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范文合集八篇-1_第1页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合集八篇-1_第2页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合集八篇-1_第3页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合集八篇-1_第4页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合集八篇-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小学数学教案范文合集八篇【推荐】小学数学教案范文合集八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比的意义这节课是开启课。是比和比例这一单元的知识核心,对以后的学习有深远的影响。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六年制第十二册第47~48页,是该单元的开端。讲好本节课,可以影响一大面,使老师一开场就掌握教学的主动。比的意义是由除法开展而来的,与除法,分数既有联络又有区别。正因为如此,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确定如下: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方法,比的各局部名称;会求比值;能理解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向学生浸透转化思想。教学重点:掌握比的意义。教学难点:把两种量组成比以及在此根底上,进展求比值。教学关键:理解比和除法的关系。针对上述教学目的,可对教材做如下处理:一、复旧迁移,导题定向复旧迁移。主要抓住新旧知识的最正确连结点。即:复习了用除法计算的应用题,为知识的迁移。为学习比的意义平坡架桥。然后由除法转化为另外一种比拟两种数量的方法,自然导题定向,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详细做法是:1.答复:〔1〕分数和除法有什么关系?〔2〕除数能否为零?分数的分母能否为零?2.列式解答:〔生口述,师板演〕〔1〕一面红旗,长3分米,宽2分米。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2〕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0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3〕引入新课刚刚复习的这两道题〔指板演〕,都是两种数量进展比拟,都是用除法进展计算的,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但是,在日常生活和消费中,两种数量进展比拟,还有另外一种方法。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比〕这节课我们要懂得比的意义,会求比值。〔板书比的意义〕二、探究发现,总结规律探究发现,是指在老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重讲轻练为边讲边练,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动,实现两次飞跃:一次是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一次从理性到理论的飞跃。比方,教学比的意义的时候,要分如下三个层次进展:1.教学比的意义,比的读写方法,比的各局部名称。〔1〕比的意义同学们准确地答复了复习题2中的第1题,用32求出了长是宽的几倍,这是用除法表示长和宽的关系。32也可以写成3比2〔板书3比2〕,表示长和宽的比。问:谁和谁的比是3比2?〔长和宽的比是3比2〕。32可以表示3比2,23可以表示几比几?〔2比3〕,表示谁和谁的比呢?〔表示宽和长的比〕。结合第2题,问:1002可以表示为几比几?表示谁和谁的比?〔100比2,表示汽车所行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同学们注意观察这两个例子,谁能说一说什么是比?〔答略〕老师根据学生的答复概括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板书〕指名读、齐读比的意义。〔2〕比的读写方法除法的运算符号是除号,表示比的符号是什么呢?是比号,写作:〔板书〕,读作比。3比2可以写作3∶2〔板书〕读作3比2。问:2比3,100比2同学们会写吗?让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写,其他同学动手在桌子上写。〔3〕比的各局部名称∶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板书如下〕3前项∶比号2后项=32=1比值12〔4〕练习〔看幻灯银幕〕①说出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4∶7=47=479∶5=95=14513∶9=139=14915∶29=1529=1529②填空。a.把80本书,分给4个班级,平均每班分到〔〕本书;图书的本数和班级数的比是〔〕。b.学校开运动会,六年一班有10人参加赛跑,7人参加跳高比赛。这个班参加赛跑和跳高的人数的比是〔〕。〔5〕通过上面两道题的练习,你知道写比时要注意什么吗?小结:写比时,要注意谁比谁,谁是比的前项,谁是比的后项,次序不能颠倒。2.教学求比值的方法。〔1〕问:什么叫比值?〔略〕比值的定义掌握了,那应该怎样求比值呢?〔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同学们知道了比值的求法,下面就练习求比值。〔2〕求比值,并说明算理。32∶85∶2512∶150.8∶37〔3〕小结:比值是一个数,可用整数、小数和分数表示。3.教学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1〕3∶2=32可见比和除法有着亲密的关系,比的各局部相当于除法的什么?〔略〕〔2〕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在复习时同学们答复得很准确,从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可以得出比和分数有什么关系呢?〔略〕结合学生说的比、除法、分数三者的关系,形成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表。〔3〕根据比和分数的关系,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3∶2可写作32,仍读作3比2,不能读作二分之三。2∶3、100∶2让学生写。〔4〕问:比的后项能否为零?为什么?三、反应矫正,贯彻始终是指把系统的某一局部输出的信息回到输入局部的过程。这个过程,除了把信息输送给老师,供老师检查教学效果外,更是学生自我调控的过程。那么,反应矫正,贯彻始终,本节课是指在边讲边练之后,还要进展综合练习。综合练习的内容做到由浅入深。先练习写比,又练习判断题,通过正确,错误的比照,使学生明确比、除法、分数三者之间的区别,最后安排开展性练习,写出比并求比值。不但要求写出两个直接量的,还要写出两个间接量的比,如写出速度的比。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但让全班同学吃得好,还让尖子学生吃得饱。小学数学教案篇2教学方案新学期伊始,为了使教育教学工作创出新业绩,也为了使自己的教学程度、执教才能有新的起色,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强化素质教育,坚持平等教育,着重激发学生潜能,扎实开展教学研究,力争教育教学成绩有新的起色。二、学情分析^p:西师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本班如今19名学生,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学生根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气氛较浓,但学生根底较差,学得比拟死,因此,本学期拟就此进展教学研究,力争出佳绩。三、教材分析^p:1、本册内容主要包括:A、分数乘法、倒数和分数混合运算;B、圆和图形的变换与确定,会用工具画圆;掌握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C、比和按比例分配;位置;E、负数五大局部。2、本册教学目的:A、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那么,比拟纯熟地进展分数乘除法的计算〔对计算简单的可以口算〕;B、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C、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并正确地应用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D能正确地判断事件的可能性。E。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四、三维目的一、知识与技能〔1〕能合作探究分数乘法、分数倒数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分数乘法、以及分数混合运算;会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2〕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的根本特征;知道扇形;在操作中探究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与圆的周长、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3〕在实际情景中理解比及比例分配的意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能利用方格纸等方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理解比例尺,在详细情境中,会按给出的比例进展图上间隔与实际间隔的换算。〔4〕能根据物体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间隔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绘简单的道路图。〔5〕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那么的公平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解决分数乘、除法,按比例分配,圆周长与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进展有条理的考虑,采用多种方式分析^p问题中蕴涵的数量关系,能比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考虑过程与结果,并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一定说服力的说明。〔2〕经历探究圆的特征、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探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过程,初步形成空间观念。〔3〕能感觉解决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按比例分配、圆的周长与面积等问题的需要,圆的周长与面积等问题,集有关的信息,在观察、猜测、试验、验证等活动中,开展合情推理才能。〔4〕能独立考虑,体会数学的根本性质。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愿意理解社会生活中与分数、圆、比等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探求这些知识的活动。〔2〕能在老师和同伴的鼓励与引导下,积极克制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制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自己探究出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可以学好数学。〔3〕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考虑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正确性。〔4〕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乐意对数学问题进展讨论,能发现学校过程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四、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分数倒数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分数乘法、以及分数混合运算;通过观察、计算圆的周长、理解比及比例分配的意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五、教学难点分数乘法、分数倒数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分数乘法、以及分数混合运算;通过观察、计算圆的周长。六、教学关键分数乘法、分数倒数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分数乘法、以及分数混合运算;通过观察、计算圆的周长。七。教改措施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作到课堂上能深化浅出进展教学,特别照顾到后进生。2、平时的练习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学生要分别出一些合适他们的练习。3、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例如教学圆和轴对称图形时,就要利用操作、直观教学,以开展他们的空间观念。4、增加理论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5、加强才能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p、比拟和综合才能;抽象概括才能;判断、推理才能;迁课时划分〔一〕分数乘法,倒数,混合运算1.分数乘法:6课时2.分数除法:7课时3.分数混合运算和应用题:4课时〔二〕圆〔共10课时〕1.圆的认识:2课时2.圆的周长和面积:5课时:3课时圆和图形的变换与确定位置:6课时〔三〕比和按比例分配:10课时〔四〕位置:6课时〔五〕可能性:4课时八、教改设想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作到课堂上能深化浅出进展教学,特别照顾到后进生。2、平时的练习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学生要分别出一些合适他们的练习。3、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例如教学圆和轴对称图形时,就要利用操作、直观教学,以开展他们的空间观念。4、增加理论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5、加强才能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p、比拟和综合才能;抽象概括才能;判断、推理才能;迁移才能。八、进步教学质量的措施1、增加理论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2、加强才能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p、比拟和综合小学数学教案篇3小学阶段的第一堂数学课,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喜欢学习数学的情感。教材选择儿童乐园的一些场景,组成生动活泼、惹人喜欢的画面,吸引学生学习。主要教学活动是观察场景,理解里面有些什么;数出各种物体的个数,并用画圆点的方式表示各种物体的数量。通过这些活动,初步感受看和数能理解生活中的现象和事物,是学习数学的方法。同时,在活动中进展初步的常规教育。教材由两局部组成。第一局部是综合性场景图,里面有许多物体,各种物体的个数都不一样,分别为1~10个。第二局部是十幅小图及相应的点子图。每幅小图里只有一种物体,是从综合场景里别离出来的。点子图表示物体的数量。1.组织学生观察。场景图里的内容很丰富,其中的各种物体及其数量和位置,都是精心设计和安排的。有些物体数量较少,有些物体数量较多;有些物体比拟集中,有些物体比拟分散;有些物体容易看到,个别物体有较隐蔽的局部。观察和交流是这局部内容的主要教学活动。容易兴奋但不能持久是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他们的观察比拟粗糙,往往看了一些物体就不再关注其他物体;在交流的时候不能把话说清楚、说完好,不擅长倾听同伴的发言。因此,要组织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从图中看到些什么,指指这些物体在哪里。带着学生经历从整体到局部从粗略到细致的观察过程,不但理解图的内容,而且学习观察的方法。要组织学生交流,互相倾听和互相补充,使观察的效果更好,还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学习常规。2.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十幅小图都是从场景中别离出来的,一幅小图里只有一种物体,便于计数和表示数量。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尚未进展认数教学,暂时不宜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二是几个物体画几个圆点,圆点与物体的个数一样,浸透对应思想;三是圆点能且只能表示各种物体数量方面的属性,不表示物体的其他属性。这种初步的抽象,对后面的认数非常重要。前三幅小图,物体及圆点都已画好。可以通过滑梯下为什么画一个圆点秋千下为什么画两个圆点圆点表示什么意思等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圆点的作用。这样,在飞机、蝴蝶、鸟下面画表示个数的圆点就不会有困难了。至于根据已经画出的七个、八个、十个圆点,说出小图中的物体,只要在情境图里指一指有关的物体,数一数是这样的几个,不要求学生画这些物体。小学数学教案篇4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计算大面积的土地用平方千米,知道平方千米与公顷之间的关系.2.使学生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和简单换算,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和简单换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板演:一块长方形稻田,长200米,宽150米,合多少公顷?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2.卡片口算.1公顷=〔〕平方米4公顷=〔〕平方米20000平方米=〔〕公顷70000平方米=〔〕公顷二、学习新课.1.引入.老师提问:〔1〕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有哪些?〔2〕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3〕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老师表达: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有平方米、公顷,计算大面积的土地用平方千米做单位.今天我们学习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老师板书课题: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2.教学平方千米.老师表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它的面积是100100=10000〔平方米〕,也就是1公顷.〔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边长1000米〔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积是10001000=1000000〔平方米〕,也就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也叫1平方公里,我国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也可以说我国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公里.同学们想一想: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公顷呢?〔100000010000=100,被除数和除数各划去4个零.〕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从上面可以看出,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前面我们学过平方米与公顷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0.我们把这些土地面积单位按从大到小排列,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三、稳固反应.1.根本练习.2平方千米=〔〕公顷8平方千米=〔〕公顷4000公顷=〔〕平方千米30000公顷=〔〕平方千米2.综合练习.〔1〕8公顷=〔〕平方米4平方千米=〔〕公顷30000平方米=〔〕公顷9000000平方米=〔〕平方千米3400公顷=〔〕平方千米〔2〕在下面○里填上>、<或=.3公顷○2900平方米200公顷○2平方千米4平方千米○404公顷8000平方米○8公顷3.考虑性练习.一个占地1公顷的正方形苗圃,边长各加长100米.苗圃的面积增加多少公顷?先让学生画出这道题的示意图.如下列图:组织学生讨论:〔1〕1公顷的正方形苗圃,原来的边长各是多少?〔2〕边长各增加100米后,边长是多少?计算出增加后苗圃的面积,即〔100+100〕〔100+100〕=40000〔平方米〕换算成公顷:40000平方米=4公顷苗圃面积增加了4-1=3〔公顷〕.假如有的同学从图中直观地看出增加了3公顷,也是可以的.4.课后练习.〔1〕理解本区或本乡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千米.〔2〕5平方千米=〔〕公顷300公顷=〔〕平方千米4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12000000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3〕3公顷○2900平方米200公顷○2平方千米4平方千米○404公顷8000平方米○8公顷小学数学教案篇5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复习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学会求组合图形的根本方法。2.才能目的:会根据条件选择适宜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3.情感目的: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可以合理的分割、添补,平移。教学重点: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难点:合理分割、添补、平移。教学设计:一、复习〔一〕〔出示图形〕要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二〕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三〕标上条件,看图计算:〔单位:厘米〕二、新授1.把复习局部的两个图形合并,这样的由几个根本图形合成的图形就是组合图形。2.出示课件,儿童游乐场有多大?3.我们可以怎样计算呢?小组合作,动手操作。4.交流、总结:〔把分割的想法用虚线画出来〕方法一:〔左右分〕3×5+3×5=30〔平方米〕或3×5×2=30〔平方米〕方法二:〔上下分〕3×2+8×3=30〔平方米〕方法三:〔添补〕8×5—2×5=30〔平方米〕方法四:〔平移〕3×〔8+2〕=30〔平方米〕〔个别同学,指出平移有特殊要求,数据要吻合〕〔假如学生出现分割成多块的情况,在肯定的根底上要求比拟方法,得到最优的方法。〕5.小结:哪种方法最简单?根据条件合理的选择分割的方法。分割的图形要根据给出的条件,分割的图形尽量的少,计算也方便。三、稳固练习有多种计算方法,正确的给予肯定。⑴小胖家的客厅要铺地板,需要买多少平方米的地板?最简单的方法:5×8+2×3=40+6=46〔平方米〕⑵阳光小区要新建一个花园,需要铺多少大小的草皮?最简单的方法:25×20—9×10=500—90=410〔平方米〕四、总结学习了这个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要和大家分享的?小学数学教案篇6设计说明本节课是按照“图形间的规律—数字间的规律—数组中的规律—找规律解决问题”这一顺序进展复习的。同时在细节上又注意以下几点:1.知识点、习题的设计由浅入深,易于学生掌握。教学中,老师通过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对知识进展系统的复习,层次明晰,难易适度。关注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承受才能,从而到达更好的复习效果。2.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才能,培养他们归纳、总结的才能。课前准备老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图形卡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找规律的相关知识。(板书:找规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有关找规律的知识呢?(图形的排列规律,数字和数组的排列规律)老师根据学生的答复板书。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找规律相关知识的复习,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为下面的复习作铺垫。⊙复习整理师:同学们的记忆力真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这两方面的知识。1.复习图形的排列规律。(1)课件出示。(2)提问:这组图形是按照怎样的规律排列的呢?你能继续画下去吗?预设生1:这组图形是按照一个正方体,两个上下放的正方体,一个正方体,两个上下放的正方体……重复出现的规律排列的。生2:假如要继续画下去,应该接着先画出一个正方体,再画出两个上下放的正方体。(3)假如只出示这一组图形,你还能找到它们的排列规律吗?(引导学生说出不能找出规律,只有三组以上重复出现的一组图形才能确定排列规律)(4)提问:假如用数字表示出这组图形的排列规律,该怎样表示呢?(学生独立完成)(5)稳固练习。□△△△□△△△□△△△________________(6)老师小结。图形、数字或其他事物以不同的颜色、形状及其他形式为一组重复排列,就称之为有规律的排列。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是相对应的,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数字的排列就有相应的变化规律。2.数的排列规律。(1)课件出示。3691215________(2)仔细观察,发现数的排列规律。(所给数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后一个数总是前一个数加3得到的)(3)根据发现的规律填出横线上的数。(4)老师说明:这组数中相邻两个数的差都是一样的,这样的一列数叫等差数列。提问:你能根据等差数列的特征,自己写出这样排列的一组数吗?(引导学生自己写出一组等差数列,并说明自己写出的数列的排列规律)小学数学教案篇7教学目的:1、能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才能。3、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能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小棋子假设干、转盘、彩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复习“一定、不可能、可能”〔师出示两盒棋子,1号盒有6个蓝棋子,2号盒有1个蓝棋子,5个红棋子。〕师:哪个盒子里一定能摸出蓝棋子?生:1号盒一定能摸出蓝棋子。师:哪个盒子不可能摸出红棋子?生:1号盒不可能摸出红棋子。师:哪个盒子可能摸出红棋子也可能摸出蓝棋子?生:2号盒子可能摸出红棋子也可能摸出蓝棋子。2、导入师:如今老师假如从2号盒内摸一个棋子,同学们猜一下会是什么颜色?〔生大局部猜红棋子〕师:为什么猜红棋子的多,猜蓝棋子的少呢?真是这样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可能性〔二〕〔板书课题:可能性二〕〔设计意图:这样导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复习了旧知,而且还生成了新的数学问题,从而自然的过渡到新知的学习中来。〕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一〕、教学例3〔课件出例如3第一幅图〕师:下面请各小组拿出已准备好的学具,让我们通过摸棋子游戏来验证同学们的猜测吧。〔盒里装着5红1蓝6个棋子〕〔生跃跃欲试〕1、小组合作验证猜测结果师:请同学们先认真看一下活动要求〔1〕出示活动要求:A:组长分好工有摸棋子的,有记录的,组员按顺序轮流摸棋子。B:每次摸棋子前先将棋子摇匀,摸棋子时不能偷看。C:摸出一个棋子记录好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D:在摸棋子的过程中想一想:你们组摸到棋子的情况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设计意图:将活动要求展示出来加以强调,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2〕小组活动A:学生摸棋子并记录结果。〔师巡视,随机指导〕B:组内交流师:如今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组内交流,师巡视,随机参与讨论〕〔讨论中让学生明确:每次摸棋子的时候,每个棋子都有被摸出的可能;每次摸到棋子的颜色是不确定的,可能摸出红棋子也可能摸出蓝棋子。〕〔3〕集体汇报交流A:小组汇报师:你愿意把你们组交流的情况展示给大家吗?〔生:愿意〕师:你是第一个上来的,真英勇!生1:我们摸到的棋子,有红色的也有蓝色的,因为盒内既有红棋子也有蓝棋子。师:其他小组有补充吗?生2:我发现我们组有时摸出红棋子有时摸出蓝棋子,但是摸出红棋子的次数多,因为盒内的红棋子比蓝棋子多。师:说得不错!谁还想说?生3:我发现我们组摸出的棋子既有红色的也有蓝色的,红棋子多所以摸到红棋子的时机大。生……师:说得真不错!其他小组也是这种结果吗?〔生:是〕B:共同优化,形成结论师:通过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生考虑〕生1:虽然各小组摸到红棋子与白棋子的次数不一定一样,但都是摸出红棋子的次数多,摸出蓝棋子的次数少。师:说得好!生2:每个小组都是摸出红棋子的次数比摸出蓝棋子的次数多,摸出蓝棋子的次数比摸出红棋子的次数少。师:说的很详细!还有要说的吗?生3:各小组摸棋子的情况都说明,红棋子多所以摸出红棋子的次数多。师:嗯,简单明了。生……师强调:同学们说的“摸出红棋子次数多摸出蓝棋子次数少”,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可能性大小”〔板书:可能性大小〕师小结:每一个棋子被摸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红棋子和蓝棋子的数量不一样,所以摸出红棋子的可能性与摸出蓝棋子的可能性大小就不一样。屡次试验证明红棋子的数量多摸到红棋子的可能性大;相反,蓝棋子的数量少摸到蓝棋子的可能性就小。〔随机板书〕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老师真为你们快乐!〔设计意图: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通过“摸一摸、想一想、说一说”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2、根据结论推测师:假如如今让你再摸一次,你一定能摸出红棋子吗?生:不一定。师:下面请同学们实际摸摸看〔生每人摸一次〕〔可能既有摸到红棋子的,也有摸到蓝棋子的〕师:虽然我们知道了摸出红棋子的可能性大,但在单次试验中我们并不能确定会摸出红棋子。〔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摸一次,引起认知冲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不确定现象的特点,体会概率虽然能帮我们理解不确定现象的规律,但并不能提供准确无误的结论。〕3、应用师:下面看看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了?A:〔课件出示p106做一做左题〕师:你知道每种颜色占整个圆的几分之几吗?生答师:那么指针停在哪个区域的可能性大呢?生答B:独立解决右题,集体订正。〔设计意图:既让学生明确数量多少与可能性大小的联络,也为以后学习可能性的准确值作铺垫。〕〔二〕教学例4〔课件出例如4插图〕师:请同学们看例4,刚刚我们解决了两种颜色的问题,如今是三种颜色的了,你敢挑战吗?〔生:敢〕师:很好!假如让你只摸一个棋子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呢?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生交流〕指名汇报:假如只摸一个棋子可能是红色的,可能是蓝色的,也可能是绿色的。小学数学教案篇8[三维目的]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可以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关系。(2)稳固复习有关百分数、折扣、纳税等知识,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策略。2、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析^p、计算、比拟、符号化、概括等过程,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学会优化存储方案。[重点难点]重点:认真地分析^p数量关系,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难点: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相关的问题。[教具准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导入从日常的生活实际出发,理解学生到银行日常办理的一些业务,和存储的相关资料师:请问大家有去过银行吗?(有)师:我们一般去银行会做什么?(存钱、取钱)介绍两个实例,张先生和李先生都分别存了20万进银行,存期都是三年,三年后张先生获得本息共23万,李先生获得本息共21.5万。并进展提问:知道为什么吗?学生能快速的说出是因为利息不同,此时老师追问:为什么利息会不一样呢?(存款的种类不一样)由此引出存款的种类不同,利率不同,到期所获取的收益也不同。【设计意图:1、把生活中的实例融入到本课教学内容,让数学与生活严密结合在一起,让生知道生活处处有数学。2、通过成年人的存款经历,学生进展讨论,增加学习兴趣性。】二、复习如何计算利息,并说说影响利息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学生轻易的能答复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板书),三个因素都能影响利息的多少。【设计意图:1、回忆利息的计算公式,为下面计算利息作铺垫。2、利率影响了利息的多少,突出选择存款类型的重要性。】三、新授1、直接出示本课的主题图,并让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阅读相关材料。生1:我准备给儿子存一万元,供他六年后上大学。生2:怎样存款收益呢?生3:如今有一种教育储蓄存款,存期分为一年、三年、六年,并且教育储蓄免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生4:购置国债也免征利息税。2、知识梳理,找到条件与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