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小说阅读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9bdc2a8eca56a29dbac83300f8ca030/19bdc2a8eca56a29dbac83300f8ca0301.gif)
![2022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小说阅读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9bdc2a8eca56a29dbac83300f8ca030/19bdc2a8eca56a29dbac83300f8ca0302.gif)
![2022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小说阅读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9bdc2a8eca56a29dbac83300f8ca030/19bdc2a8eca56a29dbac83300f8ca0303.gif)
![2022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小说阅读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9bdc2a8eca56a29dbac83300f8ca030/19bdc2a8eca56a29dbac83300f8ca0304.gif)
![2022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小说阅读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9bdc2a8eca56a29dbac83300f8ca030/19bdc2a8eca56a29dbac83300f8ca03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新高考语文复习学案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小说阅读
第1讲众里千百寻,蓦然回首间一一小说阅读客观题...................-14-
第2讲曲折与幽微,余音绕梁处一一故事情节.........................-21-
第3讲山川风雨中,草蛇留灰线一一环境描写.........................-35-
第4讲高矮与俊丑,皆涉题中义一一分析概括形象.....................-46-
第5讲平淡或奇崛,都是文中风一一鉴赏语言艺术.....................-60-
第6讲枝叶皆有义,事事总关情一一探究文本意蕴.....................-68-
“阅读和鉴赏中外小说作品”是高考语文的主要考查方向之一。这一部分
主要涉及以下考点:(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
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
美取向;(4)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5)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6)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7)探讨作者的创作
背景和创作意图;(8)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一、小说的常见类型
按篇
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等
幅分
按题武侠小说,推理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讽刺小说,神怪小说,笔记
材分小说等
按风古典主义小说,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表现主义小说,存在主义
格分小说,意识流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等
二、小说的文体特征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
生活的文学体裁。芭、人物、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反映社会生活是小说的主题。
1.情节
(1)情节构成
情节是小说所描写的生活实践发展演变的全过程,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
结局四个部分组成。有的小说前面还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前者多为对故事背
景的交代,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后者多为对故事或人物的后续交代。
开端I是作品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第一件事
孽H是作品中矛盾冲突从展开到激化的演变强
JL|是决定矛盾各方的命运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
丽一发展到顶点,人物的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烈、
I最尖锐的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矛盾得到解决,人物性格的发展已经完成,事件有
辐]一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现,是情节发
I展的必然结果
(2)情节作用
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
(3)情节结构安排
在情节具体安排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一些技巧处理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这
样前后情节才能有机结合。情节结构安排除了基本模式外,还有以下几种较为常
见的方式:
①欧・亨利式
结局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这是欧・亨利式情节结构的主要特征和构思要
求。这种结构形式是将生活的矛盾凝结成集中、尖锐、强烈的冲突,然后又把笔
力凝聚在剧变的关键上,以合乎逻辑的陡变实现矛盾转化的戏剧性效果。如莫泊
桑的短篇小说《项链》,写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为参加一次晚会,向朋友借了
一串钻石项链,不料项链在回家途中不慎丢失,她借钱买了新项链送给朋友,为
了偿还债务,她节衣缩食,凡事亲力亲为,整整辛勤劳作了十年,十年后与朋友
再次相遇,却得知当年丢失的是假钻石项链。结局让人哭笑不得,极大地讽刺了
玛蒂尔德的虚荣,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②摇摆式
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是表现为一条直线,很
顺利地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而往往会在发展或高潮处横生枝节,使情节发
生波折,经过一定的波折后,再回到正轨。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
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如王任叔的《河豚子》,写一农民在20世纪
二三十年代的社会背景中因穷困而意图自杀的故事:弄回毒鱼,却看到孩子们兴
高采烈;怕见惨象而外出,回来后却见妻儿欢笑等待;吃后等死,却因鱼失去毒
性,死不成仍要受苦。
③对话式
以人物的特定场景中的富有个性的对话,构成作品的主体。言为心声,这种
形式便于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结构简洁明快。采用对话的手法,直接切入生活的
横断面,透视人物的精神世界,将他们各自所持生活态度的差异显示出来;在有
限的篇幅里,折射出较丰富的思想。
2.人物
(1)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
生活创造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而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
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2)在小说中有作者着重刻画的主要人物形象,也有为了表现主要人物和展现
主旨描绘的次要人物,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又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3)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可以是概括介绍,也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
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是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
入作者的议论;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
3.环境
(1)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构设的故事情节,总是出现在一定的时空位置(即
一定的历史时期和地域、场所),这就是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两
个方面。
(2)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要运用一定的手法去描写,让其特点与
人物形象及小说主旨相适应,环境的描写手法十分丰富,既有描写角度的选择,
还有各种修辞、表达方式等。
(3)环境在揭示人物种种复杂的关系、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渲染
气氛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主旨
小说的主旨可以指作者写作的目的,也可以指故事要告诉我们的事情、道理。
它是写作的主要的意义、用意或目的(也就是中心思想)。还指作者在说明问题、发
表主张或反映社会生活现象时,通过文章或作品的全部内容表达出的基本观点,
是文章的叙写、议论目的。在记叙文中,主旨与主题是相同的概念。主旨是文章
和作品的灵魂,决定文章和作品的质量高低、价值大小、作用强弱,是文章和作
品的统帅。
如何寻找主旨。找一篇文章的主旨时,需要通读文章,全方面思考,不能局
限于一段或几句话来考虑,又不能局限于题目,才可以找出正确的主旨。
三、高考常考的两类小说
1.微型小说
微型小说又称小小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应充分认识其特征。
(1)短小精悍,以小见大
微型小说篇幅短小,最多千余字。它撷取的多半是具有典型意义和概括力的
某个场景、某个细节、某个侧面,或者是生活中的一帧速写、一幅剪影、一个镜
头、几段妙趣横生的对话,细小而有代表性的事件,从中折射出重大的主题,寓
含丰富的意蕴,从而反映大千世界、时代风云。
(2)人物典型,情节紧凑
典型的人物形象是微型小说凸显作品主题的主要载体。曲折的命运、激烈的
冲突、白描的手法等是其塑造人物形象的常用方法。受篇幅限制,微型小说大多
浓墨重彩地描写人物在某一特定时间的某一侧面,很少铺叙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过程。微型小说的情节一般发展比较快,前后事件较为紧凑,整个情节常突破思
维定式,给读者以惊异感。
(3)结构严密,结尾新奇
微型小说尽管篇幅短小,但结构严谨。它通常不是靠情节的复杂取胜,而是
靠精心布局,以求主次分明。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是微型小说最突出的
特色之一。微型小说的结尾讲究语结而意不结,意在言外,给读者留下回味和思
考的空间,这是受命题者青睐的命题点。
2.散文化小说
散文化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
新样式。这类小说情节散文化(或淡化情节),结构散化,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
也少有冲突,缺乏悬念,呈现给读者的多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主张“不装假,
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叙述者的情致,自然地融注、浸洒在色调平
淡的描写中。
在现代小说史上,散文化小说的最早出现可以追溯到鲁迅先生的《故乡》和
《社戏》。从高考而言,如2014年全国卷I《古渡口》,通过湖上渡船这一特定场
景,依靠船夫与“我”的对话,讲述了在大革命运动前后中国的遭遇,反映了动
荡不安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2016年
全国卷I《锄》,情节平淡,人物也并未进行精雕细琢,只是写六安爷一天的田间
锄地劳作,却塑造了一个既遭遇大的时代变动又恰逢个人不幸遭际(即
将失明)的农民形象,借“锄”这一农具以及“锄地”这一行为,展现了传统
与当代之间的文化碰撞以及像“六安爷”一样的部分人的生存状态;2012年江苏
卷师陀的《邮差先生》,通过邮差的所见、所闻、所想展现小城人的生活情调;2016
年江苏卷沈从文的《会明》,讲的是一个旧时代军队中的伙夫的事情,借他的视角
讲述那个时代生命的卑微和老百姓对生活的基本诉求。
这几篇小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以扣人心弦的情节取胜,甚至没有一个
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虚化,甚至没有主要人物;意境丰富,有生活情调和诗一
般的意蕴。
近几年,文学类文本阅读热衷于选择“散文化小说”,并依据其特点命题。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散文化小说虽然在情节的复杂性、人物的典型
性和宏大主题的关注上比不上传统小说,却长于日常性主题的表达,这种小说叙
述贴近生活,有着大量体验性内容,是真实的个体生存中的“小话语“小叙事”,
颇能传达创作主体内在的情感与体验,满足创作主体某种表达自我的需要,并体
现创作主体的审美情趣,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二是从命题的便利上来说,命
题者所需要的文本材料最好兼具小说与散文的主要特点。三是篇幅短小,文本字
数在1500字左右,特别符合高考命题的字数需要,即使是节选部分也具有一般文
章的整体性,命题者只需要对其稍加修改即可。
小说是历年高考中常见的文学体裁,选材可谓兼顾中外,近几年考查情况如
下:
年份卷别命题材料考点核心价值
新高考全双雪涛《大师》(节①鉴赏艺术特色①礼赞技艺高超、淡
国卷n选)②分析物象作用泊名利的君子风度
2020
海明威《越野滑③理解重要句子含②表现不甘平庸、热
全国卷I
雪》思爱冒险生活的精神追
④分析人物心理求
全国卷II葛亮《书匠(节选)》⑤分析情节结构③弘扬精益求精、不
⑥探究文本意蕴懈努力的匠人精神
全国卷I鲁迅《理水(节选)》①讴歌从古到今
全国卷n莫泊桑《小步舞》“中国式脊梁”的精
①鉴赏塑造人物手
神
法
②讽刺固步自封、不
2019②分析文本特征
何士光《到梨花屯能与时俱进的生活状
全国卷in③分析环境作用
去》态
④分析情节结构
③歌颂实事求是的工
作作风
阿成《赵一曼女①赞扬坚强不屈、从
全国卷I
士》容淡定、不忘大义的
①鉴赏人物形象
全国卷n老舍《有声电影》高尚品质,弘扬坚强
2018②分析表达技巧
不屈的英雄主义精神
刘慈欣《微纪元③鉴赏语言特色
全国卷W②赞扬勇于探索的科
(节选)》
学精神
全国卷I赵长天《天嚣》①赞扬军民鱼水情
①分析情节结构
②赞扬斗志昂扬、不
2017乌热尔图《七岔椅②鉴赏人物形象
山东卷怕牺牲的精神和男子
角的公鹿》③分析表达技巧
汉应有的不屈气概
「真题体验」
一、(2020.新高考全国卷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8分)
大师(节选)
双雪涛
母亲还在的时候,我就跟着父亲出去下棋,父亲走在前面,我在后面给背着
板髡。母亲常说:儿子,你也不学好,让你妈还活不
活?我说:妈,作业也写完了,去看大人玩,算个什么事儿啊。你好好活着。
就背上板凳跟着父亲走。父亲从不邀我,也不撵我,愿意跟着走就走,不跟着也
不等,自己拿起板髡放在自行车后座,骑上车走。只是看了两年,父亲的棋路还
没看懂,大树下,修车摊,西瓜摊,公园里,看父亲下棋,大多是赢,有时也输,
一般都输在最后一盘。终于有一天,我好像明白了一些,回家的路上,下起了雪,
我把板凳抱在怀里,肩膀靠着父亲的后背。我说:爸,最后一盘你那个“仕”支
得有毛病。到了家,父亲拿出象棋,说:咱俩来三盘,不能缓棋,否则不下。那
次我输了个痛快,每一盘棋都没有超过十五分钟,我心中所想好像全被父亲洞悉,
而父亲看起来的闲手全都藏着后续的手段,每个棋子底下好像都藏着一个刺客。
父亲说:现在来看,附近的马路棋都赢不了你,但你还是个臭棋,奇臭无比。今
天教你仕的用法。
现在我回想起来,那个夜晚特别长。
从那以后出去,背上了两个板凳。我十一岁的时候,有人从新民来找父亲下
棋。那人坐了两个小时的长途车,到父亲常去的大树底下找他。“黑毛大哥,在新
民听过你棋好,来找你学学。”那人戴着个眼镜,看上去不到三十岁,穿着白色的
衬衫,汗把衬衫的领子浸黄了,用一块手帕不停地擦着汗。
眼镜不是第一个。从各个她方来找父亲下棋的人很多,高矮胖瘦,头发白的
黑的,西装革履,背着蟀螂药上面写着“蟀螂不死,我死”的,什么样子的都有。
有的找到棋摊,有的径直找到家里。找到家里的,父亲推开一条门缝,说:辛苦
辛苦,咱外面说。然后换身衣服出去。一般都是下三盘棋,都是两胜一负,最后
一盘输了。有的人下完之后说:知道了,还差三十年。然后握了握父亲的手走了。
有的说:如果那一盘那一步走对了,输的是你,我们再来。父亲摆摆手说:说好
了三盘,不能再下了。不行,对方说,我们来挂点东西。挂,就是赌。所谓棋手,
无论是人流的还是不入流的,都有人愿意挂,小到烟酒,大到房子、金子和存款,
一句话就订了约的有,找个证人签字画押的也有。父亲说:朋友,远道而来别的
话不多说了,我从不在棋上挂东西,你这么说,以后我们也不能再下了,刚才那
三盘棋算你赢,你就去说,赢了黑毛。说完父亲就站起来走。还有的人,下完棋,
不走,要拜父亲当师傅,有的第二天还拎着鱼来,父亲不收,说自己的棋,下可
以,教不了人,瞧得起我就当个朋友,师徒的事儿就说远了。
那天眼镜等到父亲,拿手帕擦着汗,说要下棋,旁边的人渐渐围过来。父亲
坐在板凳上,树上的叶子哗啦哗啦地响,他指着自己的脑袋说:老了,酒又伤脑
子,不下了。那年父亲四十岁,身上穿着我的校服,胡须长了满脸,比以前更瘦,
同时期下岗的人,有的人已经做生意发达了,他却变成一个每天喝两顿散白酒,
在地上捡烟蒂抽的人,话也比过去少多了,只是终日在棋摊泡着,确实如他所说,
半年来只是坐在板髡上看,不怎么出声,更不下场下棋。
眼镜松开一个纽扣说:我扔下学生,坐了两小时汽车,又走了不少路,打听
了不少人,可是你不下了。父亲说:是,脑袋坏了,下也没什么用。眼镜用手帕
擦着汗,看着围着的人,笑了笑,说:如果新民有人能和我下,我不会来的。父
亲想了想,指着我说:朋友,如果你觉得白来了的话,可以和他下。眼镜看了看
我,说:你儿子?父亲说:是。眼镜在眼镜后面眨了眨眼,说:你什么意思?父
亲说:他的棋是我教的,你可以看看路子,没别的意思,现在回去也行,我不下
了。脑子坏了。眼镜又看了看我,用手摸了摸我的脑袋说:你几岁了?我说:十
-0他说:你的棋是你爸教的?我说:教过一次,教过仕的用法。大伙儿笑了。
眼镜也笑了,说:行嘲,我让你一匹马吧。我说:别了,平下吧,才算有输嬴。
大伙儿又笑了。眼镜蹲下,我把板髡拉过去,把棋子摆上。到了残局,我一车领
双兵,他马炮单兵缺仕象,被我三车闹仕赢了。眼镜站起来,从兜里掏出一支钢
笔放在我手上,说:收着吧,自己买点钢笔水,可以记点东西。父亲说:钢笔你
拿回去,他有笔。我们下棋是下棋。眼镜看了看父亲,把钢笔重新放进兜里,走
了。
回家的路上,我在后座上想着那支钢笔,问:爸,你真不下了?父亲说:不
下了,说过的话当然是真的。又说,你这棋啊,走得太软,应该速胜,不过这样
也没什么不好。在学校不栗下棋,能分得开吗?我说:能,是个玩嘛。父亲没说
话,继续骑车了。
(有删改)
【整体阅读】
第一步:划分层次,初识情节。
第一部分:1一2自然段主要回忆父子雪夜论棋的情景。
第二部分:3-6自然段写“眼镜”找父亲下棋的故事,并插叙找父亲下棋人
众生相的描写。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父亲对儿子下棋之道及处世之道的指点。
第二步:依托情节,初识人物。
文章从一开始写父亲对下棋的痴迷,到找父亲下棋的众生相的描写,最后拒
绝与“眼镜”下棋,有力地烘托了父亲的形象,塑造了一个追求下棋的纯粹、恪
守君子之交,绝不拿棋艺换取世俗利益的大师形象。
第三步:提炼整合,初识主题。
本文通过塑造一个恪守棋道的大师形象,不仅告诉我们不可让纯粹的棋艺沾
染了世俗的污浊,还告诉我们每个人做人要有尊严,都要恪守为人处世之道。
【实战研练】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开头母子之间的对话,间接表明父母的关系已因父亲痴迷于下棋而变
得紧张。
B.父亲下棋多在街头,这表现出一个民间高手始终得不到正式认可的郁郁不
得志。
C.“我”拒绝“眼镜”让马,表现的是孩子下棋时的心理,既充满自信,又
在意输赢。
D.“眼镜”是个温和友善的人,又是个和父亲一样的棋痴,他们相互理解彼
此尊重。
B解析:”这表现出一个民间高手始终得不到正式认可的郁郁不得志”错
误,从文中来看,父亲态度谦和,与人下棋从来只下三盘,不“挂”东西,最后
一盘还总是故意输给对方,体现出一种棋艺高超又淡泊名利的君子风度,并没有
表现出“始终得不到正式认可的郁郁不得志工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写回忆父亲教“我”用仕的“那个夜晚特别长”,表述虽然平淡,却
写出了“我”的心理感觉,以及对父子雪夜论棋那一场景深深的怀念。
B.本文在“眼镜不是第一个"话头之后,插入一段下棋人众生相的描写,烘
托了父亲的“大师”形象,为下文“眼镜”与父亲对弈的高潮做了铺垫。
C.父亲评价儿子的棋“走得太软”,但又说这样也好,看似不无矛盾的态度
中,包含着父亲对儿子下棋之道及处世之道的指点。
D.本文的叙述整体而言沉静克制,偶尔出现的幽默语句,不仅生动有趣,而
且写出了追忆中的少年时光那不乏温情轻松的一面。
B解析:“为下文'眼镜’与父亲对弈的高潮做了铺垫”错误,从后文来看,
父亲并未下场下棋,而是让“我”代下,因此选项表述错误。应该是与后文父亲
再也不下棋了的决定形成反差,烘托父亲淡泊名利的形象。
3.本文多次提到“板凳”,这是富有意味的细节。请分析这里“板凳”的用
意。(6分)
答案:①细节真实:板凳作为家常用品,与父亲形象、身份及街头下棋场景
相符,写出了日常生活气息;②以板凳反映心理:“我”给父亲背着板凳跟他去
下棋,既是儿子又像徒弟,包含着“我”对父亲的跟从心理;③含有一定寓意:
雪夜学棋之后背着两个板凳出去,意味着“我”得到了父亲认可。
4.父亲说“我们下棋是下棋”,怎样理解这句话?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6
分)
答案:①父亲追求的是下棋的纯粹,恪守君子之交,绝不拿棋艺换取世俗利
益,这既关乎下棋之道,更关乎个人尊严;②父亲这话既是说给“眼镜”听,以
拒绝对方馈赠,也是说给儿子听,含有言传身教的意味。
二、(2020.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15分)
越野滑雪
[美]海明威
缆车又颠了一下,停了。尼克正在行李车厢里给滑雪板上蜡,把靴尖塞进滑
雪板上的铁夹,牢牢扣上夹子。他从车厢边缘跳下,落脚在硬邦邦的冰壳上,来
一个弹跳旋转,蹲下身子,把滑雪杖拖在背后,一溜烟滑下山坡。
乔治在下面的雪坡上一落一起,再一落就不见了人影。尼克顺着陡起陡伏的
山坡滑下去时,那股冲势加上猛然下滑的劲儿把他弄得浑然忘却一切,只觉得身
子里有一股飞翔、下坠的奇妙感。他挺起身,稍稍来个上滑姿势,一下子又往下
滑,往下滑,冲下最后一个陡峭的长坡,越滑越快,越滑越快,雪坡似乎在他脚
下消失了。身子下蹲得几乎倒坐在滑雪板上,尽量把重心放低,只见飞雪犹如沙
暴,他知道速度太快了。但他稳住了。随即一搭被风刮进坑里的软雪把他绊倒,
滑雪板一阵磕磕绊绊,他接连翻了几个筋斗,然后停住,两腿交叉,滑雪板朝天
翘起,鼻子耳朵里满是雪。
乔治站在坡下稍远的地方,正叫若啪啪地拍掉风衣上的雪。
“你的姿势真美妙,尼克,”他大声叫道,"那搭烂糟糟的雪真该死。把我也
绊了一跤。”
“在峡谷滑雪什么滋味儿?”尼克挣扎着站起来。
“你得靠左滑。因为谷底有堵栅栏,所以飞速冲下去后得来个大旋身。”
“等一会儿我们一起去滑。”
“不,你先去。我想看你滑下峡谷。”
尼克赶过乔治,他的滑雪板开始有点打滑,随后一下子猛冲下去。他坚持靠
左滑,末了,在冲向栅栏时,紧紧并拢双膝,像拧紧螺旋似的旋转身子,把滑雪
板向右来个急转弯,扬起滚滚白雪,然后慢慢减速,跟铁丝栅栏平行地站住了。
他抬头看看山上。乔治正屈起双膝滑下山来;两支滑雪杖像虫子的细腿那样
荡着,杖尖触到地面,掀起阵阵白雪,最后,他一腿下跪,一腿拖随,整个身子
来个漂亮的右转弯,蹲着滑行,双腿一前一后,飞快移动,身子探出,防止旋转,
两支滑雪杖像两个光点,把弧线衬托得更加突出,一切都笼罩在漫天飞舞的白雪
中。
尼克用滑雪板把铁丝栅栏最高一股铁丝压下,乔治纵身越过去。他们沿路屈
膝滑行,进入一片松林。路面结着光亮的冰层,被拖运原木的马儿拉的犁弄脏了,
染得一搭橙红,一搭烟黄。两人一直沿着路边那片雪地滑行。大路陡然往下倾斜
通往小河,然后笔直上坡。他们透过林子,看得见一座饱经风吹雨打、屋檐较低
的长形房子。走近了,看出窗框漆成绿色,油漆在剥落。
他们把滑雪板竖靠在客栈墙上,把靴子蹬蹬干净才走进去。
客栈里黑咕隆咚的。有只大瓷火炉在屋角亮着火光。天花板很低。屋内两边
酒渍斑斑的暗黑色桌子后面摆着光溜溜的长椅。两个瑞士人坐在炉边,喝着小杯
浑浊的新酒。尼克和乔治在炉子另一边靠墙坐下。一个围着蓝围裙的姑娘走过来。
“来瓶西昂酒,”尼克说,“行不行?”
“行啊,”乔治说,“你对酒比我内行。”
姑娘走出去了。
“没一项玩意儿真正比得上滑雪,对吧?”尼克说,“你滑了老长一段路,头
一回歇下来的时候就会有这么个感觉。”
“嘿,”乔治说,“真是妙不可言。”
姑娘拿进酒来又出去了,他们听见她在隔壁房里唱歌。
门开了,一帮子从大路那头来的伐木工人走进来,在屋里把靴子上的雪跺掉,
身上直冒水汽。女招待给这帮人送来了三公升新酒,他们分坐两桌,光抽烟,不
作声,脱了帽,有的背靠着墙,有的趴在桌上。屋外,拉运木雪橇的马儿偶尔一
仰脖子,铃铛就清脆她叮当作响。
乔治和尼克都高高兴兴的。他们两人很合得来。他们知道回去还有一段路程
可滑呢。
“你几时得回学校去?”尼克问。
“今晚,”乔治回答,“我得赶十点四十的车。”
“真希望你能留下,我们明天上百合花峰去滑雪。”
“我得上学啊,”乔治说。“哎呀,尼克,难道你不希望我们能就这么在一起
闲逛吗?带上滑雪板,乘上火车,到一个地方滑个痛快,滑好上路,找客栈投宿,
再一直越过奥伯兰山脉,直奔瓦莱州,穿过恩加丁谷地。”
“对,就这样穿过黑森林区。哎呀,都是好地方啊。”
“就是你今年夏天钓鱼的地方吧?”
“是啊。”
他们喝干了剩酒。
尼克双肘撑在桌上,乔治往墙上颓然一靠。
“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尼克。”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说,“否则就没意思了。”
“我们要去滑,没错。”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附和说。
“希望我们能就此说定了。”乔治说。
尼克站起身。他把风衣扣紧。他拿起靠墙放着的两支滑雪杖。
“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他说。
他们开了门,走出去。天气很冷。雪结得硬邦邦的。大路一直爬上山坡通到
松林里。
(陈良廷译,有删改)
【整体阅读】
第一步:认识人物。
主要人物:尼克、乔治。
第二步:梳理情节。
第]段,峡谷滑雪、客栈小憩;第2段,尼克滑雪的感受;第3〜8段,在峡
谷滑雪,两人都经验丰富彼此欣赏;第9段,尼克技术娴熟;第10段,乔治动作
优美;第11段,过渡段;第12段至最后,客栈小憩,主要是两人对话,一再相
约,希望能一起滑雪。
第三步:归纳主旨。
本文塑造了两个爱冒险、爱滑雪的“硬汉”形象,展现了人在自然中享受,
在自然中拼搏,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快乐。同时也体现了通过“协作”,人与人之
间形成的牢固长久的友谊。
【实战研练】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X)
A.小说中描写滑雪的段落多从尼克的角度来写,要么侧重他本人滑雪时的感
受,要么通过他的眼睛来观看乔治滑雪的姿态,虽多次描写而无雷同之感。
B.小说的多个细节描写突出了客栈的破败和黯淡,与白雪皑皑的山间峡谷形
成鲜明对比,小说氛围由此发生变化,情节也由此发生转折。
C.小说插入了对喝酒的瑞士人、客栈女招待、伐木工人等人物的描写,这符
合主人公在客栈小憩时的观察,也为小说增添了更真切的故事背景。
D.小说主旨与《老人与海》较为接近,都是通过描写人挑战大自然或者投身
不甘平庸的冒险生活,来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
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项,”来
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错误,过度解读主旨,应该是表现了他们想通过
滑雪摆脱现实生活的牵绊。故选D。
6.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
者的心理。(6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紧密结合上下文和主
人公的形象、动作、语言等进行分析。对话表现了尼克和乔治对滑雪运动的喜爱,
对将来能再次滑雪的渴盼,以及对以后没有机会滑雪的颓丧。“我们要去滑,没错”
“我们一定得滑”“希望我们能就此说定了“,写出了二人对将来能再次滑雪的渴
盼,表达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尼克”“说定了可
一点也靠不住”,写出了二人想到以后很有可能没机会滑雪时,内心的颓丧、郁闷、
惘然。
答案:①两人一再相约,表明他们对此有强烈的愿望;②分别之际的一再相
约,也表达出依依不舍的心情;③但已经感觉到这一愿望不会实现,心情有些惘
然。
7.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
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
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6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手法和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紧密结合
文本,从小说的情节构成、情节手法、人物形象、读后效果等角度进行分析。
小说1、2、9、10、11段,用大量笔墨,细致描绘了尼克和乔治滑雪的情景,
12-35段写二人在小客栈的逗留,文章并未写二人其他的生活情景,这只是小说
“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而读者可以通过二人对滑雪的喜爱与渴盼,通过二人离
别时一再相约的情景,想象二人滑雪之外的生活,这是文本隐藏的内容。文章结
尾既有二人对滑雪的渴望,又有二人因为再难滑雪的惘然,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
想象空间:为何不能再滑雪,两人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将来二人到底能不能滑雪
等,引人遐思。
答案:①小说的情节是两人的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这只是小说“露
出水面的八分之一”;②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
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在滑雪之外的生活;③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
引人遐思。
第1讲众里千百寻,蓦然回首间一一小说阅读客观题
小说阅读的选择题往往涉及小说内容(写什么)和艺术特色(怎么写)两个方面。
内容方面包括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概
括、对主旨的理解等;特色方面主要是解读艺术手法。“4选1”的设题模式与选
“不正确的一项”的题目要求,降低了该题的难度,更有利于以题读文,为全面
理解文本打开了一扇大门。
解答小说阅读的选择题,要着重了解选项的常见错误类型和题干中的敏感点,
并注意把握二者间的关系。
一、命题角度
题干示例审题定向
1.(2020.新高考全国卷H)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
确的一项是
新高考的考查形式
2.(202。新高考全国卷H)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有变化,考查的重点
不正确的一项是
一以贯之,都是“相
3.(2019•全国卷I)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
关内容”和“艺术
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特色”
4.(2020.全国卷II)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
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二、解题技法
1.掌握角度,针锋相对。
设错角度具体解说应对技法
细读选项,找出关于情节的敏感点,确
选项曲解某一情节的作用,定原文区域;然后根据相关语境,概括
故事情节
颠倒情节顺序,或夸大某个情节,并思考情节作用,最后再与选项
设错
情节,甚至无中生有比对,看表述对象或内容是否一致,进
而判断选项的正误
选项中对人物性格特点或对首先阅读选项,根据选项中的关键词确
人物的作用解说错误,要么定原文相关区域;再根据小说主旨判断
人物形象
将次要的解说成主要的,要出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及其作用;最后
设错
么故意夸大人物作用,要么两相比对,判断表述对象是否一致,作
无中生有用是否分析得当
首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区域,区分是自
然环境描写还是社会环境描写;然后根
典型环境选项对环境特点、作用及描据环境的氛围,从形、声、色等角度来
设错写手法等的理解分析错误判定其特点;最后再根据特点考虑其对
人物塑造、情感表达等的作用,判断选
项表述是否正确
主旨情感选项对小说的主旨或情感理通过快速读文本环节,把握小说主旨,
设错解分析有误,或曲解或拔高,与选项中表主旨或情感的关键词进行比
甚至是无中生有对,进而判断选项的正误
选项对小说塑造人物、设置
情节、描写环境、表现主旨
艺术技巧细读选项,明确原文区域,根据语境判
等方面所用手法技巧的判断
或语言特断相关手法,与选项关键词作对比,进
或解说错误;对小说叙述语
色设错而判断选项的正误
言、人物语言的特点、风格、
作用的判断或解说错误
2.有条不紊,步步为营。
第一步:圈画选项信息点。快速浏览各个选项,将选项大致分成筛选信息(概
括内容)和评价赏析两类。圈画出重点信息,如评价赏析选项中有关语言、人物、
环境、思路、主题判断、作者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内容的名称术语。
第二步:回归原文找对应。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筛选信息类的
选项应注意是否改变原文判断,评价赏析类的选项应特别关注标注的信息点是否
有原文依据。
第三步:逐项排除定答案。根据“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知识
性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三、思维提升
(2019.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理水(节选)
鲁迅
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
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这一
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
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酒过三巡,
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缮膏腴,青苔滑溜……
等等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
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
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
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焦黑,衣服破旧,竟冲破
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
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
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
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
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禹
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
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查的怎么样?”
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
饼和啃光的牛骨头。非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
“禀大人,”一位大员终于说,“倒还像个样子——印象甚佳。松皮水草,出
产不少;饮料呢,那可丰富得很。百姓都很老实,他们是过惯了的。”
“卑职可是已经拟好了募捐的计划,”又一位大员说,“准备开一个奇异食品
展览会,另请女隗小姐来做时装表演,来看的可以多一点。”
“这很好。”禹说着,向他弯一弯腰。
“不过第一要紧的是赶快派一批大木筏去,把学者们接上高原来。”第三位大
员说,“学者们有一个公呈在这里,他们以为文化是一国的命脉,学者是文化的灵
魂,只要文化存在,华夏也就存在,别的一切,倒还在其次……”
“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员道,“减少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
道。况且那些不过是愚民,那喜怒哀乐,也决没有智者所推想的那么精微的。……”
“放他妈的屁!”禹心里想,但嘴上却大声的说道:“我经过查考,知道先前
的方法:'湮',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用‘导'!不知道诸位的意见怎么样?”
静得好像坟山: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色,许多人还觉得自己生了病,明天
恐怕要请病假了。
“这是蚩尤的法子!”一个勇敢的青年官员悄悄的愤激着。
“卑职的愚见,窃以为大人是似乎应该收回成命的。”一位白须白发的大员,
这时觉得天下兴亡,系在他的嘴上了,便把心一横,置死生于度外,坚决的抗议
道:“湮是老大人的成法。'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老大人升天还不
到三年。”
禹一■声也不响。
“况且老大人化过多少心力呢。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虽然触了上帝
的恼怒,洪水的深度可也浅了一点了。这似乎还是照例的治下去。”另一位花白须
发的大员说,他是禹的母舅的干儿子。
禹一声也不响。
“我看大人还不如‘干父之蛊',”一位胖大官员看得禹不作声,以为他就要
折服了,便带些轻薄的大声说,不过脸上还流出着一层油汗。“照着家法,挽回家
声。大人大约未必知道人们在怎么讲说老大人罢……”
“要而言之,'湮'是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好法子,”白须发的老官恐怕胖子闹
出岔子来,就抢着说道。“别的种种,所谓‘摩登’者也,昔者蚩尤氏就坏在这一
点上。”
禹微微一笑:“我知道的。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说他变了三足鳖,
也有人说我在求名,图利。说就是了。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
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
和我同意的。”
他举手向两旁一指。白须发的,花须发的,小白脸的,胖而流着油汗的,胖
而不流油汗的官员们,跟着他的指头看过去,只见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
动,不言,不笑,像铁铸的一样。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圈画选项获信息回归原文找对应逐项排除定答案
A.第一段中,洪灾中的民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通过对视察大员和水
间疾苦被筵宴上大啖酒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利局官吏群像的刻
肉的大员们转化为“水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画,对他们贪图享乐
乡沿途的风景”等谈资,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的丑态给予讽刺,又
对他们不顾百姓死活
这不仅是讽刺更表达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
的行为表达忧愤。选
了1忧愤口水。酒过三巡,
项A正确
大员们就讲了
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
雪,泥水如金,黄鳍膏腴,青苔
滑溜……
“流出着一层油
汗”,此处属于神态
的细节描写,写出了
“我看大人还不如'干父胖大官员自以为是而
B.鲁迅善以细节传神,文
之蛊',”一位胖大官员看得禹又愚蠢无比的丑态。
中写胖大官员脸上“流
不作声,以为他就要折服了,便《祝福》中对祥林嫂
出着一层油汗”,与写祥
带些轻薄的大声说,不过脸上还眼睛的细节描写,说
林嫂“眼珠间或一轮”
流出着一层油汗。“照着家明祥林嫂在长期严重
一样,都是以外在|细节|
法,挽回家声。大人大约未必知打击与折磨下,已陷
刻画人物内在特征道人们在怎么讲说老大人入极度的悲哀,内心
罢……”的痛苦已无法表露,
精神已完全麻木了。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选项B正确
C.针对禹提出的|“导”|“这是蚩尤的法子!”一青年官员愤激,白须
的治水方法,众大员个勇敢的青年官员悄悄的白发的大员坚决抗
议,禹的母舅的干儿
软硬兼方11,口口声声愤激|着。
子和白须发的老官委
“老大人”,是以所谓“卑职的愚见,窃以为大
婉劝阻,他们软硬兼
|“孝”|给禹施压,实质人是似乎应该收回成命
施,以“孝”为名,
的。”|一位白须白发的大员
上还是E之对禹的变革反对变革。选项C正
……坚决的抗议I道:“湮是老
大人的成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2城镇化【知识精研】高一地理课堂(人教版2019必修二)
- 2025至2031年中国壁砖哑光熔块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丙烯酸2-乙基己酯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雕刻机控制系统软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表面粗糙度》课件
- 投资竞赛复习试题附答案
- 化工分析站丁苯橡胶分析岗练习试题及答案
- 底盘选择上练习测试题附答案
- 《移动平均线》课件
- 《青少年偏差行为》课件
- 汽车驾驶员高级工题库与答案
- 《网络安全防护项目教程》课件项目4 数据库安全防护
- 手术室标本管理及送检评分标准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考评试卷含答案(第73-80课)
- 《物流无人机垂直起降场选址与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
- 中医腕踝针技术
-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十万个为什么》整本书阅读(教案)
- 2024年辅警考试公基常识300题(附解析)
- GB/T 748-2023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 糖尿病膳食指南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