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师生共用导学案(讲学稿)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师生共用导学案(讲学稿)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师生共用导学案(讲学稿)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师生共用导学案(讲学稿)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师生共用导学案(讲学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

化学师生共用导学案(讲学稿)

你还在为写导学案(讲学稿)发愁吗?我们这里

提供全套的.使用多年的.实用的成稿,注意是人教版的,可

以修改的DOC版本,理化生政史地每册30元,语数外每

册80元,如果你成套购买的话优惠多多,每学期每年组的

成稿都为300元,购买初一到初三的所有讲学稿为1500,

欢迎大家咨询,QQ(2281582063);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课型:新型课主备:审核:

班级:姓名家长签名

[探究目标]

1、通过具体的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

学习的价值。

2、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关

的社会问题。

3、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探究导航]

一、你知道什么是化学吗?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思考1]请想一想,哪些材料可以做椅子?它们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P1图1这些你见过吗?它们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与化学有什么联系?

[思考2]不同的材料椅子如果遇火会有什么不同的现象和变化?这种现象可

以推广吗?

[恍然大悟]

化学是研究的、、、以及

____的科学。

[预习自评]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

①性质②变化及规律③结构④组成

A、①③B、②③C、①②③④

[预习心得和疑问]

(二)化学与人类的关系

[思考1]想一想,你知道的材料中,哪些原始社会没有的?如衣、食、住、行中,

工业、农业、国防、教育等方面所涉及的。化学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有何密切关系?

[思考2]如果没有了化学,世界将变成什么样?从你个人的需求和社会发展角

度来说,你还想要什么时候样的材料?

[恍然大悟I知道为什么要学化学了吗?

[预习心得和疑问

(三)化学的发展

[思考]化学的发展史

古代技术一近代化学一现代化学

(冶金、火药、造纸)(原子一分子学)(物质结构理论)

[思考2]中国的化学如何?

我国的化学工艺如、制、烧等对世界作出过

巨大贡献。

[思考3]化学家的研究贡献:

[预习自评]

1、提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这一理论的是()

A、门捷列夫B、道尔顿C、拉瓦锡D、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

2、改善人类生成条件的主要因素是()

A、火的发现和利用B、孔雀石的发现和利用C、铁器的使用D、黑火药的

发明

3、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有指南针,印刷术、和,其中

和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化学方面的重大贡献。

4、1869年,国化学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课堂评价练习]

1、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水力发电B、合成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C、破译人类基因密码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2、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是()

A、拉瓦锡B、道尔顿C、门捷列夫D、阿伏加德罗

3、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开始于()

A、对燃烧现象的深入研究

B、对空气组成的深入研究

C、用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来研究化学反应之后

D、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之后。

4、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如、

、发现最早,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

5、1869年,国化学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

在其

指导下,利用元素之间的一些来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使化学学习

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学后记: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型:新授课主备:审核:

班级:姓名:家长签名:

探究目标

通过对水沸腾、胆砒的研碎、镁带燃烧、纯碱和盐酸反应实验的体验,感

受试验中观察到的现象。通过对比,体会物质变化、性质的不同,初步形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在以后的生活中

初步学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探索导航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根据你学过的生物知识,你明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思考1)戴眼镜的你,在冬天打开了锅,此时的你会有什么感觉?

(思考2)老师是伟大的,常被形容为蜡烛、粉笔,然而你想过吗,它们哪些

方面有关联?是什么变了?

(思考3)蜡烛是光明的使者、浪漫的使者、情感的使者。因为它留给别人的

是光明和氛围,留给自己的是什么?你想过它变成什么了吗?

(文献实验护航)

实验名水沸腾研碎胆帆镁带燃烧纯碱与盐酸反

称应

现象

结论

对比

(体会归纳)结合实验和你的生活体验,说说你对变化的认识。

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概念

举例

区别

(预习自评)

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放热、发光B、产生气体或沉淀C状态或颜色发生改变D有

新物质生成

2、下列自然现象中存在着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形成酸雨C形成沙尘暴D雾的形成

3、下列变化可能是化学变化的是()

A燃烧B爆炸C挥发D汽化

4、.成语被誉为中华语言的瑰宝o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死灰复燃B.磨杵成针C.滴水成冰D.积土成山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思考1)生日晚会上,你拿出一只小蜡烛,看,它是红色的,能被点燃,具

有可燃性。燃烧后,它会融化,冷却后,又会凝固。在这过过程中,你知道

小蜡烛有哪些性质吗?性质一般用哪些词语来描述?

(思考2)上述小蜡烛的性质中,有什么不同和特点?你明白什么了?

化学性质物理性质

概念

举例

区别

(预习自评)

1、下列变化及性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

是,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1)铁生锈(2)水是无色液体(3)矿石开采(4)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

解(5)酒精易挥发(6)食物腐烂(7)汽油挥发(8)在常温常压下,

水的沸点是100度(9)电灯通电后发光,发热(10)纸张燃烧

2、燃一根蜡烛是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在这其中体现了石蜡具有哪些性质?判

断这些变化和性质的依据是什么?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什么关系?

(课堂评价练习)

1、下列物质中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熔点、沸点B、密度、硬度C、颜色、状态D、可燃性

2、证明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开灯时灯泡先通电后发光B.做家具时木材先锯断后加工

C.水结冰,有液态变为固态D.蜡烛点燃时先熔化后燃烧

3、镁带在空气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①镁带消失了②看到耀眼的白光,③放出大量的热,④有白色粉末状固体生

成。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是o

5、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o

6、下列各种物质中,颜色、状态都相同的是()

A.空气和天然气B.铁和铜C.水和植物油D.酒精和食盐

7、钛被称为“21世纪金属”,钛制的坦克、潜水艇、军舰没有磁性,不会被

磁性水雷发现,这属于性质(填“物理”或“化学”,以下同)。钛

可以代替不锈钢,抗腐蚀性强,这是钛的性质。银钛合金具有“记忆”

功能,变形后加热到95c以上便可恢复原形,科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形状

记忆反应”,这属于性质。

学后记: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

课型:新型课主备:审核:

班级:姓名家长签名

探究目标

1、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

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在教师指导下

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

结论,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报告的方法。

学习重点:学习如何有序全面地观察物质,描述现象。

学习难点:对蜡烛发生化学变化后生成物质的探究。

[预习自评]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

的方法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获得化学知识.

[探究导航]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点燃前

颜色气味状态硬度密度溶解性熔点

方法看闻看小刀切放入水放入水中看是否易

中看浮沉形状变化熔化

现象

结论XX

2.点燃蜡烛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L观察蜡烛开始点燃时火焰的

变化现象

2.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火焰火焰分_______层(火焰温度)

分几层哪层的火焰温度高呢,用一外层烧痕_________外焰―内焰_

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中心烧痕__________焰心

后取出观察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填>、V)

3.探究蜡烛燃烧后的生成物。1)内壁变_________石蜡燃烧生成新的

用石灰水浸过的烧杯罩在火焰上2)烧杯内壁_______物质:有________

方和___________0

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3.熄灭蜡烛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1.吹灭蜡烛,观察现象。

2.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

烟”,观察。

2、书写实验报告(教材13页)

探究活动(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时间

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仪器、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分析

一、点燃前观察蜡烛的蜡烛的硬度—

颜色、状态。然后切下蜡烛的密度_____水的密度

小块石蜡放于水中,观

_______温度最高

二、燃着时萨"蜡烛燃烧生成_____和______

刚熄灭时,出

三、熄灭后if

现______O白烟是____________

惭用白烟,题

W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预习自评]

蜡烛燃烧的产物是和o如何证明产物是什么?

[课后拓展活动]

燃烧的蜡烛如被吹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甲同学认为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

水蒸气,乙同学认为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丙同学认为是石蜡蒸气,于

是三人做了如下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

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填甲、乙、丙)的假设,(2)吹灭蜡烛,立

即把一块干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o(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烧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

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

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同学的假设提供了证据。同时排除了

同学的假设,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后记: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课时)

课型:新型课主备:审核:

班级:姓名家长签名

探究目标:

1、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

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探究导航: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人们每时每刻都要进行呼吸,那么大家是否想过我们呼出的是什么?吸入

的又是什么?下面就一起探究一下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到底有什

么不同?

[预习自评]

1、背景知识:

①()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浑浊越多,说明()

气体也越多(前提条件:澄清的石灰水足够多)。

②()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

越多。即()可以助燃。

③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即()不支持燃烧。

[科学探究]

(一)、提出问题:我们呼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二卜猜想与假设: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些成分的含量是不同的,如

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三卜收集材料:实验室中如何检验氧气?

如何检验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检验水蒸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人设计实验:分别收集空气和呼出气体进行对比实验。

(五卜探究实验:用品:吸管(代替玻璃导管)、瓶子(代替集气瓶)、盆

子(代替水槽)、玻璃片、石灰水,火柴等。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

体,(教材14页插图),另外的两个

空瓶盖好,内部为空气.

2、向一瓶①空气和②一瓶呼出

气体中分别滴入数滴澄清石灰

水振荡

3、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①空

气和①呼出气体中,

4、取两块玻璃片,对其中一块呼

气并

与空气中的另一块对比

(六卜得出结论:以上实验说明了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有什么不同?

[知识归纳]

研究化学问题的常见方法——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课堂评价练习]

1、从冰箱取出瓶装的饮料放在空气中,不久瓶的外壁出现水珠,这说明空气

中含有()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2、某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蜡烛燃烧的一种产物是否

是二氧化碳气体,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建立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做出结论

3、有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去鉴

别它们时

(1)能使木条燃烧更剧烈的是(2)木条燃烧没有明显变化的是

(3)能使木条熄灭的是

4、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气体?

(1)许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

(2)麻花、饼干等食品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不松脆了,说明空气中含有

(3)澄清石灰水敞口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表面上有一层白膜出现,说明空

气中含有一

[课后拓展活动]

5、某实验测出的人呼吸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如下表所示:

气体吸入气体呼出气体

氮气78%75%

X21%15%

二氧化碳0.03%3.68%

水蒸气0.065.44%

其他0.91%0.88%

⑴请你判断X是(2)请你回答:因参与人体新陈代谢而消耗的气体

是(3)请你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你的实验方法是—

学后记:

§1-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

课型:新型课主备:审核:

班级:姓名家长签名

[探究目标]

1、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

成功的关键。

2、认识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知道药品的取用原则,学会药品取用方法。

3、遵守实验室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习关键:1、认只常用仪器、药品取用原则。2、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

[课堂交流]

(-)了解实验室规则:见课本%页。

(-)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是成功关键,首先了解常用仪器

课本P⑸页

(三)药品的取用:阅读课本P底页内容,完成知识问答

1、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三不”原则: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

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②节约原则:应该按照实验所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

最,固体以为宜,液体以为宜。

③用剩药品的处理原则:不可,也不

可,更不能,应放

在。

2、固体药品的取用,阅读P18页

(1)固体药品保存在_______中,取用一般用、等工具

(2)粉末:用或将药品送到o[一斜

二送三直立]

(3)块状或大颗粒:用将药品放在________让药品缓缓地滑到试

管底部。【一横二放三慢立】

3、液体药品的取用,阅读忆页

(1)保存在__________中,少量用滴加,取多量时,用倾倒法,

取用一定量用量筒量取。

(2)液体试剂的倾注法:取下瓶盖,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

标签________(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试

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将瓶口在试管上转动一下,盖上瓶

盖,标签,放回原处。

(3)液体试剂的滴加法:

胶头滴管的使用:

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

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

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以免被试剂腐蚀

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除外)

e、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或与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

污染

(4)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试剂:

如何使用量筒:将量筒放平稳,先向量筒内倾倒液体至___________所

需刻度时,改用滴加到所需刻度处。

读数方法:将量筒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保持

水平。

若俯视,读数将。若仰视,读数将

[课堂评价练习]

1、选择仪器序号填写空①量筒②烧杯③玻璃棒④试管⑤蒸发皿⑥

胶头滴管。

(1)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时,需要用o(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

需要用______O

(3)配制溶液、溶解时需要用。(4)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时,

需要用O

(5)可以用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课后拓展]

2.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面对刻度线,初次俯视刻度,读数

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刻度,读数为5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

的体积是()

A肯定大于15mlB肯定小于15mlC肯定等于15mlD无法判断

学后记:

§1-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二课时)

课型:新型课主备:审核:

班级:姓名家长签名

[探究目标]

1、学会使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2、会连接仪器装置及洗涤仪

器。

学习关键:1、酒精灯的使用及加热2、托盘天平的使用。

一■、阅读Pzo-Pzi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

①绝对禁止向燃着的;

②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

③熄灭酒精灯应__________________,不可O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不应少于o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用酒精灯的

加热物体。因为o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

或用扑灭火焰,不能用。

二、P2I页活动与探究,归纳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1、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⑴所加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⑵试管外壁不能有,否则试管会因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⑶试管不能与灯芯接触,用加热.

⑷加热前要先:(试管或酒精灯要不时上下移动),后加热

⑸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离试管口—处)

⑹试管口向上与桌面倾斜成角,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

2、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⑴加热固体的试管口要倾斜,防

3、可以直接被加热的仪器有;

可以被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不能被加热的仪

器:________________

三、请同学们认真阅读P侬页,托盘天平的使用并回答下列问题。

(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克。)

注意点:(1)使用前先将,调节天平平衡

(2)称量时:被称量物放在_____盘,祛码放在______盘的。

(3)称量物_____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

张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

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中称量。

(4)祛码用夹取。添加祛码时,先加的祛码,后加的祛码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o祛码放回祛码盒。

(6)称量物的质量=+

思考:称量时,药品和硅码的位置放反了:药品的质量如何计算?

四、洗涤仪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阅读课本%寸23页,完成下面的填空:

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也不

五、阅读匕52页连接仪器装置:

连接仪器装置:顺序是从到,从到

六、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检验的方法:①将导管伸入水中,手掌紧贴容器外壁;

②观察导管口,

③如果漏气,检查后调整或更换仪器

知识拓展如何来检验右边装置的气密性(如右图)

[课堂评价练习]

1、在用酒精灯加热时,不能将玻璃仪器与灯芯接触,其原因是()

A、灯芯温度太高使玻璃熔化破裂B、灯芯温度低,会使玻璃受热不均

而破裂

C、酒精灯会熄灭D、造成酒精大量挥发浪费

2、用50mL的量筒量取45mL水时,采用俯视的读法,则量取的水的实际体

积是()

A、45mLB、大于45mLC、小于45mLD、无法确定

3、实验室里,盛放配制好的食盐水的仪器是()

A、烧杯B、广口瓶C、试管D、细口瓶

4、要把试剂瓶里的食盐放进试管,正确的方法是()

A、用镜子夹取送入试管B、直接向试管中倾倒

C、先倒在手上,然后再塞进试管D、用药匙或纸槽将食盐放进试管

5、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时,一定要遵守o实验室里很

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性的,因此为了保证安全,不能用手

,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o不得用嘴。

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要,要,仪器用毕

要o

6、取用一定量的液体常用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

视线要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7、向试管里添加稀盐酸时,先将瓶塞拿下,在桌上,拿瓶子时,瓶上

的标签要,瓶口要试管口,缓慢地向试管中倒入稀盐酸,倒完

后,立即,并把瓶子o

8.称量固定质量的药品时,药品和祛码的位置放反了,应该()

A、增加祛码B、减少祛码C、增加药品D、减少药

§2-1空气(第1课时)

课型:新型课主备:审核:

班级:姓名家长签名

[探究目标]

1、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学习重点: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学习难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区分

[探究导航I

(-)空气中各气体的体积分数

空气中最多的成分是,其次是。各物质在空气中的体积比为:_

(-)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实验,演示【实验2-1】

1、实验步骤要点:

讨论1:

(1)为什么要选用红磷作可燃物,选用

蜡烛行不行?为什

么。

(2)为什么要选用足量的红

磷?。

(3)为什么等冷却后打开止水夹?o

(4)导致液面上升小于容积的1/5的原因:

2、实验现象:

3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o

4实验结论:o

讨论2:剩余的气体主要是什么气体,它有哪些性质

[预习自评]

1、空气有多种气体组成,干燥的空气中各组分气体体积占空气总体积的百分

含量大约是: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2、最早提出空气是有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是o

3、氧气和氮气的化学符号是、o

(三)、混合物和纯净物

阅读教材填表

混合物纯净物

定义

组成

表示

性质

联系

[预习自评I

1、叫混合物;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纯净物,如

[预习心得和疑问]

[课堂评价练习]

1、判断下列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氧气、食盐水、糖水、氮气、二氧化

碳、铜绿和铁、氧化镁、纯净水、白酒、米醋、冰水.

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A1:4B5:4C5:1D4:1

3.空气中含量较少且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4、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哪些成分:

(1)木炭在空气中燃烧(2)空气是制造氮的原料

(3)酥脆饼干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会变软

(4)制造五光十色的霓虹灯

(5)长期放在空气中的石灰水的表面有一层白色固体

学后记:

§2-1空气第2课时

课型:新型课主备:审核:

班级:姓名家长签名

[探究目标]

1、认识到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了解空气污染主要原因、危害及防治方法,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

学习难点:树立环保的意识

探索导航

学点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与空气的保护

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空气中的成分性质用途

氧气

氮气

稀有气体

二、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气污染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气污染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自评)

1、稀有气体的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

和等

3、绿色化学又称。

(课堂评价练习)

1、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以下不属于

室内空气污染的是()

A、烹饪时产生的油烟B、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氨

C、水果散发出的香味D、劣质黏合剂释放出的甲醛有毒物质

2、稀有气体过去曾被人们称做“惰性气体”。是因为()

A、稀有气体在空气中含量少B、稀有气体用途广泛

C、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D、稀有气体非常宝贵

3、下列关于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

B、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可能来自工厂排放的气体

C、二氧化碳是污染空气的一种有毒气体

D、任何情况下空气的成分都是固定不变的

4、下列用途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B稀有气体用于制作电光源

C氮气用于填充灯泡D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

5、在治理城市空气污染中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焚烧落叶B增加绿地面积C减少用煤做燃料D汽车改用清洁燃

6、某市的空气日报如图

2010年5月1日(1)2010年5月1日(2)

二氧化硫63二级二氧化硫33二级

一氧化碳59二级一氧化碳55二级

二氧化氮61二级二氧化氮29一级

可吸入颗粒物68二级可吸入颗粒物32一级

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填写下列空白。

(1)造成该城市空气污染的物质主要是和其中有害气

体是、、0

(2)表中没有列出二氧化碳的量,是因为

(3)比较表(1)和表(2)中的数据(该城市5月1日夜里下了一场雨)哪

些物质变化比较大,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变化不大,据此可推测一氧化碳具有

学后记:

§2-2氧气

课型:新型课主备:审核:

班级:_________姓名—家长签名—

探究目标

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氧气的检验方法,知道碳、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能够写

出这些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知道氧气具有氧化性。

颜色气味常温状态标况密度沸点凝固点是否易溶于水(溶解

性)

3.掌握化合反应的特点并能利用该特点对反应的类型进行准确地判断。

4.知道氧化反应有剧烈和缓慢之分,并能举出相应的反应实例。

学习重点: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学习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课前预习: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你能说出你对氧气都有哪些认识吗?

[探究导航]

(-)氧气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氧气请学生观察并思考,完成下表:

试想:氧气由无色的气体变成淡蓝色的液体是什么变化?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按实验步骤完成实验[2-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现象分析及结论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氧气:

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置空气:

于空气中会有何现象)

2、观察老师演示实验[2-3]及[2-4],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完成下表:

实验名称实验现象反应物生成物反应的文字表达

空气中氧气中式

硫的燃烧

木炭的燃

铁的燃烧

讨论:1)在进行硫燃烧的实验时,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事先要含有少量的水或

装有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原

因:。

2)在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时,为什么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下端为什么要系

一根火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时,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事先要含有少量的水或装有少

量的细沙,原因:0

3、结论:

燃烧在纯氧中比空气中o

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却能0

4^说明:

氧气的化学性质O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是跟其中的反应。

(三)、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思考1上述三个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

化合反应:o特点:

思考2:上述三个反应还有另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物质与发生的反应。

氧化反应:例如:

[注意]概念中是“氧”而不是“氧气”,“氧”不等同于“氧气”。

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样的氧化叫例如:

[检测]

1、木炭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硫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

铁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镁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化合反应(填“一定”或“不一定”,下同)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

化合反应。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评价练习]

1、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难溶于水B.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氧气液化时变为淡蓝色D.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2、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氧气可以燃烧B.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C.氧气绝对不溶于水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

3、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A.氧气B.空气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4、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点燃下列物质,集气瓶底要预先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

沙的是()

A.用玷埸钳夹着的木碳B.燃烧匙中的红磷

C.末端缠着火柴的铁丝D.燃烧匙中的硫磺

5、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o

A.钢铁生锈B.食物腐烂C.冰雪融化D.白磷自

6、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o

A.颜色B.沸点C.硬度D.可燃性

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是()

A.铁丝B.木炭C.白磷D.硫粉

8.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

火焰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

四射

9、下列物质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后,可以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并且

不会混入其他气体的是()

A、磷B、蜡烛C、木炭D、硫粉

10、田径赛场上发令枪击发时,除发生较大的响声外,还能发出一股白烟,

运动员、记时员可以凭借白烟获得出发的信息。为了产生这种白烟,在

被击发的药物中可能含有下列物质中的()

A、黑火药B、镁粉C、红磷D、白色涂料

11、做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之前,先要在集气瓶底放水或铺沙的是:

()

A.木炭B.铁丝C.硫D.红磷

12、已知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试回

答:

(1)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o

A.反应中火星四射B.有燃烧现象发生

C.有大量的热放出D.有与铁完全不同的黑色固体生

(2)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课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上的细铁丝,

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

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

13、有四瓶无色气体,分别充满了氮气、二氧化碳、空气、氧气,试用最简

单的方法进行一一鉴别。

学后记:

§2-3制取氧气

课型:新授课主备:审核:

班级:姓名家长签名

[探究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原理和方法,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

物质的方法。

2、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学习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学习难点:对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

用的理解。

[探究导航]

思考:

你能想到哪些获取氧气的方法?你能用这种方法制取一瓶氧气吗?(提示:

从反应条件、速度、气体收集的难易等方面考虑。)

[实验导航]

1、通过观察【实验2-5】【实验2—6】并讨论,比较分析:填写书上表格。

【分析讨论】:

在实验2过程中,二氧化镒有没有参加反应?二氧化镒在实验里起什么作用?

[归纳总结]催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催化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催化剂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探究:【实验2—7】

(1)制取氧气所用的原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需要的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何时开始收集气体?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收集氧气的方法有、。选择依据分别是

(8)实验结束后该如何操作?可以颠倒顺序吗?为什么?

(9)氧气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满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实验有哪些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归纳:

实验室制取气体一般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制取氧气以外还有哪些?

写出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上有何共同特点?

[预习自评]

1.实验室可以采用法和法收集氧气,这是根据氧气和

的性质而决定的。

2.检验集气瓶里氧气是否已收集满,可以把放到集气瓶,

有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出现,证明已集满。

(课堂评价练习)

1.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等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镒酸钾分别制取氧气,前者生成氧气多是因为加入

了二氧化镒

B.催化剂不参加化学反应C.催化剂一定加快其它物质的化学

反应速度

D.二氧化镒是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2.制取和收集氧气时,都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集气瓶,量筒,铁架台,试管B.集气瓶,试管,铁架台,导管

C.酒精灯,蒸发皿,试管,铁架台D.铁架台,试管,漏斗,导管

3.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具备的性质是()

A.没有颜色B.密度比空气小C.难溶于水D.易溶于水

4.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氧气时,错误的操作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对试管加热,过一会儿把导管放入水里,没有看

到气泡逸出,说明装置漏气

B.固定在铁夹上的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C.加热时,先使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再对准

高镒酸钾所在部位加热

D.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到集气瓶中检验内氧气是否已满

B.食盐水蒸发得到固体食盐和水蒸气是化学变化

C.把氯酸钾和高镒酸钾混合加热,比单独加热氯酸钾制出氧气的速率快

D.因为氧气比水轻,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酸钾中含有氧气,加热时即可放出

B.从空气中可以得到氮气和氧气,这个变化是分解反应

C.凡是含氧的物质都可以作为实验室制氧气的原料

D.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发生了化学反应

7.在实验室制取氧气主要分为以下七步。请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把序号填在

括号内。

第()步:给试管加热

第()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第()步:用铁架台上的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第()步: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镒放入试管中,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

第()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氧气

第()步: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第()步:将导管从水槽内拿出来

8.判断正误

(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镒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类型,

因为反应物是两种。()

⑵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3)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无色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4)从氯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固体中分离出的二氧化镒,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

有改变()

学后记:

小常识:钢瓶的贮气原则:

天蓝色、黑字——贮氧气黑色、黄字——贮氮气

深绿色、红字——贮氢气灰色、红字——贮石油液化气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水的组成

课型:新授课主备:审核:

班级:姓名:家长签名:

探究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了解氢气的性质。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探索导航:

水对于同学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物质,它是生命之源,那你知道它的组成吗?

你希望从哪些方面对水进行研究呢?

活动与探究:

1、通过观察一杯水,完成下表

色味态凝固点沸点密度

2、我们一日也不能缺水,水究竟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呢?

请你阅读课本P46-P47页,回答。

(1)、接通电源,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极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如何检验?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属于什么

反应类型?

3、学生阅读P47页,总结氢气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4、点燃一试管纯净氢气和一试管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现象分别的是什么?

5、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总结单质和化合物的定义。

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