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1页
2021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2页
2021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3页
2021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4页
2021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1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79分)1.(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小题。[甲]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红楼梦》第23回节选[乙]宝玉因不见了林黛玉,便知他躲了别处去了,想了一想,索性迟两日,等他的气消一消再去也罢了。因低头看见许多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锦重重的落了一地,因叹道:“这是他心里生了气,也不收拾这花儿来了。待我送了去,明儿再问着他。”说着,只见宝钗约着他们往外头去。宝玉道:“我就来。”说毕,等他二人去远了,便把那花兜了起来,登山渡水,过树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同林黛玉葬桃花的去处来。将已到了花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宝玉心下想道:“这不知是那房里的丫头,受了委曲,跑到这个地方来哭。”一面想,一面煞住脚步,听他哭道是: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正一面低吟,一面哽咽,那边哭得已伤心,却不道这边宝玉听了早已痴倒。﹣﹣《红楼梦》第27回节选[丙]黛玉瞧瞧,又闭了眼坐着,喘了一会子,又道:“笼上火盆。”紫鹃打量他冷,因说道:“姑娘躺下,多盖一件罢。那炭气只怕耽不住。”黛玉又摇头儿。雪雁只得笼上,搁在地下火盆架上。黛玉点头,意思叫挪到炕上来。雪雁只得端上来,出去拿那张火盆炕桌。那黛玉却又把身子欠起,紫鹃只得两只手来扶着他。黛玉这才将方才的绢子拿在手中,瞅着那火点点头儿,往上一撂。紫鹃唬了一跳,欲要抢时,两只手却也不敢动。雪雁又去拿火盆桌子,此时那绢子已经烧着了。紫绢劝道:“姑娘这是怎么说呢。”黛玉只作不闻,回手又把那诗稿拿起来,瞧了瞧又撂下了。紫鹃怕他也要烧,连忙将身倚住黛玉,腾出手来拿时,黛玉又早拾起,撂在火上。此时紫鹃却够不着,干急。雪雁正拿进桌子来,看见黛玉一撂,不知何物,连忙抢时,那纸沾火就着,如何能够少待,早已烘烘的着了。雪雁也顾不得烧手,从火里抓起来撂在地上乱踩,却已烧得所余无几了。那黛玉把眼一闭,往后一仰,几乎不曾把紫鹃压倒。紫鹃连忙叫雪雁上来将黛玉扶着放倒,心里突突的乱跳。欲要叫人时,天又晚了;欲不叫人时,自己同着雪雁和鹦哥等几个小丫头,不怕一时有什么原故。好容易熬了一夜。﹣﹣《红楼梦》第97回节选(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字形不全正确的一项是A.煞(shà)住耽搁(gē)舶来品睚眦必报B.颓垣(huán)呜咽(yè)金钢钻相机行事C.忖(cǔn)度走倚(yī)科创板纵横捭阖D.撂(liào)地细嚼(jiáo)林荫道名门望族(2)下面句中与《红楼梦》有关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A.世界各个民族在各自繁衔生息的区域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民族特性和姹紫嫣红的历史文化。B.庭院中,搭配栽植的枇杷树与银杏树,寄寓着“金玉良缘(指美好的姻缘)”的美好祝愿。C.花园里,十里樱花,粉蒸云霞,让人如梦如幻、如痴如醉(可用“目酣神醉”替换)。D.青春岁月似水流年(可用“旷日经年”替换),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段时光。(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红楼梦》不仅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而且它突破了以往小说单线发展的情节结构,使艺术结构更加宏大完整。B.“玉”字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在古代诗文中,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如:以玉喻人的词有玉容、玉面、亭亭玉立等;以玉喻物的词有玉膳、玉食、玉泉等;以玉组成的成语有金科玉律、抛砖引玉等。C.《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是指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府四春、妙玉、香菱、王熙凤、李纨、秦可卿。D.梨香院是宝钗初入贾府时的住所,后来她搬到了大观园的蘅芜苑居住。(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乙]文中“宝玉听了早已痴倒”短短八个字,写宝玉听到林黛玉吟葬花词后的情态,从侧面村托了黛玉葬花的悲伤之情,这精彩的妙笔,使得这一情节更有感染力。B.[甲]文细腻的描写黛玉听曲,情节上上衔读西厢,下接葬花,同时也是林黛玉心境的转折关键处。C.[丙]文中“黛玉这才将方才的绢子拿在手中,瞅着那火点点头儿,往上一摆。”是细节描写,这几个焚组的动作刻画出了一个娇弱无力、病人病入膏肓、万念俱灰的林黛玉,神形兼备,惟妙惟肖。D.《黛玉葬花》是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林黛玉最怜惜花,她写了葬花词,以花比喻大观园中的众姐妹,在《红楼梦》中是最美丽的诗歌之一。2.(14分)填空。(1)A.《红楼梦》又名《》开篇中“木石前盟”是指神话中和的“还泪之说”。B.刘绍棠,除了《蒲柳人家》外,其代表小说还有《》等。C.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高尔基的“自传性三部曲”一样,也是自传性的小说。(2)A.,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B.杨花榆荚无才思,。(韩愈《晚春))C.,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D.《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辱的句子是:,。E.诗人笔下,花是有品格的。既有“,”(《春望》)的灵性,又有“,”(《己亥杂诗》)的情怀。3.(12分)观雨陈与义①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海②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③。[注释]①陈与叉:北宋南宋之交的爱国诗人。北宋1127年灭亡,此诗写于1128年,汴京失陆后诗人流寓湖、湘时。②海:暴雨。③洗甲兵:《北堂书钞》引《六韬》,“武王伐殷,兵行之日大雨。太公曰:‘是洗濯甲兵’”。(1)诗歌的体裁为,韵脚为。(2)结合全诗,赏析首联“危”字的妙处。(3)分析尾联使用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4.(9分)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润萧,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①略无阙处②虽乘奔御风(2)翻译下面的句子。清荣峻茂,良多趣味。(3)请从动、静关系的角度,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本文写景的精妙之处。5.(12分)①于谦,字廷益,其先河南人。谦生而颀晳,美容止。七岁,僧兰古春善相,见而大奇之,曰:“所相人,无若此儿者,异日救时宰相也。”二十三岁举进士,拜江西道监察御史。谦风骨秀俊,音吐鸿鬯,每奏对宣庙前,上必为倾听。②久之,议增补各部右侍郎,治诸镇粮税,兼练卒抚民。上手书谦姓名付吏部,遂超拜兵部右侍郎,兼治河南、山西。奉玺书以往,年仅三十三,时人荣之。谦感上知遇,夙夜拊循郡邑,延访父老,以便益病苦。岁饶则多出官镪,籴民粟归庾;俭则吐庾粟,减直以粜。公私得相赡,而于下尤利。③谦既在官久,威惠流闻。尝轻骑自河内历太行而盗有窥者谦厉声叱之皆大惊散走。曰:“不知为我公,死罪,幸赦我。”谦异。④数当入朝议事,人谓即不橐金往,宁无一二土物,如合芗、干菌、裹头之类,足以充内交际耶?谦笑而两举其袖,曰:“吾惟有清风而已。且交际物之几何,而闾阎短长可畏也。”因赋诗见志。(节选自明•王世贞《于谦传》,有删改)(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①见而大奇之②遂超拜兵部右侍郎③减直以粜④宁无二土物(2)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谦感上知遇,夙夜拊循郡邑,延访父老,以便益病苦。(3)文章第③段写“盗”有何作用?(4)由第④段衍生了成语“”,现指。6.(6分)2021年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相较国外同类工程,“华龙一号”首堆机组成本降低了20%﹣30%,这让“华龙一号”成为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华龙一号”每台机组装机容量116.1万千瓦,每年可发电近100亿千瓦时,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这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按目前市场情况测算,每台“华龙一号”机组全寿命期内在国内创造产值将超过2000亿人民币,每出口一台“华龙一号”机组,将为我国相关机电产品和材料出口创汇近200亿元。(1)该语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请根据文段提供信息,概括“华龙一号”机组的特点。7.(14分)西津古渡叶兆言到了镇江,如果觉得肚子饿,先去吃一碗锅盖面。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吃饱了才有劲,才能干好正事。不吃锅盖面,不看一眼西津古渡,基本上算是白来。再做个减法,锅盖面也可以不吃,西津古渡不能不看。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有着真正的中国文化,而且还是文化中的精华。西津古渡是个很好的历史标本,是一块年代久远的活化石,你来了竟然不看一眼,太可惜。镇江的好风景差不多集中在一起,沿长江一字排开,最适合时髦又实用的一日游。现代化的交通便利,能让你不经意间,最大附加值地看到很多风景。你不妨先去焦山景区,匆匆看一眼《瘗鹤铭》,中国书法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块碑,笔法之妙为“书家冠冕”,对后来的书法影响巨大。焦山碑林在全国排名第二,能紧随著名的西安碑林排在老二,可见收藏丰富,同时又必须精益求精。看过大名鼎鼎的《瘗鹤铭》,你便可以飘然而去,接着上北固山。北固山上有北固楼,“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江山英雄难觅,当年毛主席他老人家坐飞机经过镇江,看着下面的美丽景色,感慨万千得意非凡,立刻让秘书笔墨侍候,默写了宋人辛弃疾两首与镇江有关的诗词。北固山上还有甘露寺,刘备曾在这里招过亲。如果你更喜欢民间神话传说,干脆再接着去金山,在金山寺烧一炷香,想象一下许仙,想象一下白娘子,想象一下法海。法海是金山寺的开山祖师,他居住的地方叫“法海洞”。然后你就应该去西津古渡了,说起镇江,最应该向大家隆重推荐的一定是这个地方。还是那句话,你可以不吃锅盖面,不喝恒顺的老陈醋,甚至不去最著名的那三个“山”,但是一定要去西津古渡,这里才是重点,才是最大的代表,你一定要去。也不用往太远处引用,就说说唐诗宋词,有意无意间,你肯定会遭遇到这个西津古渡。李白,杜甫,白居易,王安石,辛弃疾,反正古诗词里能留名的那些显赫人物,南来而北往,都会在这留下他们的足迹。为了更好地了解西津古渡,你最好能够看一眼中国地图,看一看滚滚长江如何向东流。人们印象中,万里长江像一条龙,从西边蜿蜒过来,一路向东,很少有人会去想,它最北面的位置在什么地方。当然是在长江下游,就在江苏境内,就在镇江。镇江是长江的最北端,从江西的九江开始,长江以一个很大角度向北偏移,这意味着镇江像个牛头那样,有力地顶向了北方。西津古渡恰恰在这个关键位置,就在牛角尖上,它是整个江南的最北,在纬度上,甚至要比安徽的省城合肥更偏北。若没有中国文化知识,不知道历史和地理,没时间概念,没空间意识,西津古渡的意义会大打折扣。除了一条仿旧的石板古街,一家家砖木结构的店铺,一栋栋飞檐雕花的客栈,一个元朝的古塔,一些洋人留下的老房子,你可能什么也没看到。你会想不明白地追问,长江在哪,古渡口又在哪,为什么这些似曾相识的旧门面,旧街道,就应该具有特殊意义。名人走过的地方太多,到处都可能有他们留下的印迹,不就是一个准备过江的古渡口吗,不就是留下几首大家会唱的古诗词吗,万里长江能过江的地方太多了,凭什么就应该这个渡口最有名气。好吧,那只能再往前说,晋楚更霸赵魏困横,事实上西津古渡的重要性,直到东晋南迁,才真正开始体现出来。永嘉之乱让司马氏的王朝摇摇欲坠,中原开始水深火热。大批北方难民纷纷逃往江南,其中有个叫祖逖的好汉,率亲族宗党几百家一同南迁。那时候,司马睿发给祖逖一千人的食粮和三千匹布,让他自己渡江去招募军队,能做到哪一步算哪一步,几乎是以卵击石,结果祖逖不畏艰难,不怕流血牺牲,从西波出发了,渡定北上,船行至长江中间,面对浩瀚江水,他敲着船桨说: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他的意思是说,如果不能收复中原,我就不再回来了。这便是著名的典故“中流击牌”;对于中国人来说,表现的只是一种精气神,东音南迁开始了长达二百六十多年南北大分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今不复还”,“中流击楫”传承了荆轲的精神。发生在镇江江面上的这个故事,不仅有勇士赴汤路火的壮怀激烈,在中国大历史上,还体现了汉族文化以中原为核心的王道思想。东晋南迁之后,尤其是南宋仓皇北顾,习惯于强势的中原汉族政权转为劣势,处于明显下风,镇江的军事桥头堡作用立刻彰显出来。退必须守进可以攻,镇江在,江南还在,镇江一共,江南不保。战乱年代如此,和平岁月也一样重要。这里是江河要津,对面就是北方大运河的入口,大运河是古代中国的经济命脉,北去南来,你都得从这个运输的大枢纽走过,西津古渡自始至终离开不了一个实用。如今西津古渡已沦为摆设,只是一个人文景观,正在派着别的用场。西津古渡成为一块文化上的金字招牌,成为穿越时空的一个门洞或者一扇窗户。在这你会遭遇摆脱不了的历史,这个历史中不仅有遥远的过去,很可能还会有未来隐约的身影。(有删改)(1)本文写西津古渡,但第②段先写镇江景区的其他景色,有什么作用?(2)文中作者叙述时多处使用第二人称,请以第⑤段为例谈谈这﹣叙述方式的妙处。(3)请结合第①段和第⑧段划线语句,简析这篇文章语言的风格特点。(4)文末作者说:“这个历史中不仅有遥远的过去,很可能还会有未来隐约的身影。”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你从中会看到未来怎样的身影?二、运用(11分)8.(4分)4月23日,是第26个“世界读书日”。博雅中学举办了一场读书交流会。下面是王翰墨同学准备的一段主持词,其中有几处不妥,请指出四处并加以修改。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拨冗参加今天的读书交流会。“书卷多情似敌人,展昏忱乐每相亲。”(明•于谦语)。读书增长了我们的知识,开拓了我们的性情。大家定要本着“交流互鉴”为原则,务必做到:不揣鄙陋,积极发言。9.(3分)为打造书香校园,博雅中学拟启动“爱心书屋”建设,下面是建设示意表。其中有三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内容,合理推断,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内容。爱心书屋建设方案成立组织机构成立校长任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①书屋建设面积500平方来,配备防火防盗等设施自筹和接受捐赠具有科学性、教育性、趣味性图书的15万册《爱心书屋管理制度》《爱心书屋岗位职责》《爱心书屋借阅制度》②“读书之星”评选“好书伴成长”演讲比赛③10.(4分)爱心书屋走廊要悬挂一张名为(钥匙)的宣传画,请您说明图画的内容。(不超过60字,含构图要素和寓意)三、写作(60分)从下列题目任选其一写作。11.(60分)博雅中学组织了一次“读书论坛”:有同学主张读书应广泛涉猎,博通古今,力避偏废。而有同学则主张读书贵专贵精,愈研愈入,力求其神。博览群书和读书贵专,你认为哪一个更重要?请你联系自身课外阅读体验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12.“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苦与乐总是相伴而行,你是如何看待生活、学习中的“苦与乐”的呢?请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1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79分)1.(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小题。[甲]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红楼梦》第23回节选[乙]宝玉因不见了林黛玉,便知他躲了别处去了,想了一想,索性迟两日,等他的气消一消再去也罢了。因低头看见许多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锦重重的落了一地,因叹道:“这是他心里生了气,也不收拾这花儿来了。待我送了去,明儿再问着他。”说着,只见宝钗约着他们往外头去。宝玉道:“我就来。”说毕,等他二人去远了,便把那花兜了起来,登山渡水,过树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同林黛玉葬桃花的去处来。将已到了花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宝玉心下想道:“这不知是那房里的丫头,受了委曲,跑到这个地方来哭。”一面想,一面煞住脚步,听他哭道是: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正一面低吟,一面哽咽,那边哭得已伤心,却不道这边宝玉听了早已痴倒。﹣﹣《红楼梦》第27回节选[丙]黛玉瞧瞧,又闭了眼坐着,喘了一会子,又道:“笼上火盆。”紫鹃打量他冷,因说道:“姑娘躺下,多盖一件罢。那炭气只怕耽不住。”黛玉又摇头儿。雪雁只得笼上,搁在地下火盆架上。黛玉点头,意思叫挪到炕上来。雪雁只得端上来,出去拿那张火盆炕桌。那黛玉却又把身子欠起,紫鹃只得两只手来扶着他。黛玉这才将方才的绢子拿在手中,瞅着那火点点头儿,往上一撂。紫鹃唬了一跳,欲要抢时,两只手却也不敢动。雪雁又去拿火盆桌子,此时那绢子已经烧着了。紫绢劝道:“姑娘这是怎么说呢。”黛玉只作不闻,回手又把那诗稿拿起来,瞧了瞧又撂下了。紫鹃怕他也要烧,连忙将身倚住黛玉,腾出手来拿时,黛玉又早拾起,撂在火上。此时紫鹃却够不着,干急。雪雁正拿进桌子来,看见黛玉一撂,不知何物,连忙抢时,那纸沾火就着,如何能够少待,早已烘烘的着了。雪雁也顾不得烧手,从火里抓起来撂在地上乱踩,却已烧得所余无几了。那黛玉把眼一闭,往后一仰,几乎不曾把紫鹃压倒。紫鹃连忙叫雪雁上来将黛玉扶着放倒,心里突突的乱跳。欲要叫人时,天又晚了;欲不叫人时,自己同着雪雁和鹦哥等几个小丫头,不怕一时有什么原故。好容易熬了一夜。﹣﹣《红楼梦》第97回节选(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字形不全正确的一项是BA.煞(shà)住耽搁(gē)舶来品睚眦必报B.颓垣(huán)呜咽(yè)金钢钻相机行事C.忖(cǔn)度走倚(yī)科创板纵横捭阖D.撂(liào)地细嚼(jiáo)林荫道名门望族(2)下面句中与《红楼梦》有关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BA.世界各个民族在各自繁衔生息的区域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民族特性和姹紫嫣红的历史文化。B.庭院中,搭配栽植的枇杷树与银杏树,寄寓着“金玉良缘(指美好的姻缘)”的美好祝愿。C.花园里,十里樱花,粉蒸云霞,让人如梦如幻、如痴如醉(可用“目酣神醉”替换)。D.青春岁月似水流年(可用“旷日经年”替换),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段时光。(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A.《红楼梦》不仅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而且它突破了以往小说单线发展的情节结构,使艺术结构更加宏大完整。B.“玉”字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在古代诗文中,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如:以玉喻人的词有玉容、玉面、亭亭玉立等;以玉喻物的词有玉膳、玉食、玉泉等;以玉组成的成语有金科玉律、抛砖引玉等。C.《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是指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府四春、妙玉、香菱、王熙凤、李纨、秦可卿。D.梨香院是宝钗初入贾府时的住所,后来她搬到了大观园的蘅芜苑居住。(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A[乙]文中“宝玉听了早已痴倒”短短八个字,写宝玉听到林黛玉吟葬花词后的情态,从侧面村托了黛玉葬花的悲伤之情,这精彩的妙笔,使得这一情节更有感染力。B.[甲]文细腻的描写黛玉听曲,情节上上衔读西厢,下接葬花,同时也是林黛玉心境的转折关键处。C.[丙]文中“黛玉这才将方才的绢子拿在手中,瞅着那火点点头儿,往上一摆。”是细节描写,这几个焚组的动作刻画出了一个娇弱无力、病人病入膏肓、万念俱灰的林黛玉,神形兼备,惟妙惟肖。D.《黛玉葬花》是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林黛玉最怜惜花,她写了葬花词,以花比喻大观园中的众姐妹,在《红楼梦》中是最美丽的诗歌之一。【分析】《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表现了封建的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堕落。【解答】(1)本题考查汉字音形。ACD.正确;B.有误,“颓垣(huán)”应为“颓垣(yuán)”;金钢钻”应为“金刚钻”。故选:B。(2)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CD.正确;B.有误,“金玉良缘”指美好的姻缘,与“美好的祝愿”重复了。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知识的识记能力。ABD正确;C.有误,香菱不是其中的人物,贾巧姐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为金陵十二钗之一,荣国府王熙凤与贾琏之女。巧姐由于年纪幼小,在书中出场不多。故选:C。(4)本题考查名著理解分析。ABD.正确;C.有误,黛玉焚帕表达的是她孤独寂寞的情怀和对爱情的向往。她的狠命撕帕、焚烧美好的记忆,表达了她对美好生活的留恋和对往事的决绝之心。选项“万念俱灰的林黛玉”理解错误。故选:C。答案:(1)B(2)B(3)C(4)C【点评】阅读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难度相对降低。解答此类题,先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答案相对应的内容,再将选项内容与原文比对,通过分析与比对得出答案。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句中的细微错误,如一些限定性的词语有没有丢失,使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等。2.(14分)填空。(1)A.《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开篇中“木石前盟”是指神话中绛珠仙子和神瑛侍者的“还泪之说”。B.刘绍棠,除了《蒲柳人家》外,其代表小说还有《京门脸子》等。C.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高尔基的“自传性三部曲”一样,也是自传性的小说。(2)A.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B.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C.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D.《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辱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E.诗人笔下,花是有品格的。既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的灵性,又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的情怀。【分析】本题考查名著情节与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和语境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解答】答案:(1)A.石头记绛珠仙子神瑛侍者B.京门脸子C.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2)A.夜发清溪向三峡B.惟解漫天作雪飞(注意“惟”的书写)C.槲叶落山路(注意“槲”的书写)D.亭亭净植远观而不可亵玩焉E.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注意“作”的书写)【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3.(12分)观雨陈与义①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海②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③。[注释]①陈与叉:北宋南宋之交的爱国诗人。北宋1127年灭亡,此诗写于1128年,汴京失陆后诗人流寓湖、湘时。②海:暴雨。③洗甲兵:《北堂书钞》引《六韬》,“武王伐殷,兵行之日大雨。太公曰:‘是洗濯甲兵’”。(1)诗歌的体裁为七言律诗,韵脚为晴、声、明、兵。(2)结合全诗,赏析首联“危”字的妙处。(3)分析尾联使用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分析】诗歌描述了诗人在卞京(今河南开封)失陷后,流寓湖南邵阳,此时正住在贞牟山上。一场夏雨翩然而降,诗人的思绪也随着雨丝在纷飞。该诗虽然写的是雨景,但却包含着诗人对时局的极大关注,不是为写景而写景了。【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的文学常识。本诗歌每句为七言,诗歌体裁为七言律诗;韵脚为中东辙,晴、声、明、兵,韵母为ing、eng。(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关键字次的赏析能力。首联“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点明了诗人此时的身份、心境以及神态行为。寓居异乡,是因为国破家亡;精神疲惫,是因为颠沛流离;不事农桑,是由于在这战乱扰攘的年代无法进行和平生产。“危坐”表现了诗人对抗金的紧张战事郑重的神态及沉重的心情。(3)本题考查学生诗词表现手法的赏析能力。尾联使用的表现手法属于用典。尾联上句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诗句,下句用《洗兵马》中“净洗甲兵长不用”的诗句(或武王与姜子牙的典故)。杜诗“床头屋漏无干处”写诗人屋漏又逢连夜雨的惨状,流露出对雨的厌憎之情,“净洗甲兵不常用”表达了诗人对平定干戈天下太平,然后净洗甲兵、刀枪入库、弃置不用的渴望;陈诗尾联表达的则是喜雨之情,诗人不惜屋漏地湿,反而欣喜有此好雨来整刷甲兵,可以挥师北上、抗击金军。答案:(1)诗歌体裁为七言律诗;韵脚为晴、声、明、兵,韵母为ing、eng。(2)“危坐”表现了诗人郑重的神态及沉重的心情。(3)用典。尾联上句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诗句,下句用《洗兵马》中“净洗甲兵长不用”的诗句(或武王与姜子牙的典故),表达了不顾个人利害,渴望取得抗金胜利的愿望。【参考译文】老态龙钟的隐士不熟悉农事耕作,却大开窗户正身坐于屋中,看窗外阴晴变化。屋前的江流与屋后的山岭云气无阻,连绵起伏的山脉与层层翠染的幽林送来隆隆雨声。水域吹来的风压得竹枝伏了又起,吹得乌云翻涌的山脊明明灭灭。我不嫌弃居所破败漏雨,正好借此风雨洗刷军队的兵甲刀枪。【点评】著阅读感悟与启示表达题答题步骤:第一步:能准确掌握名著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按照题意要求,联系相关的生活实际。第三步:在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把握中心的基础上,进行体会感悟。第四步:结合实际生活,用简洁、流畅的语言阐明观点。4.(9分)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润萧,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①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②虽乘奔御风奔驰的快马(2)翻译下面的句子。清荣峻茂,良多趣味。(3)请从动、静关系的角度,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本文写景的精妙之处。【分析】【参考译文】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时候,树林山涧一片清凉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叫声不断,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①句意: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阙:同“缺”,空隙、缺口。②句意: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奔:奔驰的快马。(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荣,茂盛。良,甚,很。句意: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法的理解能力。从“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可知,作者在描绘三峡春冬之景的时候,写了“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从“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可知,作者写“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从“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润萧,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可知,作者在写三峡秋景的清寒之时,用猿鸣来烘托萧瑟的秋高,让人不胜凄凉。答案:(1)①同“缺”,空隙、缺口。②奔驰的快马。(2)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3)“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写三峡秋景的清寒,并用猿鸣来烘托萧瑟的秋高,让人不胜凄凉。【点评】“之”的用法: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③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⑥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5.(12分)①于谦,字廷益,其先河南人。谦生而颀晳,美容止。七岁,僧兰古春善相,见而大奇之,曰:“所相人,无若此儿者,异日救时宰相也。”二十三岁举进士,拜江西道监察御史。谦风骨秀俊,音吐鸿鬯,每奏对宣庙前,上必为倾听。②久之,议增补各部右侍郎,治诸镇粮税,兼练卒抚民。上手书谦姓名付吏部,遂超拜兵部右侍郎,兼治河南、山西。奉玺书以往,年仅三十三,时人荣之。谦感上知遇,夙夜拊循郡邑,延访父老,以便益病苦。岁饶则多出官镪,籴民粟归庾;俭则吐庾粟,减直以粜。公私得相赡,而于下尤利。③谦既在官久,威惠流闻。尝轻骑自河内历太行而盗有窥者谦厉声叱之皆大惊散走。曰:“不知为我公,死罪,幸赦我。”谦异。④数当入朝议事,人谓即不橐金往,宁无一二土物,如合芗、干菌、裹头之类,足以充内交际耶?谦笑而两举其袖,曰:“吾惟有清风而已。且交际物之几何,而闾阎短长可畏也。”因赋诗见志。(节选自明•王世贞《于谦传》,有删改)(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①见而大奇之对……感到惊奇②遂超拜兵部右侍郎破格提拔③减直以粜同“值”,价格④宁无二土物难道(2)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谦感上知遇,夙夜拊循郡邑,延访父老,以便益病苦。(3)文章第③段写“盗”有何作用?(4)由第④段衍生了成语“两袖清风”,现指做官的时候非常清廉,除衣袖中的清风之外,别无所有。【分析】译文:①于谦,字廷益,他的祖先是河南人。于谦生来就肤白貌美,没有比他更漂亮的了。七岁的时候,僧人兰古春善于相面,看见他后也惊奇于他的相貌,说:“我所相过面的人,没有人能赶得上这个孩子,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于谦二十三岁时考中了进士,被授予江西道监察御史之职。于谦气宇轩昂,声音洪亮,每次在朝廷上奏对时,皇上一定会用心的倾听。②不久,皇上想要增设各部右侍郎,掌管各镇的粮税,兼管训练士兵安抚百姓。亲手写了于谦的名字交给吏部,于是于谦破格提拔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奉朝廷之命前去为官,年仅三十三岁,当时的人都认为他很荣耀。于谦感激皇上的知遇之恩,日日夜夜安抚郡县百姓,邀请访问父老乡亲,以便帮助有疾苦的人。年成好的时候,就多拿出官银,从百姓手里买来粮食存入官仓;年成歉收的时候,就拿出官仓的粮食,降价卖给百姓,官府和百姓都能够互相供给,而对百姓更加有好处。③于谦为官日久,威严恩惠到处流传。曾经轻装骑马从河内路过太行,路遇拦路抢劫的盗贼,于谦厉声呵斥他们,盗贼都大惊失色,纷纷逃走。说:“不知道是我们于公啊,我们犯了死罪,希望赦免了我。”于谦也感到十分诧异。④在他多次入朝议事时,有人(劝他)说,即使不用口袋装些银子去,难道没有一两样土产品,像合芗、干菌、裹头之类的物品,用来作为与朝内官员交往的礼物吗?于谦笑着举起他的衣袖说:“我只有清风罢了。况且交往的礼物有什么用呢,里巷中百姓的议论才是最可怕的。”于是写了一首诗来表明自己的志向。【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①句意为:看见他后也惊奇于他的相貌。奇:对……感到惊奇;②句意为:于是于谦破格提拔为兵部右侍郎。超拜:破格提拔;③句意为:降价卖给百姓。直:同“值”,价格;④句意为:难道没有一两样土产品。宁:难道。(2)本题考查翻译句子。句中重点词:上,皇上。夙夜,日夜。句意为:于谦感激皇上的知遇之恩,日日夜夜安抚郡县百姓,延请访问父老乡亲,以便帮助(有益于)有疾苦的人。(3)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及其作用的把握。“不知为我公,死罪,幸赦我”是从侧面来描写于谦的“威惠流闻”。(4)原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对成语知识的积累。根据“谦笑而两举其袖,曰:‘吾惟有清风而已。’”,可得成语:两袖清风。成语指两袖迎风而起,飘飘扬扬的姿态。后多用于比喻做官的时候非常清廉,除衣袖中的清风之外,别无所有。答案:(1)①对……感到惊奇;②破格提拔;③同“值”,价格;④难道。(2)于谦感激皇上的知遇之恩,日日夜夜安抚郡县百姓,延请访问父老乡亲,以便帮助(有益于)有疾苦的人。(3)文章第③段写“盗”是从侧面来写于谦的威严恩惠到处流传,表现了老百姓对他的信任与尊崇。(4)两袖清风;做官的时候非常清廉,除衣袖中的清风之外,别无所有。【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6.(6分)2021年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相较国外同类工程,“华龙一号”首堆机组成本降低了20%﹣30%,这让“华龙一号”成为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华龙一号”每台机组装机容量116.1万千瓦,每年可发电近100亿千瓦时,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这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按目前市场情况测算,每台“华龙一号”机组全寿命期内在国内创造产值将超过2000亿人民币,每出口一台“华龙一号”机组,将为我国相关机电产品和材料出口创汇近200亿元。(1)该语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请根据文段提供信息,概括“华龙一号”机组的特点。【分析】(1)本题考查说明方法。根据“降低了20%﹣30%”“116.1万千瓦”“100亿千瓦时”等有关数字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根据“相较国外同类工程,‘华龙一号’首堆机组成本降低了20%﹣30%,这让‘华龙一号’成为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可知,这是拿华龙一号和国外同类工程进行比较,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2)本题考查信息提取。根据“‘华龙一号’”首堆机组成本降低了20%﹣30%”可知:组成成本相对较低;根据“‘华龙一号’每台机组装机容量116.1万千瓦,每年可发电近100亿千瓦时,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可知:容量大,发电高,污染少;根据“每台‘华龙一号’机组全寿命期内在国内创造产值将超过2000亿人民币,每出口一台‘华龙一号’机组,将为我国相关机电产品和材料出口创汇近200亿元”可知:创造价值高。【解答】答案:(1)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2)特点:组成成本相对较低;容量大;发电高;污染少;创造价值高。【点评】常见的说明方法和作用:(1)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某个特征。(2)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某个特征。(3)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某个特征。(4)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某些特征。(5)下定义,对事物的特征和事理加以具体地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6)作比较,突出的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地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7.(14分)西津古渡叶兆言到了镇江,如果觉得肚子饿,先去吃一碗锅盖面。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吃饱了才有劲,才能干好正事。不吃锅盖面,不看一眼西津古渡,基本上算是白来。再做个减法,锅盖面也可以不吃,西津古渡不能不看。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有着真正的中国文化,而且还是文化中的精华。西津古渡是个很好的历史标本,是一块年代久远的活化石,你来了竟然不看一眼,太可惜。镇江的好风景差不多集中在一起,沿长江一字排开,最适合时髦又实用的一日游。现代化的交通便利,能让你不经意间,最大附加值地看到很多风景。你不妨先去焦山景区,匆匆看一眼《瘗鹤铭》,中国书法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块碑,笔法之妙为“书家冠冕”,对后来的书法影响巨大。焦山碑林在全国排名第二,能紧随著名的西安碑林排在老二,可见收藏丰富,同时又必须精益求精。看过大名鼎鼎的《瘗鹤铭》,你便可以飘然而去,接着上北固山。北固山上有北固楼,“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江山英雄难觅,当年毛主席他老人家坐飞机经过镇江,看着下面的美丽景色,感慨万千得意非凡,立刻让秘书笔墨侍候,默写了宋人辛弃疾两首与镇江有关的诗词。北固山上还有甘露寺,刘备曾在这里招过亲。如果你更喜欢民间神话传说,干脆再接着去金山,在金山寺烧一炷香,想象一下许仙,想象一下白娘子,想象一下法海。法海是金山寺的开山祖师,他居住的地方叫“法海洞”。然后你就应该去西津古渡了,说起镇江,最应该向大家隆重推荐的一定是这个地方。还是那句话,你可以不吃锅盖面,不喝恒顺的老陈醋,甚至不去最著名的那三个“山”,但是一定要去西津古渡,这里才是重点,才是最大的代表,你一定要去。也不用往太远处引用,就说说唐诗宋词,有意无意间,你肯定会遭遇到这个西津古渡。李白,杜甫,白居易,王安石,辛弃疾,反正古诗词里能留名的那些显赫人物,南来而北往,都会在这留下他们的足迹。为了更好地了解西津古渡,你最好能够看一眼中国地图,看一看滚滚长江如何向东流。人们印象中,万里长江像一条龙,从西边蜿蜒过来,一路向东,很少有人会去想,它最北面的位置在什么地方。当然是在长江下游,就在江苏境内,就在镇江。镇江是长江的最北端,从江西的九江开始,长江以一个很大角度向北偏移,这意味着镇江像个牛头那样,有力地顶向了北方。西津古渡恰恰在这个关键位置,就在牛角尖上,它是整个江南的最北,在纬度上,甚至要比安徽的省城合肥更偏北。若没有中国文化知识,不知道历史和地理,没时间概念,没空间意识,西津古渡的意义会大打折扣。除了一条仿旧的石板古街,一家家砖木结构的店铺,一栋栋飞檐雕花的客栈,一个元朝的古塔,一些洋人留下的老房子,你可能什么也没看到。你会想不明白地追问,长江在哪,古渡口又在哪,为什么这些似曾相识的旧门面,旧街道,就应该具有特殊意义。名人走过的地方太多,到处都可能有他们留下的印迹,不就是一个准备过江的古渡口吗,不就是留下几首大家会唱的古诗词吗,万里长江能过江的地方太多了,凭什么就应该这个渡口最有名气。好吧,那只能再往前说,晋楚更霸赵魏困横,事实上西津古渡的重要性,直到东晋南迁,才真正开始体现出来。永嘉之乱让司马氏的王朝摇摇欲坠,中原开始水深火热。大批北方难民纷纷逃往江南,其中有个叫祖逖的好汉,率亲族宗党几百家一同南迁。那时候,司马睿发给祖逖一千人的食粮和三千匹布,让他自己渡江去招募军队,能做到哪一步算哪一步,几乎是以卵击石,结果祖逖不畏艰难,不怕流血牺牲,从西波出发了,渡定北上,船行至长江中间,面对浩瀚江水,他敲着船桨说: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他的意思是说,如果不能收复中原,我就不再回来了。这便是著名的典故“中流击牌”;对于中国人来说,表现的只是一种精气神,东音南迁开始了长达二百六十多年南北大分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今不复还”,“中流击楫”传承了荆轲的精神。发生在镇江江面上的这个故事,不仅有勇士赴汤路火的壮怀激烈,在中国大历史上,还体现了汉族文化以中原为核心的王道思想。东晋南迁之后,尤其是南宋仓皇北顾,习惯于强势的中原汉族政权转为劣势,处于明显下风,镇江的军事桥头堡作用立刻彰显出来。退必须守进可以攻,镇江在,江南还在,镇江一共,江南不保。战乱年代如此,和平岁月也一样重要。这里是江河要津,对面就是北方大运河的入口,大运河是古代中国的经济命脉,北去南来,你都得从这个运输的大枢纽走过,西津古渡自始至终离开不了一个实用。如今西津古渡已沦为摆设,只是一个人文景观,正在派着别的用场。西津古渡成为一块文化上的金字招牌,成为穿越时空的一个门洞或者一扇窗户。在这你会遭遇摆脱不了的历史,这个历史中不仅有遥远的过去,很可能还会有未来隐约的身影。(有删改)(1)本文写西津古渡,但第②段先写镇江景区的其他景色,有什么作用?(2)文中作者叙述时多处使用第二人称,请以第⑤段为例谈谈这﹣叙述方式的妙处。(3)请结合第①段和第⑧段划线语句,简析这篇文章语言的风格特点。(4)文末作者说:“这个历史中不仅有遥远的过去,很可能还会有未来隐约的身影。”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你从中会看到未来怎样的身影?【分析】文章记叙了焦山、北固山、金山的历史文化,与之有关的名言轶事、典故传说等;西津古渡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文化墨客,祖逖“中流击石”的故事等内容。文章写出西津古渡的文化价值、历史意义,表达了作者对西津古渡的赞美。【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结合“然后你就应该去西津古渡了,说起镇江,最应该向大家隆重推荐的一定是这个地方”分析,通过写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镇江其他景区,为下文写西律古渡作铺垫。结合“西津古渡不能不看。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有着真正的中国文化,而且还是文化中的精华。西津古渡是个很好的历史标本,是一块年代久远的活化石,你来了竟然不看一眼,太可惜”分析,更加凸显了西津古渡的才是重点,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所在。同时也更能表达作者对西津古渡日渐成为摆设的深深遗憾,表达了作者对如何传承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2)本题考查人称作用分析。使用第二人称可以增加亲切感,这种叙述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对我们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与原文段的距离。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显得亲切自然,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3)本题考查文章语言风格分析。“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吃饱了才有劲,才能干好正事。不吃锅盖面,不看一眼西津古渡,基本上算是白来”引用方言俗语,富于生活气息,语言通俗易懂。而古典诗词的引用,古人古事的叙述,还有地方风物的介绍使语言呈现出古朴、典雅的特点,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4)本题考查阅读拓展。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结合句子谈认识即可。答案:(1)为下文写西律古渡作铺垫,更加凸显了西津古渡的才是重点,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所在。同时也更能表达作者对西津古渡日渐成为摆设的深深遗憾,表达了作者对如何传承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2)使用第二人称,更直接地与读者进行对话交流,显得亲切自然;同时,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3)第①段划线句引用方言俗语,富于生活气息,通俗易懂。第⑧段划线句呈现出古朴、典雅的特点,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4)示例:我们从历史文化遗迹中感悟中华文化,获取精神指引,增强民族自信,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点评】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二、运用(11分)8.(4分)4月23日,是第26个“世界读书日”。博雅中学举办了一场读书交流会。下面是王翰墨同学准备的一段主持词,其中有几处不妥,请指出四处并加以修改。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拨冗参加今天的读书交流会。“书卷多情似敌人,展昏忱乐每相亲。”(明•于谦语)。读书增长了我们的知识,开拓了我们的性情。大家定要本着“交流互鉴”为原则,务必做到:不揣鄙陋,积极发言。【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解答】“欢迎拨冗参加今天的读书交流会”,用词不当,“拨冗”是敬辞,使用对象是长者、领导,故用在这里是错误的。将其删掉即可。“开拓了我们的性情”,搭配不当,将“开拓”改为“陶冶”或将“性情”改为“视野”;“大家定要本着‘交流互鉴’为原则”,“本着”与“为原则”不能搭配,将“本着”改为“以”。“不揣鄙陋”是谦辞,使用的对象是自己,用在这里不恰当。可改为“敞开心扉”。答案:①“欢迎拨冗参加今天的读书交流会”,“拨冗”一词使用不当,删掉;②“开拓了我们的性情”,搭配不当,将“开拓”改为“陶冶”或将“性情”改为“视野”;③“大家定要本着‘交流互鉴’为原则”,搭配不当,将“本着”改为“以”。④“不揣鄙陋”用词不当,这个词是谦辞,使用的对象是自己。可改为“敞开心扉”。【点评】语言准确包括所用语言符合特定的情境,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准确表达范围大小、程度深浅等等。语言得体就是指能根据语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即用语能跟据表达的目的、对象、场合、方式的差异来调整,与语境保持和谐一致,分寸得当。9.(3分)为打造书香校园,博雅中学拟启动“爱心书屋”建设,下面是建设示意表。其中有三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内容,合理推断,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内容。爱心书屋建设方案成立组织机构成立校长任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①书屋建设面积500平方来,配备防火防盗等设施自筹和接受捐赠具有科学性、教育性、趣味性图书的15万册《爱心书屋管理制度》《爱心书屋岗位职责》《爱心书屋借阅制度》②“读书之星”评选“好书伴成长”演讲比赛③【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根据图表内容,根据相关语句来推测,概括即可。【解答】根据“书屋建设面积500平方来,配备防火防盗等设施”“自筹和接受捐赠具有科学性、教育性、趣味性图书的15万册”“《爱心书屋管理制度》《爱心书屋岗位职责》《爱心书屋借阅制度》”可知,①是“爱心书屋”的软件和硬件的建设过程,即场所、设施和规章制度的建设工程;根据“‘读书之星’评选”“‘好书伴成’演讲比赛”可知,②这一栏说的是开展的读书活动;③是要求再补充一种读书活动,如:读书论坛等。答案:示例:①进行硬件、制度建设;②开展读书活动;③读书论坛(合理即可)【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10.(4分)爱心书屋走廊要悬挂一张名为(钥匙)的宣传画,请您说明图画的内容。(不超过60字,含构图要素和寓意)【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表述漫画内容并理解漫画的寓意。仔细观察漫画,主体部分是书籍演变而成的汉字“书”,一把钥匙嵌入其中。要理解漫画的寓意,首先要找出漫画介绍的主体,然后确定漫画的褒贬色彩,最后联系实际确定作者想要表达的寓意。【解答】答案示例:画面主体为书籍演变而成的汉字“书”,一把钥匙作为汉字笔画巧妙地嵌入其中。寓意:书籍是启迪人心灵的(或智慧的)钥匙。【点评】图文转化应注意: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②注意图的细节。图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他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画中的字、图下的“注”等。③把握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题目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三、写作(60分)从下列题目任选其一写作。11.(60分)博雅中学组织了一次“读书论坛”:有同学主张读书应广泛涉猎,博通古今,力避偏废。而有同学则主张读书贵专贵精,愈研愈入,力求其神。博览群书和读书贵专,你认为哪一个更重要?请你联系自身课外阅读体验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本题所给的明确任务是“博览群书和读书贵专,你认为哪一个更重要”。题目提供的两个观点“博览群书”和“读书贵专”都非常明确,“更”是审题的难点,考生需要进行比较权衡。可以选择“博览群书,涉猎广博”来写,也可以选择“读书贵专,求精求深”来写,或者在大观点的前提下,还可以有更具体的阐释点。考生对选定的观点展开分析论证时,可以纵论古今读书大家的经验之谈,也可横取当今数字阅读时代的各种阅读见解,但要注意联系自己阅读体验和思考,从平时的阅读体验中撷取素材来进行写作,在写作中去梳理思辨读书方法的优劣,对选定的观点展开分析论证。参考立意:1.博览群书比精读深读更重要;2.读书专精胜于博览群书;3.博览群书更能助力人才全面发展;4.精读细读更可赋能致远。【解答】广读博览,力避偏废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郑板桥在《板桥家书》中强调读书贵专,要取其精神。清朝著名诗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提倡读书应广读博览,力避偏废。我认为袁枚的观点更科学,读书应广读博览,力避偏废。我之所以说读书应广读博览,力避偏废,是基于以下几点来论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