的术语。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提出以治病的需要来确定剂型。第四十五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四十六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中成药自由发展时期:初级阶段:梁代至新中国成立,中成药剂型开始改进、完善。《本草经集注》规定了中成药制作常规。唐代孙思邈《本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等剂型。其中著名的成方有磁朱丸、紫雪、定志丸等。王焘著《外台秘要》如苏合香丸第四十七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收载中成药788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我国历史上由官方颁发的第一部制剂规范。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收载中成药剂型近40种。第四十八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李时珍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7年编著,全书52卷,约200万言,收药1892种(新增374种),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十七世纪末传授海外,对世界自然科学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第四十九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五十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20世纪70-80年代,中药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又一次蓬勃发展,发现大批有效中草药(穿心莲、四季青、满山红等)、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青蒿素、喜树碱、靛玉红、人参总皂苷等)其中青蒿素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第五十一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高级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新版:2010年版《国家基本药物(中药制剂品种目录)》中收载1333个处方,1570个品种。第五十二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提高中成药质量优化中成药剂型开发中成药新药中成药发展方向第五十三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提高中成药质量规范化、标准化提取有效物质GMPGCPGSPGLPGAP第五十四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L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CP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第五十五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五十六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开发出新剂型,如控释与缓释制剂、靶向制剂或其它剂型现有剂型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口服液等剂型,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辅料及改进工艺,质量控制等手段现有剂型新剂型剂型的发展第五十七页,共六十页,编辑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