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地表形态的塑造山地的形成赵霞【市一等奖】_第1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地表形态的塑造山地的形成赵霞【市一等奖】_第2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地表形态的塑造山地的形成赵霞【市一等奖】_第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地表形态的塑造山地的形成赵霞【市一等奖】_第4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地表形态的塑造山地的形成赵霞【市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褶皱1一、褶皱山背斜拱起;向斜下弯褶曲的形态2背斜向斜背斜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老,两翼岩层新中心部分岩层新,两翼岩层老问题探究:背斜、向斜同水平上岩层的新老变化如何区分背斜向斜3向上拱起向下弯曲中心部分岩层老两翼岩层新中心部分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判断方法背斜向斜岩层形态岩层新老关系褶曲与地貌4一般情况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正地形)AB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受侵蚀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侵蚀十年磨一件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电话Q:1476360113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地形倒置(逆地形)为何现实中有的背斜成了谷,向斜反而成了山呢?【提示】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CD向斜成山判断甲、乙两地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解释甲地成为山岭、乙地成为谷地的原因。背斜向斜活动探究(见教材74页)(2)甲地是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乙地是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易被侵蚀,形成谷地褶皱山:喜马拉雅山褶皱山: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背斜:天然气、石油向斜:地下水地下水石油天然气背斜和向斜的实践应用5假如你是一名地质学者,在野外地质勘查时,要找石油、天然气和水,应该找背斜还是向斜呢?3.假设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为什么?

答:乙地,因为背斜的岩层走向类似于石拱桥,能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而且不利于地下水的储存,便于施工,隧道建成后不易积水。活动探究(见教材74页)地貌形态褶曲形态岩层形态岩层新老关系

侵蚀前地貌(内力作用)

侵蚀后地貌(外力作用)背斜向斜向上拱起向下弯曲中间老两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