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十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十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十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十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十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1-2022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十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鲁迅先生指出,文艺是国民精神发出的火光,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但是承载着国民精神的文艺不是无本之木,而是耕耘于生活的田野。生活是文艺的土壤,文艺是人类生活长出的禾苗、结出的硕果。创作的源泉来自我们脚下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热土,来自人民砥砺前行的脚步,来自大千世界里活色生香的生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态度。深入生活,文艺才能植入最深刻的现实;扎根人民,作品才能流动最真挚的情感。只有在火热的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与现实碰撞,与人心激荡,才能生发最动人的力量。也正是这种艺术的力量,才能让人得以在面对外在强大力量挑战时做出自觉的回应,得以在美的享受中克服并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无力感、疲软感、卑微感和恐惧感。文艺根植于生活,不是被动反映生活,也不是机械复制生活。它源于生活而又必须高于生活,艺术家不但要练就感受体悟生活的本领,还要练就提炼升华生活的能力。面对生活原野,艺术家既要像小鸟一样在枝丫上跳跃鸣叫,又要像雄鹰一样在高空翱翔俯视。这就要求艺术家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重建现实主义精神,通过文艺创作观照现实、挖掘价值、守望理想,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国家和民族的作品。如果说生活是文艺的土壤,那么文化就是文艺的家园。中华民族能在历尽磨难后浴火重生,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拥有5000多年悠久辉煌的历史积淀,代表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孕育滋养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华艺术和中华美学。古雅清新是其精神气质,自由自然是其精神价值,和而不同是其精神结构。中华文化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中国人的最高生命理想是通过融入自然万物而实现伟大、自由、永恒和超越。这种对自然的体认已经在艺术领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和发挥,已经生成独具特色、光辉灿烂的中华美学。正是这些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奠定了中国艺术坚定的自信、自立和自豪。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当代中国文艺发展必须坚守的精神家园。优秀的文艺作品是人类精神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然而没有一双坚强的理论翅膀,小鸟就不能飞得高远。哲学家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终究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进而变成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文艺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理论支撑和评论引导。当今中国,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社会体制深刻转型、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中外文化交流激荡,文艺正发生着重大变革。由于文艺理论体系、文艺价值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新的文艺类型、文艺群体和文艺组织的不断涌现,文艺评论面临许多崭新的课题。于是推动文艺评论的繁荣发展,加强文艺评论学的学科建设,就成了当务之急。(节选自庞井君《燃起照亮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活与文艺的关系是土壤与禾苗、果实的关系,创作的源泉来自脚下的土地、砥砺前行的脚步和大千世界里活色生香的生活。B.如果作家能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就可以端正文艺创作的态度,作家的作品也才能流动着最真挚的情感。C.作家要正确认识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文艺根植于生活但不是机械复制生活,它源于生活而又必须高于生活。D.文艺创作必须正确认识文化与文艺的关系,生活是文艺的土壤,文化是文艺的家园。中华民族能浴火重生,有赖于中华文化的支撑。(2)根据原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真正有生命力的作品只有在火热的生活中、在生活的沃土中寻找创作的灵感,与现实碰撞,与人心激荡,才能迸发出最动人的力量。B.艺术家要在扎根生活的基础上,借助文艺创作观照现实、挖掘价值、守望理想,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国家和民族的作品。C.中华艺术和中华美学具有独特的精神特质,古雅清新是其精神气质,自由自然是其精神价值,和而不同是其精神结构。D.文艺理论体系、文艺价值观念、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导致新文艺类型、文艺群体和文艺组织不断涌现,中华美学面临很多新的挑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文艺的土壤是生活,文艺只是人类生活长出的禾苗、结出的硕果,因此鲁迅先生认为文艺是国民精神发出的火光,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B.艺术只有来源于生活,其力量才能让人得以在面对外在强大力量挑战时做出自觉的回应,得以在美的享受中克服并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无力感、疲软感、卑微感等。C.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代表着人类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具有独特的气质、价值和结构,孕育滋养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华艺术和中华美学。D.如今的中国,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社会体制深刻转型、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中外文化交流激荡等,文艺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说:“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对学生来说,在劳动实践中,不仅可以掌握一些劳动知识、收获一些生活技能,而且能够培养一种新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不仅更加自信快乐地面对当下的学习与生活,而且更有能力、更有勇气开启今后的幸福人生。所以说,劳动是创造的基础,是人成长所需之课堂。把劳动教育进行到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协同发力,三管齐下。学校是主阵地,应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注重系统培育,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设一些与家政、手工、园艺、耕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的劳动实践课程,培养学生自觉参加劳动的习惯,学会诚实劳动,把劳动教育理论化、课程化、生活化。家庭要多注重日常养成。加强劳动教育,不能止于课堂。家长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有助于在孩子心中种下劳动光荣的种子,一定要多放手让孩子做事,不要“舍不得”,要把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让孩子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小到整理书桌房间,大到参加家务劳动,从点滴处培养劳动意识,在经常性的家务中养成劳动好习惯。社会要发挥协同作用,支持学生走出教室动起来,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除了搭建多样化实践平台,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实践需求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汇聚正能量,强化舆论引导,积极涵育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广大医护人员、公安干警、人民解放军、社区干部、公益志愿者,挺身而出、舍生忘死,昼夜奔波在抗疫第一线,坚守岗位,不胜不休,为阻击疫情贡献着实实在在的力量,创造着一个个高光时刻,理当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厚待,也是我们每一个人赞美和学习的榜样。钟南山、李兰娟、陈薇院士这样的“侠之大者”就是我们应该追的“明星”和“偶像”。(摘编自于洪良《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学校家庭社会一个都不能少》)材料二:有人也有疑问,智能化时代加速到来,还有必要提倡劳动教育吗?其实,劳动教育对于人生的成长来说,不仅意味着劳动技能的提升,更意味着劳动精神的培育。从农耕社会“耕读传家久”的传统,到现代社会“劳动创造幸福”的箴言,时代在变,劳动的形式在变,但劳动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劳动,是人生的第一堂课。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今天,我们大力提倡劳动教育,就是要让青少年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中播撒崇尚劳动的种子,在接受锻炼、磨炼意志中涵养艰苦奋斗的精神,真正理解人间万事出艰辛。(摘编自张凡《在劳动中淬炼成长》)材料三;学校要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学校的主导作用一方面在于对家庭劳动教育给出必要的指导,另一方面要积极调动和开发有利的社会教育资源。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这是学校发挥主导作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学校可以通过家委会等家校互动机制,协助家长指导学生在家庭中从事日常生活劳动,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日常生活劳动技能多种多样,不可能全部在学校课堂上习得,更多地要依靠家庭生活场域,依靠家长的示范、引导、教育。学校可以制作指导手册,提出教育要求,并通过组织劳动教育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日常生活劳动技能。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学校不是专门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的教学场所,劳动教育资源广泛地存在于社会大课堂中。学校还可以利用区域内的资源,借助于职业技能学校或与劳动教育基地、厂矿企业等联合开发校外劳动教育课程,延伸学生对于当代劳动形态的理解,贴近劳动人民,形成社会主义的劳动态度和价值观念。《意见》特别提出劳动周的实践要求,小学高年级以上就需要寻找合适的社区、社会劳动场所,安排集中的劳动锻炼。设计劳动周课程应凸显集中的集体劳动中的合作性特征,不仅每个学生要有各自的劳动体验,而且要使学生充分理解劳动的社会合作性,懂得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如何协调、劳动权益如何维护等,形成劳动教育中的社会参与素养。(摘编自牛瑞雪《中小学如何构建劳动教育特色课程体系》)(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推进劳动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协同发力,其中学校是负主要责任的一方。B.家长日常对孩子言传身教,让孩子通过做家务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就能使孩子产生“劳动光荣”的意识。C.社会在劳动教育中发挥协同作用,搭建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多样化实践平台,致力于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D.智能化时代开展劳动教育,不在于让人掌握劳动知识,提升劳动技能,而在于培育劳动精神,涵养艰苦奋斗的精神。(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综合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因果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对文章观点进行阐述。B.材料二立足当下,着眼人生,回溯历史,有力地批驳了某些人对提倡劳动教育的质疑。C.材料三采取总分式结构,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证。D.三则材料都紧扣劳动教育问题展开论述,观点鲜明,层次清晰,但论述侧重点各有不同。(3)请结合上述材料,就如何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向学校提出建议。(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山地回忆孙犁阜平的天气冷,山地不容易见到太阳。那里不种棉花,我刚到那里的时候,老大娘们手里搓着线锤。很多活计用麻代线,连袜底也是用麻纳的。一九四一年的冬天,我打游击打到了这个小村庄,情况缓和了,部队决定休息两天。我每天到河边去洗脸。有一天早晨,刮着冷风,只有一抹阳光,黄黄地落在河对面的山坡上。我登在石头上,砸开那个冰口,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这样冷天,我来砸冰洗脸,反倒妨碍了人。心里一时挂火,就也大声说:“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我站在上风口,狂风吹送着我的愤怒,我听见洗菜的人也恼了,那人说:“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你怎么骂人?”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在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沿,在寒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这该是早饭的食粮。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我说:“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她冷冷地望着我,过了一会儿才说:“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我还得往上走!”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登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我哭不得,也笑不得,只好说:“你真讲卫生呀!”“我们是真卫生,你们是装卫生!你们尽笑我们,说我们山沟里的人不讲卫生,住在我们家里,还漱嘴刷牙,我们的菜饭再不干净,难道还会弄脏了你们的嘴?为什么不连肠子都刷刷干净!”说着就笑得弯下腰去。我觉得好笑,可也看见,在她笑着的时候,她的整齐的牙齿洁白放光。“对,你卫生,我们不卫生。”我说。“那是假话吗?你们一个饭缸子,也盛饭,也盛菜,也洗脸,也洗脚,也喝水,那是讲卫生吗?”她笑着用两手在冷水里刨抓。“这是物质条件不好,不是我们愿意不卫生。等我们打败了日本,我们就可以吃饭有吃饭的家伙,喝水有喝水的家伙了,我们就可以一切齐备了。”“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女孩子望着我,“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也许三年,也许五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我们不会悲观的。”我这样对她讲,当时觉得这样讲了以后,心里很高兴。“光着脚打下去?”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我一时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问:“你说什么?”“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也是卫生吗?”“咳!”我也笑了,“这不是没法子么,什么卫生!正在打仗,哪里去找袜子穿呀?”“不会买一双?”女孩子低声说。“哪里去买呀,尽住小村,不过镇店。”我说。“不会求人做一双?”“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她端着菜走了,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的鞋子,冻得发黑的脚,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五天后,我穿上了新袜子。女孩子用给她父亲做袜子的布,先给我做了穿上。女孩子的父亲,现在地里没活了,计划贩红枣到曲阳去卖,问我能不能帮他的忙。上级允许我帮老乡去作运输,每天打早起,我同大伯背上一百多斤红枣,顺着河滩,爬山越岭,送到曲阳去。女孩子早起晚睡给我们做饭,饭食很好。一天,女孩子说:“你们跑了快半月,赚了多少钱?”我们一同数了票子,一共赚了五千多块钱,女孩子说:“够了。”“够干什么了?”大伯问。“够给我买张织布机子了!”我们到了曲阳,把枣卖了,就去买了架好织布机,把全部盈余都用光了。我们分着背了回来,累得浑身流汗。这一天,这一家人最高兴。这像要了几亩地,买回一头牛。这一天,也是女孩子最满意的一天。以后,女孩子就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当她卸下第一匹布的那天,我出发了。从此以后,我走遍山南塞北,那双袜子,整整穿了三年也没有破。一九四五年,我们战胜了日本鬼子,我从延安回来,在碛口那个地方,跳进黄河里去洗了一个澡,一时大意,奔腾的黄水,冲走了我的全部衣物,也冲走了那双袜子。黄河的波浪激荡着我关于敌后几年生活的回忆,激荡着我对那个女孩子的纪念。1949年12月(选自《白洋淀纪事》,有删改)【注】踢倒山:旧时山区农村常穿的老式布鞋。(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当早饭,房子被日本鬼子烧过两三回,反映了抗战时期的人民的苦难和艰辛,也交代了故事的大背景。B.小说记叙了抗战时期敌后的军民生活,通过“女孩子”和“我”激烈的矛盾冲突刻画了生动的人物形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C.小说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血腥,而是描写饶有趣味的日常生活场景,表现了艰苦卓绝的抗战时期的军民鱼水深情。D.小说善用白描笔法,对环境与人物只是简单的勾勒,叙事也只在朴素的对话中展开,但却清新质朴,具有浓郁生活气息。(2)小说后半部分的贩枣买织布机的情节,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孙犁笔下的普通妇女形象,总给人留下美的回忆和联想。请结合小说分析“女孩子”的形象特点。二、古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9分)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因谓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②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楚人曹丘生,辩士,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何足下拒仆之深也!”季布乃大悦,引入为上客。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注】①为气任侠:任性使气,见义勇为。②嫚(màn):用言辞轻侮。(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B.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C.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D.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单于,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B.足下,敬词。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足下。C.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指现在的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D.仆,古人对自身的谦称。类似的词语有愚、鄙、臣、公、子等。(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季布为躲避追捕,躲藏在濮阳周氏家里。周氏给季布剃去头发,脖子套上铁锁,穿上粗布衣服,将他卖给鲁地的朱家。鲁人朱家通过汝阴侯滕公劝说高祖,季布才最终得到赦免。B.汉惠帝时,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极为气愤,樊哙表示要率军痛击匈奴。季布援引历史故事,认为贸然出兵难以取胜,说服吕后收回成命。C.汉文帝时,有人称赞季布贤能,文帝想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季布到京后,在住所滞留一个月,拟议却未见实行,季布说起此事,文帝无言以对。D.曹丘有口才,他听说季布不喜欢自己,仍然坚持前往拜访。见面时,他热情地赞扬季布,尽力与之联络感情,终于使季布改变看法而善待自己。(4)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②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5.(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如梦令【宋】曹组门外绿阴千顷,两两黄鹂相应。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人静,人静,风动一庭花影。(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词重点在于“睡起”两字,睡起之前,写词人的所想所行;睡起之后,写词人所闻所见。B.这首词中的主人闻鸟鸣而起,起而独行踽踽,盖亦有无聊意绪。C.“两两黄鹂相应”是写动态,“门外绿阴千顷”是写静态,一动一静,相映成趣,造成了清幽的境界。D.“人静,人静,风动一庭花影”采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但又与开头的“动”“静”有所不同。(2)请对诗歌的最后一句“风动一庭花影”作简要赏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6.(6分)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宋代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评价《登高》:“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这两句诗歌是“,”。(2)在《琵琶行》中,诗人用“,”的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了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给读者留下了隽永回味的广阔空间。(3)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和“”令人叹为观止。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9分)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已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而其基本价值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______,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特性,不是生理的,而且是文化的、精神的因素;没有中华文化,中国人就不成其为中国人,中华民族就不成其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支撑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______.今天仍然是而且未来必将还是我们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就是我们今天要大力弘扬的“中国精神”,而弘扬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走稳中国道路的关键。没有中华文化的______,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放到世界文明史中来看,中华民族创造的______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价值体系,独特的民族色彩,独特的历史进程。其长期的演化过程造就了我们的文化认同,赋予我们生命力和创造力,也决定了我们独特的发展路径。(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传承中华文化就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B.传承中华文化必须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C.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是传承中华文化D.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能传承中华文化(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一脉相承薪火相传博大精深源远流长B.互为一体前赴后继博大精深卓尔不群C.互为一体薪火相传繁荣昌盛源远流长D.一脉相承前赴后继繁荣昌盛卓尔不群(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是生理的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B.不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C.不仅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D.不仅是生理的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8.(6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近距离用眼关系非常密切。阅读、书写等近距离工作。容易造成近视。研究发现,饮食中增加蛋白质,减少碳水化合物供应,可使有遗传背景而发生近视的青少年减少或中止近视度数的增加。人们一直认为,视力减退是“悄悄”降临的,直到发现视物模糊时,则木已成舟。其实,在视力减退之前,①。有些学生看书时间一长,字迹就会重叠串行,抬头再看面前的物体,有若即若离、浮动不稳的感觉,有些人在久望远后再将视线移向近处物体,或②,眼前会出现短暂的模糊不清现象。这些都是眼睛睫状肌调节失灵的表现,有了这些状况,③。早期的近视有真假之分,错过最佳治疗期,往往就要背负一辈子近视眼的烦恼。9.(5分)下面是一张海报,其中在标点、表达、格式等方面有五处错误,请找出并作修改。第31届中学生《星光》杯影评征文活动即将拉开帷幕,为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电影欣赏和电影评论水平,鼓励大家积极参赛,学生会文艺部要求著名文学评论家孙先科先生来我校一楼会议厅作“电影艺术欣赏与评论”的报告。报告时间为10月10日下午两点半。欢迎各年级同学届时光临。2021年10月9日振兴中学学生会四、写作。(60分)10.(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对大多数人来说,一提到节假日,好像空气都是甜的。1999年9月18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增加公众法定休假日:2004年2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建议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取消黄金周,强化春节长假……2013年12月,国务院决定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修改……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我国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有: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里,“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家乡总在牵动着我们的情思。在我国法定全民假期的传统节日里,你的家乡有怎样的风俗,你和家人是怎么度过这些传统节日的,这些风俗和习俗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和建议……请以“家乡的传统节日”为话题,并结合自身实践及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十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鲁迅先生指出,文艺是国民精神发出的火光,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但是承载着国民精神的文艺不是无本之木,而是耕耘于生活的田野。生活是文艺的土壤,文艺是人类生活长出的禾苗、结出的硕果。创作的源泉来自我们脚下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热土,来自人民砥砺前行的脚步,来自大千世界里活色生香的生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态度。深入生活,文艺才能植入最深刻的现实;扎根人民,作品才能流动最真挚的情感。只有在火热的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与现实碰撞,与人心激荡,才能生发最动人的力量。也正是这种艺术的力量,才能让人得以在面对外在强大力量挑战时做出自觉的回应,得以在美的享受中克服并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无力感、疲软感、卑微感和恐惧感。文艺根植于生活,不是被动反映生活,也不是机械复制生活。它源于生活而又必须高于生活,艺术家不但要练就感受体悟生活的本领,还要练就提炼升华生活的能力。面对生活原野,艺术家既要像小鸟一样在枝丫上跳跃鸣叫,又要像雄鹰一样在高空翱翔俯视。这就要求艺术家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重建现实主义精神,通过文艺创作观照现实、挖掘价值、守望理想,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国家和民族的作品。如果说生活是文艺的土壤,那么文化就是文艺的家园。中华民族能在历尽磨难后浴火重生,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拥有5000多年悠久辉煌的历史积淀,代表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孕育滋养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华艺术和中华美学。古雅清新是其精神气质,自由自然是其精神价值,和而不同是其精神结构。中华文化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中国人的最高生命理想是通过融入自然万物而实现伟大、自由、永恒和超越。这种对自然的体认已经在艺术领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和发挥,已经生成独具特色、光辉灿烂的中华美学。正是这些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奠定了中国艺术坚定的自信、自立和自豪。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当代中国文艺发展必须坚守的精神家园。优秀的文艺作品是人类精神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然而没有一双坚强的理论翅膀,小鸟就不能飞得高远。哲学家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终究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进而变成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文艺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理论支撑和评论引导。当今中国,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社会体制深刻转型、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中外文化交流激荡,文艺正发生着重大变革。由于文艺理论体系、文艺价值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新的文艺类型、文艺群体和文艺组织的不断涌现,文艺评论面临许多崭新的课题。于是推动文艺评论的繁荣发展,加强文艺评论学的学科建设,就成了当务之急。(节选自庞井君《燃起照亮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A.生活与文艺的关系是土壤与禾苗、果实的关系,创作的源泉来自脚下的土地、砥砺前行的脚步和大千世界里活色生香的生活。B.如果作家能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就可以端正文艺创作的态度,作家的作品也才能流动着最真挚的情感。C.作家要正确认识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文艺根植于生活但不是机械复制生活,它源于生活而又必须高于生活。D.文艺创作必须正确认识文化与文艺的关系,生活是文艺的土壤,文化是文艺的家园。中华民族能浴火重生,有赖于中华文化的支撑。(2)根据原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真正有生命力的作品只有在火热的生活中、在生活的沃土中寻找创作的灵感,与现实碰撞,与人心激荡,才能迸发出最动人的力量。B.艺术家要在扎根生活的基础上,借助文艺创作观照现实、挖掘价值、守望理想,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国家和民族的作品。C.中华艺术和中华美学具有独特的精神特质,古雅清新是其精神气质,自由自然是其精神价值,和而不同是其精神结构。D.文艺理论体系、文艺价值观念、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导致新文艺类型、文艺群体和文艺组织不断涌现,中华美学面临很多新的挑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BA.文艺的土壤是生活,文艺只是人类生活长出的禾苗、结出的硕果,因此鲁迅先生认为文艺是国民精神发出的火光,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B.艺术只有来源于生活,其力量才能让人得以在面对外在强大力量挑战时做出自觉的回应,得以在美的享受中克服并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无力感、疲软感、卑微感等。C.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代表着人类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具有独特的气质、价值和结构,孕育滋养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华艺术和中华美学。D.如今的中国,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社会体制深刻转型、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中外文化交流激荡等,文艺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解答】(1)B.“如果作家能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就可以端正文艺创作的态度”错误,属于强加关系,原文第一段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态度”。故选B。(2)D.“中华美学面临很多新的挑战”说法错误,偷换概念,文章第四段原文为“由于文艺理论体系、文艺价值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新的文艺类型、文艺群体和文艺组织的不断涌现,文艺评论面临许多崭新的课题”,是“文艺评论”,不是“中华美学”。故选D。(3)A.“因此鲁迅先生认为文艺是国民精神发出的火光,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属于强加因果,结合第一段“鲁迅先生指出,文艺是国民精神发出的火光,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但是承载着国民精神的文艺不是无本之木,而是耕耘于生活的田野”可知,二者在文中并没有因果关系。C.“中华文化代表着人类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理解错误,偷换概念,第三段原文为“中华文化拥有5000多年悠久辉煌的历史积淀,代表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将“中华民族”偷换为“人类”,扩大了范畴。D.“文艺也发生了重大变革”理解错误,属于混淆时态,原文为“文艺正发生着重大变革”。故选B。答案:(1)B(2)D(3)B【点评】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说:“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对学生来说,在劳动实践中,不仅可以掌握一些劳动知识、收获一些生活技能,而且能够培养一种新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不仅更加自信快乐地面对当下的学习与生活,而且更有能力、更有勇气开启今后的幸福人生。所以说,劳动是创造的基础,是人成长所需之课堂。把劳动教育进行到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协同发力,三管齐下。学校是主阵地,应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注重系统培育,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设一些与家政、手工、园艺、耕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的劳动实践课程,培养学生自觉参加劳动的习惯,学会诚实劳动,把劳动教育理论化、课程化、生活化。家庭要多注重日常养成。加强劳动教育,不能止于课堂。家长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有助于在孩子心中种下劳动光荣的种子,一定要多放手让孩子做事,不要“舍不得”,要把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让孩子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小到整理书桌房间,大到参加家务劳动,从点滴处培养劳动意识,在经常性的家务中养成劳动好习惯。社会要发挥协同作用,支持学生走出教室动起来,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除了搭建多样化实践平台,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实践需求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汇聚正能量,强化舆论引导,积极涵育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广大医护人员、公安干警、人民解放军、社区干部、公益志愿者,挺身而出、舍生忘死,昼夜奔波在抗疫第一线,坚守岗位,不胜不休,为阻击疫情贡献着实实在在的力量,创造着一个个高光时刻,理当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厚待,也是我们每一个人赞美和学习的榜样。钟南山、李兰娟、陈薇院士这样的“侠之大者”就是我们应该追的“明星”和“偶像”。(摘编自于洪良《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学校家庭社会一个都不能少》)材料二:有人也有疑问,智能化时代加速到来,还有必要提倡劳动教育吗?其实,劳动教育对于人生的成长来说,不仅意味着劳动技能的提升,更意味着劳动精神的培育。从农耕社会“耕读传家久”的传统,到现代社会“劳动创造幸福”的箴言,时代在变,劳动的形式在变,但劳动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劳动,是人生的第一堂课。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今天,我们大力提倡劳动教育,就是要让青少年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中播撒崇尚劳动的种子,在接受锻炼、磨炼意志中涵养艰苦奋斗的精神,真正理解人间万事出艰辛。(摘编自张凡《在劳动中淬炼成长》)材料三;学校要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学校的主导作用一方面在于对家庭劳动教育给出必要的指导,另一方面要积极调动和开发有利的社会教育资源。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这是学校发挥主导作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学校可以通过家委会等家校互动机制,协助家长指导学生在家庭中从事日常生活劳动,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日常生活劳动技能多种多样,不可能全部在学校课堂上习得,更多地要依靠家庭生活场域,依靠家长的示范、引导、教育。学校可以制作指导手册,提出教育要求,并通过组织劳动教育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日常生活劳动技能。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学校不是专门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的教学场所,劳动教育资源广泛地存在于社会大课堂中。学校还可以利用区域内的资源,借助于职业技能学校或与劳动教育基地、厂矿企业等联合开发校外劳动教育课程,延伸学生对于当代劳动形态的理解,贴近劳动人民,形成社会主义的劳动态度和价值观念。《意见》特别提出劳动周的实践要求,小学高年级以上就需要寻找合适的社区、社会劳动场所,安排集中的劳动锻炼。设计劳动周课程应凸显集中的集体劳动中的合作性特征,不仅每个学生要有各自的劳动体验,而且要使学生充分理解劳动的社会合作性,懂得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如何协调、劳动权益如何维护等,形成劳动教育中的社会参与素养。(摘编自牛瑞雪《中小学如何构建劳动教育特色课程体系》)(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A.推进劳动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协同发力,其中学校是负主要责任的一方。B.家长日常对孩子言传身教,让孩子通过做家务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就能使孩子产生“劳动光荣”的意识。C.社会在劳动教育中发挥协同作用,搭建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多样化实践平台,致力于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D.智能化时代开展劳动教育,不在于让人掌握劳动知识,提升劳动技能,而在于培育劳动精神,涵养艰苦奋斗的精神。(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材料一综合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因果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对文章观点进行阐述。B.材料二立足当下,着眼人生,回溯历史,有力地批驳了某些人对提倡劳动教育的质疑。C.材料三采取总分式结构,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证。D.三则材料都紧扣劳动教育问题展开论述,观点鲜明,层次清晰,但论述侧重点各有不同。(3)请结合上述材料,就如何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向学校提出建议。【分析】(1)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2)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概括与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出正确信息,然后概括。【解答】(1)A.“其中学校是负主要责任的一方”理解错误。原文材料一强调“学校是主阵地”,说明学校是劳动教育的主要场所,发挥主导作用,并不等同于是“负主要责任的一方”。B.“就能使孩子产生‘劳动光荣’的意识”理解错误。从原文材料一“家长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有助于在孩子心中种下劳动光荣的种子”可知,“有助于”是有帮助,“就能”表述太绝对。D.“不在于让人掌握劳动知识,提升劳动技能,而在于培育劳动精神,涵养艰苦奋斗的精神”理解错误。从原文材料二“劳动教育对于人生的成长来说,不仅意味着劳动技能的提升,更意味着劳动精神的培育”可知,智能化时代开展劳动教育“不仅可以让人掌握劳动知识,提升劳动技能,更能培育劳动精神,涵养艰苦奋斗的精神”。故选:C。(2)C.“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证”分析错误。材料三结合《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了学校联合家庭、社会资源如何开展劳动教育,构建劳动教育特色课程体系的方法。故选:C。(3)据原文“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这即是学校发挥主导作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可见,开设劳动教育课,学校需要对每天的上课时间作出规定。据原文“应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注重系统培育,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设一些与家政、手工、园艺、耕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的劳动实践课程”可见,开设劳动教育课,要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注重系统培育,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设劳动实践课程。据原文“学校可以通过家委会等家校互动机制,协助家长指导学生在家庭中从事日常生活劳动,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日常生活劳动技能多种多样,不可能全部在学校课堂上习得,更多地要依靠家庭生活场城,依靠家长的示范、引导、教育。学校可以制作指导手册,提出教育要求,并通过组织劳动教育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日常生活劳动技能”可知,学校可以设置劳动教育展示课,让学生展示日常生活劳动技能。据原文“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学校不是专门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的教学场所,劳动教育资源广泛地存在于社会大课堂中。学校还可以利用区域内的资源,借助于职业技能学校或与劳动教育基地、厂矿企业等联合开发校外劳动教育课程,延伸学生对于当代劳动形态的理解,贴近劳动人民,形成社会主义的劳动态度和价值观念”可知,学校还可以利用区域内的资源,借助于职业技能学校或与劳动教育基地、厂矿企业等联合开发校外劳动教育课程。据原文“《意见》特别提出劳动周的实践要求,小学高年级以上就需要寻找合适的社区、社会劳动场所,安排集中的劳动锻炼。设计劳动周课程应凸显集中的集体劳动中的合作性特征,不仅每个学生要有各自的劳动体验,而且要使学生充分理解劳动的社会合作性,懂得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如何协调、劳动权益如何维护等,形成劳动教育中的社会参与素养”可知,开设劳动教育课程,需设置劳动周的实践活动。答案:(1)C(2)C(3)①学校要对劳动课的时间作出规定。②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注重系统培育,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设劳动实践课程。③设置劳动教育成果展示课程,展示学生学到的日常生活劳动技能。④利用社会资源,借助于职业技能学校或与劳动教育基地、厂矿企业等联合开发校外劳动教育课程。⑤设置劳动周的实践活动。【点评】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项。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山地回忆孙犁阜平的天气冷,山地不容易见到太阳。那里不种棉花,我刚到那里的时候,老大娘们手里搓着线锤。很多活计用麻代线,连袜底也是用麻纳的。一九四一年的冬天,我打游击打到了这个小村庄,情况缓和了,部队决定休息两天。我每天到河边去洗脸。有一天早晨,刮着冷风,只有一抹阳光,黄黄地落在河对面的山坡上。我登在石头上,砸开那个冰口,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这样冷天,我来砸冰洗脸,反倒妨碍了人。心里一时挂火,就也大声说:“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我站在上风口,狂风吹送着我的愤怒,我听见洗菜的人也恼了,那人说:“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你怎么骂人?”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在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沿,在寒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这该是早饭的食粮。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我说:“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她冷冷地望着我,过了一会儿才说:“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我还得往上走!”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登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我哭不得,也笑不得,只好说:“你真讲卫生呀!”“我们是真卫生,你们是装卫生!你们尽笑我们,说我们山沟里的人不讲卫生,住在我们家里,还漱嘴刷牙,我们的菜饭再不干净,难道还会弄脏了你们的嘴?为什么不连肠子都刷刷干净!”说着就笑得弯下腰去。我觉得好笑,可也看见,在她笑着的时候,她的整齐的牙齿洁白放光。“对,你卫生,我们不卫生。”我说。“那是假话吗?你们一个饭缸子,也盛饭,也盛菜,也洗脸,也洗脚,也喝水,那是讲卫生吗?”她笑着用两手在冷水里刨抓。“这是物质条件不好,不是我们愿意不卫生。等我们打败了日本,我们就可以吃饭有吃饭的家伙,喝水有喝水的家伙了,我们就可以一切齐备了。”“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女孩子望着我,“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也许三年,也许五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我们不会悲观的。”我这样对她讲,当时觉得这样讲了以后,心里很高兴。“光着脚打下去?”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我一时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问:“你说什么?”“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也是卫生吗?”“咳!”我也笑了,“这不是没法子么,什么卫生!正在打仗,哪里去找袜子穿呀?”“不会买一双?”女孩子低声说。“哪里去买呀,尽住小村,不过镇店。”我说。“不会求人做一双?”“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她端着菜走了,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的鞋子,冻得发黑的脚,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五天后,我穿上了新袜子。女孩子用给她父亲做袜子的布,先给我做了穿上。女孩子的父亲,现在地里没活了,计划贩红枣到曲阳去卖,问我能不能帮他的忙。上级允许我帮老乡去作运输,每天打早起,我同大伯背上一百多斤红枣,顺着河滩,爬山越岭,送到曲阳去。女孩子早起晚睡给我们做饭,饭食很好。一天,女孩子说:“你们跑了快半月,赚了多少钱?”我们一同数了票子,一共赚了五千多块钱,女孩子说:“够了。”“够干什么了?”大伯问。“够给我买张织布机子了!”我们到了曲阳,把枣卖了,就去买了架好织布机,把全部盈余都用光了。我们分着背了回来,累得浑身流汗。这一天,这一家人最高兴。这像要了几亩地,买回一头牛。这一天,也是女孩子最满意的一天。以后,女孩子就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当她卸下第一匹布的那天,我出发了。从此以后,我走遍山南塞北,那双袜子,整整穿了三年也没有破。一九四五年,我们战胜了日本鬼子,我从延安回来,在碛口那个地方,跳进黄河里去洗了一个澡,一时大意,奔腾的黄水,冲走了我的全部衣物,也冲走了那双袜子。黄河的波浪激荡着我关于敌后几年生活的回忆,激荡着我对那个女孩子的纪念。1949年12月(选自《白洋淀纪事》,有删改)【注】踢倒山:旧时山区农村常穿的老式布鞋。(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A.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当早饭,房子被日本鬼子烧过两三回,反映了抗战时期的人民的苦难和艰辛,也交代了故事的大背景。B.小说记叙了抗战时期敌后的军民生活,通过“女孩子”和“我”激烈的矛盾冲突刻画了生动的人物形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C.小说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血腥,而是描写饶有趣味的日常生活场景,表现了艰苦卓绝的抗战时期的军民鱼水深情。D.小说善用白描笔法,对环境与人物只是简单的勾勒,叙事也只在朴素的对话中展开,但却清新质朴,具有浓郁生活气息。(2)小说后半部分的贩枣买织布机的情节,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孙犁笔下的普通妇女形象,总给人留下美的回忆和联想。请结合小说分析“女孩子”的形象特点。【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以从情节、人物、主旨、结构、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解题时,要结合原文进行概括,有理有据,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以及正面和侧面等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情节的推进和主题的体现两个方面。【解答】(1)B.“小说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错误,本文并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通过叙述敌后民众艰辛但尽力支持革命的普通生活,来反映战争时期的军民鱼水情。故选:B。(2)贩枣买织布机的情节与前文“五天后,我穿上了新袜子。女孩子用给她父亲做袜子的布,先给我做了穿上”相照应,使前后情节连贯,首尾圆合。“这一天,这一家人最高兴。这像要了几亩地,买回一头牛。这一天,也是女孩子最满意的一天”“以后,女孩子就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说明贩枣买织布机后,女孩子就可以“英雄有用武之地”了,每日劳作,突出了她的勤劳能干,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文中写到“女孩子的父亲,现在地里没活了,计划贩红枣到曲阳去卖,问我能不能帮他的忙。上级允许我帮老乡去作运输,每天打早起,我同大伯背上一百多斤红枣,顺着河滩,爬山越岭,送到曲阳去。女孩子早起晚睡给我们做饭,饭食很好”表明了军民互助的鱼水深情,可以很好地展现小说的主题。(3)“在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沿,在寒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这该是早饭的食粮”“女孩子早起晚睡给我们做饭,饭食很好”“以后,女孩子就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等情节表现了女孩子的心灵手巧,勤劳能干,不怕吃苦。“五天后,我穿上了新袜子。女孩子用给她父亲做袜子的布,先给我做了穿上”表现了女孩子的淳朴善良,明大义识大体,拥军支前。“我登在石头上,砸开那个冰口,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我站在上风口,狂风吹送着我的愤怒,我听见洗菜的人也恼了,那人说:‘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我们是真卫生,你们是装卫生!你们尽笑我们,说我们山沟里的人不讲卫生,住在我们家里,还漱嘴刷牙,我们的菜饭再不干净,难道还会弄脏了你们的嘴?为什么不连肠子都刷刷干净!”说着就笑得弯下腰去。这些情节可以表现出女孩子心直口快,泼辣豪爽的性格。如果从“光着脚打下去?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也是卫生吗?’”等情节答出女孩子“心思细腻”的形象特点也可以酌情给分。答案:(1)B(2)①使情节更加连贯、完整,与上文女孩子在缺布的条件下给“我”做袜子的情节相呼应。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突出女孩子的勤劳能干。③使主题更加突出,表现抗日战争时期军民之间深厚感情。(3)①勤劳能干。女孩子冒着严寒辛苦淘洗杨树叶做早餐;买织布机学习织布。②淳朴善良。女孩子看到“我”没有袜子穿,替“我”做袜子;“我”和大伯背枣去卖,她给我们做好吃的。③拥军支前。女孩子用给她父亲做袜子的布先给“我”做袜子;买织布机学习织布。④泼辣直爽。女孩子看到“我”在上游洗脸就直言不满。【点评】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主题等内容和手法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备选选项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及手法的作用概括不当,其中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作用等。选择题的错误选项命制往往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二、古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9分)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因谓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②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楚人曹丘生,辩士,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何足下拒仆之深也!”季布乃大悦,引入为上客。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注】①为气任侠:任性使气,见义勇为。②嫚(màn):用言辞轻侮。(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A.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B.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C.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D.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单于,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B.足下,敬词。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足下。C.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指现在的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D.仆,古人对自身的谦称。类似的词语有愚、鄙、臣、公、子等。(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BA.季布为躲避追捕,躲藏在濮阳周氏家里。周氏给季布剃去头发,脖子套上铁锁,穿上粗布衣服,将他卖给鲁地的朱家。鲁人朱家通过汝阴侯滕公劝说高祖,季布才最终得到赦免。B.汉惠帝时,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极为气愤,樊哙表示要率军痛击匈奴。季布援引历史故事,认为贸然出兵难以取胜,说服吕后收回成命。C.汉文帝时,有人称赞季布贤能,文帝想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季布到京后,在住所滞留一个月,拟议却未见实行,季布说起此事,文帝无言以对。D.曹丘有口才,他听说季布不喜欢自己,仍然坚持前往拜访。见面时,他热情地赞扬季布,尽力与之联络感情,终于使季布改变看法而善待自己。(4)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②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对称结构等等,还可以利用词语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来判断。最重要的是抓住句子的主语,梳理出事件的来龙去脉。(2)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解答】(1)“项籍使将兵”,“兵”作“将”的宾语,后面应断开,排除B、D;“高祖购求布千金”,“千金”是“购求”的后置状语,不可断开,排除A。本句译为:为人好逞意气,爱打抱不平,在楚地很有名气。项羽派他率领军队,曾屡次使汉王刘邦受到困窘。等到项羽灭亡以后,汉高祖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并下令有胆敢窝藏季布的论罪要灭三族。季布躲藏在濮阳一个姓周的人家。故选:C。(2)D.“类似的词语有……公、子等”错误。公、子是对人的敬称,不是谦称。故选:D。(3)B.“认为贸然出兵难以取胜,说服吕后收回成命”错误。季布援引历史故事,只说明出兵难以取胜,“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没有说服吕后收回成命,“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故选:B。(4)①“奈何”,怎么,为什么。“横行”,纵横驰骋。“面”,名词用作状语,当面。“面欺”,省略句,判断句。译文:如今樊哙怎么可能凭十万兵力就能纵横驰骋横扫匈奴呢?这是当面撒谎!②“所以”,……的原因。“益”,更加。“闻”,名声显著。“扬”,传播。“曹丘扬之也”,判断句。译文:季布的名声更加显著的原因,是曹丘传播了它呀。答案:(1)C(2)D(3)B(4)①如今樊哙怎么可能凭十万兵力就能纵横驰骋横扫匈奴呢?这是当面撒谎!②季布的名声更加显著的原因,是曹丘传播了它呀。参考译文:季布,楚地人。为人好逞意气,爱打抱不平,在楚地很有名气。项羽派他率领军队,曾屡次使汉王刘邦受到困窘。等到项羽灭亡以后,汉高祖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并下令有胆敢窝藏季布的论罪要灭三族。季布躲藏在濮阳一个姓周的人家。周家便把季布的头发剃掉,用铁箍束住他的脖子,穿上粗布衣服,出卖给鲁地的朱家。朱家心里知道是季布,便洛阳拜见了汝阴侯滕公,乘机对滕公说:“做臣下的各受自己的主上差遣,季布受项羽差遣,这完全是职分内的事。项羽的臣下难道可以全都杀死吗?现在皇上刚刚夺得天下,仅仅凭着个人的怨恨去追捕一个人,为什么要向天下人显示自己器量狭小呢!您为什么不寻找机会向皇上说明呢?”汝阴侯滕公知道朱家是位大侠客,猜想季布一定隐藏在他那里,便答应说:“好。”滕公等待机会,果真按照朱家的意思向皇上奏明。皇上于是就赦免了季布,任命他做了郎中。汉惠帝的时候,季布担任中郎将。匈奴王单于曾经写信侮辱吕后,而且出言不逊,吕后大为恼火,召集众位将领来商议这件事。上将军樊哙说:“我愿带领十万人马,横扫匈奴。”各位将领都迎合吕后的心意,齐声说:“好。”季布说:“樊哙这个人真该斩首啊!当年,高皇帝率领四十万大军尚且被围困在平城,如今樊哙怎么能用十万人马就能横扫匈奴呢?这是当面撒谎!”在这个时候,殿上的将领都感到惊恐,吕后因此退朝,终于不再议论攻打匈奴的事了。季布做了河东郡守,汉文帝的时候,有人说他很有才能,汉文帝便召见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说他很勇敢,但好发酒疯,难以接近。季布来到京城长安,在客馆居留了一个月,皇帝召见之后就让他回原郡。季布因此对皇上说:“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受到了您的恩宠,在河东郡任职。现在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这一定是有人妄誉我来欺骗陛下;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罢,遣回原郡,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陛下因为一个人赞誉我就召见,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要我回去,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事的深浅了。”皇上默然不作声,觉得很难为情。楚地有个叫曹丘的先生,擅长辞令,能言善辩,他曾经侍奉过赵同等贵人,与窦长君也有交情。季布听到了这件事便寄了一封信劝窦长君说:“我听说曹丘先生不是个德高望重的人,您不要和他来往。”等到曹丘先生回乡,想要窦长君写封信介绍他去见季布,窦长君说:“季将军不喜欢您,您不要去。”曹丘坚决要求窦长君写介绍信,终于得到,便起程去了。曹丘到了,就对季布作了个揖,说道:“楚人有句谚语说:‘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诺言。’您怎么能在梁、楚一带获得这样的声誉呢?况且我到处宣扬,您的名字天下人都知道。您为什么这样坚决地拒绝我呢!”季布于是非常高兴,请曹丘进来,把他作为最尊贵的客人。季布的名声之所以远近闻名,这都是曹丘替他宣扬的结果啊!【点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5.(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如梦令【宋】曹组门外绿阴千顷,两两黄鹂相应。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人静,人静,风动一庭花影。(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全词重点在于“睡起”两字,睡起之前,写词人的所想所行;睡起之后,写词人所闻所见。B.这首词中的主人闻鸟鸣而起,起而独行踽踽,盖亦有无聊意绪。C.“两两黄鹂相应”是写动态,“门外绿阴千顷”是写静态,一动一静,相映成趣,造成了清幽的境界。D.“人静,人静,风动一庭花影”采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但又与开头的“动”“静”有所不同。(2)请对诗歌的最后一句“风动一庭花影”作简要赏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解答本题,需要多角度理解诗歌,可以将选项的分析回归原诗,再逐一分析、判断。(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鉴赏。解答本题,需要理解诗歌的含义,分析诗句的表现手法,注意联系全诗的情感。【解答】(1)A.“睡起之前,写词人的所想所行”错,结合“门外绿阴千顷,两两黄鹂相应”可知,这是写词人睡起前的所见所闻;而所行应该是在睡起后“睡起不胜情,行到门外绿阴千顷,两两黄鹂相应碧梧金井”,写词人从床上起来,便独自来到伫立着一棵青桐的水井旁边。故选:A。(2)“风动一庭花影”意思是突然风一吹,在一片寂静中,满庭院的花影在风中摇曳。词人正黯然神伤,忽然“风动一庭花影”,更觉此情备幽,难以自胜,借景抒情、以景结情,表现了作者心有所待,孤独寂寞之情。词人先叹“人静”,再见“风动花影”,以为是有人到来,细看却发现不是,“动”字,极富表现力,化静为动,用以动衬静的手法,鲜明地表现出词人在幽寂的环境中“睡起不胜情”的愁情思绪。这首词写静境极有韵味:门外千顷绿阴中只有黄鹂相应之声;碧梧金井畔只有风弄花影。而这些都是闺中人睡起后步出庭院时的所见所闻,背后透露出的是闺中人心有所待的轻微的寂寞之感。由此概括即可。答案:(1)A(2)①此句用以动衬静的手法,鲜明的表现出词人在幽寂的环境中“睡起不胜情”的愁情思绪。②用“动”字,形象的写出了风和花的关系,使得此句有摇曳生姿之妙。③此句借景抒情、以景结情,不为写花影而写花影,表现了作者心有所待,孤独寂寞之情。译文:门外有几千顷绿树的树阴,几只黄鹂两两交相呼应。我睡不着,惊醒了,走到碧绿的梧桐树下那口金光闪闪的井旁。我静悄悄的,静悄悄的。突然风一吹,满庭院的花影在风中摇曳。鉴赏:这首词中,“门外绿阴千顷,两两黄鹂相应”,过去有人将此句解释成词人先醒过来看到千顷绿荫,再听到树间黄鹂娇声啼鸣,两两应和。今天的学者认为这种解释不够精准。从后一句“睡起不胜情”来看,词人应是先在睡梦中闻鸟声,被黄鹂的啾啾鸣啼惊醒,随后才向门外张望,看见绿荫绵延的景象。之所以“不胜情”,是因为他被双鸟和鸣的声音惊醒,随后惊觉自己的孤寂,为了排遣忧怀,他走出门去,“行到碧梧金井”。“碧梧”和“金井”是庭院中的景物,梧桐尚是碧绿的,这一描写呼应上句的“绿阴”。整个庭院中,除了黄鹂的啁啾,再无半点声响,词人虽漫步至碧梧之下、金井之畔,却只感觉到“人静,人静”,周身的环境已是一片幽寂,更兼身边无人,故日“人静”,这就越发突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