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吸收化工原理详解_第1页
第九章吸收化工原理详解_第2页
第九章吸收化工原理详解_第3页
第九章吸收化工原理详解_第4页
第九章吸收化工原理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吸收化工原理详解演示文稿1目前一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优选第九章吸收化工原理2目前二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3.相关概念:吸收质(溶质):A尾气:B+(A)惰性组分(载体):B吸收剂:S吸收液:S+A3目前三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二、吸收的应用:A有用;回收A有害;净化制备A的S溶液。三、解吸:液相气相4目前四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四、吸收的分类:性质溶质数目热效应物理:化学:无明显化学反应有明显化学反应等温:非等温:温变小温变大单组分:多组分:A为1个A为多个5目前五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五、吸收剂的选择依据:溶解度(大)&对温度敏感;吸收选择性(高)--选择系数挥发度(小);粘性(小);稳定性高、腐蚀性小等

。6目前六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逐级接触式微分接触式(连续)——板式塔——处理量大——填料塔——处理量小分类六、吸收设备:7目前七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8目前八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第二节气液相平衡研究目的:吸收的极限?吸收的推动力?1.气液平衡气相:pA*液相:CA*气相液相气体溶解度:T和P一定,平衡时的浓度——极限程度一、溶解度曲线9目前九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3)摩尔比气相液相(1)摩尔浓度(2)摩尔分率气相液相平衡浓度的不同表达方法10目前十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相律:C=3,P=2,

参数:P、T、y()、x∴f=32、影响平衡溶解度的因素11目前十一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3.溶解度曲线T一定:溶解度(平衡浓度)和平衡分压关系曲线——已知气相实际分压:已知液相实际浓度:12目前十二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特点:同若同若若利于吸收;若利于脱吸。13目前十三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同T同下,大,易溶同T同下,大,难溶14目前十四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二、气液相平衡关系式——亨利定律1.表达式:(液相浓度用摩尔分率表示)T一定,亨利系数,单位同无因次说明:P<5atm,稀溶液,平衡状态时:理想溶液,T一定,P<5atm,非理想溶液,15目前十五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同S中

互成平衡已知气相实际分压:已知液相实际浓度:16目前十六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2.表达式:(液相浓度用摩尔浓度表示)溶解度系数,关系式:溶液的密度17目前十七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

说明:同S中

18目前十八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相平衡常数(分配系数)道尔顿定律:3.表达式(气液均用摩尔分率表示)关系式:19目前十九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说明:

同S中

20目前二十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气相液相4.表达式(气液均用摩尔比表示)21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5.其他表示法:(√)(√)(√)(√)(X)平衡关系为:(√)22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例: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30%的某种混合气体与水充分接触,系统温度为30℃,总压为101.33kPa。试求液相中二氧化碳的平衡组成,分别以摩尔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在操作范围内亨利定律可适用。道尔顿定律:解:查表得:30℃23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另一解法24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三、相平衡与吸收过程的关系1.判断传质方向及推动力:已知体系的

若——吸收,若——平衡,若——解吸,

若——吸收,若——平衡,若——解吸,25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例:设在1atm,20℃下氨气在水中的E=95.25kPa.(1)使含氨y=0.1的混合气和x=0.05的氨水相接触,判断传质过程为吸收还是解吸?解:(1)吸收吸收过程的极限为26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解吸(2)若以y=0.05的含氨混合气与x=0.1的氨水接触时,结果?解吸27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第三节传质机理与吸收速率1.吸收传质步骤:气相主体→气液相界面;相界面上的溶解(阻力≈0);服从气液平衡关系相界面→液相主体。2.传质形式:分子扩散——分子的热运动涡流扩散——质点的宏观运动(静止、滞流)(湍流)浓度高→低28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一、传质机理1.菲克(Fick)定律:扩散通量浓度变化率,A在B中的分子扩散系数,(一)分子扩散:29目前二十九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

(P不太高,T均匀)说明:不稳定的分子扩散30目前三十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2.等分子反向扩散(1)传质速率()——总传质速率①稳定②等分子31目前三十一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无气体的宏观运动32目前三十二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33目前三十三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例:在上图所示的两个大容器内分别装有浓度不同的NH3和N2两种气体的混合物。连通管长为0.61m,内径为24.4mm,T=25℃,压强为101.3kPa。左侧容器内NH3分压为20kPa,右侧容器内NH3分压为6.67kPa。已知该条件下NH3-N2的扩散系数为2.30*10-5m2/s。求(1)单位时间内从容器1向容器2传递的NH3量,kmol/s;(2)连通管中与截面1相距0.305m处的NH3分压,kPa。

34目前三十四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解:(1)稳定的等分子反向扩散单位时间内传递的NH3量(2)稳态过程35目前三十五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或36目前三十六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3.单向扩散(1)总体流动N--总体流动的通量(A+B)总体流动中A的通量

总体流动中B的通量

(2)分子扩散37目前三十七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3)传质速率:A组分:B组分:38目前三十八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又39目前三十九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又40目前四十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漂流因数漂流因数不大时,——总体流动对传质速率的影响;41目前四十一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例:一氨水贮槽直径为2m,槽内装有农业氨水,浓度为10%(质量浓度),敞口,氨以分子扩散方式挥发而损失。假定扩散时是通过一层厚度为5mm的静止空气层,平均温度为20℃。在1atm下,氨的扩散系数为0.0647m2/h。试计算一昼夜内氨的挥发损失量。E=268.8kPa,假设氨水浓度不变。解:氨在空气中的分压42目前四十二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43目前四十三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4.扩散系数介质种类;温度:影响因素:压强:影响气体D;浓度:影响液体。——物性常数P↑,D↓

44目前四十四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5.液相中分子扩散:较小

溶剂浓度的对数平均值。单向扩散:45目前四十五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湍流中)涡流扩散系数,m2/s非物性常数(二)涡流扩散:46目前四十六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二、对流传质与双膜理论1.对流传质运动的流体相界面分子扩散涡流扩散加和:47目前四十七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2.有效滞流膜:滞流内层:分子扩散,阻力较大;过渡区:分子+涡流,阻力较小;湍流核心区:涡流,阻力很小;48目前四十八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3.对流传质速率:气相:液相:49目前四十九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存在稳定相界面,其上气液平衡,阻力≈0;存在气膜层和液膜层,其内为分子扩散;气膜或液膜外为湍流,阻力≈0。4.双膜理论50目前五十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三、吸收速率方程式1.气膜吸收速率方程:以表示:——气膜吸收系数,——气膜阻力,与对应。51目前五十一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以表示:——气膜吸收系数,——气膜阻力,与对应。

52目前五十二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2.液膜吸收速率方程:以表示:——液膜吸收系数,——液膜阻力,与对应。53目前五十三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以表示:——液膜吸收系数,——液膜阻力,与对应。

54目前五十四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3.总吸收速率方程式(1)以表示:总吸收系数×总推动力——与液相主体浓度呈平衡的气相中A分压;——气相总吸收系数,——两膜总阻力,与对应。55目前五十五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2)以表示:(3)以表示:(4)以表示:56目前五十六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

4.总吸收系数之间的关系57目前五十七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

58目前五十八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与的关系:

5.总吸收系数与气膜、液膜吸收系数之间的关系59目前五十九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两膜总阻力气膜阻力液膜阻力说明:①若则--气膜控制②对于气膜控制,若强化吸收,需③对于气膜控制,有:易溶气体60目前六十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两膜总阻力气膜阻力液膜阻力说明:①若则--液膜控制②对于液膜控制,若强化吸收,需③对于液膜控制,有:难溶气体同理:61目前六十一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1)单侧吸收速率方程:气膜液膜6.小结:62目前六十二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2)双侧吸收速率方程:63目前六十三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64目前六十四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例:P=101.33kPa时,用水吸收含A的混合气体,A的分压为4.0kPa,液相中x=0.01,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气膜,液膜系数,m=0.84,(1)求,并分析控制因素。(2)求NA解:气膜阻力液膜阻力(1)65目前六十五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故为气膜控制总阻力(2)66目前六十六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例:用填料塔进行吸收操作,已知ky=kx=0.026kmol/(m2s)分别计算当m=0.1和5两种情况下,气体流量增加一倍时,总传质阻力的变化情况。解:m=0.1原工况:流量增加一倍:(1)67目前六十七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m=5原工况:流量增加一倍:(2)68目前六十八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第四节吸收塔的计算一、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

1.全塔物料衡算:(稳态的逆流过程)——惰性组分摩尔流量,——吸收剂摩尔流量,回收率69目前六十九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2.操作线方程式:在m-n截面与塔底间:在m-n截面与塔顶间:70目前七十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操作线:为浓端与稀端的连线;与平衡线无关;平衡线上方——吸收;平衡线下方——脱吸。71目前七十一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二、吸收剂用量与最小液气比①②设备费↓,操作费↑设备费↑,操作费↓72目前七十二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1.最小液气比:图解法:相交时73目前七十三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相切时计算法:(符合亨利定律)

74目前七十四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2.实际液气比:75目前七十五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例:拟设计一填料吸收塔,处理某制药厂含SO2的废气。用水逆流吸收炉气中的SO2。气量100m3·h-1,炉气温度20℃,含SO29%(体积)。要求SO2的回收率为90%,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1.3倍。已知操作压力和温度为101.33kPa和20℃,平衡关系为Y=36X-0.0162。(1)当X2=0.0003时,求L和X1;(2)当X’2=0时,求X1。解:(1)总的气体摩尔流量为:76目前七十六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惰性组分的摩尔流量为:进塔气体中SO2的摩尔比为:出塔气体中SO2的摩尔比为:77目前七十七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与Y1平衡的液相浓度为:最小液用量为:实际液用量为:78目前七十八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出塔液相浓度为:(2)最小液用量为:79目前七十九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实际液用量为:出塔液相浓度为:80目前八十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第三节吸收塔的计算三、填料层高度的计算1.分析:物料衡算吸收速率方程相平衡关系81目前八十一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2.基本计算式:在微元内——塔截面积,——有效比表面积,——塔内各截面上并不相等82目前八十二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1)以气相浓度表示:83目前八十三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2)以液相浓度表示:——液相总体积吸收系数,——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84目前八十四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3.传质单元高度与传质单元数:(1)概念:无因次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m气相总传质单元数85目前八十五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m液相总传质单元数86目前八十六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2)的物理意义:87目前八十七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传质阻力

填料性能、润湿情况越好,气体流量(3)说明:如物系、流动状况相同,则同。88目前八十八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反映吸收过程的难易程度推动力越小,越大。与相平衡关系、气体进出口浓度有关与填料性能无关89目前八十九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1)图解积分法--平衡关系为曲线作操作线和平衡线

计算计算=格子数×每格面积

4.的计算:90目前九十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2)对数平均推动力法--91目前九十一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92目前九十二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若,可93目前九十三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3)解吸因数法94目前九十四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解吸因数,无因次;

95目前九十五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S反映了吸收推动力的大小。

反映了吸收率的高低96目前九十六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回收率一定液气比一定97目前九十七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例:以清水在填料塔内逆流吸收空气~氨混合气中的氨,混合气含氨4.0%(体积),要求回收率为0.96,气相流率为,采用的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4倍,平衡关系为,总传质系数,试求:①塔底液相浓度X1;②所需填料层高度H

解:98目前九十八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1)

(2)

99目前九十九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①解吸因数法:100目前一百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②

对数平均推动力法:101目前一百零一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四、吸收塔的操作型计算例:在一填料吸收塔内用纯吸收剂吸收某气体混合物中的可溶组分,溶质的初始含量为0.05,回收率为60%,吸收液出口含量为0.098(均为摩尔比)。操作条件下的气液平衡关系为,两相逆流接触。已知该过程为气相阻力控制,试求液体流量增加一倍时,可溶组分的回收率有何变化?原工况下的液气比为解:102目前一百零二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原工况下的传质单元数为气相阻力控制,故L增加,及近似不变103目前一百零三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回收率为:104目前一百零四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第三节吸收塔的计算五、体积吸收系数的测定1.测定体系2.实验内容水—空气—CO2

(1)测定液相总体积吸收系数(2)测定吸收剂用量对的影响。3.实验流程105目前一百零五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106目前一百零六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4.实验原理转子流量计气相色谱107目前一百零七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取样状态进样状态空气—CO2

空气—CO2

载气气相色谱载气气相色谱108目前一百零八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第四节填料塔一、填料(1)特性要求:比表面积a(大)空隙率ε(大)填料因子φ=a/ε3(小)干填料因子;

(湿)填料因子。

(2)分类散装填料规整填料109目前一百零九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拉西环①结构简单,易制造;优点:②研究较成熟。——高径比等于1。①缺点:②气液有效接触面低沟流、壁流110目前一百一十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鲍尔环:①内表面利用率高;优点:②液布均匀;③传质效率高,操作弹性大。

111目前一百一十一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阶梯环:①气流阻力小;优点:③传质效率高。②强度高,空隙率大;点接触112目前一百一十二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弧鞍、矩鞍①气流阻力小;优点:③液布均匀;易重叠,强度差。缺点:②表面利用率高;——敞开型填料④制造方便。113目前一百一十三页\总数一百二十七页\编于五点金属鞍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