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莞中学
内部资料・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3.掌握物质过滤、蒸发操作的方法,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除杂质方案。
情感目标:
1.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2.能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教学重点难点:过滤、蒸发操作的掌握及应用.
实验准备:(4人一组)烧杯(15)、玻璃棒(15)、过滤装置(15)、蒸发装置(15)、
试管4x15、稀硝酸、氯化领.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将P2及P3化学家做实验及实验室投影到教室前面,引导学生从思想意识中进入
化学世界。
[讲述]故事:1774年,拉瓦锡在发现氧的著名实验中,经过科学分析得出了反应事物本质的
结论:空气是有两种气体组成的。拉瓦锡通过严谨的化学实验拭净了蒙在氮元素上的尘土,
人们终于科学的认识了空气的基本组成。
[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规律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发现、探究和反
复验证形成的。化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方法,所以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掌握实验方法
以及完成实验所必须的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板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问题]回顾初中我们所学习的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固体、液体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以及基本仪器的使用。
[问题]一般情况下,怎样取用固体、液体?
[学生回答]固体盖住试管低、液体1~2ml.
[讲解]为了完成更多的实验,我们还需进一步学习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
[板书]一、化学实验安全
[投影]以下图片,请同学们想一下在哪些地方见过?你知道什么意义吗?
[学生讨论、回答]仓库、实验室、研究所……等,它们都是安全标志。
[简介]各图标的意义。
[讲解]实验安全是为避免受到意外伤害的保障,要想我们的探究实验取得结果,必须遵守实
验的有关规则、安全措施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学生阅读]P4注意问题1、2、3、
[学生回答]实验安全注意的问题:……(老师穿插、补充、完善)
【板书”、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思考]根据初中你做的化学实验,想一下进行化学实验和探究时还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写
在卡片上同为交流。
[交流]讨论情况及归纳总结。
[过渡]以上是我们做实验必须遵守的一些注意事项,下面我们学习几种化学实验的基
本操作。
[思考与交流]淘金者是利用什么方法和性质将金子从沙里分离出来?如果有铁屑和沙混合
物,你用什么方法将铁屑分离出来?
[学生回答]具体的方法。(水冲刷、磁铁)
[过渡]以上我们用的都是较简单的物理方法,大多数分离与提纯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一些新
的方法实现。
[板书]二、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学生阅读]P5中间自然段,思考回答“学与问”。
[过渡]粗盐中还用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通过提纯后才可食用;但粗盐中的杂质也是重要
的化工原理原料。例如我们山东的海化公司,就是以食盐为主要原料的大型化工厂。现在请
同学们动手来提纯你课桌上的粗盐。
[板书]1、过滤和蒸发
[学生阅读]实验1-1内容
[学生实验](前后位四人一组)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实验。
[交流]P6所填的操作步骤及现象。
[幻灯]展示图「2图1-3
[问题]过滤操作及蒸发操作中应注意那些问题?
[学生交流回答]学生回答:“一低、二帖、三靠”;老师补充、完善。
[板书](1)粗盐提纯步骤:溶解、过滤(“一低、二帖、三靠”)、蒸发。
[点击高考试题]根据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填写下列空白:
⑴此实验操作顺序如下:①称量样品,②溶解、沉降,③一一④一一⑤冷却结晶。
⑵用托盘天平(指针向上的)称量样品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填下列正确选项
的代码).
A.左盘重,样品轻B.左盘轻,祛码重
C.右盘重,祛码轻D.右盘轻,样品重
⑶在进行第③步操作时,有可能要重复进行,这是由于-------
⑷在进行第④步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小心地搅动液体,目的是防止-----。
⑸所得产物中主要的钾盐有-----等
答案:(1)③过滤,④蒸发结晶(2)B⑶滤液浑浊⑷液体飞溅⑸K£0“K£0.、KC1等
[思考]制得的食盐中可能含含有哪些杂质?如何检验?
[阅读]资料卡片;注意:物质检验的原则。
[过渡]通过刚才习题我们知道食盐中可能含有K£0「K2so八KC1等,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检验
食盐中是否含S0,,
MN次右滴入几滴稀硝酸.几滴氟化领溶液.占岳KK之
[讲解]操作步骤:要图儆------------"------------►日色沉证
[分组实验]1-2;老师指导试管实验的操作方法。
[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并向老师汇报。
sc-粉人几滴精硝酸几滴氟•化倒精液心衣,、…、4
[板书](2)S0,”检验:)儆-----------►------------►白色风证
化学方程式:Na;S04+BaCl2=BaSO4i+2NaCl
[思考交流]为何加入稀硝酸酸化?
[讲解]排除C01等的干扰:Na2CO3+2HNO3=2NaNO3+CO2T+H20
[问题]食盐中除去SO,-、cot杂质外,还含有CaCL、MgCL及一些硫酸盐。同学们考虑如何
除去?将答案写在作业本上。
[小结]主要内容:过滤与蒸发操作、S0尸检验.
[作业]1、P7思考与交流
2、P10习题3、4
3、预习:蒸俺和萃取
附:板书设计: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一课时)
一、化学实验安全
1、遵守实验室规则2、了解安全措施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二、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1、过滤和蒸发
(1)粗盐提纯步骤:溶解、过滤(“一低、二帖、三靠”)、蒸发。
SC-福人几滴稀硝酸几滴氟仕领溶液八在,、r、一
(2)SO)检验:瓯------------►------------►白色见证
化学方程式:NazSO,+BaCb=BaSOsI+2NaCl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作用。
2.知道液体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一蒸僧和萃取,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
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情感目标:
能发现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建立化学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蒸储和萃取的掌握和应用。
[实验准备]4人一组、制取蒸馅水装置15套、50ml分液漏斗(15)、10ml量筒(15)、
烧杯(15)、铁夹台、铁圈(15)、CCL,碘水。
教学过程:
[纠正作业]作业中的问题:语言叙述不严密,不符合逻辑,无因果关系;规范答案。
[复习提问]过滤、蒸发操作及so」-检验方法。
[设问]过滤、蒸发操作是用于固体混合物还是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学生回答]过滤、蒸发操作适用于固体混合物分离。
[过渡]今天我们学习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板书]2、蒸储和萃取
[幻灯]展示:自来水制取蒸馅水示意图
[思考与交流]自来水制取蒸储水利用了什么原理?
[阅读]P7最后一自然段。
【讲解并板书](1)蒸镭一利用沸点不同除去液体混合物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实验]1-4;先阅读实验内容。
_硝酸银溶液和几滴稀硝酸入-、=、一
[思考、回答]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溶液A白色讥证
[老师演示]制取蒸镭水的操作方法。
[学生分组实验]老师巡回指导,并参与部分学生实验。
[填表]P8实验纪录表,学生组内交流。
[强调并板书]蒸儒操作注意:
自来水不超过蒸铺烧瓶的1/3、沸石防爆沸、冷却水从下进从上出。
[讲述]淡水资源短缺,节约用水的道理.
[幻灯]展示:海水淡化工厂相关新闻
(位于天津塘沽的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已经可以产生出口感不错的淡水)
[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我们是怎样节约用水的?为何要珍惜淡水资源?
[过渡]对于液态混合物,我们还可以利用利用一种溶质在乎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的不同,
用一种溶剂把它从另一种溶剂里提取出来.
[板书](2)萃取一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
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
[展示]萃取用的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讲解]几种常见的分液漏斗:
⑵长颈漏斗用于组装气体发生器。
⑶分液漏斗用于萃取或分离或组装气体发生器。
[演示]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震荡方法(图1-7)及拿法:
[学生分组实验]据实验1-4要求,认真做;老师巡回指导.
[强调]注意:分液漏斗的震荡方法及拿法。
[交流]实验纪录,最后萃取出来的产品,观看图1-8、图1-9
[讲述]第四步又叫分液。分液是把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开的操作。一般分液都是与萃取配
合使用的。
[点击高考试题]
1、回答下面问题:
(1)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什么方法?
(2)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
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答案:(1)蒸镭方法。(2)取一支小试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放出少量液体,往
其中加入少量水,如果加水后,试管中的液体不分层,说明分液漏斗中,下层是“水层”,
反之,则上层是水层.
2、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
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ec1,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放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使溶液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空):
____—_____—_____—A_>G-_____—E—F。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____。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
(3)能选用CCL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
答案:(DC-B-D-A-G-H-E-F(2)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怀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要
让上层液体流出。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进行(E)操作时漏斗里液体能够流出(3)CCL
与水不互溶;而且碘在CC1,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很多
[学生阅读]P9最后一自然段。
[强调]DNA测序、尿糖试纸检测。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使我们探索世界奥秘的有力助手,能
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小结]略
[作业Pio1、2、
2、课后复习本节内容
3、预习第二节
附:板书设计:
2、蒸镭和萃取
(1)蒸网一利用沸点不同除去液体混合物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蒸镭操作注意:
自来水不超过蒸镭烧瓶的1/3、沸石防爆沸、冷却水从下进从上出.
(2)萃取一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
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
萃取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摩
尔质量的概念。
2、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4、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
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教学过程:
[引言]古时有一个勇敢的小伙子想娶国王美丽的公主,国王出题刁难,其中一个
问题是:10kg小米是多少粒?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帮他?
[思考、讨论、回答]
[追问]这些方法中,那种方法最科学?
[追问]谁能介绍几种生活中相似的例子?
[讨论回答]箱、打、令、包、条…
设计意图:引发学习兴趣,引出把微小物质扩大倍数形成一定数目的集体以便于方便生活、
方便科学研究、方便相互交流。
[引入]复习C+0?=COz指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取12gC和32goz反应,而无法只取1个C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那么
12gC中含多少个C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2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作用”。
[板书]第一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作用
[讲述]可称量物质与分子、原子和离子这些微观的看不见
的粒子之间有什么联系?能否用一定数目的离子集体为单位来计量
它们之间的关系。答案是肯定的。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物质的量”
将它们联系的。
[板书]一物质的量的单位一摩尔
[讲解]物质的量也是与质量、长度一样的物理量是国际单位
制中的7个基本物理量。单位为摩尔,符号为mol。
[投影]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单位
物理量的符号单位名称及符号
长度1(L)米(m)
时间t秒(s)
质量m千克(kg)
温度T开尔文(K)
发光强度I(Iv)坎德拉(cd)
电流I安培(A)
物质的量n摩尔(mol)
强调:1、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粒的多少,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
字,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物质的量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的对象,而这里的“粒子”是指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
这个基本单元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中子、质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
组合。
3、物质的量用符号“铲表示。
[例举]氧气的物质的量为Imol;水的物质的量为2m01。(铁的质量为10g)
[反问]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氢的物质的量是3moi、小米的物质的量是Imol
[讨论]学生讨论交流解决。
[投影]练习:计算填空
H20Al
一个分子或原子的质量2.990x10-23g4.485x10-23g
相对分子质量或原子质量1827
18g水含多少分子27gAl含多少原子
[回答]结果:都是6.02x10”个.
[展示]实物展示:图1-11
6.02x10n6.02xIO'
6.02xIO:1分?
6.02*10''
原「原产207g98g
27g3__-
a0(:二一
ImolFeImolAlImolPbImolHjO
【学生归纳、回答]大量实验证明,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与该粒子的
相对原子质量相等时,所含的微粒数目都是6.02x10”个。
[板书]1、含有6.02x10”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摩尔简称摩,符号mol。6.02
x10"/moi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NA.
[投影]图1—12:
[阅读]P12第3、4自然段
[讲解]叙述时注意明确对象:微观粒子
[板书]2、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质量(M)
单位:克/摩符号:g/mol
数值:等于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原子团的式量。
[举例]Mg的摩尔质量:24g/mol,KC1摩尔质量:74.5g/mol,CO1摩尔质量:
60g/mol。强调单位。
[投影]图1一13:
342g
201gHg
[学生探究]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物质的微粒数(N)、摩尔质量(M)之
间的关系.
[板书]3、计算公式:
n=N/NAn=m/M
[练习]学与问
[辨析]
1mol0的质量是32g/mol
0丁的摩尔质量是17g
1mol口2。的质量是18g/mol
CO2的摩尔质量是44g/mol
[思考]通过以上学习的我们知道lmol微粒的质量,那么Imol微粒体积怎样求?
[阅读]科学视野:
[讲述]由于在1mol任何物质中的粒于数目都是相同的,都约是6.02210%因
此,在粒子数目相同的情况下,物质体积的大小就主要取决于构成物质的粒子的
大小和粒子之间的距离。当粒子之间的距离很小时,物质的体积就主要决定于构
成物质的粒子的大小;而当粒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大时,物质的体积就主要决定于
粒子之间的距离。
在1mol不同的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中,虽然含有相同的粒子数,但粒子
的大小是不相同的。同时,在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中粒子之间的距离又是非常小
的,这就使得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主要决定于粒子的大小了。所以,1mol
不同的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是不相同的。
[投影]固体、液体、气体分子距离示意图:
固体液体气体
【学生讨论]对于气体,粒子间距较大,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粒子间的距离。(补
充板书)而不同气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分子间的距离可以看作是相等的,所
以l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基本相同.这里我们就引入了气体摩尔体积。
结论:相同条件下,lmol气体的体积主要决定于分子间的距离。
[引导]请同学们回忆摩尔质量的概念,给气体摩尔体积下个定义。
[板书]4、气体的摩尔体积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Vm。(提问:为什么液体、固体没有摩尔体积)
n=V/Vm
(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小结]略
[作业]一、填空:
1、lmolH?0含个比0;molIImol质子。
2、0.5molH2SO4中含个H,molO,mol电子。
3、0.2mol有相同H原子数的HNO:为mol,有相同氧原子数的H£0,有
个,有相同的分子数的HCI有mol,有相同原子总数的Nfbmol。
4、0.2molNaOH含Na*mol,含mol,与molBa(OH)
2所含0旷相同.
附:板书设计:
第一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作用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一摩尔
1、含有6.02x10”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摩尔简称摩,符号mol。6.02x
10”/mol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NA。
2、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质量(M)
单位:克/摩符号:g/mol
数值:等于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原子团的式量。
3、计算公式:
n=N/NAn=m/M
4、气体的摩尔体积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Vm。(提问:为什么液体、固体没有摩
尔体积)
n=V/Vm
(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会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会配
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2、从概念的应用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概念的学习和溶液的配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自然科学的思想。
2、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以及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实验准备:天平(含滤纸)、药匙、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各15套。
教学过程:
[复习]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N/NAnm/M
[导入新课]我们在初中学习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这种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可以
计算一定质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但是,很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对于溶液我
们通常不称其质量,而是量它的体积。同时,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物质的量相互间有
一定的关系。
[板书]二、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
[自主探究]如何设置一个物理量,使物质的量和体积联系起来。注意以下几点:
1、可以表示体积,我们最取一定体积时通过这个物理量就可以知道很快地知道它的物质的
宣
2、我们要取若干物质的量的溶质时,通过这个物理量就可以知道要量取多少体积的溶液。
[总结]通常我们把这个物理量称为物质的量浓度。即物质的量浓度=;翦潟
[阅读]P14相关内容
[板书]]1、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又叫B的物质的量浓
度,符号CB,公式:%=4/丫,单位通常是用mol/L表示。
[讲述]1、溶液体积为1升,而不是溶剂体积是1升;
2、溶质是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用摩尔质量表示。
[讲解]
例题:1、用5moiNaOH配成500mL溶液,其浓度为一一mol/L,取5矶该溶液,其浓度为一一mol
/L
2、从ILlmol/LNaCl溶液中,分别取出100mL、10mL和1mL溶液,它们的物的
量浓度是否相等?所含溶质各是多少克?
[讲述]简介主要容量瓶: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主要使用天平和一种容积精确的仪器一一容量瓶.容量瓶有
各种不同规格,常用的有100mL、250mL、500矶、和1000mL等几种。
【学生阅读]实验1-5
[讨论]⑴容量瓶上边标有温度。体积的刻度线只有一条。这说明了什么?
(2)能否用容量瓶来溶解固体物质?
(3)溶质溶解后是否可马上放到容量瓶中呢?
(4)为保证溶质尽可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应如何处理?
(5)容量瓶摇匀的操作具有特殊性,那么应如何操作呢?
[启发学生]讲解以上问题。
[教师演示]容量瓶的使用:在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小心地注入容量瓶时,不要让溶液洒
在容量瓶外,也不要让溶液在刻度线上面沿瓶壁流下。配制一定物质的量得溶液过程:
[学生实验]四人一组,老师巡视指导,并提醒注意事项。
[交流]实验成果及有关问题.
[板书]2、物质的量溶液配制步骤
1、计算2、称量3、溶解(稀释)4、移液5、洗涤6、定容7、摇匀。
仪器:天平(含滤纸)、药匙、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思考]学与问,主动回答。
[阅读]P16第二自然段。
[思考交流]浓硫酸如何稀释配制稀溶液?
[练习题]1、若用98%的浓H£O<(0=1.84g•cm")配制10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的溶液,需怎样配制?
[注意]①计算浓的体积V
②浓HS0,的正确稀释方法
③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要待溶液冷却后再进行
2、实验室里需用480mL0.l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
正确的是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矶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克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克胆研配成500mL溶液
答案:D
[讲述并板书]3、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
[小结]整节总结
[作业]P161、2、3、
附:板书设计: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
1、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又叫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
CB,公式:CB=nB/V,单位通常是用mol/L表示。
2、物质的量溶液配制步骤
(1)计算(2)称量(3)溶解(稀释)(4)移液(5)洗涤(6)定容(7)摇匀。
仪器:天平(含滤纸)、药匙、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3、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三课时)
知识技能:熟练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关系;深刻
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学会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进行化学
方程式的计算。
能力培养:1通过各化学量的相互转化,提高学生运用公式计算的能力。
2通过化学方程式系数的意义的引导,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通过析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逆向思维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及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思想情感:1通过比较化学量的差异和联系,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2通过计算题格式及思维过程的规范训练,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3通过课堂反馈习题,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科学方法:探索化学计算的依据并结合化学概念和理论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一实
践法。
重点难点:1化学方程式系数的意义。
2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单位的使用。
3综合计算题中思维过程及能力的建立。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提问引入]:7.3克HCI气体中含有多少个HCI运用各化学量间的换算关明确物质的量是
分子?标况下占有的体积是多少?溶于水制成系进行计算,得出结果:含化学计算的中
2L溶液,其摩尔浓度是多少?HCI分子1.204x10”在标心;熟练掌握各
[提问]:以上计算中涉及哪些化学量?哪个化学况下的体积4.48L;溶液的化学量之间的换
量是计算的关键?它们之间进行怎样的换算?浓度为0.Imol-算关系,为其应
投影1思考回答问题并完成投影用于化学方程式
[小结]:由此可见,各个化学量之间有区别也有1的内容。的计算打下基
一定的联系,而物质的量是连接宏观(质量)和微础。
观(微粒数)的桥梁,也是不同的量(质量、气体
体积、摩尔浓度)变换的桥梁,所以说物质的量
是化学计算的中心问题。完成方程式:进行物质间既有
1过渡]:物质的量能否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发2H2+0?点燃2H,0差异又有联系的
挥其优势呢?辨证唯物主义教
指明系数微观意义:2个氢
[板书]:第三节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育。
分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
计算.
成2个水分子。
一、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思考、回答问题。
[提问]:写出氢气和氧气混合点燃生成水蒸气的通过教师设问,
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与参加
化学方程式。说明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在微观上的引导学生发现化
反应的各物质的变化的物
意义。质的量有关。学方程式系数各
[引导]: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之比与种意义,激发学
⑴将每种微观粒子扩大6.02x10"倍,你能有同温同压下参加反应的气习兴趣并培养推
何发现?体的变化的体积有关。理能力。
⑵根据阿佛加得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物质的
量与哪个化学量有关,由此不能推导出什么结
论?
投影2
[小结]:由此可见,化学方程式系数的意义,在
以前我们研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即:
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之比=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变
化的物质的量之比=同温同压下参加反应的各气
态物质的变化的体积之比。
[过渡]:物质的量与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之间又提出问题,引发
建立了联系,它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如何应兴趣。
用呢?
[板书]: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读题并复述题意。找出关键
投影:例1:完全中和0.ImolNaOH需要H2SO4词:完全中和。指导学生读题、
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所需H2s的质量是多少?审题、析题是培
[引导]:审题:已知:nNaon=0.moL养学生解题能力
读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并复述题意。所求:m2s04及IMH2s04O和完成解题的关
键。
审题:找出题目已知条件和所求。析题:2molNa0H与
lmolH2sO’恰好完全中和。
析题: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强化结论和概念
NaOH与HzSO”之间有何关系?的系数之一比等于其变化的指导作用;培
的物质的量之比”求出养运用知识解决
如何突破比SO』物质的量?H2SO4.根据“摩尔质量在数实际问题的能
如何根据LSO4物质的量求出质量?值或相对分子质量”可知力。
m“2so,=98g-mol7又根据“质
量=物质的量x摩尔质量”在读题、审题、
解题可求出B1H2S0J«析题的基础上,
[板书]规范解题的全过
解:设所需比SO,的物质的量为n*。程,培养其严谨
2NaOH+H2SO4=Na2SO4+2H2O解:设所需H60,的质量为求学的科学态
2101H2SO4度。
0.ImolFill2s042NaOH——H2SO4
2_0.\mol2mol98g培养学生多角度
n
1H2SO40.ImOlfflH2S04思考问题的发散
1x0Amol
n〃2s04=25moi2mol_98g思维能力。训练
O.lmHmH2SO4规范的书写计算
H2S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8,其摩尔质量是_0.\molx98g
mH2SO4-c
t题的格式,培养
98g•mol,2inol
=4.9g严谨认真的科学
m=M-n
H2s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态度。
=0.05molx98g-mol'1
98,其摩尔质量是98g-mol
=4.9g
-1根据具体例题,
答:(略)。
N=m/M小结出解决一般
[提问]:是否还有其他计算方法呢?(可做适当
=4.9g/98g•mol-1化学计算题的步
的提示:能否先求出所需H£0,的质量呢?)请
=0.05mol骤和格式,培养
在笔记本上完成其规范的解题步骤。
答:(略)学生由个别到一
般归纳问题的能
小结:
归纳小结力,为解决综合
1.怎样着手进行解题?
计算题建立基
认真读题、审题、析题,建立已知和所求之间
础。
的关系,运用所学概念和规律进行规范解题。
2.对题设格式有何要求?
设需某某物质的量为n。(不需设需nmol某某
物质。)
3.如何正确地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使用单
位?
单位可用质量(g),也可同时取用物质的量
(即。1)但是使用时不同物质的关系量,单位可以
不同,但单位制要同,即:上下单位要一致(同
一物质),左右单位要对应(不同物质:克一摩).
投影:例2检查学生计算题
(DO.2gHz在足量的“中完全燃烧,求生成的HQ学生按照计算题格式完成。格式的落实情
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得出答案:0.lmol。况。
(2)现有标况下2.24LH2与2.241A的混合气体,读题并复述题意。
点燃使之充分反应,求出生成的水的质量为多
少?审题:已知:熟练运用化学量
读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并复述题意。nn2=0.lmol,n()2=0.lmoL所之间的转化关
求:生成的物质的量.系。再现解决综
审题:找出题目已知条件和所求,并将已知条合计算的思维步
件中的化学量转为物质的量。思考并回答问题。骤。
0.ImolHz可与0.05moi恰
析题:0.ImolH?可与多少摩5恰好完全反应?好完全反应;在析题和解题过
0.ImolOz可与多少摩山恰好完全反应?0.ImolOz可与0.2摩为恰好程中培养学生过
0.ImolH?与0.ImolO?是否能够恰好完全反应?完全反应;量计算的思维过
生成水的量由谁来决定?0.lmolH2与0.Imol02不能程。
够恰好完全反应,显然。2
[归纳]是过量的,生成水的量由根据⑵⑶题的
根据析题进行解题:出来决定。结果,结合教师
首先通过计算判断出题目所给出的哪个量是过的在析题过程中
量;再以不过量的已知条件为标准进行计算。计算并得出结果:生成水的的设问,逐步引
请计算出本小题的结果。质量为1.8g。导学生建立起逆
⑶现有标况下3.36LH?与1.12L02的混合气体,向思维。
点燃使之充分发反应,求生成的水的质量为多重现过量计算的思维过程
少?进行计算,得出结果:生成
提问:请按照问题⑵来分析问题(3)。水的质量为1.8g。
⑷现有标况下4.48LH?与0?的混合气体,点燃
使之充分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为L8g,求混读题:找出重要词“充分反
合气中比与的体积各多少?应”“体积”。
[引导]:请按照解综合计算题的步骤进行读题、审题:找出已知条件。
审题.VH2+VO2=4.48L;mn2o=l.8g中
心问题:生成的的量有
析题:谁来决定?
在问题(2)的⑶的基础上,思考生成0.lmolH20
至少需要多少molh多少molOz?生成0.ImolHiO至少需要
依据问题⑵和⑶题,讨论题目给出的心与02HzO.Imol>O2O.05mol.
的总量大于所需要的量,原因何在?题目给出的比、Ch的总量大
本题答案是否唯一?于0.15mol,其原因:比过
量或0?过量。
请按照析题过程进行解题得出答案。本题的答案并不唯一:当
比过量时,水的量由0?决
定,根据HQ的量计算出02
的量,由混合气体总量可求
出比的量;同理可求得另
一组解。
解题亲得出答案:
V“2=2.24L、VO2=2.24L
Vn2=3.36L,V02=l.12L.
[小结]:请回忆一下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回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明确学习内容和
根据我们自己推导出的化学方程式新的意义,纳小结。目的。
初步研究了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
用,注意解题格式和单位的正确使用;要掌握
综合计算题的解题步骤一读题、审题、析题和
解题;通过例2中的⑷题初步建立逆向思维过
程。
[随堂检测]: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
投影:实验室欲制备一定量的氯气,现有2.61g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MnOz和12moi•I/'的浓盐酸50mL,可制得标况
下的氯气多少升?(MMnO2=87g-mor')
若有足量的MnO?和12moi•1/'的浓盐酸10mL,
可否制得标况下的ChO.672L?
若要制得标况下的C2O.672L,理论上需要MnOz
的物质的量和12mol•1/'的浓盐酸的体积各是
多少?实际哪个量必须是过量的?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了解两种常用的、具体
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能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
3.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丁达尔效应;
重点难点
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教学过程
[思考与交流]
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能够很快就找到你所需要的书?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将
许多书放上书架之前可能做了哪些工作?大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人们能迅速挑
出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思考与交流]
1.请尝试对你所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并与同学交流。
2.请从其他方面收集一些应用分类方法的例子,讨论对它们进行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归纳与整理]
1.在分类的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
对于不同事物的了解使我们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所以,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
的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
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思考与交流]
对于纯净物Na£(h,从其组成的阳离子来看,它属于什么盐?从阴离子来看,又属于什么盐?
[归纳与整理]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化学物质的分类
⑴交叉分类法
Na2CO3盐
Na£O.一^^4?盐
KzSO」硫酸盐
K£Os碳酸盐
[归纳与整理]
1.将事物进行分类时,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
2.在认识事物时,运用多种分类方法,可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交叉分类法就
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3.对同类事物可以通过树状分类法进行再分类。
[思考与交流]
1.对于化学物质,如果按照所含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怎样分类?
2.对于化合物我们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可以产生哪些分类结果?
[归纳与整理]
⑵树状分类法
|化学物质
I”艮赛所含物质的种类数)
.I~~~~I.
:据姐成元素的种类数)
ICTI化件I
JI:
盘ris陶扇扃询ife
[实践与探究]
1、查阅资料并与同学合作,为石油加工后的产品或用途制作一张树状分类图。
2、选择熟悉的物质,制作一张交叉分类图。
提示:氧化物、酸、碱、盐等还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一步进行分类,化合物也可以分为无
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等。
[思考与交流]
1.在初中我们学习过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它们是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将化学反
应又可以按照哪些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呢?
[归纳与整理]
2.化学反应的分类:
"置换反应'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
复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
化学反应分解反应
"氧化反应
根据反应中物质得氧或失氧
还原反应
[思考与交流]
初中所学习的化学反应四种基本类型能概括所有的化学反应吗?我们应当用什么样的态度
对待对已学知识?
[实践与探究]
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将化学物质分成哪几类?每类物质具有哪些主要的化学性
质?你的这种分类采取了哪种分类方法?
2.查阅有关资料,列举几个具体实例,说明分类法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归纳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