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市普陀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1页
2022年上海市普陀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2页
2022年上海市普陀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3页
2022年上海市普陀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4页
2022年上海市普陀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年上海市普陀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积累运用(10分)1.(5分)按题目要求填空。(1)质胜文则野,。(《论语•雍也》)(2),多于市人之言语。(杜牧《》)(3)《蜀道难》中“,”两句凸显了蜀地与关中阻绝时间之长,表现出蜀地自古以来便与世隔绝的神秘色彩。按题目要求选择。2.(3分)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从凝固的历史建筑到美好的文旅新空间,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都市资源变成文旅消费流量,打响“上海文化”和“上海旅游”品牌。①让它们活起来、“潮”起来②申城百年石库门弄堂嬗变的背后③是上海探索城市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新理念④在尊重老建筑的基础上挖掘、提升弄堂文化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3.(2分)以下是一名高三学生写的自荐信片段,四处画线部分中表达恰当的一处是()[甲]再次感谢您于百忙之中抽空垂阅我的自荐信,[乙]如果有幸被贵校录取,我定会一如既往地勤勉求学、不耻下问,不仅要为实现个人理想而继续奋斗,[丙]也希望凭一己之力为学校争光添彩。[丁]恳请贵校务必给我一个机会,我会用行动兑现自己的诺言。A.甲 B.乙 C.丙 D.丁二、阅读(70分)(一)(16分)4.(16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如何评价判断齐亮①世人大多希望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确判断,可什么样的判断才是正确的呢?人们的答案或许并不统一。②我们评价一个判断,有两种合理的方法:第一种是用经验上的标准,即在现实中它是否符合客观的事实;第二种是用逻辑上的标准,即在理论推导中它是否自相矛盾。按照心理学理论,方法一评价的是“通信”,即“判断”和“作为判断对象的事实”之间保持一致的能力;方法二评价的是“连贯”,即“判断”中各因素在逻辑上保持一致的能力。③理性的人,常被认为应该有更强的评判力,然而理性往往只是跟逻辑联系在一起,用以衡量判断是否逻辑自洽,与方法一没有太大关联。假如我说,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宝塔有60米高(实为78米),如果不知道这宝塔的实际高度,无法找到任何资料去验证,也不能亲自前往实地去测量,不管你有多理性,都不可能通过逻辑评价我刚刚的判断是对是错。但假如我向你讲述自己填报高考志愿的故事,讲到“考分达不到一本线”,又表示自己“因爱好文学而放弃了北大医学院的临床志愿”,你会立即认为我“前言不搭后语”。显然,我没去北大学医,与所宣称的“文学爱好”没有关联,主要原因其实是考分不够高。④由此可见,方法一讲事实,方法二讲逻辑,两者的适用范围各自不同,“理性评判”也有其局限之处。某畅销书作家曾公开表示理论推导实际没什么用,理由是2000年美国邀请几百名军事分析专家和软件专家,建立了一个复杂、强大的军事推演模型“千年挑战”,然后请一位有丰富实地作战经验的军官与使用该模型的专家们进行模拟对战,结果专家们输给了军官。如今许多人喜欢讽刺专家教授,理由和这位畅销书作家相似。当专家们试图用逻辑自洽的方式来证实自己的判断时,老百姓已经在用事实反驳他们了。显然,在上述案例中,普通民众不可能去深入研究模型中各种方程是否合理,他们只会关心事实上的结果,即到底谁打赢了战争。也就是说,在方法二无法实施的情况下,人们就会用方法一来评价判断。⑤那么,万一没有可测量的事实,人们应该怎么办?一个国家几十年没有经历大规模军事冲突而无法获取相关信息,该国的军队参谋人员也仍然需要战战兢兢地进行各种模拟和假定。你能说他们不该这么做吗?难道非要为了验证某个模型而发动真实的战争?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既然没有充足的事实信息来评价模型中的判断是否正确,专家们只好使用历史上已经存在的数据来开展工作。专家们觉得,虽然没有近期的事实作为依据,但至少要先保证模型在逻辑上没有问题。同行们怎么认定这个模型的好坏呢?无非也是看模型的逻辑是否讲得通,推断的结果是否符合之前对历史数据的分析。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专业人员也只能用方法二来评价判断。⑥因此,我们在评价某个判断时,往往是先寻求可利用的方法。方法一用不上就试着用方法二,方法二用不上就试着用方法一。两种方法都用不上怎么办?许多人就此化身为撒泼耍赖的吵架高手:你跟我摆事实,我就跟你讲道德;你跟我讲道德,我跟你论老子;你跟我论老子,我跟你装孙子。⑦有学者悲观地认为,其实人类一直以来都知道,人是一种缺乏耐性、容易激动和发怒的动物,理性根本不足以引起人类的重视。但我依然要表明自己的立场: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理性。虽然理性并不是万能的,但正如古希腊先哲们所说的那样,人类是唯一有能力进行逻辑推断的物种。在现今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如果理性不可靠,那么我们还能靠什么?无论如何,爱智求真之路,感觉上总会让我们离愚昧的困境远一些,离幸福的未来近一些。(有删改)(1)按照第②段心理学理论,以下属于“通信”能力不足的一项是A.判断《红楼梦》原著有四十回,并说加上高鹗续写部分共八十回。B.判断《红楼梦》主要人物个性鲜明,并说宝黛钗性格具有复杂性。C.判断《红楼梦》以贾府兴衰为主线,并说小说注重描写家庭琐事中的细节。D.判断《红楼梦》是现实主义作品,并说对太虚幻境的描写有浪漫主义色彩。(2)第③段中的“前言不搭后语”是指。(3)第⑤段画线句的推断是如何成立的?请根据第②﹣⑤段内容分析。(4)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一致的一项是A.追求理性意味着不以身份论高下,坚持实事求是。B.追求理性意味着提升逻辑推断力,坚持爱智求真。C.如果拥有理性,我们就会优先选用方法2来评判。D.如果拥有理性,我们就能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5)有学生认为,掌握评价判断的方法一就足够了,理由是普通人平时很少用到逻辑,而且作者提倡理性,本来就只是对专业研究人员提出的要求。对此,你是否认同?根据文意,结合生活或语文学习中的例子,谈谈你的看法。(二)(15分)5.(15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甲文】锦书谁寄来向迅①父亲曾给我写过许多信。②那些信寄自乌鲁木齐,贵州某县,或者别的什么地方。我据此知道父亲正在哪里谋生。每每有他的信被邮差送来,我都会怀着隐秘的喜悦,躲到无人打扰的角落,逐字逐句地读。③父亲在字里行间流露出陌生的一面。这个父亲,就像是换了一副嗓子,换了一副面孔,和颜悦色地说了许多平日里听不到的话,甚至还有点啰唆——在他嘘寒问暖的时候。而且每封信的开头,他总是模仿古人的笔调:吾儿向迅,近来可好?读着这样的句子,总觉得怪怪的,令我忍俊不禁。④实际上,父亲识字不多,信中因此时不时地蹦出一个错字、别字,乃至他自己造出来的字。但我都会毫无障碍地认出它们,并准确领会他要表达的意思。只是,我那时从未设身处地地想过一个问题:他提笔给远方的儿子写信之前,是否有过片刻的犹疑?⑤我想象父亲给我写信时的样子:夏日无聊的午后,或是春雨霏霏的凉夜,父亲在外省临时的寄居之所左顾右盼,确定房间再无他人,于是鼓起勇气,快速地从枕头下翻找出页面边缘卷曲的笔记簿和圆珠笔,然后正襟危坐于床沿,把笔记簿摊开在沾着泥浆的双膝上,深吸一口气,开始捉笔写信。⑥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对父亲而言,要把那些散落于记忆深处、已经爬满青苔的汉字搬到信纸上,就跟在老家没有门窗的羊圈里摸黑逮羊一样困难。他需要凭借顽强的毅力,才能把那些奔跑跳跃在无尽黑暗中的汉字一个个捕捉到,再使用一根无形的绳子把它们穿连在一起,费力地赶上坑坑洼洼的道路。⑦终于写完了,父亲抬起头舒了一口气,再俯下身子,把信从头至尾默读一遍,最后庄重落款——“父亲某年某月某日”。⑧搁下笔,他在信纸里侧折出一道痕迹,把它们小心翼翼地从笔记簿上裁下,举到胸前,拢起嘴唇吹了吹,然后把它们工整地对折好,揣进上衣衣兜,并用手轻轻地压了压。⑨当天下午或次日早晨,父亲搭乘摩托车或卡车从喧嚣的工地出发,翻越一座座山冈和绵延不绝的山丘、庄稼地,最终到达镇上的邮局,购买信封和邮票,装好信,写下收件地址,郑重地投进邮筒。——收到信时,我仿佛还能触摸到父亲的双手留在信封上的余温,他落在信纸上的目光,还有他火焰般明亮的寂寞。⑩我自然也会给父亲回信。但很多时候,他都会特地在信末嘱咐,不必回信。因为他所从事的工作流动性强,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收件地址。“你寄给我了,我也收不到。”父亲说。但不管怎样,几年下来,我攒下了一摞父亲写给我的信。⑪我所熟悉的那位父亲,是一个出了名的暴脾气,不如意的生活让他极少表现出父亲应该具备的耐心。而在信中,父亲真的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在他朴实无华的措辞中,我不仅充分感受到了他发自肺腑的关心与爱意,还感受到了他作为一位父亲的无奈与悲哀,我甚至还隐约感受到了他为试图敞开心扉与我沟通而做出的巨大努力。⑫信中的父亲与现实生活中的父亲,恰如地球的南北两极,也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父亲、立体的父亲。这个父亲,有幸被我看见了,读到了,感受到了。⑬我曾把父亲写给我的那一摞信件视为珍稀之物。⑭正是在湘江之滨,我开始书写父亲,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男人。同时也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某一日,我怀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把父亲写给我的那些信件和其他一些比较私密的信件,悉数销毁,把它们撕成碎片,扔进了垃圾桶。冷静下来,我才后悔莫及。⑮一年之后,那摞信件的重要性显示出来。那年夏天,父亲因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任我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父亲写给我的只言片语。如果那些信件还被我完好无损地保存着,那么我们就可以在阅读每一封信的时候感受到一个真实的父亲。否则,就只能通过回忆了。⑯而这,也是我这几年不停书写父亲的原因。我担心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对父亲的记忆会越来越模糊。我要通过书写的方式,让父亲活着,让他逐渐模糊的形象重新变得清晰起来。⑰这是我理解父亲的方式,也是我怀念父亲的方式。【乙文】《与父亲书》后记向迅①五年前,收到上一本散文集样书之时,我们还幸运地拥有父亲。②如今,他的墓地早已褪尽颜色,春夏芳草萋萋,秋冬一派萧索。物是人非之感,不是一声叹息就能安抚。③“与父亲书”,顾名思义,写给父亲的书,献给父亲的书。父亲是那个特定的读者。我们完全可以把这本书看成是一封写给父亲的长信。在这封可能永远也不会结束的长信中,我试图与父亲进行一番马拉松式的长谈。像亲密无间的父子那样。像有过命之交而又惺惺相惜的兄弟那样。④这,便是推动我创作《与父亲书》的力量。(有删改)(1)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体现了作者巧妙的构思,请加以赏析。(2)以下是第⑬段画横线部分的原文和对照版,请辨析它们在表达效果上的同异。原文:我把它们放在随身携带的行李箱里。它们陪着我挤公交,搭乘长途巴士,乘坐绿皮火车。我把它们从江汉平原带到珠江三角洲,又从珠江三角洲带到湘江之滨。对照版:我把它们放在随身携带的行李箱里,挤公交,搭乘长途巴士,乘坐绿皮火车,从江汉平原带到珠江三角洲,又从珠江三角洲带到湘江之滨。(3)回忆性散文常借“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对往事的不同视角,表现出认识和情感的变化,请以第③④段两处画线句为例加以分析。(4)甲文《锦书谁寄来》是散文集《与父亲书》的序言;该书作者打算补充乙文作为后记,要在“为父亲而写作”“家书寄远人”中选择其一作为后记的标题。假如你是这本书的编辑,会推荐他选用哪个?请说明理由。(三)(8分)6.(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夜过瓜洲①〔清〕袁枚霜雁一声语,烟江两岸秋。芦花三十里,吹雪满船头。我欲乘潮去,孤帆夜不收。苍茫云树外,明月出瓜洲。【注】①夜过瓜洲:1759年作者赴扬州访友,途经瓜洲时写了这首诗。(1)依据题材,本诗可归入的一项类别是A.咏物类B.送别类C.感遇类D.行旅类(2)以下对本诗的写景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写景角度先从高到低,再从低到高。B.远景近景层次井然,衔接巧妙自如。C.视觉和听觉多感官结合,意在以静衬响。D.有现实之景,也有联想之景,虚实相生。(3)这首诗是否适合选入《悲秋诗集》?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四)(19分)7.(19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①王朴,东平人也。少举进士,为校书郎,依汉枢密使杨邠。邠与王章、史弘肇等有隙,朴见汉兴日浅,隐帝①年少孱弱,任用小人,而邠为大臣,与将相交恶,知其必乱,乃去邠东归。后李业等教隐帝诛权臣,邠与章、弘肇皆见杀,三家之客多及,而朴以故独免。②世宗②即位,授比部郎中。是时,世宗锐意征伐,已挠群议,亲败刘旻于高平,归而益治兵,慨然有平一天下之志。数顾大臣问治道,而当时文士皆不欲上急于用武,以谓平定僭乱,在修文德以为先,惟朴言用兵之略,献《平边策》。世宗雅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遂决意用之。显德三年,征淮,以朴为东京副留守。还,拜户部侍郎,迁枢密使。③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世宗征淮,朴留京师,广新城,通道路,壮伟宏阔,今京师之制,多其所规为。其所作乐,至今用之不可变。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至言诸国兴灭次第云:“淮南可最先取,并③必死之寇,最后亡。”其后宋兴,平定四方,惟并独后服,皆如朴言。④六年春,世宗遣朴行视汴口过故相李穀第疾作仆于坐上,舁④归而卒,年五十四。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赠侍中。⑤呜呼!作器者,无良材而有良匠;治国者,无能臣而有能君。盖材待匠而成,臣待君而用。王朴之材,诚可谓能矣。不遇世宗,何所施哉?世宗之时,外事征伐,内修制度,所用者五代之士也,岂皆愚怯于晋、汉,而材智于周哉?惟知所用尔。(节选自《新五代史•周臣传》)【注】①隐帝:指后汉末代皇帝刘承祐。②世宗:指后周皇帝柴荣。③并:并州。④舁:抬。(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①邠与王章、史弘肇等有隙②当时无敢难者(2)结合文意,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①已挠群议A.搅动B.阻止C.困扰D.屈服②然人亦莫能加也A.欺凌B.惩罚C.超过D.帮助(3)把第②段画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世宗雅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4)第④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世宗遣朴行视汴口过故相李穀第疾作仆于坐上(5)文中多次提及王朴的用兵策略,其中第②段突出他在上有别于一般文士的见解,第③段则进一步强调他在军事谋划上的。(6)关于王朴去邠东归的原因,《旧五代史》的记载是“是时汉室浸乱,大臣交恶,朴度其必危”。本文第①段对此的表述有所不同,请联系第⑤段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五)(12分)8.(12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上高县学①记〔宋〕苏辙①古者以学为政,择其乡闾之俊,而纳之胶庠②,示之以《诗》《书》《礼》《乐》,揉而熟之,既成使归,更相告语,以及其父子兄弟。故三代之间,养老,飨宾,听讼,无不由学。习其耳目,而和其志气,是以其政不烦,其刑不渎,而民之化之也速。②然考其行事,非独于学然也,郊社祖庙,山川五祀,凡礼乐之事,皆所以为政而教民不犯者□。故其称曰:“政者,君之所以藏身。③”盖古之君子,正颜色,动容貌,出辞气,从容礼乐之间,未尝以力加其民。民观而化之,以不逆其上,其所以藏身之固如此。至于后世不然,废礼而任法,以鞭朴刀锯力胜其下。有一不顺,常以身较之。民于是始悍然不服,而上之人亲受其病,而古之所以藏身之术亡矣。……③上高,筠之小邑,介于山林之间。民不知学,而县亦无学以诏民。县令李君怀道始至,思所以导民,乃谋建学宫。县人知其令之将教之也,亦相帅出力以缮其事,不逾年而学以具。奠享有堂,讲劝有位,退习有斋,膳浴有舍。邑人执经而至者数十百人。于是李君之政不苛而民肃,赋役狱讼不诿其府。李君喜学之成而乐民之不犯,知其为学之力也,求记其事,告后以不废。予亦嘉李君之为邑有古之道,其所以得于民者,非复世俗之吏也。故为书其实,且以志上高有学之始。(有删节)【注】①县学:旧时各县供生员读书的学校,规模视各县情况而定,有的仅于孔庙处设一讲堂,有的另造校舍,配备食宿设施,有的在校内专门修建了祭祀孔子的殿堂等,部分还设有亭、台等游艺场所。②胶庠:指学校。③政者,君之所以藏身:言上位者施政于外,人止见其政,不见其人。(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A.耳B.矣C.也D.焉(2)如要在第②段末尾补充一则古人事例,以下最合适的一项是A.子路治理蒲邑,忠信宽厚且明察果断,被孔子赞誉的故事B.子游为武城宰,遵从孔子的教诲,以弦歌教化百姓的故事C.庄子拒为楚相,倡导无为,不丧己于物、失性于俗的故事D.孟子周游列国,劝说君王以民为本、行王道施仁政的故事(3)根据第③段及注释信息,为“文化中国地方志”丛书梳理并具体记录上高县学始建情况,完成下表(用自己的话填写)。上高县学始建情况始建时间北宋元丰年间办学起因①建筑设施②③数十人或至百人(4)综观全文,结合以下材料,分析苏辙批评世俗之吏“废礼而任法”的原因。“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乡土中国•礼治秩序》)三、写作(70分)9.(70分)在飞速发展的社会里,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新知识、新科技、新生活、新思想……人们倾向于认为“新总是比旧好”,对这一观点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22年上海市普陀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运用(10分)1.(5分)按题目要求填空。(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语•雍也》)(2)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杜牧《阿房宫赋》)(3)《蜀道难》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两句凸显了蜀地与关中阻绝时间之长,表现出蜀地自古以来便与世隔绝的神秘色彩。【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解答】故答案为:(1)文胜质则史(重点字:史)(2)管弦呕哑阿房宫赋(重点字:呕、哑、赋)(3)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重点字:塞)【点评】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按题目要求选择。2.(3分)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从凝固的历史建筑到美好的文旅新空间,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都市资源变成文旅消费流量,打响“上海文化”和“上海旅游”品牌。①让它们活起来、“潮”起来②申城百年石库门弄堂嬗变的背后③是上海探索城市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新理念④在尊重老建筑的基础上挖掘、提升弄堂文化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衔接排序的能力。做此题时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注意现代文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意合理。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和体会。【解答】这段话说的是“申城百年石库门弄堂嬗变的背后”的内容,②提出论说的话题,也是整个句子的主语,所以放在第一处;①中的“它们”是指④中的“弄堂文化”,所以①放在④后;④①是对③中“新理念”的阐释,所以放在破折号后面。正确语序为②③④①。故选B。【点评】“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合乎语境。高考“连贯”题备受命题者的青睐,考查形式包括排列句序(要求把一组打乱顺序的句子按一定的逻辑关系重新排列)、复位填空(要求将语段中抽出的句子放到合适的位置)或续写(要求根据语段中心内容和具体情境在指定位置上填入合适的词语或在后面续写恰当的句子)等。3.(2分)以下是一名高三学生写的自荐信片段,四处画线部分中表达恰当的一处是()[甲]再次感谢您于百忙之中抽空垂阅我的自荐信,[乙]如果有幸被贵校录取,我定会一如既往地勤勉求学、不耻下问,不仅要为实现个人理想而继续奋斗,[丙]也希望凭一己之力为学校争光添彩。[丁]恳请贵校务必给我一个机会,我会用行动兑现自己的诺言。A.甲 B.乙 C.丙 D.丁【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就是根据环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使语言同语境协调一致。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内部语境包括不同文体的语言要求和文章中语言风格的一致性;外部语境指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情景条件,包括场合、对象、目的等。【解答】A.得体。B.“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敬辞,用于夸赞别人谦虚好学。此处是说自己,不得体。C.“凭一己之力”是说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凭一己之力为学校争光添彩”过于夸大自己的力量。D.“务必”指一定,必须的意思,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平等关系之间要求对方一定要完成委托的事情。此处是高三学生的自荐信,对方是招生的学校,所以不得体。故选:A。【点评】语言表达应注意:①文明得体。应根据特定的情景采用文明得体的用语。②有内容。要摒除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语言,力求清楚、明白。③说话有合理的顺序。要注意事物内在的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④语言简明。要满足试题的要求,简明作答,字数适中,标点恰当。二、阅读(70分)(一)(16分)4.(16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如何评价判断齐亮①世人大多希望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确判断,可什么样的判断才是正确的呢?人们的答案或许并不统一。②我们评价一个判断,有两种合理的方法:第一种是用经验上的标准,即在现实中它是否符合客观的事实;第二种是用逻辑上的标准,即在理论推导中它是否自相矛盾。按照心理学理论,方法一评价的是“通信”,即“判断”和“作为判断对象的事实”之间保持一致的能力;方法二评价的是“连贯”,即“判断”中各因素在逻辑上保持一致的能力。③理性的人,常被认为应该有更强的评判力,然而理性往往只是跟逻辑联系在一起,用以衡量判断是否逻辑自洽,与方法一没有太大关联。假如我说,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宝塔有60米高(实为78米),如果不知道这宝塔的实际高度,无法找到任何资料去验证,也不能亲自前往实地去测量,不管你有多理性,都不可能通过逻辑评价我刚刚的判断是对是错。但假如我向你讲述自己填报高考志愿的故事,讲到“考分达不到一本线”,又表示自己“因爱好文学而放弃了北大医学院的临床志愿”,你会立即认为我“前言不搭后语”。显然,我没去北大学医,与所宣称的“文学爱好”没有关联,主要原因其实是考分不够高。④由此可见,方法一讲事实,方法二讲逻辑,两者的适用范围各自不同,“理性评判”也有其局限之处。某畅销书作家曾公开表示理论推导实际没什么用,理由是2000年美国邀请几百名军事分析专家和软件专家,建立了一个复杂、强大的军事推演模型“千年挑战”,然后请一位有丰富实地作战经验的军官与使用该模型的专家们进行模拟对战,结果专家们输给了军官。如今许多人喜欢讽刺专家教授,理由和这位畅销书作家相似。当专家们试图用逻辑自洽的方式来证实自己的判断时,老百姓已经在用事实反驳他们了。显然,在上述案例中,普通民众不可能去深入研究模型中各种方程是否合理,他们只会关心事实上的结果,即到底谁打赢了战争。也就是说,在方法二无法实施的情况下,人们就会用方法一来评价判断。⑤那么,万一没有可测量的事实,人们应该怎么办?一个国家几十年没有经历大规模军事冲突而无法获取相关信息,该国的军队参谋人员也仍然需要战战兢兢地进行各种模拟和假定。你能说他们不该这么做吗?难道非要为了验证某个模型而发动真实的战争?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既然没有充足的事实信息来评价模型中的判断是否正确,专家们只好使用历史上已经存在的数据来开展工作。专家们觉得,虽然没有近期的事实作为依据,但至少要先保证模型在逻辑上没有问题。同行们怎么认定这个模型的好坏呢?无非也是看模型的逻辑是否讲得通,推断的结果是否符合之前对历史数据的分析。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专业人员也只能用方法二来评价判断。⑥因此,我们在评价某个判断时,往往是先寻求可利用的方法。方法一用不上就试着用方法二,方法二用不上就试着用方法一。两种方法都用不上怎么办?许多人就此化身为撒泼耍赖的吵架高手:你跟我摆事实,我就跟你讲道德;你跟我讲道德,我跟你论老子;你跟我论老子,我跟你装孙子。⑦有学者悲观地认为,其实人类一直以来都知道,人是一种缺乏耐性、容易激动和发怒的动物,理性根本不足以引起人类的重视。但我依然要表明自己的立场: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理性。虽然理性并不是万能的,但正如古希腊先哲们所说的那样,人类是唯一有能力进行逻辑推断的物种。在现今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如果理性不可靠,那么我们还能靠什么?无论如何,爱智求真之路,感觉上总会让我们离愚昧的困境远一些,离幸福的未来近一些。(有删改)(1)按照第②段心理学理论,以下属于“通信”能力不足的一项是AA.判断《红楼梦》原著有四十回,并说加上高鹗续写部分共八十回。B.判断《红楼梦》主要人物个性鲜明,并说宝黛钗性格具有复杂性。C.判断《红楼梦》以贾府兴衰为主线,并说小说注重描写家庭琐事中的细节。D.判断《红楼梦》是现实主义作品,并说对太虚幻境的描写有浪漫主义色彩。(2)第③段中的“前言不搭后语”是指。(3)第⑤段画线句的推断是如何成立的?请根据第②﹣⑤段内容分析。(4)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一致的一项是BA.追求理性意味着不以身份论高下,坚持实事求是。B.追求理性意味着提升逻辑推断力,坚持爱智求真。C.如果拥有理性,我们就会优先选用方法2来评判。D.如果拥有理性,我们就能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5)有学生认为,掌握评价判断的方法一就足够了,理由是普通人平时很少用到逻辑,而且作者提倡理性,本来就只是对专业研究人员提出的要求。对此,你是否认同?根据文意,结合生活或语文学习中的例子,谈谈你的看法。【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中词语意思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中词语意思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找出每段中心句,然后概括作答即可。(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找到文本观点,然后选出最佳答案。(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中相关内容,根据提干要求进行合理的分析。【解答】(1)A.是经验上的标准,不符合客观的事实,属于“通信”能力不足.B.是逻辑上的标准,主要人物个性鲜明并不能推断出宝黛钗性格具有复杂性,逻辑不自洽,属于“连贯”能力不足。C.是逻辑上的标准,《红楼梦》以贾府兴衰为主线,并不能推断出小说注重描写家庭琐事中的细节,逻辑不自洽,属于“连贯”能力不足。D.是逻辑上的标准,《红楼梦》是现实主义作品,与对太虚幻境的描写有浪漫主义色彩之间没有必然因果关系,逻辑不自洽,属于“连贯”能力不足。故选A。(2)结合“假如我向你讲述自己填报高考志愿的故事,讲到‘考分达不到一本线’,又表示自己‘因爱好文学而放弃了北大医学院的临床志愿’,你会立即认为我‘前言不搭后语’”可知,“前言”指的是“因爱好文学”,即对没去北大学医原因的表述;“后语”指的是“放弃了北大医学院的临床志愿”,即“没去北大学医。我没去北大学医,与所宣称的“文学爱好”没有关联,主要原因其实是考分不够高,这是一种表述上的前后自相矛盾,属于逻辑不自洽。(3)首先前文第二段“我们评价一个判断,有两种合理的方法:第一种是用经验上的标准,即在现实中它是否符合客观的事实;第二种是用逻辑上的标准,即在理论推导中它是否自相矛盾”明确评价判断的两种合理方法,即“用经验标准”“用逻辑标准”(或“讲事实”“讲逻辑”);第五段,“万一没有可测量的事实,人们应该怎么办?”通过限定条件“没有可测量的事实”(或“不了解相关事实信息”/“不具备相关现实经验”),排除了根据既有现实信息评价判断的可能性;“一个国家几十年没有经历大规模军事冲突而无法获取相关信息,该国的军队参谋人员也仍然需要战战兢兢地进行各种模拟和假定。你能说他们不该这么做吗?难道非要为了验证某个模型而发动真实的战争?这显然是不合理的”通过关于战争数据获取的伦理追问,排除了通过实践操作来获取充足事实信息的可能性;“既然没有充足的事实信息来评价模型中的判断是否正确,专家们只好使用历史上已经存在的数据来开展工作”由此推出结论:在无法获取充足事实信息的情况下,专业人员只能用逻辑标准来评价判断。(4)A.“追求理性意味着……坚持实事求是”错,“坚持实事求是”强调用经验上的标准,即在现实中它是否符合客观的事实,而“追求理性”是用逻辑上的标准。二者性质不同。C.“如果拥有理性,我们就会优先选用方法2来评判”错,原文第六段“我们在评价某个判断时,往往是先寻求可利用的方法。方法一用不上就试着用方法二,方法二用不上就试着用方法一”可知,优先选用什么方法主要取决于是否可利用。D.“如果拥有理性,我们就能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说法绝对,原文最后一段是说“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理性”。故选B。(5)题目是有学生认为,掌握评价判断的方法一就足够了,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理由,理由一“普通人平时很少用到逻辑”,理由二“作者提倡理性,本来就只是对专业研究人员提出的要求”。针对以上理由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这是一种探究性题目,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从“认同”和“比认同”两个角度作出自己选择和判断,再结合文本和现实生活作出分析。如针对理由一“普通人平时很少用到逻辑”:“不认同”的理由有:“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理性”“在现今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如果理性不可靠,那么我们还能靠什么?”“无论如何,爱智求真之路,感觉上总会让我们离愚昧的困境远一些,离幸福的未来近一些”说明普通人也经常需要运用逻辑评价判断,从而突破认知盲区、提升评判力。只是对逻辑的运用不及专业人员那么频繁,但依然是需要该项能力的,它有助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认同”的理由有:“当专家们试图用逻辑自洽的方式来证实自己的判断时,老百姓已经在用事实反驳他们了”“普通民众不可能去深入研究模型中各种方程是否合理,他们只会关心事实上的结果”可见,普通人日常生活中一般只需要借助事实经验就可以作出判断,而专业性强的领域由专业人员去评判。如针对理由二“作者提倡理性,本来就只是对专业研究人员提出的要求”:“不认同”的理由有:“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理性。虽然理性并不是万能的,但正如古希腊先哲们所说的那样,人类是唯一有能力进行逻辑推断的物种。在现今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如果理性不可靠,那么我们还能靠什么?无论如何,爱智求真之路,感觉上总会让我们离愚昧的困境远一些,离幸福的未来近一些”人类整体上都具有逻辑推断力,而这也是人类的优势,拥有它我们能够离愚昧的困境远一些,离幸福的未来近一些。可见,作者对所有人都倡导理性。“认同”的理由有:“普通民众不可能去深入研究模型中各种方程是否合理”“在方法二无法实施的情况下,人们就会用方法一来评价判断”“如果不知道这宝塔的实际高度,无法找到任何资料去验证,也不能亲自前往实地去测量,不管你有多理性,都不可能通过逻辑评价我刚刚的判断是对是错”普通民众不可能去深入研究各种复杂的逻辑推理是否合理,当运用两种标准评价的结果出现矛盾时,事实标准更有现实说服力。可见,作者没有苛求所有人都运用方法二,而对普通人来说,重视事实结果、讲求实践经验的做法更符合现实需求……答案:(1)A(2)对没去北大学医原因的表述前后自相矛盾/逻辑不自洽/缺乏逻辑一致性(3)在明确评价判断的两种合理方法,即“用经验标准”“用逻辑标准”/“讲事实”“讲逻辑”后;通过限定条件“没有可测量的事实”/“不了解相关事实信息”/“不具备相关现实经验”,排除了根据既有现实信息评价判断的可能性;又通过关于战争数据获取的伦理追问,排除了通过实践操作来获取充足事实信息的可能性,由此推出结论:在无法获取充足事实信息的情况下,专业人员只能用逻辑标准来评价判断。(4)B(5)①对理由二的看法“不认同”的角度:①作者对所有人都倡导理性。②在作者看来,人类整体上都具有逻辑推断力,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特点,需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如作者所说,追求理性、爱智求真能让我们获取进步和幸福/现今社会充满不确定性,普通人更难获取充足的事实信息,需要重视理性,依靠逻辑来尽量避免陷入愚昧的困境……“认同”的角度:①作者没有苛求所有人都运用方法二,如文中所说,普通民众不可能去深入研究各种复杂的逻辑推理是否合理②当运用两种标准评价的结果出现矛盾时,事实标准更有现实说服力③探究和应对未知是专业人员的职业需要,对普通人来说,重视事实结果、讲求实践经验的做法更符合现实需求……②对理由一的看法“不认同”的角度:①普通人也经常需要运用逻辑评价判断/虽然对逻辑的运用不及专业人员那么频繁,但依然是需要该项能力的②掌握逻辑标准对普通人突破认知盲区、提升评判力大有好处,有助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③结合生活或语文学习中的例子分析论证。示例1:例如互联网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收到大量难以现场验证的消息,运用逻辑检验它是否存在偷换概念、强加因果等问题,可以有效地甄别信息,降低受骗的风险。示例2:例如分析《拿来主义》中隐含的推理,把握其通过否定“闭关主义”等错误做法来证明“拿来主义”的写作思路,更能认识到“只有自己去拿”这一判断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正确性。可见懂得逻辑对日常阅读理解很有用。“认同”的角度:①普通人日常需要评价的各类判断相对简单,借助事实经验已经足以应对/运用逻辑需要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难度太高了/遇到自己用事实经验无法评价的复杂判断,可以求助专业人员……②结合生活或语文学习中的例子分析论证。【点评】选择题干扰项设置常见错误类型:1.扩大范围。2.偷换概念。3.无中生有。4.已然未然混为一谈。5.强加因果。6.答非所问。7.相互矛盾。8.张冠李戴。(二)(15分)5.(15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甲文】锦书谁寄来向迅①父亲曾给我写过许多信。②那些信寄自乌鲁木齐,贵州某县,或者别的什么地方。我据此知道父亲正在哪里谋生。每每有他的信被邮差送来,我都会怀着隐秘的喜悦,躲到无人打扰的角落,逐字逐句地读。③父亲在字里行间流露出陌生的一面。这个父亲,就像是换了一副嗓子,换了一副面孔,和颜悦色地说了许多平日里听不到的话,甚至还有点啰唆——在他嘘寒问暖的时候。而且每封信的开头,他总是模仿古人的笔调:吾儿向迅,近来可好?读着这样的句子,总觉得怪怪的,令我忍俊不禁。④实际上,父亲识字不多,信中因此时不时地蹦出一个错字、别字,乃至他自己造出来的字。但我都会毫无障碍地认出它们,并准确领会他要表达的意思。只是,我那时从未设身处地地想过一个问题:他提笔给远方的儿子写信之前,是否有过片刻的犹疑?⑤我想象父亲给我写信时的样子:夏日无聊的午后,或是春雨霏霏的凉夜,父亲在外省临时的寄居之所左顾右盼,确定房间再无他人,于是鼓起勇气,快速地从枕头下翻找出页面边缘卷曲的笔记簿和圆珠笔,然后正襟危坐于床沿,把笔记簿摊开在沾着泥浆的双膝上,深吸一口气,开始捉笔写信。⑥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对父亲而言,要把那些散落于记忆深处、已经爬满青苔的汉字搬到信纸上,就跟在老家没有门窗的羊圈里摸黑逮羊一样困难。他需要凭借顽强的毅力,才能把那些奔跑跳跃在无尽黑暗中的汉字一个个捕捉到,再使用一根无形的绳子把它们穿连在一起,费力地赶上坑坑洼洼的道路。⑦终于写完了,父亲抬起头舒了一口气,再俯下身子,把信从头至尾默读一遍,最后庄重落款——“父亲某年某月某日”。⑧搁下笔,他在信纸里侧折出一道痕迹,把它们小心翼翼地从笔记簿上裁下,举到胸前,拢起嘴唇吹了吹,然后把它们工整地对折好,揣进上衣衣兜,并用手轻轻地压了压。⑨当天下午或次日早晨,父亲搭乘摩托车或卡车从喧嚣的工地出发,翻越一座座山冈和绵延不绝的山丘、庄稼地,最终到达镇上的邮局,购买信封和邮票,装好信,写下收件地址,郑重地投进邮筒。——收到信时,我仿佛还能触摸到父亲的双手留在信封上的余温,他落在信纸上的目光,还有他火焰般明亮的寂寞。⑩我自然也会给父亲回信。但很多时候,他都会特地在信末嘱咐,不必回信。因为他所从事的工作流动性强,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收件地址。“你寄给我了,我也收不到。”父亲说。但不管怎样,几年下来,我攒下了一摞父亲写给我的信。⑪我所熟悉的那位父亲,是一个出了名的暴脾气,不如意的生活让他极少表现出父亲应该具备的耐心。而在信中,父亲真的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在他朴实无华的措辞中,我不仅充分感受到了他发自肺腑的关心与爱意,还感受到了他作为一位父亲的无奈与悲哀,我甚至还隐约感受到了他为试图敞开心扉与我沟通而做出的巨大努力。⑫信中的父亲与现实生活中的父亲,恰如地球的南北两极,也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父亲、立体的父亲。这个父亲,有幸被我看见了,读到了,感受到了。⑬我曾把父亲写给我的那一摞信件视为珍稀之物。⑭正是在湘江之滨,我开始书写父亲,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男人。同时也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某一日,我怀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把父亲写给我的那些信件和其他一些比较私密的信件,悉数销毁,把它们撕成碎片,扔进了垃圾桶。冷静下来,我才后悔莫及。⑮一年之后,那摞信件的重要性显示出来。那年夏天,父亲因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任我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父亲写给我的只言片语。如果那些信件还被我完好无损地保存着,那么我们就可以在阅读每一封信的时候感受到一个真实的父亲。否则,就只能通过回忆了。⑯而这,也是我这几年不停书写父亲的原因。我担心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对父亲的记忆会越来越模糊。我要通过书写的方式,让父亲活着,让他逐渐模糊的形象重新变得清晰起来。⑰这是我理解父亲的方式,也是我怀念父亲的方式。【乙文】《与父亲书》后记向迅①五年前,收到上一本散文集样书之时,我们还幸运地拥有父亲。②如今,他的墓地早已褪尽颜色,春夏芳草萋萋,秋冬一派萧索。物是人非之感,不是一声叹息就能安抚。③“与父亲书”,顾名思义,写给父亲的书,献给父亲的书。父亲是那个特定的读者。我们完全可以把这本书看成是一封写给父亲的长信。在这封可能永远也不会结束的长信中,我试图与父亲进行一番马拉松式的长谈。像亲密无间的父子那样。像有过命之交而又惺惺相惜的兄弟那样。④这,便是推动我创作《与父亲书》的力量。(有删改)(1)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体现了作者巧妙的构思,请加以赏析。(2)以下是第⑬段画横线部分的原文和对照版,请辨析它们在表达效果上的同异。原文:我把它们放在随身携带的行李箱里。它们陪着我挤公交,搭乘长途巴士,乘坐绿皮火车。我把它们从江汉平原带到珠江三角洲,又从珠江三角洲带到湘江之滨。对照版:我把它们放在随身携带的行李箱里,挤公交,搭乘长途巴士,乘坐绿皮火车,从江汉平原带到珠江三角洲,又从珠江三角洲带到湘江之滨。(3)回忆性散文常借“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对往事的不同视角,表现出认识和情感的变化,请以第③④段两处画线句为例加以分析。(4)甲文《锦书谁寄来》是散文集《与父亲书》的序言;该书作者打算补充乙文作为后记,要在“为父亲而写作”“家书寄远人”中选择其一作为后记的标题。假如你是这本书的编辑,会推荐他选用哪个?请说明理由。【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中画线句子的赏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句子的含义,结合题干的提示进行赏析。(2)本题考查学生对画线句子表达效果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句子,根据提示进行比较和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画线句体现出的情感变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画线的句子,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后记标题的选择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和选择。【解答】(1)前文“对父亲而言,要把那些散落于记忆深处、已经爬满青苔的汉字搬到信纸上,就跟在老家没有门窗的羊圈里摸黑逮羊一样困难”把父亲写信比作摸黑逮羊。说那些汉字是“奔跑跳跃在无尽黑暗中”,父亲写信就如同“使用一根无形的绳子把它们穿连在一起”,最后“费力地赶上坑坑洼洼的道路”,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写识字不多的父亲写信的过程,其绞尽脑汁组织语言的情景如同摸黑逮羊一样。这种比喻句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语言风格淳朴自然,父亲的形象也真实可感,蕴含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情感。(2)首先找到相同之处,两段文字中,“挤公交,搭乘长途巴士,乘坐绿皮火车”“从江汉平原带到珠江三角洲,又从珠江三角洲带到湘江之滨”表达相同,都是用整句表达,结构整齐一致,“我”带着书信辗转各地,有利于表达“我”对父亲来信的珍视。不同之处,对照版中,“我……”以“我”为主语,后句承前省略主语“我”,这样“我”就一贯到底,突出“我”奔波搬家的行为过程。原文中,“我把它们……”“它们陪着我……”“我把它们……”,可见“我”“它们”这样的主语是交错出现、变换使用的,主语的变化,带来情感的双向互动,更能突显父子之间的感情交流。从标点使用看,原文中有两处使用“句号”,对比一逗到底的标点,语气更显舒缓,也更能让读者品味书信传达的父爱,以及“我”从中得到的情感慰藉。(3)“读着这样的句子,总觉得怪怪的,令我忍俊不禁”,这是从多年前的“我”的视角,写“我”读信时的感受,结合前文“父亲在字里行间流露出陌生的一面。这个父亲,就像是换了一副嗓子,换了一副面孔,和颜悦色地说了许多平日里听不到的话,甚至还有点啰唆——在他嘘寒问暖的时候。而且每封信的开头,他总是模仿古人的笔调:吾儿向迅,近来可好?”可知,表现“我”阅读父亲书信时的陌生感、诧异,在这些感受背后更有一种隐隐的喜悦感。“只是,我那时从未设身处地地想过一个问题:他提笔给远方的儿子写信之前,是否有过片刻的犹疑?”这是从多年后的“我”的视角,在审视、反思过往父子间的隔膜,结合前文“实际上,父亲识字不多,信中因此时不时地蹦出一个错字、别字,乃至他自己造出来的字。但我都会毫无障碍地认出它们,并准确领会他要表达的意思”可知,这是作为儿子的“我”体悟到父亲试图与我沟通做出的巨大努力,表达对当年未曾设身处地理解父亲的后悔和愧疚。(4)这是一种探究题,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首先从“为父亲而写作”“家书寄远人”中明确推荐选用的标题,然后结合文本分析说明理由。思考角度:①文本角度:与文本内容、形式的匹配度,语言特点的表现力,内涵意蕴的丰厚度等。②情境角度:整本书的统一定位,序言和后记的关联,读者审美预期等。如果推荐“家书寄远人”,从内容和情感看,结合《与父亲书》后记中“我们完全可以把这本书看成是一封写给父亲的长信。在这封可能永远也不会结束的长信中,我试图与父亲进行一番马拉松式的长谈”可知,该标题能贴切地传达其中复杂的情思;从语言风格看,“家书寄远人”更具有文学性,诗意而含蓄,后记的语言风格更协调;从结构看,序言标题是“锦书谁寄来”,以“家书寄远人”为题与序言标题形成呼应,使情感表达更深沉。如果推荐“为父亲而写作”,从内容和风格看,“这是我理解父亲的方式,也是我怀念父亲的方式”“‘与父亲书’,顾名思义,写给父亲的书,献给父亲的书”序言和后记表达主题语言直白、朴实,以“为父亲而写作”为题在写作内容和风格上更吻合;从塑造形象看,本文写作对象是父亲,是一位朴素的形象,“为父亲而写作”这一标题与父亲的形象更匹配;书名是《与父亲书》简单而庄重,“为父亲而写作”这一标题与书名语言风格一致,增添了追忆性散文的厚重感。答案:(1)画线句是对写信如摸黑逮羊这一比喻展开的进一步想象,“奔跑跳跃”“用绳子穿”“赶上坑洼道路”等描写,将父亲绞尽脑汁组织语言写信的情景与费力逮羊的过程一一对应,将难以描摹的无形感受变得具象可感,符合父亲农民工的身份和质朴而顽强生活的形象,写信过程的艰辛更体现出父亲对我的关爱。(2)相同:都用整齐的句式突出“我”带着书信辗转各地,一直形影不离,更表现出对信件的珍视。不同:对照版以“我”为主语,一句到底,突出“我”奔波搬家的行为过程。原文中书信人格化地“陪着我”,主语“我”“它们”交错回环地出现,使情感从单向注入变为双向互动,突出“我”与书信的相依相伴;断句的处理使节奏更加舒缓,更能体现“我”反复品味书信传递的父爱而获取的深沉情感慰藉。(3)前者从多年前的“我”的视角,记录读信时的直观感受,关注父亲与日常不同的语言表达,既体现对信件背后陌生慈父形象的诧异,也表现出当年的自己感受到出人意表的父爱时隐秘的喜悦。后者从多年后的“我”的视角,审视、反思过往父子间的隔膜,体悟到父亲试图与我沟通做出的巨大努力,表达对当年未曾设身处地理解父亲的后悔和愧疚。(4)示例一:推荐“家书寄远人”。作者在后记中交代了这本书可以看成是写给父亲的长信,并想以此和远在另一个世界的他进行超越一般父子关系的长谈,该标题能贴切地传达其中复杂的情思;相比“为父亲而写作”的直白,该标题更加含蓄委婉,更富有诗意,也和后记的语言风格更协调;还能和序言标题“锦书谁寄来”形成巧妙的呼应,既增添了形式上的美感,又暗含着父子双方远隔时空互寄遥思的深沉情感,奠定整本书的抒情基调,更能打动读者。示例二:推荐“为父亲而写作”。序言和后记中,作者清晰直白地向读者介绍了写书的目的是为了理解和怀念父亲,以此为题,契合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作为写给父亲的信,“家书寄远人”主题内容不够显豁,本标题更容易被理解,朴素的标题和父亲的形象更匹配;这一标题还和书名《与父亲书》在语言形式上保持风格的一致,简单而庄重,增添了追忆的厚重感。【点评】赏析画线句答题模式:1.点手法。2.巧分析。3.明效果。(三)(8分)6.(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夜过瓜洲①〔清〕袁枚霜雁一声语,烟江两岸秋。芦花三十里,吹雪满船头。我欲乘潮去,孤帆夜不收。苍茫云树外,明月出瓜洲。【注】①夜过瓜洲:1759年作者赴扬州访友,途经瓜洲时写了这首诗。(1)依据题材,本诗可归入的一项类别是DA.咏物类B.送别类C.感遇类D.行旅类(2)以下对本诗的写景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CA.写景角度先从高到低,再从低到高。B.远景近景层次井然,衔接巧妙自如。C.视觉和听觉多感官结合,意在以静衬响。D.有现实之景,也有联想之景,虚实相生。(3)这首诗是否适合选入《悲秋诗集》?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意象和内容的能力,应结合诗句分析作答。(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及艺术手法的能力,应结合诗句从语言、手法和内容情感等角度具体分析作答。(3)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意境情感的能力。读懂诗歌大意,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解答】(1)由题目“夜过瓜洲”可知,这是一首羁旅诗作,由“霜雁”“烟江”“船”“孤帆”等意象可知,本诗表达一种羁旅途中的孤独感和漂泊感。故应属于“行旅类”类题材。故选D。(2)C.“以静衬响”错,本诗以静景描写为主,雁叫声是以动衬静。故选C。(3)首联“霜雁一声语,烟江两岸秋”,“一声语”写的是声音,“两岸秋”写的是视觉景色,视听结合,勾勒出一幅空旷苍茫的景象,使得画面立体可感。颔联“芦花三十里,吹雪满船头”描写沿岸芦花飞絮犹如漫天飞雪,空蒙而又灵动,“三十里”为想象之景,写出了秋的空旷苍茫,画面辽阔,意境宏阔。颈联“我欲乘潮去,孤帆夜不收”,虽“孤帆”略显孤独,但写出了乘舟而去潇洒自由之态;尾联“苍茫云树外,明月出瓜洲”,“苍茫”天地间本显寂寥,“明月出”,“出”字阔开意境,写出了明月映照之下的明朗感受,拓宽了诗歌的意境。由此可见,整首诗虽描绘秋景,感秋而不悲秋,不适合收入《悲秋诗集》。答案:(1)D(2)C(3)首联“一声语”“两岸秋”勾勒出一幅空旷苍茫的景象,略显寂寥。但作者并没有沉浸于此,颔联将沿岸芦花飞絮想作飘散船头的漫天飞雪,空蒙而又灵动,使原本孤寂的行程平添新奇的感受;颈联转向对诗人内心和行为的描写,“乘潮去”“夜不收”不仅没有流露丝毫悲伤,反而在快行的轻舟上展现出诗人乘兴而行的洒脱姿态;尾联明月当空映照,一个“出”字将先前的孤寂感一扫而尽,画面一下子开阔明朗起来。整首诗感秋而不悲秋,不适合收入《悲秋诗集》。【点评】如何鉴赏诗歌:(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三)关注注释隐含意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四)关注意象寄托意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四)(19分)7.(19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①王朴,东平人也。少举进士,为校书郎,依汉枢密使杨邠。邠与王章、史弘肇等有隙,朴见汉兴日浅,隐帝①年少孱弱,任用小人,而邠为大臣,与将相交恶,知其必乱,乃去邠东归。后李业等教隐帝诛权臣,邠与章、弘肇皆见杀,三家之客多及,而朴以故独免。②世宗②即位,授比部郎中。是时,世宗锐意征伐,已挠群议,亲败刘旻于高平,归而益治兵,慨然有平一天下之志。数顾大臣问治道,而当时文士皆不欲上急于用武,以谓平定僭乱,在修文德以为先,惟朴言用兵之略,献《平边策》。世宗雅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遂决意用之。显德三年,征淮,以朴为东京副留守。还,拜户部侍郎,迁枢密使。③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世宗征淮,朴留京师,广新城,通道路,壮伟宏阔,今京师之制,多其所规为。其所作乐,至今用之不可变。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至言诸国兴灭次第云:“淮南可最先取,并③必死之寇,最后亡。”其后宋兴,平定四方,惟并独后服,皆如朴言。④六年春,世宗遣朴行视汴口过故相李穀第疾作仆于坐上,舁④归而卒,年五十四。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赠侍中。⑤呜呼!作器者,无良材而有良匠;治国者,无能臣而有能君。盖材待匠而成,臣待君而用。王朴之材,诚可谓能矣。不遇世宗,何所施哉?世宗之时,外事征伐,内修制度,所用者五代之士也,岂皆愚怯于晋、汉,而材智于周哉?惟知所用尔。(节选自《新五代史•周臣传》)【注】①隐帝:指后汉末代皇帝刘承祐。②世宗:指后周皇帝柴荣。③并:并州。④舁:抬。(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①邠与王章、史弘肇等有隙嫌怨②当时无敢难者责难(2)结合文意,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①已挠群议BA.搅动B.阻止C.困扰D.屈服②然人亦莫能加也CA.欺凌B.惩罚C.超过D.帮助(3)把第②段画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世宗雅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4)第④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世宗遣朴行视汴口过故相李穀第疾作仆于坐上(5)文中多次提及王朴的用兵策略,其中第②段突出他在治道上有别于一般文士的见解,第③段则进一步强调他在军事谋划上的远见卓识。(6)关于王朴去邠东归的原因,《旧五代史》的记载是“是时汉室浸乱,大臣交恶,朴度其必危”。本文第①段对此的表述有所不同,请联系第⑤段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实词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推断出其意义。(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实词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推断出其意义。(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对称结构等等,还可以利用词语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来判断。最重要的是抓住句子的主语,梳理出事件的来龙去脉。(5)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原题所问找到答题区间并对答题区间进行分析与归纳,最终概括出答案。【解答】(1)①隙:嫌怨。译文:杨邠和王章、史弘肇等人有嫌怨。②难:责难。译文:当时没有谁敢责难的。(2)①挠:阻止。译文:阻止(或排除)众议。故选:B。②加:超过。译文:然而也没有谁能超过他。故选:C。(3)“雅”,平素,一向;“知”,了解;“及”,等到;“伟然”,卓异超群;“以为”,认为;“引”,招来;“计议”,商议。译文:世宗平素就了解王朴,等到看到他的议论卓异超群,更加认为他是奇才,召他来商议天下大事,意见没有不合心意的。(4)划线句的意思是:周世宗派王朴巡视汴河口,(他)到前任宰相李穀的府第拜访,疾病发作,倒在座位上。“世宗遣朴行视汴口”是兼语句,“朴”是“王朴”,既作“遣”的宾语,又作“行视”的主语,“汴口”是“行视”的宾语,后面断开;“故相李穀第”是偏正短语,中心词是“第”,作“过”的宾语,后面断开;“疾作”是主谓句,主语是“疾”,谓语是“作”,而“仆”的主语应是“王朴”,主语不一致,要断开,所以“仆”前断开。故正确的停顿是:世宗遣朴行视汴口/过故相李穀第/疾作/仆于坐上(5)由第②段“世宗……数顾大臣问治道……”可知,世宗询问“治道”,大臣和王朴分别做出回答,大臣认为“皆不欲上急于用武,以谓平定僭乱,在修文德以为先”,只有王朴“言用兵之略”,这些内容突出王朴在“治道”上与一般文士的不同见解。由第③段“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至言诸国兴灭次第云:‘淮南可最先取,并必死之寇,最后亡。’其后宋兴,平定四方,惟并独后服,皆如朴言”可知,他上奏的用兵方略,并非针对一时,他所说的各国灭亡的次序之后也一一应验,由此可以看出他在军事谋划上的“远见卓识”。(6)由题干“《旧五代史》的记载是‘是时汉室浸乱,大臣交恶,朴度其必危’”可知,王朴去邠东归是因为他看到汉室的混乱以及大臣之间的“交恶”,所以“朴度其必危”而去邠东归表现出他能够洞察时局及时避害的特点。由第一段“朴见汉兴日浅,隐帝年少孱弱,任用小人,而邠为大臣,与将相交恶,知其必乱,乃去邠东归”可知,王朴根据后汉“任用小人”“为大臣,与将相交恶”等情形而判断“其必乱”,所以“去邠东归”,王朴的这一做法说明后汉的这种情形是因为统治者任用小人所致;由最后第⑤段“盖材待匠而成,臣待君而用”可知,作者认为良材要有良匠才能成器具,能臣有了能君才能发挥作用,这说明人才的机遇和国家的治乱都与君王有关,这是第一段王朴去邠东归的原因形成呼应,也是作者由上文而得出的王朝兴衰的规律性认知。答案:(1)①嫌怨②责难(2)①B②C(3)世宗平素就了解王朴,等到看到他的议论卓异超群,更加认为他是奇才,召他来商议天下大事,意见没有不合心意的。(4)世宗遣朴行视汴口/过故相李穀第/疾作/仆于坐上(5)①治道②远见卓识(6)《旧五代史》以“度其必危”表现出王朴的洞察时局全身避害;本文第①段则以“知其必乱”强调王朴对国家兴乱的准确预判,更突出后汉政权群臣交恶、朝纲混乱的局面是由于统治者任用小人所致,与第⑤段人才之际遇、国家之治乱全在君王用人之道的议论相呼应,表现作者对王朝兴衰胜败的历史规律性认识。参考译文:王朴,东平人。年轻时考中进士。担任校书郎,依附于汉枢密使杨邠。杨邠和王章、史弘肇等人有嫌怨。王朴见后汉建立的时间较短,后汉隐帝年少软弱,任用小人,而杨邠作为大臣,和将相的关系不和睦,料知他一定会作乱,于是离开杨邠向东回到家乡。后来李业等人教唆汉隐帝诛杀权臣,。杨邠和王章、史弘肇都被杀掉,三家的宾客多数被杀,王朴因早已离开而幸免。世宗即帝位,升王朴为比部郎中。这个时候,周世宗征伐意志坚决,排除众议后,亲自在高平打败了刘旻,回来后更加治理军队,慷慨豪迈,俨然有扫平统一天下的志向。多次看望大臣询问治国之道,而当时的文士都不建议皇帝急于用兵,认为平定叛乱,应该把修整文德放在前面考虑。只有王朴等人说起用兵的策略,献上《平边策》。世宗平素就了解王朴,等到看到他的议论卓异超群,更加认为他是奇才,召他来商议天下大事,意见没有不合心意的。于是决心采用他的建议。显德三年,征讨淮河地区,任命王朴为东京副留守。回师后,加封他为户部侍郎,升枢密使。王朴的性格刚强果断,世宗又很相信他,凡是他所做的,当时没有人敢责难,然而人们也没有比他强的地方。世宗进兵淮南,王朴留守京城,扩建新城,修筑道路,壮伟宏阔,现在京城的规模,大多是他规划修建的。他作的乐曲,到今天仍然被人们采用而没有改变。他上书讲的用兵策略,并不是一时的策略。谈到对各国先后消灭的次第时,他说:“淮南可以最先攻取,并州的敌人是决心要抵抗的,最后才去灭亡它。”后来宋朝兴起,平定四方,只有并州是最后平定的,都像王朴所说。第六年春,世宗派王朴到汴口去巡视,(他)到前任宰相李穀的府第拜访,疾病发作,倒在座位上,用车送归后就死了,享年五十四岁。世宗亲临他的丧事,用玉钺叩地,大哭了四次。赐封他侍中。唉!做器具的人,没有良材但是有良匠;治国的人,没有能臣但定有能君。良材要有良匠才能成器具,能臣有了能君才能发挥作用。王朴的才能可以说是非常贤能了。如果没有遇到世宗,如何能施展出来?世宗的时候,对外用兵,攻取战胜;内修制度,他所用的都是五代的士人,难道他们在后晋后汉时期都愚昧胆怯,到了后周就变得聪明有才智了?这只是因为周世宗知人善任而发挥了这些人的作用。【点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五)(12分)8.(12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上高县学①记〔宋〕苏辙①古者以学为政,择其乡闾之俊,而纳之胶庠②,示之以《诗》《书》《礼》《乐》,揉而熟之,既成使归,更相告语,以及其父子兄弟。故三代之间,养老,飨宾,听讼,无不由学。习其耳目,而和其志气,是以其政不烦,其刑不渎,而民之化之也速。②然考其行事,非独于学然也,郊社祖庙,山川五祀,凡礼乐之事,皆所以为政而教民不犯者□。故其称曰:“政者,君之所以藏身。③”盖古之君子,正颜色,动容貌,出辞气,从容礼乐之间,未尝以力加其民。民观而化之,以不逆其上,其所以藏身之固如此。至于后世不然,废礼而任法,以鞭朴刀锯力胜其下。有一不顺,常以身较之。民于是始悍然不服,而上之人亲受其病,而古之所以藏身之术亡矣。……③上高,筠之小邑,介于山林之间。民不知学,而县亦无学以诏民。县令李君怀道始至,思所以导民,乃谋建学宫。县人知其令之将教之也,亦相帅出力以缮其事,不逾年而学以具。奠享有堂,讲劝有位,退习有斋,膳浴有舍。邑人执经而至者数十百人。于是李君之政不苛而民肃,赋役狱讼不诿其府。李君喜学之成而乐民之不犯,知其为学之力也,求记其事,告后以不废。予亦嘉李君之为邑有古之道,其所以得于民者,非复世俗之吏也。故为书其实,且以志上高有学之始。(有删节)【注】①县学:旧时各县供生员读书的学校,规模视各县情况而定,有的仅于孔庙处设一讲堂,有的另造校舍,配备食宿设施,有的在校内专门修建了祭祀孔子的殿堂等,部分还设有亭、台等游艺场所。②胶庠:指学校。③政者,君之所以藏身:言上位者施政于外,人止见其政,不见其人。(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CA.耳B.矣C.也D.焉(2)如要在第②段末尾补充一则古人事例,以下最合适的一项是BA.子路治理蒲邑,忠信宽厚且明察果断,被孔子赞誉的故事B.子游为武城宰,遵从孔子的教诲,以弦歌教化百姓的故事C.庄子拒为楚相,倡导无为,不丧己于物、失性于俗的故事D.孟子周游列国,劝说君王以民为本、行王道施仁政的故事(3)根据第③段及注释信息,为“文化中国地方志”丛书梳理并具体记录上高县学始建情况,完成下表(用自己的话填写)。上高县学始建情况始建时间北宋元丰年间办学起因①县令李怀道为教化民众而建建筑设施②祭祀孔子的殿堂、授课讲堂、自习斋室及食堂浴室等修建完备③就学人数/生员规模数十人或至百人(4)综观全文,结合以下材料,分析苏辙批评世俗之吏“废礼而任法”的原因。“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乡土中国•礼治秩序》)【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思,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虚词。(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由题干可知,首先要把握第二段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四个选项。(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到第③段及注释中筛选相关信息,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4)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忌脱离文本,自己发挥。【解答】(1)“皆所以为政而教民不犯者”句意“都可以是当政拿来教育百姓的(方式)”。这是“皆……者也”的判断句,所以句末填写“也”。A.“耳”,表示限制,相当于“而已”、“罢了”;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B.“矣”,用在句末,跟“了”相同。C.“也”,表句中停顿,句末表示判断或解释的语气。D.“焉”,用于句尾,表示感叹、疑问,相当于“呢”、“啊”。故选:C。(2)由“郊社祖庙,山川五祀,凡礼乐之事,皆所以为政而教民不犯者”“从容礼乐之间,未尝以力加其民。民观而化之”可知,第二段是说用礼乐教化百姓。A.是说当政者“忠信宽厚且明察果断”,不是用“礼乐”教化百姓。B.是说子游用“弦歌教化百姓”,是用礼乐教化百姓。C.是说庄子倡导“无为”,与礼乐无关。D.是说孟子的“民本”“王道”“仁政”思想,与礼乐无关。故选:B。(3)由“县令李君怀道始至,思所以导民,乃谋建学宫”可知,办学原因,县令李怀道刚刚来到这里,思索引导百姓的方法,于时谋划建立县学,这是为教化民众而建;由“奠享有堂,讲劝有位,退习有斋,膳浴有舍”“有的仅于孔庙处设一讲堂,有的另造校舍,配备食宿设施,有的在校内专门修建了祭祀孔子的殿堂等,部分还设有亭、台等游艺场所”可知,建筑设施包括祭祀孔子的殿堂、授课讲堂、自习斋室及食堂浴室等;由“邑人执经而至者数十百人”可知,“数十人或至百人”是生员规模。(4)由材料中“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可知,“礼”维持规范是靠传统,而法是靠国家的权力;结合文中“古者以学为政……示之以《诗》《书》《礼》《乐》……习其耳目,而和其志气,是以其政不烦,其刑不渎,而民之化之也速”“郊社祖庙,山川五祀,凡礼乐之事,皆所以为政而教民不犯者”“于是李君之政不苛而民肃,赋役狱讼不诿其府。李君喜学之成而乐民之不犯”可知,苏辙认为古时候用劝学来为政,用诗书礼乐教化百姓,通过学习让人们“正颜色,动容貌,出辞气,从容礼乐之间”“观而化之,以不逆其上”,主动服膺礼教规范,养成良好社会风气,李怀道采用古法也取得了“不苛而民肃”“民之不犯”的良好局面;结合“至于后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