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_第1页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_第2页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_第3页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_第4页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第1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磁共振现象的发现及发展

1924年pauli在进行电在子波谱试验中发现了许多原子核象带电的自旋粒子一样具有角动量和磁动量1946年美国物理学家Block和Purcell分别测出了在均匀物质中磁共振的能量吸收,进一步证实了核自旋的存在,并为此获得了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第2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磁共振的应用物理化学:利用磁共振波谱测定物质的化学结构医学影象:磁共振成像及化学物质含量测定第3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磁场的核自旋

原子核的组成:质子+中子(不带电)原子核的特性

:自旋(角动量)杂乱无章

第4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磁场中的原子核:如图平行方向(低能级)

反平行方向(高能级)第5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1H的原子核结构及特性1H原子核仅有一个质子,无中子其磁化敏感度高,在人体的自然丰富度很高,是很好的磁共振靶核第6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拉摩进动:

f(进动频率)=R(磁旋比)B`(主磁场矢量)

R:1.0T=42.57MHZ1.5T=63.85MHZ0.5T=21.28MHZ宏观磁化矢量:与主磁场B`方向一致的宏观磁矩。(纵向磁化)磁矩(磁场,有强度、方位和方向)矢量(某一方向上一定量的力)第7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净磁化矢量:相互抵消后剩余磁矩的叠加。如图第8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磁共振的条件激发磁场的频率与自旋系统的进动频率相等。自旋系统吸收激发磁场能量内能增加第9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共振现象射频脉冲效应1.1:量子物理学角度:射频(AF)=电磁波+光子.能级差.跃进(拉摩频率相同)1.2:经典物理学角度:(横向磁化)ZYXB1第10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MXY射频激发使自旋的横向磁矩相位一致(相位相干),产生一个大的横向磁化矢量MXY。相位是矢量与参照轴间的夹角第11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磁共振信号

信号的产生:AF→净磁化矢量绕B0

进 动(拉摩频率)→感应交变电 流→接收线圈感应信号→ 随时间衰减(自由感应衰减)磁共振信号的测定只能在垂直于主磁场的XY平面(横向磁化矢量)进行.第12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3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自由感应衰减信号(FID)第14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弛豫

弛豫概念:磁化矢量恢复到平衡态的过程1.横向弛豫:横向磁化矢量从最大衰减到零的过程(T2弛豫或自旋—自旋弛豫)

T2*是磁化矢量衰减到初始值37%的时间第15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横向弛豫的机理由于磁场的不均匀性,自旋的进动频率不同,当RF停止后,横向磁矩间很快出现相位弥散(相位不相干、去相位)进动,使横向磁化矢量逐渐消失第16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7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横向磁化对比由于各种组织的T2不同,在横向弛豫过程中,不同时刻各种组织在横向磁化中的比例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组织间的横向磁化对比。也称为T2对比第18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人体正常组织的T2值第19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影响横向弛豫的因素组织特异性:小分子T2长,大分子T2短晶格的物理状态:液态慢、固态快晶格的温度:低快,高慢周围大分子结构:加快无磁场强度依赖性第20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2.纵向弛豫:纵向磁化矢量从零恢复到最大值的过程(T1弛豫或自旋—晶格弛豫)

T1是纵向磁化矢量从零增长到最大值63%的时间点第21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纵向弛豫的机理波动的晶格磁场是一个连续频率的波动磁场,Lamor频率的晶格磁场可以吸收激发态自旋所释放的量子化能量,恢复其平衡态。晶格磁场的频率越接近Lamor频率,纵向弛豫的速度越快。人体各种不同类型组织的晶格磁场频率有差异。纵向弛豫速度不同第22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纵向磁化对比由于各种组织的T1不同,在纵向弛豫过程中,不同时刻各种组织在纵向磁化中的比例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组织间的纵向磁化对比。也称为T1对比第23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人体正常组织的T1值第24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影响纵向弛豫的因素组织特异性:中等大小分子快,小分子及大分子慢晶格的物理状态:液态快、固态慢晶格的温度:低快,高慢周围大分子结构:加快磁场强度:低场快,高强慢第25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五、空间定位1.梯度磁场:不改变主磁场的方向但可改变局部磁场的强度和质子的旋进频率。(1)横轴位:自上至下场强不同的梯度磁场.(2)矢状位:自右至左场强不同的梯度磁场.(3)冠状位:自后至前场强不同的梯度磁场.第26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层面层厚选择:梯度磁场选定后调节射频冲的中心频率(带宽)。层厚 与带宽成正比。增加梯度磁 场强度可减薄断层的厚度.第27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3.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对被激发层面内的信息进行编码.启动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梯度场,使每一个象素具有特定相位和频率的特征性信号.第28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4.二维傅立叶变换图像重建方法:傅立叶变换将时间——强度的信号关系变换为频率——强度的信号关系。这种数学变换模式称为傅立叶(Fouriertransform)变换。将一个信号的频率(读出)和相位成份区分开,可得到该面每个体素的信息。5.多层采集技术。6.三维傅立叶成像.第29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磁共振成像检查第30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磁共振成像序列

一、自旋回波(SE)序列:最基本,最常用的脉冲序列。自旋回波信号(SE)

第31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32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TE(回波时间)TR(重复时间)

1.T1加权像:短TR(500ms左右)和短TE(10-25ms)

2.T2加权像:长TR(1500-2500ms)和长TE(80-120ms)3.质子密度加权像:长TR和短TE第33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二.反转恢复(IR)序列三.短时反转恢复(STIR)序列:主要用于抑制脂肪信号。

四.自由水抑制反转恢复(FLAIR)序列五.梯度回波序列第34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磁共振血管成像一、时间飞越(TOF)法:二维(2D)和(3D)TOF法对慢血流敏感,背景抑制较差。二、相位对比(PC)法:

2D-PCA和3D-PCA

背景抑制好有较高的血管对比。第35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36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37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38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磁共振对比增强检查

一.MRI常用对比剂Gd-DTPA(钆或磁显葡胺),顺磁性造影剂特点:1、弛豫性强,缩短T1和T2弛豫时间.2、细胞外间隙分布,迅速由肾脏排 泄,毒性小,安全系数大。

3、生物相容性好,结构稳定,具有较高的 溶解度.二.适应证肿瘤、炎性疾病、血管性疾病、寄生虫、血管成像等。第39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磁共振信号特点及病理生理基础

第40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短T1WI

短T2WI

长T1WI长T2WI第41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42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43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信号异常的病理生理基础

1、水

自由水

:分子小具有较高的自然运动频率。

结合水

:依附在大分子周围,构成水化层,自然运动频率低。认识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概念有助于认识病变的内部结构,有利于对病变作定性诊断。

第44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水肿

①血管源性水肿:血脑屏障破坏,血浆由血管内漏出进入细胞外间 隙。②细胞毒素水肿:缺氧→ATP减少→

钠-钾泵失常→水进入细胞内→细胞肿胀。③间质性水肿:脑室压力增高,出现脑积液 经室管膜迁移至脑室周围。第45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46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47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3、出血

急性血肿(0—2天):T2中心部低信号。T1 无信号。

亚急性血肿初期(第3天):T1血肿由外围开始 出现高信号,T2无影响。

亚急性血肿中期(6—8天):T2出现高信号T1高 信号由外周向中央扩大

亚急性血肿后期(10—14天):血肿周围出现低 信号环。T2信号更加明显。第48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4.血流异常

血流信号受血流方向、速度、大小、时相、运行方式及扫描序列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缓慢血流呈高信号,快速血流呈低信号。

第49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50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51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52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53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颅脑MRI诊断

一.颅脑的正常解剖

(一).大脑半球1.

中央沟:中央沟将额叶与顶叶分开是大 脑凸面最深的一条脑沟.2.

顶枕沟:与顶枕叶之间向外延伸至大脑 外侧面的一条脑沟.3.外侧裂:为额叶顶叶及颞叶的界缘,颞内 有大脑中动脉的大分支第54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4.半球纵裂:此裂将大脑分成两半球,内有 大脑镰和大脑前动脉.(二).深部脑结构及脑室系统

1.灰质结构:主要分为基底节和丘脑.

基底节:包括尾状核、壳核、苍白 球、屏状核和杏仁核.豆状 核:壳核+苍白球。纹状体: 尾状核+壳核.第55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丘脑:位于内囊膝部及后肢内后侧的一个 大的卵圆形灰、白质核团。背侧构 成侧脑室体部底的内侧部,内侧构 成三脑室的侧壁。

2.

白质结构

胼胝体:是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的巨大白质 联合.分嘴、膝、体、压四部。

第56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内囊:是上达放射冠下至大脑脚的扇形传入 传出纤维束.主要分为前肢、膝部、 后肢、豆状核后部和下部。

3.脑室系统:为分泌、储存、循环脑脊液 (CSF)结构。分为侧脑室、三 脑室及四脑室.第57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蝶鞍和鞍旁区

垂体:包括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男性垂体高 径<8mm,生育期女性<10mm.垂体柄 直径<4mm.

海绵窦:血管,神经丰富.

第58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后颅窝

脑干:中脑、桥脑、延髓。

小脑.

第59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60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61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62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63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64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65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66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67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68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69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70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71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二.颅脑肿瘤(一).颅脑肿瘤MRI诊断要点:.

肿瘤的部位,数目..

肿瘤的信号特点..

肿瘤的边缘..

肿瘤的血供..

肿瘤的水肿情况..肿瘤的增强情况

第72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胶质瘤胶质瘤起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习惯上将其分为星形细胞瘤、少突神经胶质瘤和室管膜瘤。(一)、星形细胞瘤:是中枢神经最常见 的肿瘤,占胶质瘤 40%。病理:起源于星形神经胶质细胞,分为四 级。第73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1级:纤维性星形细胞瘤及原浆性星形细胞 瘤,为良性。病灶多较表浅,只侵犯 大脑皮层和皮质下脑白质很少累及大 脑深部,通常局限于半球一侧。

2级:成星形细胞瘤,系偏良性。在1级的 基础上向周围组织浸润,界限不清肿 瘤生长较快。第74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3、4级: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恶性度 高。病灶位置较深,易越过中线 白质联合到对侧。肿瘤一般较大 边界尚清,但无包膜。MR表现:

1级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强度均匀,水肿及占位 程度较轻。GD-DTPA无强化。第75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2级:随着肿瘤生长,瘤内发生小囊变, 信号开始不均匀,周围水肿增多。 GD-DTPA有轻度强化。3、4级:肿瘤血管增多,瘤内发生大片坏死 并有出血,周围水肿广泛,占位效 应明显,信号混杂。CD-DTPA强化 明显,呈斑片状、线条状、花环状 或结节状。第76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77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78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79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80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81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82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83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84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85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86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87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88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89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90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91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92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93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94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95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96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少突神经胶质瘤病理:少突神经胶质瘤起源于少突胶质细 胞,单纯少突神经胶质瘤往往很局 限,以膨胀为主,生长缓慢,属于 较良性的胶质瘤(1~2级)。易发生 钙化,可有囊变。第97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MR表现:

T1WI:肿瘤为低或等信号,钙化呈低或 等高信号,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 轻。

T2WI:肿瘤为高信号,信号不均匀,钙 化呈低信号。GD-DTPA:多数强化不明显,少数有不均匀 强化。第98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99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00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01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02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03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04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05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室管膜瘤病理:起源于室管膜或室管膜残余部分。 室管膜瘤以膨胀性生长为主,常有 囊变和钙化。被列入1~2级肿瘤。好发部位:在儿童室管膜瘤以3、4脑室最 常见,成人以侧脑室常见。也可发 生在大脑半球,顶、颞、枕叶交界 处为室管膜瘤的好发部位。第106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MR表现:肿瘤常呈分叶状,边界清楚,T1WI实质部分为等信号,而囊性部分为低信号。T2WI以高信号为主,可有不均匀信号。如发生在四脑室的顶或底,其周围或一侧有脑脊液围绕。室管膜瘤可伴有钙化和出血,脑实质的室管膜瘤可伴有轻度水肿。脑积水常见。第107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GD-DTPA:肿瘤常为不均匀强化,其中环形 强化最常见.第108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09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10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11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12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13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14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15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16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17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18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19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脑膜瘤脑膜瘤为颅内常见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5%~20%.多见于40~60岁,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2.病理:脑膜瘤为起自脑膜的中胚层肿瘤,主要 源于蛛网膜的帽细胞。脑膜瘤多为球 形或分叶形,质地坚硬,血供丰富, 包膜完整,分界清楚。第120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好发部位:肿瘤好发与脑表面有蛛网膜颗 粒的部位,幕上占85%,幕下 占15%。其中以大脑凸面和矢 状窦处最常见,约占所有脑膜 瘤的47%;其次为蝶骨嵴占 13%、嗅沟及前颅窝底占7%、 鞍结节占6%、桥小脑角占7%, 其它占20%,如天幕、小脑凸 面、斜坡、枕大孔区等。第121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MR表现:

T1WI:多数脑膜瘤表现为等信号,少数为 低信号。多数信号均匀,部分不均 匀的表现为斑点状、片状、弧线状 或轮辐状的低信号,这与肿瘤内血 管钙化、砂粒体及纤维间隔有关。 第122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大部分脑膜瘤与临近的脑组织间有 一包膜相隔,该包膜由纤维组织和肿瘤 滋养血管组成,因此瘤周低信号是诊断 脑膜瘤的有力依据。 脑膜瘤一般有一定程度的瘤周水肿。第123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T2WI:肿瘤可表现为等、高或低信号。血 管和钙化均为低信号或无信号区。 肿瘤内砂粒体较明显,表现为混杂 信号的斑点。肿瘤内纤维间隔在 T2WI上呈低信号影,一般从肿瘤中 心向周围辐射。

T2WI瘤周水肿显示更清楚,能 很好地勾划出肿瘤边缘。 第124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GD-DTPA:绝大多数脑膜瘤出现明显强 化,常为相对均匀强化。60% 可显示肿瘤相邻脑膜强化,多 呈细、短而规则的条状高信号 强化影,称为脑膜尾征。第125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26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27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28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29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30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31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32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33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34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35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36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37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38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39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40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41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42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43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44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45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46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47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48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髓母细胞瘤病理:髓母细胞瘤是一种高度恶性、发展 迅速的原始神经上皮肿瘤。肿瘤起 源于第四脑室顶后髓帆原始神经上 皮细胞的残余。好发部位:肿瘤的典型部位在第四脑室顶 部及小脑蚓部。好发于儿童,占 75%~85%,发病高峰5~15岁之间。 成人占15%~25%。男性略多。第149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MR表现:

T1WI为略低信号,T2WI为等或略高信号,信号一般较均匀,如不均匀提示有坏死、囊变或出血、钙化等。肿瘤表面光滑,若位于上蚓部时,常使中脑导水管受压变窄,主要向前移位;如位于四脑室顶部时,中脑导水管被撑开且向上移位,四叠体板变水平。瘤周有新月形的脑脊液残留,主要在前方或上方决不在后方。第150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51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52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53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54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55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56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57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58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59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60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61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颅咽管瘤病理:来源于原始口腔外胚叶形成的颅咽 管残余上皮细胞。肿瘤多为囊性或 部分囊性,完全实质性少见。囊壁 多有钙化,肿瘤生长缓慢,不恶变。第162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好发部位:肿瘤以鞍上多见,也可见于鞍 内。5~10岁和60岁左右为两个 高发龄段。MRI表现:囊性颅咽管瘤似下垂的囊袋,囊 内成分不同可呈多种不同的信号 强度。一般情况下呈长TI长T2信 号。第163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胆固醇结晶呈短T1短T2信号、 角蛋白脱屑呈中等T1长T2信 号。正铁血红蛋白呈短TI长T2 信号。钙化较常见。GD-DTPA:肿瘤实质部分和囊壁可以强化, 大部分颅咽管瘤不强化。第164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65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66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67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68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69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70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71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72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73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74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75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76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五、垂体瘤占脑肿瘤的8~12%,占鞍区肿瘤的90%,直径〈10mm为微腺瘤。病理:垂体瘤起源于垂体前叶,其细胞分 为嗜色细胞和嫌色细胞两大类,嗜 色细胞有分泌激素功能。垂体瘤一 般分为功能性、非功能性和混合性。第177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临床表现:血清泌乳素增高导致女性闭经、 泌乳、男性乳房发育等症状。 生长激素腺瘤儿童引起巨人症, 成人引起肢端肥大症,非功能 腺瘤肿瘤一般较大,引起临近 结构压迫症状。如视力下降或 失明,双颞侧偏盲。第178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MRI表现:1、垂体微腺瘤:多数垂体微腺瘤T1WI为 低信号,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T2WI 为高信号。鞍隔向上不对称膨隆,垂体 柄偏移,鞍底明显倾斜都强烈提示垂体 微腺瘤的存在。第179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垂体大腺瘤:T1WI为等或低信号T2WI为等、高混杂信号。肿瘤一般呈圆形、椭圆形或“8”字形。肿瘤内囊变、坏死、出血显示各自信号特征。肿瘤可填充蝶窦并向鞍上,鞍旁生长侵犯。

3、GD-DTPA:肿瘤明显强化,可均匀可不 均匀,但边界清楚。第180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81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82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83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84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85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86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87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88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89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90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91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92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93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94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六、转移瘤好发部位:绝大多数位于皮髓交界处,也 可限于白质内,80%位于幕上, 20%位于幕下,其中小脑占18%。第195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MRI表现:典型的脑转移在TI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瘤灶小而周围水肿广泛,占位效应显著。有时出现靶征,可合并出血。T1及T2加权均为低信号的为来自黑色素瘤转移。有出血的转移瘤常提示来自绒癌、甲状腺癌及肺癌。第196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GD-DTPA:大部分转移瘤均出现强化,可 呈结节状、团块状均匀强化, 也可呈不规则的环形及壁结节 强化。第197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98页,课件共23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99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