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院附中2023年初三一模生物试题(海淀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0e442abd6ef3a0e861f609286b50bcc/20e442abd6ef3a0e861f609286b50bcc1.gif)
![北京市教院附中2023年初三一模生物试题(海淀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0e442abd6ef3a0e861f609286b50bcc/20e442abd6ef3a0e861f609286b50bcc2.gif)
![北京市教院附中2023年初三一模生物试题(海淀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0e442abd6ef3a0e861f609286b50bcc/20e442abd6ef3a0e861f609286b50bcc3.gif)
![北京市教院附中2023年初三一模生物试题(海淀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0e442abd6ef3a0e861f609286b50bcc/20e442abd6ef3a0e861f609286b50bcc4.gif)
![北京市教院附中2023年初三一模生物试题(海淀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0e442abd6ef3a0e861f609286b50bcc/20e442abd6ef3a0e861f609286b50bc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教院附中2023年初三一模生物试题(海淀一模)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细胞分裂有一定的规律,动物细胞分裂是,最先发生的是A.细胞中央的细胞膜从四周逐渐向内凹陷B.一个细胞核分裂为两个部分C.细胞质分为两个部分D.细胞体积不断变大,到一定程度是从中间产生裂缝变成两个较小的细胞2、青少年和手术后的病人应该多吃()A.白糖B.青菜C.大豆D.肥肉3、婴儿在医院刚一出生,医院就给予接种乙肝疫苗,从而提高其对乙肝的抵抗力。这是因为疫苗接种于婴儿体内后,可以使婴儿体内产生相应的()A.抗体B.抗原C.病原体D.特殊的糖4、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米勒的模拟实验证明了无机小分子物质可生成原始生命B.“哺乳动物由古代的爬行动物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是目前大家认同的观点C.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看,长颈鹿颈经常努力伸长脖子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D.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看,在长期有毒农药的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5、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的基因含有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信息B.染色体数目的稳定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C.变异的存在使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成为可能D.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导致了生物的进化6、比较学习法是学习生物学的常用方法。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植物类群知识,正确的是A.藻类植物都是单细胞水生植物 B.石花菜和葫芦藓都有茎和叶的分化C.桫椤是国家一级保护的裸子植物 D.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属孢子植物7、下列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顺序正确的是A.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 B.膀晚肾脏输尿管尿道C.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D.输尿管肾脏膀胱尿道8、验证叶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应采用的实验装置是()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和④ D.③和④9、下列属于共生现象的是()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形成根瘤B.用乳酸菌制泡菜C.大肠杆菌生活在人的大肠内D.海葵与寄生蟹10、袁隆平教授利用普通水稻及一种野生稻,培育出高产而优质的水稻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是()A.人工选择培育 B.诱导基因突变C.杂交 D.诱导染色体变异11、如图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该图描述正确的是()A.①是传出神经 B.②是大脑皮层C.③是传入神经 D.④是效应器12、对人体消化系统中小肠的描述正确的是A.可以分泌胰液 B.人体最大的消化腺C.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D.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13、下列关于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节肢动物都有两对翅膀、三对足B.珍珠蚌的珍珠是由外套膜分泌产生C.节肢动物的身体由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D.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是湿润的体壁14、下列繁殖过程中,属于无性繁殖的是()①用萝卜的根尖组织,培育出萝卜幼苗②菜豆种子繁殖成植株③试管婴儿的诞生④将甲兔的乳腺细胞核,融合到乙兔的去核卵细胞中,由该细胞发育成新个体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15、黄瓜果肉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线粒体⑥叶绿体⑦液泡A.①⑥⑦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16、下面是某同学的部分观察结论,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含量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B.低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小鱼尾鳍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单行通过C.大的动脉内有动脉瓣、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心脏内有房室瓣D.动脉与心室相连,不一定流动脉血;静脉与心房相连,不一定流静脉血17、生物体是有完整结构的。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的说法,错误的是A.肱二头肌属于肌肉组织 B.血液属于结缔组织C.叶芽的生长点中有分生组织 D.番茄的果实属于生殖器官18、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设计了以下实验。此实验探究的“外界条件”是罐头瓶实验材料瓶盖处理温度甲浸水的棉花+干燥的玉米种子拧紧瓶盖室温乙浸水的棉花+干燥的玉米种子拧紧瓶盖低温A.温度 B.空气 C.阳光 D.水分19、乌鸦会衔住坚果驻足在红绿灯杆上,当汽车来时扔下坚果,让汽车将坚果碾碎,等红灯亮时,再飞落地面享受美味。这种行为属于A.学习行为 B.领域行为 C.社会行为 D.先天性行为20、在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小梅把它记录下来B.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鼠妇,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21、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其原理是利用了一种生物的基因能够在另外一种生物中得到表达B.外源目的基因必须与运载工具结合才能导人受体细胞C.基因工程是在细胞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D.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人们可以定向改良动植物品种22、正常情况下,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能检测到的物质是A.尿素 B.葡萄糖C.大分子蛋白质 D.血细胞23、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要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心,则装片需移动的向应该是()A.右下方B.右上方C.左上方D.左下方24、在植物界中,等级最高、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类群是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被子植物25、小凤陪同父母到果园采摘草莓。小凤的手指被刺扎了一下立即缩回,并喊了一声:“好疼啊!”爸爸听到后跑过来一看,“没事,小丫头。”小凤不好意思地笑了。如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凤手指被扎后立即缩回,该反应属于简单反射B.小凤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④→⑤→①→②→③C.小凤完成缩手反射时,若图中的②受损,则该反射不能完成D.小凤的爸爸听到小凤喊“好疼啊”马上跑过来不是人类特有的26、为了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表中未涉及的其他条件均适宜).根据实验回答问题:组别
种子数(粒)
处理方法
萌发数(粒)
①
20
有光,不加水,25℃
0
②
20
有光,适量的水,25℃
18
③
20
有光,过量的水将种子淹没,25℃
0
④
20
无光,适量的水,25℃
17
(1)用①组与②组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该组变量是.(2)若要探究光对大豆种子萌发额影响,应选择②组与组进行对照.根据这两组种子的萌发数,得出的结论是:.(3)③组的种子都没有萌发,主要原因是缺少充足的.(4)如果要测定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可让种子处在与表中组相同的环境中.该组种子的发芽率为.(5)大豆种子萌发时,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种子结构中的.27、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该包括分解者和_____。鼠和昆虫之间的关系是_____。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草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生物难以降解的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该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鼠和鸟的数量会骤增,草的覆盖面积会减少,从而容易造成土壤沙漠化,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的_____能力是有限的。28、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遗传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患者的红细胞在缺氧时会变成镰刀状,甚至破裂,造成严重贫血。下列为某家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遗传情况,据表回答:家庭成员父亲母亲孩子1孩子2性状表现正常正常患病?(1)正常人的红细胞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_____,其作用是_____。父母正常,孩子患病,这一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由表中信息可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_____(选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该家庭中父亲和母亲的基因组成是_____,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表现正常的可能性是_____,其基因组成是_____。29、阅读材料和学习的生物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在春季和夏季,蚜虫群中大多数或全部为雌性。这时,雌性蚜虫所产的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形成胚胎,经过4天左右若虫即可发育为成虫,成虫在适合的温度下一天就可以产生10多只若虫,可持续繁殖2﹣3个月。因此一只雌虫在春季孵化后可以产生数以亿计的蚜虫。到了秋季,光照周期和温度发生变化,食物数量减少,在蚜虫体内调控机制的作用下,雌性蚜虫开始产出雄性若虫。雄性和雌性进行交尾后产卵。这些卵在度过冬季后,可以孵化出带翅膀或不带翅膀的若虫。其中,带翅膀的若虫可迁飞到新的植物(常常为不同类型植物)上开始繁殖新的种群。材料二:生物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索。某社团同学选取了多种生物,对其生殖和发育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探索。春、夏两季,蚜虫进行_____生殖,在秋季,蚜虫进行_____生殖。有翅蚜虫若虫,具有迁飞能力。这种现象对蚜虫个体生存的意义是_____。影响蚜虫出现多样的生殖方式和胚胎发育类型的有_____因素。材料二图甲中的M表示为三种动物生殖发育过程中的相似之处,则M为_____。a.有性生殖b.无性生殖c.体内受精d.体外受精e.胎生f.卵生材料二图乙是鸟卵结构示意图,能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_____。材料二丙图中新生命与母体是通过_____(填写图中代号)进行物质交换的。“进化树”又称“系统树”、“谱系树”,简单的表示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在进化树上每个分支的顶端代表一物种。两个分支相交处为节点,每个节点代表各分支的共同祖先,请你根据“螳螂、家鸽、蛇、蝴蝶、蟾蜍及人”的进化关系,将“家鸽、蝴蝶、蟾蜍”填写在图丁的相应序号的位置上。①是_____,③是_____。30、糖尿病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三大疾病之一,对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均构成严重威胁。不久前,婷婷同学的奶奶检出患有糖尿病,为了帮助奶奶早日康复,她在网上査找资料,了解到苦瓜具奋降低血糖的作用,但不知是否其实可靠,于是她和班上其他兴趣小组成员就此展开探究。请分析回答:实验材料和用具:患有糖尿病的成年狗、新鲜苦瓜汁、普通饲料若干、血糖检测仪等。兴趣小组实验过程如下:①取1头患有糖尿病的成年狗连续3天每天定时定量饲喂普通饲料,并定时进行空腹血糖测定和记录。②接下来连续10天每天对该狗进行与步骤(1)同时间等量普通饲料加适量_____混合饲喂,并每天与步骤(1)同时间进行空股血糖测定和记录。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①若该狗血糖有明显下降,说明苦瓜具降低血糖作用,有类似于_____(写出激素名称)的作用。②若该狗血糖_____,说明苦瓜对血糖升降没有作用。③若该狗血糖_____,说明苦瓜具升高血糖作用。实验结果果然是该狗血糖明显下降,婷婷非常兴奋,可是兴趣小组成员凯凯认为:根据一头狗的实验数据,并不能得出可靠结论,大家觉得他言之有理,那该怎么办呢?_____。当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相符时,正确的做法是_____。A.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B.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C.如实记录,重新再做一次实验对于正常人来说,饱食状态与饥饿状态相比较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_____。31、阅读下面资料回答有关问题:北海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覆盖率达96.7%,森林资源非常丰富,空气的相对湿度高,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最高可达150000个/立方厘米,有“天然氧吧”的美誉。(1)公园中绿色植物的________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2)“天然氧吧”通常是指植被茂密,氧气含量高的地方,请写出表示氧气产生的有关式子:_______。(3)公园中的有机物的分解,各种生物的_______不断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到大气中,对维持森林公园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相对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答案1、B【解析】此题考查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2、C【解析】蛋白质是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之一。瘦肉、鱼、奶、蛋和豆类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它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另外,蛋白质也能氧化分解为人体提供一部分能量,但供能的主要物质是糖类。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快,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大量的蛋白质,所以,应多吃一些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3、A【解析】试题分析:A、给婴儿注射乙肝疫苗,疫苗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抵抗乙肝病毒的抗体,A正确;B、疫苗进入人体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抗体,因此属于抗原,B不正确;C、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C不正确;D、抗体是一种特殊蛋白质,D不正确。故选A.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抗体和抗原。4、B【解析】
(1)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2)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详解】A、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A错误;B、哺乳动物中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鸭嘴兽,有很多特征像爬行动物,如生殖方式与爬行动物一样,为卵生。由此说明哺乳动物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动物进化而来的,B正确;C、拉马克认为变异是按需要向一定的方向发生的。“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正是拉马克“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的观点的体现,C错误;D、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看,害虫的抗药性是农药对害虫的不定向变异选择的结果,不是农药长期作用的结果,D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生物的起源与进化。5、D【解析】
(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2)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生存环境变化是自然选择的根本原因(外因),弱肉强食即生存竞争是自然选择的方式,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详解】A.不同的基因含有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信息,正确。B.染色体数目的稳定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正确。C.变异的存在使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成为可能,正确。D.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而环境的改变才导致了生物的进化,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6、D【解析】藻类植物既有单细胞如衣藻,也有多细胞的如水绵等,大多是水生植物,A错误;石花菜属于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B错误;桫椤是国家一级保护的蕨类植物,C错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用孢子繁殖,属孢子植物,D正确。7、C【解析】
如图泌尿系统包括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和④尿道,不同的器官功能不同。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详解】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①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②输尿管,再流入③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④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液排出体外的顺序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点睛】熟记尿的成分、排出过程,尿的排出可结合着泌尿系统的组成图示掌握。8、C【解析】
本题考查植物体的蒸腾作用,可以结合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有关实验进行答题。知道对照实验的变量只有一个。【详解】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大气中的过程。而我们要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所以探究实验我们设计对照时应有唯一变量﹣﹣有无叶。同时我们要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图中①、③两盆用塑料袋将植物连同盆土一同罩住,这样塑料袋内壁的水蒸气有可能来自土壤中,而不是全部来自于叶。只有②和④可以进行比较最好,故选C。【点睛】知道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对照实验变量唯一。9、A【解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共生关系等,共生是指有些生物与其它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这就是共生,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形成根瘤,草食动物与其肠道内的细菌等均存在互惠互利、不能分开的关系,因此属于共生关系,用乳酸菌制泡菜属于发酵;大肠杆菌生活在人的大肠内属于寄生;海葵与寄生蟹属于合作。故选A。点睛:注意区别共生,寄生和合作的区别。10、C【解析】
袁隆平将野生稻的花粉授在普通水稻的柱头上培育出了杂交水稻。【详解】袁隆平教授通过人工授粉,将野生水稻的花粉传播在普通水稻的柱头上,这样通过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而取得某些双亲基因重新组合的个体的方法就是杂交,C正确。【点睛】普通水稻与野生稻属于同一物种,二者所携带的基因差异较多。11、D【解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图中①是传入神经,②是神经中枢,③是传出神经,④是效应器和感受器五部分组成。【详解】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图中①是传入神经,②是神经中枢,③是传出神经,④是效应器,可见D正确。【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反射弧的组成。12、D【解析】试题分析: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因为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透过;这些特点,决定了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料的主要场所。故选D考点:此题考查了小肠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长、内表面积大、消化液种类多等。13、B【解析】
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软体动物的特征:它们身体柔软,具外套膜,一般身体外面有贝壳。【详解】A.节肢动物中的昆虫一般有两对翅膀、三对足,其它种类没有翅膀,故A错误。B.软体动物的外套膜能够分泌珍珠质形成珍珠,珍珠蚌的珍珠是由外套膜分泌产生的,故B正确。C.环节动物的身体由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节肢动物的身体分节并且分布,故C错误。D.大多数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是鳃,故D错误。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特征。14、C【解析】
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营养繁殖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详解】①用萝卜的根尖组织,培育出萝卜幼苗是无性生殖,因为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能直接长成新个体。②菜豆种子繁殖成植株是有性繁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③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④将甲兔的乳腺细胞核,融合到乙兔的去核卵细胞中,由该细胞发育成新个体,这个过程中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繁殖;①④属于无性繁殖,C正确。【点睛】掌握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及应用是本题解题关键。15、B【解析】植物细胞结构比动物细胞多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16、C【解析】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根据显微镜下所观察的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可以确定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等不同的血管。【详解】A、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A正确。B、毛细血管的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管腔极细,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见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就是毛细血管,B正确。C、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房室瓣存在于心房与心室之间,动脉瓣存在于心室与动脉之间,C错误。D、心房与静脉相连,静脉内不一定流静脉血,如肺静脉内流动脉血;心室与动脉相连,动脉内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脉内流静脉血,D正确。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要掌握血液的组成及各血管的特点。17、A【解析】肱二头肌属于器官而不是组织,A错误;血液属于结缔组织,B正确;芽中生长点,有很强的分生能力,属于分生组织,C正确;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番茄的果实属于生殖器官,D正确。18、A【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对照罐头瓶甲、乙唯一不同的是温度,甲室温,乙低温,因此变量是温度,因此小明所以探究的外界条件是温度。点睛: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19、A【解析】乌鸦会衔住坚果驻足在红绿灯杆上,当汽车来时扔下坚果,让汽车将坚果碾碎,等红灯亮时,再飞落地面享受美味.这种行为是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选A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名师点睛】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20、A【解析】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对森林资源进行清查、人口普查等都是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详解】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后,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如根据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它生物等,也可以根据生活环境来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还可以根据用途把调查到的生物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等,但是,不能根据个人的喜好来进行分类。调查时不要损伤植物植物和伤害动物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的生活环境。要如实记录观察到的动物,可见A正确。【点睛】调查时不要损伤植物植物和伤害动物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的生活环境,要如实记录观察到的动物。21、C【解析】
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又叫DNA重组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详解】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其原理是利用了一种生物的基因能够在另外一种生物中得到表达,A正确;外源目的基因必须与运载工具结合才能导人受体细胞,B正确;基因工程的操作水平属于分子水平,其运用的原理为基因重组,即是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遗传作人为干预,C错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人们可以定向改良动植物品种,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技术的概念、原理、操作步骤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2、A【解析】
在形成尿液的过程中,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进入肾小囊腔中,而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因此,血浆、原尿、尿液的成分对比如下:【详解】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形成原尿时,由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大分子的蛋白质、血细胞没有被滤过,其他小分子物质过滤到肾小囊腔里形成原尿。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三者的成分如下表:从表中很明显可以看出三者共有的物质是:水、无机盐、尿素故选A。【点睛】理解掌握血浆、原尿、尿液三种液体成分的区别与联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B【解析】试题分析: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的,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上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下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的中央.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下物像的特点,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24、D【解析】
绿色植物根据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的不同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又称为绿色开花植物。【详解】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可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类群,其种类最多,分布最广。D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等、数量最多的植物。25、B【解析】
图示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①神经中枢、②传入神经、③感受器、④效应器、⑤传出神经。【详解】A.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简单反射。如:缩手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中的①脊髓中,属于简单反射,A正确。B.在图中①神经中枢、②传入神经、③感受器、④效应器、⑤传出神经。所以完成该反射的途径为:③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①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④效应器,B错误。C.小凤缩手时时,是屈肘动作: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人体的②传入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神经冲动就不能传到效应器,效应器就无法做出反应,即反射活动不能进行,C正确。D.人类特有的反射是对语言文字发生的反应,小凤的爸爸听到“好疼啊”马上跑过来,该反应属于条件反射,这是对具体的声音发生的反应,不是人类特有的,D正确。故选:B。【点睛】关键点:明确反射弧必须完整才能完成一个反射活动。26、(1)种子萌发需要水吗?(或水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水分(2)④;光对种子的萌发无影响(或种子的萌发不需要光).(3)空气(4)②;90%(5)子叶【解析】试题分析:(1)①号瓶与②号瓶除水分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这是一组以水为变量形成的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因此所探究的问题是种子萌发需要水吗?(或水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该组变量是水分.(2)要探究光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就要以光照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表中②与④除光照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是以光照为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由于②号瓶处于有光的环境中,所以另取一瓶编号为④号,放少量水置于25℃黑暗的环境中,观察其萌发的情况,结果种子也萌发,结论:光对种子的萌发无影响(或种子的萌发不需要光).(3)③组的种子都没有萌发,主要原因是③组的种子浸没在水中,缺少充足的空气,因此③组的种子都没有萌发.(4)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要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就要为种子的萌发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表中②瓶的种子所处的环境具备了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该组种子的发芽率为:18÷20═90%.(5)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其种子是由胚和种皮组成的,而胚是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组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在种子萌发时,储存在子叶里的营养物质将供给胚芽、胚轴和胚根发育.考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27、非生物部分竞争关系草→昆虫→杂食性鸟→鹰生产者鹰自动(我)调节【解析】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详解】(1)图中草是生产者,各种动物是消费者,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中,除了图示的生物成分外,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鼠和昆虫同时以草为食,因此二者之间的是竞争关系。(2)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食物链有:草→吃草籽的鸟→鹰、草→鼠→鹰、草→昆虫→杂食性鸟→鹰,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昆虫→杂食性鸟→鹰。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草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3)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生物难以降解的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该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鹰。(4)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鼠和鸟的数量会骤增,草的覆盖面积会减少,从而容易造成土壤沙漠化,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28、细胞核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变异隐性Aa和Aa75%AA或Aa【解析】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人类疾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都为隐性基因,遗传的规律为“无中生有”即亲代没有该遗传病后代出现了患者,或“有中生无”,即亲代都是患者,后代出现正常的。【详解】(1)正常人的红细胞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其作用是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2)父母正常,孩子患病,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性状上的差异,因此这一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都为隐性基因,遗传的规律为“无中生有”即亲代没有该遗传病后代出现了患者,或“有中生无”,即亲代都是患者,后代出现正常的。父母均正常个体生出得病的孩子1个体,属于“无中生有”这一规律,由此可以判断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隐性性状。(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疾病。若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孩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其中每一个基因h分别来自父母,而父母正常,因此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Aa和Aa。基因组成是Aa和Aa的父母,遗传图解如图所示:根据遗传图解可知: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表现正常的可能性是75%,其基因组成是AA或Aa。【点睛】本题结合遗传系谱图,考察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系谱图判断疾病的遗传方式和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在进行相关的概率计算。29、无性有性利于蚜虫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利于个体生存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a、f③胚盘1蝴蝶蟾蜍【解析】
生殖过程中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月季可以用图戊所示的扦插方式繁殖,它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鸟的发育过程:受精卵→胚胎→雏鸡→成鸡。两栖类动物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子宫是胎儿发育的场所,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根据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动物→原始棘皮动物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哺乳类。【详解】(1)在春季和夏季,蚜虫群中大多数或全部为雌性,这时雌性蚜虫所产的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形成胚胎,经过4天左右若虫即可发育为成虫,这个过程没有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秋季,雄性和雌性进行交尾后产卵繁殖后代,这个过程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2)有翅蚜虫若虫,具有迁飞能力,利于蚜虫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利于个体生存。(3)影响蚜虫出现多样的生殖方式和胚胎发育类型的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4)图甲中的M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二手手机购买合同(三篇)
- 2025年买卖协议经典版(2篇)
- 2025年临时供用水协议(2篇)
- 2025年个人股份转让合同标准版本(三篇)
- 2025年个人房屋出租赁合同样本(三篇)
- 2025年个人房屋购房合同标准样本(2篇)
- 服装店装修承包协议
- 服装店装修合同范本公装
- 农村养殖场装修协议模板
- 市政项目土石方运输合同
- 产科沟通模板
- 《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级综合(Ⅰ)》第9课+课件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期末提升试题
- GB/T 7462-1994表面活性剂发泡力的测定改进Ross-Miles法
- GB/T 2934-2007联运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
- GB/T 21709.13-2013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3部分:芒针
- 2022年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急诊科进修汇报课件
- DL∕T 617-2019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技术条件
- 一年级家访记录表(常用)
- 信息技术基础ppt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