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区:______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地区:______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年学硕心理学题库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地区、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第I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1、有研究者欲考查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数学成绩的差距是否越来越大,因此在小学三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了数学的标准化考试,考试成绩的标准差为11,到这些学生六年级时,又对他们进行了数学的标准化考试,考试成绩的标准差为14。若要在0.05水平上检验六年级的数学成绩是否比三年级时不整齐,正确的方法是A.X2检验B.F检验C.t检验D.Z检验答案:C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两个相芙样本对应的总体方差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此时需用下列公式进行t检验:分别为两个样本方差,r为两个样本之间的相关系数,凡为样本容量,自由度为n-2。2、实体镜通过用来考察深度知觉的A.物理线索B.肌肉线索C.单眼线索D.双眼视差答案:D本题解析:实体镜是一种证实双眼视差和产生立体知觉的仪器。3、最早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是A.社会比较实验B.监狱模拟实验C.从众实验D.社会助长实验答案:D本题解析:最早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是社会助长实验。4、某3岁儿童经常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大人只好依着他。导致该儿童这种行为最可能的原因是A.该行为受到了负强化B.该行为受到了正强化C.该儿童天生脾气坏D.该儿童注意功能有缺陷答案:B本题解析:斯金纳将强化分成两种,正强化和负强化。其中正强化是指通过给予正强化物而实施的强化。题干中某3岁儿童经常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大人只好依着他实际上就是在他的哭闹行为之后给他提供了正强化物,即对该行为进行了正强化。5、栓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有效性通常使用的方法是A.X2检验B.F检验C.t检验D.Z检验答案:B本题解析:检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有效性通常使用的方法是方差分析。在这个方差分析中,总离差平方和分解为回归平方和和残差平方和。其中,总自由度为N-1,回归自由度为A'-2,回归自由度为1。另外,还可使用回归系数检验、决定系数和相关系数拟合程度的测定、回归方程整体检验判断以及估计标准误差的计算等方法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6、主管躯体运动的脑区位于A.额叶B.枕叶C.颞叶D.顶叶答案:A本题解析:大脑皮层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的前部(额叶),额叶的主要功能是发出运动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以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7、聚合交叉研究的基本设计思想是在()图式中分段进行()A.横向研究纵向研究B.双生子研究横向研究C.纵向研究横向研究D.纵向研究双生子研究答案:C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聚合交叉研究的基本设计思想的理解和掌握。聚合交叉研究是将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综合在一起的一种研究方法。它的基本设计思想是在纵向研究图式中分段进行横断研究,这样取长补短,保留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的优点,克服其缺点,既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从纵向发展的角度了解儿童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各种心理变化以及社会历史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8、以可见光波的长短为序,人类感觉到的颜色依次为A.红黄绿紫B.红绿黄蓝C.紫红黄蓝D.红紫蓝绿答案:A本题解析:以可见光波的长短为序,人类感觉到的颜色依次为红、橙、黄、黄绿、绿、蓝绿、蓝、紫。9、对偶比较法通常用来制作A.顺序量表B.称名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答案:A本题解析:对偶比较法的刺激是成对出现的,要求被试判断每对刺激中哪个刺激的某一特征更明显或更喜欢哪一个刺激,依据刺激项目各自被选中的次数的多少排序,制作成一个顺序量表。10、认为心理发展只有量的连续累积、不存在阶段性的理论是A.心理社会发展理论B.发生认识论C.心理性欲发展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答案:D本题解析: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并没有对认知因素做充分的探讨,其思想基本上还是行为主义的,强调发展的连续性。11、斯伯林(Sperling)使用局部报告法得以证明存在的记忆类型是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工作记忆D.语义记忆答案:A本题解析:斯伯林通过局部报告法发现被试报告呈现时间50ms的字母的数量平均为9个,认为存在感觉记忆,它有相当大的容量,但是保持时间十分短暂。12、根据坐态系统理论,在个体发展的环境因素中,父母属于A.微观系统B.中间系统C.宏观系统D.外层系统答案:A本题解析:微观系统指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这个环境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是环境系统的最里层。对大多数婴儿来说,仅限于家庭。随着婴儿的不断成长,活动范围不断扩展,幼儿园、学校和同伴关系不断纳入到婴幼儿的微系统中来。对学生来说,学校是除家庭以外对其影响最大的微系统13、在间歇强化条件下,行为反应的特点是A.建立快,消退也快B.建立快,消退慢C.建立慢,消退快D.建立慢.消退也慢答案:D本题解析:强化分为间歇强化安排和连续强化安排。间歇强化安排与连续强化安排相比,间歇强化安排具有较低的消退率,但是建立时间比较长。14、在测量研究中,研究被试在测验项目上的反应行为与测验所测的被试潜在特质之间的关系的心理测量理论是A.经典测量理论B.项目反应理论C.概化理论D.测验等值理论答案:B本题解析:项目反应理论,也称项目特征曲线理论,它以模型为测量基础,其特质水平的估计取决于个体的反应行为和所测项目本身的属性。项目反应理论建立在潜在特质理论的基础之上,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被试在测验项目上的反应行为与测验所测的被试潜在特质之间的关系15、概化理论认为研究测量必须先研究测验情境关系,构成测验情境关系的是一个测量目标和若干个A.测量对象B.测量侧面C.测量主体D.测量工具答案:B本题解析:概化理论认为,研究测量必须先研究测验情境关系。概化理论提出,测验情境关系是由一个测量目标和若干个测量侧面构成的。同时一个测量侧面又包括多个侧面水平。16、他人在场减少了人们在紧急情况下采取干预的可能性,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从众B.社会比较C.社会学习D.责任分散答案:D本题解析:责任分散是由于有他人在场,导致个体在面对紧急情境时所需承担的责任相应减少,由此造成个体不施援手。人们把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17、用离差智商取代比率智商最主要的原因是A.比率智商只能进行个体内比较B.离差智商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C.智力年龄会随生理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D.比率智商不能满足对年龄单元等值性的要求答案:D本题解析:用离差智商取代了比率智商,克服了计算成人智商的困难。比率智商不适用于年龄大的时候,而离差智商基本原理是把每个年龄段的儿童的智力分布看成常态分布,被试的智力高低由其与同龄人的智力分布的离差的大小来决定。18、人们能够在不必分清楚情景或者任务具体发生了什么改变的情况下,就能够意识到或知觉到情境中已经有部分特征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是A.“盲视”现象B.错觉C.注意瞬脱D.幻觉答案:A本题解析:心理学家砑究发现,人们能够在不必分清楚情景或者任务具体发生了什么改变的情况下,就能够意识到或知觉到情境中已经有部分特征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是“盲视”现象。19、大小常性测量器测定大小常性的原理是A.比配法B.最小变化法C.恒定刺激法D.平衡法答案:A本题解析:大小常性测量器是用比配法原理来测定大小常性的仪器。此仪器一般有两件,每一件都有一个可调面积的等边三角形放在立柱上,立柱的高矮可以调节。测定大小常性时,主试把一个三角形放在原处,把三角形的高调到一定的尺寸,要求被试调节近处三角形面积,使之与原处三角形的面积看起来相等,然后根据两个三角形的高之差,计算大小常性系统。20、用极限法测量差别阈限时,差别阈限等于A.不肯定间距的中点B.不肯定间距的一半C.不肯定间距与标准刺激的差距D.不肯定间距答案:B本题解析:用极限法测量差别阈限时,差别阈限的上限和差别阈限的下限之间的距离为不肯定间距。不肯定间距的中点是主观相等点。理论上主观相等点应与标准刺激相等,但实际上两者有一定差距,这个差距称为常误。因为不肯定间距包括了上差别阈和下差别阈,因此,不肯定间距的一半则是差别阈限。21、“乐极生悲”反映的情绪特征是A.主观性B.感染性C.情境性D.两极性答案:D本题解析:“乐极生悲”中包含了变化幅度较大的对立的两种情绪:狂喜和悲痛,这是情绪的两极性的一种表现。因此本题选D。22、小明两岁时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这种学习属于A.刺激一反应学习B.言语联想学习C.概念学习D.规则学习答案:B本题解析:言语联想学习:由言语单位构成的连锁学习。小明两岁时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这种学习属于言语联想学习。23、使被试的注意指向一个信息源,而实验者评估的则是那些未被注意的信息的加工过程,以此来研究注意的某些特征。这种实验范式是A.搜索范式B.双任务范式C.过滤范式D.提示范式答案:C本题解析:过滤范式的基本原理是:使被试的注意指向一个信息源,而实验者评估的则是那些未被注意的信息的加工过程,以此来研究注意的某些特征。这种范式对于涉及抑制无关输入的加工过程研究很有效。过滤范式主要有双耳分听技术、整体一局部范式、双侧任务范式和负启动范式。24、人格测量最常用的方法是A.行为观察法B.他评量表C.访谈法D.自陈量表答案:D本题解析:人格测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自陈量表,自陈量表是人格测量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测验。25、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缩写是A.PETB.fMRIC.MEGD.ERPs答案:B本题解析: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缩写是fMRI。26、拉丁方实验设计属于A.被试内设计B.被试间设计C.混合设计D.对照组设计答案:A本题解析:ABBA法和拉T方设计是被试内设计中平衡实验材料顺序误差的两种方法。27、小张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两所学校可选择。其中,一所是名牌大学,但专业不理想;另一所是一般大学,但专业理想。小张犹豫不决,这种动机冲突是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答案:D本题解析:多重趋避冲突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每个目标对个体都有吸引力和排斥力。题干中“小张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两所学校可选择。其中,一所是名牌大学,但专业不理想;另一所是一般大学,但专业理想。小张犹豫不决……”这种动机冲突是多重趋避冲突。28、安德森(J.R.Anderson)提出了语言产生的三阶段模型,该模型认为语言产生的阶段包括A.构造、转化、执行B.慨念化、公式化、发音C.构造、转化、发音D.概念化、公式化、执行答案:A本题解析:安德森(1980)提出语言产生的三个阶段分别是:构造阶段(根据目的确定要表达的思想)、转换阶段(运用语法规则将思想转换成语言的形式)、执行阶段(将语言形式的信息说出或写出)。勒韦(1989)将语言产生的过程也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概念化阶段、公式化阶段和发音阶段。29、向被试先后呈现两道个位数的加法题,在每道加法题呈现后,要求被试报告结果;同时,在连续呈现两道加法题后,要求被试按顺序报告出每道加法题的第二个数字。这种方法测定的是A.前瞻记忆B.工作记忆C.错误记忆D.回溯记忆答案:B本题解析:工作记忆是由中枢执行系统、语音回路和视空图像处理器组成的复杂系统。其中,关键成分是中枢执行系统,虽容量有限但可以参加任何认知活动,语音回路存储单词呈现的顺序,视空图像处理器用来存储和加工视觉和空间信息。题干中的实验要求被试先记忆两道加法题,然后按顺序报告出每道加法题的第二个数字,测试的是被试在认知的同时存储数字呈现的顺序,所以属于测定工作记忆的一种方法。30、组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5,则Z值为-2.58的原始数据是A.37.10B.42.42C.47.42D.62.90答案:A本题解析:标准分数的计算公式是31、心理学家训练小鸡在两种颜色的纸板(浅色和灰色,米在灰色纸板下)找米吃,经过训练小鸡能够到灰色纸板下找米吃,然后给小鸡呈现的纸板是灰色和深色的纸板,多数小鸡到深色的纸板下找米吃,这证实了学习迁移的A.形式训练说B.关系转换说C.共同要素说D.概括说答案:B本题解析:题中所述实验是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所做的实验,根据这个实验苛勒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关系转化说,即学习迁移取决于两种学习情境中涉及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否是一致的或可类比的。因此,本题选B。32、位研究者使用智力测验对一个孩子进行了三次测量,每次的分数都不同,请问,这里智力分数的不同反映的是A.测量的随机误差B.测量的系统误差C.测量的信度D.测量的效度答案:A本题解析:测量中存在着随机误差,导致每一次测量的分数都会有变化。33、在经典测量理论模型X=T+E中,关于T的表述,错误的是A.真分数(T)是常数B.真分数(T)中包含了系统误差C.真分数(T)中不包含随机误差D.真分数(T)是一个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答案:D本题解析:在经典测量理论模型中,假定真分数是常数,这个常数包含了心理特质和系统误差。E表示随机误差。因为真分数是常数,因此D显而易见是错误的。34、强调知识的获得是一个对信息的输入、转换、存储和提取的过程的心理学流派是A.人本主义心理学B.认知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D.格式塔心理学答案:B本题解析:认知心理学家将人比作计算机,计算机从周围环境接受输入信息,经过加工并储存起来,然后产生有计划的输出。人和计算机一样,知识的获得也是一个对信息的输入、转换、存储和提取的过程。35、在研究交通信号灯亮度对驾驶员反应速度的影响时,交通灯的亮度是A.因变量B.自变量C.控制变量D.无关变量答案:B本题解析:在本题中,驾驶员反应速度属于因变量,交通灯亮度属于自变量。36、下列关于纯音掩蔽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掩蔽音对频率相近声音的影响圾大B.掩蔽音越强,掩蔽的频率范围越大C.掩蔽音强度提高,掩蔽效果随之增加D.高频对低频的掩蔽效果要大于低频对高频的掩蔽效果啊答案:D本题解析:掩蔽音强度提高,掩蔽效果随之增加:掩蔽音对于频率相接近声音的影响极大;低频对高频的掩蔽效果大于高频对低频的掩蔽效果。37、对偶比较法通常用来制作A.顺序量表B.称名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答案:A本题解析:对偶比较法的刺激是成对出现的,要求被试判断每对刺激中哪个刺激的某一特征更明显或更喜欢哪一个刺激,依据刺激项目各自被选中的次数的多少排序,制作成一个顺序量表。38、下列测验中,属于投射测验的是A.艾森克人格问卷B.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C.罗夏克墨迹测验D.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答案:C本题解析:罗夏克墨迹测验是投射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均属于自陈式测验。39、为了调查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喜爱程度,让他们以5点量表对每个节目评分,即非常喜爱评5分,比较喜爱评4分,一般评3分,比较不喜欢评2分,非常不喜欢评1分。这种测量态度的技术是A.瑟斯通量表B.李克特量表C.语义差异量表D.投射测验答案:B本题解析:瑟斯通量表是通过专家评定的手段给测验项目赋值,被试有是和否两种反应,如果回答“是”就获得相应的分数,如果回答“否”就不得分。李克特量表则是让被试对测验项目中的描述与自身情况的符合程,进行判定。投射测量是一种间接的态度测量方法。语义差异量表的基本方法是:给被试呈现成对的两极性的形容词,如好/坏,让被试用这些形容词来评价态度对象,在每对形容词中间,从肯定的一级到否定的一级,一般分为七个等级,分别用7,6,5,4,3,2,1表示,记录被试在所有回答上的得分并累加。40、内隐联想测验依据的法则是A.简单反应时法则B.加法反应时法则C.减法反应时法则D.“开窗”反应时法则答案:C本题解析:减法反应时实验逻辑是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除此之外两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内隐联想测验的基本原理是实验中包含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其中,在相容任务中,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一致或两者联系较緊密,此时辨别任务更多依赖自动化加工,因而反应速度快,反应时短:在不相容任务中,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不一致或两者缺乏紧密联系,这往往会导致被试的认知冲突,此时辨别任务更多依赖复杂的意识加工,因而反应速度慢,反应时长。所以,两种联合任务的反应时之差可以作为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相对一致性的指标。这符合减法反应时的实验逻辑。41、通过裂脑人研究来揭示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科学家是A.布洛卡(P.Broca)B.拉什利(K.S.Lashley)C.斯佩里(R.Sperry)D.威尔尼克(C.Wernicke)答案:C本题解析:斯佩里是美国生理学家,斯佩里通过对裂脑人的系列研究,发现了左右半球在功能上是不平衡的,属于单侧化现象。42、格列高里(R.L.Gregory)认为,人们除了依靠网像运动系统获得关于物体运动的信息之外,还依靠A.特征觉察系统B.头一眼运动系统C.外周神经系统D.自主神经系统答案:B本题解析:格列高里认为人们在知觉物体的运动肘,往往眼睛、头部和身体也在运动。此时为了知觉到运动,人们不仅需要来自网膜映像流的视觉信息,并且也需要来自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动作指令的非视觉信息。这种运动系统被格列高里称之为头一眼运动系统。43、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韦克斯勒儿童智力测验(第四版)测查的能力因素主要包括A.言语理解、知觉组织、工作记忆、加工速度B.分析能力、人际关系、图形分析、类比推理C.语词关系、认知风格、工作记忆、空间推理D.词汇能力、知觉组织、创造能力、抽象推理答案:A本题解析:韦克斯勒儿童智力测验(第四版)测量的能力因素包括言语理解、知觉推理、工作记忆、加工速度。44、大脑半球的表面覆盖的大量神经细胞和无髓鞘神经纤维被称作A.灰质B.白质C.脑回D.脑裂答案:A本题解析:大脑半球的表面由大量神经细胞和无髓鞘神经纤维覆盖着,呈灰色,叫灰质,也就是大脑皮层,它的总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米。脑回和脑裂是大脑半球表面的外观结构45、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认为受先天的生物因素决定的人格特质是A.体质特质B.动力特质C.能力特质D.气质特质答案:A本题解析:卡特尔将根源特质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体质特质由先天的生物因素所决定。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因素所决定。46、在制作心理量表时,用下表的顺序来呈现刺激的方法是A.感觉比例法B.等级排列法C.感觉等距法D.对偶比较法答案:D本题解析:对偶比较法是指把所要测的刺激配成对,让被试判断每对刺激中哪个刺激的某一特征更明显或者更喜欢哪一个刺激。对偶比较法呈现刺激的方式通常包括:台阶式和斜线式。对偶比较法是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一种方法。本题中是要建立人们对颜D偏爱的顺序量表,以台阶式呈现刺激的方式两两配对来呈现颜色,因此这属于对偶比较法。47、工具性条件反射的提出者是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华生答案:A本题解析:在桑代克的研究申,猫被放入迷笼中,猫逃出去就会得到食物,经过反复,猫的正确反应越来越多,错误反应越来越少。桑代克提出猫形成了工具性的条件反射。48、当样本容量增大1倍时。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长度会A.扩大1倍B.缩小1倍C.扩大1.414倍D.缩小1.414倍答案:D本题解析:总体平均数估计的公式为当样本容量增大1倍时,n变成了2n,2的平方根为1.414,即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长度缩小1.414倍。49、认为人类的主要任务是使自身的潜能得到不断发展的心理学派是()A.机能主B.人本主义C.行为主义D.构造主义答案:B本题解析:人本主义和其他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50、在实验研究中,衡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明确程度的指标是A.统计结论效度B.外部效度C.构思效度D.内部效度答案:D本题解析:实验的内部效度是指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关系的明确程度。实验的外部效度,即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和可推广性。构思效度,即对所研究昀特质在理论上构思的全面性。统计结论效度是指由于统计方法引起的统计结论有效性的程度,它主要反映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关系。51、由五选一的选择题组成的测验,其通过率为0.60,消除猜测因素的影响后,校正难度为A.0.40B.0.50C.0.75D.0.80答案:B本题解析:校正难度公式是:CP=(KP-1)/(K-l),其中,CP为校正后的通过率,K为备选答案数目,P为实际通过率。本题中P=0,60,K=5,代入公式得,CP=0.50。52、在某研究设计中,用方便分组的方式,将被试分为一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对两组均进行了一次前测和后测。该设计是A.交叉滞后设计B.时间序列设计C.相等时间样本设计D.不相等对照组设计答案:D本题解析:因为题中有实验组和对照组,这属于对照组设计,同时用的是方便分组的方式,即两组未做匹配处理,是不相等组,不相等组一般使用统计技术平衡两组的差异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所以该设计类型是不相等对照组设计。53、首先提出“实验心理学”一词的学者是A.笛卡儿B.冯特C.铁钦纳D.赫尔姆霍茨答案:B本题解析:冯特在《对感官知觉学说的贡献》一书中,明确阐述了他对新心理科学的思考和建议,并且首次提到“实验心理学”一词。54、脑功能的整体说的代表人物是A.加尔(F.J.GAll)B.拉什利(K.S.LA.shley)C.鲁利亚(A..R.LuriA.)D.)答案:B本题解析:脑功能的定位说开始于加尔(F.J.Gall)和斯柏兹姆(J.C.Spurzheim)提出的颅相说。真正的定位说开始于对失语病人的研究,波伊劳德(J.B.Bouillaud)指出语言定位于大脑额叶,布洛卡(P.Broca)的研究表明言语运动中枢定位于左侧额叶,威尔尼克(C.Wemicke)的研究表明言语听觉中枢定位于颞叶。脑功能整体说的代表人物有弗罗伦斯(P.Flourens)和拉什利(K.S.Lashley)。机能系统学说的提出者是鲁利亚55、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可证实A.两种记忆说B.加工水平说C.多贮存模型D.工作记忆理论答案:B本题解析:所谓自我参照效应是指当人们尽力将信息和自己相联系时,回忆出的信息更多。因此,这一效应可证实加工水平说。56、人们具有攒钱的倾向。根据马斯洛的观点,这体现了人具有A.归属与爱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安全的需要答案:D本题解析:攒钱是为了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得到保障。这体现了人们具有安全的需要。57、有一组数据:3,6,2,7,32,4,8,6,5。要描述这组数据的特征,受极端数据值影响的统计量是A.平均数B.中数C.四分位数D.众数答案:A本题解析:在集中量数中,反应敏感、最容易受到极端值影响的就是平均数了。58、“物体决定任务”通常用来研究A.前瞻记忆B.内隐记忆C.外显记忆D.元记忆答案:B本题解析:间接测量是研究内隐记忆的一种主要的方法。间接测量在指导语上不要求被试专注于眼前的任务,也不要求被试有意识地回想过去发生的某个事件,而是通过被试在一些特定任务上的表现来间接推断其行为背后的心理过程。内隐记忆研究中常见的间接测验有:与言语信息有关的“词干补笔测验”和“知觉辨测验”,以及与非言语信息有关的“残图辨认测验”和“物体决定任务”等。59、在心理学实验准备阶段,使用心理测验对被试进行测试的主要目的是()A.心理诊断B.描述评价C.控制观察D.取样分组答案:D本题解析:通过心理测验的分数,有效匹配实验组控制组的对等程度,即取样分组60、“这是一个关于记忆的实验。实验开始时,计算机屏幕中央将相继呈现由三行字母组成的一系列字母矩阵,呈现的时间很短,您要尽可能地记住它们。当矩阵消失时,您会听到高音、中音和低音,如果是高音将您所看到的第一行字母记录到记录纸上,如果是中音将您所看刭的第二行字母记录到记录纸上,如果是低音将您所看到的第三行字母记录到记录纸上……”。采用此类指导语的瞬时记忆研究方法是A.部分报告法B.延迟部分报告法C.全部报告法D.顺序再现法答案:A本题解析:题中实验只要求被试将记住了的东西的一部分报告出来,而不是报告全部。因此是部分报告法。该方法是由斯珀林(Sperling)首创的。61、在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H.C.Kelman)看来,个人获得新的自觉的认知信念,并以这种信念评判自己的价值时发生完全的态度改变是A.依从B.服从C.认同D.内化答案:D本题解析:凯尔曼提出态度变化是分三个阶段实现的,分别是依从、认同和内化。依从是指人们由于外在压力,为了达到一个更重要的目标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反应或表面行为。认同是指个人的自我同一性与他人或群体存在依赖关系,或者个人情感上存在与别人活群体的密切联系,从而接受某些观念、态度或行为方式。内化是指个人获得新的自觉的认知信念,并以这种信念评判自己的价值时发生的完全的态度改变。62、有一名10岁儿童参加智力测验,他的心理年龄为12岁,其比率智商是A.83B.110C.120D.125答案:C本题解析:比率智商的公式是:比率智商=(智龄/年龄)×100.即(12/10)×100=120。63、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模式:SD_R_SR,SR相当于经典条件反射中的A.中性刺激B.无条件刺激C.无条件反射D.条件反射答案:B本题解析:SD是辨别性刺激,是指某种反应发生的环境,和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概念中的中性刺激或条件刺激对应,R是反应,S“是强化刺激或强化物,和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概念中的无条件刺激对应。64、根据阿特金森(J.W.Atkinson)的成就动机理论,高成就动机者在面对不同难度的任务时,倾向选择的任务难度是A.低难度B.较低难度C.中等难度D.高难度答案:C本题解析: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高成就动机的人喜欢挑战,倾向于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65、能够反映估计量精确性的统计量是A.标准误B.标准差C.方差D.四分位差答案:A本题解析:在进行区间估计的时候,需要以估计量以一定可靠程度推断总体参数所在的区间范围,而估计量的精确性就在于估计量分布(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的标准差(即标准误)的大小,因为估计量分布(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的标准差越小,估计的区间范围就越小,估计也就越精确,此时作为点估计量它也能更好地代表总体参数值。估计量分布(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的标准差称为标准误。即能够反映估计量精确性的统计量是标准误。66、某学生考研失败后进行了深刻的反省。首先他逐一分析各门课程如果不是现在的分数会不会考上,发现英语和专业课的成绩都太低了。然后他又和考上的同学对比,发现了自己没考上的主要原因是专业课准备不充分。可以解释该学生总结过程的理论是A.三维理论B.相应推断理论C.朴素心理学家的理论D.异常条件聚焦模型答案:D本题解析:异常条件聚焦模型认为人们在进行归因时主要借助逆向标准和对照标准来推断。逆向标准就是人们寻求结果的原因时会反过来考察没有这种原因时的可能结果。对照标准是指人们把目标事件和没有发生该事件的背景事件进行对照,以直接确定目标事件的原因。人们先通过逆向标准确定事件产生的必要条件,再通过对照标准确定所有的必要条件中属于异常的条件。题中学生归因过程符合异常条件聚焦模型的观点。67、爱因斯坦说:“在我的思维结构中,书面的或口头的文字似乎不起任何作用,作为思维元素的心理的东西是一些记号和有一定明晰程度的意象。由我随意地再生和组合……”这段话所体现的主要思维种类是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常规思维答案:B本题解析: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叫做形象思维。在本题中,爱因斯坦的话中并没有涉及“动作,,,也没有涉及“语言”,强调的是“意象”,即所体现的思维种类是形象思维。68、关于平均数的描述错误的是A.在一组数据中离均差的总和等于0B.若出现模糊不清的数据时,无法计算平均数C.容易受到抽样变动的影响D.一组数据的每一个数都加上常数C,则所得平均数与原来平均数之差等于C答案:C本题解析:离均差是一组数据中的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离均差之和必定等于0。因为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减去平均数就等于这组数据的和减去平均数的Ⅳ倍(Ⅳ为这组数据的个数),从平均数的,这两者相等,它们的差为0。因此A选项正确。平均数是一组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因此出现模糊数据对,无法计算平均数。因此B选项正确。一组数据的每一个数都加上常数C,那么总和就增加了NC,所得的平均数就增加了Co因此D选项也正确。和其他的集中量数相比,平均数较少受到抽样变动的影响,观测样本的大小或个体的变化,都对计算平均数影响很小。69、关于心理测量中的行为样本,错误的说法是A.被试有代表性的行为B.能反映被试行为特征的一组行为C.被试出现的可观测行为D.被试行为取样中存在某种程度的偏差答案:C本题解析:从要测量的总体行为(行为域)中抽取出来的、能够反映个人特定心理特质的一组行为叫做心理测验编制时选择的行为样本。所抽取的行为样本必须是能够给测量人员提供有意义的,并且也能够反映个人特定心理特质的一组行为,即样本要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心理测量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对行为样本的测量来预测被试以后将会出现的行为,即允许行为样本存在一定的偏差。70、下列有关内部言语的表述,错误的是A.具有隐蔽性B.不需要言语器官的参与C.外部言语是内部言语产生的基础D.在计划外部言语时,内部言语起着重要作用答案:B本题解析:内都言语是一种不出声的语言形式,但是语言器官发出的动觉信号在内部语言中起着重要作用。内部语言本质上是一种语言活动,他需要语言器官的参与,只是没有语言活动的外部标志——语音而已。71、根据MMPI中国常模,病理性异常表现的区分标准是量表丁分数大于A.40B.50C.60D.70答案:C本题解析:MMPI的解释主要考虑各量表的高分特点,如果那个分量表的T分在70以上(美国常模),或在60以上(中国常模),便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或某种心理偏离现象。72、两变量x,y,之间满足方程Y=a+bX,x对y,的回归系数为0.85,已知变量y的变异中有64%可由X的变异解释,那么回归系数6的值为A.0.75B.0.85C.0.80D.1.33答案:A本题解析:73、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容量为100的样本,其均值?X-80,标准差s=10,所属总体均值的95%的置信区间是A.[78.04,81.96]B.[60.40,99.60]C.[76.08,83.92]D.[79.80,80.20]答案:A本题解析:本题总体方差未知,使用样本方差作为总体方差的估计值(100),利用标准误的公式求标准误为1(方差除以样本容量的平方根)。本题应查t表求95%的置信区间的t值,因为样本容量较大(100),可以z值进行估计,Z0.05/2为1.96。因此总体均值的95%的置信区间应该为[80-1.96×1,80+1.96×1],即[78.04,81.96]。74、在一个2x2的被试内设计中,若每种处理使用30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使用的被试数是A.30B.60C.90D.120答案:A本题解析:在被试内设计中,每个被试接受所有的处理,因此每种处理使用多少被试,整个实验就需要多少被试,75、下列实验中,支持情绪后天习得观点的是A.华生的小艾尔伯特恐惧实验B.阿诺德情绪认知评估实验C.沙赫特一辛格的情绪系列实验D.哈罗(H.F.Harlow)的恒河猴依恋实验答案:A本题解析:华生通过实验使不害怕白鼠的艾尔伯特对白鼠产生了恐惧情绪,即著名的小艾尔伯特恐惧实验,该实验验证了情绪是后天习得的观点。76、右图所示的向日葵近疏远密,它所反映的距离知觉线索是A.空气透视B.线条透视C.纹理梯度D.对象重叠答案:C本题解析:视野中的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叫做纹理梯度。图中的向日葵近疏远密,它所反映的距离知觉线索是纹理梯度。77、对待人类被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对人的尊重B.有益性C.最大利益D.公正答案:C本题解析:对待人类被试的基本原则包括对人的尊重、有益性、公正,不包括最大利益原则。78、下列信度系数里面,能反映测验的时间取样误差的是A.重测信度B.内部一致性系数C.分半信度D.评分者信度答案:A本题解析:重测信度表明测验在不同时间点施测的稳定性,反映了时间取样的误差。79、小张是一个多愁善感、孤僻内向的人,即使遇到一些小事情,也会产生深刻的情绪体验。他的气质类型是A.多血质B.胆汁质C.抑郁质D.黏液质答案:C本题解析:抑郁质气质类型的特点是:情绪体验深刻,强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丰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自制力强,胆小,举止缓慢,优柔寡断。因此小张属于抑郁质,80、以可见光波的长短为序,人类感觉到的颜色依次为A.紫红黄蓝B.紫蓝青绿C.红橙黄青D.红紫蓝绿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1、在“交通信号灯亮度对汽车驾驶员辨别信号灯所耑时间的影响”的实验中,信号灯亮度和驾驶员辨别时间分别是A.自变量、因变量B.因变量、自变MC.自变量、控制变MD.因变量、控制变量答案:A本题解析:交通信号灯克度对汽车驾驶员辨别信号灯所尚时间的影响,信号灯亮度是自变量、驾驶员辨别时间为因变M。82、对同一批被试分别在其55岁、65岁和75岁时测量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随年龄增长,其中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的是A.对事实性知识的回忆B.感觉记忆能力C.限时条件下的动作反应速度D.控制了视敏度的个别差异后对线段长度的比较判断答案:C本题解析:随着年龄的增长,因为受到个体感知觉、注意、身体老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的动作反应速度的下降是最快的。83、已知总体方差为100,样本容量为50,那么样本标准差分布的标准差为A.1B.2C.1.4D.0.5答案:A本题解析:样本标准差分布的标准差公式为:代入数据,可知本题的答案为A。84、下列关于正态分布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正态分布是一种对称分布B.钟形的对称分布都属于正态分布C.正态分布的均值为OD.正态分布的标准差为1答案:A本题解析:正态分布是一种对称分布,但并非所有的对称分布都是正态的。例如,t分布也具有钟形对称的特征,但不是正态的。标准正态分布的平均数为0,标准差为1。但未标准化的正态分布不具有这些特征。85、某公司人力资源部运用某一能力倾向测验选拔了50名新员工。半年之后,发现其中有10人选拔不理想。那么,这个测验的预测效度是A.0.20B.0.25C.0.75D.0.80答案:D本题解析:预测效度属于实证效度的一种。对实证效度进行估计的方法有相关法和命中率法等。其中命中率包括正命中率、负命中率和总命中率。用测验选出的人中合格者所占的比例叫做正命中率,即可以计算正命中率,40/50=0.8。86、下表为一个考察学生几何题解决能力的实验设计模式及假设结果。其中,几何题解决能力采用测验进行测定,满分100分。该研究最恰当的实验设计是A.被试内设计B.被试间设计C.嵌套设计D.事后回溯设计答案:B本题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实验中有两个变量:一个是训练方法,一个是问题难度,每个变量各有两个水平。即在该实验中,每次训练结束要进行一次测验,问题有两种难度。由于被试间设计是不同组的被试分别进行各后实验处理,可以有效规避前一次实验处理对后一次实验处理的影响,即应采用被试间设计。87、相应推断理论重点考察的人们行为的原因是A.刺激客体B.内在动机与人格特质C.行为背景D.利益驱动答案:B本题解析:琼斯私戴维斯提出的归因理论是相应推断理论。所谓相应推断,就是指由人的外显行为来推断其内在动机和人格特质,内在动机和人格特质是行为的原因。88、()是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A.霍尔B.达尔文C.荣格D.普莱尔答案:A本题解析:霍尔是最早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荣格(Jung)是最早对成年心理开展研究的心理学家。荣格对个体心理的发展,特别是对成年期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形成理论是在30年代。他的发展观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提出前半生和后半生分期的观点;二是重视中年危机;三是论述了老年心理,特别是临终前心理。89、与艾森克提出的稳定内倾型人格类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答案:C本题解析:艾森克用外倾性(内倾、外倾)、神经质倾向(情绪稳定、情绪不稳定)和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三个因素来描述不同的人格。其中,使用外倾性和神经质倾向两个维度可以判断受测者的气质类型。稳定外倾型人格与多血质气质类型对应,稳定内倾型与黏液质气质类型对应,不稳定外倾型与胆汁质气质类型对应,不稳定内倾型与忧郁质气质类型对应。90、下列对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论中理论与能力的匹配正确的是A.成分亚理论一分析性智力;情境亚理论一实践性智力;经验亚理论一创造性智力B.成分亚理论一实践性智力;情境亚理论一分析性智力;经验亚理论一创造性智力C.成分亚理论一分析性智力;情境亚理论一创造性智力;经验亚理论一实践性智力D.成分亚理论一创造性智力;情境亚理论一实践性智力;经验亚理论一分析性智力答案:A本题解析: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三元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分别是分析性智力、实践性智力和创造性智力,他提出了三种理论来解释这三种智力,分别是成分亚理论、情境亚理论和经验亚理论。91、斯芾芬森(W.Stephenson)1953年提出的研究自我概念的方法是A.语义区分法B.Q分类技术C.两难故事法D.内隐联想法答案:B本题解析:Q分类技术是由斯蒂芬森提出的,是用来评价态度和兴趣等。Q分类技术也是研究自我概念的一种重要方法。92、首次使用"心理测验"这一学术语的心理学家是A.高尔顿B.卡尔特C.比纳D.西蒙答案:B本题解析:卡特尔是第一个提出心理测验的学者。93、长度和面积估计器测定线段长度的感觉阈限和估计面积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平衡法B.最小变化法C.恒定刺激法D.平均差误法答案:D本题解析:长度和面积估计器是用平均差误法测定线段长度的感觉阈限和估计面积的仪器。94、对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X2检验B.F检验C.t检验D.Z检验答案:C本题解析:对回归系数6进行显著性检验,实则就是假设总体回归系数;=0,考察6是否也为0,一般采用£检验对此进行检验。95、下列实验中,支持知觉直接性观点的是A.知觉恒常性实验B.三维图形知觉测验C.透视错觉实验D.“视崖”知觉实验答案:D本题解析:吉布森和沃克使用视崖装置,通过一系列动物实验支持了知觉直接性观点,认为深度知觉是先天的、直接的。96、下列选项中,将明暗和阴影作为重要线索的知觉是A.形状知觉B.大小知觉C.深度知觉D.颜色知觉答案:C本题解析:深度知觉指的是关于物体远近距离或者深度的知觉。知觉深度是根据外部环境和机体内部的许多线索进行的,知觉深度包括:双眼视觉线索(双眼视差)、单眼视觉线索、非视觉线索(眼的调节、双眼视轴的辐合)等等。其中单眼视觉线索包括物体大小、阴影、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清晰度不同)、运动视差、物体的掩蔽或重叠等。97、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决定特定时期的游戏方式。假装游戏占主导地位的阶段是A.感知运动阶段B.形式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前运算阶段答案:D本题解析:皮亚杰根据儿童认知发展阶段把游戏分为三类:练习性游戏(o~2岁)、象征性游戏(2~7岁)、规则游戏(7~11、12岁)。假装游戏属于象征性游戏,根据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2~7岁的儿童属于前运算阶段,98、在同一时间内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设计称为()A.横断研究B.纵向研究C.聚合交叉研究D.双生子研究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9、属于裴斯泰洛齐对教育心理学的贡献的是A.创立教育心理学B.提出统觉学说C.倡导自然主义的教育观D.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设想答案:D本题解析:倡导自然主义教育观的代表人物是卢梭。裴斯泰洛齐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认为教育研究要以心理学为基础。其他选项的解释见第4题和第5题的解析。100、儿童认为规则不是绝对的,可以怀疑,可以改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违反。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其道德判断所处的发展阶段是A.前道德阶段B.他律阶段C.自律阶段D.道德实在论阶段答案:C本题解析: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自律道德阶段的儿童(10岁以上)的道德判断是受他自己主观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儿童认识到人们对道德规则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规则也不是不可改变的'它是社会上大家同意而制定出来的。101、幼儿在家中和学校里看到了大量的桌子,掌握了“桌子”的概念,幼儿对于“桌子”这个概念学习的方式是A.概念转变B.概念形成C.概念同化D.概念整合答案:B本题解析:概念学习的方式主要有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概念形成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经验,从而获得概念的过程。概念的同化指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以定义的方式直接传授概念的特征。102、要求受测者必须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中,选出最能代表自己特征的描述语句。这种评定量表是A.观察式量表B.锚定式量表C.迫选式量表D.数字式量表答案:C本题解析:迫选式量表是指要求受测者必须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中,选出最能代表自己特征的描述语句。103、如果测验的效标资料是经过一段时间后获得的,据此计算得到的效度被称为A.构想效度B.内容效度C.同时效度D.预测效度答案:D本题解析: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估计的有效性叫做实证效度,实证效度包括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如果效标资料是在测验之后根据实际工作成绩来确定的,对应的效度是预测效度。如果效标资料与测验分数同时搜集,对应的效度是同时效度。104、针对同一事件或现象,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如在极度缺水的情况下,对于半杯水,甲觉得“还有半杯水,很高兴”;乙觉得“只有半杯水了,真痛苦”。这一现象反映的情绪特征是A.主观性B.感染性C.情境性D.两极性答案:A本题解析:针对同一事件或现象,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体现的是情绪的主观性。105、实体镜通过用来考察深度知觉的A.物理线索B.肌肉线索C.单眼线索D.双眼视差答案:D本题解析:实体镜是一种证实双眼视差和产生立体知觉的仪器。106、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观点,学生学习桑代克的效果律属于A.连锁学习B.言语联想学习C.规则学习D.解决问题的学习答案:C本题解析:规则的学习,亦称原理学习,旨在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学习概念间的联合。自然科学中的各种定律、定理的学习即是规则学习。桑代克的效果律属于原理或规则,107、下列实验中,支持知觉直接性观点的是A.知觉恒常性实验B.三维图形知觉测验C.透视错觉实验D.“视崖”知觉实验答案:D本题解析:吉布森和沃克使用视崖装置,通过一系列动物实验支持了知觉直接性观点,认为深度知觉是先天的、直接的。108、同质性信度的主要误差源是A.内容取样B.时间取样C.统计方法D.评分者答案:A本题解析:同质性信度也叫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因此,该信度的主要误差源就是内容取样。109、神经系统最小的功能单位是A.突触B.轴突C.神经元D.胞体答案:C本题解析: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单位,它的基本作用是接收和传递信息。110、斯芾芬森(W.Stephenson)1953年提出的研究自我概念的方法是A.语义区分法B.Q分类技术C.两难故事法D.内隐联想法答案:B本题解析:Q分类技术是由斯蒂芬森提出的,是用来评价态度和兴趣等。Q分类技术也是研究自我概念的一种重要方法。111、老师问:“一张桌子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张东不假思索地回答:“三个角,”老师又问:“还有其他答案吗?”张东想了想,没有回答出来,这说明张东在解决问题时受到的影响因素是A.功能固着B.原型启发C.心理定势D.垂直迁移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2、稳定地存在于每一次测量中,有规律变化的误差叫做A.随机误差B.系统误差C.被试产生的误差D.主试产生的误差答案:B本题解析:系统误差是稳定地存在于每一次测量中,有规律变化的误差。它既可以由被试引起,也可以由主试产生。113、从心理测量学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的“七巧板”可视为A.兴趣测验B.创造力测验C.态度测验D.投射测验答案:B本题解析:清代的益智图(俗称七巧板),即用形状大小不同的七块小木板能够组合成上百种动植物和其他实物图案,与现在的发散思维测验完全一致。中国古代的“七巧板”可视为创造力测验。114、小明嚼口香糖玩耍时,不慎将10元纸币掉到狭缝里。几经尝试,自己无法用手将其取出,最后在别人建议下,他用口香糖将其粘出。小明在开始时没有采用这样的方法解决问题,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功能固着B.原型启发C.动机D.知识的表征答案:A本题解析: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思考物体的定势叫做功能固着。本题中小明开始的时候,只是将口香糖作为食物,而不能将其作为一种具有黏性的工具,这属于受到功能固着的影响。115、被试在回答心理测验题目时,不管测验内容如何,都采用同样方式来回答问题。这种趋同应答的现象被称为A.反应定势B.反应风格C.猜测应答D.默认应答答案:A本题解析:反应定势是指独立于测验内容的反应倾向,即由于每个人回答问题的习惯不同,而使能力相同的受测者得到不同的测验分数。题干中的被试不管测验内容如何,都用同样的方式来回答问题,属于被试的一种习惯,因此属于反应定势。116、根据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构成个体独特性的那些重要特质属于A.首要特质B.中心特质C.根源特质D.共同特质答案:B本题解析: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个人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人格特质,它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一般一个人大约有5~10个。次要特质是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一般人很难了解。117、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A.自主感B.亲密感C.勤奋感D.同一感答案:D本题解析:艾里克森将人生发展划分成八个阶段。其中,第五个阶段(12岁到18岁),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忠实的实现。即青少年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同一感。118、在探讨人类对不同语义范畴类别(动物、工具)、不同危险性概念(高危险、低危险)进行加工是否存在差异的一项研究中,其实验设计应是A.二因素设计B.四因素设计C.二水平设计D.四水平设计答案:A本题解析:“语义范围类别”和“危险性概念”是该实验的两个自变量,故该实验为二因素设计。“动物”和“工具”是第一个自变量的两个水平,“高危险”和“低危险”是第二个自变量的两个水平,确切地说,该实验是2×2实验设计。119、下列选项中,属于内部动机的是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亲和内驱力答案:A本题解析: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叫做认知内驱力,认知内驱力属于内部动机。120、关于测验题目区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项目鉴别指数法大于0.2的题目一般可以保留B.各种方法计算出的区分度可以相互比较C.区分度的大小与样本特点无关D.项目鉴别指数不会受被试分组影响答案:A本题解析:不同方法计算的区分度是不能直接比较的;区分度大小受样本群体的多少以及异质性程度的影响;使用项目鉴别指数作为区分度的指标时,是会受到被试分组大小的影响的。121、在唐德斯(F.C.Donders)的减法反应时实验中,A、B、C三种反应时分别代表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它们的关系为A.RTB>RTA>RTCB.RTC>RTB>RTAC.B.RTC>RTB>RTA.CRTC>RTA>RTBD.RTB>RTC>RTA答案:D本题解析:选择反应时指的是根据不同的刺激物,在多种反应方式中选择符合要求的反应(即B反应),并执行该反应所需耍的时间,即RT。。当仅对多个刺激中某个特定的刺激进行反应(即C反应),而其他刺激出现时不予理会,此时测量到的是辨别反应时,即RT。。简单反应时是指给被试呈现单一的刺激,并要求他们只作单一的反应(即A反应),这时刺激一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简单反应时,即RT一。A反应是最简单的,RTA是短的,唐德斯把这称之为基线时间。B反应除了基线操作以外还包括了刺激辨认和反应选择两种心理操作。C反应包括了基线操作和刺激辨认两种心理操作。即RTB>RTc>RTA一。122、初级视觉区、初级听觉区、躯体感觉区、言语运动区在大脑皮层的部位依次是A.顶叶、额叶、颞叶、枕叶B.顶叶、枕叶、颞叶、额叶C.枕叶、额叶、顶叶、颞叶D.枕叶、颞叶、顶叶、额叶答案:D本题解析:初级视觉区位于枕叶内,初级听觉区位于颞叶内,躯体感觉区位于顶叶,言语运动区位于额叶内。123、下列测验能用于测量个人在音乐、美术、体育、机械、飞行等方面才能的是A.能力测验B.成就测验C.人格测验D.态度测验答案:A本题解析:能力测验中的特殊能力测验可以对个体在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进行测量。124、脑进行信息加工的主要场所是A.中枢神经系统的微回路B.内导神经元C.外导神经元D.中间神经元答案:A本题解析:按功能可以将神经元分为内导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外导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内导神经元收集和传导身体内、外的刺激,到达脊髓和大脑。外导神经元将脊髓和大脑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腺体,支配效应器的活动。中间神经元介于两者之间,起联络作用。这些中间神经元的连接形成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微回路,这是脑进行信息加工的主要场所。许多脑结构就是由微回路组成的。125、马斯洛强调学生的学习应该是A.意义学习B.有意义学习C.内在学习D.自主学习答案:C本题解析:马斯洛将学习分为外在学习和内在学习。外在学习(externallearning)是单纯依赖强化和条件作用的学习。内在学习(internalleaming)是指依靠学生内在驱动、充分开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学习。126、铁钦纳在1901年出版了一部著作,其中对感知觉的研究和心理物理法进行了大量论述,并致力于将实验心理学建立成一个新的学科体系。该著作是A.《定量分析手册》B.《心理学大纲)C.《实验心理学》D.《心理物理学基础》答案:C本题解析:1901年,铁钦纳出版了《实验心理学》,对感知觉的研究和心理物理法进行了大量论述,并致力于将实验心理学建立成一个新的学科体系。127、有研究者对140名被试持续研究了12年,发现人格具有很大的稳定性。这个研究属于()A.横断研究B.双生子研究C.纵向研究D.聚合交叉研究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8、要成功解决“用6根大柴拼列成4个等边三角形”这一问题,需要克服的消极影响是()A.定势B.原型启发C.功能固着D.无关信息答案:A本题解析:定势是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对后续的心理活动会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B选项原型启发是指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从“原型”中获得一些原理的启发,使其结合当前问题的有关知识形成方案,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C选项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叫功能固着。129、下列数据类型属于比率数据的是A.智商分数B.反应时C.年级D.数学成绩答案:B本题解析:比率数据是既有相等单位也有绝对零点的数据,反应时以时间为指标,有绝对零点,也有相等单位,所以属于比率数据。13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神经元结构的是A.胞体B.树突C.轴突D.神经胶质答案:D本题解析:神经元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的胶质细胞,总数在1000亿以上,是神经元数量的10倍。131、下列选项中,属于认知技能的是A.跳绳B.系鞋带C.眨眼D.使用纸笔计算答案:D本题解析:技能分为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认知技能是对头脑中的信息进行操作的技能,动作技能是对骨骼和肌肉进行操作的技能。但需注意的是,动作技能一定通过肌肉和骨骼的操作表现出来,有肌肉和骨骼反应的技能未必是动作技能。使用纸笔计算虽有手指运动,但属于认知技能。132、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这种差异的原因,其角色采择能力所处的发展阶段是()。A.社会信息阶段B.自我发展阶段C.相互性阶段D.社会和习俗阶段答案:A本题解析:塞尔曼运用两难故事法研究表明,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存在以下几个阶段:阶段0:自我中心或无差别的观点(3~6岁),不能认识到自己观点与他人的不同;阶段1:社会信息阶段(6~8岁),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原因;阶段2:自我反省式阶段(8~10岁),能考虑他人观点,但不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阶段3:相互性阶段(10~12岁),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阶段4:社会和习俗阶段(12~15岁),能利用社会标准和信息去衡量和判断事件。133、对一个2×2×3的完全随机设计进行方差分析,其变异源共有()。A.6个B.7个C.8个D.12个答案:C本题解析:三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共有8个变异源,分别是3个因素的主效应引起的变异、3个二阶交互作用引起的变异、1个三阶交互作用引起的变异和1个误差变异。134、随机抽取80名高中生,询问他们对高中分文理科是赞成还是反对,以此考查他们对分科的意见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是赞成分科的46人,反对分科的34人。欲考查学生对分科的意见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合适的方法是A.X2检验B.F检验C.t检验D.Z检验答案:A本题解析:材料中涉及的是计数数据,试图检验单一变量的实际观测次数分布与理论次数(本题中的理论次数分布持两种意见的人数相等,各占50%)是否有差别,应该采用的是X2检验。135、费希纳定律是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前提假设是A.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B.每个最小可觉差主观相等C.仅在中等刺激强度范围内有效D.不同感觉系统韦伯分数差异很大答案:B本题解析:在费希纳定律中,物理量变化是以韦伯定律为基础的,物理量变化导致的心理量变化的前提假设是每个最小可觉差主观相等。136、下列选项中,心理学家与其所属的学派搭配正确的是()。A.苛勒——行为主义B.詹姆斯——构造主义C.华生——完形主义D.罗杰斯——人本主义答案:D本题解析:苛勒是完形主义(格式塔)学派的代表人物,詹姆斯是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华生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137、既能比较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也能比较明显地看出每个加工阶段特点的实验是A.库珀(L.Cooper)的心理旋转实验B.汉密尔顿(W.Hamilton)的字母转换实验C.克拉克(H.Clark)的句子一图形匹配实验D.斯腾伯格(S.Sternberg)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答案:B本题解析:开窗实验运用了反应时的相加因素法和相减法的基本原理。开窗技术试图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从而能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汉密尔顿(W.Hamilton)的字母转换实验是最早的开窗实验。13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语言的特征的是A.具有社会性B.具有句法规则C.有限的词语能产生无限的语句D.词语与其所代表意义的联系是必然的答案:D本题解析:语言的特征包括交流性或社会性、结构性(语言具有句法规则等)、主观性(某一符号可指代任一意义)和产生性(人们使用有限的词汇生成大量句子)等。D项不属于语言的特征。139、以可见光波的长短为序,人类感觉到的颜色依次为A.紫红黄蓝B.紫蓝青绿C.红橙黄青D.红紫蓝绿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40、在完成自由命题的作文时,一位中学生选择作文题目,确定写作提纲,并评价自己写出的作文是否符合要求。根据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完成这项活动主要依赖的智力是A.经验性智力B.成分性智力C.情境性智力D.实践性智力答案:B本题解析:智力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相应的三种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的获得成分。元成分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等高级执行的过程;操作成分表现为任务的执行过程,执行元成分的决策;知识的获得成分用于接受新刺激,做出判断与反应,以及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和存储。“选择作文题目”属于元成分,“确定写作提纲”属于操作成分,“评价自己写出的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属于知识的获得成分。141、“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话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A.整体性B.选择性C.层次性D.动力性答案:D本题解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需要具有动力性。“人为财死,乌为食亡”恰恰反映了这一特点。142、能够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的心理品质是A.真诚一致B.无条件积极关注C.同理心D.读心术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43、轴突的基本作用是A.接受和传送信息B.储存信息C.接受信息D.传送信息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44、下列关于婴儿动作发展的排序,正确的是A.翻身一坐一抬头一站立一行走B.抬头一坐一翻身一站立一行走C.翻身一抬头一坐一站立一行走D.抬头一翻身一坐一站立一行走答案:D本题解析:婴儿在一岁之内动作发展的顺序一般是:抬头(3个月左右),翻身(4个月左右),坐(6个月左右),站立(11个月左右),行走(12个月左右)。145、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是A.詹姆斯B.斯金纳C.华生D.惠特海默答案:A本题解析: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是詹姆斯。斯金纳主张新行为主义,华生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惠特海默、考夫卡和柯勒同是格式塔学派的创始人。146、当总体中的个体分布具有周期性规律时,不适用的抽样方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等距抽样D.方便抽样答案:C本题解析:方便抽样是从便利的角度来考虑抽取样本的。分层抽样的具体做法是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每一部分叫一个层),再分别在每一个部分中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是指在抽取样本时,总体中每个个体应有独立的、等概率被抽取的可能。等距抽样也叫系统抽样,等距抽样的具体做法是将已经编好号码的个体排成顺序,然后每隔若干个抽取一个。当总体中的个体分布具有周期性规律时,不适合的抽样方法是等距抽样。147、神经元结构中具有信息整合功能的部位是A.树突B.胞体C.突触D.轴突答案:B本题解析:神经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树突负责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轴突的作用是传导刺激到与它联系的各种细胞。胞体具有复杂的结构,具有信息整合的功能。148、人们在和他人接触时有时会产生“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之感,此时产生了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认知启发答案:B本题解析: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是指由于第一印象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近因效应是指,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晕轮效应又叫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是指我们对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影响对他的其他特质的判断的现象。认知启发是指人们在社会认知中喜欢走捷径,并不对关于他人的所有信息进行感知,而是倾向于抄近路,喜欢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断最必要的信息的现象。149、认知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A.外显行为B.意志过程C.情绪情感D.心理机制答案:D本题解析:认知心理学强调研究人脑中进行着的积极的、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货币挖矿合同范本
- 企业正规合同范本
- 别墅购销合同范本
- 信用担保贷款合同范本
- 制作人合同范本
- 单位房屋租用合同范本
- 中介用代管合同范本
- 农药国际销售合同范本
- 关于工地买卖合同范例
- 制作安装劳务合同范本
- 新风施工合同
- 2025-2030年园艺修剪机器人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湖北省技能高考(建筑技术类)《建筑工程测量》模拟练习试题库(含答案)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卷
- 品管圈PDCA改善案例-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 GB/T 12996-2024电动轮椅车
- 成人氧气吸入疗法-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Unit-3-Reading-and-thinking课文详解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 教科版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