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居住建筑节能建筑部分2_第1页
沈阳市居住建筑节能建筑部分2_第2页
沈阳市居住建筑节能建筑部分2_第3页
沈阳市居住建筑节能建筑部分2_第4页
沈阳市居住建筑节能建筑部分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贯彻国家节约能源法、保护环境和实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推广建筑节能技术,提高民用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水平,合理选用建筑节能技术,保证设计质量,因此沈阳市建委决定制定《沈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示例》,以指导建筑师在实际工作中学习、运用。目前一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第一部分编制说明目前二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1.编制依据1.1沈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对编制《沈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要点及设计示例》的工作计划;1.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1.3辽宁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1476-2006),并结合沈阳地区的实际工程进行编制。目前三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2.编制目的及意义2.1.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实施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2.2.建设部、辽宁省、沈阳市分别颁布了相应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设计导则。2006年建设部、省建设厅亦分别开展了建筑节能设计专项检查;2.3.为提高我市广大设计人员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水平,针对我市目前在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研编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要点及设计示例》,对我市建筑节能设计的规范化、标准化起到良好的推动与促进作用。目前四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3.适用范围本示例着重反映与居住建筑建筑节能有关的设计问题,可供节能住宅工程技术设计时参考,其他专业方面的设计还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程等规定执行。本示例不得在工程设计中作为标准图引用。目前五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4.示例内容4.1居住建筑建筑专业节能设计审查要点;4.2居住建筑建筑专业节能设计要点及技术措施;4.3居住建筑建筑专业节能设计的计算方法;4.4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示例建筑部分;4.5居住建筑节能设计采暖部分审查要点、设计要点、技术措施及示例部分。目前六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第二部分建筑专业节能设计审查要点目前七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建筑专业节能设计审查要点

1.建筑节能设计审查依据

2.建筑节能设计成果提交

3.建筑专业节能设计审查要点

目前八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1.建筑节能设计审查依据

1.1《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1.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1.3辽宁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1476-2006;1.4《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目前九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2.建筑节能设计成果提交2.1建筑设计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中应有建筑节能设计章节;2.2建筑设计施工图图纸中应反映节能设计的细部构造措施(女儿墙、外挑与附墙部件、窗洞口、凸窗、伸出屋顶构件与变形缝等),绘出主要热桥部位的节能设计示意图;2.3提供热工计算书(手算或软件计算均可);2.4节能计算书应有相关人员签字并加盖单位设计专用章。目前十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3.建筑专业节能设计审查要点

3.4外窗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2中规定的4级,应注明外窗的构造形式,窗的传热系数应与窗的构造形式相一致;目前十一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1).根据06J607-1《建筑节能门窗》有各种外窗开启方式、玻璃厚度、玻璃种类、间隔层厚度、空腔充气种类等不同外窗形式的传热系数,设计中可据此确定外窗的传热系数;2).根据DB21/T1476-2006《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20附录C门窗传热系数气密性分级指标》确定外窗的传热系数。3.5外门窗洞口周边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墙面应做保温,其与墙体间的缝隙,应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充填;目前十二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3.6建筑热桥部位应做保温处理,保温构造应合理、安全、经济,保证内表面温度高于(在室内设计空气温、湿度条件下的)室内露点温度;3.7底层地坪以及地坪以下的周边外墙应采取良好的保温、防潮措施。目前十三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

第三部分建筑专业节能设计深度目前十四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建筑专业节能设计深度1.建筑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建筑节能设计专篇深度2.建筑设计节能计算书部分深度3.建筑节能设计图纸部分深度目前十五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1.施工图设计说明中节能设计专篇深度1.1建筑节能设计依据;1.2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分区;1.3建筑物的体型系数;1.4建筑物各朝向的窗墙面积比;1.6户门设计规定的传热系数;1.7外门窗的气密性等级的设计规定;目前十六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1.8建筑节能设计所采用的保温材料。设计者对其材料性能的规定:包括材料表观密度、导热系数、燃烧性能等级或氧指数;1.9建筑节能设计的判定。如采用直接判定法,写为“本工程体型系数、窗墙比、外门窗气密性等级及围护结构的设计传热系数等均符合《标准》限值规定,节能设计符合标准。”如采用耗热量指标判定法,写为“本工程采暖耗热量指标qH=()W/m2,小于《标准》规定指标qH=()W/m2,节能设计符合标准。”

目前十七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2.建筑设计节能计算书部分深度2.1建筑物体型系数计算:包括总体积、外表面积、体型系数的计算;2.2各朝向窗墙面积比计算:分别列出各朝向外墙面积、窗面积、窗墙面积比的计算;2.3主要围护结构的构造及设计传热系数的计算。包括屋面、外墙、不采暖楼梯间或户外走廊与户内房间的隔墙和楼板,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不采暖地下室或门厅与上部采暖房间的楼板共五项,设计中不存在上述传热项目者即取消该项。目前十八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2.5采用耗热量指标判定法确定设计建筑符合节能标准时应提供《标准》附录J“辽宁省设计建筑节能设计热工计算表”,其采暖耗热量指标(qH目前十九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沈阳市气候区属建筑物采暖耗热量指标W/m2、

耗煤量指标kg、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W/m2、

气候区属Ⅰ(C)城市沈阳耗热量指标qH15.0耗煤量指标qC10.85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32.8目前二十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3.建筑节能设计图纸部分深度3.1主要围护结构的节能构造表。3.2底层周边1m地面的保温构造表示在剖面图及节点详图中。3.3围护结构细部的节能构造,如外门窗框安装缝隙的处理,外门窗洞口室外周边的保温处理,外墙、屋面的结构性热桥部位,女儿墙、阳台底板、空调挑板等处的保温处理,外墙保温层底端与室外地坪处的构造措施等均表示在节点详图中。

目前二十一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第四部分建筑热工设计气候分区及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目前二十二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1.1依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及辽宁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1476-2006相关规定,沈阳市属于居住建筑主要城市所处城市气候分区中严寒地区(I区)中的严寒C区(I(C)区)。2.2建筑热工设计应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温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2.3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采暖节能率,在1981年住宅通用设计采暖能耗的基础上节能65%。目前二十三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第五部分建筑总体布局目前二十四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1.建筑总平面布置和设计。宜充分利用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建筑主要朝向宜选择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主要房间尽量避免冬季西北风直接吹刮及夏季西向日晒。2.外部环境设计。应对建筑自身所处的具体环境加以充分利用和改善。3.规划设计。应对建筑的体形以及建筑群体组合进行合理的设计,以适应气候环境。4.日照环境设计。建筑物的朝向、间距会对建筑物内部采光、得热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应合理确定建筑物的日照间距及朝向,建筑物的日照标准应满足相应规范的要求。目前二十五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第六部分建筑单体节能设计要点目前二十六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1.建筑单体体形设计要求。2目前二十七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限值建筑层数≤3层4-6层7-9层≥10层严寒Ⅰ区≤0.55≤0.30≤0.26≤0.24目前二十八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2.建筑单体空间设计。在充分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分隔,改善室内通风、采光、热环境等。厨房、餐厅等辅助房间宜布置在北侧,形成北侧寒冷空气的缓冲区,以保证主要居室的舒适温度。目前二十九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目前三十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目前三十一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KW/(m2.K)限值围护结构部位传热系数屋面≥10层的建筑0.407-9层的建筑0.404-6层的建筑0.40≤3层的建筑0.35外墙≥10层的建筑0.507-9层的建筑0.504-6层的建筑0.50≤3层的建筑0.40目前三十二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0.50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隔墙、楼板1.00户门1.50阳台门下部门芯板1.00地面周边地面0.35非周边地面0.35外窗(含阳台门透明部分)窗墙面积比≤0.202.800.20<窗墙面积≤0.302.500.30<窗墙面积≤0.402.300.40<窗墙面积≤0.502.10目前三十三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5.在建筑物整体耗能达到节能要求的同时还应注意各窗口、出挑构件等热桥部位的构造处理,必要时进行防结露热工计算,防止出现冷凝、结露等情况。目前三十四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屋顶和外墙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气候区属Ⅰ(C)城市沈阳屋顶0.97外墙南墙0.81东墙0.94北墙0.97西墙0.92目前三十五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外窗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气候区属部位南东北西严寒Ⅰ区(B、C)阳台门不透明部分0.780.890.940.88双玻璃有阳台0.640.810.900.80无阳台0.390.690.830.67外门0.780.890.940.87目前三十六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第七部分建筑单体节能设计措施目前三十七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1.墙体节能措施:1.1.外墙保温应选用高效能的保温材料,且应首选外保温构造;1.2.采用外墙外保温构造时,应尽量减少混凝土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1.3.当外墙有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时(如:阳台、雨蓬、靠外墙阳台栏板、空调室外机搁板、附壁柱、凸窗的非透明构件、装饰线和靠外墙阳台分隔墙等)应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目前三十八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1.4.外墙外保温的墙体,窗口外侧四周墙面应进行保温处理;1.5.外墙保温采取内保温或夹心墙保温构造时,应充分考虑结构性热桥影响并符合以下要求:1).计算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应按《标准》附录G选取修正系数;外保温取0.91;外保温夹心墙取0.80;内保温取0.71。

目前三十九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2)热桥部位应采取可靠的保温措施;3)对热桥部位和保温薄弱部位采取可靠的防潮措施。2.门窗节能措施:2.1居住建筑不宜设计凸窗。设计凸窗时,凸窗凸出尺寸(从外墙的外表面至凸窗的内表面)不大于300mm,窗的传热系数应降低10%,其不透明的顶部、底部、侧面的传热系数应小于或等于外墙的传热系数;目前四十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2.2外门窗框与墙体间的缝隙,应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充填;外门窗洞口周边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墙面应做保温;2.3门窗周边与墙体或其他围护结构连接处应为弹性的构造,采用防潮型保温材料填塞,缝隙内外侧应采用密封剂或密封胶密封。目前四十一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3.楼地面节能措施3.1建筑楼地面面层的热工设计,宜从人们的健康、舒适及采暖方式综合考虑采取不同的表面材料。3.2从提高底层地面的保温和防潮性能考虑,宜在周边和中间地面垫层上分别铺设不小于60mm和20mm厚挤塑聚苯板以提高地面的热阻;或用板、块状保温材料做垫层,使居住建筑的地面热阻达到热阻限值;目前四十二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3.3层间楼板如需保温时,应采用有效的保温措施并满足防火的要求;3.4.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应采用外保温。4.屋面节能措施:4.2.檐口、女儿墙、变形缝等部位应有保温措施。目前四十三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第八部分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目前四十四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1.围护结构热工计算公式

K=1/R0

R0=Ri+R+Re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式中: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K)R0—传热阻(m2·K/W);Ri—内表面换热阻(m2·K/W),取0.11(m2·K/W),对于分户墙两侧表面的换热阻均取0.11Re—外表面换热阻,取0.04[(m2·K)/W]R—墙体结构层的热阻(m2·K/W)δj—各材料层的厚度(m);

目前四十五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Λc,j=λj.aΛc,j—材料的计算导热系数[W/(m·K)]λj-各材料层材料的导热系数a-考虑使用位置和湿度影响的大于1.0修正系数目前四十六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2.外墙热工计算2.1

外墙的传热系数K=1/R0R0=Ri+R+Re内表面换热阻Ri取0.11(m2·K/W)外表面换热阻Re取0.04[(m2·K)/W]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2·K)]Ki—外墙墙体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2·K)]Ψi—外墙平均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外保温取0.91;外保温夹心墙取0.80;内保温取0.71。目前四十七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3.屋面热工计算3.1

屋面的传热系数K=1/R0R0=Ri+R+Re内表面换热阻Ri取0.11(m2·K/W)外表面换热阻Re取0.04[(m2·K)/W]3.2平屋面找坡层的计算厚度取最小厚度,即找坡层起坡高度(m);3.3防水层的热阻忽略不计;目前四十八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4.楼板层的传热系数计算4.1

楼板层的传热系数K=1/R0上、下为居室的层间楼板的上、下表面换热阻均取0.11(m2·K/W);4.2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的上表面换热阻取0.11(m2·K/W),下表面换热阻取0.06(m2·K/W);2·K/W),下表面换热阻地下室有窗时取0.08(m2·K/W);2·K/W);目前四十九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5.楼梯间隔墙的传热系数计算5.1

楼梯间隔墙传热系数K=1/R05.2不采暖楼梯间内表面换热阻取0.11(m2·K/W),外表面换热阻取0.08(m2·K/W);6.底层地面的热阻:6.1

底层地面由于地下不包括空气边界层,不能采用传热系数K作为评价底层地面的热工性能指标,只能采用热阻作为评价其热工性能的指标。6.2底层地面的热阻Rg按下列公式计算:Rg=Ra+R

Ra--地面上表面的换热阻

R---地面至垫层各层材料的热阻之和目前五十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6.3地面应将周边地面和非周边地面的热阻分别计算,周边地面系指距外墙1m以内的地面由于地层地面下土壤层的存在,使地面层热阻R计算非常复杂,为简化工作量,要求周边地面在垫层上铺设保温层,采用挤塑聚苯板时不低于60mm、采用模塑聚苯板时不低于100mm。非周边地面在垫层上铺设保温层,采用挤塑聚苯板时不低于20mm、采用模塑聚苯板时不低于30mm。目前五十一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7.外墙保温层厚度计算外墙的保温层厚度δin按下式计算:δin=λc,in(1/Kre-Rc-Ri-Re)δin—保温层的厚度(m);λc,in—保温材料的计算导热系数〔W/(m·K)〕;Kre—外墙规定的传热系数限值Rc—外墙构造层中除保温层外的各层材料的热阻之和(m2·K/W)。Ri—内表面换热阻(m2·K/W),Re—外表面换热阻(m2·K/W)目前五十二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8.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8.1.建筑面积AO:应按各层外墙外包围线围成面积的总和计算(层高大于或等于5.2m的房间应按面积的2倍计算)包括采暖半地下室的面积,不包括地下室的面积。8.2.建筑体积VO:应按与计算建筑面积所对应的建筑物外表面和底层地面围成的体积计算。8.3.建筑外表面积FO: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目前五十三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8.4.建筑体形系数S: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楼梯间隔墙和户门的面积。8.5.窗墙面积比: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的比值8.6.关于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细则详见《标准》附录E关于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目前五十四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9.耗热量指标计算

9.1.建筑物耗热量指标(W/m2):qH=qH.T+qINF–qI·H

式中:qH—建筑物单位建筑面积的耗热量指标(W/m2);qH·T—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W/m2):qINF—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的空气渗透耗热量(W/m2):qI·H—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的建筑内部得热量,取3.8(W/m2)目前五十五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9.2.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qH·T=(ti­–te)·(Σεi·Ki·Fi)/A0式中:(ti­–tti­–te)=21.7oCεi—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取值见《标准》附录B

Ki—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K)]

Fi—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m2);

A0—建筑面积m2。目前五十六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9.3.空气渗透耗热量qINF=bVc/A0式中:b—空气渗透耗热量系数(W/m33);Vc—换气体积,《标准》附录E规定楼梯间及外廊不采暖时按Vc=0.60V0计算,楼梯间及外廊采暖时按Vc=0.65V0V0—建筑体积m3

A0—建筑面积m2。目前五十七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示例目前五十八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目前五十九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目前六十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目前六十一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目前六十二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目前六十三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目前六十四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目前六十五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目前六十六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建筑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1辽宁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1476-2006)1.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2项目概况:2.1本工程为节能示例建筑住宅楼,参考建筑为沈阳市某小区多层住宅2.2建筑层数、高度:地上七层,顶层户型为全跃户型,建筑高度20.80m(檐口),总建筑面积为4003.8m2,共28户.目前六十七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2.3本工程±0.000以上外墙为200厚钢筋混凝土墙体外贴70厚阻燃型挤塑聚苯乙烯板其材料导热系数要求不得大于0.03W/m.K,氧指数大于30%,压缩强度不小于150kPa;表观密度<32kg/m3

;2.4楼梯间墙体保温采用50厚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砂浆,材料导热系数要求不得大于0.06W/m.K;2.5屋面保温层为100厚阻燃型挤塑聚苯乙烯板,其导热系数不得大于0.03w/m·K,压缩强度不小于200kPa;材料密度不大于35kg/m3。目前六十八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2.6本工程外窗采用塑钢节能窗C型,固定扇70A系列平开窗(5+9A+4+9A+5)单框三玻开启扇4+12A+4单框双玻,气密性能按照《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2规定不低于4级传热系数2.0W/m2·K,入户门采用保温,防盗,乙级防火门,传热系数1.5W/m2·K。3节能设计:3.1项目名称节能示范示例工程。工程地点位与沈阳市,属严寒地区中严寒C区,节能率65%,执行《辽宁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1476-2006。

目前六十九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总建筑面积4003.8m2,建筑体积11458.98m3。建筑层数7层,外表面积3399.846m²,体形系数0.296>0.26。3.2屋面保温层采用100厚阻燃型挤塑聚苯乙烯板,导热系数0.03w/m·K,屋面传热系数0.277(W/m2·K)<0.40。3.3外墙采用外保温措施。保温层,导热系数0.03w/m·K.外墙热平均系数0.419(W/m2·K)<0.50。目前七十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一点3.4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隔墙采用抹50厚聚合物保温砂浆材料(导热系数0.05w/m.k)保温措施。传热系数0.783(W/m2·K)<0.80,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楼板采用40厚阻燃型挤塑聚苯乙烯板隔热(导热系数0.03w/m.k)传热系数0.59(W/m2·K)。3.5户门采用不锈钢三防门,传热系数1.5(W/m2·K)。目前七十一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