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9篇-2_第1页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9篇-2_第2页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9篇-2_第3页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9篇-2_第4页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9篇-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9篇小学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的:1.能正确认读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2.能正确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学习,让学生树立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感悟文意。教学难点:朗读课文,感悟情感。教、学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做好铺垫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她是谁呀?(出示图片)你们瞧,棉花姑娘长得多漂亮啊!谁来夸一夸她?是呀,棉花姑娘长得白白嫩嫩的,穿着绿裙子,多么美丽呀!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一叫她的名字吧!(板书题目:棉花姑娘)二、激趣学文,整体感知1.同学们,请看这两幅图,说说棉花姑娘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出示棉花姑娘伤心的图片和开心的图片。)2.是呀,第一幅图棉花姑娘愁眉苦脸的,很伤心。第二幅图棉花姑娘开心地笑了。棉花姑娘从伤心到开心,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到课文里去找找答案吧。3.交流:你知道了什么?出示词卡:治病、燕子、别人、树干、突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吐出、笑啦。(1)学生认读。(2)同桌你指我读合作学习生字“治、燕、别、干、然、奇、颗、瓢、碧、吐、啦”,自主发现最适宜的识字方法。4.自由读课文。三、读通课文,识记生字1.遇到不认识的字要请教别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不添字不落字,注意停顿……)2.刚刚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1)第1自然段:本段有几句话?大家能读好吗?第二句:认读词语“治病”,识记“治”。齐读第1自然段。(2)还有难读的句子吗?“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指名读,齐读)3.课文中还有许多重点的句子,你们会读吗?出示句子:(1)“请你帮我捉害虫吧!”(2)“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助吧!”(指名读)4.你们真了不起,难读的句子都会读了,重点的句子也会读了,把课文连起来读有问题吗?如今就读一读吧,老师相信这一次你们会读得更好!5.指名按照自然段读课文。四、多种方法,稳固生字1.识记“燕”和“瓢”。(1)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生字中有两个字特别难,(燕、瓢)谁有好方法帮帮大家,说说怎样记住它们?(2)学生小组内分析^p。2.生字娃娃看见大家都认识它们了,心里特别快乐,就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玩“词语跷跷板”的游戏:跷跷板,在这里,一边高来一边低……词语:棉花、姑娘、治病、燕子、别人、树干、突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碧绿、吐出、笑啦。五、仔细观察,认真写字1.今天我们还要学会写七个生字:病、医、别、干、奇、星、七。2.请同学们看看,注意每个字的占格位置。3.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师范写、强调“病”的笔顺。5.请同学们描一个,写一个。6.展示学生作品,及时评价鼓励。第二课时一、认读生字,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一读,并组词。2.指名认读生词,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3.指名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二、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你们掌握得可真快,棉花姑娘看到这么能干的同学们可快乐了。大家看,(出示笑脸棉花图片。)棉花姑娘笑得多开心啊!2.可是,过了几天,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出示生病的棉花图片。)这时的棉花姑娘怎么了?棉花姑娘变成这样是谁弄的?(蚜虫)别看蚜虫又圆又小,其实蚜虫是许多农作物的敌人,它专吸植物的汁液。假如你就是可怜的棉花姑娘,如今许多蚜虫在吸你的汁液,你最想说什么?3.你能用“生病、可恶、蚜虫、盼望、治病”这些词语来说一说吗?能用几个就用几个。4.真了不起,你把棉花姑娘不幸的遭遇都说出来了。(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学生读课文)三、以读为本,理解感悟(一)问题入手,整体感知。出示第一幅插图:多可怜的棉花姑娘啊!大家联络自己生病的经历,想想棉花姑娘的身上长了许多的蚜虫,她的感觉会如何?有一个词最能表达棉花姑娘如今的心情,它是哪个词语?(盼望)谁能读出棉花姑娘此时的心情?(学生读)最希望的是什么?最渴望的是什么?对,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她如今最希望看见的是谁呢?1.指导读描写棉花姑娘心理的话。2.在句意不变的情况下,你能把“盼望”换成另一个词语吗?3.你们也有过最盼望的事吧,谁能用“盼望”说一句话呢?(二)图文结合,角色朗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棉花姑娘请了哪几位医生帮助治病,最后又是谁帮她治好了病呢?1.哪些医生来给棉花姑娘治病了?读一读课文第2~4自然段,指名答复。语言训练:(引导学生用“棉花姑娘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给她治病”的句式练习说话。)2.通过图片简介燕子、啄木鸟和青蛙及其对人类的奉献。3.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燕子的对话。4.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青蛙的对话。5.老师情景导读。(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燕子的话。)(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的话。)(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青蛙的话。)燕子走了,啄木鸟走了,青蛙也走了。来了这么多医生,都治不好我的病,看来我的病是治不好了……6.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七星瓢虫的对话。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四、课堂总结,合作表演1.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朗读好的同学,戴头饰进展角色表演。2.小结: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益虫益鸟,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组成局部,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地保护它们!小学语文教案篇2教学内容:学习按故事开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学生学习过程:一、听写生字词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1自然段(1)指名读。(2)读后讨论:这一段主要交代了什么?(3)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4)指名读塞下曲。齐读塞下曲。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读读议议。(1)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2)他是怎样的将军?(3)齐读第2自然段。3、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1)默读课文,考虑讨论:这一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讨论,相机板书:夜晚风吹草动以为有虎拉弓猛射)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2)练习朗读,对照挂图,说说李广射虎的经过。(3)继续讨论。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机敏、敏捷、善射、英勇沉着)(4)指导朗读。(5)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前两句。4、细读课文第4自然段。(1)轻读课文。(2)讨论。“蒙蒙亮”指什么时候?李广的随从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为什么全都惊呆了?(相机板书:清晨寻找猎物扎进石头)“深深地扎进”、“怎么也拔不出来”说明什么?(武艺高超,力大无穷)(3)指读课文。(4)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后两句。(5)将全诗的诗意连起来说一说。三、动画设境,感情朗读1、过渡:刚刚我们跟随课文朗读古诗,品味故事,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广的神勇无比。是的,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有这样“神勇无比”的将军驻守边关多好啊!学习了课文后,你再读《塞下曲》这首诗,感觉一定更深入了。(屏幕显示诗句:指名读)2、看得出来,同学们被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迷住了,相信你也一定更喜欢这首诗了吧,一起再来读读。(练习背诵古诗。)3、想欣赏一下李将军射虎的神勇气概吗?(欣赏动画)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拓展延伸,课外作业李广是我国历的一员名将,赞颂他的可不只是卢纶一人,唐代的大诗人王昌龄、高适等都写诗赞颂过他。我们王昌龄的《出塞》。(课件出示)跟老师读。作业设计:1、把《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理解李广这位射虎英雄。2、课外阅读《李广射虎》小说。再一次感受人们对李广的敬仰与思念。3、练习写话:板书设计:李广射虎胆大艺高神勇无比力大无穷小学语文教案篇3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三个生字。2.熟读短文,理解短文含义,知道数字12的兴趣所在,由此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探究词语中数字的含义。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生字,激发学生探究数字奥秘的兴趣。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朗读歌谣,学习3个一类字。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2”这个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有趣的,我们的生活与12有什么联络呢?同学们说出了很多,几天我们要读的这首短歌谣,精练地概括了12这个数字在生活中的用处,还非常有趣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二、朗读歌谣:1.数字12有什么奇妙的地方呢?请同学们翻开书自由读一读歌谣。2.指名读文。3.通过读文你知道了数字12有趣在哪里?关于12你还知道什么,补充一下。4.再读文,理解“学____觉新知少,探究奥秘靠钻研”三、学习一类生字。简jiǎn扩词:简单、简便、简化反义词:简〔繁〕,简单〔复杂〕成语:简明扼要、言简意赅、深居简出肋li胸部的两侧扩词:肋骨、两肋、肋条奥o部首“大”含义深,难于理解扩词:奥秘、微妙、奥运会重点注意强调:奥字的上半局部不封口。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教学过程:一、完成课后练习:1.读一读,写一写。练习扩词。简〔简单〕〔简洁〕奥〔奥秘〕(微妙)2.想一想,这些词句中的数字表示什么这道题可以先让学生通过预习,自己理解,汇报,老师在此根底上进展归纳总结。3、毛笔写字练习可结合写字课进展浸透和教学。二、布置作业:1.书写本课一类生字并扩词练习。2.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数字有特殊的意义。三、板书设计:有趣的十二简肋奥分别扩词小学语文教案篇4学习目的:1、体会侧面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2、感受老教授美妙的心灵。3、认识适时的鼓励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教学过程:一、导入。从《背影》到《甜甜的泥土》,在作者淡淡的表达中我们感受到了亲人之间的真情,其实,在素不相识的生疏人之间,也有令人动情的温情的故事上演。今天,我们来学习落雪的《惟一的听众》,感受字里行间所表现的人情美。板书:惟一的听众落雪通过这篇美文的学习,我们要到达三个目的:1、体会侧面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2、感受老教授美妙的心灵。3、认识适时的鼓励对人的成长的重要。〔出示投影,学生齐读学习目的。〕存在问题:由于备课的时间较为仓促,在定位知识和才能的目的时,确定“人物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为知识目的,但在对教材的把握中,经过评课,意识到假设改为“人物的侧面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或许会更好地把握文章内涵。二、讲述。希望通过45分钟的学习,同学们能有所收获。首先,请同学自由读课文,划出你不理解的字词和同学交流,并说一说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1、划出文中你不理解的语句和同学交流。2、说一说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出示投影,指一名学生读题〕〔1〕、学生自由读课文。〔2〕、学生交流。〔3〕、学生讲述故事。〔1名学生复述〕存在问题:学生在自由阅读的过程中,能很好地交流,但由于学生的认知或教者的点拔等方面的问题,使得学生提出的问题仅仅只有一个,即“当我感觉到这一点时,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这种力量是指什么?学生答:指我的一种自信。其实,有很多句子值得去理解,但或许是时间或点拔的方式,学生对此有点迷惑。在交流故事的过程中,一名学生讲述时,显得有点冗长,教者点评后,假设能及时挑一名学生再次复述,便能将学生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到达在简洁有力的故事内容的概括中明白文意。三、发现。同学们对课文有了一个大致的掌握,请问“惟一的听众”中的“惟一”是何意,听众又是谁?〔学生作答:“惟一”是独一无二的意思,听众是指老妇人。〕板书:老妇人刻画人物形象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在这篇文章里,着力刻画的是老妇人这个形象,在刻画人物时有多种方法,如语言描写,还有……〔学生答复,有细节、动作、神态、心理、细节,外貌、肖像等描写方法。〕说得不错,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一点友谊提示。刻画人物形象通常会抓人物的语言、心理、神态、动作、外貌等描写。有时也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相结合的方法,但都是为了表现人物性格,提醒文章主题。〔出示投影,学生齐读友谊提示。〕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走入“发现”环节,考虑:1、文章运用哪些描写来刻画老妇人的'?请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学生阅读、交流,找出关于老妇人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的句子,并读出来。〕板书:外貌语言动作神态2、找出描写“我”心理感受发生变化的句子,读一读。〔指一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划。〕问:我的这些心理变化是因为什么?〔学生:因为老妇人的关心和保护,鼓励和支持。〕板书:美丽、仁慈的心因为老妇人的这种鼓励,我走向成功之路,试想一下。试想一下,我第一次遇到老妇人时,老妇人就点明身份,并对我说“你拉得真不错”或“你拉得不好”时,故事的结局会怎样?〔教者出示投影,小插曲〕〔学生畅所欲言,计用时13分钟,12名学生作答。〕而文中的结局又是怎样呢?〔一学生作答,学生指出在最后一节,学生齐读最后一节,体会感悟。〕存在问题:本环节是这节课的重点环节,但由于教者的程度问题,导致应该教给学生的一些才能和方法,在教者匆匆的赶时间进度的限制下,让教学重点和难点,也是亮点和闪光点走向灰暗。假如在“发现”环节的第一个问题完毕后,告诉学生这些就是刻画人物时所通常采用的一些方法,另教者在学生答复“肖像”和“外貌”描写时,未能作出正确点评,加以区分。故反映了教者在教学过程中的机智尚欠缺,教学才能有待于进一步进步。再如第二个问题,便是典型的“侧面衬托”,教者只要引导学生读第二节中“嘿,毕竟有人夸我了”等句便可一下子带入“侧面衬托”中去,从而水到渠成地完成知识和才能目的即“体会侧面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文章真正的玩味所在还在于老妇人的不同寻常,文中的“我“是从妹妹那儿得知老妇人是一位最有声望的教授的,但在文中却有屡次暗示,如三次“平静”等语句。由此便可明白文章之所以这样安排情节的原因了。在“小插曲”的安排上,还可让学生侧重于分析^p“我在老妇人点明身份和未点明身份”这两种情形下获得成功有所区别,这样的比拟也许会比设计的“小插曲”更有回味的余地。四、启示。当我们走出“发现”环节,我们对课文已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请同学说说你的感受。读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哪些启示?〔出示投影。〕〔学生说自已的感受,计7名学生〕五、心灵语丝。面对每一个人,我们都可以让鼓励像花儿一样盛开,这可以是一个眼神,可以是一个抚摸,也可以是一个微笑、一句话语。请你:以“鼓励”为话题,说一句话。例:无言的鼓励是成长的奠基石。〔出示投影〕〔学生用1分钟考虑,作答,计3名学生〕存在问题:四、五环节是这节课的一个总结,它考察了学生对这篇文章的把握和思维的发散。应该说学生能从课文的学习中得到一些启示,或许,这便是教者在这节课中的一些抚慰吧!小学语文教案篇5一、学习内容教材:“我是小学生”;《丛书》:“上学歌”,“坐得正”,“上学一日歌”,“上课守纪律”,“课间平安牢记心”,“保护眼睛”,“播送操”,“做早操”。二、学习目的1、观察图画,听读儿歌,朗读文章,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2、认识同桌、周围同学及老师,熟悉教室,参观学校,感受同学的友爱、老师的亲切、校园的美丽。三、学习流程(一)创设情境,提醒课题1、播放《大中国》;2、看插图,想多民族;3、讲民族故事。(二)看图说话,听读句子1、介绍____;2、认识国旗;3、想长城。(三)唱一唱,跳一跳1、《我们的祖国是花园》;2、边唱边跳。(四)链接阅读《丛书》文章“上学校”,“上学多好”,“我们班里朋友多”,“太阳公公起得早”,“吃饭歌”,“值日歌”和“好学生”。小学语文教案篇6教材分析^p: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在本次习作中,学生进展片断练习,写写自己的长处和本领,教学目的:1、写自己长处和本领的片断,能通过记叙一两件详细的事例来表现,做到语言生动详细。2、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长处,并能有条理地表达出来。3、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难点:能通过记叙一两件详细的事例来介绍自己的长处和本领。教学准备:学生习作片断假设干。学生自备照片,学生采访爸爸妈妈的文字资料。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两个片断描写。2.说说自己的长处和本领。选取其中的一、两个说详细。教学过程:一、读范文。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自己的本领。我们一起来读读两个写自己长处和本领的片断。生读范文。考虑:小作者有什么本领,是怎样来表现的?总结写法:1.点明自己有什么本领和长处?2.记叙一两件详细的事来表现自己的本领。3.语言生动,尽量用上好词好句。二、交流。你有什么本领和长处?生小组交流。指名学生说。第二、三课时教学目的:生进展片断习作练习教学过程:生写作,师巡视指导。指出问题。修改后交流佳作,指出问题所在。小学语文教案篇7教学目的:1、认识生字4个。2、积累一些形容大雨等自然现象的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人们互相关心、互相保护的真挚感情。4、题回“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的人文思想。教学重点:通过排演课本剧练习复述。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想象故事中的情景,感受那一份深深的、浓浓的真情,体会小萨拉的优质言行所表现的仁慈品质和进取精神。教学过程:一、引入1、师:小朋友,在你们家中谁是最弱小的?2、出示课题12、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3、读题质疑可能出现这几个问题:1)这句话是谁说的?2)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3)在课文中到底谁是最弱小的?二、自学1、分学习小组进展自学,要求:1)自学生字2)读通课文3)解决问题2、交流反应1)出示词语,学生互教互学音形义。2)根据爱好分小节读课文,互相评议。三、新授1、指名交流解答问题,指导朗读。1)答复“这句话是谁说的”出示:如今……萨拉问道。指导朗读2)答复“谁是最弱小的”出示:滂沱大雨……毫无自卫才能。指导朗读3)答复“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联络风雨来时一家人的表现,体会一家人互相关心、互相保护、和睦美满的真挚感情。出示:萨拉朝蔷薇花丛走去……盖在……指导朗读2、师小结:对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3、齐读课文四、表演1、语言直播厅:找找好朋友,准备表演课本剧。2、小组表演,师生评议。小学语文教案篇8教学目的:1、会认16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发奋向上的精神。3、喜欢读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汲取力量,陶冶情操。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理解笋的特点和样子。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认16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发奋向上的精神。教学重难点:目的1、2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是——(板书课题:笋芽儿)齐读课题。(读准题目)这篇课文也是描写——春天的景象。二、检查预习1、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如今老师想问问你们,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指名交流)师:那谁知道课文写的什么?(指名交流)板书:生长过程师:课文的内容你们理解了,但这课的生字可不少啊,怎么样,你们都把它们解决了吗?2、检查生字读音(课件出示词语)(1)自读。(2)指名读。(3)集体读。师:如今生字自己跑出来了,(课件)谁愿意第一个读给大家听?1、指名读。2、集体读。3、男女比赛读。4、同桌互读检查5、集体读。师:课文中的拦路虎都被我们解决了。下面我们学习课文会更顺利。三、质疑、答疑(一)质疑师、观察第7页插图,看到这些笋芽儿你想说什么?我们可以说()的笋芽?(指名说)师:多得意的笋芽儿呀!(板书:芽儿)你再看笋芽旁边的竹子,那是笋芽长大以后的样子,可以说()的竹子?(板书:竹子)《笋芽儿》优秀教学设计师:(师在两个词语之间画一个箭头)如今能提出什么问题?或者你想知道什么?师:笋芽儿的生长过程到底是怎样的?最后长成强健的竹子都依靠谁的帮助呢?请你们读一读课文,解决这个问题好吗?(二)答疑1、指名交流(根据学生答复板书:春雨雷公阳光)2、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再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根据自己的体会读,然后小组交流读,互相评价)3、指名读评价。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复习稳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2、学写本课生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笋芽儿》这一课,谁愿意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得什么?2、集体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二、指导写字师:这节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