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场景化创设方案获奖科研报告一、场景设计的理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课程应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应体现生活化、经验化。"场景化课程是其中的一大亮点。场景化教学将让幼儿园的孩子们能以适合他们的方式学到知识。
这是潜移默化地实施教育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本学期我们从身边的事物着手,挖掘具有岭南特色的事物,幼儿对甘蔗比较感兴趣,甘蔗是番禺的特产之一,通过发现甘蔗为主线,开展了“甘蔗吧”的场景化课程,培养幼儿对国家和家乡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
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关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在创设角色区场景时把握的理念有以下几点:
(一)基于幼儿,体验幼儿主体性
1.在寻找甘蔗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甘蔗林都生长在显得悠闲宁静,使人心旷神怡。有位孩子说道:“农村里的甘蔗林可更漂亮了。”这句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于是,孩子们周末纷纷来到了甘蔗林,用相机记录下原生态的甘蔗林景,然后把记录的照片带回幼儿园。通过分享,孩子们对甘蔗林美丽的景色有了更深一层的感受,激发了对甘蔗和对家乡番禺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2.基于本土,聚焦地域文化与历史
在社区活动打卡紫坭糖厂的时候,孩子们在讨论中对以前旧时的紫坭糖厂的制糖方式产生了兴趣,于是便进入了紫坭糖厂开始了“寻根紫坭糖厂”的探究活动。在父母的循循解说下,孩子们感受了旧时紫坭糖厂制糖的情景,了解了制糖的形式。随着改革开放,紫坭糖厂逐渐被历史代替,既往面貌。通过直观的、形象的各种制糖情境,幼儿亲处其境,耳濡目染,形成了对制糖文化的感知,回园后更通过各种活动,如设计甘蔗林、欣赏甘蔗成品、角色游戏买卖甘蔗等,感受到了番禺甘蔗文化特色。
3.关注经验,发掘甘蔗与文化之间的特别的教育价值
幼儿的学习是在生活和游戏中进行的。在社区场景化课程中,我们将教育目标自然地蕴含在幼儿对场景的体验与探索中,在认识甘蔗的过程中学习到岭南的文化,包括岭南的气候等知识。
4.有效支持,重视游戏与学习过程
《纲要》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而在社区场景化课程中,幼儿的学习是在与环境互动中实现的。该课程教师通过细心观察、适时介入,鼓励幼儿获得亲近自然,融入社会、直接感知、主动探索、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等过程性经验学习到甘蔗的生长过程和环境的关系。
幼儿很有兴趣地提问:甘蔗是怎样种植的?甘蔗有多长?怎样量呢?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现场收集了甘蔗林进行观察。他们发现了甘蔗的独特特征。“甘蔗是什么形状?甘蔗的叶子有什么特别?甘蔗这么高,怎样量甘蔗呢?”这些问题在孩子们之间热烈地讨论着。基于孩子们的兴趣,老师引导孩子们兵分两路,一组进行资料收集,一场关于把这个问题的探索活动开始了。他们利用各种材料进行组合、实验,反复验证出多种水的测量方法。而另一组孩子商量制定了一个关于“我来种甘蔗”的活动,他们发挥创意。
5.园内场景延伸,助推幼儿深度学习
我班在角色区创设了“甘蔗吧”的幼儿园场景,划分了买卖甘蔗、测量甘蔗等活动,提供幼儿多板块,多形式地进行深度学习的场景。
在“甘蔗吧”的社区场景化课程中,孩子们在“活教育”中充分地掌握着主动学习的权利,表现出积极的探索态度,培养了不怕困难、敢于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还通过系列的课程主线,对自己和家人成长的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刻更直观的认识。
二、角色游戏情境创设的策略
(一)前期——发掘幼儿兴趣,让幼儿融入情境
捕捉孩子自主游戏亮点。幼儿的生活经验与游戏内容、幼儿的游戏水平息息相关,“生活即教育”。合适的游戏主题,通过不同的形式呈现出创设情境类型,使得情境具有多样性。
(二)中期——转变幼儿角色,转换游戏情境
随机的临时任务:教师在设置角色游戏活动情境时,应增加游戏的预设情境成分。根据不同的情节需要进行角色和情景的转换和变化。在材料上,因为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很强,只有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合理有效的操作材料,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游戏的快乐。
(1)有效运用结构简单的材料激发幼儿自主游戏的兴趣
根据幼儿自主生成的游戏主题,按意愿投放相应的结构简单的游戏材料,引出游戏情境。在百宝箱里,我投放了石头,花生米等废旧物品,孩子们在活动中就用自然材料作测量的工具,又成了孩子们的“新宠”。
(2)通过调整材料推进游戏情境的发展
教師在游戏中是观察者、参与者、引导者,按照游戏的需要随时增减材料,引导游戏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幼儿在不知所措的时候,和幼儿共同协商,在课室一叫角落创设—百宝箱,这里里的多种材料,这样幼儿就可以根据游戏需要进行选择。
(三)后期——推动游戏的发展,开展交流分享,形成经验
引导幼儿对游戏中的各种体验、感受进行梳理、整理,帮助幼儿分享,从而积累和形成正确的实践经验,让幼儿的游戏水平得以质的提高。
三、场景设计与材料投放
(一)场景设计
1.植物种植区
该区以固定的游戏区与临时搭建相结合,幼儿利用投放的材料进行甘蔗主题或是自创情境式游戏,幼儿可进行种植甘蔗等角色游戏。
2.甘蔗吧
该区以幼儿熟悉的娃娃家为载体,并赋予“甘蔗吧”的角色定位,与创意活动区串联成一个大的角色区。创意活动区的卖甘蔗的老板、顾客、测量甘蔗以及称甘蔗工作人员等角色可以进入服务区休息,服务区的幼儿给与一定内容和形式的服
(二)材料投放
1.角色装扮材料
角色装扮材料是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时,装扮材料的使用,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增强角色意识,丰富游戏行为。
2.主题操作材料
让幼儿通过自然材料,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测量,对幼儿有明显的暗示,比较适合低幼年龄段的孩子。
3.低结构材料。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想象自由地使用它们的游戏材料。
四、记录与评价记录和评价是课程设计与实施不可或缺的一环,依据角色区的特点和幼儿在场景中的活动,建议可通过幼儿活动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产业链安全监管方案手册
- 离婚财产公证协议书
- 风力发电场项目投资合同
- 第八单元-第4课时-认识垂直(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苏教版)
- 2025年爱康国宾项目建议书
- 第3课 项目一《校园护绿小能手·校园绿地护养院》(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浙教版
-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 温度传感器信号线施工方案
- 大单元学习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浙教版2023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控制的形态》教学设计及反思
- GB/T 7260.40-2020不间断电源系统(UPS)第4部分:环境要求及报告
- GB/T 3199-2007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 变革型领导问卷TLQ
- 诊断学-绪论-课件
- g4l操作指南教程硬盘克隆linux系统备份恢复带截图
- 消化道大出血的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课件
- 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课件
- 员工调整薪酬面谈表
- 辅警报名登记表
- 外研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全部试题
- 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课题研究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