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9篇【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9篇小学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2、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交流识字方法,培养独立识字的才能3、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才能。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马字的由来。2、师生惧有关汉字的其他知识。第一课时一、导入小朋友,你们去过博物馆吗?都去过什么博物馆,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好,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到汉字博物馆去看一看。二、新课(一)自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来到汉字博物馆,我们首先要买票入内,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再给大家读一读,读对了,就请进去参观吧!2、学生以掌握的识字方法独立自学。(二)诵读正确读文,互检互查。1、读出本课自己画出的生字,请别帮助自己检查。2、学生互读课文,互相正音,共同进入汉字博物馆学习。(三)交流理解内容,拓展知识。1、读文,师:参观了汉字博物馆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要问吗?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汉字的知识,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3、谁想当汉字博物馆的讲解员,向大家介绍这节课你所获得的有关汉字的知识。(四)写字以人为本,激发写字兴趣。1、参观了汉字博物馆同学们的收获一定很大,博物馆的馆长也来到这里,要给同学们发纪念口,前提是同学们必须把本课的生字写得正确、美观,有信心吗?2、稳固识字,正确书写。3、观察老师范写过程,认真书写。4、评价书写,为态度认真,写得有进步或有示范作用的同学颁发纪念品。(五)练习1、找朋友汉gu铸tong距gui需xu似ju范hua龟si统biao兽shou标zhu骨han化fan2、本课的生字里,哪几个字能组合成词?如:容易第二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成立了探究识字小机密研究小组,并首次在校园里进展了活动,这节课我们就把各小组通过的活动所发现的识字小机密在全班进展交流汇报,你们愿意吗?(1)研究小组的建立采取自愿、自由、自主的原那么,即学生自原参加,自由结队,自主活动。(2)老师作适当调整,使不同才能的学生合理搭配。(3)每个小组选一名组长。(4)研究小组每周活动一至二次,地点可以在学校里,同学家里,草地上,每一个阶段,各小组在班上根据交流所发现的识字小机密,并打印在稿纸上贴在学习园地里。(二)交流各小组汇报探究结果。老师挑选其中有价值的写在黑板上,并对学生学习的态度、过程、方法、结果等进展多方面的评价。(三)完善学生对照教材上的识字四步法完善自己的识字方法。1、读书,根据提示弄清识字四步法的含义。把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大家结合识字理论,结合详细的字讨论解决。2、学生自己把识字新法补充在黑板上。(四)理论1、师述:看来,只要有探究的精神,就会知道很多识字的奥秘,同学们想不想试一试,看看这些识字方法自己窨掌握没有呢,请自读短文《一个字》,看谁自选与本课的生字交上朋友。2、交流自学所得包括:本课生字读音;识字方法。在交流中进一步稳固识字四步;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理解程度,交流故事谜底以及猜的方法,并引导学生也为这个字编一个谜语。(五)写字酒里的短横不要丢掉。猜字犭的第二个不出头。者字的第二横要写长些。第三课时一、谈话激趣。主持人:同学们好,幸运53节目又与您见面了,我是主持人李小勇,今天,我们要去字谜城一游,途中要闯过五个关卡,优胜者得到丰厚的奖品,快随我一起闯关吧!二、猜字谜读一读:女字多变化女和马字在一起,我有一个好妈妈;女和古在一起我姑是个科学家;女和老字在一起,我和姥姥在乡下;女和且字在一志,我和姐姐上学啦;女和未字在一起,我的小妹真听话。三、填一填:女和丑字组成;我们都是小。女和乔字组成,我们从来不撒。女和生字组成,人人都有一个。女和息字组成,敲锣打鼓娶妇。答案:妞,娇,姓,媳四、我问你答:例:问:什么字,四笔八个头,中间有水不外流?答:井字四笔八个头,中间有水不外流。什么字,一边绿,一边红,一边喜雨,一边怕风,秋字一边绿,一边红,一边喜雨,一边怕风。什么字,有心走快,遇食就可餐?字,有心走快,遇食就可餐。什么字,有马行千里,有水能养鱼?字,有马行千里,有水能养鱼。什么字,一个白天跑,一个夜里行?字,一个白天跑,一个夜里行。什么字兄弟十个力量大,什么困难都不怕?字兄弟十个力量大,什么困难都不怕。什么字,去一人还有口,去一口还有人?字,去一人还有口,去一口还有人。答案:慢、也、明、克、合。你又学会了什么识字方法?五、巧识汉字:一条小河,两岸杨柳。这是字。两口相连,空中高悬。这是字。又进村来,鸟语花香,这是字。和自己家人做生意。这是字。你能自己编个字谜吗?六、听话猜字:老师在卡片上写8个字:大乙心二公飞义六。请同学们读一读,全部记住。然后他说一句话,请同学们立猜一个字1、两根棍儿横着放,上棍短来下棍长2、又伸胳膊又*腿儿3、两根树枝打*儿,*内有个鸟蛋儿4、像只鸭了游,又像弯弯钩5、三条小鱼游,围住弯弯钩6、一根树枝往下弯,两只鸟儿边上站7、胡子两边分,嘴巴撅成三角形8、两个小不点称,抬根长棍棍儿。一个小不点儿,棍上跳着玩儿小学语文教案篇2学习目的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冲动、欢乐和自豪。3、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标准书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冲动、欢乐和自豪。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一、谈话导入1、每个人都有成功的经历,请大家简单地用一两句话说说自身做什么事成功了,成功后感觉如何?指名述说。2、大家说的都属于个人成功,有没有什么成功的事情是很多人甚至是几千、几万人努力的结果呢?指名述说。二、创设情境1、讲述北京申办奥运成功那神圣时刻的画面。2、记得这情景吗?谁看了,这是什么时刻?3、看过的同学当时心情怎样?三、初读课文1、激趣: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就非常生动地描绘了那感人的情景,请大家翻开书,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描绘的情景是否和你看到的画面一样。不认的字可以借助课文下边小礼物里的拼音,也可以互相请教。2、同学读书,老师巡视指导。要求同学边读边划出难读的词、句,并把这些词、句认真读一读。四、识字写字。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会读的同学先示范读一读,然后同学每个词读两遍,检查同学认读情况,可让同学单个读、指名领读、小组读来稳固。2、在朗读重点词句中进一步指导认读生字。如,第一段中的“喜讯传来……”一句,第二段中的“人们挥舞……”一句,第三段中的“人们相第……”一句,都包括了较多的生字,可重点指导读正确。3、出示单字同学认读,给这些生字找朋友,组成词语。4、说说记字的方法,结合旧字识字,反复重现稳固识字。5、写字指导:引导同学发现:拥、抱、扬三字都有提手旁,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泪、洋都有三点水,也是左窄右宽的字。提醒同学注意:1〕、京的上横、互的下横是长横;2〕申、洋二字的竖为主笔。3〕互字中竖折的竖和横折的折笔应该向左边斜。4〕匹字的笔顺是:横、撇、竖弯钩、竖折;5〕、泪是从眼睛里流出来的,所以右边是“眼目”不是“日”小学语文教案篇3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按照买项链和退项链把课文分为两个局部,并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出课文大意。掌握生字新词。教学准备:课件〔柔美的音乐〕、生词卡片。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新课。1、老师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真情无价。2、老师示范读,学生跟着读。3、老师引导谈话:同学们,你觉得什么是真情?能用生活中的详细事例说一说吗?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1、老师播放柔美的音乐,认真倾听老师朗读。要求:画出生字新词,考虑:课文中无价的真情发生在谁和谁之间?2、老师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老师强调要点。〔1〕字音:橱是卷舌音。〔2〕字形:庞是半包围构造,广字头书写的大小要能藏得住里面的龙,另注意龙上的撇和点都不能丢。3、老师再次出示含有这些生字的词语,大家一齐读一读,在读中稳固生字,积累词语。4、指名反应:文中的真情发生在谁和谁之间?5、老师小结:姐姐和妹妹间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而妹妹和店主之间那么是生疏人和生疏人之间的真情,这更是难得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细细体味这种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6、老师播放课件中的柔美音乐,学生自由读课文。三、读后说,理清文章的条理。1、再次播放音乐,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哪些自然段写的是妹妹买项链,哪些自然段写的是姐姐退项链。2、指名反应。3、老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按照买项链、退项链的过程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四、课堂小结。老师小结:同学们,读了几遍课文,你们一定和老师一样被文中的姐姐、妹妹、店主的真情打动了吧!他们都拥有一颗集真、善、美为一体的心,真是太令人感动和羡慕了。五、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两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继续学习课文,想像画面,知道店主为什么会把贵重的项链以几枚硬币的价格卖给小女孩,体会姐姐、妹妹、店主的真情。2、总结全文,拓展思维,启发学生用真心换真心,用真诚对待真诚。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姐姐退项链的那一局部内容。教学重点:知道店主为什么会把贵重的项链以几枚硬币的价格卖给小女孩。教学准备:生字新词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项链、手帕、不胜枚举、寂静、脸庞、小心翼翼、得意洋洋、满心欢喜、连蹦带跳。2、老师导读: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写的是发生在姐姐、妹妹还有一家商店店主身上的感人故事。这个感人的故事是围绕一条项链展开的。你能不能用这根项链把这个故事串起来。妹妹想送项链给姐姐——妹妹到商店买项链——店主把项链卖给妹妹——姐姐来退项链——店主把项链送给姐姐。3、师导:作者围绕条项链,为我们展示了人间用真情买不到的真情。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去感受这无价的真情。二、深化探究,体会真情。1、老师导读: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无价的真情分别表达在姐姐和妹妹之间、妹妹和店主之间、姐姐和店主之间。如今请大家读课文,用文中的详细事例来说明。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读文探究。3、集体反应。4、老师导读:妹妹要送项链给姐姐,是因为――〔学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中妹妹说的话〕5、老师质疑:可是,店主为什么要把贵重的项链以几枚硬币的价格卖给妹妹呢?请大家把店主人说明原因的句子找出来。6、指名反应后引导学生想像:同学们,当店主人理解了妹妹一家的境遇,体会到了妹妹这份真情的时候,他看着眼前的这个小女孩水想些什么?7、老师小结:是呀,姐妹间的真情深深地打动了店主,让他看到了人世间不能用金钱买到的真情,所以他以几枚硬币的价格把贵重的项链卖给了妹妹。当姐姐来还项链时,他把项链送给了姐姐。他的行为一样令人感动。他用自己的真情保护了姐妹俩的这份真情。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师导:同学们,小女孩、姐姐、店主这三个人,你想赞美谁?赞美她什么?2、指名反应:我想赞美,我赞美她。3、老师引导学生说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情故事。四、小结。老师小结:同学们,这美丽的瞬间留在了姐妹俩的心里,也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里,感谢姐妹、店主,他们用真情唤起了我们所有人的这份真情。六、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姐姐退项链局部。小学语文教案篇4教学目的:1、正确读写生字、新词,理解个别词语。〔重点〕2、纯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难点〕3、设计有关根底知识的练习题。4、初步理解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尝试〕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老师手中有两个大小不一的铁球。假如同时从同一高度松开手,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谁得出了这样的结果?2、简单介绍你对伽利略的理解。我所知道的他的情况有限,哪位同学向我详细介绍一下他的成就。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5课,看看伽利略是怎样得出“两球同时着地”这一结论的?二、小老师检查预习情况:小黑板出示预习目的逐项进展1、对根底知识的检查〔1〕小老师用自己的方式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是否正确、流利〕〔2〕小老师用卡片出示词语指名读、解释词语。〔针对学困生〕〔3〕小老师听写典型的词语。2、对课文内容的检查〔1〕课文主要内容写了什么?〔2〕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老师边听课边做记录,检查工作完后作补充、指导、评价〕三、课堂反应练习1、分组交流设计的题目。〔老师巡视指导。〕2、评选设计题目优秀的学生并给予鼓励。〔特别是学困生〕3、老师用小黑板出示练习题。〔重点是学困生〕4、反应课文主要内容。〔小黑板出示课文主要内容的练习题。〕四、学生提出预习中的疑难困惑老师做好记录,以待下节课解决。五、针对课文内容及疑难布置第二课时的预习内容板书设计: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伽利略〕小学语文教案篇5教材分析^p:《称赞》是九年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本单元的主题是:“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爱听好话,这是人们的正常心理,获得别人和社会的认可,这是人的正常需要。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想不到的效果。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p来代替学生的阅读理论。”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历为根底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p,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效劳。教学思路:1、课前通过学生欣赏4幅插图,初步理解了课文故事,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时机,让学生结合插图表达故事。2、在学课文前,进展反复的自由读,选择喜欢的段落读,小组读,分自然段读。然后在分角色朗读。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唤起学生的想像,锻炼学生的思维才能和表达情感的才能。3、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抓住了重点语句进展品读,让学生详细感受课文中的真情。4、创设情境,进展课文内容表演。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展角色表演。这个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同时又能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的才能。学习目的: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互相称赞带来的快乐。3、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朗读课文。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读通课文,在语言文字中学习生字,并且书写8个生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随机表扬:(你坐得真好!老师称赞你!)(你的学惯用品放得多整齐啊!我也称赞你!)(你们的精神真饱满,眼睛一直在注视着老师,我称赞你们!你们真棒!)听了老师的称赞,你心里感觉怎么样?2、我知道你们都非常的聪明、能干,平时得到的称赞一定少不了。请同学们用上“称赞”一词来说一句话。师:(你表现得那么好,确实该得到称赞;发现了别人的优点,是该好好称赞一番啊!)真为你们快乐,得到了那么多的称赞!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以“称赞”为题目的文章,随机出示:称赞(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让学生问)4、同学们问的题目非常好,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放录音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看图,考虑课文讲了谁称赞谁?出示:小刺猬——小獾〔他们在互相称赞〕学习生字“猬”跟读正音〔注意:词语连读时这个字念轻声〕看图片:我们对刺猬已经很熟悉了,浑身长满了刺,圆滚滚的,得意极了!可对于獾我们并不理解,那就一起看看它的长相吧!看图片____这两个生字:“猬”和“獾”都是四只脚的带皮毛的小兽类,所以都是反犬旁。2、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大声读几遍,读通每句话,标出自然段的序号。3、小组内自习生字,游戏“你指我读”。三、认读感知〔检查自读效果〕1、我能认认读带拼音的生字词语刺猬小獾板凳粗糙但是泄气黄昏椅子瞧留下(学生读,老师及时正音)认读没带拼音的生字词语〔开火车读〕小学语文教案篇6教学要求:1、对照插图读懂例文《我的自画像》,理解主要内容,结合习作提示,明白写人的要领: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性格、兴趣等展开介绍。2、画好自画像,在自我观察和互相提示下,写一段关于自己的话,注意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抓住外貌特征,通过神态的描写反映一个人的性情。难点:写出个性特征。课前准备:1、课本插图投影片。2、例文录音。3、用来画自画像的卡纸和小镜子。4、好词语表。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你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儿吗?拿出你的小镜子,欣赏一下镜子中的自己吧!杜小虎真逗,他对着镜子给自己画了张像呢!画好了,还写了篇作文,题目就是“我的自画像”,想读吗二、读懂例文1、指导看图。〔1〕小朋友,你看杜小虎给自己画的自画像,哪些地方画得特别像啊?指名说。〔2〕你能看图说说自己对杜小虎的印象吗?说给小小组的同学听。指名说。〔3〕小结:小朋友说得都很准确,他抓住了自己主要的外貌特征来画的,瞧那笑眯眯的眼睛,大大的脑袋,多得意啊。2、学习例文。〔1〕学生自由读例文。请小朋友自由地朗读杜小虎写的《我的自画像》,想想他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的。〔2〕对照插图,再读例文。小朋友,我们再来看看杜小虎的自画像,从这张自画像上,你能看出杜小虎是个怎样的孩子?我们再来读读杜小虎的习作,他把自己的特点写出来了吗?三、指导习作1、学生给自己画像2、同桌互相欣赏,提出修改意见。3、自由地把画张贴在黑板上,学生做“猜猜看”的游戏。〔1〕愿意展示自己的小朋友请把自画像贴在黑板上,其他小朋友把眼睛闭起来。〔2〕睁开眼睛,让我们来“对号入座”猜猜看,他们都是谁,把名字写在相应的画像旁,并说说你猜出的理由。〔3〕学生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并说出理由。4、学生练说。〔1〕请小朋友拿着自己的画像,就像杜小虎一样给同学们做一个自我介绍,假如小朋友觉得你说得不像,那就要请你唱歌儿啦。〔2〕出示“好词语花篮”,供学生写作时选用。活泼开朗天真烂漫美丽大方帅小伙愣头愣脑憨厚5、学生练写。〔1〕学生写草稿。〔2〕指名读。〔3〕师生评议。〔4〕学生誊写。〔5〕习作和画像展览。小学语文教案篇7教学目的1.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八、九自然段。3.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感受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4.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展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幸福欢乐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八、九自然段。教学难点1.理解句意:那翠绿的颜色,亮堂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抖。2.文中五处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没有加引号。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作者及鸟的天堂的资料。2.多媒体课件:展示大榕树的远景、近景图,鸟的天堂中众鸟纷飞的录像;出示有关练习题等。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读题质疑。1.同学们,在我国南方生长着一种美丽的榕树,有些榕树上住着许多鸟儿。鸟儿们成天在树上飞呀,叫呀,生活得那么自由,那么欢乐,所以人们把这儿叫做鸟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2.齐读课题。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选择有价值的问题简要板书〕二、资料交流,解决问题。1.针对以上问题,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2.检查交流情况。〔1〕能利用资料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如:鸟的天堂在哪儿?鸟的天堂里有些什么鸟?鸟的天堂是怎样形成的?……老师随机利用课件或展示台展示有关资料。〔2〕不能解决的问题存疑,留待理解课文时解决。三、检查预习情况。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谈谈你进展了怎样的预习?1.学生谈到生字新词的问题时,出示课件〔或小黑板〕检查字词认读情况。不可计数逼近静寂留恋停泊一株缆绳颤抖应接不暇一簇纠正缝隙昨天灿烂桨错过2.学生谈到读书时,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并请同学进展评议。四、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自由读课文,考虑:鸟的天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丽、榕树大、鸟儿多等〕五、再读课文,理清内容。巴金先生用他清新流畅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鸟的天堂那美丽神奇的景象。你们愿意再读读课文吗?1.默读课文,看看你从课文中又理解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分别在书上做好标记。〔给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2.小组内交流:〔1〕填空练习:课文写了作者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在,只看到了,没有看到,所以他认为;但当他第二天再经过时却看到了,他觉得。〔2〕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小组内交流解决简单的问题,把不能解决的问题进展整理。〕3.全班交流:解决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还不能解决的继续存疑,老师将与课文重点局部亲密相关的、比拟有价值的问题,简要板书在黑板上。学生可能会出现如下问题:1.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为什么我却没有看见一只鸟?2.昨天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确实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说我的眼睛欺骗了我?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而第二个不加?3.那翠绿的颜色,亮堂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4.为什么我对鸟的天堂有一点留恋?5.“鸟的天堂”〔或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六、作业:写字。提示:“株、桩”分别由“朱、庄”加木字旁组成,“纠、错、昨”与“叫、借、作”比拟记忆,知道它们都是左右构造的字,书写时左窄右宽。“浆”是上下构造,注意与“将”区别。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鸟的天堂》,理解了课文内容并给本节课留下了许多要解决的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化学习,追随巴金先生去鸟的天堂感受那里美丽和谐的景象。二、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1.作者第一次来鸟的天堂,他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板书:大榕树〕2.指名读第一次去鸟的天堂的内容,其他同学边听边考虑两个问题:①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大榕树?请找出有关语句。②课文描写了大榕树的哪两个特点?3.交流。①读一读你找的句子,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大榕树。〔板书:远、近〕②句子中的“逼近”可换作什么词?表示什么意思,哪一个词用得最好?4.〔课件展示〕就是这样的一株大榕树,作者从远到近,又描写了大榕树的两个什么特点?〔板书:大、美〕5.四人小组讨论,画下你找到的描写榕树“大”和“美”的句子,并读一读。6.出示句子,感受榕树的“大”和“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我看清了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局部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1〕自由读句子,从这句话里你读出了什么?〔树大、根多、枝多〕〔2〕你能用另一个词代替句子中的“不可计数”吗?〔“不计其数”〕〔3〕“卧”字说明了什么?想象:这个句子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能用你学过的词语赞美一下大榕树吗?〔4〕读句子,体会榕树的大!〔师范读,生评价,指名读〕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似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亮堂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抖。这美丽的南国的树!〔1〕齐读句子。〔2〕“堆”说明了什么?〔茂盛〕〔3〕榕树什么时候的叶子是翠绿的?亮堂的原因是什么?什么令它们发光?“颤抖”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颤抖?请给它换个词,比拟哪一个更适宜?“新的生命在颤抖”是什么意思?〔4〕面对一株生命力如此旺盛的大榕树,作者不由得发出了什么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5〕指导读句子。〔男生读,评价,女生读,范读,齐读〕7.在这两段里,作者抓住了大榕树的哪几个方面来写?〔板书:枝、干、叶、根〕8.齐读这两个自然段,作者笔下的大榕树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宁静、悠远、美丽、幽雅〕这种对事物静止状态的描写,我们称为静态描写。〔板书:静态〕三、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1.第一次来鸟的天堂,作者淋漓尽致地向我们展示了大榕树的静态美,第二次,他又看见了什么?课件展示。小鸟出来了,鸟的天堂里出现什么壮观景象?2.学生观看录像,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3.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这种热闹情景?〔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4.为什么出现这种热闹的场景?是什么把小鸟给引出来了?找出句子,朗读体会。5.从这段描写中,你又知道了什么?〔鸟的种类多,大小、颜色不一,形态各异〕6.指导朗读第13自然段。〔找出一对反义词:静寂——热闹〕7.这么多的鸟声,这么多的鸟影,作者有什么感觉?〔理解“应接不暇”的意思。从哪儿看出作者“应接不暇”。你能用“应接不暇”说一句话吗?〕8.哪一只小鸟引起了巴金爷爷的注意?找出句子,读一读。小画眉为什么兴奋?它会唱些什么呢?9.假如你就在鸟的天堂,看到这些,你当时的心情会怎样?带着这种心情读句子。〔个别读,评价,齐读〕10.你觉得小鸟出现后的热闹场面,和大榕树的宁静幽雅有什么不同?这种对处于活动状态的事物的描写,我们称之为动态描写。〔板书:动态〕11.作者终于看见这数不清的小鸟了,原来对于小鸟们来说,这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就是它们的——〔天堂〕啊!果然名不虚传。四、再读课文,练写讲解词。1.从描写大榕树和众鸟纷飞的情景中选择一局部,有感情地朗读。2.师: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通过对大榕树的静态描写和对众鸟纷飞的动态描写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无处不在的美。如今,“鸟的天堂”已经成了一处旅游观光胜地,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写一篇讲解词,介绍那里的美丽景象。3.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写讲解词。4.现场讲解。五、作业。朗读课文,背诵第8、9自然段。第三课时一、引入。上一节课,我们跟着巴金爷爷先后两次欣赏了鸟的天堂里一动一静的美丽景致,当他要分开这个美丽的地方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感受作者的留恋与赞美之情。1.指名读最后一段,找出写巴金爷爷分开时心情的有关词句。2.为什么作者对鸟的天堂有一点儿留恋?3.出示:昨天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确实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说我的眼睛欺骗了我?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而第二个不加?4.除了留恋,从这句话你还能读出什么?〔赞美〕5.指导用留恋、赞美之情朗读这一段。三、总结全文。1.课文写了作者先后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所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2.“鸟的天堂”其实就是指什么?〔大榕树〕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联络上下文找出原因。〔①大榕树周围环境安宁,风光幽静。②大榕树枝繁叶茂,便于鸟儿栖息。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保护。〕3.假如你生活在鸟的天堂,为使鸟的天堂更美丽,你会怎样做?4.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5.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6.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7.师总结:树与鸟,鸟与水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多么生动活泼的画卷哪!这里不仅有树的奇美,有鸟的欢乐之美,更有人与自然、与动物的和谐之美,所以这里才是真正的天堂。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更多的人间天堂。四、作业。1.选词填空。陆续继续连续〔1〕我们〔〕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2〕我们学校〔〕三年被评为“文明卫生单位”。〔3〕同学们〔〕走进了会场。2.读读下面的词语,用“逼近、应接不暇”各写一句话。不可计数逼近静寂留恋停泊一株应接不暇一簇纠正缝隙昨天灿烂3.课外找一找,读一读巴金先生的原文。备课参考巴金简介巴金,〔1904-20xx〕,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出色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代表作有小说《家》《春》《秋》、散文集《随想录》等。关于榕树常绿乔木,树干分枝多,树冠大。叶子椭圆形或卵形,花黄色或淡红色。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多年生的榕树,树枝可长出黑色的根须直垂地下,当它扎入土中时,又成为树干。榕树的叶、根、树皮均可入药。关于“鸟的天堂”“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约500年树龄的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浓荫覆盖着天马河河心岛上约20多亩土地,独木成林。乘小艇从近处看,枯藤交织,犹如原始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风光奇特迷人。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白鹤在早晨飞出觅食,至黄昏归巢;而灰麻鹤正好相反,是晚上飞出觅食,天亮时归巢休息。它们每天早晚一进一出,盘旋飞舞,交互更替,很有规律,场面颇为壮观。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时,路过此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一说是《小鸟的天堂》),更使鸟的天堂美名传扬四海。如今大榕树已成了一处旅游胜地,它的南面50米处建有观鸟楼,可以欣赏“鸟的天堂”、热带植物、农舍风光等。天马河中有游艇,可供游客观鸟和玩耍。巴金简介巴金,〔1904-20xx〕,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出色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代表作有小说《家》《春》《秋》、散文集《随想录》等。关于榕树常绿乔木,树干分枝多,树冠大。叶子椭圆形或卵形,花黄色或淡红色。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多年生的榕树,树枝可长出黑色的根须直垂地下,当它扎入土中时,又成为树干。榕树的叶、根、树皮均可入药。关于“鸟的天堂”“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约500年树龄的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浓荫覆盖着天马河河心岛上约20多亩土地,独木成林。乘小艇从近处看,枯藤交织,犹如原始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风光奇特迷人。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白鹤在早晨飞出觅食,至黄昏归巢;而灰麻鹤正好相反,是晚上飞出觅食,天亮时归巢休息。它们每天早晚一进一出,盘旋飞舞,交互更替,很有规律,场面颇为壮观。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时,路过此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一说是《小鸟的天堂》),更使鸟的天堂美名传扬四海。如今大榕树已成了一处旅游胜地,它的南面50米处建有观鸟楼,可以欣赏“鸟的天堂”、热带植物、农舍风光等。天马河中有游艇,可供游客观鸟和玩耍。小学语文教案篇8教学内容:语文人教版第九册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2、通过学生质疑与解疑,理解课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教学重点:理解鱼游到纸上和游到心里的关系;培养学生质疑与解疑的才能。教学过程:一、由题质疑,导入课文。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七课——《鱼游到了纸上》。读了这个课题,你觉得奇怪吗?〔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很好,同学们通过题目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假如大家仔细读读课文,我们还能提出一些问题。请大家认真地自读课文,边读边划,看还能提出些什么问题。二、自读课文,提出问题。1、学生自读课文,寻找问题。2、交流:你们能说说看,自己通过读课文提出了多少问题吗?〔学生举手,汇报自己提出问题的数量,鼓励提得多的。〕3、大家开动了脑筋,认真地读了课文,所以一下子能提出这么多问题,真不错。请你们把自己提出的问题放在小小组中讨论一下,看哪些问题大家都提到了,哪些问题你提到了,对方没提到,或对方提到了,你没提到。4、小组讨论说说你提出的问题是什么?〔重点的用小黑板出示,非重点的请其他同学简单答复后解决〕小黑板出示:①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②为什么说这是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特别”在哪里?③为什么说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它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三、再读课文,解决疑问。1、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很有价值,这些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呢?〔读读课文,与同学讨论〕2、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从课文中找找答案,能解决几个就解决几个。3、学生再读课文。4、有些问题同学们已经找到答案了,有些问题也许还没解决,大家先在小小组中讨论一下,看自己的答案与其他同学找的是否一致,不懂的问题也可以互相讨论。5、全班交流。①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因为这位青年画鱼画得活灵敏现,就像在纸上游动。〕②这位青年特别在哪里?〔说他特别,是因为他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③为什么说他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a、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从“老是”可以看出他总是这样;从“呆呆”可以看出他看鱼看得很入神。〕b、他有时工笔细描,……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练习朗读。c、他好似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d、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e、他告诉我,……忘了回家。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它与“先游到纸上有什么关系?”〔“先游到心里”指青年对金鱼观察很仔细,金鱼的形状已明晰地印在他的心里。它与“先游到纸上”是因果关系。〕四、总结全文,归纳学法。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我们理解到这是一位聋哑青年,但他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同学们今天学会了从课题和文章内容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读书和讨论来解决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运用这种方法来读懂课文。板书设计:(小黑板)①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②为什么说这是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特别”在哪里?③为什么说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它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说课材料:学生创新意识与质疑才能的培养是五年级的课题研究重点,我所选择的《鱼游到了纸上》这一课正是要展示学生的质疑才能与解疑才能。《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通过写在西湖玉泉的见闻,赞扬了一位画金鱼的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品质。这篇课文含义较深的词句较多,要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逐一加以理解,不能轻易地滑过去。其中,理解“游到了心里”的意思以及它和“游到了纸上”的关系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理解这句时可联络聋哑青年如何观鱼的内容,并启发考虑他为什么要这样专心致志地观鱼,同时结合“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他好似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来体会“游到心里”的含义。这堂课的主要设计如下:1、揭题质疑,再寻问题通过课题,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鼓励学生从课文中再找出其他问题。2、交流数量,讨论梳理找出问题后,让学生交流他找到问题的数量,表扬他们能积极动脑。请他们在四人小组中讨论自己所寻找到的问题,互相补充启发。3、归纳重点,再读讨论四人小组将他们的问题面向全班交流,归纳出几个重点的问题,非重点的由他们自行解决或互相解答。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在读中理解。4、全班交流,诵读体会通过读课文,小组讨论,学生将自己的答案在全班交流。最后通过诵读来体会文章的中心。这其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表如今:1、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被动参与学习的现象在课堂上屡见不鲜,它是一种低程度、低效率的学习方式,而主动学习是指学生对学习怀有浓重兴趣,发自内心想学,有“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是当前学习创新的关键所在,而这堂课的学习方式就是以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特点,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而且改变学生“迷信权威、死记、死背、死练”为大胆质疑和奇思异想”,保护开展了学生的创造精神。2、变“书本学习”为“理论学习”事实证明,在理论活动中学习知识,不仅让学生学得快,而且有利于创新。陶行知说:“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结论;结论生行动。”在理论中学生易于遇到新困难和产生新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这堂课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理论,促使学生养成主动考虑、认真分析^p、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进步他们的创新才能。专家评课: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老师要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无疑——有疑——无疑——有疑”的循环中探求,从而培养他们的刻苦钻研精神,进步创新思维的才能。首先,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设疑,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培养追根求、不断探究的精神。其次,要鼓励学生对问题进展质疑,放手让学生讨论,培养他们好求甚解的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紧急物资储藏与调配合同4篇
- 2025年度家具行业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合同4篇
- 2025年度酒店式公寓物业服务与管理协议4篇
- 二零二五版饭店租赁合同合同终止与清算程序2篇
- 2024年设备租赁合同及租赁设备的维修义务
- 2025年度个人股份投资退出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大米市场分析及销售策略咨询合同4篇
- 2025年度生物制药生产线自动化技术支持合同4篇
- 2025年度船舶租赁及维护一体化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环保材料搬运与回收利用合同3篇
- 2024年上海市第二十七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 信息技术部年终述职报告总结
- 高考满分作文常见结构完全解读
- 理光投影机pj k360功能介绍
- 六年级数学上册100道口算题(全册完整版)
-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单元检测卷带答案-人教版
- 帕萨特B5维修手册及帕萨特B5全车电路图
- 系统解剖学考试重点笔记
- 小学五年级解方程应用题6
- 年月江西省南昌市某综合楼工程造价指标及
- 作物栽培学课件棉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