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的测绘精讲课件_第1页
地形图的测绘精讲课件_第2页
地形图的测绘精讲课件_第3页
地形图的测绘精讲课件_第4页
地形图的测绘精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形图测绘是在控制测量工作之后,以控制点为测站,测定其周围的地物、地貌的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测图比例尺缩绘在图纸上,并根据地形图图式规定的符号,勾绘出地物、地貌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形成地形图。测绘地形图的方法:经纬仪测绘法、小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测绘法、大平板仪测绘法、摄影测量及全站式电子速测仪测图等。8.4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页,共四十三页。做好测图准备工作:整理资料,勾绘出测图范围。绘制整个测区的展点网图,并在网图上绘注测区中图的分幅和编号。定出本测区的施测方案和技术要求。准备测量仪器设备。准备测图板。8.4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页,共四十三页。8.4.1图纸准备

临时性测图,可将图纸直接固定在图板上;长期保存的地形图,可以将图纸裱糊在锌版、铝板或胶合板上。图纸的选用

1)磅纸(机械制图用的图纸)

2)聚脂薄膜——透明、不变形、可洗。8.4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第三页,共四十三页。8.4.2绘制坐标格网

方格网的大小:40cm50cm或50cm50cm方格的大小:10cm10cm1)对角线法oa

bcd8.4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第四页,共四十三页。2)格网的检查要求:格网交点应在一条直线上,偏离不应大于0.2mm。每格长度误差也不应超过0.2mm。小方格对角线长度(14.14cm)误差不应超过0.3mm。8.4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第五页,共四十三页。8.4.3展绘控制点

例:展绘控制点A(647.43,634.52,4.50);B(913.46,748.63,6.45)。1)确定格网线的坐标、注记。2)确定控制点所在的方格,按比例尺展出。3)检查:在图上量取相邻控制点间的距离。其与理论值之差图上0.3mm。0.50.510009008007006005005006007008009001000A4.506.45B8.4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第六页,共四十三页。8.5.1.碎部点的选择

碎部点应选在地物和地貌的特征点上。地物的特征点就是决定地物形状的地物轮廓线上的转折点、交叉点、弯曲点及独立地物的中心点。对于地貌来说,碎部点应选择在最能反映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如山顶、鞍部、山脊、山脚、谷底、谷口、沟底、沟口、洼地、台地、河川湖池岸旁等的坡度和方向变化处。8.5碎部测量第七页,共四十三页。平坦地区城市建筑区第八页,共四十三页。(1)“地物”取“轮廓转折点”。东大道坚55.405.358.5碎部测量第九页,共四十三页。(2)地貌—取“地性线上坡度或方向变化点”。8.5碎部测量第十页,共四十三页。8.5.2一个测站上的测绘工作

经纬仪测图法就是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绘图板安置于测站旁;用经纬仪测定碎部点的方向与已知方向之间的夹角;再用视距测量方法测出测站点至碎部点的平距及碎部点的高程;然后根据测定数据,用量角器(又称半圆仪)和比例尺把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展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再对照实地描绘地形。8.5碎部测量第十一页,共四十三页。视距测量(stadiameasurement)原理及公式1)视线水平时

K—取100,l—上、下丝读数之差,i—仪器高,v—中丝读数。

8.5碎部测量第十二页,共四十三页。

为水准尺与视线垂直时的尺间隔(1)视距公式:(2)高差公式:2)视线倾斜时8.5碎部测量第十三页,共四十三页。经纬仪法测图(mappingmethodwiththeodolite)1)配置(1)工具:经纬仪、图板、塔尺、小钢尺、量角器、三棱尺、计算器、铅笔、橡皮等。(2)人员:观测员、记录计算员、绘图员各1人、立尺员2人。8.5碎部测量第十四页,共四十三页。2)一个测站上的测绘工作步骤8.5碎部测量(1)安仪:在控制点A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2)定向:后视(盘左瞄准)控制点B,度盘置零。第十五页,共四十三页。在立尺之前,立尺员应根据实地情况及本测站实测范围,选定立尺点,并与观测员、绘图员共同商定跑尺路线。然后依次将视距尺立在地物、地貌的特征点上。(3)立尺:立尺员把塔尺立到地形、地貌特征点上。8.5碎部测量第十六页,共四十三页。8.5碎部测量(4)观测观测员转动经纬仪照准部,瞄准1点视距尺,读尺间隔、中丝读数v、竖盘读数及水平角β。同法观测2、3、…各点。第十七页,共四十三页。(5)记录与计算

H测点=H测站+h=HA+

=H视+48.5碎部测量第十八页,共四十三页。(6)展碎部点:在图纸上,按β、D,定出点1的位置。用量角器和三棱尺将碎部点的位置展绘在图纸上,并注以高程。8.5碎部测量第十九页,共四十三页。转动量角器,将量角器上等于β角值(碎部点l为114°30′)的刻划线对准起始方向线ab。此时量角器的零方向便是碎部点1的方向。然后在零方向线上,根据测图比例尺按所测的水平距离定出点1的位置,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同法,将其余各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及高程绘于图上。8.5碎部测量第二十页,共四十三页。为了检查测图质量,仪器搬到下一站时,应先观测前站所测的某些明显碎部点,以检查由两站测得该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是否相符。如相差较大,则应查明原因,纠正错误,再继续进行测绘。8.5碎部测量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三页。8.5.3碎部测量的注意事项(1)观测人员在读取竖盘读数时,要注意检查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是否居中。(2)在观测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定向点方向,每测20~30点,检查起始方向是否正确,其归零差不应超过4′,否则,应重新定向,并检查已测的碎部点。(3)立尺人员应将视距尺竖直,并随时观察立尺点周围的情况,弄清碎部点之间的关系,地形复杂时还需绘出草图,以协助绘图人员做好绘图工作。8.5碎部测量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三页。8.5.3碎部测量的注意事项(4)绘图人员要注意图面正确、整洁、注记清晰,并做到随测点,随展绘,随检查。(5)当该站工作结束时,应检查有无漏测、测错,并将图面上的地物、地性线及等高线与实地对照,及时发现问题,予以纠正。8.5碎部测量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三页。8.5.4地物、地貌的描绘

1)地物描绘地物要按“地形图图式”规定的符号表示。如房屋按其轮廓用直线连接;道路、河流的弯曲部分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对于不能按比例描绘的地物,应按“地形图图式”规定的非比例符号表示。8.5碎部测量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三页。2)等高线勾绘

地貌主要用等高线来表示。勾绘等高线时,首先轻轻描绘出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再根据碎部点的高程勾绘等高线。对于不能用等高线表示的特殊地貌,如悬崖、峭壁、土坎、土堆、冲沟、雨裂等,则用图式规定的相应符号表示。8.5碎部测量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三页。等高线的勾绘原理由于相邻两地形点选在地面坡度变化处,可以认为相邻两个地形点间的坡度是均匀的,因此,在图纸上勾绘等高线时,各等高线的位置可以根据点的高程和图上两点间的平距用比例内插法确定。如图所示。8.5碎部测量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三页。在相邻点间用内插法定出等高线通过的点位。207.4-202.8=4.60.2:4.6=cm:ca求cmca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目估法勾绘等高线。

8.5碎部测量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三页。等高线的绘制方法:(1)首先描绘出地性线(山脊线、山谷线)。(2)再在相邻碎部点之间内插出等高线。(3)勾绘等高线时,要对照实地情况,先画计曲线,后画首曲线,并注意等高线通过山脊线、山谷线的走向。(4)地形图等高距应根据比例尺的大小和地面起伏情况选定。8.5碎部测量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三页。8.5碎部测量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三页。8.6.1地形图的拼接

一般规定每幅图的图边应测出图廓外5mm。地物、地貌偏差不超过规定值时,则可取其平均位置,在保持地物、地貌相互位置和走向正确的前提下,改正相邻图幅的地物、地貌位置。8.6地形图的拼接、检查与整饰

第三十页,共四十三页。8.6.2地形图的检查1)室内检查检查记录、计算有无错误,图根点的数量和地貌点的密度等是否符合要求,综合取舍是否恰当以及接边要符合要求等。2)野外检查

(1)巡视检查沿拟定的路线将原图与实地进行对照,查看地物有无遗漏,地貌是否与实地相符,符号、注记等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2)仪器设站检查仪器设站检查量一般为10%左右。在原已知点(图根点)上设站,重新测定周围部分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再与原图相比,看是否符合要求。8.6地形图的拼接、检查与整饰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三页。8.6.3地形图的整饰

擦掉不必要的点、线、高程等。使图面整洁、规范。清绘和整饰必须使用地形图图式,使图面更加合理、清晰、美观。顺序:先图内后图外,先地物后地貌,先注记后符号。先图内:图廓、坐标格网、控制点、地物、地貌、符号等。后图外:图名、图号、比例尺、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测绘单位和测绘日期等。8.6地形图的拼接、检查与整饰

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三页。说明:除公路、河流和等高线注记是随着各自的方向变化外,其他各种注记字向朝北。等高线高程注记字头指向上坡方向,避免倒置。等高线不能通过注记和地物。经过清绘和整饰后,图上内容齐全,线条清晰,取舍合理,注记正确。清绘原图是地形图的最后成果。8.6地形图的拼接、检查与整饰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三页。8.7.1大平板仪的测量原理大平板仪测图法是一种图解测绘法,其测点原理仍是极坐标法,碎部点的水平角是直接图解而得,水平距离用视距方法测量或用皮尺量取。8.7大平板仪测图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三页。8.7.2大平板仪的构造

1)照准仪:上半部分由望远镜与竖盘组成,用以瞄视测点、测定水平距离及高差;下面由支柱与直尺连接,沿直尺边可以画出瞄视的方向线。

2)平板:60×60cm的方形木板,与基座连接,安装在三脚架上,当作绘图板,可直接在上面测绘地形图。

3)基座:图板和基座用三个螺旋连接起来。基座用中心螺旋安装在三脚架上,基座下部有脚螺旋,用以整平图板。另外装有制动和微动螺旋控制图板转动。8.7大平板仪测图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三页。8.7.3平板仪的附件1)移点器(对点器)利用移点器可使地面点与图上相应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2)长盒罗盘:用以标定图板的方向。3)水准器:有管水准器和圆水准器两种,用来整平图板。

8.7大平板仪测图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三页。8.7.4大平板仪在测站上的安置平板仪的安置包括对点、整平、定向三个工作步骤。

1)对点利用移点器使地面点和图板上相应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对点的允许误差一般认为是测图比例尺精度的一半,即:0.5×0.1Mmm,M为比例尺分母。当比例尺小于1:5000时,则可用目估对中。

2)整平利用照准仪直尺上的水准器(或单独的水准器),转动平板基座的脚螺旋使平板水平。

3)定向

⑴利用罗盘定向:将长盒罗盘紧贴南北方向的图廓线转动图板,使磁针北针对准零线,此时图板已定好方向。8.7大平板仪测图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三页。⑵根据已知直线定向:若图上已有测线AB的位置ab。定向时,以照准仪直尺边紧贴ab线,转动图板用照准仪照准地面上的B点,固定图板,此时图板的方向即与实地的方向一致。说明:罗盘定向精度较低,按已知直线定向,定向的直线愈长,则定向的误差愈小。8.7大平板仪测图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三页。8.7.5大平板仪测图1)安置平板仪于测站A上(包括对中、整平、定向),测定竖盘指标差x,量取仪器高i。2)用照准仪直尺斜边紧贴图上的a点,照准碎部点上所立的尺子,读出上、中、下三丝的读数和竖直角。3)计算出碎部点与测站间的水平距离和碎部点的高程。4)在直尺斜边上,根据计算的水平距离,按比例尺点出碎部点的位置,并注记高程。5)测得部分碎部点后,就应该随即勾绘地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