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重点考试题库通关试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d1677da58cec76f06a7a063f53138b9/2d1677da58cec76f06a7a063f53138b91.gif)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重点考试题库通关试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d1677da58cec76f06a7a063f53138b9/2d1677da58cec76f06a7a063f53138b92.gif)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重点考试题库通关试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d1677da58cec76f06a7a063f53138b9/2d1677da58cec76f06a7a063f53138b93.gif)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重点考试题库通关试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d1677da58cec76f06a7a063f53138b9/2d1677da58cec76f06a7a063f53138b94.gif)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重点考试题库通关试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d1677da58cec76f06a7a063f53138b9/2d1677da58cec76f06a7a063f53138b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区:______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地区:______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年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题库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地区、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第I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1、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反映了他把()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A.教书育人B.尽职尽责C.关心学生D.提高业务答案:A本题解析:“传道”,要求老师言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授业”,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是老师与家长最关心的主题。“解惑”,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提出他们的疑惑,老师要有效地解决知识的困惑。2、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教师要公正地对待学生,首要的是()。A.给学生权利B.教给学生知识C.尊重和信任学生D.尊重学生家长答案:C本题解析:教师要公正地对待学生首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3、美国学者博尔提出教育的三本护照理论,一本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进取精神的,一本是职业性,还有一本指的是()。A.思想性的B.学术性的C.情感性的D.道德性的答案:B本题解析:柯林·博尔提出了21世纪新的教育哲学观念,未来的人都应该具有三本“教育护照”:第一本是学术性的“教育护照”——反映其学术能力;第二本是职业性的“教育护照”——反映其职业能力;第三本是创业性的“教育护照”——证明其事业心和开拓技能。4、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原则有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A.质的分析原则B.质量并重原则C.主客体双重性原则D.全面要求原则答案:A本题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原则有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质的分析原则。5、曾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是()。A.蔡元培B.胡适C.严复D.梅贻琦答案:D本题解析:梅贻琦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提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治校格言。6、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A.为人民服务B.责权利统一C.集体主义D.按劳分配答案:A本题解析:在我国现今历史条件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中表现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的事业,因此,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及其观念的灵魂,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7、提出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而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强调“教者必以正”,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愈答案:B本题解析: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教师职业道德思想,提出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而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强调“教者必以正”,教师要以身作则,以“慎独”的修养方法,自我修德。8、一切学术活动尤其是学术研究的灵魂是()。A.求真B.创新C.美德D.严谨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大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旨在()A.求真崇善B.开拓创新C.独立自治D.理性批判答案:A本题解析:科学精神以物为尺度,旨在求真;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旨在崇善。10、教师职业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D.教育理论的发展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出自()。A.柳宗元B.韩愈C.欧阳修D.苏轼答案:B本题解析:“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由唐代大思想家韩愈提出的。12、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角度看,教师所特有的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是()。A.教书育人B.科学研究C.传授知识D.爱国守法答案:A本题解析: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角度看,教师所特有的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是教书育人,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培养人才,还负责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成才成人。故答案为A项,C项传授知识不全面。13、尽管不同历史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有所不同。但不同历史时期,也存在着共同的教育伦理关系,表现出教师职业道德的()。A.可变性B.差异性C.历史继承性D.多元化答案:C本题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继承性体现在: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书育人中不断总结提炼出来的,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形态中都是存在的,是能够被沿用的。14、教育劳动对象的双重性是指()。A.学生既有积极性又有消极性B.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C.学生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D.学生的惰性和创新性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5、为人师表含义丰富,()倡导“师者,人之楷模也”。A.孔子B.孟子C.杨雄D.叶圣陶答案:C本题解析:汉代儒学大师杨雄在《法言·学行》中说,“师者,人之楷模也”。16、2015年1月29日,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座谈会上表示,高校教师必须守好()。A.政治底线、法律底线、思想底线B.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C.思想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D.思想底线、法律底线、社会底线答案:B本题解析:2015年1月29日,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座谈会上表示,高校教师必须守好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17、教师为社会做出贡献而受到社会的肯定和鼓励,从而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并感到由衷喜悦和自我安慰的道德情感是()。A.荣誉感B.成就感C.幸福感D.自豪感答案:A本题解析:教师为社会做出贡献而受到社会的肯定和鼓励,从而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并感到由衷喜悦和自我安慰的道德情感是荣誉感。18、()反映了师德养成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规律。A.引导性原则B.内化性原则C.差异性原则D.连贯性原则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9、确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A.他律性B.自律性C.层次性D.实践性答案:A本题解析: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引导性原则是从师德教育的他律性特点出发的。20、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观点。杜威的观点反应了高校劳动具有的特征是()。A.高校教师劳动的专业性B.高校教师角色身份多重性C.高校教师劳动具有实践性D.高校教师劳动具有探索性答案:C本题解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观点。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有关加强实践教学理论和教法研究的呼声很高,正成为高等教育研究中的重点。从古至今,高等教育始终有“实践性”三个字印记。21、()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A.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B.培养四有新人C.养成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大学生D.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答案:D本题解析: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22、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孔孟的主张属于()。A.重利轻义观B.重义轻利观C.义利并重观D.以上都不是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3、师德规范要求教师“追求创新,注重个性”,以下哪条不属于这一要求的内容()。A.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追踪学术前沿,更新教学内容B.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C.形成个性化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创新和冒尖D.保持个性,敢于特立独行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4、在“真实的集体”里,个人与集体()价值序列的轻重与优劣。A.存在B.不存在C.时有时无D.可能存在答案:B本题解析:“真实的集体”这一概念是马克思提出的。在真实的集体里,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价值本质、价值地位、价值意义上是统一的,不存在内在的分裂和价值序列上的优劣之分。25、教书育人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实现()的教育目标。A.培养社会主义人才B.社会主义德育C.立德树人D.博雅教育答案:C本题解析:教书育人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26、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经常反映在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中的资产阶级思想是()。A.自然权利思想B.三权分立思想C.人文主义思想D.自由平等思想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7、高校教师要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立德”就是立社会主义之德,就是把()融入高校的教育教学中。A.世界观教育B.人生观教育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D.共产主义教育答案:C本题解析:高校教师要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立德”就是立社会主义之德,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的教育教学中。28、教师服务社会本质上是一种()。A.教学的延伸B.乐于助人C.专业服务D.社会服务答案:C本题解析:高校教师通过服务社会,了解社会的需求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了解社会发展的方向;通过社会服务,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解决,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问题解决能力;通过社会服务,发现自身的知识缺陷和能力发展方向,不断自觉扩展专业知识,发展专业能力;通过社会服务,提高问题解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因此,教师服务社会本质上是一种专业服务。29、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A.教育与爱国主义相结合B.教育与品德培养相结合C.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D.教育与价值体系建设相结合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0、“真实的集体”的提出者是()。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答案:A本题解析:“真实的集体”这一概念是马克思提出的。31、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具有()的主体。A.能动性B.决定性C.承受性D.主导性答案:D本题解析: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具有主导性的主体。32、调整教师与物欲诱惑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是()。A.廉洁从教B.依法执教C.爱岗敬业D.热爱学生答案:A本题解析:调整教师与物欲诱惑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是廉洁从教,高校教师一定要沽身自好,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为学生做出表率,达到身教与言教的统一。33、师德修养的核心问题是()A.提高师德认识B.陶冶师德情感C.磨炼师德意志D.坚定师德信念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4、高等学校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最高学术调查评判机构是()。A.校长办公会B.校党政联席会C.校纪律检查委员会D.校学术委员会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5、教师在教学中的师德规范主要体现在()。A.热爱学生,诲人不倦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C.精通业务,学而不厌D.以上都是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6、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原则有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A.质的分析原则B.质量并重原则C.主客体双重性原则D.全面要求原则答案:A本题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原则有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质的分析原则。37、体现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他律上的教师个体道德核心范畴是()。A.道德义务B.道德权利C.道德价值目标D.道德良心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8、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真实的集体”理论的是()。A.康德B.黑格尔C.马克思D.恩格斯答案:C本题解析:“真实的集体”这一概念是马克思提出的。在真实的集体里,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价值本质、价值地位、价值意义上是统一的,不存在内在的分裂和价值序列上的优劣之分。3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教师如果无视自己的教育义务,只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那必然严重造成教育工作中的矛盾和冲突B.教师道德品质的形成与教师道德义务观是密不可分的C.高校教师面对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主要需要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解决D.经过教师教育活动的反复实践和认识,道德义务会内化为教师的“内心需要”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0、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A.教师的某一行为往往仅是一个道德行为B.教师道德行为是孤立的行为C.教师道德行为是从道德这一特定的方面进行评价的行为D.教师道德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但不与其他行为结合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1、人们常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教师()的意义。A.埋头苦干B.为人师表C.公平公正D.开拓创新答案:B本题解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来比喻为人师表的意义。42、体现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自律上的教师个体道德核心范畴是()。A.道德义务B.道德权利C.道德价值目标D.道德良心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A.《论语》B.《礼记》C.《中庸》D.《孟子》答案:B本题解析:此句出自《礼记》中的《大学》。44、()反映了师德养成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规律。A.引导性原则B.内化性原则C.差异性原则D.连贯性原则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5、重视在思想品德上自我省察,强调“吾日三省吾身”的是()。A.孟子B.孔子C.荀子D.庄子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6、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原则有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A.质的分析原则B.质量并重原则C.主客体双重性原则D.全面要求原则答案:A本题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原则有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质的分析原则。47、大学精神主要指学术自由、独立自治、开拓创新、理性批判以及()。A.教授治校B.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C.追求卓越D.简政放权答案:B本题解析:大学精神的精髓和内核包括学术自由的精神、独立自治的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以及理性批判精神。48、人的需要和目的被消融到追求经济增长的技术目标中,人反而成了实现目标的工具。这体现的是()。A.技术工具化B.技术手段的目的化C.技术社会的自由丧失D.技术异化的显现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9、()是影响教师成长的深层心理活动,是其教学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它在教师选择教学目标和认知策略以完成工作任务中起导向作用。A.教学目的B.教学要求C.教学理念D.教学方针答案:C本题解析:教学理念是影响教师的成长的深层心理活动,它在教师选择教学目标和认知策略以完成工作任务中起着导向作用。50、汉代儒家学者董仲舒将()作为整个社会道德的核心。A.天人合一B.重义轻利C.三纲五常D.重农抑商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1、关于高校教师求实道德品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求实道德品质对高校教师能否履行自己的基本职能影响较小B.求实道德品质直接影响高校教师能否承担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C.大搞学术腐败是缺乏求实道德品质的表现D.高校教师在科研中探索的科学知识是真实的,容不得半点虚伪和浮夸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2、道德是从()上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之一。A.精神B.实践C.信念D.实践一精神答案:D本题解析:道德是人们从“实践一精神”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53、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形态所具有的性质,受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A.思想意识B.文化意识C.社会经济D.社会意识答案:D本题解析:道德的一般本质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受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54、体现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他律上的教师个体道德核心范畴是()。A.道德义务B.道德权利C.道德价值目标D.道德良心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5、道德评价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标准是()。A.成败B.善恶C.动机一效果D.社会影响答案:B本题解析:善恶是道德评价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标准。56、教师职业是极其繁重而需要自我牺牲精神的职业,因此必须()A.认真负责B.爱岗敬业C.努力学习D.一丝不苟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7、我国古代第一次用学规的形式对教师提出规范要求的是()。A.《岳麓书院揭示》B.《岳麓书院条例》C.《白鹿洞书院揭示》D.《白鹿洞书院教条》答案:D本题解析:南宋教育家朱熹创立白鹿洞书院,并定立《白鹿洞书院教条》。“白鹿洞书院教条”是我国古代第一次用学规的形式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规范要求。58、教师在教学中的师德规范主要体现在()。A.热爱学生,诲人不倦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C.精通业务,学而不厌D.以上都是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9、一切学术活动尤其是学术研究的灵魂是()。A.求真B.创新C.美德D.严谨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0、“科学知识要经受检测与批判,绝不轻信盲从。”以上描述属于下列哪一种科学规范()。A.普遍主义B.公有主义C.无偏见性D.有条理的怀疑精神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1、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观点。杜威的观点反应了高校劳动具有的特征是()。A.高校教师劳动的专业性B.高校教师角色身份多重性C.高校教师劳动具有实践性D.高校教师劳动具有探索性答案:C本题解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观点。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有关加强实践教学理论和教法研究的呼声很高,正成为高等教育研究中的重点。从古至今,高等教育始终有“实践性”三个字印记。62、教师职业是极其繁重而需要自我牺牲精神的职业,因此必须()A.认真负责B.爱岗敬业C.努力学习D.一丝不苟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3、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特殊的()。A.利益关系B.权力意志C.意识形态D.管理手段答案:C本题解析: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64、教师道德他律,则是指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对教师职业行为具有外在的()。A.约束功能B.导向功能C.调节功能D.制导功能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5、美国学者博尔提出教育的三本护照理论,一本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进取精神的,一本是职业性,还有一本指的是()。A.思想性的B.学术性的C.情感性的D.道德性的答案:B本题解析:柯林·博尔提出了21世纪新的教育哲学观念,未来的人都应该具有三本“教育护照”:第一本是学术性的“教育护照”——反映其学术能力;第二本是职业性的“教育护照”——反映其职业能力;第三本是创业性的“教育护照”——证明其事业心和开拓技能。66、人的需要和目的被消融到追求经济增长的技术目标中,人反而成了实现目标的工具。这体现的是()。A.技术工具化B.技术手段的目的化C.技术社会的自由丧失D.技术异化的显现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7、统率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全过程的原则有主体性原则、质的分析原则和()。A.实事求是原则B.量的分析原则C.目的性原则D.主客体结合原则答案:C本题解析:统率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全过程的是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质的分析原则。68、提出“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古代教育家是()。A.孟子B.荀子C.孔子D.庄子答案:C本题解析:“有教无类”出自孔子的《论语》。69、在英国,人们普遍认为最有力的教育手段是()。A.教育理论B.教育方法C.教育技术D.教师品行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0、以下关于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教师道德一般功能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实现B.教师道德的最基本作用是指导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处理协调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和教育任务的完成C.教师的道德水平不仅影响学生的道德成长,还影响学生的智能发展D.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影响对象是学生,对社会难以产生影响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1、以下关于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教师道德一般功能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实现B.教师道德的最基本作用是指导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处理协调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和教育任务的完成C.教师的道德水平不仅影响学生的道德成长,还影响学生的智能发展D.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影响对象是学生,对社会难以产生影响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2、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观点,这体现了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A.专业性B.多重性C.探索性D.实践性答案:D本题解析: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观点,这体现了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实践性。7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教师如果无视自己的教育义务,只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那必然严重造成教育工作中的矛盾和冲突B.教师道德品质的形成与教师道德义务观是密不可分的C.高校教师面对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主要需要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解决D.经过教师教育活动的反复实践和认识,道德义务会内化为教师的“内心需要”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4、提出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而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强调“教者必以正”,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愈答案:B本题解析: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教师职业道德思想,提出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而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强调“教者必以正”,教师要以身作则,以“慎独”的修养方法,自我修德。75、汉代儒家学者董仲舒将()作为整个社会道德的核心。A.天人合一B.重义轻利C.三纲五常D.重农抑商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6、“科学知识要经受检测与批判,绝不轻信盲从。”以上描述属于下列哪一种科学规范()。A.普遍主义B.公有主义C.无偏见性D.有条理的怀疑精神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7、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A.教育与爱国主义相结合B.教育与品德培养相结合C.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D.教育与价值体系建设相结合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8、“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出自()。A.柳宗元B.韩愈C.欧阳修D.苏轼答案:B本题解析:“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由唐代大思想家韩愈提出的。79、部分教师上课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或者仪表不整、举止粗俗,这反映了这些教师的道德现状存在的问题是()。A.价值观念单薄B.育人意识退化C.角色意识淡化D.敬业精神弱化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0、确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A.层次性B.自律性C.他律性D.实践性答案:C本题解析: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引导性原则是从师德教育的他律性特点出发的。81、教师入职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职业标准是()。A.爱国守法B.教书育人C.为人师表D.敬业爱生答案:D本题解析:“敬业爱生”是对高校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入职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职业标准。82、大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旨在()A.求真崇善B.开拓创新C.独立自治D.理性批判答案:A本题解析:科学精神以物为尺度,旨在求真;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旨在崇善。83、“没有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就没有教育。”这句话是()说的。A.陶行知B.苏霍姆林斯基C.卢梭D.蔡元培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4、教师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是()。A.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动机B.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C.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D.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5、“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出自()。A.柳宗元B.韩愈C.欧阳修D.苏轼答案:B本题解析:“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由唐代大思想家韩愈提出的。86、“‘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这句话表明教师应该()。A.关注每一位学生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C.关注学生的成长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7、“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也会有缺点、失误和不足之处。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言传和身教的关系时要()。A.言行一致,身体力行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C.严于律己,勇于自责D.以上都是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8、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论述错误的是()。A.教师道德行为可以分为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B.教师道德行为的善恶可以反映教师不同的道德水平和境界C.现实社会大力倡导教师以教育事业的整体利益为基础进行行为选择D.道德自觉性高的教师,可以超越现实的社会环境作出行为选择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9、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A.为人民服务B.责权利统一C.集体主义D.按劳分配答案:A本题解析:在我国现今历史条件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中表现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的事业,因此,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及其观念的灵魂,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90、伪注、伪造和篡改文献、数据等行为均属()A.学术自由B.学术失范C.学术不端D.学术道德答案:C本题解析: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应详加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均属学术不端行为。91、我国古代第一次用学规的形式对教师提出规范要求的是()。A.《岳麓书院揭示》B.《岳麓书院条例》C.《白鹿洞书院揭示》D.《白鹿洞书院教条》答案:D本题解析:南宋教育家朱熹创立白鹿洞书院,并定立《白鹿洞书院教条》。“白鹿洞书院教条”是我国古代第一次用学规的形式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规范要求。92、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是1681年()的“基督教兄弟会”创办的。()。A.德国B.英国C.法国D.意大利答案:C本题解析:1681年,法国“基督教兄弟会”神甫拉萨尔在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9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常被用来生动比喻教师()的重要意义。A.教书育人B.为人师表C.以人为本D.德识统一答案:B本题解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来比喻为人师表的意义。94、道德是人们从()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A.“善”的规则B.“善”和“恶”的标准C.思想精神D.实践一精神答案:D本题解析:道德是人们从“实践一精神”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其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律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95、下列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是()。A.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B.捏造数据C.篡改数据D.抄袭文答案:D本题解析:学术不端指学术界的一些弄虚作假、行为不良的风气,或指某些人在学术方面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败坏学术风气,阻碍学术进步,违背科学精神和道德,抛弃科学实验数据的真实诚信原则,给科学和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极大损害学术形象的丑恶现象。国际上一般指捏造数据、篡改数据和剽窃三种行为。抄袭文属于学术失范。96、高等学校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最高学术调查评判机构是()。A.校长办公会B.校党政联席会C.校纪律检查委员会D.校学术委员会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7、西汉时期,董仲舒认为教师的道德在于()A.诲人不倦B.有教无类C.化民成性D.因材施教答案:C本题解析:董仲舒认为教师道德责任在于“化民成性”,树立良好风俗,防止奸邪。98、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A.政治制度B.阶级利益C.生产劳动D.经济关系答案:D本题解析: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99、职业的要素包括特定社会责任、专门业务以及()。A.主要生活来源B.职责权利C.职业劳动D.生活方式答案:A本题解析:职业的要素包括特定社会责任、专门业务以及主要生活来源。100、对高校教师自制道德品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在心理具有很强的自制力B.高校教师需要培养自己的道德控制能力,学会“情绪管理”C.具有强自制力的高校教师能高质量地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D.高校教师需要杜绝一切外界因素的影响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常被用来生动比喻教师()的重要意义。A.教书育人B.为人师表C.以人为本D.德识统一答案:B本题解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来比喻为人师表的意义。102、()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A.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B.培养四有新人C.养成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大学生D.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答案:D本题解析: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103、2015年1月29日,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座谈会上表示,高校教师必须守好()。A.政治底线、法律底线、思想底线B.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C.思想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D.思想底线、法律底线、社会底线答案:B本题解析:2015年1月29日,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座谈会上表示,高校教师必须守好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104、以下教育家中,提出了符合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是()。A.梁启超B.蔡元培C.杨昌济D.陶行知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5、道德是从()上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之一。A.精神B.实践C.信念D.实践一精神答案:D本题解析:道德是人们从“实践一精神”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106、尽管不同历史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有所不同。但不同历史时期,也存在着共同的教育伦理关系,表现出教师职业道德的()。A.可变性B.差异性C.历史继承性D.多元化答案:C本题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继承性体现在: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书育人中不断总结提炼出来的,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形态中都是存在的,是能够被沿用的。107、在英国,人们普遍认为最有力的教育手段是()。A.教育理论B.教育方法C.教育技术D.教师品行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8、教师道德最基本的作用是()。A.指导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处理协调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和教育任务的完成B.促进学生品德形成和智能发展C.促进社会道德环境优化D.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9、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反映了他把()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A.教书育人B.尽职尽责C.关心学生D.提高业务答案:A本题解析:“传道”,要求老师言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授业”,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是老师与家长最关心的主题。“解惑”,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提出他们的疑惑,老师要有效地解决知识的困惑。110、高校教师要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立德”就是立社会主义之德,就是把()融入高校的教育教学中。A.世界观教育B.人生观教育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D.共产主义教育答案:C本题解析:高校教师要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立德”就是立社会主义之德,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的教育教学中。1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精神的内涵表现在()。A.从价值角度说,要有人文社会价值取向B.从功能角度讲,要以广义的科技文化作为动力C.从社会角度讲,要落实到塑造文明主体上D.以上都是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2、师德规范要求教师“追求创新,注重个性”,以下哪条不属于这一要求的内容()。A.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追踪学术前沿,更新教学内容B.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C.形成个性化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创新和冒尖D.保持个性,敢于特立独行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3、提出“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的教育家是()A.陶行知B.蔡元培C.徐特立D.竺可桢答案:D本题解析:竺可桢积极提倡求是和牺牲精神,视大学为“海上之灯塔”,发出了“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的警世名言。114、在英国,人们普遍认为最有力的教育手段是()。A.教育理论B.教育方法C.教育技术D.教师品行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5、教书育人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实现()的教育目标。A.培养社会主义人才B.社会主义德育C.立德树人D.博雅教育答案:C本题解析:教书育人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116、提出“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古代教育家是()。A.孟子B.荀子C.孔子D.庄子答案:C本题解析:“有教无类”出自孔子的《论语》。117、“科学知识要经受检测与批判,绝不轻信盲从。”以上描述属于下列哪一种科学规范()。A.普遍主义B.公有主义C.无偏见性D.有条理的怀疑精神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8、以下关于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教师道德一般功能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实现B.教师道德的最基本作用是指导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处理协调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和教育任务的完成C.教师的道德水平不仅影响学生的道德成长,还影响学生的智能发展D.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影响对象是学生,对社会难以产生影响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9、有关传统美德的认识错误的是()。A.是传统道德规范体系的中心B.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C.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D.是师德教育的核心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0、职业的要素包括特定社会责任、专门业务以及()。A.主要生活来源B.职责权利C.职业劳动D.生活方式答案:A本题解析:职业的要素包括特定社会责任、专门业务以及主要生活来源。121、教师职业产生的前提是()。A.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D.教育理论的发展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2、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真实的集体”理论的是()。A.康德B.黑格尔C.马克思D.恩格斯答案:C本题解析:“真实的集体”这一概念是马克思提出的。在真实的集体里,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价值本质、价值地位、价值意义上是统一的,不存在内在的分裂和价值序列上的优劣之分。123、以下()不属于高校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A.依法依规处理B.品德评价C.批评教育D.价值澄清答案:D本题解析:高校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理念性和倡导性规范违法处理办法有:批评教育法、师德考核评价法,对于禁止性规范处理是依法依规处理。而价值澄清是一种教学方式,不是违背职业道德规范处理方法。124、以下教育家中,提出了符合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是()。A.梁启超B.蔡元培C.杨昌济D.陶行知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5、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形态所具有的性质,受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A.思想意识B.文化意识C.社会经济D.社会意识答案:D本题解析:道德的一般本质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受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126、以下关于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教师道德一般功能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实现B.教师道德的最基本作用是指导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处理协调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和教育任务的完成C.教师的道德水平不仅影响学生的道德成长,还影响学生的智能发展D.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影响对象是学生,对社会难以产生影响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7、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A.教师的某一行为往往仅是一个道德行为B.教师道德行为是孤立的行为C.教师道德行为是从道德这一特定的方面进行评价的行为D.教师道德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但不与其他行为结合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8、关于良心和义务之间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良心和道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道德范畴B.良心是义务的内化形式C.义务和良心都来自于主体内部,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道德责任D.教师道德良心是教师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9、教师劳动最具影响力的手段是()。A.团结协作B.言传身教C.依法从教D.课堂教学答案:B本题解析:教师劳动最具影响力的手段是言传身教。130、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论述错误的是()。A.教师道德行为可以分为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B.教师道德行为的善恶可以反映教师不同的道德水平和境界C.现实社会大力倡导教师以教育事业的整体利益为基础进行行为选择D.道德自觉性高的教师,可以超越现实的社会环境作出行为选择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31、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从职业道德的高度探讨教师职业道德的是()。A.德谟克里特B.昆体良C.维多思若D.蒙台涅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3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也会有缺点、失误和不足之处。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言传和身教的关系时要()。A.言行一致,身体力行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C.严于律己,勇于自责D.以上都是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33、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真实的集体”理论的是()。A.康德B.黑格尔C.马克思D.恩格斯答案:C本题解析:“真实的集体”这一概念是马克思提出的。在真实的集体里,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价值本质、价值地位、价值意义上是统一的,不存在内在的分裂和价值序列上的优劣之分。134、2004年中国教育部发布的()被评价为中国学术界第一部“学术宪章”。A.《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B.《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C.《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D.《关于加强我国科研道德建设的意见》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35、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原则有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A.质的分析原则B.质量并重原则C.主客体双重性原则D.全面要求原则答案:A本题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原则有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质的分析原则。136、对教师正直道德品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正直品德是教师在履行义务时的人格特征的表现B.教师必须以自己的言行做示范,教育青年学生本分做人C.教师要自己认真履行道德义务而少参与进违背教师道德的人和事的斗争D.教师要以自身正直的道德人格力量引导和感召学生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37、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经常反映在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中的资产阶级思想是()。A.自然权利思想B.三权分立思想C.人文主义思想D.自由平等思想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38、体现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他律上的教师个体道德核心范畴是()。A.道德义务B.道德权利C.道德价值目标D.道德良心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39、伪注、伪造和篡改文献、数据等行为均属()A.学术自由B.学术失范C.学术不端D.学术道德答案:C本题解析: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应详加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均属学术不端行为。140、对高校教师自制道德品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在心理具有很强的自制力B.高校教师需要培养自己的道德控制能力,学会“情绪管理”C.具有强自制力的高校教师能高质量地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D.高校教师需要杜绝一切外界因素的影响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41、确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A.层次性B.自律性C.他律性D.实践性答案:C本题解析: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引导性原则是从师德教育的他律性特点出发的。142、2015年1月29日,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座谈会上表示,高校教师必须守好()。A.政治底线、法律底线、思想底线B.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C.思想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D.思想底线、法律底线、社会底线答案:B本题解析:2015年1月29日,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座谈会上表示,高校教师必须守好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143、提出“一个教师不掌握教育学知识,教育工作就如同在黑夜里走路一样”的是()。A.杜威B.陶行知C.苏霍姆林斯基D.马卡连柯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44、西汉时期,董仲舒认为教师的道德在于()A.诲人不倦B.有教无类C.化民成性D.因材施教答案:C本题解析:董仲舒认为教师道德责任在于“化民成性”,树立良好风俗,防止奸邪。145、“真实的集体”的提出者是()。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答案:A本题解析:“真实的集体”这一概念是马克思提出的。146、以下关于教师道德活动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根据一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原则,处理各种伦理关系的实践活动B.不是所有的师德活动都是教师有意识的、自觉的言行C.应当具体区分教师道德活动的不同类型和层次D.师德活动是师德意识和师德规范的来源之一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47、以下关于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教师道德一般功能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实现B.教师道德的最基本作用是指导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处理协调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和教育任务的完成C.教师的道德水平不仅影响学生的道德成长,还影响学生的智能发展D.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影响对象是学生,对社会难以产生影响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48、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教育家是()。A.蔡元培B.梅贻琦C.竺可桢D.蒋南翔答案:B本题解析:梅贻琦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提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治校格言。149、比较符合师生关系实际的是师生之间关系模式是()。A.代际关系模式B.朋友关系模式C.法律关系模式D.代际一朋友关系模式答案:D本题解析:比较符合师生关系实际的是师生之间关系模式是代际一朋友关系模式。150、教师职业道德关系到学生心理的塑造,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前途和未来,这主要体现了教师道德的哪种特征()。A.道德意识的高标准B.道德行为的示范性C.道德规范的严格性D.道德影响的广泛性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51、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角度看,教师所特有的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是()。A.教书育人B.科学研究C.传授知识D.爱国守法答案:A本题解析: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角度看,教师所特有的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是教书育人,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培养人才,还负责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成才成人。故答案为A项,C项传授知识不全面。152、伪注、伪造和篡改文献、数据等行为均属()A.学术自由B.学术失范C.学术不端D.学术道德答案:C本题解析: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应详加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均属学术不端行为。153、道德评价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标准是()。A.成败B.善恶C.动机一效果D.社会影响答案:B本题解析:善恶是道德评价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标准。154、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反映了他把()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A.教书育人B.尽职尽责C.关心学生D.提高业务答案:A本题解析:“传道”,要求老师言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授业”,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是老师与家长最关心的主题。“解惑”,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提出他们的疑惑,老师要有效地解决知识的困惑。155、教师入职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职业标准是()。A.爱国守法B.教书育人C.为人师表D.敬业爱生答案:D本题解析:“敬业爱生”是对高校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入职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职业标准。156、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观点,这体现了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A.专业性B.多重性C.探索性D.实践性答案:D本题解析: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观点,这体现了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实践性。157、体现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自律上的教师个体道德核心范畴是()。A.道德义务B.道德权利C.道德价值目标D.道德良心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5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精神的内涵表现在()。A.从价值角度说,要有人文社会价值取向B.从功能角度讲,要以广义的科技文化作为动力C.从社会角度讲,要落实到塑造文明主体上D.以上都是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59、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A.生生关系B.师师关系C.师生关系D.教师与社会的关系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60、人的需要和目的被消融到追求经济增长的技术目标中,人反而成了实现目标的工具。这体现的是()。A.技术工具化B.技术手段的目的化C.技术社会的自由丧失D.技术异化的显现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61、对高校教师自制道德品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在心理具有很强的自制力B.高校教师需要培养自己的道德控制能力,学会“情绪管理”C.具有强自制力的高校教师能高质量地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D.高校教师需要杜绝一切外界因素的影响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62、重视在思想品德上自我省察,强调“吾日三省吾身”的是()。A.孟子B.孔子C.荀子D.庄子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63、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A.生生关系B.师师关系C.师生关系D.教师与社会的关系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64、我国古代第一次用学规的形式对教师提出规范要求的是()。A.《岳麓书院揭示》B.《岳麓书院条例》C.《白鹿洞书院揭示》D.《白鹿洞书院教条》答案:D本题解析:南宋教育家朱熹创立白鹿洞书院,并定立《白鹿洞书院教条》。“白鹿洞书院教条”是我国古代第一次用学规的形式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规范要求。165、提出“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古代教育家是()。A.孟子B.荀子C.孔子D.庄子答案:C本题解析:“有教无类”出自孔子的《论语》。166、“‘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这句话表明教师应该()。A.关注每一位学生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C.关注学生的成长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67、曾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是()。A.蔡元培B.胡适C.严复D.梅贻琦答案:D本题解析:梅贻琦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提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治校格言。168、体现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他律上的教师个体道德核心范畴是()。A.道德义务B.道德权利C.道德价值目标D.道德良心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69、教师入职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职业标准是()。A.爱国守法B.教书育人C.为人师表D.敬业爱生答案:D本题解析:“敬业爱生”是对高校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入职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职业标准。170、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A.政治制度B.阶级利益C.生产劳动D.经济关系答案:D本题解析: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171、教师职业产生的前提是()。A.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D.教育理论的发展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72、在英国,人们普遍认为最有力的教育手段是()。A.教育理论B.教育方法C.教育技术D.教师品行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73、曾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是()。A.蔡元培B.胡适C.严复D.梅贻琦答案:D本题解析:梅贻琦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提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治校格言。174、人的需要和目的被消融到追求经济增长的技术目标中,人反而成了实现目标的工具。这体现的是()。A.技术工具化B.技术手段的目的化C.技术社会的自由丧失D.技术异化的显现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75、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孔孟的主张属于()。A.重利轻义观B.重义轻利观C.义利并重观D.以上都不是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76、统率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全过程的是()、主体性原则和质的分析原则。A.实事求是原则B.量的分析原则C.知行合一原则D.目的性原则答案:D本题解析:统率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全过程的是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质的分析原则。177、在“真实的集体”里,个人与集体()价值序列的轻重与优劣。A.存在B.不存在C.时有时无D.可能存在答案:B本题解析:“真实的集体”这一概念是马克思提出的。在真实的集体里,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价值本质、价值地位、价值意义上是统一的,不存在内在的分裂和价值序列上的优劣之分。178、()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A.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B.培养四有新人C.养成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大学生D.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答案:D本题解析: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179、相对于经济、法律、行政规范而言,道德调整社会关系的显著特点是()。A.广泛性B.强制性C.非强制性D.包容性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80、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论述错误的是()。A.教师道德行为可以分为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B.教师道德行为的善恶可以反映教师不同的道德水平和境界C.现实社会大力倡导教师以教育事业的整体利益为基础进行行为选择D.道德自觉性高的教师,可以超越现实的社会环境作出行为选择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81、教书育人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实现()的教育目标。A.培养社会主义人才B.社会主义德育C.立德树人D.博雅教育答案:C本题解析:教书育人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182、部分教师上课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或者仪表不整、举止粗俗,这反映了这些教师的道德现状存在的问题是()。A.价值观念单薄B.育人意识退化C.角色意识淡化D.敬业精神弱化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83、教师入职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职业标准是()。A.爱国守法B.教书育人C.为人师表D.敬业爱生答案:D本题解析:“敬业爱生”是对高校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入职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职业标准。184、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不包括()。A.指导教师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维护教育秩序,保证教育事业顺利发展B.直接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和智能的发展C.有利于促进社会道德环境优化和人类文明进步D.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85、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特殊的()。A.利益关系B.权力意志C.意识形态D.管理手段答案:C本题解析: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186、教育劳动对象的双重性是指()。A.学生既有积极性又有消极性B.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C.学生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D.学生的惰性和创新性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87、“‘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这句话表明教师应该()。A.关注每一位学生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C.关注学生的成长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88、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的教育家是()。A.梁启超B.陈独秀C.梅贻琦D.罗家伦答案:C本题解析:梅贻琦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提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治校格言。189、确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内化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A.层次性B.自律性C.他律性D.实践性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90、教师道德他律,则是指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对教师职业行为具有外在的()。A.约束功能B.导向功能C.调节功能D.制导功能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91、“没有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就没有教育。”这句话是()说的。A.陶行知B.苏霍姆林斯基C.卢梭D.蔡元培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92、高校教师要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立德”就是立社会主义之德,就是把()融入高校的教育教学中。A.世界观教育B.人生观教育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D.共产主义教育答案:C本题解析:高校教师要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立德”就是立社会主义之德,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的教育教学中。19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出自()。A.柳宗元B.韩愈C.欧阳修D.苏轼答案:B本题解析:“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由唐代大思想家韩愈提出的。194、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A.教师的某一行为往往仅是一个道德行为B.教师道德行为是孤立的行为C.教师道德行为是从道德这一特定的方面进行评价的行为D.教师道德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但不与其他行为结合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95、关于虚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虚荣是荣誉向耻辱转化的中介B.虚荣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C.虚荣是个人荣誉感在内心的正常反映之一D.虚荣往往伴随着嫉妒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96、一切学术活动尤其是学术研究的灵魂是()。A.求真B.创新C.美德D.严谨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97、大学精神主要指学术自由、独立自治、开拓创新、理性批判以及()。A.教授治校B.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C.追求卓越D.简政放权答案:B本题解析:大学精神的精髓和内核包括学术自由的精神、独立自治的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以及理性批判精神。198、()反映了师德养成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规律。A.引导性原则B.内化性原则C.差异性原则D.连贯性原则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99、职业的要素包括特定社会责任、专门业务以及()。A.主要生活来源B.职责权利C.职业劳动D.生活方式答案:A本题解析:职业的要素包括特定社会责任、专门业务以及主要生活来源。200、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原则有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A.质的分析原则B.质量并重原则C.主客体双重性原则D.全面要求原则答案:A本题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原则有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质的分析原则。20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常被用来生动比喻教师()的重要意义。A.教书育人B.为人师表C.以人为本D.德识统一答案:B本题解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来比喻为人师表的意义。20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出自()。A.柳宗元B.韩愈C.欧阳修D.苏轼答案:B本题解析:“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由唐代大思想家韩愈提出的。203、统率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全过程的是()、主体性原则和质的分析原则。A.实事求是原则B.量的分析原则C.知行合一原则D.目的性原则答案:D本题解析:统率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全过程的是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质的分析原则。204、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教育家是()。A.蔡元培B.梅贻琦C.竺可桢D.蒋南翔答案:B本题解析:梅贻琦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提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治校格言。205、“‘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这句话表明教师应该()。A.关注每一位学生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C.关注学生的成长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06、调整教师与物欲诱惑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是()。A.廉洁从教B.依法执教C.爱岗敬业D.热爱学生答案:A本题解析:调整教师与物欲诱惑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是廉洁从教,高校教师一定要沽身自好,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为学生做出表率,达到身教与言教的统一。207、对高校教师自制道德品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在心理具有很强的自制力B.高校教师需要培养自己的道德控制能力,学会“情绪管理”C.具有强自制力的高校教师能高质量地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D.高校教师需要杜绝一切外界因素的影响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08、2004年中国教育部发布的()被评价为中国学术界第一部“学术宪章”。A.《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B.《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C.《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D.《关于加强我国科研道德建设的意见》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09、()是影响教师成长的深层心理活动,是其教学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它在教师选择教学目标和认知策略以完成工作任务中起导向作用。A.教学目的B.教学要求C.教学理念D.教学方针答案:C本题解析:教学理念是影响教师的成长的深层心理活动,它在教师选择教学目标和认知策略以完成工作任务中起着导向作用。210、我国古代第一次用学规的形式对教师提出规范要求的是()。A.《岳麓书院揭示》B.《岳麓书院条例》C.《白鹿洞书院揭示》D.《白鹿洞书院教条》答案:D本题解析:南宋教育家朱熹创立白鹿洞书院,并定立《白鹿洞书院教条》。“白鹿洞书院教条”是我国古代第一次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据库巡检报告
- 2025年汝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专项07 用转化思想求不规则图形的角度
- 专题01 先秦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练习)
- 中班户外主题活动策划方案五篇
- 幼儿园综治宣传月活动策划方案三篇
- 公司企业管理咨询合同
- 挡土墙施工合同
- 车联网技术推广项目合同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上海铁路局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国旗班指挥刀训练动作要领
- 春季安全开学第一课
-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教学课件
- 肖像绘画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1-2022学年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同等学力英语申硕考试词汇(第六版大纲)电子版
- 墓地个人协议合同模板
- 2024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各年级教师用书七年级(上册)
- 中日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