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23年05月2023年广东韶关南雄市总工会招考聘用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高频考点题库(共1000题)1.马航MH370航班失踪之后,国际海事卫星组织试图利用多普勒原理计算出失踪航班的下落。多普勒原理,源于这样的一种物理现象(多普勒效应):随着飞机高速接近(或远离)接受微波信号的卫星,卫星所侦测到的微波频率都会越来越高(或越来越低)。下列描述的现象中,哪一种也体现了同样的多普勒效应:A.在日环食的过程中,观测到太阳黑子的存在B.一束自然光射入三棱镜,射出时,被分解为不同的颜色C.向平静的湖水中投入一颗小石子,荡起的涟漪呈圆形逐渐向周围扩散D.站在铁轨附近的人,听到鸣笛的火车由远及近高速驶来时,汽笛的音调逐渐变得尖锐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多普勒效应。第二步,多普勒效应,就是信号源相对于观测点做运动时,观测到的信号频率会随着信号源的移动速度和角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D项中“火车由远及近高速驶来,汽笛的音调逐渐变得尖锐”是由于火车的移动,导致我们观测到的汽笛声频率发生变化的结果,与题干信息相吻合。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用类比法解题。A项中火车由远及近高速驶来与飞机高速接近相似,耳听到的汽笛音调逐渐变得尖锐(音调逐渐变高)与卫星所侦测到的微波频率越来越高相似,都符合多普勒原理。可直接选A。A项正确。鸣笛的火车由远及近,音调越来越高,说明声音频率越来越高。这与题干列举的情况相同,两者都属于多普勒效应。B项错误。B项是光的折射。C项错误。C项是能量传递的波动现象。D项错误。D项反映了太阳活动过程当中黑子现象的存在。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多普勒效应主要内容是当波源与观察者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与波源发出的频率不同的现象。A项满足定义描述。B项的原理为色散,因为同一种介质对各种单色光的折射率不同,所以通过三棱镜时,各单色光的偏折角不同。因此,白色光通过三棱镜会将各单色光分开,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C项的原理为波的传导的一种表现,即机械振动的传递构成的机械波。D项太阳黑子是一种太阳活动,是出现在光球层(太阳大气层的最内层)上的黑斑点。太阳黑子区域温度比周围低,因此颜色看上去深一些,与题干无关。故正确答案为A。2.某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网店销售某种服装,才开始销售时知名度不高。为了吸引顾客,就按原定售价打对折销售。一段时间后,生意红火起来,他悄悄地加价14.5元出售。一段时间后他发现顾客又少了,于是又降价2.5元以96.4元出售。已知他当初原定售价是在进货价上加40.5元,那么这种服装的进货价是(
)。A.128.65元B.64.15元C.168.8元D.128.3元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基础公式类。第二步,设进货价为x元,则定价为x+40.5元,列方程:(x+40.5)/2+14.5-2.5=96.4,解得x=128.3。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设这种服装的进货价为x元,原定售价为(x+40.5)元。根据题意可列式:,解得x=128.3,即这种服装的进货价是128.3元。故正确答案为D。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线条的特征比较明显,考虑数线。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第一段,所给图中直线数依次为:3、4、5,成等差数列;第二段应用此规律,所给图形的曲线数依次为:3、4,所以,问号处图形曲线数应为5,只有B项符合。因此,选择B选项。4.①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理念,意思是对教育对象要一视同仁、不分类别②但现实中一些学校硬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还打出因材施教、鼓励竟争等幌子③在这方面,很多学校已经积攒了不少经验,比如“蛇形分班”和“教师抽签”结合的方法就很受欢迎④应该说,优质资源从来都是稀缺的的,但“公平”二字至少意味着机会均等⑤所以说,“一碗水端平”并不难,难的是一些人对“有教无类”假装听不懂,他们费尽心机“厚此薄彼”,无非是想在升学率上争个输赢⑥还有学校在分配老师时尽可能考虑教师的资历职称、业务水准的差异,力求搭配均匀A.①②③⑥⑤④B.②④①③⑥⑤C.②④③①⑤⑥D.①②④③⑥⑤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首句是①句或②句,①句提到“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理念……”,
②句提到“但现实中一些学校硬是……”中的“但”,转折了,不适合做首句,而且,从时间顺序上,①句适合做首句,排除B项与C项。第二步,对比A项与D项,①②已经绑定,③⑥⑤句也已经绑定,主要区别在于④句位置,④句提到“应该说,优质资源从来都是稀缺的的,但‘公平’二字至少意味着机会均等”,
③⑥⑤句绑定时,说的是怎么“机会均等”,可见,④句应该是个过渡句,应该在③⑥⑤的前面,而不是后面,排除A项。答案锁定D项。第三步,验证D项。语义通顺连贯。因此,选择D选项。5.谜团∶破解∶清楚A.混乱∶武力∶和平B.模糊∶解释∶客观C.矛盾∶调和∶融洽D.气氛∶制造∶努力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破解”与“谜团”属于动宾关系,“破解”“谜团”是为了更“清楚”,三者属于目的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武力”会导致“混乱”,二者属于结果对应关系,排除;B项:“模糊”与“解释”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C项:“调和”与“矛盾”属于动宾关系,“调和”“矛盾”是为了更“融洽”,三者属于目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制造”与“气氛”属于动宾关系,但“制造”“气氛”的目的不是为了更“努力”,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6.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震预测研究开拓了新领域。一些国家应用现有卫星信息开展各方面研究,并初步显示出地震活动与区域性和地方性异常相关联。上世纪后期,一系列全球重大地球科学计划的实施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为人类探索地球、了解其内部结构提供了大量科学资料,并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A.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地震预测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B.目前的地震预测准确度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C.区域性和地方性异常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地震的发生D.目前的地震预测能力尚处于初级阶段,与社会需求相距甚远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文段为“观点+解释说明”的结构。首句提出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地震预测研究开拓了新领域,随后通过地震活动的区域性关联这一研究结果,以及一系列全球重大地球科学计划取得的进展,对首句观点展开具体解释说明。故首句为中心句,同义替换为A项。B、D两项:B项“准确度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以及D项“与社会需求相距甚远”在文段中均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C项:“区域性和地方性异常”对应文段解释说明的一个方面,表述片面且非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论述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地震预测开拓了新领域,说明了科技对地震预测的作用。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具体说明。第三句论述了上世纪后期,重大地球科学计划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新的基础,同样说明了科技对地震预测的作用。文段是“分—分”结构,需要全面概括,说的是科技对地震预测的积极作用。第二步,对比选项。A选项是对文段重点内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并列结构,分别论述了两个时期在地震预测方面取得的进展,概括两个时期的共同点,结合选项选择答案。文段先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地震预测研究开拓了新领域,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接着说,20世纪后期,一系列全球重大地球科学计划的实施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地震预测研究的推动。A项表述与此相符。B、C、D三项均为提及“科学技术”,均排除。故本题选A。7.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元素均为粗线条组成,考虑元素中的部分数。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题干图形均由一部分组成,只有C项符合。因此,选择C选项。8.①购票入园②被猴咬伤③注射疫苗④参观游览⑤投喂零食A.④①⑤②③B.④①②③⑤C.①④②⑤③D.①④⑤②③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①④中选择。应该先“购票入园”,才能“参观游览”即首句应为①,排除A、B两项。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确定②⑤的位置。先有“投喂零食”,才会产生“被猴咬伤”的结果,所以⑤应在②的前面,排除C项。因此,选择D选项。9.下列关于矿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萤石属于卤化物矿物B.矿物在地壳中都呈固态C.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D.自然界没有呈单质态的矿物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化学知识。第二步,卤化物是指在含有卤素的二元化合物中,卤素呈负价的化合物。包括氟化物、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以及某些卤素互化物。萤石又称氟石,其主要成分是氟化钙(CaF2),是一种常见的卤化物矿物。因此,选择A选项。B项:矿物在地壳里是以液态熔岩形式存在的,火山喷发或者造山运动等会导致矿物固化,在固化的过程中便结晶成了固态。B项错误。C项: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Fe3O4),三氧化二铁(Fe2O3)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项错误。D项:自然界中,矿物可以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磁铁矿,也可以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如金刚石。D项错误。10.小方在计算机安全中心存储了用户名、
账户密码和指纹密码三项信息。当登陆操作系统时,安全中心首先要鉴别这台计算机的指纹密码是否正确,输入的用户名是否存在,账户密码是否正确。如果三项信息均正确,则允许登陆;如果以上信息有一项不正确,那么安全中心就会拒绝这个用户从这台计算机登陆。小方输入的用户名是正确的,但是安全中心拒绝小方登陆。由此可以推出:A.小方输入的账户密码和指纹密码都是错误的B.如果小方的指纹密码是错误的,
那么他输入的账户密码是正确的C.如果小方的账户密码是正确的,那么他输入的指纹密码是错误的D.只有小方输入的账户密码是正确的,他的指纹密码才是正确的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那么……”等,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①指纹密码正确且用户名存在且账户密码正确→登陆第三步,进行推理。“安全中心拒绝小方登陆”是对①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指纹密码正确或¬用户名存在或¬账户密码正确”,根据或关系“一真为真,全假则假”,而小方输入的用户名是正确的,即用户名存在,由此可知:“¬指纹密码正确或¬账户密码正确”成立,根据鲁滨逊定律,“¬指纹密码正确或¬账户密码正确”等价于“②指纹密码正确→¬账户密码正确”;A项:由②“¬指纹密码正确或¬账户密码正确”成立,即“¬指纹密码正确”和“¬账户密码正确”两者中至少有一个成立,无法必然推出两者均成立,因此A项的“¬指纹密码正确且¬账户密码正确”不必然为真,排除;B项:该项翻译为:¬指纹密码正确→账户密码正确,“¬指纹密码正确”是对②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C项:该项翻译为:账户密码正确→¬指纹密码正确,与②是逆否等价关系,逻辑关系一致,可以推出;D项:该项翻译为:指纹密码正确→账户密码正确,“指纹密码正确”是对②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以推出“¬账户密码正确”,无法推出“账户密码正确”,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鲁滨逊定律:A→B与¬A或B等价11.传统的光刻技术中,镜头与光刻胶之间的介质是空气,而浸入式技术是将空气介质换成液体,得到合适波长的光,以提高成像分辨率,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液体局部温度起伏会引起成像质量恶化B.为了减少液体对光线的吸收,液层厚度不能太大C.以纯水为介质时,可以选取任意波长紫外光为光源D.可以注入高折射率的液体以得到更高频率的光,提高成像分辨率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A项正确,液体温度的变化将引起折射率的改变。如果液体温度变化不均匀,会导致像面聚焦偏移和球差的改变。在曝光系统中,焦面的偏移可由调焦调平系统校正,然而局部的温度起伏将引起局部的成像质量恶化。B项正确,光刻机的生产率与照明光的透射率成正比,因此为了减小液体对光线的吸收,液体层的厚度不能太大。C项错误,在光的大多数波段水的折射率为1.33左右,而在193nm附近,水的折射率高达1.437,因此为满足高折射率和高透射系数的要求,应使用水作为193nm附近光刻的浸没液体,不能任意选择波长。D项正确,浸入式技术利用光通过液体介质后光源波长缩短来提高分辨率,其缩短的倍率即为液体介质的折射率。因此,折射率越高的液体就可以得到波长更短的光,提高成像分辨率。【备注:本题D项说法不严谨,注入高折射率的液体改变的应是光的波长,而非频率。】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12.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右边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A.AB.BC.CD.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将原展开图标上序号如下图,逐一进行分析。A项:立体图包含面a和面c,而面a与面d为相对面,故上面三角形的面只能是面e,利用面e以三角形底边为唯一边起点出发顺时针画边标号如下图,题干边4挨着面f,选项A并不是,选项与题干不一致,排除;B项:选项与题干一致,当选;C项:若三角形面为面d,则面d的相对面面a不能出现,故右侧面为面c,而又因为面c与面f是相对面,故顶面只能是面b;同理若三角形面为面e,则顶面为面f,右面为面a。故C项可能是两种情况,(1)面b、面c、面d组成,此时三者公共点(如下图绿点)展开图发出两条斜线,而选项发出一条斜线,选项与题干不一致;(2)面a、面e、面f组成,此时三者公共点(如下图红点,题干中相同颜色的边为一条边,折合后红点为三者公共点)在题干展开图发射两条斜线,而选项发出一条斜线,选项与题干不一致;两种情况均与题干不一致,排除;D项:立体图包含面b和面f,而面b与面e为相对面,故上面三角形的面只能是面d,三者公共点如下图蓝点,题干蓝点只发出面f上一条斜线,而选项发射出两条斜线,选项与题干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3.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⑤,②④⑥C.①④⑤,②③⑥D.①⑤⑥,②③④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为分组分类题目。元素组成不同,且属性规律无法分为两组,考虑数量规律。题干每幅图形均为25宫格内出现的一个由黑粗线条构成的多边形封闭区域。观察发现,图①④⑤中多边形的面积相同,均占7.5个格子,图②③⑥中多边形的面积相同,均占10.5个格子。即图①④⑤为一组,图②③⑥为一组。故正确答案为C。14.三线插头有一根火线一根零线一根地线,能够更好地保护工作人员使用外带金属壳家用电器时的安全。关于三线插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相电路中火线对地电压为220VB.地线将漏电引导入地,从而保障安全C.人站在地上仅触碰零线时,会有触电危险D.地线下面分别是火线与零线,插头正面面对本人时,顺序是左零右火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A项正确,火线对地电压为220V;零线对地电压为零。B项正确,地线又叫避雷线,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将电流引入到大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导线,当电器设备出现漏电的情况,电流就会通过地线直接引入到了大地,把多余的电流释放出来,从而保证安全。C项错误,人站在地上用手触碰零线,由于零线的对地电压等于零,所以人的身体各部分之间的电压等于零,人就没有触电的危险。D项正确,所谓“左零右火”,指的是当我们面对插座时,左侧孔接零线,右侧孔接火线。插头正面为人手握持一侧。因此,当插头正面面对本人时,顺序也是左零右火。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15.某校共有90名志愿者服务某次体育比赛,已知有53名志愿者去了球类比赛。82名志愿者去了田径比赛,有6名志愿者既没有去球类比赛,也没有去田径比赛。问该代表团既去了球类比赛又去了田径比赛的志愿者有(
)名。A.46B.48C.51D.56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容斥问题,属于二集合容斥。第二步,该代表团既去了球类比赛又去了田径比赛的志愿者有x名,设根据二集合容斥公式,有90-6=53+82-x,解得x=51。因此,选择C选项。16.三角形:面积A.梯形:四面体B.线段:圆形C.正方体:体积D.面积:体积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题干两词为属性关系,后者是前者的一个特征描述。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的逻辑关系。A、B、D三项中的两词均为并列关系;C项中的两词为属性关系,且后者是前者的一个特征描述。故正确答案为C。17.下列事件中,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是(
)。A.“非典”爆发B.H7N9禽流感病毒爆发C.重大食物中毒事件D.南方多地遭遇百年罕见的洪涝灾害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管理。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D项特大洪灾属于自然灾害,而非公共卫生事件。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18.小王家住5楼,每层之间楼梯都是15级,那么他回家需要爬多少级楼梯?(
)A.90B.75C.60D.45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从1楼到5楼一共走了4段楼梯,每层之间的楼梯为15级,则共走了级台阶。故正确答案为C。19.下列哪句诗与送别无关: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C.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古代诗词含义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是诗人游玩山阴老家农村时所作,是一首纪游抒情诗。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D项诗句的意思是山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了路,却又突然出现了一个花红柳绿的小山村。比喻在困难时一种办法不行时,用另一种办法去解决,通过探索去发现答案。与送别无关,故本题答案选D。20.当年韩愈被贬到潮州做刺史,虽然只有8个月的时间,却不怕费力,大力兴办州学,捐出所有的俸银,用作办学费用,并积极推广唐朝的普通话,“以正音为潮人诲”。8个月后,韩愈就调离了潮州,几乎没有什么“政绩”可言,然而他给潮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到南宋时,潮州已是文化名城,有了“海滨邹鲁”的美誉。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语言规范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B.潮州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因C.文化建设对城市有深刻的影响D.评价官员不应只看短期的政绩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记述了一个事件的发展,事件的结果是文段论述的重点,考生需要从事件的结果中引申深一层的含义。文段主要讲述的是韩愈在潮州做官时,大力兴办州学、推广唐朝普通话,虽然只有八个月,且当时没有显示出什么明显的效果,但这些文化建设举措却对当地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的是文化建设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只有C项体现了“文化”的作用,当选。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讲述了潮州城市发展的故事。故事的结尾是“潮州成为文化名城,有了‘海滨邹鲁’的美誉”,原因是韩愈在潮州“大力兴办州学”“推广普通话”,也就是因为采取了这些文化建设的举措,潮州才能有如此的影响力,因此得出的结论是文化建设能够影响城市发展。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能够体现文化建设对城市的影响,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材料讲述了韩愈通过兴办州学,推广唐朝的普通话给潮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这使潮州在南宋时成了文化名城。通过这个历史故事,可以引申出这样一个道理:文化建设对于城市的发展有巨大的作用。结合选项可知,C项符合文意。A项只是针对原文中“推广唐朝的普通话”所作的一个推断,表述片面,不是材料主要讲的道理;B、D两项都是材料表面表述的内容,并不是引申的含义。故正确答案为C。21.司机:乘客与(
)在内在逻辑关系上最为相似。
A.教师:家长
B.医生:病人
C.编剧:演员
D.警察:小偷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司机为乘客服务,提供服务人和被服务人的对应,两者为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教师对学生服务,不是家长,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医生对病人服务,提供服务人和被服务人的对应,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C项:编剧编写剧本,演员根据剧本进行表演,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警察不是对小偷服务,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22.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不要在意失去,失去的已不属于自己B.只要我们有积极进取的心态,遗憾也会变得可爱C.与其抱残守缺,不如果断放弃D.智者善于放弃,善于从损失中看到价值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老人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这时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一举动让人大吃一惊。老人的解释是文段重点。“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鞋不管再贵,只有一只时也穿不了,无法发挥价值,鞋只有成双才能发挥它的作用,老人这句话以及从窗口扔出去的做法说明他懂得适时放弃。“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说明老人善良,懂得成全他人,且善于发现放弃中的价值,鞋子成双时能为他人所用的价值。因此,意图需全面概括这两层含义:懂得适时放弃,且善于从放弃中发现价值。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只能体现“懂得放弃”这一层,意图概括不全,排除。B项未体现主体词“放弃”。“遗憾”一词范围笼统,指向不明确,无法精准描述“懂得适时放弃”这一含义。此外,老人面对鞋子丢了所采取的做法可以说是“心态积极”、心态阳光,但是B项的“进取”是指努力向前,立志有所作为,这不符合文意。综上,故排除B项。C项也是只能体现“懂得放弃”这一层,意图概括不全,排除。D项是对文段意图的同义替换。“损失”既指文段中老人鞋子的丢失,也指一切要放弃的情境。D项符合题意。因此,选择D选项。23.某人手头有一笔闲置资金,其投资理财方案如下:股票占78%,国债占7%,定期储蓄占10%,保险占5%。据此可知,其投资过程中()A.采用了多种理财方式,资产组合合理B.偏重于风险资产投资C.储蓄和债券投资所占比例偏低D.有较强的风险规避意识参考答案:B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的是投资方式知识。第二步,结合此人各种投资方式所占的比例,并联系股票、债券、储蓄和保险的收益性和风险性进行综合分析:此人的投资理财方案中股票占78%、国债占7%、定期储蓄占10%、保险占5%,说明此人侧重股票的投资,也就是偏重于风险资产投资,而储蓄和国债的投资所占比例偏低,反映了投资组合不是很合理,会出现有风险的情况,进而表现出规避风险的意识并不强。故BC项符合题意,当选;A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因此,选择BC选项。24.下列划线成语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回想以前埋首伏案于伦敦、巴黎的图书馆中摸索敦煌残卷,以及匹马孤征、风尘仆仆于惊沙大漠之间,深夜秉烛夜游,独自欣赏六朝以及唐人的壁画,那种“擿埴索涂”“空山寂历”的情形,真是恍如隔世!A.匹马孤征B.风尘仆仆C.秉烛夜游D.恍如隔世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C项“秉烛夜游”指手拿着蜡烛在夜间游行,该成语包含了“深夜”之意,故“深夜秉烛夜游”存在语意重复问题,使用不当,当选。A项“匹马孤征”强调独自踏上征程,B项“风尘仆仆”含有辛苦之意,形容旅途奔波,劳累忙碌。A、B两项均可形容行走于“大漠之间”的状态。D项“恍如隔世”指一种因人事或景物发生很大变化而引发的感触,文段“回想以前……的情形”,体现的是一种感慨和感触,使用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成语含义的辨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快速浏览文段,了解文段的大致意思,再根据语境,结合四个词语的含义筛选答案。此类题目与选词填空题较相似,可分步辨析。第一步,阅读文段可知,文段形容的是作者回忆自己亲身感受各种人文文化的情景。第二步,分析四个词语,结合语境进行排除。“匹马孤征”有单枪匹马踏上征途之意;“风尘仆仆”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二者用来形容作者在惊沙大漠中穿行恰当,排除A、B。“秉烛夜游”指手持蜡烛在夜间行游。意谓人生短暂,应当及时行乐。句中表达的是作者深夜秉烛,独自欣赏壁画的勤奋,“秉烛夜游”用在此处不恰当,且“夜游”的“夜”与前句的“深夜”语义重复,可把“秉烛夜游”改为“秉烛”。C项不正确。第三步,验证D项。“恍如隔世”比喻事物变化发展很快,变化很大。用在此处形容作者回忆往昔,感叹时光飞逝的情景恰当。故本题选C。25.如果手机软件系统中装了一键美颜相机,那么就能拍出比本人更加美丽的照片。这个结论的前提假设是手机用户会使用美颜相机拍照。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假设”,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如果手机软件系统中装了一键美颜相机,那么就能拍出比本人更加美丽的照片。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题干。如果手机用户不会使用美颜相机拍照,那么即使在手机软件系统中安装了一键美颜相机,也无法拍出比本人更加美丽的照片。“会使用美颜相机拍照”是论点成立的前提条件,说法正确。因此,本题正确。26.野生动物保护机构考察某圈养动物的状态,在n(n为正整数)天中观察到:(1)有7个不活跃日(一天中有出现不活跃的情况);(2)有5个下午活跃;(3)有6个上午活跃;(4)当下午不活跃时,上午必活跃。则n等于:A.7B.8C.9D.10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根据条件(4)可以推出:下午不活跃则上午必活跃,等价于上午不活跃则下午必活跃,即不存在上午下午都不活跃的情况。由条件(2)得到下午不活跃为n-5天,条件(3)得到上午不活跃的为n-6天,再结合条件(1)得到整个不活跃的天数为n-5+n-6=7,解方程得n=9。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本题所求总天数n=活跃天数+不活跃天数,其中不活跃天数为已知条件共7天,则需要求得活跃天数。由题意得,不存在上、下午均不活跃的情况,则总情况可分为上、下午均活跃,仅上午活跃和仅下午活跃3种情况。其中仅上午活跃和仅下午活跃即为不活跃日,上、下午均活跃即为活跃日,仅上午活跃数=上午活跃数-活跃天数,同理仅下午活跃数也与活跃天数有关,则可设活跃天数为未知数,列方程求解。根据题意可知,没有任何一天上午和下午都不活跃。设上午和下午都活跃的天数为x,不活跃日为7,则有5-x+6-x=7,解得x=2,则n=2+7=9天,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容斥问题,属于二集合容斥类。第二步,根据条件④可以推出:没有上下午都不活跃的情况。总天数为n天,则上下午都活跃的天数是n-7。代入二集合容斥公式:总天数-上下午都不活跃=上午活跃+下午活跃-上下午都活跃,可得n=5+6-(n-7)。解得n=9(天)。因此,选择C选项。27.某单位组织员工观看反腐败题材的电影,并在观后进行讨论。这种管理方式属于:A.现场控制B.反馈控制C.预先控制D.环境控制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管理学中的控制主要分成预先控制(事前控制)、现场控制(事中控制)、反馈控制(事后控制)三种类型。预先控制重在预先防范,现场控制重在及时了解情况并予以指导,事后控制重在矫正偏差。本题中,某单位组织员工观看反腐败题材的电影,目的在于教育单位员工要抵制腐败,重在预防,属于预先控制。故正确答案为C。28.下列句子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A.不要躺在床上看书。
B.通知他们来学校开会。
C.他反对哥哥袒护妹妹。
D.吃不了的食品不要扔掉。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A项表意明确,没有歧义,排除A项。
第二步,B项表意明确,没有歧义,排除B项。
第三步,C项有歧义,既可以理解为他反对“哥哥袒护妹妹”这件事,也可以理解为他反对哥哥,却袒护妹妹。
第四步,D项表意明确,没有歧义,排除D项。
因此,选择C选项。
29.饮酒:神志不清:车祸A.旷工:失业:贫困B.下雨:日晒:水分蒸发C.感冒:咳嗽:加衣服D.通货紧缩:利率上升:股票下跌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饮酒导致神志不清,神志不清导致车祸,前两者和后两者分别属于因果对应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旷工导致失业,失业导致贫困,前两者和后两者分别属于因果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B项:下雨导致缺乏日晒,日晒导致水分蒸发,前两者不是因果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感冒引发咳嗽,二者是因果对应关系,但咳嗽不是加衣服的原因,二者不是因果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利率上升使货币供应量减少,导致通货紧缩,利率上升导致股票下跌,前两者为因果关系,但词语顺序与题干相反,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30.职业活动中,符合“仪表端庄”具体要求的是(
)。A.着装华贵B.鞋袜搭配合理C.饰品俏丽D.发型突出个性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仪表端庄是指人的外表(包括人的姿态、仪容、举止和风度)端正庄重,是一个人外在美的因素。仪表反映人们精神状态,表现人们外部形象,是文明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什么场合,待人接物都要表里如一,做到内在美和外在美和谐统一。A、C、D三项都突显的是个人的特色,而B项则倾向于打扮得和谐得体。故正确答案为B。31.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股票交易所得属于财产转让所得,不用交税。(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商法。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第三项规定:“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故表述错误。32.语言∶简洁A.骨骼∶清奇B.想象∶丰富C.彷徨∶徘徊D.坦途∶捷径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简洁”与“语言”属于偏正关系,且“语言”是名词。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骨骼”与“清奇”属于偏正关系,且“骨骼”是名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想象”与“丰富”属于偏正关系,但“想象”是动词,排除;C项:“徘徊”指来回走动,与“彷徨”属于近义关系,排除;D项:“坦途”指平坦的道路,“捷径”指近路,二者不属于偏正关系,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33.有研究显示,高果糖溶液会损伤小鼠的神经元,导致学习能力受损。将小鼠分为两组,实验组每天喂食高果糖溶液来取代饮用水,对照组则同时喂食高果糖溶液和欧米伽脂肪酸。六周之后,训练两组小鼠走迷宫,对照组可以很容易学会,而实验组则非常难。因而可以认为欧米伽脂肪酸能保护小鼠免受高果糖溶液的损伤。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是得出该结论的前提?A.高果糖溶液浸泡下的大脑神经元易出现萎缩B.欧米伽脂肪酸可以增进小鼠记忆力C.实验前两组小鼠学习走迷宫的能力不存在差异D.实验中两组小鼠均接受了大量的走迷宫训练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题干结论所需的前提,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并找出其中是否存在隐含的漏洞。题干通过对照实验得出结论,要确保结论的正确性,应使对照实验中的两组小鼠的初始条件保持一致。对照实验要求除实验项以外的其余条件完全一样,才能排除他因,即除了欧米伽脂肪酸以外其余条件要一致,C项就表达了这层意思,说明实验前两组小鼠学习走迷宫的能力不存在差异,确保了题干结论的正确性,因此该项是题干结论所需的前提。A项,指出高果糖溶液对大脑神经元的影响,但无法得知欧米伽脂肪酸能否保护小鼠免受高果糖溶液的损伤,题干结论仍不能必然成立,因此该项不是题干结论所需的前提。B项,指出欧米伽脂肪酸可以增进小鼠记忆力,但无法得知其能否保护小鼠免受高果糖溶液的损伤,题干结论仍不能必然成立,因此该项不是题干结论所需的前提。D项,指出实验中两组小鼠均接受了大量走迷宫训练,但无法得知欧米伽脂肪酸能否保护小鼠免受高果糖溶液的损伤,题干结论仍不能必然成立,因此该项不是题干结论所需的前提。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欧米茄脂肪酸能保护小鼠免受高果糖溶液的损伤。论据:将小鼠分为两组,实验组每天喂食高果糖溶液,对照组则喂食高果糖溶液和欧米茄脂肪酸。六周后,训练两组小鼠走迷宫,对照组可以很容易学会,而实验组则非常难。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高果糖溶液对大脑的损伤,与论点中的“欧米茄脂肪酸使小鼠免受损伤”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无关选项。欧米茄脂肪酸可以增进小鼠记忆力,与其能否保护小鼠免受高果糖溶液的损伤没有关联,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补充前提。两组小鼠学习走迷宫的能力不存在差异,排除了实验前“走迷宫能力”这一因素的干扰,增加了实验的可靠性,具有加强作用。D项:无关选项。小鼠接受走迷宫训练的量大不大,对于该实验结论无影响,只要两组的小鼠情况相同,能力不存在差异,就可以得出实验结论,因此该项与实验结论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属于加强题型。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论点:欧米茄脂肪酸能保护小鼠免受高果糖溶液的损伤。论据:实验组每天喂食高果糖溶液来取代饮用水,对照组则同时喂食高果糖溶液和欧米茄脂肪酸。六周之后,训练两组小鼠走迷宫,对照组可以很容易学会,而实验组则非常难。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对照实验的前提是优先考虑控制无关变量。第三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阐述的是高果糖溶液的危害,与欧米茄脂肪酸无关,属于无关选项,排除;B项说明“欧米茄脂肪酸可以增进小鼠记忆力”,与是否能保护小鼠免受高果糖溶液的损伤无关,属于无关选项,排除;C项是对小鼠学习走迷宫能力这一无关变量的控制,补充新论据加强了论点,为正确选项,当选;D项两组小鼠都接受了大量训练,但是否对实验结果有直接的影响不确定,因此是无关选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34.行政确认的主要形式有:A.确定B.认可C.登记D.行政鉴定参考答案:ABC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行为知识。第二步,行政确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或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定、证明(或证伪)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确认主要形式有:确定、认可、证明、登记、批准、鉴证、行政鉴定。ABCD项正确,当选。因此,选择ABCD选项。35.公司∶经理A.邮局∶邮差B.餐厅∶厨师C.火车∶司机D.大学∶校长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经理”在“公司”工作,二者属于人物与地点对应关系,且“经理”是“公司”的管理者。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邮差”在“邮局”工作,但“邮差”不是“邮局”的管理者,排除;B项:“厨师”在“餐厅”工作,但“厨师”不是“餐厅”的管理者,排除;C项:“司机”在“火车”上工作,但“司机”不是“火车”的管理者,排除;D项:“校长”在“大学”工作,二者属于人物与地点对应关系,且“校长”是“大学”的管理者,与题干的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36.(1)牛皮鞋穿在脚上(2)制造皮鞋(3)鞣制皮革(4)屠宰公牛(5)小牛出生(
)。A.(2)—(4)—(1)—(3)—(5)B.(5)—(4)—(3)—(2)—(1)C.(5)—(4)—(1)—(3)—(2)D.(4)—(5)—(3)—(1)—(2)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给出解题思路。题干描述的是牛皮制品的发展过程,应按照时间先后、事件因果等顺序进行排列。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
项:屠宰公牛显然发生在制造皮鞋之前,故(4)肯定在(2)前,该项逻辑错误,排除;B
项:小牛出生,长大后被送到屠宰场屠宰,牛皮被鞣制成皮革,皮革可以用来制造皮鞋,最后被人们穿在脚上。按照事件发展时间排序,该项符合题意,当选;C
项:牛皮鞋穿在脚上是事件结果,鞣制皮革之后,牛皮鞋才能穿在脚上,故(3)肯定在(1)前,该项逻辑错误,排除;D
项:小牛出生是事件发展的前提,小牛出生长大以后才能屠宰公牛,故(5)肯定在(4)前,该项逻辑错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3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是:A.现象和本质B.形式和内容C.虚拟和现实D.原因和结果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唯物辩证法五大范畴:是对事物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1.原因和结果:处在普遍联系中的任何一种事物、现象必然是由另外一种或一些事物、想象所引起的,这种事物、现象又必然引起另外一种或一些事物、现象。其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2.必然和偶然:必然性是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并非确定发生、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的、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3.可能和现实:现实是标志一切实际存在着的事物的范畴,是指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可能是指包含在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4.内容和形式:内容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形式是指构成内容各种要素的结构或内容的外部表现形式。5.本质和现象: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部表现。可见没有虚拟与现实这一对。因此,选择C选项。虚拟与现实的关系:“虚拟”可以理解是被虚拟技术所创造的,是一种通过感觉可以把握和体验的一种事件或实体,这种“事件或实体”功效上是真实的,但存在的意义上又是不真实的;而现实是指以自在方式存在的各种实际实物及关系,包括客观存在的自然、社会与人及其客观活动等;从字面上看,虚拟和现实仿佛是两个意义完全相反的词。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和现实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虚拟与现实是虚拟社会的一对关系范畴。虚拟与现实之间矛盾是推动虚拟社会发展的动力;“虚拟”与“现实”之间既有差异性、对立性,又有同一性、统一性,它们之间是同时存在,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是相互依存与相互转化的。38.0,2,24,252,(
)A.3120B.998C.784D.1024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幂次数列。第二步,观察数列,每项数据皆在幂次数附近,幂次化指数形式如下:底数数列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所求项底数为4+1=5,指数数列也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所求项指数为4+1=5,修正数列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所求项修正项为﹣4+(﹣1)=﹣5,则所求项为-5=3120。(尾数法计算)因此,选择A选项。39.农业资源:指可供农业利用的一切物质与能量的总称。下列不属于农业资源的是:A.重庆市植物资源有4000多种,其中有维管植物2000多种,自然植被有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灌丛、稀树草丛等五种主要植被类型,其中亚热带绿阔叶林是主要植被类型B.烟叶是河南省仅次于棉花的第二大类经济作物,总产量一直居全国首位,河南省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烟叶生产基地C.杭州市西湖区著名的特色产品有西湖龙井茶、九曲红梅、西湖莼菜三大传统拳头产品D.广西柳州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发展起日用化工、造纸、制糖、卷烟、纺织、制药等产业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可供农业利用的。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植物资源属于可供农业利用的范围,符合定义;B项:烟叶生产基地属于可供农业利用的范围,符合定义;C项:三大传统拳头产品属于农产品的产出,属于可供农业利用的范围,符合定义;D项:日用化工、造纸、制糖、卷烟、纺织、制药等产业属于工业范畴,不属于“可供农业利用的”,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40.关于真理,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真理是绝对的,它在任何条件都成立B.真理是相对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真理观C.真理的内容是主观的,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真理观D.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一般来说是一致的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第二步,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以下属性:(1)客观性,(2)绝对性,(3)相对性。相对性,从认识的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认识,从认识的深度看,任何真理都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应,从认识的进程上看,任何真理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因此,选择B选项。A项:真理具有绝对性,就真理内容而言,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里的发展前景是无限的,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但真理不是在任何条件都成立,说法错误,排除。C项:真理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客观的,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所以C项中真理的内容是主观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无关,排除。41.春夏秋冬,雨露霜雪,2000多年前的先人观天时万物,总结出二十四节气,在漫长的农耕时代被人们奉为“圭臬”。如:“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时节天渐寒,农夫天天不停闲。留种地瓜怕冻害,大豆收割寒露天。这说明在我国古代,人们(
)。A.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B.已获得了对气候变化规律的完整认识C.将节气智慧融入生产和生活实践D.具备了在实践中驾驭征服自然的能力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常识A项错误,此项说法与本题无关。B项错误,“完整认识”这种说法太过绝对,只能说我国古代人民对气候变化规律有一定的认识。C项正确,我国古代人民观天时万物,总结出二十四节气,根据节气来春耕秋收,这是将节气智慧融入生产和生活实践的表现。D项错误,我国古代人民只是顺应自然,而非驾驭征服自然。即使到科技发达的今天,人类也并不具有驾驭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故正确答案为C。42.媒介的诞生是为了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人们使用媒介的独特性也是为了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生活,这两者本来都有良好的________。然而,科学技术与人类意识发展上的失衡,导致媒介在被过度使用的过程中有时会脱离人的________。依此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出发点
掌控B.适应性
规划C.侧重点
控制D.目的性
约束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据“为了……,为了……”可知,第一空应体现“初衷和目的”这一含义。A项“出发点”指最根本的着眼的地方,D项“目的性”指设想的行为目标和结果,二者均符合语境,保留A项和D项。B项“适应性”强调适合(客观条件或需要);C项“侧重点”强调重点中的重点,均不符语境,因此排除B项和C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导致媒介……脱离人……”可知,媒介在被过度使用的过程中渐渐背离了初衷,脱离了人们的控制,且填入词语与“脱离”搭配。A项“掌控”指掌握控制,符合语境;D项“约束”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围,“约束”通常不与“脱离”搭配,因此排除D项。因此,选择A选项。43.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图形变化规律的是:A.AB.BC.CD.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元素组成相同,优先考虑位置规律。题干图形明显分成白色半圆和黑色半圆,整体无规律考虑分开看。观察发现,白色半圆依次顺时针旋转45°,黑色半圆依次逆时针旋转45°,只有B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B。44.记者从科大讯飞获悉:目前该公司有望携手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提供语音售票服务。通过语音输入,售票终端可以智能识别乘客需求,为乘客提供购票服务。昨日,记者从轨道公司相关人士求证得知,语音售票并非遥不可及,目前国内大城市已出现类似的技术手段。例如,近日上海地铁或将实现语音购票、刷脸进站、智能客流分析系统等多项高科技服务。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A.轨道交通实现语音售票有很多的好处B.科大讯飞将携手合肥轨道交通共同打造智能高铁C.语音售票将会成为未来轨道交通的标配之一D.合肥轨道交通未来或许可以实现语音购票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了记者了解到“科大讯飞”公司有望携手合肥轨道交通二号线,提供语音售票服务。接下来在讲述语音售票如何为乘客提供服务,以及各大城市已有类似服务,最后用上海地铁的例子再次说了语音购票等高科技服务。文段为“总—分”结构,重点强调“未来或可以实现语音购票”。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为全文的概括内容。因此,选择D选项。A项、B项和C项:无中生有。45.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专家_____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就会______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____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提示产生适合B.提示引发合适C.提醒产生合适D.提醒引发适合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第一空,结合句意及词语的侧重点,排除A、B。第三步,第二空,根据句意及词语的习惯搭配,排除D。由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一空,“提示”侧重于启示;提起注意。“提醒”侧重于引起注意。文段指出久坐之后的后果,用“提醒”更符合题意,排除A、B。第二空,所填词语体现久坐之后的结果,应为“产生”疲劳感,“引发”与“疲劳感”不搭配,排除D。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空格后文是对于这个词语的具体解释。A项和B项“提示”把可以启发思考的有关因素提出来,帮助对方思考;C项和D项“提醒”从旁指点,促使注意。两词都有使人注意的含义,但“提示”的目的侧重给人以启发,而“提醒”侧重使人注意。结合文段,专家提出让人注意座椅高度这个问题,填入“提醒”更恰当,排除A项和B项。第二步,再看第三空。空格作“高度”的定语。C项“合适”为形容词,多作定语,符合语境。D项“适合”为动词,多作谓语,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第三步,验证第二空。C项“产生”指由已有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代入原文,“久坐会产生疲劳感”符合语境。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空,比较“提示”和“提醒”。“提示”更侧重于给人启示、启发,后通常接正确的观点或做法;“提醒”是从旁指点,促使注意。后文“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是问题表述而非启示,可排除A、B两项。第二空,“产生”是出现的意思;“引发”是引起、触发。横线后面的“疲劳感”是一种感觉,“引发”与“疲劳感”搭配不当,应是“产生疲劳”,故排除D项。可确定答案为C项。第三空,验证答案。此处应填入一个形容词,“合适”符合要求。故正确答案为C。46.某企业原有职工110人,其中技术人员是非技术人员的10倍,今年招聘后,两类人员的人数之比未变,且现在职工中技术人员比非技术人员多153人。问今年新招非技术人员(
)名。A.7B.8C.9D.10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设招聘前非技术人员为x人,招聘后为y人。则x+10x=110;根据人数之比未变,得10y-y=153,解得x=10,y=17。所以新招非技术人员为17-10=7(人)。因此,选择A选项。人数比是10∶1,则技术人员为10的倍数,尾数为0,两者相差153,则非技术人员尾数为7,由于原来是10人,现在则为17人,新招17-10=7(人)47.共享型领导指独立于组织正式的领导角色或层级结构,由组织内部成员主动参与的、一种自下而上的成员之间相互领导的非正式领导力团队过程模式。它不仅强调传统垂直领导行为或角色在成员之间的共享,如决策制定、共享结果、共担责任等,还强调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协作,属于一种分布于成员之间的水平影响力。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共享型领导的是:A.新学期某高校辅导员在某班级发起由全班同学轮流当班长的活动B.在公司项目组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小王主动承担了技术攻关任务C.为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某部门将日常突发、应急事项从原来的几个科室流水处理,改由专人负责D.某研发部门为提高研发效率、发挥员工积极性而实行民主集中制,由员工共同行使权力、承担责任、分享利益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涉及定义的主体、方式、本质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要点分析选项。共享型领导的定义要点:①独立于组织正式的领导角色或层级结构;②组织内部成员主动参与、自下而上的成员之间相互领导;③分布于成员之间的水平影响力。A项,辅导员在某班级发起由全班同学轮流当班长的活动,并非是组织内部成员主动参与、自下而上的成员之间相互领导,不符合要点②。B项,承担技术攻关任务并未涉及成员之间相互领导问题,不符合要点②。C项,专人负责日常突发任务并未涉及成员之间相互领导问题,不符合要点②。D项,由员工共同行使权力、承担责任、分享利益,既体现领导行为的共享,也强调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协作,符合定义。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组织内部成员主动参与;②成员之间相互领导;③角色在成员之间共享,如决策制定、共享结果、共担责任;④相互影响与相互协作。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辅导员发起轮流当班长的活动,不属于“组织内部成员主动参与”,也未体现“相互影响与相互协作”,不符合定义;B项:小王主动承担任务,不属于“成员之间相互领导”,也未体现“角色在成员之间共享”,不符合定义;C项:将事务交由专人负责,不属于“成员之间相互领导”,不符合定义;D项:实行民主集中制,体现了“组织内部成员主动参与”,员工共同行使权力、承担责任、分享利益,体现了“角色在成员之间共享,如决策制定、共享结果、共担责任”以及“相互影响与相互协作”,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独立于组织正式的领导角色或层级结构”、“由组织内部成员主动参与的”、“成员之间相互领导”、“非正式领导力团队过程模式”、“传统垂直领导行为或角色在成员之间共享”、“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协作”。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班主任发起全班同学轮流做班长的活动,不符合“组织内部成员主动参与”,也未体现“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协作”,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某部门由专人负责应急事项,不符合“由组织内部成员主动参与的”,也不符合
“成员之间相互领导”,且没有体现成员之间领导行为共享,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小王主动承担技术攻关的任务,没有体现出来小王是领导,不符合“成员之间相互领导”,也未体现“角色在成员之间共享”,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研发部门发挥员工积极性,实行民主集中制,由员工共同行使权力,共同担责,共同分享利益,符合
“成员之间相互领导”、“非正式领导力团队过程模式”、“传统垂直领导行为或角色在成员之间共享”,符合定义,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48.以前,为了吃到放心蔬菜,很多消费者喜欢购买有虫眼的蔬菜,他们认为这样的蔬菜没有打过农药,因为如果打过农药,虫子肯定就不会去吃这样的蔬菜了。而现在,大多数消费者已经转变了观念。以下各项判断如果为真,则哪项能够解释消费者观念的转变:A.蔬菜有虫眼,表明虫子吃过蔬菜B.如果虫子会吃某种蔬菜,则这种蔬菜一定没有打过农药C.如果蔬菜打过农药,虫子就不会吃了D.有虫眼的蔬菜也可能打过农药,因为农药可以在虫害之后喷洒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题干矛盾现象。本题矛盾现象是:以前,为了吃到放心蔬菜,很多消费者喜欢购买有虫眼的蔬菜,他们认为这样的蔬菜没有打过农药,因为如果打过农药,虫子肯定就不会去吃这样的蔬菜了,而现在,大多数消费者已经转变了观念。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蔬菜有虫眼,表明虫子吃过蔬菜,这是符合消费者以前的观念,与转变观念无关,无法解释题干矛盾现象,排除;B项:虫子会吃→-打过农药,这也是符合消费者以前的观念,与转变观念无关,无法解释题干矛盾现象,排除;C项:打过农药→-虫子会吃,这也是符合消费者以前的观念,与转变观念无关,无法解释题干矛盾现象,排除;D项:菜农在虫害之后也可能会喷洒农药,说明“有虫眼”和“没有打过农药”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这就否定了以前的观念,很好地解释他们观念的转变,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解释”,确定为原因解释。第二步,分析题干。以前,消费者为了健康喜欢买有虫眼的蔬菜,现在消费者转变了这一观念。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该项解释了消费者之前为什么选择虫眼蔬菜,而未解释现在观念的转变,排除;B项:该项解释了消费者之前为什么选择虫眼蔬菜,而未解释现在观念的转变,排除;C项:该项解释了消费者之前为什么选择虫眼蔬菜,而未解释现在观念的转变,排除;D项:该项说明有虫眼的蔬菜也可能打过了农药,切断了虫眼和打农药之间的关系,解释了消费者观念的转变,可以解释。因此,选择D选项。49.(1)有些年轻人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写起字来却让人不敢恭维,提笔忘字的现象更是________。(2)广大学生每天埋头于书山题海,对于各种作业应接不________,根本顾不上字写得好看不好看,工整不工整。(3)有必要统将中小学书法纳入考试科目,对书法常识和书写水平进行考________,书法分数作为升学成绩的一部分。依次填入划横线处的字词,正确的一组是:A.屡试不爽
暇
查B.司空见惯
暇
查C.家常便饭
瑕
察D.层出不穷
遐
察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写起字来却让人不敢恭维,提笔忘字的现象更是________”可知,该空应体现“多”这一含义。A项“屡试不爽”指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可以体现出语境中的“多”,符合语境。C项“家常便饭”指经常发生、习以为常的事情,符合语境。D项“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侧重的是“出现”,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应接不暇”为正确写法。排除C项。答案锁定B选项。第三步,验证第三空。“考查”指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符合语境。因此,选择B选项。考察:实地观察调查50.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一条基本规律,当生产力发展了,超越了生产关系,就需要对生产关系作出调整以适应生产力。所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A.生产关系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对生产关系进行改革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C.生产关系要时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D.生产关系永远滞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题干未讨论个人意志对生产关系变化产生的影响,该项无法推出,排除;B项:由题干可知生产关系需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生产关系不再适应时,就需要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使之再适应,因此,这种调整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可以推出;C项:由题干可知是存在生产力发展超出生产关系的时候,因此生产关系并非是时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排除;D项:由题干“当生产力发展了,超越了生产关系,就需要对生产关系作出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可知生产关系不会永远滞后,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51.下边给定的是纸盒的部分外表面,以下哪一项能与它拼接成完整的立体图形外表面?(
)A.AB.BC.CD.D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是空间重构题目,如图所示,只有D项能拼成立体图形。故正确答案为D。52.研究者调查了消费者在一家大型全国连锁商店的消费习惯,以考察回头客除重复购买外,是否还有其他消费习惯。他们发现,这些顾客中有非常多的人喜欢退货,或是只在打折时才来购物。研究者认为这一发现很有意义,因为过去回头客被认为是对企业有益的,而事实上,他们对企业有着不好的影响——他们爱退货或是很少购买原价商品。最适合做这段文字的标题的是(
)。A.消费习惯影响利润B.回头客决定商业利润C.回头客多,未必是好事D.回头客不为人知的消费习惯未必是好事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文段首先介绍了研究者调查回头客的消费习惯,即喜欢退货和购买打折商品,接着指出认识误区,最后通过“而事实上”转折指出回头客对企业有不好的影响。故文段重点为调查发现即转折后的内容,即回头客对企业有着不好的影响,对应C项。A项,缺乏主题词“回头客”,排除;B项,“决定商业利润”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D项,“未必是好事”是针对企业而言的,选项表述扩大了适用群体范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回头客多,也不是啥好事》53.关于存款保险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存款保险制度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后的美国B.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提高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C.存款保险由存款人向存款保险公司投保D.存款保险通常只赔偿存款人因银行倒闭而遭受的部分损失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解答本题可以采用常理法和排除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存款人不用向保险公司投保。因此C项表述有误。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存款保险制度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存款保险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的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投保人应该是银行等存款机构,而不是存款人。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A项正确,现代意义上的存款保险制度起始于1934年美国建立的联邦存款保险制度,经过近80年的发展,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这一制度;B项正确,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并推广,有利于增强中小银行信用,有效提高公众信心,从而降低挤兑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也是国家金融安全网的基本组成要素;C项错误,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D项正确,如果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当实行该制度的银行资金周转不灵或破产倒闭而不能支付存款人的存款时,按照保险合同条款,投保银行可从存款保险机构那里获取赔偿或取得资金援助,或被接收、兼并,存款保险通常只赔偿存款人因银行倒闭而遭受的部分损失。这样,存款人的存款损失就会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有效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54.里约奥运会开幕式凸显了绿色环保的主题,并巧妙地将这一主题和“简约”联系在一起,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独具巧思。这说明(
)。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主客体的统一B.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与主动创造性C.人能够认识事物的矛盾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调节D.人们的正确观念是成功改造事物的基础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哲学当中的唯物论。里约奥运会开幕式将绿色环保的主题和“简约”联系在一起,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说明了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与主动创造性,可以将绿色环保和简约联系在一起,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所以,B项正确。A项:错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而不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C项:错误,事物的矛盾是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可以被人意识到,但无法根据人的需要而调节。D项:错误,成功改造事物的基础是客观存在而不是人的正确观念。故正确答案为B。55.王某于2019年3月进入A公司工作,但双方一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9月,王某以此为由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A公司与其补签书面劳动合同,并支付2019年3月至九月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两倍工资。仲裁庭上,王某提出双方口头约定其月工资为6000元,公司提出双方口头约定其月工资为4000元。后经仲裁委员会查明,A公司集体合同规定职工月工资为4500元,当地社会平均月工资为5380元,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王某的月工资应认定为:A.2000元B.3500元C.4500元D.5380元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律知识。第二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题中王某与A公司对于工资的认定有争议,则应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因此,选择C选项。56.车辆牌照必须安装在:A.能看见的位置B.便于安装的位置C.指定的位置D.便于识别的位置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道路交通安全法知识。第二步,根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8.10的规定,车辆前后分别设置适用的牌照座,前牌照应设于前面的中部或右侧,后牌照应设于后面的中部或左侧。所以,车辆牌照必须安装在指定的位置。因此,选择C选项。57.法人、个体工商户也享有人身权,包括(
)。A.姓名权和名誉权B.名誉权和经营权C.经营权和隐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培训室内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
- 混流泵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 电气控制与PLC工程应用电子第1章
-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培训课件
- 有效学习农作物种子繁育员知识积累方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篮球裁判员考试潜规则解析 试题及答案
- 2025委托代理合同模板
- 2025委托开发合同范本协议
- 执业能力与体育经纪人试题及答案
- 美术立体艺术课件
- 砖砌围墙工程施工方案
- 儿童卫生习惯的养成与学校教育的结合
- 手术室烟雾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风景园林专业中级职称《专业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精神疾病的防治知识宣传课件
- 大学生心理健康 第8章-教学教案-爱情心理
- 2025年前期物业管理中的法律法规解读与应用
- 2025年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1套
- 1.2 思维形态及其特征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 钢结构厂房承包合同范本
- 情绪管理技巧在校园生活中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