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小学数学说课稿小学数学说课稿小学数学说课稿1一、设计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开展程度和已有的知识经历根底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根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根本理念之一。基于以上理念,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中老师始终“讲”、学生被动“听”的场面,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出了“引导探究学习,促进主动开展”的教学改革思路,并且构建了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纵向构造,即“设疑激情———引导探究———应用进步———交流评价”的根本教学形式。二、设计思路〔一〕关于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93—99页的直线和线段的认识。在本学段中,学生将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根本特征,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开展空间观念。而直线和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的起始概念,也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的根底。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在这一学段的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究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关于教学目的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直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特征,初步学会画直线和线段。2、使学生学会量线段和画指定长度的线段。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直线和线段,会量线段和画指定长度的线段。教学难点是理解直线的特征。〔三〕关于教学流程为表达本课的设计理念,我自主构建了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根本教学形式,即“设疑激情———引导探究———应用进步———交流评价”。1、设疑激情:生活化、活动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消费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在导课中出示学生生活的校园环境的一角的简笔画,组织学生给简笔画中的线条归类,引出课题“直线”。2、引导探究:当学消费生探究欲望和兴趣之后,老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考虑、交流去探究知识,从中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并且强调学生建立空间感、符号感、数学感及鉴别构造和规律的才能。老师只是引导、参与学习,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生动场景。在新课教学中,我组织学生通过观察、考虑、交流,理解直线和线段的特征及两者的异同,并通过自主操作、交流,掌握画直线和线段、量线段的方法。3、应用进步: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理论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知道遇到问题试着运用数学方法去探究问题和解决的途径,以逐步形成独立探究的习惯和大胆探究的精神。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线段,分辨出某一物体由哪些线段组成等与生活亲密相关的情境问题。4、交流评价: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性学习,获得了新知识、新经历,无论是认知,还是情感,都全方位地得到开展,再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历,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历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的要求,形成自我反应机制。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别人的学习。如教学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各小组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感想,你的表现如何,并且把你的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三、教学过程(相关图形参见课件)(一)设疑激情〔利用生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1、多媒体出示描绘校园一角的画面,有假山、流水,还有太阳、小鸟、教学楼以及小树、各种花。2、引导学生欣赏图画,感受校园美景,激发热爱学校的情感。然后去掉颜色,成为一幅线描画。3、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这幅画是由什么构成的?这些线有什么区别?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小组讨论完成〕4、汇报:以一株花为例,请学生给线分类。多媒体显示花变大,各线条间稍分开。指名分类,随着学生的指点,线跳入相应的框中,框下分别注有直的线、曲的线。5、引出课题:像这样笔直的线,是直线(板书),今天的课我们就来研究这种直的线。(二)引导探究1、认识直线:〔1〕认识直线的特征:课件出示妈妈织毛衣的场景的照片,突出散落在地上的绕来绕去的毛线。问:它是什么形状?老师把它这样〔用手把线拉直〕〔变直了〕,这种线你能给它取个名称吗?〔板书:直线〕。这是一条直线,它有什么特征?老师把毛线一点一点拉长问:”还可以拉长吗”〔可以〕如今老师一个人不能把它拉长,谁来帮老师拉一拉?请两位同学上来拉。老师问:”还可以拉长吗?假如它不断地拉长,请你想象一下,它可以拉到哪儿?”从中引出直线的一个特征:无限延长〔板书:无限延长〕,那它有尽头吗?引出直线的另一个特征:没有端点〔板书:没有端点〕小学数学说课稿2〔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师:同学们,在上课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好吗?〔同学们都拍手称好〕故事讲完后,由坏狐狸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昨天房子被我推两下就塌了,而今天怎么推也推不塌呢?来引发学生的考虑,在学生深思不解的情况下,老师顺水推舟地引出课题,并板书:三角形的特性。〔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a:三角形的定义师:先请同学们拿出数学用具盒翻开钉子板,在上面用最快的速度围成一个三角形;再请同学们在图本上画一个三角形;最后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数一数、摸一摸三角板的角和边,并说一说你对三角形的认识。师生总结三角形的定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用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既打通了数学与生活间的无形屏障,又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欢松的心情投入到学习当中。问题的悬念,有利于进步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消费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里主要是回忆学生对三角形原有的认识,起到一个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同时,老师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进步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设计意图b: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先让学生自学书本第81页的内容,并画出三角形的各个局部的名称,再请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拿出并指着自己的三角板向同伴说出三角形各局部的名称。c:三角形的高的画法请学生自学书本第81页的内容,理解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定义。并在此根底上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历,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究尝试画高;然后,老师示范讲解三角形的高的画法;最后出示练习,让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d:三角形的稳定性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三角形,然后质疑:“这些三角形有什么作用呢?”接着让学生拿出已准备好的学具,通过比照、推拉三角形与四边形,交流比照结果并归纳出结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鼓励学生学会自学,独立考虑,在同伴面前敢于发表意见,与同伴们分享学习成果,进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在学生已学会了画平行四边形的高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通过自学并调动学生原有的经历去独立考虑、去逐步探究,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并通过练习,使学生对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而打破这节课的重难点。这个环节是根据新课标“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拟和记忆,动手理论,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才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理念设计的,主要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师:如今哪位同学可以答复坏狐狸提出的问题呢?“为什么昨天,我推两下房子就塌了,而今天怎么推也推不动呢?”〔三〕深化训练,拓展延伸1、生活中的三角形。a:出示挂图,让学生去观察并联络实际举例说说生活中的三角形,再说说它们的用途。b:做生活的小能手,老师的椅子总是摇摆不稳,谁能帮老师修理一下,怎样才能更巩固呢?2、辅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的1、2、第1题,说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名称,并各画出一条高。第2题,围篱笆。“哪种方法更结实,为什么?”一个问题,既翻开了学生心中的疑惑,又到达了一个前呼后应的效果。将生活实际与一种情景联络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目光来观察周围的事物。使学生可以正确地认识三角形的特性,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表达“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生活化”的理念,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这些有序而多样的练习,既稳固了学生学过的知识,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理解、分析^p、推理的才能,有趣的数学在学生们的积极主动的探究中显得更有味道。3、发挥想象,巧摆七巧板a:出示课件,〔并播放轻松的音乐〕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欣赏平面图形组合图,并观察它们组成了什么图形?b:小组合作,摆出七巧板,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用不同的图形拼出一幅图,再进展小组评比。〔四〕质疑反思,总结评价师:今节课你掌握了什么?学生在小组内谈收获,评价得失。课堂总结。创设情景可以渲染学习的气氛,也可以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小组合作学习既表达了团队的精神也使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通过让学生在组内谈收获、评得失,促进学生的思维开展,全面进步学生的综合素质,表达“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理念。小学数学说课稿3一、说教材分析^p,学情解析,目的定位〔一〕教材分析^p:《方程的意义》是第二学段北师大版四下第七单元第二节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了四年用算术思想解题后,在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同时也是今后学习运用方程解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问题的重要根底。《方程的意义》对于儿童来说是一堂全新数学概念课,是算术思维的一种提升,是数的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在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根底上,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工具,从列出算式解开展到列出方程解,从未知数只是所求结果到未知数参与运算,思维空间增大,这又是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一次飞跃,它将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进步到一个新的程度。〔二〕教学目的: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历以及新课标中概念教学的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为:1.结合详细情境,理解方程的含义。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3、经历从生活情景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亲密联络。4、让学生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三〕教学重难点列方程时的数量关系与列算式时的思维过程有着明显不同。用算术方法列算式时的数量关系是充分运用数量的运算得出未知数量,它把和未知完全隔裂开来,条件作为一方,要求的问题为另一方。而列方程的数量关系,是把和未知交融起来,共同参与运算。从列算式求答案的习惯思维转向列方程表示等量关系,学生的思维会有一定的困难。基于以上的考虑,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方程意义的理解以及在详细情境中建立方程的模型。教学难点是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二、说教学过程整堂课以“一切为了学生开展”为出发点,在不任意增加知识点,不任意拔高教学目的,并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地前提下,我对教学内容进展了大胆的改革。教学活动安排了五个环节:1、创设情景,抽象出等量关系等式是方程的生长点,学生在前几册教材里对等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有利于方程概念的建立,我在教学中借助天平首先让学生体会等式的含义。活动一:感知平衡,体会等式含义课件出示一架天平,在天平一边放上两盒一样重的牛奶〔250克〕和另一边放上一杯500克开水〕,请学生仔细观察后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再请学生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如今所处的状态。从学生的熟悉生活情境入手,既让学生从天平“平衡”中体会到等式的含义,又能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活动二:观察发现,抽象出等量关系我创设3个详细情境,让学生观察天平从不平衡到平衡的变化过程,真正体会天平左右两边的质量相等,可以用等式表示。通过天平的动态变化得出假设干个不同的等式,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等式含义的理解。这样设计,主要是给学生创造一个用眼观察,用脑考虑的时机,让他们亲自感知多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的来,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不僵硬的塞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让学生充分经历方程模型的生成过程。2.引导分类,抽象出方程的意义运用刚刚得出的式子进展分类,并让学生说说分类标准,从分类中直接导出本节课的课题:方程,在此根底上,再次让学生观察,讨论与交流,得出方程的特点,从而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这样的设计我主要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大胆设想、敢于发现、抽象概括的时机,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真正体会到自己获取知识、发现知识的成功乐趣。3.分层练习,稳固新知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找方程”、“猜方程”和“列方程”三个活动。通过活动加深理解消化稳固所学的知识,并应用所学知识灵敏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数学游戏“猜方程”的出现,能引起学生强烈的争论,让学生在争论中稳固方程与等式的概念,使教学到达高潮,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稳固新知的过程中。4.小结新知,明确收获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新知进展一次梳理,通过总结概括再次让学生体验到探究新知的乐趣。5.拓展延伸数学来于生活,又效劳于生活。我设计了用方程表示出把我们俩变得一样重的方法,这样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着不同的开展。〔说说本节课的得意之处和遗憾地方〕小学数学说课稿4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的教学(课本35页,例题2、例题3、及做一做。)2、教材分析^p《解比例》教学设计紧紧抓住“比例的根本性质”在比例与简易方程之间起到桥梁作用这一点展开,较好的表达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参与教学过程、展示才华的时机,从而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教学目的: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程度,确定以下教学目的:课时教学目的分三个围度:(1)、认知:使学生认识解比例的意义,学会应用比例的根本性质解比例。(2)、才能:使学生进一步稳固比和比例的意义,进一步认识比例的根本性质。(3)、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4、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的安排特点,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1、认识解比例的意义。2、应用比例的根本性质解比例。5、说教法: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打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拟——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6、说学情、学法:学生是在学习了比、比例和比例的根本性质后学习解比例的,比照例的内项和外项已经认识,为了更好的表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主要采用了以练习法、讲解法和自学辅导法等。二、说程序设计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才能开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想不想去旅游?(想)如今跟老师一起去北京世界公园去看一看,好不好!(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并让学生说图片的认识,适当教育)(这样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对这节课的注意。)复习引新出示按1:25制成,模型高度是5.86米,实际高度是146.5米的金字塔图片(1)同学们请用这四个数写一个比例,(请学生展示作品)。(2)比例同学们已经写出来了,那么谁来说说什么叫比例?(表扬学生)(3)比例的根本性质是什么?(学生齐说)2.根据比例的根本性质把上面的比例改写成积相等的式子。(板书)(二)教学新课1、出例如2。(1)、提问:这道例题和刚刚的复习题有什么不同?你能用比例的根本性质来求出未知项x吗?(自己先想一想,再动笔写一写。)(2)、学生汇报解答过程。(3)、提醒课题例题2就是求比例中的未知项。(板书:求比例里的未知项)从例题2可以看出,根据比例的根本性质,假如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里另外一个未知项.这种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就叫做解比例。(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会应用比例的根本性质来解比例了吗?(能)出示练习题8U12=XU45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教学例3。出例如3:(略)请同学们用比例的根本性质来解这个比例,求出未知项x,自己先想一想,有没有方法做。再试着做做看。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第一步的根据是什么,并向学生说明解比例的书写格式。然后老师指出:解比例一般按比例的根本性质写出积相等的式子,再求未知数x。3.出示练习题(略)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4.小结方法。提问:你认为根据比例的根本性质要怎样解比例?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课堂小结。:这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是怎样应用比例的根本性质解比例?说板书设计:根据学生的学____点,更容易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我设计以下板书。小学数学说课稿5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百分数中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百分数的的意义和写法,掌握了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的根底上学习的。学情分析^p:根据教材特点,我也对学生做出了以下分析^p学生的根底知识掌握情况还可以,同学之间的互相质疑,解疑的才能有一定的程度。但学生在分析^p信息、处理信息的才能较薄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不强。二、说目的: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与本课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学情和设计理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教学目的。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计算,主动探究的活动,认识利率,初步掌握利率计算及作用。进一步进步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进一步进步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三、说教法我试图引导学生通过以下的学习方法掌握新知:1、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2、抽象概括法,让学生通过抽象,概括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3、互助学习法,在互助合作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四、说过程根据本节课的知识构造及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开展程度,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尊重学生,注重开展”的课堂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一、情景导入;二、新课讲解;三、稳固练习。详细教学过程如下:1、情景导入。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不断开展,人民收入增加,人们可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这样一是支援国家建立,二是对个人也有好处,既平安和有方案,同时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么,怎样计算利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2、稳固练习(1)介绍存款的种类、形式。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2)、阅读P99页的内容,自学讨论例题,理解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和含义。(3)、学会填写存款凭条。(4)、利息的计算。3、稳固练习。“数学自生活而应用于生活”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下面,我继续沿着抗震救灾这一主线设置情境,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在练习的设计上,我兼顾了习题的层次性和开放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练习,以求训练思维、培养才能、形成技能。1、小华把得到的2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她准备到期后将钱全部取出捐给“希望工程”。假如按年利率2.25%计算,到期后小华可以捐给“希望工程”多少元钱?2、李老师把20xx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五年,年利率是3.60%,利息税率为20%。到期后,李老师的本金和利息共有多少元?李老师交了多少利息税?3、小明的爸爸打算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三年后用)。他如何存取才能得到最多的利息?第一题的情境设计为希望工程捐款,在问题的设计上需要学生仔细考虑,真正理解问题的含义后才能做对,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才能。第二题目的是要检验学生对本课例题的理解程度。第三题为开放性题目,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开展。总之,作为教育者的我更加注重在数学课中自然地融入思想教育,尽可能的使数学课堂凸现人文精神,使每一个孩子才能得以进步,情感得以升华!小学数学说课稿6一、教材简析1、教学根底《猜生日》是北师大版第五册第七单元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有关知识,会判断大月、小月及第几季度、会看日历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教材创设了过生日的情境,通过猜生日这一活动,让学生运用大月、小月等有关知识判断,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为以后一天的时间、24时计时法,形成有关时间的知识系统打下根底。2、教学目的①知识目的:结合详细活动,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从数学角度对待与时间有关的问题。②才能目的: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独立考虑,勇于提出自己观点,及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才能。③情感目的: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络,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关心别人的情感。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结合详细活动,推算出某人的生日。教学难点:对推算方法的理解、掌握。二、教学过程㈠故事激趣,导入课题。把学生熟悉的小红帽故事编出继集,7月1日,放暑假了,小红帽要去外婆家为外婆过生日,再过一星期就是外婆的生日了,创设情境复习大月、小月,季度等有关知识,激发学生的信心与兴趣。最后同事实导出课题“外婆的生日是哪一天呢”?我们一起来“猜生日”。㈡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猜猜外婆的生日——“再过一星期就是外婆的生日了。”学生自主探究。答复,师板书出学生的推导过程。①一星期有7天。1+7=8,所以是7月8日。②一天一天的数。〔师和学生一起边翻日历边齐数。〕2、猜熊奶奶的生日。创设情境:熊奶奶也来为外婆祝贺生日,小红帽问熊奶奶的生日,熊奶奶说:“我的生日是上个月的最后一天。”学生考虑:“上个月的最后一天是几月几日。”生答师板书。7月的上个月是6月,6月的最后一天6月30日。3、猜小帽的生日。淘气的小红帽要考考大家,她要大家猜猜他的生日,“今天是7月8日再过30天就是我的生日了。”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解决。生答复出几种推算的方法,师板书出来。①7月是大月,7月8日中有31天,用8日减去一天,给30天,凑成31天,8日少了一天成了7日,就是8月7日。〔〕②在日历上一天一天的数。数过30天,就到了8月7日。③8+30=3838-31=7得出8月7日。〔〕④7月8日再过23天,满31天,30-23=7,剩下的7天就是8月份的,得出8月7日。最后引导学生说说哪种方法,最简便,并总结:抓住了7月是大月有31天,〔〕先凑出31天,剩下的7天,就是8月份的了。4、猜老师的生日,“老师的生日在一年中的倒数第3天。让学生猜出老师的生日,写在卡片上,并写上一句祝福的话。学生出现两种答案:12月28日,12月29日。师引导学生倒数:31、30、29,得出正确答案是12月29日,并引导学生得出倒数第3天是指导经过了两天,到了第3天,应该用31-2=29。而不能用31-3=28。㈢拓展运用,解决问题1、合作探究,互猜生日。[+_xxJXSJ.+}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的生日编成一句话,让别人也来猜一猜。2、考虑:豆豆12周岁,只过了3个生日为什么?3、课后小结:师生谈话。㈣布置作业回家后,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来玩猜生日的游戏,比比看,谁猜得又对又快。三、教学方法选择㈠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猜生日》这节课,教材中只有3句话“我的生日在这个月的最后一天”、“再过30天就是我的生日了”,“我的生日在一年中的倒数第三天”。看似简单,其实可挖掘的内容很多,为了让孩子有高昂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我构思了“小红帽”的续编故事,用现代教学手段,电脑课件呈现,把教育内容溶于其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开展,教学内容有层次的逐步展开,寓教教于乐,不断的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㈡注重体验,鼓励自主探究。我采用了谈话方法进展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经历的丰富性和差异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探究设计了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使不同知识程度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互补互学。进一步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交流中,使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并让学生选择最优化算化,浸透最优化的思想。㈢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生活化。生日与生活亲密联络,通过猜故事人物的生日,猜老师的生日,同学之间的互猜生日等活动,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到数学知识,于生活还可以运用于活的乐趣,体会数学的生活化,最后,我布置理论作业,让学生回家与家长玩猜生日的游戏,进一步突显数学的生活化,让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到达课虽尽,趣犹在的良好效果。四、板书设计〔外婆的头像〕:〔熊奶____像〕:7月1日7月8日7月6月6月30日〔小红帽头像〕:〔老师头像〕:12月29日7月8日8月7日31-2=29小学数学说课稿7一、说教材:《简便计算》这一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八册数学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并且对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以及除法的定律有了初步认识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本节课力求突出以学生开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要求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主,通过学生的观察,归纳,运用等数学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纯熟地应用乘法结合律和连除的简便计算等一些定律并把前面一节课所学知识与今天的内容联络起来,从而更好地进展简便计算,到达灵敏运用的目的与效果。二、说教法: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打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自学讨论法进展教学。师生作适当归纳或总结性的讲解;最后进展稳固练习。通过这种教法,引导学生充分提出问题并充分讨论问题,充分表达学生的主体性,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活动的组织者。三、说学法: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的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在进步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改变过去"老师教,学生听"的传统教学形式。四、说教学目的:(一)知识技能目的1应用乘法结合律和连除的简便方法进展简便计算。2使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融为一体。(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经历观察,概括的过程,理解乘法结合律,通过体验,感悟,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展简便计算。(三)情感态度目的:通过学习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五、说重点,难点:理解乘法的结合律的意义及运用。应用乘法结合律和连除的简便方法进展简便计算。六、说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题。(卡片)12=4×25=100÷32=4×125=1000÷2×550×225×48×125125×8040×25通过刚刚的口算题,你们很快算出结果,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在乘法运算中有哪三对好朋友呢老师板书:5×225×4125×8请同学们要牢记这三对好朋友,一会儿它要给我们很大的帮助。2、师生比赛看谁算得快(直接写得数)25×42×469×125×84×39×25【这一环节的目的:既复习了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又表达了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虽是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但学生完全可以运用知识得以加深认识,没有增加负担,反而增加了学生探究的乐趣。为新课做了铺垫。】(二)、探究新知:1、情境创设:同学们来解决一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王老师买了5副羽毛拍,330元,还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⑴首先让学生说说"一打装"是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一打装是12个。⑵你们根据这些条件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讨论并记录。请小组长汇报。(鼓励学生可以提出各种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开展)每副羽毛球拍多少钱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⑥买羽毛球拍比买羽毛球多花了多少钱【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就能获得学生思维火花,同时表达"主动参与,积极考虑,合作发现,体验成功,安康开展"的教学思路。充分给学生以自主权,鼓励学生可以提出各种问题,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开展"根本教学理念。】2、解答第三个问题:你能用两种简便方法解答吗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解法一:12×25=(3×4)×25=3×(4×25)=3×100=300(个)【运用数学规律解决生活问题。创设了生活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知识出发,通过素材呈现后,让学生发现规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面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它们的积不变。哪种方法简便,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数就用哪种。】解法二:12×25=12×100÷4=1200÷4=300(个)【解法二是一个难点,它就是用100÷4来代替了25,我们可以在教学时把25盒看成100盒,问学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呢怎样才能使积不变扩大了4倍,再除以4,使积不变这样来打破这个教学难点。】我们知道应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可使一些计算简便。同样我们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也可以进展简便运算。(板书:简便算法)3、用简便方法解答其余的几个问题。"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解答后请人汇报并核对自己的简便算法是否正确。第五,六两个问题较简单,可以课后去做。"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的解法与上一题的解法类似。4、"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谁能用上节课学过的知识进展解答330÷5÷2=330÷(5*2)=330÷10=33(元)【注意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为使学到的知识能为解决问题效劳,我注意竭力选取与本节课知识联络严密的,又是发生在身边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我注意把新学的知识与旧知建立联络,】(三)练习:1。进展简便计算。24×258×7×2543×25×488×1252、连线:25×57×490×(125×8)90+(125×8)90×125×825×4+57(25×4)×5715×(16×a)(15×16)×a(15×16)+a3、下面等式中应用了乘法结合律,请在括号内打"√"。4×(15×3)=(4×15)×3()(3×4)×5×6=3×(4×5)×6()6×(3×a)=6×(a×3)()【这一环节的设置将整节课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稳固了知识完毕了一节课的学习。】(四)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应用定律如何进展简算,通过同学们的观察与考虑,根据乘法结合律对许多题目进展了简算。今也就是在几个数相乘的条件下,假如其中有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的数,就可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比拟简便。大家以后做题时要仔细观察题目特点,更准确更巧妙地把题目计算出来。小学数学说课稿8一、课题人教版数学教材第五册第一单元91、92页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教材分析^p《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从数到分数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读法和写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他们都有着差异。这一局部的认识是比拟抽象,较难理解的内容。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这局部最根底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上,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大量的详细事例直观的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帮助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学好这一局部的内容,即为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作了铺垫,更为小学生以后的学习小数和进一步系统的学习分数打下了根底。三、说教学目的每一节成功的数学课,都必须确立一个明确的目的,并且紧紧围绕这个目的展开教学活动,才可能获得最正确的教学效果。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从以下三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认识几分之一,感悟几分之几;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个局部的名称。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3.情感与态度:在动手操作,观察比拟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和自主学习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四、说教学重难点:认识分数各局部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完好的表述分数的含义。五、说教法学法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结合这节课的详细情况,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动手理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法与学法的设计着眼让学生在详细的操作活动中进展独立考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伴进展交流。老师只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并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创设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气氛,让学生会学、爱学。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的固有需要。”我觉得,有效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究,动手理论,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引领学生展开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六、说教学程序:〔一〕情境导入,认识分数1.创设情景:“分苹果”2.提醒课题:分数[设计意图:思维始于疑问,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起点。因此,课始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不仅将分数产生在平均分的前提下表现出来,而且使学生探究意识也孕育而生】〔二〕动手理论,自主探究。教学例1;(1)分月饼【设计意图:学生能体会到分数的产生是来于生活中的,并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产生的分数,着重突出“平均分”,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而后通过解疑感悟分数的实际意义。】〔2〕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动手操作,自主探究1/2【设计意图:激活学生的生活经历,从详细的物体图形的一半出发,沟通一半与新知1/2的联络。】〔3〕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及各局部的名称。【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对教材进展适当的处理,从学生的认知程度出发,从简单入手,属于知识性的教学。】〔4〕举例生活中的1/2(5)学生举例其他分数〔6〕创造其他分数〔7〕说说自己所创造分数的意义【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他们自己动手分图形,在小组合作中感悟、去比拟、去解决新问题,将学生提升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化学生的思维。】2.教学例2(1)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1/4(2)展示学生1/4的不同折法【活动是通过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尝试建构1/4的意义,整个环节从操作理论开场,以准确的数学语言描绘完成,既重视操作,又重视知识点的学习,着眼于设疑和解惑,形成有意义的建构。】〔三〕分层练习,稳固进步。1.折一折。2.看图填分数。3、找一找生活中的分数。【设计意图:紧紧围绕本课的重点,分层练习,有效地稳固所学知识,通过各种不同层次类型的练习,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调节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同时练习注重了层次性,开放性,开展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人人都能从中有各自的收获,尽显潜能。】〔四〕质疑反应,总结评价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综上所述,在这节课的设计中,老师遵循学生获得和应用概念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自己的详细活动中主动参与学习,经历一个“体验——感知——理解——概括——运用——进步”的认知过程。以上是我对《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设想,不妥之处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小学数学说课稿9一、说教材、说学情《垂直与平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性质、学习了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识的根底上学习的。在“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中,垂直与平行是学生以后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形体的根底,也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从学生思维角度看,垂直与平行这些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表象,但由于学生生活的局限性,理解概念中的“永不相交”比拟困难;还有学生年龄尚小,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才能尚不丰富,导致他们不能正确理解“同一平面”的本质;再加上以前学习的直线、射线、线段等研究的都是单一对象的特征,而垂线与平行线研究的是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的互相关系,这种互相关系,学生还没有建立表象。这些问题都需要老师帮助他们解决。二、教学目的及重难点知识目的: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技能目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想象才能。情感目的:培养学生在理论中发现问题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特别要注意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可以相交现象的理解。教学难点是:正确理解“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等概念的本质属性。三、说教法、说学法我根据教学大纲,新教材教法和学情状况,结合数学知识的生成特点,设计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分类比拟法和观察发现法。即让学生把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不同的位置关系,进展分类再分类,比拟再比拟,观察再观察,通过动手动脑自主发现垂直与平行概念的本质特征,让学生经历感知——比拟——理解——发现这一认知过程。四、说教学设计为实现上述教学目的,根据教材编排意图和学情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一)画图感知,建立表象利用前面已经学习过关于直线的知识,复习直线的特点:没有端点,两端可以无限延伸。出示一张白纸,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张白纸变大了,又变大了,变得无限大,在这张白纸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了一条直线。让学生睁开眼睛把刚刚想象到的两条直线用直尺,彩色笔画在纸上。学生动手画图感知,指名学生到黑板上画。(二)学生展示作品、观察分类、感受特征学生任意画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后,互相展示看画的是不是一样的位置关系。以黑板上几位同学的作品为实例进展分析^p比拟,让学生将图形进展初步分类。分类活动是开放的,分类结果也是多样的:a说分为穿插与不穿插两类,b说分为穿插、快要穿插和不穿插三类,c说分为穿插、快要穿插、不穿插和穿插并成直角四类等。当出现情况b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想象并请学生动手到黑板上画一画,使学生明白,看起来快要相交的实际上也属于相交,只是我们在画直线时,无法把直线全部画出,但应该想象到没有画出来的局部,并不表示不存在(引导学生想象理解直线可以无限延伸的特点);当出现情况c时,引导学生理解分类时要统一标准。相交、快要相交、不相交都是以相交与否为标准,而相交成直角是根据两条直线相交后所成角度来分的,二者不是同一标准,所以这种分法不正确。从而达成分类的统一,即相交和不相交。这样让学生经历一个从个人——小组——全班逐层递进的过程,在观察比拟、讨论交流、老师点拨中,逐步达成分类共识,也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到“相交”“不相交”的根本特征,为深化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创造了条件。导入课题:垂直与平行。即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互相平行)和相交成直角(互相垂直)的两种特殊位置关系。(三)提醒概念:互相垂直,互相平行1.互相垂直引导学生说说两条直线相交可能会形成什么?学生答复两条直线相交形成角,(锐角,钝角和直角)引出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的特殊位置关系,出示课件。学生观察屏幕上相交的两条直线有什么特点。学生说成直角,老师指名学生上台验证一下这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是不是直角?(学生用三角板或量角器验证直角)培养学生动手理论发现问题的才能。验证出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相交成直角的特殊位置关系我们把它叫做互相垂直。课件动态演示画直角符号,两条直线相交的交点我们把它叫做垂足。让学生理解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正确理解互相的意思(一条直线我们不能说它垂直)比方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互相的意思。2.互相平行提问: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无限延伸后真的永不相交吗?出示课件演示验证。在同一平面内无限延伸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我们把它们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理解互相平行的意思,出示课件观察一下屏幕上的这条直线我们可以说它平行吗?(学生说不能)必须有两条直线我们才可以说它们是平行线。也可以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即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考虑:两条直线平行为什么永不相交?观察考虑这两条平行线任何一点之间的间隔是一样的吗?先讨论,然后请学生上台动手测量一下。得出:平行线两条直线之间的间隔是相等的。3.理解同一平面的概念请学生观察教室里有哪些垂直和平行的现象?(黑板、横梁、窗户等)老师指我们教室的横梁和墙角我们把它们看作是两条直线,想一想这两条直线无限延伸后会相交吗?学生考虑后说不会?老师问:问什么?引导学生考虑讨论。那么我们可以说他们平行吗?(也不能)因为它们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同一个平面)判断教室内的窗户镶嵌玻璃的木框横档和窗户架子上的钢筋相交吗?(不相交)平行吗?(也不平行)因为他们不在同一个平面。(四)全课总结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回忆总结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老师指名说一说。并作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两种特殊位置关系,知道了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五)深化理解,应用拓展本课我设计了三种练习,一是理解应用练习,即出示几组图形,让学生运用概念的本质属性区分是否互相垂直或互相平行;二是拓展延伸练习,即在同一平面内摆出四条直线,其中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与另外两条分别垂直,一条与两条平行线相交。请学生分析^p判断这四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为学生今后进一步研究互相垂直与互相平行打下了坚实的根底。三是出示搜集的图片资料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并说说自己还发现生活中还有哪些关于垂直与平行的现象。交流讨论把数学知识延伸到生活中。数学来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设计应用练习,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研究即生活研究,数学问题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自己的身边,这种练习既有兴趣性,又有理论性,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享受生活的乐趣。“学习任何知识的最正确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络。”垂直与平行一课的教学,以学生知识经历和生活经历为根底,运用分类与比拟这种根本的数学学习方法,为学生搭建探究、发现的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学会在“做”中学数学,在探究中学数学,在合作交流中学数学,这样真正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进而获得主动开展。小学数学说课稿10一、说教材本课的教学资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历,并经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绘物体的相对位置。本课在此根底上,使学生学习识别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二、教学目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详细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资料,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的:结合详细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2、过程与方法目的:〔1〕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道路图,并能描绘行走的道路;〔2〕经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识别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经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络。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结合详细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教学难点:学会看简单的道路图,并能描绘行走的道路,进一步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四、说教学策略1、学情分析^p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历,并经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绘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根底。2、设计理念:〔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老师进展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防止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学生乐于理解,有价值的教学资料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亲密联络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的学习。〔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新课改善取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要实在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3、教法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我的学习体验,用自我的思维方式经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4、说学法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旧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力求表达:在详细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究成功的欢乐;经过师生,生生互动、探究、合作完善自我的想法,构成自我独特的学习方法;经过灵敏、兴趣和富有创意的练习,进步学生解决问题的本领;联络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5、教学准备:CAI课件,每组学生一张学校平面设计图,学生按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就坐。小学数学说课稿11一、说教材1、说教材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P1—3的例1、例2以及相关的课后练习题。这局部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个级的所有计数单位的根底上进一步学习的高一级数〔万级〕的读法,教材在原有的根底上进一步拓展数级的学习,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较大的数用个级来计数是不能满足的,从而理解学习亿以内数的必要性。二、说教法1、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观察法和发现法,老师要适当地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从观察中发现数的读法原那么,之所以采用这两种教法,是针对学生以前在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历,懂得了个级数读法而设置的,用原有的经历和方法来解决本课的问题,应该是可行的。2、本课在提问方式上,应多用启发式提问,首先让学生质疑,然后让学生经过自身的经历寻找解决的方法。三、说学法根据我的学生情况,我认为本课的学法,应该是以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为主,学生通过观察以及总结来解决问题,在这节内容的教学中,老师不需要做太多的讲解,只适时作适当的引导。为什么采用此种方法,主要是因为学生已经有了个级数读法的经历,移植到本课,用来解决本课问题是很自然的,大多数的学生是可以独立完成的。四、说教学设计根据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目的,以及本课的教学内容步步逼进的特点,我认为本课教学应按以下几个步骤进展。〔一〕设置问题,巧妙导入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先列举一些比拟的大的数,如:北京市的人口一千一百零八万,光的速度每秒三十万千米等较大的数,然后让学生用口头来描绘,学生觉得用原来学的计数单位〔个级〕很难正确描绘这些数据,从而引出新的课题,老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导入新课内容。并板书:亿以内数的读法。〔三〕通过观察,找出规律老师可以这样设计,用计数器演示,个级的各个数位,然后让学生观察找出万级的计数单位,学生很快从中找出万级的计数单位,知道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这时为了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可以通学习例1和例2的内容。学习例1,老师出例如题内容:470000、3080000、40500000.为了让学生直观地看出以上数所占的数位,可以用计数来帮助,把相应数位互相对齐。学生经过观察可能发现其中的道理,以470000为例,4对应十万位、7对应万位、后面全部是0,学生很快读出这个数,读作47万。用相似的方法来学习其它内容,学生会总结出这些数的读法。〔四〕加深理解,巧设习题适量完课后的习题,以加深理解,稳固新知。五、说板书例1470000读作:四二七万3080000读作:三百零八万40500000读作:四千零五十万例224600读作:二万四千六百6407000读作:六百四十万七千10030040读作:一千零三万零四十板书简洁,突出重点,列举了亿以内数的各种情况下的读法,对学生对亿以内数的读法有很大的帮助。小学数学说课稿12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我说课的教学内容是〔〕2、教学地位:本课是在学习了〔〕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同时又是后面学习〔〕的根底。3、教学目的:〔1〕使学生结合详细的情境,探究并发现〔或理解并掌握〕〔〕,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观察、比拟、分析^p、归纳、概括等思维才能。〔3〕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络,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4、教学重点、难点:为了使学生能比拟顺利地到达教学目的,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教学难点是〔〕。二、说教学方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化解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或观察比拟〕:老师利用直观教具〔或多媒体〕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拟,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根底上探究新知,理解新知,应用新知,从而稳固和深化新知。〔2〕巧设疑问,表达两“主”:老师通过设疑,指明学习方向,营造探究新知的气氛,有目的,有方案,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拟、讨论、研究等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到达掌握新知和开展才能的目的。〔3〕运用迁移,深化进步: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才能,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三、说学法: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比拟、归纳、概括出〔〕,让学生主动探究、主动交流、主动提问。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程序:情境导入〔或复习导入〕、探究新知、理论应用、反应总结。〔一〕情境导入〔或复习导入〕〔评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知识根底出发,找准了新知识的起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二〕探究新知这一程序主要安排〔〕个教学环节:〔评价: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操作、观察、比拟、想象、推理、反思、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与数学考虑,发现了〔〕,充分的探究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合理的推理才能,又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才能的开展。〕〔三〕理论应用〔评价: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开展思维的重要手段,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上述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稳固新知的理解。在掌握根底知识的前提下进展拓展练习,可以深化教学内容,培养思维的灵敏性〕〔四〕反应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教材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8页例2。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学过加法计算,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那么,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为后面学习连续退位的减法作好铺垫。3、教学目的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分析^p,以及乡村学生的特点,我将该节课的教学目的定位为:〔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那么,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2〕学会结合详细情境进展计算。这样的目的定位既是对知识的探究,也是对学生自身技能的培养,同时,通过详细语境的创设,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伴随着教学目的的逐步实现而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展。二、说学生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因此在教学前我准备录音带和配套的画面,以增强直观形象性,符合学生心理开展的特点,而且学生之前已学过加法计算,并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与别人合作的意识。在数学课堂上,孩子们敢想敢问,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这些情况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根底。三、说教法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数学来于生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蓝猫”这个让孩子们心动的形象的出现,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四、说学法分组讨论与自主探究相结合。让学生“活”起来,是优课的一个重要特征,面对同一个问题,学生可以主动地去发现、探究,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是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舞台。在课堂上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而老师真正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其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共同创造的时机,有效促进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五、说教学流程1、创设情境,复习引入如:同学们,你们看过《蓝猫淘气三千问》吗?你最喜欢谁?又如:“蓝猫”得知我们同学学习了很多知识,今天它来到我们教室考考同学们,大家有信心吗?等等。巧妙地浸透生活观念,精心设计问题,借助“蓝猫”这个得意的卡通形象,创设了良好的活动情境,自然地进入到“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中来。2、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播放录音带,出示配套的画面和题目:“蓝猫”说:“谁能就题中给我们的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长此以往,问题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得到理解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学生讨论,老师小结,使学生进一步领会了估算的方法。可是,假如“蓝猫”想知道一个准确数,你们说怎么办?真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各抒己见。如:用竖式计算;把一样数位对齐等等。此环节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小组交流,最后平台展示。不但使学生有了独立考虑的空间,而且使每个学生都有时机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解决了本课的重点。〔2〕接着听录音,从“蓝猫”的录音中,你学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再发言汇报。〕生1:我知道了用竖式计算时要一样数位对齐。生2:我学到了笔算加法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生3:我还学到了在计算时,别忘记加上进位的1。如此,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数学知识编成学生感兴趣的“蓝猫”小故事,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把所学知识进一步稳固。3、自主练习,体验成功师:我为大家准备了几个“蓝猫”图片,想要吗?〔出示“蓝猫”图片,你答对了图片后面的题,“蓝猫”图片就属于你。〕此环节利用游戏形式出现,再一次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为能得到“蓝猫”图片,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六、说板书设计连续进位的加法376248=376248这样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不拖泥带水,有助于吸引学生的眼球。反思:整个教学环境,学生自始自终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蓝猫”的每次出动都牵动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致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可以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而老师那么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历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学生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聆听“蓝猫”录音的过程中,更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知识的间隔。整堂课表达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小学数学说课稿13各位专家领导,早上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我将要从教材、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六个方面进展详细阐述。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展一些分析^p《》是版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年级册第〔〕单元〔〕的第〔〕课时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而本节内容又是学习〔〕的根底,因此,在〔〕〔本单元或数与计算等内容〕的学习中,占据〔〕的地位。二、教学目的基于上述教材构造与内容分析^p,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构造心理特征及生活经历,制定如下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2才能目的:3情感目的:三、教学重点、难点本着课程标准精神要求,在吃透教材根底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突出重点难点:通过打破难点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到达本节设定的教学目的,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根据新课标精神的要求,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历,而动手理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认为学生应采用这样的学法:1、积极投入到活动中,仔细观察,更要多动手操作;2、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学习,共同探究;3、将知识与生活严密联络起来,学以致用。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是效劳于“学”的,与这些学法对应,老师该做的是:1、准备大量的实物和模型,为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提供材料;2、营造好学习气氛,组织好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主动探究;3、适当指导,帮助学生进步。四、教学准备为了更好的达本钱节课的课堂教学目的,老师需要做如下的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教具:3、学具:五、教学过程接下来,我重点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本节课,我设置了〔〕个教学环节,一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二是探究新知,解决问题;三是联络生活,学以致用。四是小结评价,这里我着重讲一下前三个环节。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导入,这样导入的目的是:第二个环节是探究新知,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是达本钱节课教学目的的关键环节,为了分散重难点,便于学生掌握,我分成了〔〕个层次进展教学,逐步递进;首先是〔〕学生活动,目的是:其次是〔〕学生活动,目的是:再次是〔〕学生活动,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这〔〕个层次的学习,分散了重难点,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经历了探究的过程,使学生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而有利于达本钱节课的教学目的。这是第二个教学环节第三个教学环节是:联络生活,学以致用。安排这一环节是引导学生将知识与生活联络起来,感受〔〕数学知识的使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尤其是〔〕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数学考虑的意识和才能;同时,为了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置了三个梯度的练习内容,一是判断题,是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再现,需要所有学生都要掌握的;二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是对所学知识的灵敏运用,需要中等以上学生掌握;三是拓展运用,这有一定的难度,便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进展研究,同时也为下节课或〔〕知识作铺垫和准备。总之,本节课总体上是本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根本理念,力求做到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络;注重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掌握知识,从而到达新课标的要求。我的说课到此完毕!缺乏之处,请各位专家给予批评指正!小学数学说课稿14一、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处于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章最后一节。从这一章开场利用字母表示数〔即符号化〕,它深入提醒存在于一类实际问题中的共性。有助于人们对显示世界的认识,它的各种表示方法〔如公式法、表格法、图象法等〕,不仅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策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地产销售积极心态培训
- 建材单店开业活动策划
- 模拟企业内部培训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含解析)
- T-ZFDSA 04-2024 羊肉草果粥制作标准
- 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等四地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 信息技术(第2版)(拓展模块)拓展模块7 教案修改
-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幼儿园幼儿安全教育教案9篇
- 婚礼摄影技巧与创意-婚礼摄影师工作坊
- 创新实践(理论)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宣传课件
- 二十届三中全会知识点试题及答案【200题】
- (正式版)JTT 1482-2023 道路运输安全监督检查规范
- 《养成学习习惯》ppt课件完整版
- 202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 超星尔雅学习通《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章节测试答案
-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总复习 周长总复习|北师大版
- 小学一年级上册 综合实践教学课件
- 砼路面拆除及恢复施工方案(完整版)
- 高速公路收费站口突发事件处理与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