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登记报告及心脑血管事件监测工作培训_第1页
肿瘤登记报告及心脑血管事件监测工作培训_第2页
肿瘤登记报告及心脑血管事件监测工作培训_第3页
肿瘤登记报告及心脑血管事件监测工作培训_第4页
肿瘤登记报告及心脑血管事件监测工作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肿瘤登记报告及心脑血管事件监测工作培训第1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肿瘤数据库心脑血管事件监测3肿瘤登记报告12心脑血管事件数据库4第2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肿瘤登记报告一、报告病种全部恶性肿瘤C00-C97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D32、D33、D35.2-35.4良恶性未定的肿瘤D42、D43、D44.3-44.5第3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肿瘤登记报告第4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肿瘤登记报告第5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肿瘤登记报告第6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肿瘤登记报告第7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肿瘤登记报告第8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肿瘤登记报告第9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肿瘤登记报告二、报告对象恶性肿瘤发病(按诊断日期)恶性肿瘤患者死亡(按死亡日期,包括非肿瘤原因死亡)第10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肿瘤登记报告三、报告及时性1.肿瘤发病数据库、肿瘤报告卡及肿瘤季报表每季上报一次,请于每季次月的月底前上报。2.肿瘤死亡信息每月与死因信息系统的死亡信息核对,互相补充,每月月底前上报上月肿瘤死亡数据库。第11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肿瘤登记报告第12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恶性肿瘤病例报告卡的填报肿瘤登记报告四、恶性肿瘤病例报告卡的填写1.病例报告卡的填写基本要求按照统一的报告卡的基本格式及填写要求,逐项认真填写,不能漏项或错项。应用黑色或蓝黑色钢笔书写,字迹清楚,不得用圆珠笔、红笔或铅笔书写。诊断病名和病理类型填写应用医学专业名称,并用中文书写,不得用英文或英文缩写第13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基础项目的填写要求(1)卡片编号:由卫生所统一编号,发病卡和死亡卡分别填写分别编号,按镇代码(死亡卡在镇代码前加S)+年份后俩位+序号(四位),如01140001(城北街道2014年第一张发病卡)。门诊号、住院号:根据病历或反馈信息尽可能如实填写。身份证号码:填写15位或18位身份证号码,注意与出生日期、性别保持一致。必须真实,不得随意编写。肿瘤登记报告第14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基础项目的填写要求(2)患者姓名:指现时用的姓名;如为婴儿,可同时填写婴儿母亲的姓名;尚未起名者可记录其母姓名,按“某某之子”或“某某之女”记录,以备调查。性别:填男或女。民族:按汉、回、壮、维吾尔、藏、白族等填写。电话:填写可联系到患者或其家属的电话。出生日期:按公历年、月、日填写。肿瘤登记报告第15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基础项目的填写要求(2)2.基础项目的填写要求(3)实足年龄:按周岁计算。当年未过生日者:患病(死亡)年份-出生年份-1已过生日者:患病(死亡)年份一出生年份。未满l周岁的婴儿,填写实足月龄;28天内的新生儿填写天数;职业及工种:按目前就职或就职时间最长的职业填写,并尽可能同时填写职业和具体的工种。不符要求的填写如:工人或干部等。肿瘤登记报告第16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基础项目的填写要求(3)2.基础项目的填写要求(4)工作单位:指就业所在工作时间较长的单位。患者常住户口地址:城市要填写到街道、里弄门牌或楼房单元号数,农村填写到行政村的村民组或自然寨。实际居住地址:同常住户口地址要求肿瘤登记报告第17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3.特殊项目的填写要求(1)诊断病名:填写具体肿瘤的原发部位及亚部位,及肿瘤名称,如左肺上叶癌、胃体癌病理类型:即肿瘤的形态学(组织学)类型,尽量按病历内容填写,应与对应的解剖部位符合逻辑关系。病理号码:填写患者在诊断单位病理检查的病理号码,反馈信息里有此栏。确诊时期别、临床分期:按照反馈信息或患者病历记录填写。肿瘤登记报告第18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3特殊项目的填写要求(2)3.特殊项目的填写要求(2)诊断日期、诊断单位:(1)是指第一次被医生诊断为目前所患的肿瘤日期和单位。(2)对于已报告过的病例发现已经更正诊断时,请按目前诊断另行再报,并在“更正诊断报告栏”注明原来的诊断名称及诊断日期。报告日期、报告医师、报告单位:指填写本报告卡的日期、医师和单位。死亡日期、死亡原因:发病卡可以不填写,死亡卡如实填写,死亡原因要体现根本死因,根本死因需与死亡医学证明书一致。同一患者的死亡卡与发病卡上的患者的共有信息要一致。诊断依据:填写患者为诊断肿瘤所做的各种检查,在相应的数字上画○。肿瘤登记报告第19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举例4.填写举例(1)不确当的填写肠癌:部位不明确,应该分清是小肠、结肠还是直肠?左肺中叶癌:不存在的亚部位(2)规范的填写诊断病名病理类型升结肠恶性肿瘤腺癌左肺上叶癌小细胞癌甲状腺癌滤泡性腺癌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肿瘤登记报告第20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举例一、数据库项目内容2014年数据库与2013年数据库项目内容完全一致、发病库与死亡库内容完全一致,录入说明和季报表稍有完善。凡涉及编码不需各镇填写,可以隐藏此列,不可删除。肿瘤数据库根据出生日期和诊断日期自动生成第21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ICD-O-3行为学编码ICD-O-3行为学编码/0:良性/1:良性或恶性未肯定/交界恶性潜在低度恶性/潜在恶性未肯定/2:原位癌/上皮内的/非侵润性/非侵袭性/3:恶性,原发部位/6:恶性,转移部位/恶性,继发部位/9:恶性,原发部位或转移部位未肯定

ICD-O-3行为学编码的/6、/9不推荐使用肿瘤数据库第22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ICD-O-3组织学等级和分化程度编码(一)1Ⅰ级/高分化/已分化NOS2Ⅱ级/中分化/已中等分化3Ⅲ级/低分化4Ⅳ级/未分化/间变肿瘤数据库第23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ICD-O-3组织学等级和分化程度编码(二)5T细胞

6B细胞/前B/B前体细胞

7无标记淋巴细胞/非T非B8NK(自然杀伤)细胞仅适用于淋巴细胞白血病

9等级或分化程度未定,未指出或不适用的

细胞类型未确定,未指出或不适用的肿瘤数据库第24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举例二、数据库注意事项

1.数据库格式要一致,统一宋体11号字体,列不能随意增减,不需要各镇填写的列可以隐藏,卡片编号、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必须是文本格式,所有的日期(出生日期、诊断日期、报告日期、死亡日期)必须是日期格式。2.各种逻辑关系成立。3.同一患者的死亡卡与发病卡上的患者的共有信息要一致。发病库、死亡库互相补漏。4.肿瘤死亡库信息与生命统计肿瘤病人死亡信息要一致,特别是出生日期、死亡日期、死亡原因等关键信息要完全一致。最好出具死亡证明(推断)书时即填写肿瘤报告卡。肿瘤数据库第25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举例三、肿瘤发病、死亡登记资料评审标准(1)1.数据库印象:上报数据库中变量是否完整、数据录入是否规范。2.漏项核查及逻辑检查:对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诊断、诊断日期和死亡日期等基本变量进行查漏或逻辑检查3.查重:姓名、性别、年龄和诊断均相同4.疑似男患女病:筛选发现病例性别为男性,但ICD10编码为C50(乳房,不包括乳房皮肤C44.5)和C51-C58(女性生殖器官)5.疑似女患男病:筛选发现病例性别为女性,但ICD10编码为C60-C63(男性生殖器官)肿瘤数据库第26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举例三、肿瘤发病、死亡登记资料评审标准(2)6.<15岁肿瘤:低于15岁的肿瘤发病,特别是肺癌(C33-C34)、肝癌(C22)、食管癌(C15)、胃癌(C16)、结直肠肛门癌(C18-21)、乳腺癌(C50)、子宫颈癌(C53)和子宫体癌(C54)7.数据库基本情况分析⑴死亡补发病比例(DCN%):0<DCN%<15%⑵只有死亡医学证明书比例(DCO%):无生前肿瘤诊治的任何其他医学资料,补报发病卡时其发病日期=死亡日期。0<DCO%<15%。⑶病理组织学诊断确认的比例(HV):>66%。⑷同期死亡发病比(M/I):0.6-0.8⑸部位不明所占的比例(UNK,%):ICD-10为C26、C39、C48、C76-80或C97所占的比例<5%肿瘤数据库第27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举例四、2013年数据库存在问题1.发病、死亡均漏报严重:全市死亡数据库与生命统计肿瘤死亡在补漏前相差400多条记录,目前肿瘤死亡发病比为0.87,说明发病漏报仍然较多。

2.零概率事件:男患女病,女患男病3.较多病理类型和诊断级别不符逻辑4.发病、死亡库信息不一致:

5.项目不全和格式不统一:肿瘤数据库第28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举例四、2013年数据库分析肿瘤数据库第29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举例四、2013年数据库存在问题截图

肿瘤数据库漏报第30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举例四、2013年数据库存在问题截图

肿瘤数据库日期格式不对身份证号码不准确缺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第31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举例四、2013年数据库存在问题

肿瘤数据库一条记录上三个部位要尽可能填写原发部位部位不明第32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举例四、2013年数据库存在问题截图

肿瘤数据库与死因信息不一致第33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举例四、2013年数据库存在问题截图

肿瘤数据库病理类型与诊断依据、级别不符逻辑身份证号码格式不对2013年数据库混有其他年度数据第34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举例四、2013年数据库存在问题截图

肿瘤数据库男患女病女患男病第35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诊断依据/组织(形态)学间的逻辑性:在诊断级别≤4时,以下形态学编码可以使用:

8000(肿瘤NOS);8270~8281(垂体瘤);8170(肝细胞癌);9530~9539(脑(脊)膜瘤);8800(肉瘤NOS);8720C69._(眼部黑色素瘤);9590(淋巴瘤);8720C44._(皮肤黑色素瘤);9350(颅咽管瘤);9500(成神经细胞瘤);9380(神经胶质瘤);9510(成视网膜细胞瘤);9100(绒毛膜癌NOS);8960(肾母细胞瘤NOS);9650(霍奇金病NOS);9732(多发性骨髓瘤);9140(卡波氏肉瘤);9800(白血病NOS);8150~8154(胰岛细胞瘤,胃泌素瘤);9384(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9761(瓦尔登斯特伦巨球蛋白血症)。第36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举例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监测目的监测依据登记报告信息管理质量控制第37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监测目的:一、监测目的

脑卒中与心肌梗死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一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性高的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近年来,我市脑卒中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通过开展心肌梗死与脑卒中的监测,有助于动态了解该组疾病发病、死亡变化规律,探索危险因素,为研究分析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控制、临床预后以及制定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第38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方案制定依据二、监测依据卫生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管理办法》南通市卫生局通卫疾控[2012]19号《南通市脑卒中与心肌梗死监测实施方案》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第39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登记报告三、报告病种:脑卒中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出血、其他非创伤性脑出血、脑梗死(脑血栓、脑栓塞)、中风(未注明为出血或梗死)。心肌梗死包括:急性心肌梗死、随后性心肌梗死【排除了由于外伤性、代谢性、中毒性、肿瘤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所致】报告方法和方式:建立心脑血管病事件的登记报告网络;采取卡片和月报表。有条件的医院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抽取相关信息。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第40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登记报告四、报告工作流程:县级疾控机构←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报告本∣↑医院就诊的新发病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报告本医院就诊∣↑的新发病例、接受辖区卫生服务∣∣站或村卫生室上报的卡片)∣卫生服务站或村卫生室(负责本辖区漏报、补报、死亡补发病)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第41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登记报告1.新发病例报告: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各镇民营医院:首诊医师对于就诊的心脑血管病初诊病人,应详细填写报告卡,并在病人病历、门诊日志或病史首页上注明“XX病新发已报”。发现在其他医疗机构已经确诊但尚未报告,在本医疗机构就诊的心脑血管病病人,首诊医师也应填写报告卡。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医生发现辖区内心脑血管病例应立即保存并进行核对,发现未报的病例需进行调查,核实诊断后填写报告卡,并在每月例会时将报告卡送至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所)。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第42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登记报告2.更正诊断报告:报告单位医师在发现病人原先诊断需要修改或更正时,应重新填写报告卡报告病人现在诊断情况,在原报告卡上注明“修改”或“更正”字样另行保存,并在登记表上修改或更正原登记信息。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第43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登记报告3.死亡病例报告:按照以下三种情况分别上报:患者此前曾有一次或多次发病且已作为新发病例上报者,仅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进行报告;患者以前曾有一次或多次发病但没作为新发病例上报者,则须获取《脑卒中与心肌梗死病例报告卡》上所有必填项目的准确信息,在进行死亡病例报告的同时,作为死亡补发病病例报告,并在诊断依据中填写“死亡补发病”;患者第一次发病即抢救无效死亡、来院已死亡或院外死亡者,则在进行死亡病例报告的同时,也将其作为新发病例上报(非死亡补发病)。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第44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登记报告4.重复报告处理:重复报告判断标准:经核实同一患者有两次或两次以上报告卡或诊疗记录信息,疾病诊断完全一致(如心肌梗死和脑卒中28天以内的多次发作应只报一次),即可认为是重卡。确认为重卡的应先检查原有信息是否需补充或修改,然后在重卡上注明“重复”字样另行保存。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第45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登记报告5.查重:各级医疗机构每季度对本单位的报告数据进行一次查重工作,对于按照判断标准确定为重复报卡者可直接进行修改或删除。市疾控机构每季度对辖区内报告数据进行一次查重工作,确定为重复报告者可直接进行修改或删除;如为可疑重复病例,应通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进行核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查到可疑重卡,应通知患者所在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进行核实。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第46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登记报告五、各级职责:市卫生局:负责全市脑卒中与心肌梗死新发病例报告工作的方案制定、培训、督导考核与经费保障等。市疾控中心:组织开展本辖区脑卒中与心肌梗死新发病例报告工作,收集、整理、审核,于次季度首月20日前上报上季度本辖区监测数据;定期对本辖区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脑卒中与心肌梗死报告工作的漏报调查和质量考核;完成脑卒中与心肌梗死登记的死亡补发病报告工作;负责本县区登记资料和数据的管理和保存,每年分析检测数据并撰写检测分析报告。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第47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登记报告五、各级职责:县及以上医疗机构:指定专人负责本院登记和报告工作,按照市疾控机构的要求,定期上报登记结果(脑卒中与心肌梗死病例报告一览表)。各镇卫生所:指定专人负责本辖区的登记和报告工作,对所辖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进行管理,收集、审核辖区内上报的报告卡和一览表,按照市疾控机构的要求,定期上报登记结果(脑卒中与心肌梗死病例报告一览表)。镇卫生院、民营医院:指定专人负责本院登记和报告工作,按照市疾控机构的要求,定期上报登记结果(脑卒中与心肌梗死病例报告卡和一览表)给镇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指定专人负责本辖区的心血管事件患者核实登记报告工作,定期把报告卡上报给镇卫生所。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第48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信息管理六、信息管理(1)

1.各报告单位、市疾控中心制定报告资料信息管理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心脑血管病登记报告信息管理工作,确保报告信息资料安全。2.资料的交接与反馈:1)报告卡交接:镇卫生所与各报告单位间应建立报告卡的签收审核制度,每次交接时由专人对所接收报告卡的数量和填写质量进行检查核对,并填写交接登记表。2)反馈及交换:对于市辖区内跨乡镇/街道报告的病例,市疾控中心应及时将病例信息反馈至病例常住地的卫生所。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第49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信息管理六、信息管理(2)

3.资料的保存:各报告单位、市疾控中心应妥善保存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死亡登记报告相关资料。报告卡和各种报表需有序放置,便于核对。报告卡和报表等原始资料需按档案管理要求长期保存。4.信息利用及发布:1)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死亡登记报告资料实行辖区内共享的原则,辖区内各相关医疗单位、疾控中心等可以信息互通,实行资源共享。2)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死亡登记报告信息管理和使用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有关规定,不得擅自对外提供个案信息资源和发布有关数据。其他部门或机构查询有关资料须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同时注明使用目的、查询范围、时段和类别。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第50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过程质量控制七、质控控制(1)1、各镇根据本方案制定本镇登记报告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法。2、市疾控中心和各报告单位建立健全登记报告制度,资料管理制度,质量控制、信息交流和反馈制度。3、定期组织对辖区内登记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每年至少培训1次。4、核查:信息核对,信息核实。——各报告单位和市疾控中心定期对登记报告结果进行抽样复核,抽取一定比例的登记报告对象进行重复调查,对报告结果进行逻辑性校验,每年抽取比例不低于5%。——各报告单位和市疾控中心定期对登记报告数据录入情况进行审核,每年抽取比例不低于10%。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第51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过程质量控制七、质控控制(2)5、补漏:各级医疗机构要通过定期查阅病史或出入院情况等资料进行查漏报。在社区要结合定期的各种上门调查进行查漏,如漏报率调查、流行病调查等。社区卫生服务站或村卫生室作为基层监测点要通过各种途径发现并补充报告符合监测病种的病例。6、市疾控中心定期对辖区报告单位开展技术指导和漏报调查工作,对报告单位技术指导和漏报调查每年不少于1次。7、市疾控机构每年需对辖区上年度登记报告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收集当年人口信息等基础数据分析年度资料,撰写年度分析报告报上级疾控机构。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第52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过程质量控制心脑血管事件数据库一、数据库项目内容2014年数据库与2013年数据库项目内容基本一致、只是在最前面加一列卡片编号。凡涉及编码不需各镇填写,可以隐藏此列,不可删除。第53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举例二、数据库注意事项(1)1.信息准确完整,关键信息不能漏项。除住院号、职业、联系人电话外其他均为必填项目。2.脑卒中与心肌梗死病例报告发病率不低于同期死因监测系统相应病种报告死亡率。3.注意死亡补发病,死亡病人信息与死因信息系统同一患者的共有信息要一致。

心脑血管事件数据库第54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举例二、数据库注意事项(2)4.各种逻辑关系成立。比如诊断日期与出生日、死亡日期与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与出生日期、性别等之间等等符合逻辑关系,注意疾病诊断与年龄(低概率事件)。5.数据库格式要一致,统一宋体11号字体,列不能随意增减,不需要各镇填写的列可以隐藏,卡片编号、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必须是文本格式,所有的日期(出生日期、诊断日期、报告日期、死亡日期)必须是日期格式。心脑血管事件数据库第55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举例四、2013年数据库存在问题1、信息不全:地址不明,身份证号缺失,号码不对等2、诊断不明确:如心肌梗死没有明确是急性还是随后性,有些甚至没有写诊断,有些不是属于要报范围也报了3、重卡较多

4、格式不统一:主要是身份证和日期格式心脑血管事件数据库第56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举例四、存在问题截图

心脑血管事件数据库诊断用数字代替诊断为影像报告结果第57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举例四、存在问题截图

心脑血管事件数据库地址要具体到镇、村、组身份证号缺失或不准确号码不对第58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举例四、存在问题截图

心脑血管事件数据库重卡或28天内的重复报告脑萎缩、未特指的脑血管病不属于报告范围第59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肿瘤命名肿瘤的命名原则肿瘤命名的特殊情况癌前病变常见肿瘤肿瘤命名第60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肿瘤命名原则一、肿瘤的命名原则1、良性肿瘤组织/细胞类型+瘤:腺上皮腺瘤2、恶性肿瘤

1)癌:上皮组织恶性肿瘤的统称,表现出向某种上皮分化的特点。上皮组织+癌:鳞状上皮——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有些癌可以不止一种上皮分化:肺的腺鳞癌同时具有腺癌和鳞癌成分。在病理学上,癌是指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而癌症一般作为恶性肿瘤的代名词,涵盖了上皮癌、肉瘤、淋巴瘤、白血病等。肿瘤命名第61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肿瘤命名

2)肉瘤间叶组织恶性肿瘤的统称,表现出向某种间叶组织分化的特点,包括纤维组织、脂肪、肌肉、脉管、骨、软骨组织等。间叶组织+肉瘤:纤维肉瘤、脂肪肉瘤、骨肉瘤。

3)癌肉瘤一种既有癌成分,又有肉瘤成分的肿瘤。第62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肿瘤命名的特殊情况二、肿瘤命名的特殊情况1、结合肿瘤的形态特点

1)肿瘤的形状:乳头状、绒毛状、息肉状、结节状、分叶状、浸润性、溃疡状、囊状等

2)肿瘤的分化:肿瘤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可以表现出与某种正常组织的相似之处,这种相似性称为肿瘤的分化。相似的程度称为分化程度。如果一个肿瘤的形态和功能比较接近某种正常组织,说明其分化程度高或分化好;如果相似性较小则说明分化程度低或分化差,分化程度低又称异型性,有些恶性肿瘤细胞分化很差,异型性显著称为间变性。间变性肿瘤的细胞常具有多形性,即细胞大小和形状变异很大。如果一个肿瘤缺乏与正常组织的相似之处,称为未分化。肿瘤命名第63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2、约定俗成

1)母细胞瘤形态类似某种幼稚组织。良性:骨母细胞瘤恶性:神经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和肾母细胞瘤

2)白血病、精原细胞瘤:虽称“病/瘤”实际都是恶性肿瘤。

3)恶性*瘤: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畸胎瘤、恶性神经鞘瘤

4)综合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肿瘤命名第64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5)人名尤文氏(Ewing’s)肉瘤、霍奇金淋巴瘤

6)瘤病指肿瘤多发的状态:神经纤维瘤病、血管瘤病

7)畸胎瘤性腺或胚胎剩件中的全能细胞发生的肿瘤,分为良性畸胎瘤和恶性畸胎瘤两类

8)恶变/癌变良性肿瘤和交界性肿瘤中出现部分恶性的区域称为恶变,发生在上皮肿瘤也称为癌变。提及恶变/癌变的肿瘤即为恶性肿瘤。肿瘤命名第65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癌前病变三、癌前病变本身不是恶性肿瘤但具有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潜在可能性,包括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局限于皮内)癌1、不典型增生

1)轻度不典型增生:异型性较小,累及上皮层的下1/3

2)中度不典型增生:异型性中等,累及上皮层的下2/3

3)重度不典型增生:异型性较小,累及上皮2/3以上,但未达到全层。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可恢复正常,重度不典型增生较难逆转。肿瘤命名第66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癌前病变2、原位癌限于上皮层内的癌,没有突破基底膜向下浸润。常见于鳞状上皮或移行细胞被覆的部位如子宫颈、食管、皮肤、膀胱等处;也可见于发生鳞状上皮化生的粘膜表面如鳞化的支气管粘膜。肿瘤命名第67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癌前病变3、上皮内瘤变指上皮从不典型增生到原位癌这一连续的过程将轻度和中度不典型增生分别称为上皮内瘤变Ⅰ级和Ⅱ级,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称为上皮内瘤变Ⅲ级目前常把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统称为上皮内瘤变Ⅲ级。因为二者常常难以截然划分,而且处理原则基本一致。肿瘤命名第68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常见肿瘤四、常见肿瘤1、上皮性肿瘤:主要在被覆上皮与腺上皮

1)上皮组织良性肿瘤⑴乳头状瘤⑵腺瘤:管状腺瘤与绒毛状腺瘤、囊腺瘤

2)上皮组织恶性肿瘤

⑴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常发生在鳞状上皮被覆的部位,如皮肤、口腔、唇、食管、喉、子宫颈、阴道、阴茎等处。有些部位如支气管、膀胱等,正常时虽不是由鳞状上皮被覆,但可以发生鳞状上皮组织转化(化生),在此基础上发生鳞状细胞癌。

肿瘤命名第69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⑵腺癌:腺上皮恶性肿瘤。多见于胃肠、胆囊、子宫体等处。乳头状腺癌、囊腺癌、乳头状囊腺癌、粘液癌(又称胶样癌)印戒细胞癌:粘液癌的一种,由于粘液聚集在癌细胞内,将核挤向一侧使癌细胞成戒子状,即称印戒细胞⑶基底细胞癌:一般只见于皮肤。

⑷移行细胞癌:发生于膀胱、输尿管或肾盂的移行上皮,可分为乳头状或非乳头状。分为移行细胞Ⅰ级、Ⅱ级、Ⅲ级。级别越高,越易复发和向深部浸润。肿瘤命名第70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常见肿瘤2、间叶组织肿瘤包括脂肪组织、血管和淋巴管、平滑肌、横纹肌、纤维组织、骨组织等部位软组织肿瘤:骨肿瘤以外的间叶组织肿瘤

1)间叶组织良性肿瘤脂肪瘤、血管瘤、淋巴管瘤、平滑肌瘤、软骨瘤

2)间叶组织恶性肿瘤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血管肉瘤、纤维肉瘤、骨肉瘤、软骨肉瘤肿瘤命名第71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3、神经外胚叶肿瘤(一)胚胎早期的外胚叶,有一部分发育为神经系统,称为神经外胚叶,包括神经管和神经嵴。神经管发育成脑、脊髓、视网膜上皮等;由神经嵴产生神经节、施旺细胞、黑色素细胞、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等。小儿的恶性肿瘤中,颅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肿瘤命名第72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神经外胚叶肿瘤(二)神经外胚叶肿瘤(二)⑴胶质瘤:约占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的40%。⑵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周围神经系统较常见的肿瘤⑶视网膜母细胞瘤:产生自视网膜胚基。绝大多数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预后通常不好。肿瘤命名第73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4、恶性黑色素瘤4、恶性黑色素瘤高度恶性的黑色素细胞肿瘤,多见于皮肤,也可发生在其他一些部位如粘膜和内脏。恶性黑色素细胞常含有黑色素,但也可以没有色素。5、血液系统肿瘤和淋巴瘤包括淋巴瘤、白血病、恶性免疫增生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浆细胞肿瘤等原发于血液系统和淋巴系统的肿瘤,一般均为恶性。第74页,课件共8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常见恶性肿瘤病理类型肝癌: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