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头部断层解剖第一页,共95页。概述断层解剖学是通过切制断层的方法探索各结构在连续断层内的形态、位置和毗邻变化。目的:理解和掌握人体主要结构在连续断层内的形态变化规律。研究范围:解剖断层影像断层第二页,共95页。16世纪初达·芬奇第三页,共95页。断层解剖学特点①在保持机体结构于原位的状态下,准确地显示其断面形态变化及位置关系。②可通过追踪连续断层或借助计算机进行结构的三维重建和定量分析。③密切结合影像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是解剖学与医学影像学相结合而产生的边缘学科。第四页,共95页。٭学习方法:1.须掌握坚实的局部解剖学知识2.抓住某一断面的主要结构特点3.不要把注意力集中于一个或几个断面的所有结构上,而要在一个器官或一个结构的逐一连续追踪学习,以求掌握全貌及连属关系。4.学习某一断面前,要了解它在整体的位置。第五页,共95页。大脑沟、回的应用解剖大脑半球外侧面第六页,共95页。寻找中央沟的技巧⑴连续不被中断⑵内侧面几乎没有⑶下方不与外侧沟相续⑷方向是从后上走向前下⑸不是脑部最深的沟第七页,共95页。中央前沟:可以断断续续,上部向前连额上沟,下部向前连额下沟。外侧沟:分三部分。外侧沟前支(向前),外侧沟升支(向上),外侧沟后支(主干)
第八页,共95页。中央后沟:可断开两段、三段。顶内沟:长、深,与中央后沟相连或不相连两种类型。此沟将中央后回以后的顶叶分为顶上小叶和顶下小叶。顶下小叶又分为缘上回和角回两部分。第九页,共95页。扣带沟:旁中央沟扣带沟缘支:上升至内侧面顶顶下沟(相连或并不相连)
顶枕沟旁中央小叶第十页,共95页。距状沟:前距状沟,后距状沟(两侧是视觉皮质)楔前叶:扣带沟缘支、顶下沟、顶枕沟之间扣带回峡:扣带回和楔前叶向下汇合而成。
第十一页,共95页。大脑半球下面由额、颞、枕叶组成额叶:嗅球、嗅束、嗅三角。其内侧是直回,外侧是眶回(有H型眶沟)第十二页,共95页。颞叶下面:枕颞外侧回、枕颞沟、枕颞内侧回、侧副沟、海马旁回、海马沟
第十三页,共95页。颅顶层面大脑纵裂中央前回中央沟中央后回第十四页,共95页。额、顶叶上部层面中央沟中央前沟中央后沟中央前回中央后回旁中央沟扣带沟缘支中央旁小叶第十五页,共95页。额、顶叶中部层面中央沟中央旁小叶中央前沟中央前回额上沟额上回中央后沟中央后回顶上小叶顶内沟第十六页,共95页。额、顶叶下部层面中央沟、中央前沟、中央前回、中央后沟、中央后回、额上沟、额上回、额中回顶内沟、顶上小叶(8)、顶下小叶(9)扣带沟缘支(10),旁中央小叶(11)楔前叶顶枕沟第十七页,共95页。胼胝体上、半卵圆形中心层面中央沟、中央前沟、中央前回、中央后沟、中央后回、9半球髓质、11额叶、12顶叶、18扣带回、14缘上回、19顶枕沟、15枕叶、16楔前叶楔前叶第十八页,共95页。侧脑室顶部层面中央沟、中央前回、中央后回、胼胝体干、胼胝体压部、外侧沟(14)、尾状核体、侧脑室、缘上回(15)、角回(16)
楔前叶(18)
、顶枕沟、楔叶(17)
第十九页,共95页。胼胝体下、侧脑室中央部层面额内侧回(33)
、额下回(34)
、额中回(35)
、额上回(36)
中央前回(25)
岛叶、岛盖外侧沟(26)、缘上回(27)和角回(28)顶枕沟(29)、枕叶和距状沟(31)
第二十页,共95页。丘脑、基底核与内囊层面胼胝体沟、扣带沟、扣带回(5)
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颞横回(31)颞上回,颞中回(34)第二十一页,共95页。第三脑室上部、松果体层面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岛叶,颞叶岛盖。颞上回,颞中回海马旁回第二十二页,共95页。第三脑室下部、前连合层面中央前、后回消失额叶外侧沟呈“Y”型分叉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侧副沟枕颞内侧回第二十三页,共95页。四叠体池、上丘层面第二十四页,共95页。鞍上池、下丘脑层面两侧额叶已接近底面,可见直回、眶回外侧沟,第二十五页,共95页。鞍上池、视交叉层面以外侧沟和小脑幕为界分三部分前部:嗅束沟(容纳嗅束和嗅球)、嗅三角第二十六页,共95页。蝶鞍、垂体层面两侧蝶骨大翼与颞骨岩部上缘在蝶鞍处形成“X”交叉前部:两侧为眶,中为额骨眉间、额窦及直回中部:两侧为颞叶前份,中份为蝶鞍第二十七页,共95页。蝶窦、海绵窦层面第二十八页,共95页。正中矢状面中央旁小叶(5)中央旁沟(6)额上回(7)嗅球(11)直回(12)扣带沟缘支(17)枕叶(20)左楔叶(21)第二十九页,共95页。经右黑质和红核的矢状断层额上回(5)中央旁沟(6)中央前沟、中央前回、中央沟、中央后回、中央后沟(7-11)扣带沟(12)楔前叶、顶枕沟(14)、楔叶距状沟后部(19)、前部(20)扣带回峡(21)、直回(28)、嗅束(29)第三十页,共95页。经右苍白球的矢状断层额上回(3)中央后沟(9)中央前沟、中央前回、中央沟、中央后回(4-7)、中央后沟顶上小叶(10)顶枕沟(11)、楔叶内囊后支(25)距状沟后部(16)、前部(17)、眶回(21)、海马旁回(27)、钩(30)、颞叶(31)苍白球是内囊前、后肢的分界。壳、苍白球与尾状核之间为内囊前肢,苍白球与背侧丘脑、尾状核体之间的白质是内囊后肢。第三十一页,共95页。经右壳的冠状断层距状沟(12)颞中回(33)、海马(35)、海马伞(36)、侧副沟(37)、枕颞内侧回(38)
额上回(3)中央前回、中央沟、中央后回(4-6)顶上小叶(7)顶枕沟(8)外侧沟(17)、岛叶(20)眶回(18)额下回(19)第三十二页,共95页。经右颈内静脉的矢状断层中央后沟、中央后回、中央沟、中央前回、中央前沟(4-8)顶上小叶(3)顶内沟(17)、顶下小叶(18)、枕叶(19)外侧沟(14)、岛叶(15)额中回(10)、额下回(11)距状沟(12)、颞上回(21)、海马(22)、枕颞外侧回(23)、颞下回(24)、颞中回(25)第三十三页,共95页。经右茎突的矢状断层中央后沟、中央后回、中央沟、中央前回、中央前沟(7-11)顶下小叶(4)、角回(5)、缘上回(6)额中回(13)、额下沟(14)、额下回(15)外侧沟(20)、颞横回(19)颞上沟(21)、枕叶(22)、枕颞外侧回(23)、颞下回(24)、颞上回(25)、颞中回(26)第三十四页,共95页。2额骨3额窦6晶状体12眼球经额窦和晶状体的冠状断层第三十五页,共95页。4额上回6额上沟7额下沟8额内侧回9大脑镰10额中回11额下回12眶回13直回经额嵴的冠状断层第三十六页,共95页。经筛骨鸡冠的冠状断层6额上沟7额下沟8大脑镰9额上回10额中回11额下回12眶回13眶板19鸡冠第三十七页,共95页。经上颌窦后份的冠状断层4额上沟5额下沟6扣带沟7额内侧回8额上回9额中回10额下回11大脑镰13眶回14直回15嗅束第三十八页,共95页。经颞极的冠状断层4额上沟5额下沟6外测沟前支7扣带沟8额内侧回9扣带回14眶回18嗅束沟19直回22颞叶11额上回12额中回13额下回侧脑室前角首次出现。双侧外测沟前支的延长线成钝角相交于胼胝体膝上方第三十九页,共95页。经胼胝体嘴的冠状断层额上沟(4)、额下沟(5)额上、中、下回,额内侧回(9)扣带沟(6)、扣带回(8)胼胝体干(13)、嘴(22)嗅束沟(20)尾状核(14)、壳(17)岛叶(19)颞上、中、下回(28-30),钩(31)第四十页,共95页。经垂体的冠状断层额上沟(3)、中央前沟(4)、扣带沟(5)、扣带回(7)额上(9)、中回(10),额内侧回(8)、中央前回(11)胼胝体干(12)尾状核(13)、壳(16)岛叶(19)、内囊前肢(15)颞上、下沟(20-21)、侧副沟(22)、颞上、中、下回(34-36),钩(39)中央前沟首次出现,位于大脑半球额叶上外侧面中点附近。第四十一页,共95页。经乳头体的冠状断层额上沟(4)
、中央前沟(5)、扣带沟(6)
、扣带回(7)额上(9)、中回(10),额内侧回(8)、中央前回(11)岛叶(12)、内囊前肢(15)颞上、下沟(24-25)、颞上、中、下回(42-44),枕颞沟(26)、侧副沟(27)、枕颞内侧回(45)、海马旁回(40)、海马(39)
豆状核出现,前连合及背侧丘脑尚未出现的断面应重点寻找中央前沟。第四十二页,共95页。经红核和黑质的冠状断层红核(34)、黑质(35)额上沟(3)
、中央前沟(4)、中央沟(5)
额上回(10),
中央前回(11),
中央后回(12)背侧丘脑(21)、第三脑室(22)颞上、下沟(27、28)、枕颞沟(29)、侧副沟(30)
枕颞外侧回(40)、枕颞内侧回(41)、海马旁回(42)、海马(36)
第四十三页,共95页。经小脑中脚的冠状断层小脑中脚(45)额上沟(6)
、中央沟(7)
额上回(11),
中央前回(12),
中央后回(13)背侧丘脑(17)颞横回(22)、颞上、中、下回(23。24。25)枕颞沟(33)、侧副沟(34)
海马(27)
第四十四页,共95页。经胼胝体压部的冠状断层胼胝体压部(14)
中央沟(5)、中央后沟(18)
中央前回(9),
中央后回(10),
缘上回(11)侧脑室三角部(16)颞中、下回(19。20)枕颞外侧回(21)、枕颞内侧回(22)、海马旁回(23)枕颞沟(27)、侧副沟(26)
距状沟前部(23)
外侧沟由“Y”变为“一”形,可作为辨认缘上回的标志第四十五页,共95页。经侧脑室后角的冠状断层侧脑室后角(20)
中央旁小叶后部(4)、中央后沟(5)、顶内沟(6)、顶下沟(9),
中央后回(10),
顶上小叶(11)、顶下小叶(12)扣带沟(7)、楔前叶(8)、扣带回峡(17)
角回(13)、颞中回(14)颞上沟(23)、颞下沟(24)、枕颞沟(26)、侧副沟(27)
距状沟前部(16)第四十六页,共95页。经距状隐回的冠状断层距状隐回(15)
中央旁小叶后部(4)、扣带沟缘支(5)、顶内沟(8)、中央后回(6),
顶上小叶(7)、顶下小叶(10)楔前叶(14)、扣带回峡(17)
角回(11)、颞中回(12)、颞下回(13)颞上沟(19)、颞下沟(20)、枕颞沟(26)、侧副沟(25)
距状沟(16)第四十七页,共95页。经窦汇的冠状断层窦汇(28)
顶内沟(7)、顶上小叶(6)、顶下小叶(12)楔前叶(8)、顶枕沟(9)、距状沟(10)、楔叶(11)
角回(13)、颞中回(23)、颞下回(24)颞上沟(19)、颞下沟(14)、枕颞沟(15)、侧副沟(16)
枕颞外侧回(25)、枕颞内侧回(18)
第四十八页,共95页。经顶叶和枕叶的冠状断层顶内沟(6)、顶下小叶(7)楔前叶(8)、顶枕沟(10)、距状沟(12)、楔叶(11)
颞中回(13)、颞下回(15)第四十九页,共95页。脑室、脑池的断层解剖第五十页,共95页。脑室侧脑室(前角、后角、下角、中央部、三角部)第三脑室第四脑室中脑水管第五十一页,共95页。一.脑室横断层解剖透明隔层面侧脑室中央部:顶为胼胝体,侧壁为尾状核的头和体。
透明隔:位居左、右侧脑室之间,可见透明隔腔。透明隔腔,又称第五脑室,2%~95%。内含透明液体,不与脑室系统相通。第五十二页,共95页。胚长130mm时,通明隔腔由两部分组成。较小的呈三角形,位于前连合上方。在其上后方有大的裂隙。在胚胎后期,闭锁。如未闭,则称Verga腔(第六脑室,1%~9%)。第五十三页,共95页。2室间孔层面侧脑室前角伸入额叶,之间有透明隔。透明隔后方有穹隆,两侧有室间孔,通过室间孔,侧脑室与第三脑室相通。从侧脑室三角部伸向枕叶的为侧脑室后角,内有脉络丛,通常出现钙化。第五十四页,共95页。3松果体层面侧脑室前角下份,呈新月状。尾状核为其外侧壁。第三脑室后界为缰三角、缰连合和松果体*前界为终板侧脑室三角区和伸入枕叶的后角第五十五页,共95页。在CT图像上,终板常不显影,有第三脑室与终板池相通的假象。而在MRI图像上,可察及终板和前连合。1终板池2前连合3穹隆柱第五十六页,共95页。4中脑层面经中脑上丘中脑水管、红核、黑质、第三脑室的漏斗隐窝侧脑室下角:在大脑脚内侧,两颞叶的内侧份。为一弧形裂隙,前方有杏仁体,内侧为海马。第五十七页,共95页。5第四脑室上部层面第四脑室上部的横断面呈五角形前方为脑桥后外侧为小脑上脚和齿状核第五十八页,共95页。6第四脑室中部层面第四脑室中部的横断面形态有五角形、三角形和新月形三种。由前方的脑桥菱形窝、两侧的小脑髓质和后方的小脑蚓部围成。两侧向外延伸的尖端为外侧隐窝,开口于第四脑室外侧孔。第五十九页,共95页。7第四脑室下部层面第三脑室下部的横断面形态常呈菱形或三角形。由前方的延髓菱形窝、后方两侧的小脑扁桃体围成围成。两侧向外延伸的尖端为外侧隐窝,开口于第四脑室外侧孔。第六十页,共95页。二.脑室矢状断层解剖1正中矢状断层因有透明隔,故难以见到侧脑室。但可见穹隆柱外后方的室间孔。可清晰显示第三脑室、中脑水管和第四脑室。第六十一页,共95页。颅脑MRI正中矢状图象(T2)9交叉池10终板池第六十二页,共95页。第三脑室前壁:为前连合和终板,在终板和视交叉之间的间隙,为视隐窝。后壁:上部由缰连合、松果体和后连合组成。下部大部分是大脑脚的前端。松果体隐窝(在松果体柄处)。侧壁:背侧丘脑和下丘脑。下壁:下丘脑,从前到后分别为视交叉、漏斗、灰结节和乳头体。上壁:第三脑室脉络丛第六十三页,共95页。中脑水管前为大脑脚后为四叠体第六十四页,共95页。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桥与小脑之间。上接中脑水管,下通脊髓中央管。底为菱形窝顶朝向小脑(后上部由小脑上脚及上髓帆组成,后下部由下髓帆和第四脑室脉络丛组成)第六十五页,共95页。2旁正中矢状断层侧脑室前端宽大部分为前角。前角的前上壁为胼胝体嘴和膝,底为尾状核。侧脑室中央部在前角后方,顶为胼胝体,底自内向外为穹隆和脉络丛。颅脑MRI旁正中矢状图象(T1)第六十六页,共95页。3经内囊膝的矢状断层侧脑室主要为中央部,前方伸入额叶的为前角侧脑室的顶为胼胝体外侧份,底由前向后可见尾状核和丘脑3背侧丘脑4内囊膝5尾状核体6苍白球第六十七页,共95页。4经壳和内囊后肢的矢状断层侧脑室中央部向后续为三角区,内有脉络丛。侧脑室下角出现于颞叶内,呈窄长的裂隙状。2内囊后肢3背侧丘脑1豆状核5侧脑室三角区第六十八页,共95页。5经海马的矢状断层侧脑室三角内充满脉络丛。侧脑室后角向后伸入枕叶。侧脑室下角向前下伸入颞叶,海马构成下角的下壁。1壳6杏仁体第六十九页,共95页。三脑室冠状断层1侧脑室前角层面侧脑室前角在室间孔以前,向前外下方伸入额叶,呈三角形顶为胼胝体内侧壁为透明隔底和外侧壁为尾状核的头第七十页,共95页。2脑桥层面同时切及侧脑室中央部和下角侧脑室中央部的顶为胼胝体,两侧壁为尾状核体,内侧壁为透明隔和穹隆;内下借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侧脑室下角的顶和外侧壁大部分由毯和视辐射组成;顶的内侧壁为尾状核尾及终纹;下壁最显著的结构是海马和海马旁回。第七十一页,共95页。3胼胝体压部层面侧脑室后角:左右常不对称,可发育不全,甚至缺如。后角的顶及外侧壁为毯,毯向外为视辐射;底为枕叶髓质;内侧壁上有一纵行隆起(禽距,由距状沟前部皮质陷入而成)第四脑室大致呈菱形,顶为上髓帆,上外侧边为小脑上脚,下外侧边为小脑扁桃体。第七十二页,共95页。脑池断层解剖蛛网膜下腔在某些部位扩大而含有更多的脑脊液,因主要位于脑的周围,故称为脑池。成对脑池:大脑纵裂池,大脑外侧窝池,环池,脑桥小脑角池背侧:帆间池、大脑大静脉池、四叠体池、小脑上池、小脑延髓池、不成对脑池小脑溪腹侧:终板池、交叉池、脚间池、桥池、延池MRI可较好显示脑池及内含结构。CT需造影第七十三页,共95页。第七十四页,共95页。1大脑纵裂池位于大脑纵裂内,大脑镰两侧,其底部绕于胼胝体周围,称为胼胝体周池,向前下连于终板池,向后续于大脑大静脉池。第七十五页,共95页。2大脑外侧窝池
大脑外侧窝池位于大脑外侧窝内。其典型表现为横置的“Y”形,主干伸至岛叶表面即分为前、后两支,前支较短伸向前内,后支较长伸向后方。池内有大脑中动脉。在青年人可以不明显,老年人常较清晰,脑萎缩者明显增宽。第七十六页,共95页。3帆间池(中间帆腔、第三脑室
上池)位于第三脑室上方、穹隆体和穹隆连合的下方。尖向前的三角区,两侧界为穹隆的内侧缘,后界为胼胝体压部。可经胼胝体压部的后方通大脑大静脉池第七十七页,共95页。帆间池与第三脑室顶部的区别:①帆间池的层面较高,第三脑室顶部的层面较低;②帆间池的后界是胼胝体压部,第三脑室顶部的后界是松果体;③帆间池为尖向前的三角区,而第三脑室为矢状位的窄长裂隙。第七十八页,共95页。4大脑大静脉池是四叠体池向上的延续。位于第三脑室的后方,上达胼胝体压部。池内前有松果体,后有大脑大静脉。CT图像中,池内的松果体易于显影,而大脑大静脉须强化。第七十九页,共95页。5四叠体池(上池)位于中脑四叠体后面与小脑蚓部前缘之间,两端向外连于环池翼部,向前外通环池本部。四叠体池和环池位于小脑幕切迹内,幕上或幕下病变可经这些脑池延伸。第八十页,共95页。6小脑上池为四叠体池向后的延续,位于小脑幕与小脑上面之间以矢状断层显示为佳第八十一页,共95页。7终板池位于终板前方、胼胝体嘴下方,两侧为大脑半球的旁嗅区和胼胝体下回。横断层易显示。常与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卫生间装修后续服务合同书版B版
- 2024年上海住宅消防施工协议模板版B版
- 2024年度分公司股权转让及管理协议2篇
- 2024年土方开挖施工协议标准格式版B版
- 2024年度地坪施工知识产权劳务分包合同2篇
-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帮课堂】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学与练(部编版)
-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帮课堂】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学与练(部编版)
- 2024年充电设施安装工程协议书
- 2024专业知识产权许可合同范本版B版
- 2024年外墙装修脚手架搭建协议版B版
- 律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JGJ376-2015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修缮标准
- 国企74个风险点防控手册
- 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劳务外包劳务派遣投标方案
- 初级职称认定表
- 谈判申请书格式
- 肺积(肺癌)诊疗方案
- 江苏开放大学2023年秋《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050010》过程性考核作业二参考答案
- 检验批划分方案
- 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 班级管理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课件(共28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