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知识能力目标1.理解一般均衡的概念及其意义2.理解生产与交换的一般均衡3.了解社会福利的衡量和各种公平观4.掌握帕累托最优的含义与条件知识结构体系难点、重点、要点1.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模型2.两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3.帕累托最优状态与条件4.埃奇沃思盒状图案例导入第一节一般均衡理论一、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一)局部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是假定其他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个产品市场和单个要素市场存在的均衡。局部均衡分析个别地考察任一种产品或生产要素的供求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和相应的均衡价格和数量。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构成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抽取出来”加以单独研究。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在理论上有一定的价值:一是因为局部均衡是经济分析的基础,没有局部均衡分析就谈不到一般均衡分析;二是因为局部均衡分析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适用于一个市场中市场条件的变化对其他市场中的价格影响很小的情况。一、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二)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指各个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所有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达到均衡的状态。因此,它所研究的是包括所有产品市场和所有要素市场在内的整个经济社会存在的均衡。一般均衡分析的基本前提是:一个社会的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供求与价格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般均衡分析与局部均衡分析的区别:一般均衡重点分析同时决定所有市场的价格和数量,它明确地把反馈效应考虑在内了。一般均衡分析的结论往往同局部均衡分析的结论迥然不同。一般均衡考察经济体系中各种变量的总体均衡,因而实现一般均衡既复杂又困难。二、一般均衡的存在性与实现(一)一般均衡的存在性是否存在一组均衡价格,在该价格体系上所有商品的供求均相等,即所谓的“一般均衡的存在性”问题。证明得出,在一定的假设条件全部得到满足时,一般均衡体系就有均衡解存在。这些假设条件有:(1)任何厂商都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2)每一种商品的生产至少必须使用一种原始生产要素;(3)任何消费者所提供的原始生产要素都不得大于它的初始存量;(4)每个消费者都可以提供所有的原始生产要素;(5)每个消费者的序数效用函数都是连续的;(6)消费者的欲望是无限的;(7)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等等。二、一般均衡的存在性与实现(二)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瓦尔拉斯体系中达到均衡的“试探过程”(三)一般均衡状态的特征一般均衡是所有市场同时实现各自均衡的市场状态,其基本特征是:第一,在所有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需求量等于供给量,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第二,消费者在要素市场上提供各种要素,获得生产要素报酬收入,在产品市场上选择各种消费品。第三,企业在要素市场上购买各种生产要素,在产品市场上出售各类产品。三、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均衡(一)一般均衡的存在性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而劳动供给出现减少的情况,劳动市场上均衡工资率会提高,均衡劳动数量会下降,劳动市场的这种变化影响着其他市场的供求。首先,劳动市场的变化影响着产品市场。其次,从要素市场之间的关系来看,劳动市场的变化必然影响到资本品市场。总之,根据局部均衡分析,一种产品的需求主要取决于该产品价格与消费者收入。而从一般均衡分析的角度来看,一种产品的需求,不仅取决于该产品的价格,而且也受到其他商品价格的影响。四、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注意:(1)需求函数与供给函数都是价格变量的零阶齐次函数,因而价格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例如可取
,结果未知数的个数减少了一个。(2)均衡时消费者的收支要平衡,即收入要等于支出,而消费者的收入是通过提供生产要素来获得的。瓦尔拉斯定律:第二节福利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一、福利经济学概述福利经济学是从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应该怎样运行的规范经济学。它对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进行社会评价,试图证明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可以达到最优状态,即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社会福利是个人效用函数的增函数。它包括经济福利和非经济福利两部分。可以直接或间接用货币来衡量的社会福利叫做经济福利,不能直接或间接用货币来衡量的叫非经济福利。一、福利经济学概述福利经济学思想渊源是18世纪和19世纪初思想家边沁(JeremyBentham)的功利主义。功利主义包括两个原理:一是功利原理或幸福最大化原理,二是自利选择原理。福利经济学先驱是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J.A.Hobson)福利经济学创立者英国经济学家庇古,1920年出版了代表作《福利经济学》,标志着旧福利经济学体系的形成。20世纪30年代,新福利经济学以帕累托的最优理论为出发点,分为“补偿原则论派”和“社会福利函数论派”。20世纪50年代,阿罗(K.P.Arrow)提出不可能定理和社会选择理论大大发展的新福利经济学。二、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理(一)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任何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状态给定一些理想条件,消费者和生产者在完全竞争的经济中的最优化行为将导致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即“看不见的手”原理。一个经济如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第一,交换的最优条件——
第二,生产的最优条件——
第三,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
则称整个经济体系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二、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理(二)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在一定条件下,每一帕累托最优状态都能达到竞争均衡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意味着分配与效率问题可以分开来考虑,任何的帕累托最优状态都能得到市场机制的支持。三、福利经济学的社会目标福利经济学的社会目标不但有经济福利的概念,还有一般福利的要求,包括人们在欲望、感情和知识等方面,有些已超出了经济学所能考察的范围,大致有以下三大社会目标:首先,要实现最大的选择自由。所谓的帕累托最优,就是追求社会福利与个人福利相一致的产物。其次,要实现最高的经济效率。最后,要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四、庇古的福利经济理论福利经济学是庇古(A.C.Pigou)独创性的贡献,他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两个基本的福利命题:(1)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2)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他认为,经济福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情况。从第一个命题出发,庇古提出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从第二个命题出发,庇古又提出了收入的最优分配问题。新福利经济学派的代表主要有罗宾斯、卡尔多、希克斯、艾伦、萨缪尔森、柏格森等人。他们用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取代了旧福利经济学的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五、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命题:效率与公平(一)公平的含义公平本身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起点公平,即社会成员面临选择的机会均等;另一种是指结果公平,即相同的资源投入带来的收入均等。(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与公平的对立性。2.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性。第一,效率与公平都是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所必需的条件。第二,效率与公平相互促进五、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命题:效率与公平(三)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所谓效率优先,就是在收入分配上首先考虑效率,把它作为第一要素。效率优先不是不要公平,为了兼顾公平,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减少和消除那些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收入,它们不是实行市场经济的结果,恰恰是市场经济不健全的表现,是导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第二,要促进机会均等。五、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命题:效率与公平(三)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所谓效率优先,就是在收入分配上首先考虑效率,把它作为第一要素。效率优先不是不要公平,为了兼顾公平,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减少和消除那些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收入,它们不是实行市场经济的结果,恰恰是市场经济不健全的表现,是导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第二,要促进机会均等。第三,要限制某些行业、某些个人的垄断性收入。第四,要实现生存权利和消灭贫穷。第三节帕累托最优与一般均衡一、帕累托最优的含义所谓帕累托最优就是衡量社会福利状况或资源配置效率的一种标准。帕累托标准也就是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反之,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效率。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V.Pareto)认为,假如改变现有的资源配置可以使一个或一部分人的福利增加,同时又不会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减少,那么,这一改变就能增加整个社会的福利,是值得采取的。一、帕累托最优的含义1.如果至少有个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A优于B。这就是所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简称为帕累托标准。2.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态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好是“好”的,否则认为是“坏”的,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好”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3.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态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的,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为经济效率。二、一般均衡和帕累托最优(一)完全竞争状态下的帕累托最优——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首先,从交换的角度来看,当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时,对于任意一个消费者而言,对应于既定的市场价格,他所选择的两种商品的最优数量处于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比的组合点上,即其次,从生产方面来看,每个厂商都将把生产要素投入确定在最优组合点上,即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要素价格比:二、一般均衡和帕累托最优(二)帕累托最优状态和一般均衡价格如果经济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可以存在一组一般均衡价格,使得该价格恰好达到上述状态。以纯交换为例,在帕累托最优状态下,两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相切,过这一切点的预算约束线的斜率即决定一般均衡价格。三、帕累托最优及其条件(一)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两个消费者(A和B)与两种(X和Y)的情况下,两个消费者交换的所有结果可以用埃奇沃思盒状图描述。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为两个消费者无差异曲线斜率相等,即三、帕累托最优及其条件(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两个生产者(C和D)使用两种要素(K和L)生产两种产品,所有要素使用状况及产量状况都可以用埃奇沃思盒状图描述。帕累托最优条件为两个生产者等产量曲线斜率相等,即三、帕累托最优及其条件(三)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的契约线”上每一点都表示两种要素投入在两个生产者之间分配的最优,既指最优要素投入组合的分配,也意味着这两种产出还是帕累托意义上的最优产出。生产可能性曲线就是指在技术和资源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系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的最大产量所形成的集合,也称为产品转换曲线。其特点是:①向右下方倾斜。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被称为“边际转换率”,表示在技术和资源既定的条件下,增加最后一单位某种产品的生产所放弃的其他产品的最大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毛坯房租赁合同水电费缴纳约定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车公司驾驶员劳动合同竞业禁止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学生走读课程安排与评价体系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设备融资租赁担保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电商销售业务合同范本2篇
- 装修环保方案简单
- 金属格栅围挡施工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科技产品商标许可协议3篇
- 2025版违约保证金退还及追偿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更新项目土方拉运及运输服务合同范本3篇
- 电信网和互联网图像篡改检测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
- 轨道工程-第三章-有砟轨道
- 《水稻生长进程》课件
- 2024版企业高管职务任命书3篇
- 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研究
- 泌尿:膀胱肿瘤病人的护理查房王雪-课件
- 标点符号的研究报告
- 节后复工吊篮验收表格
- 《骆驼祥子》第(9、10、11、12)章检测题
- 《城南旧事》惠安馆--解读
- 2022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