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浙江省衢州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_第1页
2017-2018学年浙江省衢州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_第2页
2017-2018学年浙江省衢州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_第3页
2017-2018学年浙江省衢州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_第4页
2017-2018学年浙江省衢州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绝密★启用前2017-2018学年浙江省衢州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晕车(yūn)八佾(yì)舌苔(tāi)落拓不羁(tuó)B.舷窗(xián)怃然(wǔ)阙如(què)靡不有初(mí)C.与会(yù)蓦然(mó)款识(zhì)影影绰绰(chuó)D.澄清(Dèng)咋舌(zé)水泵(bèng)数典忘祖(shù)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南极大陆只有被称为“世界上最苦的生物”的帝企鹅在冰上繁育,探险者每当看到帝企鹅站在冰上,在暴风雪中一动不动地孵化置于脚蹼之上的蛋时,就会受到安慰和鼓舞B.冷湖地区的雅丹地貌,因为地质地貌的多样性,以及漫长时间的打磨,出现了不少惟妙惟肖的象形地貌,让人生出丰富的联想,使得探险和长途拔涉的艰苦里充满了惊喜C.眼前的熔岩喷涌如万朵礼花绽放,再如流星雨般落下,瞬间又恢复平静,酝酿着下轮的精彩。玻璃细丝状的“佩雷之发”像陨石坑边缘的蜘蛛网一样复盖在湖面边缘D.皮察沟,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大自然的鬼斧神功,造就了这里奇特的山体形状,石壁千丈,犹如刀劈:两岸山峦上的密林,郁郁葱葱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当你的存在成了对恶人的挑战,成了他的眼中钉。能够因而就不善良不好学不智慧不光明不宽广吗?不,不可能,只能知其不可而为之B.一场飓风,让一片秀美的山河变得分崩离析,我们听到了那里的悲泣,看到了那里的泪水。今天,我们同伸手,拂去灾区人民脸上的泪水,安慰灾区人民受创的心灵C.优秀的企业家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是:只有身正令行,才能无往不胜。只有赢得全厂职工的信任和爱戴,才能创造出惊人的经济效益D.前两年的微商暴富神话,让不少人趋之若鹜,朋友圈里到处都是卖面膜、卖奶粉的,或软或硬的营销广告令人不胜其烦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古镇的形成不仅具有其独特的历史功能,如商贸、交通、边防等,而且其大量的传统建筑也与当地的地形地貌相融合,构成了古镇别具一格的景观B.我们知道,现在中国很多家庭选择不生二胎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不想生,而是生不起,因为现在养育孩子的成本太高了C.面对新生儿增加的现状,社会应合理配置幼儿照料、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以满足新增加的公共服务D.文明是一种修养,这种修养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有时生活习惯中的细节才是一一个人是否文明的最真实表现5.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③⑤ 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B.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C.三餐而反,腹犹果然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7.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无乃尔是过与 B.未之有也 C.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D.道之以政8.对下面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临江仙冯延已秣陵江上多离别,雨晴芳草烟深。路遥人去马嘶沉。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隔江何处吹横笛?沙头惊起双禽。徘徊一晌①“几般心。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注】①一晌:很短的时间。A.“路遥人去马嘶沉”写出了离人去远,人影不见,马嘶不闻,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表现空间距离之远、凝望时间之长,表达了分手后眷恋徘徊的情意B.“沙头惊起双禽”中“惊”不仅指水边的禽鸟被笛声惊飞,还表达了从满腔愁绪中惊醒。且“禽”被惊飞犹成双成对,离散的人却天各一方,人不如鸟,更增离人心头愁苦C.“徘徊一晌几般心”写出了主人公情感的复杂变化,他叹惋与意中人天各一方,哀怜自己孤独寂寞,更从“一晌”中悟到时光匆匆、生命无常的道理D.全词最后定格于“凝恨独沾襟”的主人公形象,离索之情、惜别之恨郁凝于心,无以宣泄,唯终日泪湿衣襟,词人在篇末简笔画像,留给读者无限遐思9.对下面《论语》章节的理解与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A.冉有为季氏“聚敛而附益之”的做法本身违背了德政,道德熏陶对他已经不起作用了。孔子让弟子声讨冉有,正是出于对德政的维护B.孔子不但要弟子用言语讨伐冉有,也抨击了西周的统治是“苛政猛于虎”C.有若建议哀公实行“彻”制,减轻赋税,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D.有若的主张,是儒家以民为本,富民思想的体现,要藏富于民,使国家富强,百姓富足评卷人得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题)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儒”本来是亡国遗民宗教,所以富有亡国遗民柔顺以取容的人生观,所以“儒”的古义为柔懦。到了孔子,他对自己有绝大信心,对他领导的文化教育运动也有绝大信心,他又认清了那六百年殷周民族同化的历史实在是东部古文化同化了西周新民族的历史--西周民族的新建设也都建立在“周因于殷礼”的基础之上--所以他自己没有那种亡国遗民的柔逊取容的心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这个新运动的新精神,这不再是那个“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的柔道所能包涵的了。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我颇疑心孔子受了那几百年来封建社会中的武士风气的影响,所以他把柔顺的儒和杀身成仁的武士合并在一块,造成了一种新的“儒行”。孔子曾说:“刚毅木讷,近仁。”可见,孔子提倡的儒道是刚毅勇敢,担负得起天下重任的人格。这是一个新的理想境界,绝不是那治丧相礼以为衣食之端的柔懦的儒的境界了。《论语》记载了一次对话--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又记着一条有趣的故事--“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欤?’”这便是当时人们对于孔子的观察。“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孔子的新精神,是古来柔道的儒所不曾梦见的新境界。但柔道的人生观,在孔门也不是完全没有地位的。那种谦卑的态度,虚心的气象,柔逊的处世方法,是几百年来的儒者遗风,孔子从来不曾抹煞这一套,他只是不承认这一套是最后的境界,也不觉得这是唯一的境界罢了。《中庸》中有子路问“强”一节,这里说的话,无论是不是孔子的话,至少可以表示孔门学者认清了当时有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又可以表示他们并不菲薄那“宽柔以教,不报无道”的柔道,他们看准了这种柔道也正是一种“强”道。一个人自信甚强,自然可以不计较外来的侮辱;或者他有很强的宗教信心,深信“鬼神害盈而福谦”,他也可以不计较偶然的横暴。谦卑柔逊之中含有一种坚忍的信心,所以可说是一种君子之强。但柔道也有流弊,过度的柔逊恭顺,就成了懦弱者的百依百顺,没有独立的是非好恶之心了。这种人就成了孔子最痛恨的“乡原”:只能柔而不能刚;只能“同乎流俗,合乎污世”“阉然媚于世”,而不能有踽踽凉凉的特立独行。孔子从柔道的儒风里出来,要人“柔而能刚”,“恭而有礼”,要“君子和而不同”,也就是《中庸》说的“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这才是孔子要提倡的那种弘毅的新儒行。(选自胡适《说儒》,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周灭殷之后,殷儒就成了亡国遗民,他们柔顺是为了取容于新的朝代。B.殷儒在周的主要职责是“治丧相礼”,他们的目的很明确-一讨生活。C.孔子没有亡国遗民的柔逊取容的心理,这是因为他洞察了历史的规律。D.西周民族的新建设是在东部殷商文化特别是“殷礼”的基础上进行的。(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A.孔子认为刚毅的人格是担当重任、坚持不懈地追求更高境界的重要条件。B.孔子长期深受武士风气的影响,这使他的新儒主张也具有了武士的色彩。C.孔子说自己没有做到君子“三道”,而子贡却认为这些品质正是老师的写照。D.无论是门徒还是时人,孔予留给人们的印象都是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刚毅勇敢。(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孔子的自信可能也影响了孔门学者的思想:一个人自信心强,遇事往往能刚毅坚忍。B.老子有“柔弱胜刚强”的思想,这与孔门“柔道是一种‘强’道”的看法有一致性。C.孔子具有变革精神,他“振衰起儒”,使柔顺取容的殷儒发展成为弘毅进取的新儒。D.孔子提倡的新儒人格的内涵,既包括柔懦、谦卑、虚心,也包括刚毅、勇敢、进取。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雪窗帘迟子建一进腊月,火车就拥挤得要爆棚了,盥洗室也被无座的乘客占满。天已黑了,列车的玻璃窗上蒙着霜花。有淘气的小孩子为了看窗外的风景,就不停地用手指甲刮着霜花,那声音“嚓嚓”响着,就像给鱼剐鳞的声音。一个女列车员召唤旅客换卧铺票。她在车厢的过道里一遍一遍地吆喝:“还有没有没换票的?”见再没有旅客回答,就走了。坐在下铺靠窗位置的是一个老女人,她大约是不常出门的,像小孩子一样用指甲刮开车窗上的霜花,不停地朝外张望着。一个胖乎乎、醉醺醺的中年男人说他要睡觉,让老女人赶快让开。老女人说:“这是我的铺,你咋让我走呢?”胖男人说:“这是我的铺,我刚刚补的铺!”一个吸着烟的男人提醒老女人:“你再看看你的票,是不是这个铺的?”还有的人说:“你是不是从票贩子手里买的假票啊?”老女人很委屈地说:“这票是我闺女早晨四点钟上火车站排队给我买的。”说着,从裤兜里掏出票来。她的票是这张铺位的,可是,她没有跟列车员换票,所以她的铺被当作空铺卖给了别人!大家把她犯的过失说给她听时,她几乎要急哭了。酒气熏天的胖男人用轻蔑的语气说:“连火车都不会坐,出的什么门呢?”那个吸烟的男人对新来的铺位主人胖男人说:“哎,跟老太太说话客气点,都这么大岁数的人了,出趟门容易吗?”“你想当雷锋是不是?那行啊,你把自己的铺让给老太婆睡不就行了么!”胖男人咄咄逼人。“你这人怎么这么说话呀?”吸烟者掐灭了烟,跃跃欲试地朝胖男人挥舞了一下胳膊。“怎么着?是不是过年回家没什么带的,想挂点彩回去呀?!”胖男人挑衅地说:“过来呀,老子成全你!”“你们可别因为我打架啊,这大过年的,把谁打了都不好。”老女人起身拉住胖男人的毛衣袖口说。那个女列车员过来了。她对老女人说:“这事情怪不了别人,我喊让乘客换票,嗓子都要喊破了,大家都能证明吧?你不换票,火车开出半小时后,就等于放弃了对这铺的权利。这铺属于人家的了。”老女人可怜巴巴地说:“那我这票就等于作废了?”“作废倒不至于,不过现在卧铺都满员了,你只能坐着了。”“那我上哪里坐着呀?”她颤着声问。“坐边座上吧。”列车员说,“没别的办法了。”“它立着我可怎么坐呀?”老女人的话引来一片笑声。女列车员一伸手把那弹簧座拉了下来,说:“这是可以活动的座,你要是一起身,它就自动立起来了!”胖男人一头钻进了被窝,人们都对他投以鄙夷的目光。先前与胖男人险些大打出手的那个吸烟男人很同情地看了老女人一眼,说:“唉,可惜我买的是上铺,您也爬不上去,要不我就让给您去睡得了。”老女人说:“不用,你们年轻人觉大,你去睡吧。”这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说:“我是下铺的,我能爬到上铺去,你让老太太睡我的铺,我睡你的不就把问题解决了吗?”那个吸烟男人连连摆着手说:“你这么大岁数了,我可不能让你到上铺去!”“别说爬个上铺了,就是让我上树都没问题!”老人拍着胸脯保证着。“哎,那可不行,万一你有个闪失,我可负担不起!”那人的脸涨红了,他急忙说自己拉肚子,得赶快上厕所,逃之夭夭……天逐渐地亮了,经过了一夜寒冷的旅行,车窗积满了厚厚的霜雪,所以即使它没有挂窗帘,却仿佛挂了似的,那是一幅严严实实的雪窗帘。(有删改)(1)分析第一段划线句子的作用。(2)请概括“吸烟男人”的形象特点。(3)请分析小说标题“雪窗帘”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作用。(4)有人说,迟子建的小说在寒冷中总会让人体会到一种温暖,给人以希望、这篇小说是如何通过人物来表现“温暖”的?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评卷人得分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论梁元帝读书清王夫之江陵陷,元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或问之,答曰:“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有恶其不悔不仁而归咎于读书者,曰:“书何负于帝哉?”此非知读书者之言也。帝之自取灭亡,非读书之故,而抑未尝非读书之故也。取帝之所撰著而观之,搜索骈丽,攒集影迹,以夸博记者,非破万卷而不能。于其时也,君父悬命于逆贼,宗社垂丝于割裂;而晨览夕披,疲役于此,义不能振,机不能乘,则与六博投琼①、耽酒渔色也,又何以异哉?夫人心一有所倚,则圣贤之训典,足以锢志气于寻行数墨之中,得纤曲而忘大义,迷影迹而失微言,且为大惑之资也,况百家小道,取青妃白②之区区者乎?或曰:“读先圣先儒之书,非雕虫之比,固不失为君子也。”夫先圣先儒之书,岂佛徒之言,书写读诵而有功德者乎?读其书,察其迹,析其字句,遂自命为君子,无怪乎为良知之说者起而斥之也。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也;察其微言,以用其精义也。乃善读者有得于心而正之以书者鲜矣,而如太子弘之读《春秋》而不忍卒读者鲜矣,而如穆姜之于《易》,能自反而知愧者鲜矣。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志定而学乃益未闻无志而以学为志者也以学而游移其志异端邪说流俗之传闻淫曼之小惠大以蚀其心思而小以荒其日月元帝所为至死而不悟者也恶得不归咎于万卷之涉猎乎?儒者之徒,而效其卑陋,可勿警哉?注释:①六博投琼:古赌博游戏。②取青妃白:比喻卖弄文字技巧。(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而晨览夕披,疲役于此披:覆盖B.六博投琼、耽酒渔色渔:谋取C.且为大惑之资也资:借口D.非雕虫之比雕虫:雕琢词句,用于贬义或自谦(2)下列各组加点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项是______A.取帝之所撰著而观之君于博学而日参省平已B.以夸博记者以其无礼于晋C.君父悬命于逆贼于其身则耻师焉D.志定而学乃益臣乃敢上壁(3)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人心一有依靠,那么圣人的训典,就足够来禁锢志气,只能在几行文字上下功夫。B.人心一有沉迷依赖,那么圣贤的训典,就足以用来禁锢志气,只能在咬文嚼字处下功夫。C.人心一有沉迷依赖,那么圣人的训典,就足以用来禁锢志气,只能在几行文字上下功夫。D.人心一有依靠,那么圣贤的训典,就足以用来禁锢志气。只能在咬文嚼字处下功夫。(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善读书之人学习文章的精华,不善读书之人,只学其华丽的词章和排偶,不探究文章的内涵。作者认为梁元帝就是这样一个不善读书之人,他读书只是“搜索骈丽,攒集影迹,以夸博记”,片面追求形式,因而纵读万卷,也无一用。B.读书不仅要善于明理,而且要学以致用,或为强国富民,或为修德进业。梁元帝读书虽勤奋刻苦,却只是沉溺于书籍而置国事家事于不顾,导致正义不能伸张,时机不能把握,所以作者认为他的读书与赌博、耽酒等没什么区别。C.作者认为读书有了心得,就要将自己的言行用书中的道理来加以检验纠正,而这样做的人,已经很少了。D.梁元帝把自己的灭亡归咎于读书太多,而作者认为梁元帝的灭亡并不仅仅是读书多的缘故,因而强调读书不仅要多读,还要善读。评卷人得分四、默写(共1题)13.补写下列名句名篇的上句或下句。(1)念去去、______,______。(《雨霖铃》)(2)独上高楼,______。______,山长水阔知何处?(《蝶恋花》)(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______,______。(《陈情表》)(3)四围山色中,______。____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长亭送别》)(5)子日:“______,______,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以德》)(6)天下无道,______。自诸侯出,盖______。(《论语。克已复礼》)评卷人得分五、语言表达(共2题)14.用“/”给下列文言语段正确断句。聪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于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选自《孔子世家》)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日:“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迫。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请你展开合理想象,写出孔子欲对接舆说的话,可以写成文言语句也可以是现代汉语。(30字左右)评卷人得分六、作文(共1题)1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北大才女刘媛媛在《超级演说家》中这样说道:“亲爱的九零后们,如果将来再有人跟你说“年轻人你不要看不惯,你要适应这个社会。”这时候你就应该像一个真正的勇士一样直面他,告诉他:“我不是来适应社会的,我是来改变社会的。我想问的是年轻人,你能为这个世界做什么……当全社会都被九零后占领的时候,我想问九零后们,大家想把这个社会变成什么样。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请你以“我能为这个世界做的是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可以是记叙文或议论文;③不少于700字。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A.“晕车”中的“晕”应读作“yùn”;B.“靡不有初”中的“靡”应读作“mĭ”;C.正确;D.“数典忘祖”中的“数”应读作“shǔ”。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对多音字的辨析,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字音积累法:①以点连线法对字音的考查主要以形声字和多音字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采用以点连线的方法来复习形声所谓的“点”,指的是形声字的声旁,“线”就是指声旁相同的形声字。②我们以声旁为点向外扩散,就可以将很多形声字连成一条线,组成一个整体,大大的提高了记忆积累的效率。如以“千”(qiān)为声旁的形声字大致有“歼”jiān、“纤”qiàn或xiān、“跹”xiān、“钎”qiān、“迁”qiān等,“歼”“纤”“跹”等字都不发声旁的音,这几个字就是考查记忆的重点。2.【答案】A【解析】A.全部正确;B.“拔涉”中“拔”应改为“跋”;C.“复盖”中“复”应改为“覆”;D.“鬼斧神功”中“功”应改为“工”。故选:A。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同音字的三种类型:1.音同形似,即读音相同,形状也相似。例如:“松弛”的“弛”与“奔驰”的“驰”,读音完全相同,形状相近而意义不同,极易用错。还有“品尝”的“尝”与“赔偿”的“偿”、“嘹亮”的“嘹”与“撩拨”的“撩”,都属这类情况。2.音同形异,即读音相同,形状不同。例如:“贡品”与“供品”、“法制”与“法治”,这几组词由于读音相同,在实际运用中极易张冠李戴,导致失误。另一种误用情况也必须引起注意,即由于读音相同造成事实上的生造词语,这种情况高考中已多次出现。如把“部署”写成“布署”,把“迫不及待”写成“迫不急待”,把“殴打”写成“欧打”等。3.音同义近,这类读音相同、意思相近的字虽然数量不多,但在判断时出现失误的可能性却极大。例如:“鹊”与“雀”就曾出现在高考试卷上。还有如“水蒸气”极易误写成“水蒸汽”,“销毁”误写成“消毁”等。3.【答案】B【解析】A.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使用正确。B.分崩离析: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文中的对象是“一片秀美的山河”,对象使用错误。C.身正令行: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使用正确。D.不胜其烦:意思是烦琐得使人受不了。使用正确。故选:B。此题考查了正确使用词语。对成语的考查,主要是要求我们能根据具体的语境判断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而要正确判断成语运用是否恰当,就必须了解成语的意思,明确成语的使用范围、对象及褒贬色彩等情况。在复习中,只要针对这些情况,从了解成语的特点出发,加强练习,勤于积累,就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分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①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②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③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④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⑤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成语使用要仔细分析语境。还可以用排除法做成语题。4.【答案】D【解析】A.语序不当,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不仅”应当在句首;B.成分赘余,“的原因并不是因为”重复累赘,删去“因为”;C.成分残缺,“满足新增加的公共服务”成分残缺,加“的需求”;D.正确;故选:D。病句题首先需要认真审题--是选有语病还是没语病的。可以通过分析句子成分、句子结构来解答题目,也可以通过排除法。虚词位置不当。例如:1、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复句中,两个分句共用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例如: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如果”应移到“他”之前。2、副词位置不当。例如: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不”字应移到“趁现在”之前。5.【答案】D【解析】文段介绍葫芦的形状、用途、历史。根据前文语境,引出了“葫芦”,所以和前文衔接最好的就是对“葫芦”的相关情况进行总体介绍的③句,然后是⑤句进行形状介绍,④句是用途介绍,接着再介绍使用葫芦的历史以及记载--⑥句和①句,最后②句是总结,也是对开头的照应。故正确排序为:③⑤④⑥①②故选:D。本题考查排列句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解答时,首先通读文段,把握文意,分析语境,判断空格处内容与前后文的衔接.然后分析选项所给句子,辨明其间的逻辑关系.解答过程中还要抓住关联词等关键性词语分析判断语句的衔接.句间的关系必须吻合其内在的逻辑.根据上下文,确定句子间所存在的内在关系,是解答此类题目的突破口.6.【答案】A【解析】A.古今相同:寻常,平常,译:一年又一年的美好的欢乐时光,就像秋天的月亮春天的暖风一样就这么平常的过去了;B.古:抒发愤懑,今:决心努力,译:大多是圣贤们为抒发愤懑而写出来的;C.古:食饱之状,今: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译:跑到郊外从早晚到晚,过了三餐时间觉得饱饱的;D.古:曲水边上,今:第二,译: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列坐在曲水旁边。故选:A。考查古今异义词,要紧密结合语境准确区分,落实字字对译。结合教材内容梳理归纳教材中的古今异义词,熟练掌握,在语境中准确判断,避免以今释古。7.【答案】D【解析】A.宾语前置句,“尔是过”宾语前置,译文:恐怕应该责备你吧;B.宾语前置句,“未之有”宾语前置,译文:从来没有这种情况;C.宾语前置句,“斯人之徒与”“谁与”宾语前置,译文:我不和那些人结交和谁结交呢;D.介词结构后置,“以政”后置,译文:用政令来治理百姓;故选:D。本题考查学生正确把握文言句式的能力,要抓住各种特殊句式的构成特点,结合翻译来判断。宾语前置总结: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有时也可以前置。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3.用“之”或“是”来提宾,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4.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8.【答案】C【解析】C.“一晌”指时间之短暂,该句表达的是在短暂时间内感情变化剧烈。对时间、生命无常的感悟并无依据。故选:C。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9.【答案】B【解析】B.“也抨击了西周的统治是苛政猛于虎”错,文中找不到孔子抨击当时的统治是“苛政猛于虎”的依据。故选:B。考查提炼语意,要紧密联系语境。要与原文仔细比对,注意选项类型中的无中生有型,本题就属于这种类型。二、现代文阅读10.【答案】C;B;D【解析】(1)C原因缺失.根据文本中的“又”,可知原因还包括他的双重信心,原文第一段为“他对自己有绝大信心,对他领导的文化教育运动也有绝大信心,他又认清了那六百年殷周民族同化的历史实在是东部古文化同化了西周新民族的历史--西周民族的新建设也都建立在“周因于殷礼”的基础之上--所以他自己没有那种亡国遗民的柔逊取容的心理”.(2)B曲解原意.原文第二段表述为“我颇疑心孔子受了那几百年来封建社会中的武士风气的影响”,“我颇疑心”为臆测,选项为论断.原文“几百年”修饰的是“风气”,选项将“几百年”曲解为“长期深受”.(3)D推论不当.孔子并不提倡“柔懦”等人格,原文第四段为“那种谦卑的态度,虚心的气象,柔逊的处世方法”.答案:(1)C(2)B(3)D一般论述类文本以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论述类文章一般以议论文的面目出现,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等为主要内容,它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完成论述类文本要通读原文.先仔细阅读所给的文章,标记重要信息,做到句清段结.了解文章说的是什么事,或讲的是什么理;文章涉及到什么人,什么观点等.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概括,我们都必须首先通读全文,然后抓住文章里的那些关键性的词、句,这些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还有一些就是在文章的过渡处.11.【答案】(1)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中划线语句的作用,解答本题首先从文中找出划线的句子,然后结合上下文分析其作用,根据文本内容“一进腊月,火车就拥挤得要爆棚了,盥洗室也被无座的乘客占满”可以看出,语句烘托了坐火车上人多拥挤的混乱场面,另外根据文本“盥洗室也被无座的乘客占满”属于细节描写,写出乘客之多和人们烦躁的心理,根据分析可结合文本和题目要求回答问题。(2)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解答本题需明确题目要求,明确了题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从文中找有关描写吸烟男子的语句,根据语句概括吸烟男子的性格特点;根据文本“哎,跟老太太说话客气点,都这么大岁数的人了,出趟门容易吗?”可以看出吸烟男子有同情心的性格特点;根据文本“唉,可惜我买的是上铺,您也爬不上去,要不我就让给您去睡得了”,“你这么大岁数了,我可不能让你到上铺去!”“别说爬个上铺了,就是让我上树都没问题!”老人拍着胸脯保证着。“哎,那可不行,万一你有个闪失,我可负担不起!可以看出吸烟男子口是心非的性格特点;根据文本内容结合题目要求对吸烟男子的性格特点进行概括即可。(3)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鉴赏文章主题在文中的作用的能力,根据题目要求可以看出,解答本题可从两个方面进行解答,一是题目的含义;一是标题的作用;对于标题的含义可从表面意思和题目的深层含义两方面进行解答;根据文本内容可以看出“雪窗帘”表面意是指天冷火车内人多,火车的窗玻璃上结了一层霜;另外,根据文本内容可以看出,小说主要描写了一位老年妇女坐火车忘记调换卧铺,而被一位醉酒的男子占了她的卧铺的故事,作者运用“雪窗帘”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对于标题的作用可从文章内容、文章主题两方面进行解答。(4)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探讨文章主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认真阅读文本,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把握小说的主旨,结合文章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展现出的人性的温暖;其次,根据小说中描写的人物分析作品所展现的人性的温暖;本文主要描述了一位老年妇女坐火车回家的路上,由于第一次坐火车,忘记调换卧铺,虽然买的是卧铺票但只能改换为坐票故事,但是这位“老女人”从卧铺到改换为座位没有说什么,由此可以体现出人性的温暖;根据小说中描写的人物看一个是“吸烟者”“醉酒者”“我”和车厢的乘客,根据吸烟者对待“老女人”的同情可以看出人性的温暖;根据文本“老女人的话引来一片笑声”可以看出乘客对“老女人”的同情体现小说的人性的温暖;根据分析也可以把文章中的作者作为其中的一位乘客因没有让座“老女人”而感到悔恨,从这方面看也展现了人性的温暖;根据以上分析可对迟子建小说主题进行探讨。参考答案:(1)细节描写,写出了人们心里的烦躁,烘托了春运时列车上人多拥挤的混乱氛围。(2)①有同情心,为“老女人”抱不平;②自私虚伪(口是心非)。(3)含义:“雪窗帘”既是指车窗积满的厚厚的霜雪,又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隔膜。作用:①比喻新颖,生动形象,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②突出主题,引起人们的警醒。批评人性的自私虚伪与冷漠,真正的霜雪如果不用心去暖化它,是送不走的,呼吁人们传递真情和温暖。(4)①小说中的老女人虽遭遇不公,依然真诚隐忍,体谅别人,表现出善良淳朴的美好人性,是小说“温暖”的体现;②“我”作为小说中的乘客之一,因为没有给老女人让铺而自责,这种自我反省的精神也是人性温暖的体现;③车厢里乘客们对老女人的遭遇都给予了一定程度的怜悯同情,这是人性温暖的体现。【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中划线语句的作用,能力层级,分析概括C;(2)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分析鉴赏C;(3)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鉴赏文章主题在文中的作用的能力,能力层级,分析鉴赏C;(4)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探讨文章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探究F;高考中小说的命题指向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把握故事情节;揣摩人物形象;注意环境描写;概括主题内容;品味语言特色;分析写作技巧;针对考点要求,不同的题目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三、文言文阅读12.【答案】A;D;B;D【解析】(1)A.而元帝早晚苦读,乐此不疲。披:翻开,翻阅。(2)D.乃:都解释为才,副词。A.前句:表顺承,后句表递进。B.以:前句:来,表目的;后句:因为。C.于,前句表被动,后句表引出对象,对于。(3)B.倚:依赖,沉迷;寻行数墨:字面意思是“在几行文字上寻找”,实际上是“咬文嚼字”的意思。句子翻译为:人心一有沉迷依赖,那么圣贤的训典,就足以用来禁锢志气,只能在咬文嚼字处下功夫。(4)D.“因而强调读书不仅要多读,还要善读”错,原文为“帝之自取灭亡,非读书之故,而抑未尝非读书之故也”,作者强调“不是因为读书的缘故,而也未尝不是因为读书所导致的”。答案:(1)A(2)D(3)B(4)D参考译文:(梁武帝承运三年)江陵沦陷,元帝烧掉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有人问他,(为什么要焚书)他回答说:“我读书万卷,还落得今天的下场,所以把书烧了。”有厌恶元帝不悔恨自己治国不仁,而归罪于读书的人说:“书哪里对不起元帝呢?”这不是懂得读书的人所说的言论。元帝自取灭亡,固然不是因为读书的缘故,而也未尝不是因为读书所导致的。拿元帝所著述的文章来看,收集华丽的史料典故,用来夸耀自己的博学,认为自己是读破万卷书,才有今日的成就。而当时,元帝被叛贼挟持,国家面临灭亡的危机,而元帝早晚苦读,乐此不疲,正义不能伸张,时机不能把握,那和沉迷于赌博,喝酒,美色,又有什么不同呢?人心一有沉迷依赖,则圣贤的训典,就足以禁锢志气,只有咬文嚼字专在文字上下功夫,得到了小知识而一忘了大道理,被文章典故迷惑而遗漏了隐微却又寓含精义的言论,这就是“大惑不解”者的借口,况且百家小道,就像青色白色相配的绘画小技巧,小小的文字技巧,对国家人民毫无帮助。有人说:“读先圣先儒的书,不是雕虫小技,实在不失为君子。”先圣先儒的书籍,岂是像佛教的言论,只要每天书写诵读就会有功德的吗?读书观察分析字句,就自命为君子,无怪从事“致良知”之说的学者,会群起而斥责了。那么应该怎么读书呢?明白人生的大道理,以确立修己治人的本体,观察隐微精义的言论,以之达到善于精通事理,心领神会的地步,而将之付诸实用。善于读书而有心得,又能以书导正的人很少,如太子李弘读春秋左传上记载臣弑君而不忍心读下去的很少,如穆姜命卜史占卦,能自我反省而知道惭愧的人也很少了。所以孔子曰:“我十五岁立志向学。”心志坚定学问才能精进,没听过胸无大志而以学为志的。以求学游移心志,异常邪恶的学说,粗俗的传说,放荡散漫的小聪明,严重的会腐蚀人心,小则浪费时间,元帝的所作所为至死都不觉悟啊!哪里能不归罪涉猎了万卷的书籍呢?一般的学者,却效法其卑陋,怎么可以不加以警惕呢?(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思,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虚词。(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4)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完成文言文阅读要注意以下几点:1.把握整体,观照局部。文本中的时、地、人、事、情、理等要弄清,文本的各个局部之间的关系要弄清,各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要弄清,整体的中心意思要弄清。2.审读题干,明确指向。题干中的所有要求不能遗漏。题干常出现的词,“分析”“概括”“理解”及其先后顺序都要认真思考;选“是”还是选“非”要看清楚;是分析原因还是概括品质,切勿马虎。3.重视注释,寻求“外援”。文后注释绝非可有可无,关于人物和事件背景的注释,往往关系到考生对选项正误的判断。四、默写13.【答案】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十世希不失矣【解析】故答案为:(1)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重点字:阔)(2)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重点字:兼)(3)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重点字:终)(5)为政以德,譬如北辰(重点字:譬)(6)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十世希不失矣(重点字:诸)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论语》中的名句辑录:(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五、语言表达14.【答案】通读句子,抓住有特定位置的虚词“者”“者也”在句末,故“者”、“者也”后断;“为人臣者”做句子的主语,其前断;“孔子”做句子的主语,其前断;“弟子”做句子的主语,其前断。断为: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翻译:聪明深察的人常常受到死亡的威胁,那是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的缘故;博学善辩识见广大的人常遭困厄危及自身,那是因为他好揭发别人罪恶的缘故。做子女的忘掉自己而心想父母,做臣下的要忘掉自己而心存君主。.孔子从周回到鲁国之后,跟从他学习的弟子就渐渐多起来了。答案: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解析】考查文言文断句,要通读句子整体把握大意,抓住关键虚词,结合句子成分,特别是句子主语。文言断句的方法1反复诵读,抓住要点通过反复诵读,抓住文段要点。如文中说的是什么人,办的是什么事,采用的是什么方式,取得了什么结果等。明白了选文的主要事件,那么断句的大概思路就基本清晰了。2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确定词在句中的意义,注意语序,分析句式。反复研究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是句还是读。明确选文的主干是什么,抓住了选文的表达特点,断句就可层层断开。.3抓住相关的语言标志一是对话标志。“曰、云、言”等词语表示对话,最易被发现,最容易断开;二是虚词标志。“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是断句的重要标志,当然也应当注意它们的词性。4根据词语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一是句首发语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二是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三是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四是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倾之、向之、未几、已而、继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15.【答案】结合孔子的儒家思想中的积极入世分析,“接舆”这类消极避世而自命清高的隐士在孔子看来是与鸟兽为伍的人,孔子认为自己不能追随他们逃避现实,据此展开合理想象,语言要符合人物思想、身份及性格,语言通顺。答案:“修身齐家治天下”是读书人的使命,社会动乱、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以天下为己任,为改革社会现状而努力。【解析】考查运用联想、想象写出人物的对话,要符合语境和人物性格。想象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