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3月

语文练习

(总分:150分,时长:10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35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18分)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自然界有着千万种美好:如陶渊明用“(1)▲,(2)▲”描绘的生机盎然的花草;如《诗经》中“(3)▲,(4)▲”欢快鸣叫的水鸟;如孟浩然诗里“八月湖水平,(5)▲”恢弘阔大的胜景。人世间同样涌流着无数的真情:无论是“(6)▲,在水一方”的怅惘;还是“(7)▲,悠悠我心”的嗔怪,以及王勃笔下“(8)▲,(9)▲”这样超越了空间的友谊,都弥足珍贵,让人沉醉。

2.班级举行“畅想未来之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题目。(17分)

小清为“畅想未来之城”活动写了主持词:

从可拆卸可重复利用的“绿色球场”,到照亮绿茵场的每一缕灯光,再到搭载球迷的新能源客车……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赛场内外,绿色的“中国元素”随处可见。在这里,中国企业不仅提供了绿色能源与绿色交通保障,更带来了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因地zhì宜、自出xīn裁的设计,使绿色成为本届世界杯亮丽的底色。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①拆卸(▲)②搭载(▲)③因地zhì(▲)宜④自出xīn(▲)裁

(2)提取下面句子的主干。(2分)

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赛场内外,绿色的“中国元素”随处可见。

(3)关于“未来之城”,小清和小石展开了讨论,请根据情境,补全他们的对话。(7分)

小石:小清,你眼中的“未来之城”是什么样的?

小清:“未来之城”是一个理想先进的城市。城市设计以人为本,践行低碳生活理念。如①▲;②▲。

小石:看来,“未来之城”用智能解决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不足等问题。

小清:城市的教育、医疗、房产、交通、美食等公共信息都可以在城市的智能系统查询到。

小石:这样的“未来之城”真让人向往!考考你呗,请你给“未来之城”下定义。

小清:(3)▲。

(4)班级邀请孙老师开设讲座,并张贴了海报。小阅因病未到,请你打电话告知他此事。(4分)

二、阅读理解(完成3--14题,共55分)

(一)古诗鉴赏(共8分)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硕鼠

《诗经·魏风》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①,莫我肯顾。逝②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③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注】①贯,借作“宦”,侍奉。女:一作“汝”。②逝:通“誓”。③爰:乃,于是。

(1)我们学过的《诗经》作品中,与本诗表达的情感最接近的是(▲)(4分)

A.一日不见,如三月兮!B.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C.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D.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2)《诗经》主要的手法是赋、比、兴,请结合本诗分析“比”的手法。(4分)

(二)古文阅读(共26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1],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2]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3],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游居柿录》

【注】[1]沙市:在湖北江陵县东南十五里长江北岸。[2]雪子:即霰,南方称雪子。[3]流行:远行。坎止:静止。

4.用“/”为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标两处)(4分)

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暗窗红火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8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佁然不动:____________▲

(3)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辄复不遂:____________▲

6.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7.甲文“潭中鱼……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反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8.甲乙两文表现了不同的思想感情,甲文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三)现代文阅读(完成9-12,共14分)

母亲的书

琦君

①母亲在忙完一天的煮饭,洗衣,喂猪,鸡鸣之后,就会喊着我说:“小春呀,去把妈的书拿来。”

②我就会问:“哪本书呀?”

③“那本橡皮纸的。”

④我就知道妈妈今儿晚上心里高兴,要在书房里陪伴我,就着一盏菜油灯光,给爸爸绣拖鞋面了。

⑤橡皮纸的书上没有一个字,实在是一本“无字天书”。里面夹的是红红绿绿彩色缤纷的丝线,白纸剪的朵朵花样。还有外婆给母亲绣的一双水绿缎子鞋面,没有做成鞋子,母亲就这么一直夹在书里,夹了将近十年。外婆早过世了,水绿缎子上绣的樱桃仍旧鲜红得可以摘来吃似的。一对小小的喜鹊,一只张着嘴,一只合着嘴。母亲告诉过我,那只张着嘴的是公的,合着嘴的是母的。喜鹊也跟人一样,男女性格有别。母亲每回翻开书,总先翻到夹得最厚的一页。对着一双喜鹊端详老半天,嘴角似笑非笑,眼神定定的,像在专心欣赏,又像在想什么心事。然后再翻到另一页,用心地选出丝线,绣起花来。好像这双鞋面上的喜鹊樱桃,是母亲永久的样本,她心里什么图案和颜色,都仿佛从这上面变化出来的。

⑥母亲为什么叫这本书为橡皮纸书呢?是因为书页的纸张又厚又硬,像树皮的颜色,也不知是什么材料做的,非常的坚韧,再怎么翻也不会撕破,又可以防潮湿。母亲就给它一个新式的名称——橡皮纸。其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纸,是太外婆亲手裁订起来给外婆,外婆再传给母亲的。书页是双层对折,中间的夹层里,有时会夹着母亲心中的至宝,那就是父亲从北平的来信,这才是“无字天书”中真正的“书”了。母亲当着我,从不抽出来重读,直到花儿绣累了,菜油灯花也微弱了,我背《论语》《孟子》背得伏在书桌上睡着了,她就会悄悄地抽出信来,和父亲隔着千山万水,低诉知心话。

⑦母亲生活上离不了手的另一本书是黄历。她在床头小几抽屉里,厨房碗橱抽屉里,都各放一本,随时取出来翻查,看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黄历上一年二十四个节日,母亲背得滚瓜烂熟。每次翻开黄历,要查眼前这个节日在哪一天,她总是从头念起,一直念到当月的那个节日为止。我也跟着背:“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但每回念到八月的白露,秋分时,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有一丝凄凄凉凉的感觉。小小年纪,就兴起“一年容易又秋风”的感慨。也许是因为八月里有个中秋节,诗里面形容中秋节月亮的句子那么多。中秋节是应当全家团圆的,而一年盼一年,父亲总是在北平迟迟不归。

⑧《本草纲目》是母亲做学问的书,那里面那么多木字旁,草字头的字,母亲实在也认不得几个。但她总把它端端正正摆在床头几上,偶然翻一阵,说来也头头是道。其实都是外公这位山乡郎中口头传授给她的,母亲只知道出典都在这本书里就是了。

⑨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在我心中,她却是博古通今的。

9.文章围绕母亲的三本书,回忆了与母亲有关的哪些事?(3分)

10.细读第⑦段,说说黄历为什么是母亲生活上离不了手的书?(4分)

11.赏析第⑤段中划线句的妙处。(3分)

外婆早过世了,水绿缎子上绣的樱桃仍旧鲜红得可以摘来吃似的。

12.文章结尾说“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在我心中,她却是博古通今的”,这样说矛盾吗?为什么?(4分)

(四)名著阅读(完成13-14,共7分)

13.下面对《经典常谈》《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典常谈》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等经史子集共十三部分内容,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是介绍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

B.战国七雄中“秦”最强大,它与六国对峙中,有人主张六国联合抗秦,叫作“连横”,有的主张六国联合起来亲秦,叫作“合纵”,张仪便是属于合纵派。

C.“乐”在古代是“礼”的一部分,附属于礼,用来补助仪文的不足。“乐”包括歌和舞,它教人平心静气,互相和爱,这样自然没有贪欲、捣乱、欺诈等事情。

D.《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由朱光潜先生旅欧期间陆续写给国内青年朋友的十二封信集结而成。朱光潜如老友谈心般就青年们所关心的事项,如读书、修身、作文、社会运动、爱恋等等,对青年朋友进行了语重心长的劝导,鼓励青年人树立远大理想,刻苦读书,朴实做人。

14.班级正开展《经典常谈》阅读交流会,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4分)

(1)“《墨子》里只讲守的器械和方法,攻的方面,特意不讲”的原因是什么?结合《诸子第十》篇回答。(2分)

(2)唐代以前,一般文人多偏爱《汉书》:唐代以后则偏爱《史记》。原因是什么?(2分)

三、作文(60分)

15.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作文。

烈士陈祥榕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自白,让无数的中国人动容;春晚歌曲《是妈妈是女儿》,让许多听众为之落泪;电影《满江红》大宋将士复诵“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给观众们带来震撼……其实,在生活中,还有一些声音曾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联想与思考。

请以“_________________让我动心”为题,结合初中经历,写一篇作文,向班刊《七彩·青春》投稿。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一个词组,如“一句告白”“一首歌曲”“一段对话”等,使题目完整;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3月

语文参考答案

1.(18分)(1)芳草鲜美(2)落英缤纷(3)关关雎鸠(4)在河之洲(5)涵虚混太清

(6)所谓伊人(7)青青子衿(8)海内存知己(9)天涯若比邻

2.(4分)(1)xièzài制心

(2分)(2)“中国元素”可见。

(4分)(3)例:人们出行选择电动汽车、共享单车或公共交通,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人们住绿色住宅,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

(3分)例:未来之城是一个以人为本、绿色低碳、智能先进的理想城市。

(4分)(1)例:小阅,你好!你身体好些了吗?3月15日下午三点半至五点半,我们班邀请孙老师在行知楼一楼报告厅开设题为“未来之城的奇幻畅想”讲座。盼望你能身体康复、按时参加。(意对即可)

3.(4分)

(1)B

(4分)(2)比即比喻的修辞方法。诗用硕鼠比喻剥削者,以“黍”“麦”“苗”喻庶民们的劳动成果。既贴切生动,又辛辣含蓄。有力地控诉了奴隶主盘剥庶民的贪婪,表达劳动人民反抗奴隶主的决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意对即可)

4.(4分)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暗窗红火

5.(8分)①大约②静止不动的样子③使……凄凉④就

6.(6分)①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②我当时想乘船到湖北沙市去,竟然被下大雪所阻挡。

7.(4分)潭水的清澈透明夜的寂静

8.(4分)甲文表现的是孤寂、忧伤,乙文表现的是达观、超脱。(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晚上下起了大雪。当时正想要坐船到沙市,竟然被雨雪所阻挡。然而大雪敲击竹子,发出铮铮的声音,暗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