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知识要点全面总结_第1页
高一物理知识要点全面总结_第2页
高一物理知识要点全面总结_第3页
高一物理知识要点全面总结_第4页
高一物理知识要点全面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力1弹力、定1、力的本质:(1、2、 NNf与f 擦力2、重力,物体的重心(参看练习题力加速度的变化略有变化。从赤道到两极G大(变化千分之一),在极地GG小(变化万分之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与水平面垂直,而不是与支持面垂直物体各部分重力合力的作用点为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置取决于质量分布和形状,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对称中心。3、弹力、定律:(参看例※准确分析图中A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弹力)触面是曲面,弹力则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切面(1—4)。(4)定律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或压缩)数学表达式:F=Kx(xx

x0原长xxx04物块A放在小车Ba、没加任何力:A、BA、B受重力作用,AB接触,车轮与地面接触,并均有挤b、AF,AB处于静止状态。分析AF的作用,以B为参照物,AB有向右的趋势,所以受到与趋势相反的静摩擦f0。根据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关系,小车BAf0。小车Bf0的作用,相对地面有(f0f0,f0f0,f0F)C、AF作用,A、B相对静止,一起沿水平向右加分析AFBf0A(Ff0AmAa)分析B物体:受到Af0Af0B的同时,AB相对地面向右运动,地面给B物体一个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f0BfmBa小车Bf0B静摩擦力的作用,在小车向右加f0B与Bf0B不但对B做功,而且做的还是正功;在效果上起着

·NN静摩擦力是一组值,其中有一个最大值,称为最大静摩擦(动时的静摩擦力)

·N系,平衡条件或二定律求解5

ZF平衡态匀速直线运动

ZM如果它受到nn个力是一组平衡力,其中任意一个力是其余(n-1)个力的平衡力。7

FxF合0F ※一个物体受若干个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这若干个力是一组平衡合力平衡。(即这个力与其余所有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2F,F同一直线情况同向FF1 反向FFF(FF

②应用方法

(F1F2)~(F1F2F有可能大于任一个分力,也有可能小于任一个分力,23(两分力方向垂直18中,G的分力是F1和F2的大小。2、分别将各个力投影到坐标轴上:分别求x轴和yFxFyFxF1xF2xF3xFyF1yF2yF3y(F)2(Fxy(式中的F1x和F1y(F)2(FxyF

x轴正方向之间夹角是tg∴通过数学用表可知

0,可推出

0(一机械运动(二质点)(六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主要讲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七)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九)匀变直线运动的位移:主要讲述匀变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概念,以及匀变速直为了掌握一个较完整的关于物体运动的知识,重点概念是:速度。重要规律则是:(一)知道机械运动是最普遍的自然现象。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改变。为了说明物体的运动情况,,定不动的物体,,止的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我们说,在运,是以地球为参照物。“闪闪红星”歌曲中唱的“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走”说明坐在竹排上的人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观察的结果常常是不同的,,竹排是运动的,选竹排为参照物,竹排是静止的,要性,又说明运动的相对性。如果选为照物地球及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在绕运动,若以天上的为参照物,是运动……,进而得出没有不运动的物体,从而说明运动是,静止是对的。还应的是:在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时,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运动无论多么复杂,都是由平动和转动组成,或只有平动,或只有转动,或既有平动,又有转动。如判断物体是平动或是转动,必须抓住,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都相同,这种运动叫平动。物体上的各点都绕一点(圆心)或一轴做圆周运动,这样的运动叫转动。如果运动按运动轨迹分类,可为直线或曲线运动,而平动可沿直线运动,也可沿曲线运动。只要保持物体上各运动情况相同即可。(二)质点是一种抽象化的研究物体运动的理想模型。理想模型是为了便于着手研究物理学采用的法,今后还会常用:如高中物理将要学到的匀速直线动理想气体、点电荷,质点是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把物体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这在第一章物体受力分析时已经这样做了,在那里所以用一个点表示物体,就是因为那个物体可以抽象为质点。质点是运动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下一章开始研究的动力学中的重要概念。运动学中的质点只要把物体抽象为一个点,动力学中的质点则要求这个点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随着学习的深入,对质点的理解将会更应该知道,理想模型是实际物体的一种科学的抽象,采取这种方法是抓住问题中物体的主要特征,简化对物体的研究,而把物体看成一个点,它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我们把物体看成质点是在研究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不起作用的或是次要的因素。这有两种情况:①物体各部分运动情况相同,即物体做平动;②物体有转,但因转动引起的物体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成质点,研究地球上昼夜交替时要考虑地球自转,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再如乒乓球旋转时对球的运动有较大影响,运动员在发球、击球时都要考虑,就不能把球简单地看成质点。应该绝不能误解为小物体可以看成质点,大物体就不成绩。此时常常不考虑物体各部分运动的差异,而物体简化为一个没有大小、最后还要:研究质点模型的意义有两个方面:在物体、形状、大小不起主要作用时把物体看成一个质点;在物体形状、大小起主要作用时,把物体看成由无数多个质点所组成。所以研究质点的运动,是研究实际物体运动的近似和基础。在中学力学中研究对象如不特别:(除非涉及到转动)(三)位移:位置的改变。位移是向量,不仅有大小,而且还有方向,它可用一个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表示。例如:从甲地到乙地如右图所示:可以沿直线从甲到乙地,A点B点,AB长,AB方向,还可沿ACB曲线由甲地到乙地,ADB从甲地到乙地,尽管通过的路径不同,但它们的起点和终点相同,所以位移一样,路程不一样。路程是运动的轨迹是标量,只有大小无方向。如果ABAB延长E,EB,AB(长)方向:AB,AEBE的长度。应该:只有做直线运动的质点,且始终向着同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又如一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弧做圆周运动如图示:从图周的一点A出发(直径的一端)分别经圆弧 一端B点,其位移大小都为2R方向AB,路程为整个圆周长的2RR1CD 的大小2R(A,C、D),ACAD,2RR(1)AC、BD, D、BC,根据位移表示为起终点的有向线段,

2R;AC

2R;AD;AC332R3RA点出发, A点。此时位移为零,路程则为圆长2R又一物体沿斜面从底端的A斜向上滑到 点B后返回滑到C,最后到A如右图所示:试说 物体分别滑到B、C、A的位移和路程各为多少?从A到B,因为沿直线且方向始终不变, 位移和路程大小相等为AB线段长度,位移的 ABABCAC线段的长度,AC,而路程ABBCABCA时位移为零,AB2倍。5m高处下落4m处接住,试说明皮球的位移,和路程?依据位移表示为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位移大小为(5-4)1(m)方向竖直向下,5+4=9(m)。(四)首先应认识到,匀速直线运动也是一种理想模型,它是运动中最简单的一种,研究复杂的问题,从最简单的开始,是一种十分有益的研究方法。实际上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是不存在的,不过不少物体的运动可以按匀速直线处理。这里对物体在一直运动就不好做到,而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应理解为在任意相等的时间,不能只理解为一小时、一分钟、或一秒钟,还可以更小……。认真体会“任意”相等的时间里位移都相等的含意,才能理解到匀速的意义。进而再去理解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概念,是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位移跟时间的比值,更确切的讲是位移跟通过比位移所用时间的比还必须:①速度和速率常常有些同学不清。速度是向量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速率通常是指速度的大小,这在今后解决问题时会用到。②这里第一次出现用比值的形式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只考虑速度大小,称之为定义式。将来随着学习深入,还会出现,决定式和量度式。③由于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所以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④由速度的vSSvt称之为匀速运动的位移t(五)、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含位移和时间的关次出现图像,即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必要时能够运用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通常图像是根据实验测定的资料作出S=t不同时间对应不同的位移,St成正比。所以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过原点的一条倾斜的直线,示正比例函数。而直线的斜率即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有tgSv)t移图像不仅可以求出速度,还可直接读出任意时间内的位移(t1S2t2由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随时间而改变,所以它的速度图像是平行时间轴(六)变速直线运动,强调物体沿直线运动,与匀速比相等时间内位移不相等。即没有恒定的速度,要想描述其运动快慢程度,只有粗略的按匀速运动处理,把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表示为vS,S内,S1tS2、S3……。而在每一段位移内可视为匀速,v1、v2、v3……。求S内的平均速度?依定义式vSS1S2S3……

S1S2S3……

t1t2t3

S1

S3

S1

S3

瞬时速度:描述的是变速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它能最精确地描述变速运动的质点在某位置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它是把平均速度的1、知道机械运动、平动、转动;参照物的概念;质点的概念以及把物体简2、理解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位移的概念会用图像法表示位移向量,理解速度的定义、物理意义速度是向量及速率的概念,理解平均速度,实时速度的物3、掌握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并能在具体问题中正确识别位移和路程;掌握速度的概念,速度的单位和换算;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能熟练运用匀速度图像,会从图像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掌握平均速度的定义,并能运用求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从而计算位移和时间。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可以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向量。路程表示质点在一定时间内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度。只有当物体运动的轨迹是一条直线,运动方向不变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相等,其他情况下,路程的数值都大于位移的2时间反映一段时的间隔,45分钟”“一秒内”“第二秒”等都表示时间。而时刻反映的是时间里的某一点,如上第一节课的时刻是量。对于运动物体,时刻与位置对应,时间与位移对应。3速度是描述物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位移跟时间的比值,是向量,方向与位移方向一致。速率是速度的大小,是标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速率数值相等,仅是向量和标量的区别。在变速运动中,物移与时间的比是平均速度;路程与时间的比是平均速率。如果运动物体轨迹是曲线,或做往返直线运动,由于路程的值大于位移的值,所以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不仅有向量和标量的区别,数值上也不相等。如汽车环城跑了一圈又回到初始位置,位移是零,平均速度是零,而路程不为零,平在变速运动中,当时间趋于零时,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叫该时刻的实时速度。实时速率与实时速度的大小相等,只是标量与向量的区别。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变化量△v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即:avvt 如vt>v0,a为正,如vt<v0,a为负。前者为加速,后者为。a=恒量。v是反映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而速度变化量△vv2-v1,是反映物体速度变化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速度变化量△v也是向量,在加速直的变化量△v=a·t,即速度变化量△vat两个因素有关。因大。由以上分析可知正确的是B选项。vtv0tvtv0。如果只知道速度变化的多少,而不知道是在多长时可由avtv0

at,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如知道t=v0和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就可知道任意时刻的速度。应指示,v0=时,vt=at(匀加),若v00,匀加速直线运动vtv0at,匀直线运动=v0-at,这里a是取绝对值代入即可求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内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vt=v0+at,从数vtt的一次函数,所以匀变速已知:v0=0(或v00)avt就可画出。]v00,匀加速直线运动,图像中直线②是v00,匀加速直线运动。图像③是v00匀直线va,斜率为正值,表示加速度为正,由直线③可知△v=v2-v1<0tS=vt,可以用速度图线和横AP为一个匀变速运t时间内的位移,可将tiviSiviti近似等于这段时间间隔内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因为AP阶梯线与横轴t内的APQ梯形的面积“S”=长方形ADQO的面积+APO的面积,所以位移Svt1at2v0=0时,位移S1at2 BC就是时间一半(中间时刻)vtv0(2平均),也是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v为:Svtvtv0tvt,此 在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中有时更加方t21、概念:加速度符号:aavtv0t位的符号:m/s2;图像中直线斜率:tg①速度:vtv0 v00时vt②位移:Svt1at v0时S1at 速度位移:v2v22aSv0时v22aS,此不是独立的是以 两消去t而得到的,所以在题目中不涉及运动时间时,用此方便③位 :Svtvtv0vt 2由v2v22aS还可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中点的实时速v2v2v 2vS (2 ∵v2 2

)22aS 2

2v2)B0(对应上述三个都能有所体现)。S位0梯形面积(即速度图线与横轴之间的面积12以证明,如上介绍的“管实验”以及会做的打点定时器的实验2可以参看或其他读物就会发现在不同的地点自由落体加速度一9.788m/s29.793m/s2,上海是9.794m/s2,是9.801m/s2,是9.80122m/s2,巴黎是9.809m/s2,9.816m/s2。即使在同一位置在不同的高度加速度的值也是不一样的。如在海拔4km时自由落体加速度是9.789m/s2,海拔8km时是9.777m/s2,12km9.765m/s216km9.752m/s220km时是近(不管什么地点和有限的高度内)的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值为:g=9.765m/s2g10m/s2。重力加速以用以下四个来概括:vtv0svt1at

v2v2 Sv0vt2

对于自由落体运动来说:初速度v0=0,加速度a=g。因为落体运动都在竖直方向运动,所以物体的位移S改做高度h表示。那么,自由落体运动的规 vtgth1gt 2tv2th1v

2g(=9.8m/s2)。3vth1gt2tv2th1v2vtv0hvt1gt

v2v2

1h2(v0vt

那么,竖直上抛运动是沿竖直方向的匀直线运动。它的加速度加速度为g(=9.8m/s2)2选定竖直向上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那么,加速度g的方向应为负。考虑到重力加速度g是一个特定的加速度不宜将g写做-9.8m/s2,应在中符vtv0hvt1gt

v2v2

h1

vt

30m/s的速度竖直上抛,若重力加速度取g=1秒末,2秒末,3秒末,4秒末,5秒末,6秒末,7秒末物体的速度和所解这个题目直接套就可以了,如求速度用式13来求。 vtv0gt将v0=30m/s,g=10m/s2及t分别等于1,2,3,4,5,6,7代入就可14因 hvt1gt 将v0=30m/s,g=10m/s2及t分别等于1,2,3,4,5,6,7代入就可 号速度0 号00—⑴结合两个表的数值可以看出:vt=0(45m)⑵vt0物体向上运动;vt0ht=0⑷ht0说明物体在抛出点以上,ht0vt=0。由(15)v的最大高度H满足 H2上升到最大高度所需要的时间满足 tv0g物体返回抛出点时的特点是h=0(14)式求得 Tg将这个结论代入(13)vt对第一定律的理解应注意如下几点物体的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一切物体固有快慢,处于何种状态,受力情况如何等等,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这里必须的是:的理想实验,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体受了力而合力为零等效,所以在处理问题时可按F0,a0处理,但第一2速度是向量,物体的速度的大小改变(由静止到运动,由运动到静止,由快到慢,由慢到快等),速度方向的改变(曲线运动或转弯)小方向同时改变都叫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量加速度,当A物体质量一定时,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B外力一定时,物体3、第二定比,加速度的方向和外力的方向相同。其数学表达式为Fma。aF是加速度的决定式,即加速度的大小对其质量相同的物体Fm大加速度越大,对Favt t由定律中的a,m选取国际单位,规定力的单位()使F=Kma中K1,m1kg,a1m/s21NK=1由定律可知重力和质量的关系G=mg(G为重力,g为重加速应用第二定律解题,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①明确研究对象(即受力物体——视为质点 ④应用第二定律列出方程 4、单位制说明:运算中一律取统一的国际单位,力学中长度取米m对第三定律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点:生、存在、、同性质。(如果作用力是摩擦力反作用力也是摩擦力,绝不消各自产生各自的效果,(F=m1a1Fm2a2)不存在相互平衡问题。而平衡应的是应用第三定律解释问题最易出错1、定律的应到此为止力学已讲完三章知识。应该知道:第一章力,是讲述了力的基本概念:知道了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掌握了力的图示法,通过第二定律的学习了解到力的单位)的来历,认识了力学中的三种力(、、f)的学生计算,方向的确定,,的作用效果。通过第二章,物体的运动的学习掌握了直线运动中,匀速直线运动,,从中理解并掌握速度、位移、加变速、间间这些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物理量。第三章,运动定律详细阐明了运动和力(即运动状态变化和力),力学的准备知识认识力,第二章运动学,只讲运动规律,第三章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称之力动力学。本专题讲述运动定律的应用,就是综合以上所学知识进行较全面地分析归纳,简单的逻辑思维推理,,缕出解题思路,运用数学知识列出方程求解,借此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初步掌握解决力学问题的第一条途径即:两种类型三种运动方式。A两种类型:要求认真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依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正交分解,并求得所受力的合力,通过第二定律可以求出运动的加速度,如果再知道物体的初始条件,v0初速度初位置,根据运动学或就可以求出物体在任意时刻的位置和速度,这就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就可以确定物体运动的情水平方向运动,看有无不水平力,NN竖直方向运动,mg,Fmg,v0,的方F-mgma,若匀加向下,mg-F物体沿斜面方向运动,看有无水平力,Nf的大小:当无水平方向力的作用时,N=mgcos,f=mgcos,的作用时,N=mgcosFsin,

mgcosFsin确定研究对象(视为质点)一个物体,一个点或相对静止的多个物体组成的a、画受力示意图,只画被分析物体受到的实际力(内力不画它对外界物体的力不画,等效力(含力分力)不画)b、受到的实际力,不能多画,也不能漏画,(可绕行物体一周,的力,按力的性质顺序画出重力、弹力、摩擦力c、判断被分析物体运动状态是平衡,还是有加速度(不平衡d、作受力分析,即通过向量的方法把受到的多个力简化一个等效力(即F),若被分析物平衡则F=0,若有加速度则F方向与a建立物理情景,列方程,已知量统一单位制(国际单位)2、超重和失重现象,实质上是视重。因为物体在运动中重力不变,我们知道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物体重力的大小可用弹簧秤称出来。物体在静止或上下匀速直线运动中,F=0,F=mg(F为弹簧的示数)。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加速度运动时,仍以弹簧秤吊着物体,此时弹簧的示数就有变化,称为视点,F>mg,F<mg,分析如下:加速上升,F-mg下降,以向下为正方向F=mg+ma ∴F>mgmg-F=-ma ∴F>mg ∵F=mg+ma∴加速上升等效于下同理分析,上升以向上为正方向F-mg=加速下降以向下为正方向F=mg-ma F<mgmg=F=ma F=mg-ma ∵F<mg∴加速下降等效于减上升,a=g时,3高考说明中明确:用定律处理连接体的问题时,只限于各个物体的所谓连接体是指:在实际问题中常常碰到的几个物体在一起,在外作用下的运动即连接体运动。其特点是:连接体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而连接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也是相互关联的。应认识到这类问题综合应用了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力的合成分解等方面的知识难度较大,因此必须掌握解此类问题的一般规律,即整体法求加速度,法求相互作用力。所谓整体法把连接体看成一个整体考虑,()。这些力的合力产生整体加速度。所谓法,就把连接体中的各个物体从连接体的整体中出来,单独考试它们各自的受情况和运动情况,此时的相互作力即是外力,在受力分析不能忽略。常见的连接体有④光滑水平面两接触物体受力后运动情 ⑥验证 第二定律”的实 果知道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1的大小和方向,以及河水流动的速度v0的大小和方v(大小方向)。这种已相反,已知合运动的情况,应用平行为四边法则,也可以求出分运动和情况。例如飞机以一定的速度在一定时间内斜向上飞行一段位移,方向与水30的位移(速度或加速度)OB同时参加了几个分运动时,合成才有意义,如果不是同时发生⑴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初速度沿水平方向的抛体运动叫平抛运动。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坐标系(oxy),使xy轴竖直向下。那么,如果平抛出去的物体没有受到重力作用,则它将以平抛初速度v0做匀速xv0t、vtv0、ax0y2

ygt、a

g去的质点沿xy轴作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x、y轴上的坐标。图中红色A位置时的位移。平抛运动的轨迹:平抛运动的轨迹(抛物线)可以用xy的坐标方程表xv0yyy

1gt2 02v0经时间txvt,y1gt x2yx2yvt g21204s由图不难看出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arctgx

⑶t

vxvxvy

vyv0v0g22x轴的夹角arctgvy=arctgax0,aya2xaa2xa2由此说明平抛运动是匀变速(加速度恒定)

S矢量:方向沿圆周切线方向 v线角速度t

(矢量

周期T

标量v

T 2

向心加速度a r T

r4f F向心力知v

2

ma向心mr

rT

r

frm4nr(其中n为转速必 万有引力定律是 量观测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来的最伟大的定律之一。万有引力定律被发现的意义在于把地面上所了解的现象与宇宙中天体变化的规律统一了起来,直接向有神论进行了冲击;另一方面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摧毁了人类过去对宇宙的错误认识,为人类确立全新的宇宙观打下了基础。这就是说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不仅具有学术上的意义,对人类物质观、宇宙观的发展和进步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古代从农牧业生产和航海的实际需要出发,很早就开始了对天体运动的研究。“天文学”可称作是发展最早的自然科学之一。在几千年的发展过“地心说”和“日心说”进行了长期。1、公元二世纪以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为代表的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宇宙万物都是上帝创造。宇宙中的一切天体都围着地球旋转。这个学说在支持下,延续一千余年。现在看来这个学说是错误的,但地心说的出现仍旧促使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对提高发展生产力起到了积极作用。2、十六世纪波兰天文学家,经过四十年的观测和研究,在古代日心说的启发下重新提出了新的日心说: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它行星一样都绕旋转。这个学说很容易解释许多天文现象。这种学说虽然受到的和,但在伽利略、布鲁诺为代表的一些人支持下仍们逐渐接受。3、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经过二十余年长期对行星的观测和精确测量,又经他的助手勒用二十年时间的统计分析概括进一步完善了“日心说”。勒于十七世纪著名的勒三定律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围绕运动,是在这些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勒第二定律:对每个行星来说,和行星的联机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勒第三定律:平方的比值都相等。R3 常数T1FnFnT2·RR3 勒第三定

T则 Fn R2式中m为行星质量,R为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式中的常数K对系来相等。既然Fn与行星品质m成正比,那么行星吸引的力也应与的质量M成正比,也就是说常数K是一个与质量M成正比的数。GGM则吸引行星的力:

GR常数G是与质量无关的恒量2、行星与之间的作用力与和行星之间的作用力同属一个性质的力。关于这一点是从月亮运行的周期T、轨道半径R等已知参数计算得离的平方成反比的。gRR恰为601/3600,以上这些 提出万有引力定律打下坚实基础2 FGR(1)中G称作万有引力恒量,经测定G6.671011N·m2/Kg2(2)中的R为质点间的距离。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可把它看做(3)从G6.671011N·m2/Kg2可以看出,万有引力是非常小的,平时2.4m,两端各置一个铅质球,再用另外两个G6.751011N·m2/G6.67201011N·m2/Kg2、万有引力定律的确立,并不是在1687年之时,而应是1798年3、万有引力定律 :FGr

r远远大于物体的大小d(rd),这两种情况。45、在计算 ,如果要求精度不高,可取G201011N·m2/Kg23

转化的过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这是自然科学中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各种形式的能在相互转化的过可以用功来度量。这一章研究的是能量中最简单的FS的方向和垂直于F、FF做功,FFF·cos,所以F对物体所做的功可表示为。SFS和垂直于力可得力F对物体做的功,得出功的:WFS该式既是功的量度式(也叫计算式),也是功的决定式。当90时,cos为正,式中的W0,为正功(或说外力对物做了功);当90,cos0W为零(或说力不做功);当90cos为负值,式中的W0,为负功(我们说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说物体克服外力做了功)180cos1,或中的W也为负功(体克服外力做了功);F是合力(f)W是合力功(W);F、SW是标量,它的正与负仅由力与功的国际制单位是J(焦)Pt因 W·所 P ·t

Fv _若(2)式中的平均速度vv PFvcos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所谓做功快慢的实质是物体(或系统)率必须说明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上)功瞬间的快慢程度,因此说实时功率必须说明是哪个时刻(或哪个位置)时功率。计算功率的三个的适用条件是不一样的。(1)式除适用于力学范畴外,对其它领域也适用,如平均电功率,平均热功率等;(2)_F为恒定的力,式中的F跟平均速度vv的夹角。(5)功率的正负(仅由角决定)表示是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还是物体克服外力做功的功率。在国际制单位率的单位是W(瓦)。1W1Js,1KW1000W1、WFScos的适用条件。在使用功时,若不注意它的适用条件,拉力为800,碌子在场院上转圈的半径是10米,求转一圈做的碌子转半圈是有位移的,而且位移恰好等于圆轨迹的直径(20米)在机械运动中,物体的位移(S)间内或确定的一段运动过,物体的位移(包括大小和方向)具有确定的值。但在这段运动过物体受的某个力()可能是恒定的,也可能是变化的。当作用力(F)恒定时,中力的大、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的夹角都有确定的值,这样可以得出力对物体做功的确定的值。但如果力(F)是变力(当然这种变化可以是力的大小发生变化,也可以是力的方向发生变化,也可能是二者都变化),中力的大小或力与位移的夹角就无法确定。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用WFScos来计算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肯定不会得出准确碌子转圈,即使马的拉力保持在800,但由于这个力的方向总是⑴可以把物体运动的轨迹分割成足够多的小段。使物体在每个足够小的轨如碌子转圈时,可以把圆轨迹均匀分割成n段(n足够大),对每一小在每个小段上拉力F所做的功(W)可以从功的得出WF

WnWnF因为ns等于碌子做圆运动转一圈通过的路程(圆周长)。即所以碌子WF以上分析说明,使用功的时,一定要注⑵如果力的方向不改变仅仅是力的大小发m静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与一个轻KF拉S,第一次拉力是动方向相同,可以直接用(W=F·S)求F-S图像(如图)同,也可以作出F-S图像(如下图)来求解。F-S图线下的面积就是变力F(S)乘高(KS)2,那么可得W1KS222、要正确区分恒力功和变力功。WFScos只对恒力做功适用。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而是靠套用解题是学习物理的最大4P=F·v121大小(量度):

1mv22W

1mv21mv W②

E ③WWW

000,动能不变(速率不变3、应用动能定理处理力学问题的一般程序(思路④根据题目需要,解方程,统一单位,代入数值(件),※a.动能定理由二定律和运动学推导得出。用二定律结合运动学公c.现在,我们思考功的大小时就有了WF·Scos、WP·t据动能定理求功的思路(124IF·t。11Pmv23、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动量的单位为千克·米/2

F合·tP2P1mv2P1,P2P都是相对地面而言的。P1P2P1P2m1v1m2v2m1v1m23、碰撞、等过程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3①如果两球在正碰过,系统的机械能无损失,这种正碰为弹性正碰4m1v1m2v2m1v1m2 1mv21mv21mv21mv 1 2 1 2解得v1

m m2m1v2

m 讨论:①当m1m2v1v2,v2v1即m1、m2交换速度。②当v21 21 2时,v ,v

,若

m,则v0,v0 m

m

同向运动。若m1m2,则v10,v201球反向运动,21球原方向运动。当m2m1v1v1v20即m2不动,m1被反弹回来。1形,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米。1摩尔的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都是6.02×1023个,这个常数叫做加德N6.021023加常数是连接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桥梁。已知宏观的摩尔质每个分子的品质mN每个分子的体积vN2①运动间接地说明了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为103mm,称为“微粒”),任何时刻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或气体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