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届广东省深圳市重点达标名校初三下学期4月中考模拟测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2.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制取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Sb2O3+2X═Sb2O5+2H2O。则X的化学式为()A.H2 B.O2 C.H2O2 D.H3SbO43.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A.1:1 B.2:1 C.4:1 D.5:14.下列所用试剂或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A.区分固体铁和铜--磁铁B.除去NaCl中泥沙--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区分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铜溶液--观察颜色D.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硬度--互相刻划5.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臭氧B.一氧化碳C.氩气D.PM2.56.2019年3月22日是第26届“世界水日”,主题为“Natureforwater”。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水区分CaO和CaCl2B.常见的水污染有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废水应该集中处理排放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黄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和活性炭的吸附后,就变成了软水7.固体碘受热升华,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碘分子质量变大 B.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碘分子体积变小 D.碘分子运动速率不变8.火力发电厂的燃料主要是煤,煤燃烧排放的SO2、NO2等污染物不仅会污染空气,还会形成酸雨。某发电厂处理NO2的反应原理为,则X的化学式是A.NO B.N2 C.CO D.NH49.R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B.R是KNO3C.②③中清液是饱和溶液D.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10.3Cl2+6NaOH5NaCl+X+3H2O的反应中,X的化学式是A.O2B.NaClOC.HClD.NaClO311.下列图象不能反映客观事实的是()A.往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B.往等质量的铝和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C.往CaCl2溶液加入Na2CO3溶液D.等温条件下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12.物质的下列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B.石墨烯质轻,用于制作轻便防寒服C.可燃冰用作新型燃料D.硬质合金用作精密切割刀具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Mg(NO3)2、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其中溶液质量和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加入锌粉的质量):当加入锌粉的质量小于m1时,溶液的质量为什么减少?_____当加入锌粉的质量在m1~m2g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当加入锌粉的质量大于m2时,向所得固体中滴加稀盐酸_____(填“有”或“无”)气泡冒出。1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化学能指导我们均衡营养,健康身体。①在六大营养素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糖类、___________和蛋白质。②维生素C能预防坏血病。右图为某品牌维生素C泡腾片说明书的部分内容。泡腾片溶于水时产生“沸腾”效果,是由于添加的酒石酸和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结果。预防疾病,精彩生活。①某同学经常胃痛。为了诊断,医生给她做了钡餐照影。“钡餐”是医用的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若误服碳酸钡,会引起人中毒。下列物质不能用于急救解毒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牛奶B硫酸镁溶液C硫酸铜溶液②医生诊断倩倩是胃酸过多引起的胃溃疡,建议她输液治疗,并口服抗酸药配合治疗。下列药物比较适合她病情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A斯达舒(主要成分是Al(OH)3)BStomaches(主要成分是Mg(OH)2)C奥美拉唑胶囊(主要成分是NaHCO3)15.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锶属于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如图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___。16.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物质。⑴利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性质可生产碳酸饮料。在一定量的水中要溶解更多的二氧化碳,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_色,其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有一包未知粉末,其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生石灰、氯化钠、硫酸铜六种物质中的四种。兴趣小组为确定其组成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甲组同学进行定性探究。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分析
(1)取少量该未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粉末部分溶解,
得到白色滤渣和无色滤液。
原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
白色滤渣不一定是原粉末中的碳酸钙,其理由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滤液中存在碱性物质。
(3)向(2)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
(实验二)乙组同学进行定量探究。实验测得固体B中含15g氯元素。试综合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进行分析。乙组实验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是:Na2CO3+2HCl=2NaCl+H2O+CO2↑和。该未知粉末的组成可能是。18.根据如图所示的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图中标号①所指仪器的名称:_______;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一般不用D装置收集CO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O2,若选择E装置用排水法收集O2,先将E装置装满水,将气体从__________(a或b)端通入。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某锥形瓶盛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内溶液质量与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1)反应至A点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2)计算反应至原溶液中氯化铜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3)在下图中画出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的关系图像(标出必要的数据)。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
A、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故A错误;B、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故B错误;C、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不会改变空气中氧气含量,故C错误;D、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火焰更旺,故D正确.故选D2、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参加反应的各种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不变,可以确定X的化学式为H2O2。故选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3、D【解析】
10gA完全反应生成8gC和4g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8g+4g-10g=2g,所以该反应中,每10gA恰好与2gB完全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10g∶2g=5∶1。4、C【解析】
A、磁铁能吸引铁,不能吸引铜,故可区分铁和铜,不符合题意;B、氯化钠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故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可除去氯化钠中的泥沙,不符合题意;C、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铜溶液都呈蓝色,不能靠观察颜色区分,符合题意;D、黄铜片的硬度比铜片硬度大,因此互相刻划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故选C。5、C【解析】
A、臭氧属于空气的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B、一氧化碳属于空气的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C、氩气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正确。
D、PM2.5属于空气的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点睛】空气的污染物是主要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6、D【解析】
A、氧化钙溶于水放热,氯化钙溶于水无明显温度变化,可以区分,选项A正确;B、常见的水污染有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废水应该集中处理排放,选项B正确;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可以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选项C正确;D、硬水需经过加热煮沸才能变成软水,选项D不正确;故选D。7、B【解析】物质由固态→液体→气态,分子间隔在变大,但分子的大小不变。本题中由于受热,因此内能增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剧8、B【解析】
反应前含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反应后现有1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所以应该还有2个氮原子,所以组成为N2,故选B。【点睛】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领域解释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9、D【解析】烧杯②中有100g水,其中溶解了60gR溶质,在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0g,氯化铵的溶解度小于60g,故R是KNO3。A.t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37.5%,正确;B.R是KNO3,正确;C.②中有100g水,溶解了60g的KNO3,恰好是饱和溶液,③中有没有溶解的固体物质,是饱和溶液,正确;D.因为不知道烧杯③中液体的温度,所以无法确定烧杯③中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故无法比较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饱和溶液的概念。10、D【解析】由3Cl2+6NaOH5NaCl+X+3H2O可知,反应前的氯原子、钠原子、氧原子、氢原子的数目分别是6、6、6、6,反应后的氯原子、钠原子、氧原子、氢原子的数目分别是5、5、3、0,根据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不变,X中应含的1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和3个氧原子,因此X的化学式是NaClO3。故选D。11、B【解析】
A、由图可知,滴加前,溶液的pH大于7,故是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故正确;B、往金属中加入盐酸,开始金属是过量的,盐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应一样多,故图象不能反映客观事实;
C、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当氯化钙反应完后,再加碳酸钠溶液,不再产生沉淀,故图象能反映客观事实;
D、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对于接近饱和溶液来说,开始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是“0”,也就是说起点不是“0”点;随着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到达饱和溶液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值,此时再加入硝酸钾固体,固体是不会溶解的,即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故图象能反映客观事实。故选B。12、C【解析】
A、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是利用膜分离将海水中的水分离出来,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石墨烯质轻,用于制作轻便防寒服,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可燃冰用作新型燃料,是因为可燃冰具有可燃性,利用的是化学性质,符合题意;D、硬质合金用作精密切割刀具,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变化。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锌和硝酸银的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随着反应进行溶液质量减小Zn+Cu(NO3)2=Cu+Zn(NO3)2有【解析】
(1)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且金属活动性差距越大反应越易发生。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Mg(NO3)2、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首先发生反应,Zn+2AgNO3=2Ag+Zn(NO3)2,当AgNO3完全反应后,锌粉与Cu(NO3)2溶液反应,Zn+Cu(NO3)2=Zn(NO3)2+Cu。当加入锌粉的质量小于m1时,是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随着反应进行溶液质量减小。故答案为锌和硝酸银的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随着反应进行溶液质量减小。(2)当加入锌粉的质量在m1~m2g时,是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u(NO3)2=Zn(NO3)2+Cu。故填:Zn+Cu(NO3)2=Cu+Zn(NO3)2。(3)当加入锌粉的质量大于m2时,锌过量,所得固体中含有生成的银、铜及过量的锌,向所得固体中滴加稀盐酸,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有气泡产生。故填:有。【点睛】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且金属活动性差距越大反应越易发生。14、油脂碳酸氢钠BaSO4CAB【解析】
(1)①在六大营养素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②酒石酸属于酸,能和碳酸氢钠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2)①某同学经常胃痛。为了诊断,医生给她做了钡餐照影。“钡餐”是医用的BaSO4。可溶性的钡盐有毒,硫酸钡是难溶于水和酸的钡盐,无毒。若误服碳酸钡,碳酸钡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钡,可溶性的重金属盐能电离出重金属离子,它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会引起人中毒,服用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品或将其转化为不溶于酸的沉淀,可防止人体本身的蛋白质被破坏,有解毒作用,牛奶富含蛋白质,硫酸镁溶液可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硫酸铜中含有重金属离子铜离子,本身有毒,故选C。②由于碳酸氢钠与胃酸反应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致使患有胃溃疡的病人胃穿孔,可口服含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的药物中和胃酸,故选AB。15、金属3887.62Sr2+【解析】
由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根据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判断为离子或原子,根据元素名称可推测元素种类。【详解】(1)也可根据汉语名称,推测锶元素属于金属元素;(2)由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知,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8;根据在元素周期表方格中最下方显示的相对原子质量信息,可知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3)图2所表示的粒子为锶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所得的结构,根据图一可知图二失去的电子数为2,可知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离子符号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锶离子符号为Sr2+。16、增大压强降低温度红H2O+CO2=H2CO3【解析】
试题分析:(1)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在一定量的水中要溶解更多的二氧化碳,可采取的措施是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其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H2O+CO2=H2CO3考点:气体溶解度,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分析
一定不含硫酸铜,
CaO+H2O=Ca(OH)2
Na2CO3+Ca(OH)2=CaCO3↓+2NaOH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有气泡生成
综合甲、乙两组同学的分析:(1)CaCO3+2HCl=CaCl2+H2O+CO2↑(2)Na2CO3、NaCl、CaCO3、NaOH或Na2CO3、NaCl、CaCO3、CaO(2分)【解析】试题分析:【实验一】(1)粉末部分溶解,得到白色滤渣和无色滤液。则原粉末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因为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白色滤渣不一定是原粉末中的碳酸钙,其理由是CaO+H2O=Ca(OH)2;Na2CO3+Ca(OH)2=CaCO3↓+2NaOH。(3)向(2)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有气泡生成,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实验二】向未知粉末中加入稀盐酸,反应并产生二氧化碳,一定有的反应是Na2CO3+2HCl=2NaCl+H2O+CO2↑和CaCO3+2HCl=CaCl2+H2O+CO2↑。因为甲组同学的实验已经表明,不管是原有的碳酸钙,还是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都将有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2)因100g15%的稀盐酸中含有氯元素100g×15%×(35.5/36.5)×100%=14.6g,小于实验测得的氯元素15g,故该粉末中一定含有氯化钠,故该未知粉末的组成可能是Na2CO3、NaCl、CaCO3、NaOH或Na2CO3、NaCl、CaCO3、CaO。考点:物质鉴别;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酸碱指示剂;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点评:鉴别物质,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与市政工程第三方质量安全巡查的意义与作用
- 二零二五年度船舶配件五金采购合同范本6篇
- 2025版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及演练验收合同3篇
- 石油工程师的工作总结
- 工业企业保安岗位职责
- 二零二五版卫浴建材市场推广与销售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学生走读课外实践活动协议2篇
- 二零二五版水电站电力系统智能控制权转让协议3篇
- 2025版消防设备安装及验收服务协议2篇
- 2025版专业园艺中心花卉种植与订购合作协议3篇
- 安踏运动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 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护理
- 淋巴瘤的治疗及护理
- 骨科抗菌药物应用分析报告
- 中职安全管理方案
- 百词斩托福词汇excel版本
- 高考写作指导常见议论文论证方法知识梳理与举例解析课件27张
- 玻璃反应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 高中英语新课标词汇表(附词组)
- 证券公司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中金公司
- 2022年高考湖南卷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