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秀教案集合15篇_第1页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集合15篇_第2页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集合15篇_第3页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集合15篇_第4页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集合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小学数学优秀教案集合15篇小学数学优秀教案集合15篇小学数学优秀教案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0~111页“练习与应用”第8~10题,“探究与理论”第11~14题,“与反思”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与应用”,使学生进一步进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2、通过“探究与理论”,使学生感受圆与生活的亲密联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感受圆的独特性。3、通过“与反思”,引导学生自己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作出实事求是的教学重点:进一步进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教学流程:一、练习与应用1、谈话引入。师:今天我们继续对本单元学习的圆的有关知识进展与复习。板书课题:与练习。2、完成“练习与应用”第8题。师问:最大的圆与正方形有什么关系?怎样求圆的周长与面积呢?3、完成“练习与应用”第9题。师问:谁来指一指这个运动场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哪个局部?求它的周长可以怎样想呢?求它的面积可以怎样想呢?4、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0题。师问:要求半圆形的面积,首先要知道什么?要求出整圆的面积,必须求出什么?二、探究与理论1、完成探究与理论第11题。老师问:是什么标志,知道标志表示的意义吗?学生交流自己以圆为根本图形的标志。2、完成第11题。师:在操场上画的圆一般都比拟大,用圆规肯定是不行了,你有什么好方法吗?学生说己的想法。到操场上试着画一画。师追问:这个绳子的长就是圆的什么?3、完成第13题。在操场上进展测量并记录,回去后进展计算。4、完成第14题。先让学生进展猜测,再以小组为单位用一根绳子围一围、量一量。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师追问:你有什么发现?三、与反思1、指导学生理解每项指标的含义。2、自我、打☆。3、说说自己的优点与缺乏。四、课堂小学数学优秀教案2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9页例1及相关练习题。教材简析:本节课内容是在上册学习了20以内加减法,和在本单元中学习了两位数与一位数、整十数的加法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既是对已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同时又为今后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奠定根底。本课在整个100以内减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中教学内容难度不大,很多学生对这类计算有过尝试,但对于算理的理解比拟模糊。本节课重点是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迁移,借助学具,直观操作,建立对减法过程中算理的表象感悟,能清楚用语言表征出来,并能运用新知解决数学问题,为学习下一课时退位减法最好准备。教学目的:1.在掌握算理的根底之上,纯熟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考虑,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一样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推理归纳和语言表达才能。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口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一样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能区分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两位数减整十数算法的不同。教学准备:课件、情境图、小棒、计数器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一)拨一拨。(在计数器上拨数,比拟每组数表示的意义。)1.7和702.45和403.82和2(二)口算。“开火车”形式进展练习。90-70=80-40=70+5=34+4=5+32=4+()=6660+()=68【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旧知,梳理已有的知识经历,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知识,为探究新知做好铺垫。】二、情境引入,初步体会算法(一)结合情境图,理解信息提出问题1.小小图书馆(课件出示主题图)老师:一(1)图书馆开馆了,小小图书管理员正忙着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理解信息,提出问题。(课件呈现)老师: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根据学生的答复,课件出示。(1)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还剩下多少本故事书?(2)有35本动漫书,借出20本。还剩下多少本动漫书?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及时给予鼓励,并选择性板书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可让学生结合信息完好把问题表达出来。(二)列出算式,比照分析^p学生说算式老师板书:35-2=35-20老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学生可能答复:都是减法算式,第一题是减一位数,第二题是减两位数,根据学生答复,老师板书课题。(三)猜测结果,引发探究学生互相说说算式结果。老师追问:同学说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一起来验证。(四)借助学具,直观感悟老师:可以尝试使用计数器和小棒帮助计算。预设的方法有:1.直接数数方法:35-2往前数2个,就是33;35-20是10个10个地数,往前数2个10就是25、15。2.小棒操作,直观呈现过程。3.计数器拨数,位值思想浸透。(五)回忆交流理解算理。老师根据学生表述过程,在算式中表达过程和方法,数形结合,由抽象向具象过渡。【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不要束缚学生计算方法,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选择性进展操作,自主探究性学习,通过学生汇报不同方法,进展互相学习,交流,互相补充,既尊重学生个性的展示,有表达算法多样化。老师那么利用课件将直观地操作图口算过程对应起来,多途径促进学生由详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三、比照感知,明确算理(一)简化思维突出重点(课件出示)引导学生回忆刚刚摆小棒和用计数器计算的过程。先让学生考虑片刻,再利用课件把摆小棒和计数器拨数的过程动态演示,根据学具操作过程,课件出示算式计算过程。再次让学生感悟算理。(二)回忆比拟,认识本质1.比拟“35-2”和“35-20”计算有什么不同?2.同桌交流,互相讨论,回忆操作和计算过程。老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小棒和计数器操作过程中的捆数(几个十)、根数(几个一)及十位和个位的计算顺序表述,突出算式的区别,同时内化位值概念。3.概念小结:一样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加、减。【设计意图: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历,再结合学具,课件辅助,回忆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过程。再将两个算式的算法进展比拟区分,在比照中感知算法和对算理的明确认识。】三、拓展探究,深化算理(一)我来试试。(分组拨数计算)78-5=65-4=78-50=65-40=要求:分为男生、女生两组,都先拨出“78”,男生组计算“78-5=”;女生组计算“78-50=”。汇报结果,比拟两组分别是在什么数位上拨去珠子,再次明确算法。(二)选苹果。(改错题)出示苹果算式,判断各题计算是否正确。同学们交流汇报,分析^p错因。师生小结:一样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课件出示)四、稳固应用,反应练习(一)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算法。(二)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的“解决问题”。运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造算式。出示卡片老师:从中任选2个数创造一个算式。根据学生说出算式,老师板书。可能会有:56+30=56—30=30+3=56+3=56-3=30-3=以“开火车”的方式让学生口算。最后一题是退位减法,为下节课学习做孕伏。【设计意图:几个层次的练习设计,既让学生在计算过程逐渐纯熟算法,明晰算理。又关注全体参与度,整体反应,汇报结果。并把学生自评和互评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评价才能。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互相交流,创造算式进一步稳固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的算法,又为下节课学习退位减法做孕伏。】六、畅谈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小学数学优秀教案3教学目的:1、通过对大数目物品进展平均分的详细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2、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培养学生通过估算选择合适的解决策略,让学生获得“试商”的初步体验。3、经历小组合作的理论活动,培养合作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感受分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通过估算优化平均分的过程。教具准备:圆片、小棒、表格1、表格2(每组1张),每桌一袋豆子一、分糖果(1)情境导入,引出问题师:小明的家里来了五位小朋友,他拿出20块糖想分给他的小客人们,怎么分最公平呢?(由公平一词,学生马上就想到了要平均分)(2)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师:我们用5个小圆片代替5位同学,用20根小棒代替20块糖果,先自己动手分一分,摆一摆。并把你分的过程记录到表格里。(老师巡视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掌握学生的不同分法)师:填好表格的同学请你把你的表格贴到黑板上,假如你发现黑板上已经有和你同样分法的表格就不用贴了,就在这种方法的下方,你用粉笔画个对号就可以了。(为了方便学生观察,老师要把贴在黑板上的表格放大)全班交流分的过程。师:请这张表格的作者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方法。交流的时候请说清楚:每一次拿出几块来分,每人分得几块。全局部完后,每人分得几块。其他和他方法一样的同学,假如你认为他有没说清楚的地方。你们可以补充。(在学生表达理由的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分的次数,让学生感悟到,分的次数越少,解决问题就越快。)(3)过程小结,评价引导师:还是集体的智慧大呀!同学们想了这么多的方法帮助小明来分糖果,小明心里一定很快乐。那么假设你就是小明,听到大家给你介绍了这么多的方法,你想选择哪一种呢?(假如有的学生选择了不是自己刚刚的分法,老师要追问:为什么小明没选这种方法?)(学生在阐述选择方法的同时,就再一次体会到不同方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络。同时在交流中,学生原有的方法构造就发生了重组)师:刚刚同学们分的过程不一样,有的一次就分完了,有的分几次才分完。但是,每一次分的时候,每一个小朋友分得的糖果都同样多。最后分完了,分的结果却是一样的。更有同学想到了好方法,用乘法口诀来帮助分,他们发现了新旧知识的联络,真擅长考虑。二、分小棒(1)估计数量、口述方法师:刚刚同学们帮助了小明解决了分糖的问题,下面我请同学们帮老师整理小棒。老师左手里握着10根小棒,请大家再看我的右手里的小棒,请你估计一下,我的右手里大约有多少根小棒。(学生估计的答案可能在30到60之间)同学们可以有根据的猜测,真好。假如把我右手里的50根小棒平均装到5个口袋里,怎么分?(数感好的学生可以很快知觉到5和50之间的关系)师:50根小棒平均装到5个口袋里,每袋装10根。那么老师如今只有4个口袋,要把50根小棒平均装在4个口袋里该怎么分呢?请大家先估计一下,每袋大约可以分到多少根?(大局部学生可以估计到每人分到10根以上的小棒)(2)小组活动、提升才能把50根小棒平均分装在4个口袋里。要求:1、先分工(记录、发言、负责分、监视)2、讨论后再分。边分边说分的过程,(第一次每人分几根,用去几根,还剩多少根,第二次每人几根……)边记录。小组活动,师巡视。(3)汇报交流,改善方法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样分的?小组代表汇报分的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对表格的观察和考虑,感受分法的多样化。汇报时老师要相机追问,如为什么首次分你们就每人分十根……剩下的几根,为什么不再分了呢?(通过老师的追问,引导学生去感受哪些方法更简便,更合理,以促进学生反思)小结:我们在平均分的时候,有时能全局部完,有时还有剩余。师:假如让你们重新把50根小棒平均分给你们小组的小朋友,你们会怎么分?至少要分几次才能分完呢?(学生再次分一分,可能会调整或改良原来分的策略,实现了学生的自我优化和重组)三、数学游戏1、读37页数学游戏的内容,然后交流游戏规那么2、老师和一名学生合作,为学生提供游戏示范。3、同桌为一组,开场合作。每次操作都要说清一把抓了几粒豆子,能平均分成几份,得了几分。四、总结延伸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课后操作:假如把100根小棒分给4个人,怎么分比拟快。小学数学优秀教案4教学目的:1、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那么,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2、通过组织学生进展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才能。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展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那么。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计算以下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3、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二、新知探究1、课件出示教学目的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那么。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2、教学例3(1)出示条件和问题: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根据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学生列式:×(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张看作一面墙,第一步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面墙的,第二步再涂出小时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即的,由此得出×这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是多少?”(3)根据直观的操作结果,得出×=,根据刚刚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4)提出问题:小时粉刷多少呢?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计算,自主解决问题。3、小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计算法那么: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4、教学例4(1)引导学生分析^p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教学目的: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展一些简便计算。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应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才能及思维的灵敏性。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理论的思维品质。教学重点: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展一些简便计算。教学难点:纯熟掌握运算定律,灵敏、准确、合理地进展计算。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2、哪些运算属于二级运算,哪些运算属于一级运算?(乘、除法属于二级运算,加、减法属于一级运算)遇到有括号的题目该怎么来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3、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展计算。(1)36×2+15(2)5×6+7×3(3)15×(34-27)二、新知探究1、向学生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一样。按照此规那么,学生仔细确定运算顺序后计算下面各题。(课件出示)(1)+×(2)×-(3)-×(4)×+2、复习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2)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途?你能举例说明吗?(3)用简便方法计算:25×7×40.36×3、推导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1)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勇于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2)验证:有些同学认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适用于分数乘法,而有些同学认为不能,你们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吗?(利用例5的三组算式,小组讨论、计算,得出两边式子的关系)(3)各四人小组汇报讨论和计算结果。4、教学例6(1)课件出示:××,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应用乘法交换律)(2)课件出示:+×,学生先观察题目,然后指名说说这道题适用哪个运算定律,为什么?(适用乘法分配率,因为×4和×4都能先约分,这样能使数据变小,方便计算)(3)小结: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认真观察数有什么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三、课堂检测练习三的第一题,第三题。(1)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数的特点,想想怎样做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再独立完成练习。老师巡回指点,发现存有问题。(2)小组内评比,解决疑难问题。(3)老师讲解疑难。四、课堂自我评价每个学生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进展自我评价,并提出问题。设计意图表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这堂课我设计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放手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再利用四人学习小组互相讨论,利用实例进展验证,最后在班级这个大气氛内最后验证。教学后记第五课时:练习课小学数学优秀教案5一、教材根据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章、第四课时二、设计思路指导思想:本节教学设计是面积和周长的比拟。是在学生知道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根底上,去理解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区别,以便更好地应用到生活当中。设计理念:让学生通过练习、例题去自觉发现面积和周长的区别教材分析^p:基于面积和周长的所学知识,从而比拟面积周长不同。学情分析^p:全班21名学生,其中16名学生根本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另外5名学生中,3人掌握面积如何计算,2人掌握周长如何计算。三、教学目的(一)通过比拟,学生正确理解面积和周长的意义,能运用概念正确地计算面积和周长.(二)进步学生综合、概括的才能.(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教学重点:区别面积和周长的意义、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五、教学难点:正确地进展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六、教学准备老师准备一个边长10cm的正方形,直尺,粉笔;学生每人准备一条手帕。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师:我们已学习过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1.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2.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那么,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板书课题:面积和周长的比拟)(二)学习新课出示图形,这是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3厘米.请同学提出问题,可以求什么?(周长、面积各是多少?)师:请同学在自己作业本上,分别求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老师板书周长:面积:(4+3)×2=14(厘米)4×3=12(平方厘米)答:周长是14厘米.答:面积是12平方厘米.通过计算你能发现周长与面积有什么不同吗?请根据下面几个问题进展考虑.考虑题:1.周长和面积各指的是什么?2.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各是什么?3.周长和面积各用什么计量单位?在个人考虑的根底上,再进展小组讨论.集体讨论归纳:1.长方形周长是指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和,而它的面积是指四条边围成的面的大小.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3.求周长计算出的结果要用长度单位,求面积计算出的结果要用面积单位.师:同学们讲得很好,那么我们能不能简单地概括出面积和周长终究有哪几点不同呢?(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归纳、概括)板书:面积和周长的区别:1.概念不同;2.计算方法不同;3.计量单位不同.师:如今老师有一个问题,要向同学们请教,愿意帮助吗?假如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是不是也存在这3点不同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也具备这3点不同)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假设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4,会求它的周长和面积吗?(学生表达列式过程,老师写在黑板上)周长:面积:4×44×4师:这两个算式都是“4×4”,这不是完全一样吗?你们怎么能说它们不同呢?(讨论一下,然后再答复)待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老师再归纳.师:周长的4×4是4个边长,式子中的第一个4是4厘米.面积的4×4是4个4平方厘米,所以两个算式虽然都是4×4,但表示的意义不同.说明面积和周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做题时要特别注意区分,要认真审题.(三)稳固反应1.请你用手指出桌面的周长,摸一摸桌面的面积.2.出示正方形手帕,请同学指出它的周长和面积.3.计算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黑板出示:周长:(12+3)×2周长:6×4=24(厘米)=15×2=30(厘米)答:周长是30厘米.答:周长是24厘米.面积:12×3=36(平方厘米)6×6=36(平方厘米)答:面积是36平方厘米.答:面积是36平方厘米.4.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里.(1)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20米.假如在花坛的四周围上栏杆,栏杆长多少?()(2)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20米.假如李欣每天早晨围着花坛跑5圈,他每天早晨要跑多少米?()(3)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20米.假如在这个花坛里种草坪,这个草坪的面积是多少?()A.20×20=400(米)B.20×4=80(米)C.20×20=400(平方米)D.20×4×5=400(米)5.计算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用直尺画出以下两图形单位:厘米(由学生口答,老师写在黑板上)周长:面积:(8+5)×2=26(厘米)8×5=40(平方厘米)5×4=20(厘米)5×5=25(平方厘米)黑板演示,把上面两个图形,合并成以下图.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周长:(8+5+5)×2面积:(8+5)×5=18×2=13×5=36(厘米)=65(厘米)比拟一下,组合后图形的周长、面积,与组合前两个图形周长之和、面积之和有什么一样?有什么不同?(面积一样,周长不同)能说说为什么周长不同吗?组合图形的周长指的是哪局部?师生共同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面积和周长有三点不同:1.概念不同;2.计算方法不同;3.计量单位不同.作业:P.80第6、7、8题.板书设计小学数学优秀教案6设计说明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难点是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为了突出重点,打破难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具有如下特色:1.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历。在教学中,借助教材创设的平均分桃子的情境,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历理解: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每只猴子一个桃子都分不到,即0÷3=0。然后进一步举例,归纳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样的安排生动自然,学生轻松愉快地承受了新知。2.重视学生的操作体验。理论出真知。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直观地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将学生的操作贯穿在笔算学习的过程中,将每一步操作与竖式计算过程对应起来,防止了空洞的说教,使学生透彻而又轻松地理解了竖式计算的过程,进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前准备老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印有桃子图案的卡片(两种:一种是每张有100个桃子的卡片,一种是每张有1个桃子的卡片)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教材8页情境图。师:3只猴子来到桃树下,准备美美地吃上一顿,但是它们却遇到了难题,我们一起来帮它们解决吧。⊙探究新知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1)观察情境图,提出并解决下面两个问题:①3只猴子平均分6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到几个?②3只猴子平均分3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到几个?学生根据除法的意义可以很快地列出算式并写出答案:6÷3=2,3÷3=1。(2)观察第三幅情境图,解决问题。师:一个桃子也没有了,用什么数表示?这时3只猴子能分到桃子吗?用算式怎样表示呢?引导学生明确:一个桃子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把0平均分成三份,每份都是0,用算式表示为0÷3=0。(3)问题拓展。师:假如一个桃子也没有,10只猴子来分,结果怎样?用算式怎样表示?50只、100只呢?你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得出结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历的根底上顺理成章地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结论,促进了学生对新知的理解。2.探究被除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1)出示教材8页第二个例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师:这3只猴子找到了多少个桃子?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该怎样列式呢?学生看图完好地表达问题,然后列出算式:306÷3。(2)估一估,分一分。①请学生估计一下这个算式的商是几位数并说明原因。②请学生用手里的学具卡片分一分,并用简单的'算式表示分的过程。(3)引导学生独立计算。(4)集体交流。①小组交流,每组推荐几种不同的算法写到黑板上,准备全班交流。②全班交流。师:请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学生口述,老师利用课件配合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先分“百”,再分“十”,最后分“个”。师:你是怎么算的?学生小组交流后总结如下:方法一口算。300÷3=100,0÷3=0,6÷3=2,100+0+2=102。方法二用竖式计算。小学数学优秀教案7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老师巧妙地设疑,把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转化为数学中的加减法,帮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表达算法多样化。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民主自由,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经历大胆思维,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课堂气愤宽松、活泼。在计算过程中,表达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原那么,培养了创新思维。探究活动帮小白兔回家游戏目的稳固20以内的退位减法.游戏准备1.用纸板或其他材料制作8座小房子,在窗口处分别写上算式:“11-9”、“12-9”…“18-9”.2.制作8只小白兔,小白兔身上分别写上:2,3,4,…,9〔如以下图〕.游戏过程1.将房子和小白兔分别悬挂在黑板两侧〔顺序打乱〕.每个学生手中都拿着一套数字卡片〔2~9〕.2.老师任指一座小房子问:这是谁〔哪个小白兔〕的房子?学生想好答案后,举起手中相应的卡片.然后老师将写有相应得数的小白兔和小房子配在一起,直到全部搭配好为止.教案例如买铅笔教学目的1.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2.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和自主探究的才能.3.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进步学生的计算才能.教学重点学会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教学难点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教学用具学具、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过生日时最喜欢吃什么?明明也喜欢吃蛋糕.今天,咱们就和我们的好朋友“明明”一起切蛋糕.1.出示图片:蛋糕12.考虑:左边有一整块,右边有一小块,明明说他吃半块就可以吃饱,可以怎样切呢?〔1〕把整块蛋糕切成两半拿走半块;〔2〕把整块蛋糕切成四份,拿一份和另外的一小份组成半块.3.小结:同学们真聪明,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老师谈话:明明看到你们的口算算得这么棒,想请全班同学参加他的生日宴会!请同学们看看这块蛋糕上还缺少点儿什么?4.出示图片:蛋糕2老师提问:明明今年9岁了,需要几根蜡烛?商店里有多少根蜡烛呢?5.出示图片:蜡烛老师提问:商店里有14根蜡烛,买走9根,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老师板书:14-9老师提问:明明还要再买9个气球布置房间,商店里又有多少个气球呢?6.出示图片:气球老师提问:商店里有17个气球,买走9个,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老师板书:17-9二、算法多样化.〔一〕学习“14-9”的口算方法.1.老师提问:“14-9”等于几,可以怎样算?2.学生反应〔1〕方法一:因为9+5=14,所以14-9=5老师板书:9+〔〕=14老师小结:你是用加法来算的,这是一个好方法.〔2〕方法二:先用10-9得1,再用1+4=5老师板书:10-9=11+4=5老师小结:你是把14分成了10和4,先用10-9得1,也好算,也是个好方法.〔3〕方法三:14先减4,再减5.老师板书:14-4=1010-5=5老师小结:你是把9分成4和5,先减4,再减5,真是个好方法!〔4〕方法四:14先减10,再加1.老师板书:14-10=44+1=53.小结方法一:是用加法来想;方法二:是把14分成10和4,先用10来减;方法三:是把9分成4和5,先减4再减5;方法四:是9离10近,先减10,再加1.〔二〕学习“17-9”的口算方法.1.老师谈话你们能用这么多方法算出14-9=5,想的真好.能用这些方法算算17-9吗?2.小组交流17-9可以怎么想呢?把你们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看看哪个小组想的又好,说的又清楚!3.老师巡视指导.4.学生反应5.提醒课题14-9、17-9这两道题大家已经学会,这实际上已经研究了十几减9的方法了.老师板书:十几减96.编题练习除了14-9、17-9这两道题,你还能再编出几道十几减9的题吗?三、游戏:贴气球.1.讲明游戏规那么,帮助欢乐球找到家.明明把这9个欢乐球都买回来了.他还准备了许多欢乐球想请同学们一起布置房间.每个欢乐球的算式上都有一个算式,请你们把欢乐球贴到相应的大气球下面,得数是2的贴这儿!〔在大气球上面贴数字“2”〕这是贴3的、贴4的……9的.2.小组活动欢乐球就在你们桌上的信封里,希望你们分工合作!老师小结:大家看,我们在数学学习中和明明一起过了一个多么愉快的生日呀!教案点评: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理论的时机,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本课通过创设“过生日”的问题情景,激小学数学优秀教案8教学目的:1、初步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根本构造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p和推理才能。教学重点:初步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根本构造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p和推理才能。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看图体温并解答图1:显示10盒羽毛球,并出示一共600个。学生可以提问:平均每盒有多少个?图2:显示很多小袋羽毛球,小袋上标注6个装,旁边出示一共600个。学生可以提问:一共有多少袋?2、根据问题选择条件解答。二、学习新课1、观察图意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问:图上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问:要求什么问题?怎么样列式?2、自主探究。让学生独立考虑,自主探究,同桌或小组商量,老师巡视指导。3、交流汇报⑴224/2=112〔本〕112/4=28〔本〕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⑵4*2=8〔层〕224/8=28〔本〕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4、讨论比拟。问:这两种考虑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一样的地方?三、应用进步1、想想做做1先让学生观察图片,理解图中呈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再让学生独立考虑解决,最后让学生交流考虑方法。交流反应时,老师分别提问: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两种解法进展比拟。2、想想做做2联络生活实际,出示一个药瓶,通过投影放大显示药瓶上的共150片,每日3次,每次2片。提出问题:这瓶药可以吃多少天?让学生先讨论这些信息的含义,再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交流汇报。3、想想做做3出示学生购置乒乓球拍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考虑,独立解答。注意提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找到图中隐藏的条件有两个小朋友。解答后同桌学生交流比拟。四、课堂作业商店运来2箱毛巾,每箱4包,一共有480条。每包有多少条毛巾?小学数学优秀教案9教学目的1.明白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是求几个简单图形面积的和或差的计算。2.能正确的分解图形,一般分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并能正确地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重点能根据条件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难点理解分解图形时简单图形的差较难分解。教具、学具老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试一试老师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二、练一练第1题1、请学生任意分割,后说说分割的是什么已经学过的图形2、老师要求再分割3、想一想出了分割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这个图形是在一个长方形的纸板上剪下四个小正方形,所以要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学生自己进展分割,再分割为最少的学过的图形,比一比谁分的最少,而且还是我们学过的图形。适当地添上相关的条件进展分割,要求分割的合理,可以计算。培养学生的空间分析^p才能。通过三个层次的分割,使学生明白在组合图形的分割中,学要根据所给的条件进展合理的分割和添补。老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三、练一练第3题学生看书上的图。老师读题,要求学生想一想,并观察教室里的门,假如学生能发现要油漆门的两侧,老师要加以鼓励,还要注意些什么?四、作业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理解题意后自己尝试计算,说说想法:要把门上的玻璃局部减掉,通过老师的提醒学生要明白要油漆门的两侧。除此以外还要注意第二问给出的平方米单位经过计算得到的单位是米,而图中给出的数据单位是分米,在计算面积时要把单位先统一。独立完成练习。学生能正确进展组合图形的实际运用。再进展组合图形的面积。书设计:图形的面积小学数学优秀教案10教学目的:1.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涂一涂、想一想等活动,使学生能根据图形之间的排列认识物体的一些简单规律。2.理解一些事物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掌握寻找规律的方法,并能运用找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才能和逻辑推理才能。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寻找规律的习惯,感受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利用所学知识能自己创造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会找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并能用语言简单描绘规律。教学难点: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创造规律。教学过程:课前游戏:1.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先和老师做个游戏,仔细观察我是怎么做的,看懂了就和老师一起玩。拍手、拍肩……拍手,猜一猜接下去应该做什么动作呢?你是怎么想到的?评价:你们真会观察。2.谁能像老师这样领着大家也做一个这样有趣的游戏?(2个)好玩吗?一会课上会有更有趣的游戏等着你们呢。准备好了吗?上课。一、比赛中感知规律(这样的设计,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正确把握学生的起点,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考虑、尝试的时机,在游戏中感知规律存在的同时,初步感知了规律的价值。)激趣导入,感知规律:1.同学们,我们先来男女生比赛,比比谁的记忆力好,老师这里有两组图片,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按顺序都记下来,男生记第一组,女生记第二组,开场。预设:女生记得快。问:女生记得这么快?为什么男生记不下来?生1:女生记得是重复的或者有规律的。生2:女生记得简单。男生记得乱。小结:奧,原来不是男生的记忆差,是女生总是记得兔蘑菇,兔蘑菇是有规律的。2.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是有规律排列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找规律。(补充板书:找规律)二、情境中发现规律1、创设情境:再过几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看(出示主题图),这些孩子把教室布置得多漂亮呀,他们都是用什么布置的?在漂亮的彩旗、灯笼、小花中还藏着数学机密呢。请大家仔细观察,把你发现的机密说给同桌同学听。(“六一”儿童节是孩子最快乐的时刻,在此创设情境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2、观察,同桌交流3、发现规律,汇报:那谁来说说你的发现?学生汇报发现的规律:(1)彩旗:一黄一红①充分让学生说,(学生肯定答复较为哆嗦如:是一个…一个…一个…一个…)。②谁和他发现的一样,再说说。老师把你看到的贴出来,一黄一红、一黄一红、一黄,问:下边贴什么?贴个蓝的行吗?为什么?接着说下去,一黄一红,一黄一红……评价:他们观察的可真仔细。③把老师贴出的一齐说说,师打节拍生读。④你们发现了什么?生:(老是这样)问:哪样?什么意思?总是这样,就是重复。⑤追问:谁在重复?老师圈圈,画竖虚线,用手指黑板,一组一组出现,就是重复。师小结:彩旗是按照一黄一红为一组重复排列的,你们找到了彩旗排列的规律。谁来完好的说说彩旗是按什么重复排列的。(训练学生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完好的话语)(2)灯笼、小花方法同彩旗教学方法一样。(每说出一个规律课件跟上)灯笼是按照一紫一蓝为一组重复排列的:后面两个呢?小花是按照一绿一红为一组重复排列的。问:中间两个呢?指一组生接着往后排。注意要引导学生完好的表达出灯笼、小花的规律。(3)小朋友队伍:看,这些孩子在自己布置的教室里练习舞蹈呢!你从小朋友的队伍里发现了什么机密?(抽生说并表扬生:你的规律找得好。)(一男一女或一女一男)师:他们是围成一圈跳舞,假如以男生为开场,就是一男一女,假如以女生为开场呢?(一女一男)小结: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刚刚,通过观察,你们不但从彩旗、灯笼、小花中找到了他们颜色上的排列规律,从小朋友的队伍中找到了性别的排列规律。(4)不同颜色数量不同假如这样布置教室呢?你觉得有规律吗?读出来。问:你是按什么不同找到规律的?后边该是什么色的灯笼?(5)形状不同假如这样布置教室呢?规律吗?读出来。问:你是按什么不同找到规律的?后边该是什么?(6)观察比拟,这两组图形都有规律,有什么不同?小结:在找规律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颜色的变化,还要注意到形状的变化,甚至还要注意数量的变化。4.那再和前面的小花、彩旗、灯笼比一比,又有什么不同?小结:看起来,规律不是单一的,同一形状,不同颜色重复排列有规律,不同颜色,数量不同重复排列也有规律,同一颜色,形状不同,数量也不同重复排列还有规律,那我们就说,只要不断重复排列就有规律。三、操作中创造规律1.接下来,想不想自己动手摆一摆,创造出新的规律。听清要求:利用你手中的学具,摆出更新的一组规律。我们看看谁摆出的规律又漂亮又与众不同。2.同时指名到黑板上摆规律。汇报展示:(让学生动手摆学具,在独立考虑的根底上进展小组合作,拼摆出规律的图案。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能更好的发散,创设出更多、更复杂的规律,培养了他们的大胆创新意识,这个环节表达了新标准“玩中学、做中学”的新理念。)(本课的教学没有停留于寻找规律和创设规律上,而是适时引导学生回到生活,寻找和欣赏日常生活中的类似规律。使学生从规律之美感受数学之美,获得灵敏性的思维磨炼。)四、练习中稳固规律导语:你们可以创造出这么美的规律,下面快来判断判断。1.判断,这是不是有规律的排列?讨论、交流评价:你们可真会交流。2.快想一想,这三组图形假如每组按规律排下去,哪组第6个是红色的?学生猜,老师问:你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或问为什么?)五、作业中运用规律看书88页例1我们讲过了,例2说一说,89页例3和下边的做一做涂色。六、生活中欣赏规律1.我们身边有规律的事物很多,谁能说说?小学数学优秀教案11教学目的:1、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2、能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创设问题情境学校每年都安排学生进展体检,第一关是量体重。只听见淘气说,我的体重是45千克;丁丁说,我的体重是33.4千克。我们可以提什么问题?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二、探究计算方法1、根据所提问题,列式计算。2、讨论:怎么算?3、智慧老人说,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为了计算需要,45可以怎么写?4、自主计算,检查反应。三、稳固与应用1、独立完成第17页1、42、第17页2、5四、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拓展第17页3、6小学数学优秀教案12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46~49页例1~例4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保护人民币。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及观察、比拟、概括、理论的才能。3.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教学难点: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模拟钱币。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通过看录像,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2.对人民币你有哪些理解?根据学生答复情况,老师随机处理。二、探究新知1.独立识别人民币。2.说说识别方法。3.分类。〔1〕纸币、硬币各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2〕元币、角币、分币的币种?介绍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币。4.和电脑娃娃比赛,看谁先说出人民币的面值。5.例2:购物游戏。6.独立完成第48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汇报。7.例3。9.理论应用1元钱能买什么?10元钱能买什么?三、拓展创新1.每个书包35元。〔1〕我的钱正好买一个,你猜猜我最多有几张面值十元的?〔2〕假如付的钱全是面值十元的,你猜猜我付了多少张?2.谈话升华。四、全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沈阳市沈河区朝阳一校小学数学优秀教案13教学目的:1.掌握比拟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拟两个数的大小,能表达比拟两个数的大小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2.感受大数的意义,开展数感,培养分析^p、解决问题的才能。3.在活动中培养获取、提炼信息的才能,进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教学重点:比拟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让学生总结并纯熟掌握和运用比拟大小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学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我们的祖国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名山大川更是让世人心驰神往。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边领略美丽风光,一边学数学知识,好吗?〔出示情景图〕。〖资料:黄山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徐霞客曾两次游黄山,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慨。香山是北京著名的森林公园,香山红叶最为著名。恒山,人称北岳,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岳、紫岳、大茂山”,海拔20xx米,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扬名国内外。华山,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正因为如此,华山多少年以来吸引了无数英勇者。〗师:哪座山比拟高?这样可以比吗?必须知道什么?〔每座山的高度〕,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可能会答复:黄山1873米,香山575米,恒山20xx米,华山2160米。华山最高,香山最低……(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开展程度和已有的知识经历根底之上。老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根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历。”因此在本节课一开场,我就出示四幅生活中的图片——黄山、香山、恒山和华山,并给出了相应的海拔高度,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呈现出生活中的大数,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引导学生进展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会、理解并掌握知识,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二、理论活动,探究新知1.位数不同直接比。黄山和香山哪座山高?,你是怎样比拟的?学生答复:黄山高。黄山1873米是四位数,香山575米是三位数,四位数比三位数大,所以1873>575〔板书〕。师:这个同学分析^p很有道理,四位数确实比三位数大。根据这个道理,从图中,你还可以知道哪些山也一定比香山高?2160>575师:你还知道哪些位数不同的数可以直接比?[五位数一定大于〔四位数、三位数、两位数、一位数……〕]师:从刚刚的比拟中,我们知道:〔板书:位数不同直接比〕。生提问:位数一样怎么办?师:这个问题问得真好,这就是我们接下去要研究的问题。2.位数一样,比首位。师:黄山和恒山比拟,哪座山高呢?为什么?生:恒山和黄山都是四位数,先看千位,千位上1比2少,所以1873<201〔板书〕。师:真聪明。比拟两个数,位数一样的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那个就大〔板书:位数一样,比首位〕。师:你能举个例子来说一说吗?3.位数一样,首位也一样,依次比恒山和华山比拟,那座山比拟高呢?你能说说理由吗?生:华山。恒山和华山都是四位数。从最高位比起,它们的最高位千位一样,就比拟百位,在百位上,0比1要少,所以20xx<2160。师:这个学生的思路很明晰,语言概括很详细。同学们,比拟两个数,假如位数一样的数,最高位也一样的数,就比下一位,这样一位一位比下去。〔板书:首位一样,依次比〕师:出一个这类的题目,考考你的同桌。4.总结万以内的数比拟大小的方法。〔设计意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老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学生可以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通过“比一比”的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利用讨论等方法,在合作中,不断主动探究比拟数大小的方法,四位数比三位数大;假如都是四位数,就要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假如最高位相等,就依次比拟下一位……从而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三、稳固练习应用新知1.练一练。师:欣赏完了名山,下一站是参观动物园,进动物园需要门票,只要你做36页中的练一练,你就可以得到门票,顺利进入动物园,有信心吗?〔设计意图: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成心设置障碍,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到自己想要的,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2.试一试。师:动物园到了,咦,这里怎么这么热闹呀?让我们来一探终究:原来呀,这六只小动物是非常好的朋友,它们决定以兄弟姐妹相称,可比来比去,比了半天,也没弄清楚谁大谁小?小朋友,你们愿意帮他们按年龄的大小排好顺序吗?〔课件展示,学生在教材上自主完成)师:你为什么这么快就能把这么多数排列出来呢?生:先按位数多少分一分,分出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就很容易排列了。生:……(____课件检验并给予鼓励)〔设计意图:小学生最喜欢乐于助人了,通过帮助小动物们确定身份这一载体,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同时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的才能。〕3.想一想:最小的三位数是多少〔100〕?最大的三位数是多少〔999〕?最小的四位数是多少〔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9999〕?指名答复,说一说是怎么想的?你还知道什么?〔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四、考验才能,树立自信1.考眼力:估计杯子中的豆子多少粒。〔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说思路课件用红色虚线演示比一比〕2.考智力:确定数的单位。〔设计意图:通过考眼力和考智力,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开展学生的数感,感受大数的意义。〕3.数学游戏:两人一组,一人想数,一人猜。想数的人只能说“是”或“不是”,猜数的人按照题中提示的方法提问,直到把数猜中,猜的次数尽可能少。〔设计意图:通过互动游戏,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三位数和四位数大小的比拟方法,并进步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五、课堂评价,总结延伸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么样?2.课件出示比拟方法:位数不同,直接比;位数一样,比首位;首位一样,依次比。六、板书设计比一比1873>575位数不同,直接比四位数三位数1873<20xx位数一样,比首位四位数四位数20xx<2160首位一样,依次比四位数四位数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内容是比拟万以内数的大小。比拟数的大小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知识根底。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对万以内的大数有进一步的认识,掌握万以内的数的比拟方法,并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数学课程标准》特别提倡所学数学内容与现实世界的亲密联络。本单元的主题是生活中的大数,因此,教材一开场就出示四幅生活中的图片——黄山、香山、恒山和华山,并给出了相应的海拔高度,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呈现出生活中的大数,让学生比拟大小,并概括总结出比拟万以内大数的方法。接着,教材又通过“比一比”“想一想”“猜一猜”等活动进一步稳固比拟大数的方法,开展学生的数感。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接近生活,具有操作性、开放性和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本节课亲密联络学生的生活实际,几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能紧扣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生活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考虑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了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小学数学优秀教案14《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3—15页《轴对称图形》教学目的: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什么是轴对称图形。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折一折,剪一剪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3.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理论才能。教学重点:1.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画出轴对称图形。教学准备:课件剪刀彩色卡纸平行四边形纸一、情境导入1.谈话:看到同学们一张张得意的笑脸,老师非常开心。课件出示不对称“脸图”问:“这张脸得意吗?”生:不得意!课件演示脸图由不对称变为对称,问:如今呢?生:得意!师:看来,人人都喜欢美丽的东西。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图片,请欣赏。2.图片欣赏〔课件出示对称图形图片〕看完图片后师问:这些图片中的图形有什么特点?〔指名答复〕学生可能会说,它们两边完全一样。老师归纳学生的答复后说明:它们都是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二、探究新知1.认识轴对称图形师:在我们的生活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