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效课堂教学案例--《掩耳盗铃》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4课《寓言二则》中的第一则《掩耳盗铃》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本课的生词。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寓言的寓意。3、朗读课文,背诵寓言。过程与方法:复习旧知,了解“寓言”这种体裁,体会“文言文”行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图文结合领悟寓言的寓意,谈谈读后感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不能自欺欺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懂得寓言的寓意,理解成语。【教学难点】理解寓意,懂得道理。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了解掌握“寓言”这种体裁【学习内容】回顾之前学过的寓言,以一篇寓言为主,回顾这篇寓言内容,及道理。从而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寓言”【学习方式】教师以谈话导入,回顾旧知识,从而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寓言”。引导学生回顾,进行师生互动。【设计意图】以旧知识导入,勾起他们的认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寓言”,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这比单纯的由老师介绍什么叫“寓言”要有趣得多,学生能很快的参与课堂,与教师互动。且学生记忆更为深刻。【教学效果】成功吸引学生注意,勾起了学生的认知与成就,激发了学习兴趣,活跃了学习氛围。.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学习内容】让学生快速阅读第14课的两则寓言,与之前学过的寓言做比较,谈谈在语言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生能很快的答出,且能谈到文言文。回顾之前学过的古文,了解文言文(古文)的特点,回顾之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学习方式】让学生比较两则寓言,发现语言表述上的特点,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设计意图】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发现、探究,从而得出结论。回顾旧知,是为了更好的引入新知。我认为:学生的主动探索,比老师的单纯介绍会生动,有趣得多。六年级的复习与归类应放入到文本中去,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便已掌握。【教学效果】本以为学生对文言文的掌握会比较弱。他们可能没办法很好的说出这则寓言与之前寓言在语言表达上的不同,可谁知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很快的答了出来,而且还用自己的话介绍了一下文言文的特点,以及之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交流生字【学习内容】本课的生字“铿”、“遽”、“椎”,掌握“椎”的两种读音。流利的朗读此则寓言。【学习方式】先让学生自己读这则寓言,划出生字,词语,标记不理解的字、词,然后交流。学生举手读,上黑板上书写,找出这个生字所在的句子,并结合句子说说字的意思。将文言文的停顿划分出来板书在小黑板上,练习流利诵读。【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当小老师,找出生字所在的句子,及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生字的拼音,正确的书写,学会认读句子;另一方面提高学习参与面,让每位学生都会认读句子,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的方法。划分文言文的停顿,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诵读文言文,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学效果】学生学会生字,会正确的书写,认读句子,掌握了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的方法,学生学习很有成就感,兴趣慢慢加浓,而诵读的比赛更是让热烈的课堂氛围再次升级。.交流句意,及整则寓言的意思【学习内容】寓言每句话的意思,整则寓言的意思。【学习方式】老师读一句,学生翻译一句。指名讲述这个故事。【设计意图】在之前理解了字意的基础上,一句一句的翻译,降低难度,师生更好的互动。由学生来组织语言,用自己的话表述,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同时希望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明白寓意,达到水到渠成效果。【教学效果】这个环节老师与学生互动,配合,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由学生讲述整个故事,师抓重点词句板书,明了简单。这个环节其实是在复习学习古文的方法,通过注释、查字典、工具书等方式了解决句意,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同时步步紧扣,学生学起来并不难,成就感有了,兴趣自然就来了。并由此导出后面所学,做到水到渠成。(三)理解文章,明白寓意,拓展延伸【学习内容】理解文章,明白这则寓言的寓意。【学习方式】师层层质疑,让学生步步释疑。抓住重点字、词来体会人物的心情。教学都是师生互动,教师问,学生答。拓展延伸,扩充课外知识。【设计意图】层层质疑,动手操作,抓住重点字、词来体会人物的心情,从而为揭示寓言打下基础。拓展延伸,扩充课外知识。【教学片段截取】师:盗铃人为什么要捂住耳朵?生答。师:他怕别人听到铃声而去抢他的铃,那他拿走铃,不让它发出声音就是了啊?生答。师:这还真是矛盾啊。不敲碎吧,拿不走,敲碎吧,又恐人闻之而夺己也。这是,得钟者想到了什么办法来解决铃响的问题?生又一次很好的答出“遽掩其耳”。师乘机问:捂住了谁的耳朵?生答,从而体会“其”的字意。师让学生操作,一是自己捂住耳朵敲铃,看能否听到。二是同桌之间合作,敲铃者捂住自己的耳朵,问另一个同学是否听到,让生更真切的感受体会得钟者的行为。师接着问:得钟者觉得他的办法好不好?生答:好。师问:从哪个字可以看出得钟者觉得他的这个办法很好。生说:“遽”急忙,说明他肯定觉得自己的办法好,才会这么的迫不及待。(抓住字词体会人物的心情。)师:那你们觉得这种办法好吗?生答“不好。”师:假如我是得钟者,你要说我这种办法不好,你得告诉我理由啊。来,对着我这个得钟者说说你的理由吧。一生:得钟者,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能捂住自己的耳朵,却无法捂住别人的耳朵,你这样做还是会被人发现,抓走的。其他学生不由得鼓掌。师给予表扬。师: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一下这个得钟者的行为?生答:自欺欺人。师: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来吗?生举手回答,其中一名学生说鸵鸟怕被别人发现,而将头埋进自己的土里,自我欺骗的说看不见我,看不见我。(扩充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将课堂内教学引申至课堂外。)师:回到课题,谁来说说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的意思。生举手答,完整的说出了这个成语的表意和比喻意。【教学效果】这一环节学生完全进入书本,融入课堂。师层层质疑,生步步释疑,从而突破了文章的重难点。(四)熟读成诵1.设计动作,演一演【学习内容】在理解文章,明白寓意的基础上,根据文章内容,同桌之间合作设计动作演一演。【学习方式】先同桌之间设计动作,演一演;然后请一组学生上台表演动作(一人读,一人演);接着老师与学生一起确定动作,边读边演。再全体站起来,一边读一边演;请一生上台做动作,其他学生根据动作尝试背诵;全体背诵。【设计意图】在读文言文除了应注意停顿外,还应注意人物的动作、心情,这样才能将文言文读好,培养学生的语感。小学生的表现都很强,自我创新能力也很好,演一演的环节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教学效果】学生丰富多彩的表演,赢得满堂喝彩。全班跃跃欲试,课堂氛围活跃,学习效果好,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完全被调动起来。(五)课堂总结,布置课外作业1.课堂总结和主题升华,布置家庭作业【学习内容】总结本堂课的重点难点,并升华主题【学习方式】师生互动一问一答总结本堂课的重难点,并一句话带过教育孩子们不要自欺欺人。【设计意图】总结整课内容,再次呈现本课重难点;进行主题升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布置课外作业,让有表演兴趣的同学根据课文内容,加入自己的语言、动作,或者是发挥自己的想象,把故事补充的更生动。还可以续编故事,争取使这则寓言故事更生动,更有趣。【教学效果】,总结本课重难点,升华主题,完成三维目标。板书设计:掩耳盗铃得钟者一一欲负而走一一以椎毁之一一恐人闻之而夺一一掩其耳自欺欺人教学反思《掩耳盗铃》是篇用古文写成的寓言故事。它含有两个因素:首先它是一则寓言。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用讽刺、假托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目的。其次它是用古文写出来的。具有古文的特点。因此在讲述寓意前首先要先让学生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文,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整个故事所讲的内容。要翻译古文就应该让学生学会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之前有学过文言文,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很重要,回顾之前的古文,就是为了勾起学生的认知。新课标中提出:诵读古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古诗文学习的根本目的是“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本课从学生实际出发,以理解古诗文的内容为目标,以诵读为主线。为了更好的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又主要放在“演一演”。演是为了让学生充分的读课文,深入的理解课文。而深入的理解课文,揣摩人物心情与动作是为了更好的诵读课文,培养语感。本课教学设计简单、情趣、容易操作,融复习于教学中,去除乏味的单纯知识点的讲授。整堂课一气呵成,流程清晰,过渡自然,水到渠成。这堂课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活动较多,所涉及的语文知识点较多,因此在教学前我便制作了教学课件,以便方便教学所用,此外古诗文朗读停顿的划分则以小黑板出示,清晰,一目了然。教学后记本堂课整体上还是比较成功的,教学过程自始自终对“学”进行着引导、激励和唤醒。突破了文章的重难点。以“演一演”为主线,让学生的表演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中,以表演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基于教材又再生教材,使学生依据教材展开想象与联想。而激活学生的想象无疑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从学生的表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已经理解了这则寓言所蕴含的深刻寓意;而从学生们的表演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表演欲很强,想象力很丰富。整堂课学生学习兴趣被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很多,学生参与课堂的能力得到了增强。整堂课课堂掌控能力较强,做到教学设计新颖,教学过程使用的学习方法多种多样,将六年级的知识点复习很巧妙的融入课堂当中,教学效果上基本上达到全班学生都理解了这则故事,明白了寓言。时间把握较好。教学思路清晰,师生互动很好。当然也有值得争议的地方:一、有老师说导入部分过长。其实我个人觉得导入有很多种方式,更多人会崇尚简洁的风格,但如若不是啰嗦,也不能说它就不简洁。在此堂课中,我觉得其实一开始我就已经导入了正题一一寓言。而我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去自己学习掌握“寓言”的体裁,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是融复习于课堂中,都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这则寓言做铺垫的,也是学习这篇课文不可或缺的地方,并不是啰嗦。二、部分老师说应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解释文言文的字意,词意上。在这堂课中可能这部分花的时间不是很多,但是个人觉得也足够。因为六年级的学生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