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 《涉江采芙蓉》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 《涉江采芙蓉》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 《涉江采芙蓉》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 《涉江采芙蓉》_第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 《涉江采芙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十九首》时间:作者:

最早记载:

文学常识东汉末年无名氏梁代萧统所编《文选》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为“五言之冠冕”。“惊心动魄,几乎可谓一字千金。”——钟嵘《诗品》评价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遗(wèi):赠。以义定音。还(huán)顾:回头看。一读,读准字音,疏通文意渡过江去采摘荷花,生有兰草的沼泽地长着很多香草。采摘荷花想要送给谁呢?所思念的人在遥远的地方。回头看那故乡啊,漫长的道路无边无际。感情深厚却两地分居,在愁苦忧伤中慢慢变老。诗歌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哪些思想情感?二读,把握情感欢欣失望、思念伤感、思乡无尽忧愁鉴赏品味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1.作者运用了哪些意象,描写了一副怎样的景象?通过芙蓉、兰泽、芳草意象,描绘了一幅夏日采莲图。2.在这些意象中,哪一个意象最重要?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芙蓉,又称莲花、荷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菡萏等。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3.“涉江采芙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似乎也可以说得通,作者为何还要加上“兰泽多芳草”一句呢?“兰泽多芳草”是一个环境描写,抒情主人公置身于美好的环境中,既塑造了抒情主人公的雅洁形象,又表现出本文要表达的纯洁、美好的感情。4.采摘花草送给远方亲人,这一举动在古代诗歌中多有表现,它寄托了什么呢?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珍惜等感情;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5.在这里,抒情主人公的感情在自问自答中发生了变化,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效果?以乐景写哀情

诗歌1、2句通过兰泽、芳草、芙蓉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夏日采莲图,表现主人公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和内心的欢快之情。3、4句笔锋一转,转喜为悲,用夏季美景烘托出内心的孤寂,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伤。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6.探究:你认为这两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为什么?“还顾“一词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让人仿佛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读起来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的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7.讨论:抒情主人公是谁?(本首诗的主题是游子思乡还是思妇怀远?)关于《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还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还顾”者就是“涉江”者,古代离乡远行的照例是男子,照这样看,便是男子在说话,是他在“还顾望旧乡”,想念他的心爱的女子,“涉江采芙蓉”的是他,“忧伤”的也只是他。看法一“还顾”者就是“所思”者,不是“涉江”者,照这样看,说话的人是留在“旧乡”的女子,是她在“涉江采芙蓉”,心想自己在采芳草寄给“所思”的男子;同时那位“所思”的男子也在“还顾望旧乡”,起“长路漫浩浩”欲归不得之叹。

看法二三读,读出韵味●女读:◆男读:◎合读: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