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封隔器系统工作行为仿真研究主讲:刘清友二○○九年十一月目前一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内容绪论封隔器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Y341-148封隔器主要零部件的力学分析封隔器胶筒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封隔器系统工作行为仿真模型建立封隔器系统工作行为仿真软件研制Y341-148封隔器系统工作行为仿真分析Y341-148封隔器工作性能台架试验研究结论及建议目前二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1.1研究背景能源问题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封隔器是石油开发的主要井下工具之一石油天然气钻探和开采难度不断加大,对封隔器的工作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石油工业方面也已得到应用1绪论目前三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1.2研究目的及意义以江汉采油工艺研究院Y341-148封隔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其坐封、密封、解封工作行为仿真的力学、数学模型,开发井下封隔器工作行为仿真分析软件,找到封隔器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运动规律和力学性能,为进一步提高现有封隔器的综合性能、优化设计和研制新型井下封隔器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目前四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1.3研究主要内容(1)开展了封隔器胶筒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建立了橡胶材料在特定工况下的本构关系;(2)将胶筒柔性体与胶筒座、套管壁等刚性体运动过程中的接触区域处理为持续变化的非线性边界条件;(3)在国内率先建立了胶筒大变形特征的封隔器系统工作行为仿真模型,并进行了求解;目前五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4)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封隔器系统工作行为仿真软件;(5)自行设计建造了封隔器整体工作性能测试的试验台架,完成了Y341-148封隔器台架试验研究。1.3研究主要内容目前六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2.1封隔器的功能、分类及现有封隔器的结构封隔器按时间可取式永久式按原理机械式水力式按结构压缩式扩张式自封式组合式2封隔器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目前七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锚定式分层注水管柱油套保护分层注水管柱超高压注水管柱可洗井高压注水管柱封隔器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注水目前八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封堵层采油层采油层下管柱坐封封隔器投球丢手抽油打捞上提解封封隔器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堵水目前九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下管柱坐封封隔器投球丢手打捞封堵层采油层采油层抽油解封上提封隔器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堵水目前十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封隔器结构
Y341-148封隔器结构示意图1上接头;2销钉;3上外套;4锁簧座;5锁扣指;6锁指套;7锁环;8卡爪套;9内中心管;10外中心管;11上胶筒座;12胶筒1-3;13隔环;14下胶筒座;15上活塞套;16上活塞;17下中心管;18下活塞套;19下活塞;20下接头;21剪钉;22剪钉座;23防撞环目前十一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工作原理座封:油管内加液压,经过中心管上的孔进入下活塞套腔内,迫使活塞套向上推动下胶筒座压缩胶筒,当胶筒压缩到位后,外中心管上端的锁环总成锁死,完成座封。解封:上提油管,靠胶筒与油管间的摩擦力,使封隔器的解封销钉拉断,锁环套和外中心管分离,从而使锁套、外中心管、下胶筒座等部件向下移动,胶筒在自身的弹力下恢复原状,完成解封动作。目前十二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3.1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Y341-148井下封隔器由27个零件组成,分为密封、坐封和解封三大部分解封密封坐封图3.1封隔器装配图3Y341-148封隔器主要零部件的力学分析与结构优化目前十三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图3.2封隔器部分零部件3.1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目前十四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3.2上外套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应力大部分在200MPa左右。但在栅状进水孔的两端有应力集中应力集中图3.5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有限元分析约束和载荷条件目前十五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图3.6上外套有限元计算结果(a)增大到端面距离后的应力分布(b)增大栅格宽度后的应力分布增大栅格到端面的距离后,应力整体分布较均匀,在87.7-175.4MPa之间,比原结构应力小。3.2上外套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目前十六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表3.1内中心管结构优化前后应力对比值
中间应力MPa两端应力MPa应力集中MPa优化前
优化后
110.7-147.137.48-74.11330101.2-134.730234.23-67.7中心管分析优化结果上活塞分析优化结果活塞下端与下活塞接触螺纹的退刀槽和进水孔处有相对较大的应力集中,在500MPa左右。优化后,上活塞应力分布在114.7-228.2MPa之间,退刀槽底部倒圆角以后,应力集中也减小。3.2上外套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目前十七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胶筒是封隔器的关键部件,本文开展了封隔器胶筒目前所用4种橡胶材料在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下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测定了这4种橡胶材料在不同载荷、不同温度下的应力-应变数据,建立了与井下实际工况相对应的胶筒材料本构关系4封隔器胶筒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目前十八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4.1试验目的及试验内容对封隔器胶筒硫化橡胶的标准试样在不同压力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性能进行试验,获取应力-应变关系及橡胶的压缩模量、杨氏模量等值,为封隔器有限元仿真计算提供材料本构关系数据。目前十九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试验标准:本次试验根据GB/T7757-93:《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缩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采用了施加压缩力的金属板经润滑剂润滑的方法,试验件和金属板达到充分润滑。本试验在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完成。4.1试验目的及试验内容目前二十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试验步骤:
试样分组:将经过试样检验合格的试样分组;
温度分组:试验温度分为如下七档:25℃、50℃、75℃、100℃、125℃、150℃、175℃
试验的测量:测量试样的直径和高度;
安装试验件:将试件上、下圆面涂润滑油后,安装在试验机上,加温稳定3-5分钟,开始试验;加载:对每一试件按0-4000N,每隔500N加载、卸载一次并记录试件的变形量。4.1试验目的及试验内容目前二十一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试验设备及原理:该试验在如图4.1的SB802热、机综合疲劳试验器上进行。试验中还用到以下设备:K型热电偶、杠杆百分表、外径千分尺、压力传感器等。图4.1SB802热、机综合疲劳试验器简图4.1试验目的及试验内容目前二十二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图4.2SB802热、机综合疲劳试验器实物图4.1试验目的及试验内容目前二十三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图4.3SB802热、机综合疲劳试验器实物图4.1试验目的及试验内容目前二十四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4.2数据记录及处理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并拟出合应力应变曲线。在完全润滑条件下压缩均匀,应力应变关系为:对于不大于30%的较高应变量,应力应变关系为:压缩模量:润滑试样杨氏模量:目前二十五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图4.5505#橡胶在150°C时应力应变曲线及其压缩阶段拟合曲线图4.6505#橡胶在150°C时应力应变曲线松弛阶段拟合曲线图4.2数据记录及处理目前二十六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4.3试验结果分析通过以上试验得出:橡胶压缩阶段小变形时,其应力应变基本呈线性关系,可以描述为:材料卸载后自然回弹的松弛过程,呈非线性形式,可以用二次多项式形式描述:目前二十七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温度(摄氏度)压缩阶段线性关系松弛阶段非线性关系255075100125150175表4.1505#橡胶在不同温度下材料本构关系4.3试验结果分析目前二十八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5.1接触问题及有限元法基本原理接触问题的复杂性接触区域的不稳定性接触界面摩擦现象描述的不准确性接触体本身材料的非线性和几何变形的非线性虚拟载荷法将不连续的接触系统还原成单个接触问题的纯边值问题,再由接触区内相对独立的局部处理,确定真实的接触区参数及系统的应力和位移场5封隔器系统工作行为仿真模型的建立目前二十九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5.2封隔器研究要点及模型简化计算模型零件结构为轴对称受力及约束是轴对称的系统的变形呈轴对称形式将封隔器系统简化为轴对称模型目前三十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启动瞬间封隔器在坐封或解封过程启动的瞬间,由于剪钉分布不是轴对称的,本文中将剪钉分布假定为轴对称的环带,取其剪切强度为一等效值采用消除环带单元的方式5.2封隔器研究要点及模型简化目前三十一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密封胶筒封隔器胶筒的大变形特征和运动规律直接体现了封隔器的坐封和解封过程,为数值仿真的核心所在端胶筒中胶筒胶筒几何外形5.2封隔器研究要点及模型简化目前三十二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密封摩擦胶筒变形和零部件之间的摩擦是坐封的主要阻力解封过程剪钉剪断后胶筒的自动反弹(卸压)过程是封隔器的解封过程,这时所有的阻力源与坐封过程相似,但方向相反。图5.4简化后的封隔器整体接触有限元模型示意图5.2封隔器研究要点及模型简化目前三十三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5.3封隔器系统工作行为仿真模型的建立封隔器材料本构模型材料本构关系通过试验已经得出,在坐封过程有限元数值求解时,增量迭代步仅需考虑大变形的影响;解封过程采用常规的弹塑性求解模式,增量迭代步需同时考虑材料和几何非线性。目前三十四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摩擦接触问题求解方法
采用虚拟接触载荷法,将虚拟接触载荷施加在可能发生的接触区域,模拟接触力分布,若这些虚拟载荷能保证接触区内原有的应力、位移约束条件不发生任何变化,这些虚拟接触载荷即成为真实的接触力。
有限元分析采用增量法求解,对接触区也采用增量形式迭代求解,在瞬时构形中讨论待定的接触边界。5.3封隔器系统工作行为仿真模型的建立目前三十五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滑动摩擦接触区内的应力、位移约束条件为:二接触面间的法向间隙为零值:二接触面上的法向应力恒为压应力:二接触面的切向位移无约束,切向应力服从摩擦滑动定律:5.3封隔器系统工作行为仿真模型的建立目前三十六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封隔器有限元模型将坐封(解封)过程依据流体压力大小分为若干增量步,模拟分析每一增量步时刻封隔器系统内部各零部件的变形、应力、及其胶筒逐渐变形引起的密封、解封进程。所有载荷增量步的计算结果累积即连结形成一个连续的工作流程。5.3封隔器系统工作行为仿真模型的建立目前三十七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基本物理关系:轴对称模型中,采用圆柱坐标系,以对称轴为Z轴,所有应力、应变和位移都仅为的函数,而与方向无关。应力、应变、位移分量分别为:式中:,为形函数,代表单元第节点的位移向量,仅有轴向z和径向r两个分量;表达式为:在单元角点5.3封隔器系统工作行为仿真模型的建立目前三十八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
单元应变与应力表达式,直接采用弹性理论中的表达式:引入形函数后,可得到其应变矩阵:线性弹性变形条件下,单元的应力与应变为:5.3封隔器系统工作行为仿真模型的建立目前三十九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
非线性弹性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虽为非线性,但材料完全弹性,应力应变互为单值函数,与加载历史无关,通过材料性能实验,即可建立应力强度应变强度的一般关系:本构方程的增量形式可表述为:5.3封隔器系统工作行为仿真模型的建立目前四十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封隔器系统工作行为仿真模型求解框图在每一个载荷增量步迭代计算结束时,即刻修正单元的节点坐标、修正系统结构几何形状,确保计算有足够的精度。5.3封隔器系统工作行为仿真模型的建立目前四十一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5.4模型求解特征及单元离散(1)单元多样化
本程序引入了变节点的四边形等参单元,单元节点可以从4-8节点随意变换,即可在四边形的任一边或多边上增加中间节点。模拟曲线边界时,即可采用这类二次多项式形式模拟,充分保证了复杂结构边界模拟的精度,同时也节省了单元和节点,以及大量数据处理的工作量。目前四十二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2)简化的接触区定义对任意的一对摩擦接触副,规定一个可能接触范围,将所围区域内的节点总编号按规定格式输入,并给出其滑动摩擦系数,程序即能自动完成接触面的分析。本程序设计中的可能接触区对节点、接触面的相对位置无要求,接触区域分析本身相对独立,但已经与整个结构系统融合一体。采用接触区局部循环迭代的形式,将接触分析与常规分析耦合在一起。5.4模型求解特征及单元离散目前四十三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3)材料多样化本研究程序考虑了2种相同本构材料(钢、橡胶)的应用,但可以具有多种变化参数或多种屈服模式。(4)求解范围推广
本程序主要解决轴对称问题,推广应用到平面问题:可以求解弹塑性摩擦接触的平面问题。(5)应力分析结果的再处理对初步计算出的应力作处理,主要采用单元局部应力磨平的方式,用应力线性外推求解出单元节点上的应力应变。5.4模型求解特征及单元离散目前四十四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
封隔器系统离散后有限单元数量2489个,3332个节点。本部分工作具有下述共通特征:(1)单元尺度
轴对称单元均为平面单元形式,其环向应力、变形均由平面内的位移描述,因而对单元尺度作了必要限制,以提高计算分析精度。本研究中,所有四边形单元的长短边之比一般为2:1,特殊情形不超过3:1,单元的最短边约2mm。5.4模型求解特征及单元离散目前四十五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2)单元形状考虑到零部件的曲线边界多为接触区域,因此在有限单元剖分时,大部分采用4节点等参单元,而对个别部位采用5节点等参单元。(3)轴对称简化合理地将封隔器系统简化为一个轴对称体系。(4)螺纹连接简化螺纹连接区域的几何形状、应力分布比较复杂。本研究中将所有螺纹连接部位简化为固定连接5.4模型求解特征及单元离散目前四十六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5)密封圈(盘根)的简化本研究中,将密封圈的张紧力转换为径向压力和滑动方向的摩擦阻力,分别施加在原密封圈的配合节点对上(6)零部件之间的配合(贴靠)本文对零部件之间的贴靠均假定初始状态是连接在一起的,构造网格单元时直接将配对节点固连。对有相对变化、可演变为接触问题的动态配合面直接处理成可能接触区。
5.4模型求解特征及单元离散目前四十七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图5.6封隔器系统有限元离散模型总图图5.7封隔器系统有限元离散模型局部图(上接头区域)图5.8封隔器系统有限元离散模型局部图(胶筒密封区域)5.4模型求解特征及单元离散目前四十八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图5.10封隔器系统有限元离散模型局部图(下活塞、下接头区域)图5.9封隔器系统有限元离散模型局部图(上活塞区域)5.4模型求解特征及单元离散目前四十九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5.5封隔器模型有限元模型计算参数确定橡胶的弹性模量:使用试验数据;橡胶泊松比μ:0.4-0.49;摩擦系数试取:f=0.04;油压:35MPa封隔器胶筒与套管内壁的间隙:3.5mm目前五十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6.1软件的总体设计方案及运行平台数据存储与数据管理参数输入结果输出有限元网格划分计算求解模块图形交互界面VB6.0有限元计算部分VFortran6.5,DLL采用ODBC开放式数据源Microsoft.Jet.OLEDB.4.0软件运行平台Windows操作系统图6.1封隔器系统接触有限元分析软件总体设计方案示意图6封隔器系统工作行为仿真软件的研制目前五十一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Y341-148井下封隔器工作行为仿真软件原始参数输入工作行为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输出帮助系统零件结构参数节点及单元数据库工作压力及材料参数数据存储自定义仿真结果数据文件数据库存储与修改数据管理部分调用动态链接程序完成仿真计算过程零件应力数据表胶筒变形状态仿真计算源文件所有零件特殊点应力应变随步长变化规律软件运行环境及安装应用软件使用向导图6.2封隔器工作行为仿真软件总体结构示意图6.2软件功能模块的划分目前五十二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图6.3软件运行界面图6.4软件运行主界面6.3封隔器系统接触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打开仿真结果保存仿真结果帮助文件输入计算原始参数开始仿真计算查看仿真结果主菜单工具栏仿真计算窗口进度栏目前五十三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图6.5原始参数输入整体界面图6.6系统默认封隔器结构参数图6.7逐一选择零件结构参数6.3封隔器系统接触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目前五十四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图6.8工作压力及材料参数输入界面图6.9节点及单元数据库图6.11计算过程中的数据文件图6.10封隔器胶筒在计算过程应力及轮廓变化情况6.3封隔器系统接触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目前五十五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图6.12胶筒一、胶筒二、胶筒三变形及应力示意图6.3封隔器系统接触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目前五十六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该仿真软件综合利用两种开发工具VisualBasic6.0和VisualFortran6.5的优点,使得本文开发的封隔器系统接触有限元分析软件既具有计算效率高、速度快的优点,又达到了界面美观、操作简便的要求。该软件现已通过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专家组的测试验收,得到了专家组的好评。6.3封隔器系统接触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目前五十七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6.3封隔器系统接触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目前五十八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
本文研究的仿真软件计算出了封隔器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所有零件的所有工作状态参数,主要有所有节点的各向应力、位移等值,以单元节点的形式说明了封隔器的工作过程。本文对封隔器仿真结果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三个胶筒、剪钉座、内中心管、上活塞、外套、外中心管这几个零件。7Y341-148封隔器系统工作行为仿真分析目前五十九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7.1坐封过程启动载荷流体进入坐封器上、下活塞腔时,推动活塞向胶筒方向(正向)运动,当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剪钉被剪断,活塞就可直接推动、挤压胶筒,使其径向膨胀,与井壁、外中心管密封,完成坐封动作表7.1剪钉剪断瞬间主要部位的应力目前六十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7.2封隔器坐封过程分析
通过常规计算分析,当剪切带内的最大剪应力达到50.208MPa,剪钉被剪断,此时流体压力为5.1MPa。有限元解考虑了实际受力状况,取剪钉带上的最大剪应力作为剪切判断依据。仿真计算知道:剪钉剪断时,流体压力在4MPa左右,此时剪钉座的Mises应力为57.1MPa。
目前六十一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零件名称SMAXSMAXRSMAXZSMAXRZSMAXCSMAT1.上接头48.87632-20.36524-44.32568-18.49079-1.807116-4.252882.锁簧座25.14333-8.038394-13.77886-7.17144910.37948-6.7818013.外套52.47447-6.993479-50.0723410.669733.407653-3.9516474.锁扣指等17.239132.852555-.2014876.222907218.356191.3255345.内套55.06724-5.784057-54.349410.31894.6581047-2.1702926.上胶筒座48.73386-11.35608-55.4958910.53405-9.325193.17710117.卡爪套18.08528-2.010998-19.436672.582046-1.816754.09015038.内中心管84.61073-10.3616660.30635.803117683.3809424.972349.外中心管23.43971-.3686795-24.04237.673532-.903928.27719810.端胶筒-131.33084-13.21009-34.1218612.07068-38.3813115.3424511.隔环-152.5144718.11216-13.27146-6.28380946.016362.42034512.中胶筒31.26839-96.06445-105.73178.372388-74.49109-8.3697413.下胶筒座79.39703-18.61135-71.73274-30.35855-7.4552991.31036414.上活塞79.86388-24.29866-95.05695-15.74085-16.3204-2.31728115.上活塞套35.25874-7.473498-41.67161-7.765648-10.96632.58680316.下中心管59.387342.979016-16.63542-.593907850.06866-6.82820417.下接头110.2444-12.03271-130.4919-22.98128-64.5553728.4124118.剪钉座1.170459-.3131635-.3191374-9.479E-02-1.475026.626856619.下活塞39.33978-7.914771-30.968129.31578710.36918-7.4950520.防撞环13.74116-5.602574-8.257792-7.611537-3.8116172.30394321.隔环-250.692219.57793-11.44965-6.9861145.310334.0641422.端胶筒-229.02929-3.117537-20.43223-4.82940611.63198-6.746799表7.1封隔器工作过程所有零部件Mises应力最大值及所在点对应的其他应力目前六十二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图7.1(a)封隔器坐封过程零件位移变化图图7.1(b)下接头区域局部放大图图7.1(c)下活塞区域局部放大图7.2封隔器坐封过程分析目前六十三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图7.2胶筒外壁中心轴向位移压缩量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端胶筒的压缩量较大,在40mm以上,中胶筒压缩量较小,在30mm左右,所有胶筒变形基本在45%左右。7.2封隔器坐封过程分析目前六十四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
三个胶筒各向应力大小及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在达到密封时,轴向应力最大,在20MPa左右,其次为R向应力和C向应力,基本在15MPa左右,而RZ向应力和剪应力值都相对较小。这说明三个胶筒在工作过程中主要受轴向压力、R向应力、C向应力较大,这与胶筒工作实际情况相符7.2封隔器坐封过程分析目前六十五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
内中心管在剪钉剪断前的4个载荷步内,Mises应力及C向应力有一定值且不断增大,在剪钉剪断后,应力回落后又持续增加,油压达到最大值时Mises应力及C向应力也达到最大值。7.2封隔器坐封过程分析目前六十六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7.3封隔器密封过程分析
封隔器的密封过程,在本文的仿真软件中表示为油压达到20MPa以后的一段稳定过程,所有零件应力及位移值在这几步步长内基本保持不变,在随步长的变化曲线图中反映为:在25载荷步到28载荷步,胶筒一、二、三的径向膨胀紧贴在套管内壁,接触产生的摩擦力使得胶筒承受一定的轴向压差,实现封隔器的密封作用。
目前六十七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表7.2密封过程三个胶筒外壁节点应力值零件名称SMAXSMAXRSMAXZSMAXRZSMAXCSMAT10.端胶筒-1:N4节点2.701528-17.71705-19.49609.3506716-16.47219-.589120910.端胶筒-1:N5节点4.321363-16.13511-20.37136.5660823-16.190846.503E-0210.端胶筒-1:N6节点3.699701-15.87803-19.18673.7100562-15.54125-9.542E-0212.中胶筒:N4节点2.222256-18.72948-19.03591.2075786-16.70583-.959429712.中胶筒:N5节点3.696077-16.15045-19.54182.551721-15.81593-.123508912.中胶筒:N6节点3.009023-15.32708-17.55346.7674438-14.55089-.268637222.端胶筒-2:N4节点2.365424-17.21789-18.417.2976387-15.75564-.69621822.端胶筒-2:N5节点4.065926-15.22452-19.19973.528811-15.252244.843E-0222.端胶筒-2:N6节点3.528289-14.89342-18.05972.6763087-14.59043-8.229E-02
三个胶筒外壁中间点Mises应力为最大,中心点两侧稍低。中间点轴向应力分别为-20.37、-19.54、-19.20MPa,在各向应力中最大。7.3封隔器密封过程分析目前六十八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零件名称SMAXSMAXRSMAXZSMAXRZSMAXCSMAT3.外套64.0013-8.288157-61.8376312.504553.361277-4.4366828.内中心管104.946-12.9714372.736411.019992104.052529.88259.外中心管28.2793-.3759753-28.90406.7844053-.9474045.296490510.端胶筒-137.8776-15.55321-40.396514.14913-47.2421719.0476812.中胶筒40.8814-5.104646-27.13641-5.28564518.85701-11.379614.上活塞105.435-32.12366-125.7135-20.74827-21.85886-2.93564922.端胶筒-239.1527-4.201144-26.30495-5.8743717.35037-10.04366表7.3密封过程主要零部件Mises应力最大值及所在点对应的其他应力
钢性件在密封过程中,内中心管受轴向拉力,上活塞、外套、外中心管等主要承受轴向压力。其中上活塞是承力的较危险部件。7.3封隔器密封过程分析目前六十九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7.4封隔器解封过程分析
封隔器的解封过程即坐封过程的逆向过程,在仿真软件中通过加反向载荷实现,载荷步为1MPa,共卸载20步。胶筒的位移及变形在卸载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波动,但整体上各应力值呈下降趋势。各钢性零件在解封时,各向应力基本上呈线性变化的趋势下降。
目前七十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8.1试验台架的设计与建造图8.1传感器检测工作原理示意图图8.2应力传感器布置示意图
试验台架由测试罐体、连接罐体、套管头、套管座等组成。其中,测试罐体和连接罐体由7in套管加工而成。8Y341-148封隔器工作性能台架试验研究目前七十一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图8.3本文所设计和建造的试验台架照片8.1试验台架的设计与建造目前七十二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8.2试验目的及内容主要是测试封隔器零件表面特征点的应力、应变数据,验证井下封隔器工作行为仿真软件的正确性。应变片:测试刚性件应变应力传感器:测试胶筒接触应力位移传感器:测量胶筒变形和轴向位移目前七十三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8.3试验步骤
为保证试验收集数据的正确性,本文共进行了3套封隔器的台架试验,步骤如下:(1)中心管加液压至25MPa,测试该过程中胶筒表面特征点的应力数据(步长2MPa);(2)下部环空加液压至25MPa,测试该过程中胶筒表面特征点的应力数据(步长2MPa);(3)上部环空加液压至25MPa,测试该过程中胶筒表面特征点的应力数据(步长2MPa);(4)卸中心管压,测试该过程胶筒表面特征点的应力数据。目前七十四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图8.4不同摩擦系数时上胶筒测式点8对比图
计算值与试验值相对误差在10%以内。考虑了胶筒与内外套管之间不同摩擦系数的影响,从图上可以看出,仿真计算中摩擦系数应取较小值8.4台架试验结果分析图8.5不同摩擦系数时上胶筒测式点22对比图目前七十五页\总数八十三页\编于二十二点图8.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饶平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 抗旱供水工作简报范文(5篇)
-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茅竹镇中心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监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联考中考模拟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2023年湖南岳阳市汨罗市市政建设有限公司公开招聘正式员工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1年中国塑料软管支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单桥泡沫消防车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划线仪表墨水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全自动地板抹布成型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山谷回音真好听》名师课件(简谱)
- 202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高级执法资格考试题(解析版)
- 高考英语核心词汇1000个
- 3-6-多学科设计优化
- GB/T 4706.1-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 2024年重庆市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复与更换判别规范》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湖北局三三八处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2024
- 家族办公室公司章程
- 2024年度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题库新版
- 【9道三模】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