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检修规程_第1页
水泵检修规程_第2页
水泵检修规程_第3页
水泵检修规程_第4页
水泵检修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泵检修规程Q/*****-JS-JX019-2017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本规程规定了***水电厂各类水泵检修和验收的工艺要求和标准。1.2本规程适用于***水电厂水泵的检修和验收工作。2引用标准厂家所提供的使用说明书和有关资料。《机械修理大全(第1卷)》,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3技术参数单级双吸式离心水泵包括廊道防洪泵、检修排水泵、生活水井泵,为S型。廊道防洪泵检修排水泵生活水井泵水泵型号S150-50AS350-26AS150-78数量台122流量m3/h1441130160扬程m442178转速r/min295014602950轴功率kW21.677.846电机功率kW3010055效率%758374允许吸上真空高度m6.54.55.5叶轮直径mm185310245制造厂家长沙水泵厂上海水泵厂新达水泵厂单级单吸式离心水泵包括生活水泵、厂区防洪泵、技术供水泵、循环水泵,分BA型、IS型和CNX型(进口)三种。名称生活水泵1号厂区防洪泵2号厂区防洪泵技术供水泵厂区排水泵消防泵技术供水泵循环水泵型号3BA-98BA-18IS200-150-250BIS80-65-160AISW200-250(I)ACQL150-250(I)ACQR150-160ACNX125-340数量(台)21142219流量m3/h4528534645358187150180扬程m32.618382416702840转速r/min29001450145029001450290029001470轴功率(KW)5.5616.6185.5225518.518.5配套电机型号或功率kW7.522Y180M-4Y132S2-2Y180L-4JO83-2(55kW)MKG-218/18.5效率%71.283.78372787576允许吸上真空高度m55.54.56.644.54叶轮直径mm168268250160250250160340制造厂家长沙水泵厂长沙工业泵厂长沙工业泵厂长沙工业泵厂上海长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上海长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上海长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进口深井水泵技术参数:水泵型号200JCk80流量80m3/h扬程48m转数2940r/min叶轮直径175mm效率75%轴功率18.5kW水泵总重量1500kg电动机型号YLB180-1-2电动机功率18.5kW水泵型号200JCK80说明:200代表该水泵适用的最小井筒内径(mm);JCk代表长轴离心深井泵(叶轮为半开式);80指设计的流量(m3/h)。管道离心水泵包括消防水泵、技术供水泵,为CQL型立式管道离心泵。项目名称消防泵水泵型号CQL150-250(I)A数量台2流量(m3/h)187扬程(m)70转数(r/min)2900轴功率(kW)55配套电机型号或功率(kW)JO83-2(55kW)效率(%)75允许吸上真空高度(m)4.5叶轮直径(mm)250制造厂家上海长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水泵型号CQL150-250(I)A说明:CQL表示长泉立式管道离心;150表示该水泵进、出口公称直径(mm);250表示叶轮名义外径(mm);(I)表示流量分类;A表示叶轮经第一次切割。4单级双吸式水泵的检修4.1水泵的拆卸4.1.1关闭水泵进、出水管上有关阀门,拆除水泵进、出水口法兰联接螺栓。4.1.2松开电动机地脚螺钉,拆下电动机。4.1.3松开水泵地脚螺钉,拆下水泵。4.1.4水泵的分解4.1.4.1松开泵体两边的填料压盖螺栓,将填料压盖向两边退出,然后拆下泵盖。4.1.4.2联轴器拆卸。拆卸时,用专用拉马把联轴器慢慢从轴端拉下来,或者用木榔头或铜棒敲打下来,不准用铁锤猛力敲打,以免造成泵轴、轴承、联轴器的损坏。在用拉马时,拉马必须端平并对正水泵轴头,使联轴器受力均匀。4.1.4.3拆下泵轴两端的轴承体压盖,取下整个转子部分。4.1.4.4拆下泵轴两端的轴承体与轴承盖连接螺母,将两个轴承体拆下,用钩子扳手松开在轴上的压向轴承内圈的两个圆螺母。4.1.4.5取下两边的球轴承,一般应用拉马拆卸,使用时拉马的拉钩要钩住轴承的内圈。如经检查,轴承与轴均无损坏,可不必拆卸轴承。4.1.4.6将挡水圈、填料压盖、填料环、填料、填料套等零件依次从泵轴的两端退下,然后松开轴套螺母,将轴套拆下。4.1.4.7把装在叶轮上的两个双吸密封环拆下,然后将轴竖起来,把叶轮放平垫好,用榔头或铜棒将泵轴敲下。4.1.4.8在拆卸过程中要正确使用工具,轻拿轻放,并做好相应的记号和记录。4.2主要部件的检修工艺4.2.1叶轮4.2.1.1检查叶轮,如发现下列缺陷,应更换新叶轮。4.2.1.1.1表面出现严重裂纹。4.2.1.1.2表面形成较多砂孔或穿孔。4.2.1.1.3叶轮变薄,以致影响机械强度。4.2.1.1.4叶片断裂。4.2.1.1.5叶轮入口发生较严重的偏磨现象。4.2.1.2叶轮缺陷比较轻微时,可采用补焊、环氧树脂砂浆修补等方法进行修理。铸铁叶轮一般采用铜焊或铸铁补焊,补焊前应将修理部位处理干净,再将整个叶轮均匀加热后进行补焊。4.2.1.3叶轮经过修理后,必须进行静平衡校正。叶轮的允许不平衡质量如表1,叶轮进行静平衡校正时,不应超过此标准。表1、叶轮的允许不平衡质量叶轮外径(mm)叶轮外径上的允许不平衡质量(g)≤2003201~3005301~4008401~500104.2.2密封环4.2.2.1若密封环经检查确已损坏,则应进行更换。4.2.2.2检查、测量密封环与叶轮进口的间隙值,若间隙值超过表2中所列数值时,应进行修理或更换。表2、单级双吸式泵的密封环间隙要求(mm)密封环名义直径名义直径的差数孔公差轴公差总间隙半径方向间隙允许值最小最大150~1800.40+0.08-0.080.400.560.08~0.48180~2200.45+0.09-0.090.450.630.09~0.54220~2600.50+0.09-0.090.500.680.10~0.58260~2900.50+0.10-0.100.500.700.10~0.60290~3200.55+0.10-0.100.550.750.11~0.64320~3600.60+0.10-0.100.600.800.12~0.68360~4300.65+0.12-0.120.650.890.13~0.76430~4700.70+0.12-0.120.700.940.14~0.80470~5000.75+0.12-0.120.750.990.15~0.844.2.2.3一般规定,间隙值超过标准1倍,应更换新密封。4.2.2.4如叶轮进口外径已磨损,可进行车削以消除沟痕和不圆度,然后配制内径缩小的密封环。一般叶轮可车削3次。4.2.2.5新密封环装上后,应检查它与叶轮的径向间隙是否符合表2的规定,并检查二者之间有无摩擦现象。检查时可在密封环内环上涂白铅油或红铅油,转动叶轮,若叶轮上沾有油渍,说明二者有摩擦,找出内环磨痕处进行修理,直至用塞尺测量间隙比较均匀为止。4.2.2.6叶片与泵壳间隙超过规定值1倍时,应进行修理。可在泵壳磨损或空蚀剥蚀部位用环氧材料修补。4.2.3泵轴与轴套4.2.3.1清洗泵轴与轴套,检查泵轴与轴套的磨损情况。4.2.3.2使用时间较长,磨损严重的轴或轴套,一般应更换新轴或轴套。新轴的技术要求见表3和表4。表3、径向跳动允差公称尺寸(mm)形位偏差精度等级ⅥⅦⅧⅨ跳动允差(mm)≥6~180.0160.0250.040.06>18~500.020.030.050.08>50~1200.0250.040.060.10表4、不平行度和端面跳动允差公称尺寸(mm)形位偏差精度等级ⅥⅦⅧⅨ跳动允差(mm)≤100.0060.010.0160.025>10~250.010.0160.0250.04>25~600.0160.0250.040.06>60~1600.0250.040.060.104.2.3.3对磨损较轻的泵轴或轴套,可在磨损处进行喷镀或焊补,然后再加工到所要求的尺寸精度。4.2.3.4在专用设备或车床上用百分表检查轴的最大摆度,如最大全摆度超过表5中所对应的数值时,则应进行轴的校正。一般轴径较小的轴采用锤敲或局部加热校正法。表5、轴的全摆度值要求(mm)名义直径<5050~120120~260260~500500~800跳动量0.050.060.080.100.124.2.3.4如泵轴螺纹个别有损伤时,可用什锦锉或刮刀等把损伤螺纹进行修整后继续使用;但损伤严重时,必须将原有螺纹车去后重新加工一标准螺纹,再配制相应的螺母。4.2.4如键槽和键表面粗糙、有轻微磨损时,应进行修磨;但键槽损坏较严重时,应将键槽开大并重新配制键,但开的宽度和深度均不应超过原尺寸的10%,以免影响泵轴的机械强度。4.2.5填料密封装置4.2.5.1检查填料箱、水封环、填料压盖、底衬环等应无破裂、严重变形等缺陷,否则应进行修理或更换。4.2.5.2填料磨损较少且能较好密封时可不更换填料;但单填料压盖压紧仍严重漏水时,应予以更换或添加填料。安装前把填料放入机油内浸透,安装时逐围装入,接口位置应错开不小于120°,填料厚度与轴径关系见表6。表6、填料厚度与轴径关系(mm)轴径填料厚度205.020~356.435~509.550~7512.775~11015.9110~15019150~20022.24.2.5.3检查水封环的水封孔及水封管应畅通。4.2.5.4底衬环与轴或轴套的间隙应保持在0.3-0.5mm之间水封环应与轴同心,在圆周方向的间隙应在0.25-0.35mm之间,如磨损太大应更换。4.2.6检查泵壳应无裂纹及变形,内部应无沟槽或较大面积的空洞,如有裂纹、沟槽或空洞,应进行焊补后修磨。裂纹情况检查时可用小锤轻轻敲打,若声音清脆,说明无裂纹,若声音碎哑,则说明有裂纹。判断裂纹部位和长短,可浇上煤油,然后擦干,并涂上一层白粉,沿着裂纹的白粉,因煤油的渗出而出现斑点,裂纹就清晰可见。4.2.7轴承4.2.7.1将轴承(一般为单列向心球轴承)用汽油清洗干净再后进行仔细检查。4.2.7.2如发现轴承内外圈和滚珠栅架(保持架)有裂纹,滚球破裂或变形,以及滚珠和内外圈之间的间隙超过表7规定时,应更换新轴承。表7、轴承标准间隙及磨损间隙表(mm)轴承内径标准间隙最大磨损间隙球轴承滚子轴承>30~500.01~0.020.05~0.070.10>50~800.01~0.020.06~0.080.15>80~1200.02~0.030.08~0.100.20>120~1800.02~0.040.10~0.120.254.2.7.3如内圈较紧或传动不灵活,可能是滚珠栅架因变形而和轴承圈产生机械磨擦,可用手锤轻轻敲打滚珠栅架,校正其变形部位。滚珠栅架的磨损量不应超过原厚度的1/2,否则应更换轴承或用弹簧代替栅架。4.2.7.4轴承转动应轻快灵活且无异常声响。若转动时有杂音或振动,停止时有制动现象,严重时还会在停止后倒退反转,则应更换新轴承。4.2.7.5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间隙应符合表8的规定,超过标准1倍以上者应更换轴或轴承。轴径>18~30>30~50>50~80>80~120>120~180装向心球轴承的配合间隙-0.007~+0.007-0.008~+0.008-0.01~+0.01+0.003~+0.026+0.004~+0.03装滚子轴承的配合间隙-0.007~+0.007+0.003~+0.02+0.003~+0.023+0.003~+0.026+0.013~+0.04表8、轴承内圈和轴的配合间隙(mm)(表中数值亦为轴承标准时轴颈加工公差)4.2.7.6轴承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间隙应符合表9的规定,超过标准1倍以上者应更换轴承或轴承座。表9、轴承外圈和轴承座的配合间隙(mm)(表中数值亦为轴承标准时轴承座孔加工公差)轴承外圈径80~120120~180180~260260~360配合间隙-0.012~+0.023-0.014~+0.027-0.016~+0.03-0.018~+0.0354.2.7.7轴承外标上如有锈蚀,应用细砂纸打磨干净后清洗干净。4.2.8对各部件进行清洗、除锈、刷漆后按安装顺序摆放整齐。4.3水泵的装复4.3.1在轴承中间键槽内放好键,压入双吸叶轮,套上轴套,拧上轴套螺钉。在叶轮与轴套之间要放好密封纸垫,防止空气漏入叶轮进口。4.3.2依次套上填料套、填料环,装上填料压盖及挡水圈。4.3.3装上轴承套及轴承端盖,放好纸垫,把滚动轴承压装上,轴承内应注入不超过轴承容量2/3的润滑脂,拧上轴承内圈的两个定位螺母,装好轴承体,将两个双吸密封环套在叶轮的两侧。4.3.4在泵体结合面上铺好青壳密封垫,装上双头螺栓和四方头螺丝。4.3.5吊装转子部分。安装时应注意对正位置,叶轮上的双吸密封环应正好嵌入泵体槽内,轴承体应放在泵体两端支架的止口上。将转子部分放下后,盖上轴承体压盖,套上弹簧垫圈,拧紧螺母。4.3.6用轴套螺母调整叶轮位置,使叶轮中心对准泵体中心后,拧紧轴套螺母。4.3.7将泵盖就位,对称拧紧螺栓,装好排气阀。4.3.8按要求装好填料、填料压盖和挡水圈。(填料的压紧程度可在泵运行时进行调整)4.3.9装上联轴器处键,顺键压入联轴器。4.3.10将组装好的泵固定在基础上,连接泵的进、出水管法兰。4.3.11将电机就位与泵连接,用百分表找正对轮,要求同心度偏差应不超过0.1mm范围,张口偏差应不超过0.3mm范围,对轮间隙应控制在2.5~3.5mm。4.4水泵的试运行4.4.1试运行分空载和负载两阶段,负载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4.4.2启动前,用手转动泵,应灵活无卡涩。4.4.3按水泵操作要求正确启动水泵。4.4.4水泵试运行应满足下列条件,否则应重新处理。4.4.4.1水泵内部无摩擦和金属撞击声。4.4.4.2各结合面无渗漏。4.4.4.3轴承温度不超过75℃。4.4.4.4填料处不发热冒烟,水滴为20~30滴/分钟左右。4.4.4.5水泵振动值小于0.04mm。4.4.4.6电流、出口压力正常。4.4.5试运行的检查情况及有关数据应纳入检修报告。5单级单吸式水泵的检修5.1水泵的拆卸5.1.1关闭水泵进、出水管上有关阀门,拆除水泵进、出水口法兰联接螺栓。5.1.2松开电动机地脚螺钉,拆下电动机。5.1.3松开水泵地脚螺钉,拆下水泵。5.1.4水泵的分解5.1.4.1松开放油堵丝排净油并取下油标,有引水管的拆除引水管。5.1.4.2拧下连接泵体与轴承体的螺母,用木榔头或铜棒均匀敲打泵体,将泵体拆下。5.1.4.3打平贴在叶轮螺母上的止退垫圈,取下止退垫圈,用专用扳手拧下叶轮螺母(注意拧的方向应与水泵工作使叶轮的旋转方向相同),将叶轮和键取下。5.1.4.4联轴器拆卸。拆卸时,用专用拉马把联轴器慢慢从轴端拉下来,或者用木榔头或铜棒敲打下来,不准用铁锤猛力敲打,以免造成泵轴、轴承、联轴器的损坏。在用拉马时,拉马必须端平并对正水泵轴头,使联轴器受力均匀。5.1.4.5从泵轴上取下后盖,拧下填料压盖螺母,取下填料压盖、填料、水封环,然后从泵轴上取下轴套(有轴套者)和挡水圈。5.1.4.6拆下轴承体两端盖螺母,取下两端盖,挡套和挡油环,将轴和轴承一起从轴承体上取下。5.1.4.7用冲筒取下两边的球轴承,也可用拉马拆卸,使用时拉马的拉钩要钩住轴承的内圈。如经检查,轴承与轴均无损坏,可不必拆卸轴承5.1.4.8在拆卸过程中要正确使用工具,轻拿轻放,并做好相应的记号和记录。5.2主要部件的检修工艺主要部件的检修工艺要求参见第4.2部分。5.2.1其中4.2.2.2条中密封环间隙要求参照下表。表10、单级单吸式离心泵的密封环间隙要求(mm)密封环直径直径间隙≤750.25>75~1100.30>110~1400.35>140~1800.40>180~2200.45>220~2800.505.2.2由于循环水泵的轴封为机械密封装置,不同于其中5.5条“填料密封装置”,所以循环水泵的轴封检修如下。5.2.2.1循环水泵的机械密封装置为浮动密封装置,主要由动环和静环组成,其运行可靠性和密封效果主要决定于动环和适当的密封长度,密封长度因厂家已设定,故检修时不予考虑。5.2.2.2检查动环和静环应表面完整、无退火、变形、裂纹等缺陷,否则应更换。5.2.2.3测量动环与护轴套的径向间隙应为0.05~0.07mm左右,动环的内孔锥度及椭圆度应≤0.01mm,密封面不平行度应≤0.005mm,检查动环与静环应接触严密。5.2.2.4检查弹簧应无断裂、锈蚀及永久变形,动环装配时用手在水平方向推动应灵活并有2mm左右间隙。5.2.2.5检查测量静环与外壳的配合间隙应为0.03~0.08mm左右,它们的轴向配合处应光洁,其不平行度应≤0.005mm,检查密封橡胶圈应无老化、断裂等现象。5.2.2.6密封室外壳与泵壳、护轴套与轴均为动配合,测量其间隙应分别为0.02~0.05mm和0.04~0.06mm。5.2.2.7检查密封装置的冷却润滑水应畅通无阻,冷却水室必须清扫干净。5.3水泵的装复5.3.1将水泵叶轮端的螺母装在轴上,把挡油环套在轴上,注意方向不要装反。用冲筒将一盘轴承装好,套上定位套,再用冲筒将另一盘轴承装好,装上另一个挡油环和挡套。5.3.2连同轴和轴承一起装入轴承体内。5.3.3装好轴承两端盖,并检查是否有窜动量,调整窜动量为:小泵0.5mm~1mm左右,大泵1~1.5mm左右。5.3.4将挡水圈和填料压盖套在轴上。循环水泵的机械密封按要求装复。5.3.5将轴承体与水泵体用螺栓连接好。5.3.6装好键,套上靠背轮、止退垫圈,拧紧锁紧螺母,锁好止退垫圈。5.3.7装好键,套上叶轮、止退垫圈,打紧叶轮紧固螺母,旋转轴,检查是否有摩擦声,如有摩擦声应查明原因并处理好,然后锁好止退垫圈。5.3.8有引水管者将引水管与泵体连接好。5.3.9检查整体窜动量,小泵应为0.5mm~1mm左右,中、大泵应为2~2.5mm左右。5.3.10装好放油堵丝,加入适量合格机油,插好油标。5.3.11装好填料,安装前将填料在机油内浸透,逐圈装入,每圈接口应错开不小于120°,套上填料压盖并初步拧紧压紧螺母。5.3.12将组装好的水泵固定在基础上,连接好水泵进、出水口法兰及引水管。5.3.13将电动机就位与水泵连接,用百分表找正对轮,要求同心度偏差应不超过0.1mm范围,张口偏差应不超过0.3mm范围。5.4水泵的试运行水泵的试运行参见第4.4部分。6深井水泵的检修6.1水泵检修前的准备工作6.1.1水泵一般要求运行一年左右进行检修。一般根据运行正常与否来确定检修与否。如水泵产生剧烈的振动或泵出水量显著减少时,则必须停泵进行解体检修。6.1.2拆卸前必须准备好专用工具卡箍,数量为4件,以及手拉链条葫芦、钢丝绳、拆卸工作部件的冲筒等。6.2水泵的拆卸6.2.1办理工作票,由运行值班人员做好安全措施。6.2.2由电气工作人员拆除有关电气设备的电源。6.2.3在水泵正上方挂好两个1吨链条葫芦,并使吊钩对准电机轴中心。6.2.4拆除所有与水泵相连的螺栓、润滑水管。6.2.5卸掉电动机防水罩,取出定位螺栓,拆开电动机上部端盖。6.2.6用深度游标卡尺测量调整螺母的位置尺寸,并做好记录。然后松掉调整螺母并拔出传动盘和钩头键。传动盘难拔时,可将电动机防水罩上的两根起吊螺栓拧下旋入传动盘上端面两顶丝孔内,将传动盘顶出。6.2.7松掉电动机与泵座连接螺栓,并盖上防水罩,旋上起吊螺栓,吊出电动机。6.2.8拆除水泵地脚螺母。6.2.9用两个链条葫芦将泵体整体吊上一段适当高度,在最上一节输水管法兰盘下部夹紧第一组专用工具卡箍,并在卡箍下方两边各垫一根同样的枕木,适当调整链条葫芦,将泵座徐徐落下,使卡箍置于枕木上。然后取出挡水圈,松掉填料压盖螺母,卸下填料压盖,取出填料。6.2.10拆除扬水管与泵座的连接螺栓,吊出泵座,放置于枕木上。6.2.11用管子钳松掉联轴器,拆下最上一根传动短轴。6.2.12用链条葫芦挂在卡箍上,提起一定高度,在第二节扬水管上法兰下方卡好第二组卡箍。6.2.13适当调整链条葫芦,将泵座徐徐落下,使第二组卡箍置于枕木上。6.2.14拆除的一、二节扬水管法兰的连接螺栓,用链条葫芦提起适当高度,用管子钳松掉联轴器并取下其连接轴,吊出第一节扬水管,并放于枕木上,然后拆下第一组卡箍。6.2.15交替利用两组卡箍,按相同方法依次将扬水管和传动轴拆下,直到吊出泵体的工作部件和滤网。6.3水泵工作部件的拆卸6.3.1拆下滤水网和吸水管。6.3.2测量叶轮的窜动量后,拆除下壳部分,将专用冲筒(厂家提供)套在轴上,撞击固定叶轮的锥形套,使固定叶轮的锥形套松掉后,从轴上抽出叶轮。6.3.3用螺丝刀将锥形套的开口胀开,将其从轴上取下,然后卸下中壳。6.3.4用上述方法,拆除所有的叶轮中壳和上壳,并做好记号后按顺序放置。在拆卸过程中,应注意不要将锥形套打坏,其中特别要保护好水泵轴,不应使它产生弯曲变形或磕碰划伤。6.4水泵各部件的清扫、检查和测量6.4.1检查叶轮口环,壳体的密封环,所有轴承衬套和传动轴镀铬处的磨损情况。6.4.1.1叶轮口环处的配合间隙和水泵轴与轴承衬套的配合间隙单边应为0.35~0.49mm,如单边间隙超过0.5mm时,则壳体的密封环和轴承衬套必须更换。6.4.1.2检查叶轮口环偏磨是否严重,若严重,则可将磨损部位车圆后嵌入一铜套。6.4.1.3传动轴与轴承衬套的配合间隙单边超过1mm时,轴承衬套应报废,重新更换。6.4.1.4传动轴的镀铬层有1/2的面积脱落或磨损时,也应将短轴移到电机轴下面,使镀铬层下移,继续使用。6.4.2若扬水管的止口和结合面腐蚀严重不能保证密封时,必须更换。6.4.3传动轴必须逐根检查其弯曲情况。要求两端用“V”型铁架架起,用千分表检查中部跳动,不得超过0.5mm,否则必须进行校直。6.4.4所有零件检修完后,用煤油或汽油清扫干净,涂防锈漆或油脂。6.5水泵工作部件的装复6.5.1在装配前将水泵轴校直,叶轮和壳体的配合面涂防锈油脂,非配合面刷防锈漆,橡胶轴承衬套涂滑石粉(切勿与油脂接触)。先将第一级叶轮用锥形套固定在水泵轴上,但锥形套下缘与水泵轴下端的尺寸必须保证190±3mm的要求。第一级叶轮打紧后,将它连同水泵轴放入下壳中,使叶轮口环端面与下壳密封环端面接触,再将中壳装上,并用螺栓与下壳把紧。依此方法,将全部叶轮装完后,最后装上壳。工作部分在装配时,应注意如下几点6.5.1.1工作地点一定要清洁,待装零件的配合面及止口不允许有泥沙和异物混入,否则影响装配精度。6.5.1.2在装配时,不允许水泵轴窜动,为此应将水泵轴的下端与下壳固定。6.5.1.3每级叶轮在用锥形套打紧以前,必须保证口环端面与壳件密封环端面靠紧,并且已装好的壳体应当对称把紧。6.5.1.4壳体之间的结合面,应加一层0.12mm的青壳纸垫。6.5.1.5锥形套一般用冲筒连续冲撞三次,即可保证打紧。6.5.1.6装配完毕后,应转动水泵轴检查是否转动均匀,检查水泵轴由上壳伸出的长度是否与检修前一致。6.6泵的安装6.6.1将清洗和修理好的水泵零部件,按安装的先后顺序放置在井台旁边的两根长方木上。6.6.2首先将滤水网与吸入管用螺栓把紧,然后用专用卡箍卡在吸入管上端,用准备好的起吊设备将吸入管吊起,放入井内,专用卡箍落在井口上的两根方木上,再用另一组专用卡箍卡在工作部件上壳的法兰处,(将卡箍的挡铁朝下,在上壳法兰下部垫两根长铁块),然后把短轴与水泵轴上端的联轴器拧紧。将工作部分吊起,垂直置于井口上方,再徐徐下落与吸入管法兰接触,用螺栓把紧。在稍稍吊起,将下部的卡箍卸下,将工作部分放入井内,直至卡箍落在井口上的方木上。6.6.3扬水管的安装:将一端拧好联轴器的传动轴放入扬水管中,然后用φ5mm左右的铁丝制成“S”形钩子,将传动轴挂在扬水管的法兰上,用专用卡箍将扬水管吊起,垂直置于井口上方,先将传动轴与短轴用联轴器拧紧,然后将扬水管法兰与工作部分的上壳法兰用螺栓把紧,再稍稍吊起,拆下底部的卡箍,将扬水管放入井中。在安装另一根扬水管之前,先将轴承体装入已放入井中的扬水管端部,然后用相同的方法,依次将所有应下井的扬水管安装在井内。6.6.4将电动机传动轴与最后一根水泵传动轴用联轴器连好,同时将泵座与最上扬水管(短管)用螺栓把紧以后,垂直吊起,使电动机传动轴通过泵座的填料函孔伸出,将两扬水管用螺栓把紧,然后将泵座放在井口的基础上与地脚螺栓把紧。6.6.5最后将立式空心轴电动机安放在泵座上,电动机传动轴通过空心轴伸出到电动机的上部,在电动机传动轴上放入钩头键,并拧上调整螺母及螺栓,把润滑水管和水泵出水管连接好,到此水泵安装完毕。6.6.6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6.6.6.1起吊时,工作部分与扬水管部分切勿与地面及其它硬物碰撞,保证已清洗干净的零部件不碰撞划伤,不沾有泥沙或其它赃物。6.6.6.2凡有螺纹、止口活结合面的部位,在安装时擦净后必须涂一层黄油或铅油,橡胶制成的轴承衬套应涂滑石粉,千万不能与油接触,否则会产生变形。6.6.6.3传动轴用联轴器联接时,应确保两传动轴端面紧密接触,其接触面应位于联轴器的中部小孔处的位置。6.6.6.4用螺栓联接扬水管时,一定要两人对称均匀地拧紧,拧紧程度应一致。6.6.6.5每根扬水管安装完毕后,应用样板或量具检查轴是否与管止口同心,若有偏斜应重新把紧对应的螺栓,甚至更换扬水管或传动轴来调整。6.6.6.6每装完3至5节扬水管后,应检查轴伸出的长度是否有变化,若轴伸出的长度变化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