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过程题型_第1页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过程题型_第2页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过程题型_第3页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过程题型_第4页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过程题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景观背后的地理过程运用学科思想研读高考题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过程题型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1页。地理过程研读提取信息产生问题形成推理运用地理原理联想生活体验探究

研读高考题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过程题型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2页。【试题引入】1.下图为乙地某次浮尘天气形成示意图。不符合下图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甲地为沙源地,甲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至高空,沙尘随高空气流运动至乙地,在乙地下沉气流作用下,沙尘下沉形成“浮尘”。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过程题型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3页。2.读北半球某岛屿的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回答。(1)从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角度解释该岛屿的成因。(2)简述甲河谷的形成原因。

海底地壳受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岩层向上拱起形成背斜,地势升高露出海面形成岛屿。

甲谷地位于背斜顶部,在背斜形成过程中受张力作用,岩层变得疏松,容易受外力侵蚀,在流水等外力的长期侵蚀作用下形成谷地。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过程题型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4页。3.读“堰塞湖形成示意图”,简述图中堰塞湖的形成过程。

西坡由于坡度陡,引起山崩滑坡;崩塌堆积物堵塞河谷;河谷贮水而形成湖泊。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过程题型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5页。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践的深入,高考对地理事物“动态变化过程”的考查逐渐成为新课标高考的亮点。有关自然地理过程的考题权重大。

地理过程:就是地理事物和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表现出来的动态变化过程。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过程题型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6页。1.明确地理过程类问题的考察方向和设问方式。2.探究地理过程类问题的一般分析思路,总结答题规律。学习目标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过程题型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7页。高中阶段主要的自然地理过程如下:大气圈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三圈环流形成过程天气系统形成过程岩石圈岩石圈物质循环地貌形成过程水圈水循环过程海水运动生物圈生物多样性变化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过程题型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8页。一、大气受热过程常考的自然地理过程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过程题型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9页。二、地表形态形成过程常考的自然地理过程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过程题型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10页。三、天气过程低低常考的自然地理过程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过程题型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11页。蒸发降水海上内循环蒸发、蒸腾降水陆地内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海陆间循环四、水循环过程常考的自然地理过程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过程题型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12页。循环过程如大气受热过程、地表形态形成过程、天气过程自然地理过程类型呈现的标志性特征实例循环过程初始位置—系列运动环节—返回原来位置水循环

、大气环流演变过程初始状态—系列新旧变化—新的状态岩石物理风化过程、湖泊演变过程波动过程地理事物数量在一定时间持续变化的过程(极值)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扩散过程扩散中心—扩散路径污染物扩散、地震波的传播如水循环过程把握不同类型的标志性特征演变过程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过程题型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13页。(2018高考全国1卷)3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0)。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深—地形崎岖浅—地势低平地貌水量大水量小气候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过程题型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14页。(2018高考全国1卷)3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0)。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降水量=外流量+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外流量

外流河:外流量﹥0

内流河:外流量=0降水量-蒸发量=0

降水量=蒸发量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0降水量﹥蒸发量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过程题型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15页。(2018高考全国1卷)3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0)。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有流入河流入无流出河流出—有来盐—无去盐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过程题型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16页。课堂探究

(2019全国1卷,37)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

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过程题型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17页。课堂探究

(2019全国1卷,37)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初始状态地中海一部分节点山脉隆起新的状态里海——内陆湖反演由海到湖的过程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过程题型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18页。课堂探究

(2019全国1卷,37)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山脉隆起地貌气候水文里海与海洋分离山脉形成分水岭山脉背风坡形成湖泊汇水面积减少气候干旱湖泊面积缩小湖泊向内陆湖演化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过程题型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19页。课堂探究

(2019全国1卷,37)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答案](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过程题型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20页。课堂探究(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做出合理解释。注意:由因索果,保证答题过程的逻辑性。【答案】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淡水湖环节大冰川积雪融水量大小气温低这一时期,补给大于支出反演由咸到淡的过程水平衡

(2019全国1卷,37)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过程题型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21页。课堂探究(2019全国1卷,37)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淡水湖环节转变为河水补给冰雪融水量减少【答案】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正向由因索果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过程题型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22页。课堂探究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

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答案】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地理过程题的描述要遵循时间顺序地理过程要遵循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的先后演变顺序。如地理事物的发生过程:a→b→c→d,不能写成d→c→b→a。地壳运动地貌变化湖泊演变气候变化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过程题型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23页。分析方法和思维路线总结起点(节点)环节地理过程的分析与描述要完整、细致

地理过程的分析与描述利用自然地理原理既要按照时间或者空间的先后顺序、因果关系等用地理语言完整地表达出来,又要不遗漏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如地理事物的发生过程a→b→c→d,不要跳跃式写成a→c→d(缺中间某环节)或a→b→d或b→c→d(缺头)或a→b→c(少尾)。正向思考和描述角度一通过地理分布(状态)反演形成过程角度二通过地理过程解释(或预测)地理分布(状态)答题方法指导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过程题型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24页。课堂练习:(2020高考山东卷)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河西走廊西大河流域的永昌盆地介于永昌南山与永昌北山之间(图7),海拔1875~2106m,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盆地内分布有若干块湿地,这些湿地的形成是地形、地质条件及地表水、地下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金川峡水库位于盆地最低处,是当地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水源地。(1)从地形、地质角度分析湿地的成因。(6分)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表水自西南向东北流动,补给湿地;盆地内有断层分布,地下水沿断层出露;位于永昌盆地低洼处,易于积水。要点一:方向+地表水要点二:断层+地下水要点三:地形+水流向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过程题型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25页。(2020高考山东卷)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露点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图8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时刻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形势示意图,来自极地、太平洋和墨西哥湾的三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落基山以东平原地区交绥形成三个锋:冷锋、暖锋和干线。(2)分析图中干线附近产生降水的原因。(4分)上升?露点越大空气越湿干线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