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通用21篇)_第1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通用21篇)_第2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通用21篇)_第3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通用21篇)_第4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通用21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通用21篇〕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通用21篇〕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1教学目的:(一)知识技能:1、在详细情境中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并能正确口算有关0的除法。2、初步理解并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展笔算。(二)过程方法:1、经历探究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的计算过程。2、在比照中发现竖式的简便写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主动考虑、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2、浸透学会关心别人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2、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的简便写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入课题1、口算:48+00﹢2532-00×93×02、出示:0÷5=?设置悬念3、引入课题板书:有0的除法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兴趣,引入主题图小朋友们,还记得上次李老师给你们讲过猪八戒分西瓜的那个故事吗?今天李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想听吗?唐僧师徒4人去西天取经,途中酷暑难耐。走着走着,孙悟空看到了一片西瓜地,他买来了4个西瓜,准备分给大家吃,你们看(课件出示主题图)。孙悟空说:“4个西瓜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吃1个。”猪八戒抢着说:“师兄,这样分不好,你们去休息吧,我来分。”猪八戒把西瓜分成了很多小块,他一边分一边尝,嘴里还不停地说:“真好吃!真好吃!”吃着吃着他就忘了分西瓜的事,一口气把西瓜全吃光了,然后躺在地上睡着了。孙悟空和沙僧非常生气,孙悟空气愤地说:“啊?你全吃光了,我们3人怎么分呀!”小朋友们,你想对猪八戒说什么吗?(猪八戒你太贪吃了,你应该分给大家吃。我们要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有什么好吃的或好玩的要学会与别人共同分享,不要只顾自己舒适而不管别人的感受。)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除法算式小朋友们,孙悟空说把4个西瓜平均分给4个人,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平均每人分到几个西瓜?而实际上,这4个西瓜都被贪吃的猪八戒吃光了,这时还剩几个西瓜?一个也不剩了我们用什么来表示?把这0个西瓜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到多少?谁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把0个西瓜平均分给3个人?那0除以3等于多少呢?假如把0个西瓜平均分给48个人呢?谁会列式?等于几呀?3、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请你认真观察上边的两个除法算式(0÷3=0和0÷48=0),你发现了什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为什么要强调“不是0”呢?也就是说被除数可以是0,但除数不能是0,为什么要规定除数不能是0?等明年你们读到四年级就知道了,这个知识点在四年级下学期的数学书里。还记得课前的那道关于0的除法吗?如今你知道0÷5等于多少了吗?那0÷27呢?(二)探究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1、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小朋友们,北京光明小学今年六一儿童节要举行跳绳比赛,三(2)班的很多同学都想参加,他们正在举行预赛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情境图)。从这幅图里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怎样才能知道他们谁跳得快?2、引导学生探究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1)我们先算每分钟跳多少下。怎样列算式?你会算吗?赶快拿出草稿纸试试看。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算一算?怎样才能知道你算的结果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动画演示笔算过程)。小朋友们,我们来看红色框内的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都是0?这一步能不能省略掉不写呢?在笔算除法时,假如遇到被除数哪一位的数是0(而且前一位没有余数),就直接在这一位上商0。这种算法既简便又节省时间。小朋友们,请你想一想:商十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为什么?(2)刚刚我们算出了每分钟跳203下,接下来我们算李红每分钟跳多少下。怎样列算式呢?你还会算吗?赶快动手试试看。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算一算?怎样才能知道你算的结果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动画演示笔算过程)。小朋友们,请你想一想,红色框内的数能省略不写吗?为什么呀?你们真聪明,一学就会了。在笔算除法时,假如遇到被除数哪一位的数是0(而且前一位没有余数),就直接在这一位上商0。这种方法真的是太好了,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在要经常用它好吗?小朋友们,请你想一想:商个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为什么?3、引导学生观察商的特点,提醒课题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观察,看看它们的商有什么一样的地方?你们观察得真仔细,他们的商都有0,一个是商的中间有0,一个是商的末尾有0,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板书: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小朋友们,在笔算这种除法时要注意什么呢?(课件出示温馨提示:在笔算除法时,假如遇到被除数哪一位的数是0(而且前一位没有余数),就直接在这一位上商0。)小朋友们,刚刚我们分别算出了和李红每分钟跳绳的次数,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看他们谁跳得快。三、课堂回忆,总结进步小朋友们,今天的新知识我们就学完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听?四、课堂练习,内化新知小朋友们,你能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吗?李老师这儿有两道练习题,敢不敢承受挑战?五、课后延伸,拓展应用P30练习七第1、2、4题。板书设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609÷3=203720÷4=180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2教学内容:P1617例6、例7要求:掌握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遇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位上商0教学过程:一、引入1、出示1044=41610034=40124164=□40124=□先求出积,再转化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看看商有什么特点?二、展开这两道题商中间都有0,怎样用竖式计算?1.学生尝试41642.师生共同列竖式计算,边讨论边板演计算:十位上为什么商0?用4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1,不够商1,就要在十位上写0,把个位上的6移下来,再继续除。3、40124学生独立练习中间有几个0?它们是怎么来的?4、荣耀题:5638学生独立尝试并验算,师板演说:商末尾为什么会有一个0,这个0是怎么来的?计算时应注意什么?怎样验算?5、讨论:什么时候用0占位?三、稳固①170057223(先说商的位数再计算)②练一练:③改错:说说错误原因。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3教学目的:进一步稳固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通过详细练习,帮助学生区分各种情况,克制相近内容的互相干扰,能正确估算并计算、验算。教学重点:一步稳固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教学过程:一、根本练习1、P13.3出示第一组题,学生独立进展口算。指名口答。讨论:上下两题之间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口算时有什么区别?出示第二组题,同桌互相交流进展口算。讨论:上下两题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小结。2、P13.1出示题目,要求学生进展估算,说出商是几位数。再要求计算。集体反应。小结。3、计算并验算536432138723学生分组完成,集体评讲。讨论三题在计算时的不同。小结。4、P13.5引导读懂表格,理解题意。明确要求谁拍的最快,谁拍得最慢必需要知道每人每分钟拍球的个数。学生独立完成。班级交流反应。二、课堂练习1、口答说出下面各题中商是两位数的,商是三位数的,商中间有0的,商末尾有0的。563430354266912325968568700521472、拓展题3、填上适宜的数4、油厂把411千克的豆油分装在最多只能装5千克的油壶里,至少需要这样的油壶多少只?5、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135,商是3,那么被除数=〔〕,除数=〔〕。三、全课总结四、作业:P13.2、4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4教学目的:1、初步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根本构造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p和推理才能。教学重点:初步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根本构造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p和推理才能。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看图体温并解答图1:显示10盒羽毛球,并出示一共600个。学生可以提问:平均每盒有多少个?图2:显示很多小袋羽毛球,小袋上标注6个装,旁边出示一共600个。学生可以提问:一共有多少袋?2、根据问题选择条件解答。二、学习新课1、观察图意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问:图上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问:要求什么问题?怎么样列式?2、自主探究。让学生独立考虑,自主探究,同桌或小组商量,老师巡视指导。3、交流汇报⑴224/2=112〔本〕112/4=28〔本〕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⑵4*2=8〔层〕224/8=28〔本〕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4、讨论比拟。问:这两种考虑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一样的地方?三、应用进步1、想想做做1先让学生观察图片,理解图中呈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再让学生独立考虑解决,最后让学生交流考虑方法。交流反应时,老师分别提问: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两种解法进展比拟。2、想想做做2联络生活实际,出示一个药瓶,通过投影放大显示药瓶上的共150片,每日3次,每次2片。提出问题:这瓶药可以吃多少天?让学生先讨论这些信息的含义,再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交流汇报。3、想想做做3出示学生购置乒乓球拍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考虑,独立解答。注意提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找到图中隐藏的条件有两个小朋友。解答后同桌学生交流比拟。四、课堂作业商店运来2箱毛巾,每箱4包,一共有480条。每包有多少条毛巾?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5教学目的: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结果都等于0。2、经历探究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络,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进步合作交流的才能。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情境图,问: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平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算式怎样列?平均每只猴能摘到几个桃,可以怎样列式?2、结合旧知,解决问题三只小猴摘桃,可树上一个桃也没有,那你觉得每只小猴能摘到几个桃呢?一个都摘不到那么03等于多少呢?假如是4只小猴摘桃结果会怎样?5只呢?9只呢?算式怎么列?结果呢?问: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二、稳固练习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答复。小结:0除以或乘以任何不是0的数结果都等于0。三、教学例2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例如题图,问:你从图上知道些什么?问:要求前3天平均每天消费鸡蛋多少千克怎样列算式?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谈话:3063等于多少?先估算,再算一算。理解学生的方法,有选择地请学生把他们的方法写在黑板上。问:3063的商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重点学习笔算的方法及书写格式。分析^p引导: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0〔因为0除以3得0〕,这个0能不写吗?为什么?让学生明确0有占位的作用。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6教学目的:通过复习能比拟纯熟地口算一位数除整百、几百几十的数,能比拟纯熟地笔算一位数除三位数。培养学生估算才能和估算意识,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复习过程:一、根本训练1、P15.1出示口算题,学生先独立口算,再指名口算,并选择几题要求说出口算根据。2、P15.2分组练习,组织比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评讲,归纳计算的注意点。3、P15.3学生独立完成计算。组织评讲。总结归纳:你在计算中发现了什么?4、P15.4引导学生理解题目意思。学生独立完成。组织讨论:此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二、课堂练习1、720是6的〔〕倍,它里面有〔〕个4。2、根据4606=784填写算式:76〔〕+〔〕=〔〕3、从300里连续减去6,减〔〕次正好是0。4、假如没有余数的除法中,商除数+余数=128,被除数=〔〕。5、最大的一位数除三位数,余数最大是〔〕。6、408是4的〔〕倍。7、831是3的多少倍?9除927是多少?三、全课总结四、作业:P15.1~3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7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笔算方法。2、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3、经历与别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谈话。师:每年的植树节全国许多部门与单位都组织植树活动。比方,去年植树节洛阳市植树约有1538万棵。谁能说说植树有什么好处?生:抵御风沙、绿化、提供新颖氧气2、引出实际问题。〔1〕呈现植树画面〔教科书第19页主题图〕。师:这是我们学校今年植树的情景,你看到些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解决问题。①对学生提出的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请学生随时解决。②对学生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请学生说出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二、探究笔算方法1、探究解决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方法。〔1〕独立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2〕小组内交流。每位学生介绍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3〕全班交流。为学生创造交流展示探究成果的时机。请小组推荐代表,介绍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2、师生交流笔算过程。〔1〕谈话。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有的用口算方法算出422=21;有的通过分小棒,知道了结果;还有一些同学用除法竖式解决了这个问题。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2〕再现422的笔算过程。3、试一试。放手让学生解决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问题。〔1〕师:我们已经解决了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问题,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该怎样解决呢?再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告诉学生:也可以先用小棒分一分,再写出竖式。〕〔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之后,全班交流。〔3〕在学生汇报交流的根底上,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三、理论与应用1、帮小兔拔萝卜〔课件出示〕。先请学生完成计算,在小组内互相检查。然后,课件显示拔萝卜的收获,使学生体尝成功的快乐。2、帮小动物检查对错。师:我们班小朋友真棒!不但自己学会了用竖式计算除法,还帮助小动物解决了问题,检查出了错误。通过这些活动,你想提醒大家在笔算除法时应注意些什么呢?3、设计活动〔练习四第3题〕。〔1〕请学生欣赏广场上花卉图案〔出示广场一角画面〕,接着引出布置学校的情景。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一起解决提出的问题。〔2〕自主设计图案,并解决问题。〔可以独立解决,也可以2~3人结合。〕完成设计后,全班交流。4、猜数谜。四、全课总结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体会?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8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四舍五入”进展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方法。2、使学生理解估算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p、判断才能及良好的学习、作业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下面各题。16×530×6130×240×580÷5420÷7510÷3240÷62、估算下面各题。479÷6531÷52449÷81790÷3〔1〕逐题由学生估算,并说出估算的过程,即第一步求什么?怎么省略被除数的尾数?第二步算什么?应该注意什么?〔2〕说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二、新授。1.引言。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估算出它们的近似商。今天我们通过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的继续学习,理解它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2、教学例17。〔1〕出示题目:5530除以6大约等于多少?〔2〕读题并理解题意。〔3〕列式:5530÷6〔4〕这道题目对结果有什么要求?〔只要求进展估算〕____出题目中只要求进展估算?〔5〕进展估算。由学生说出估算方法:把被除数5530的百位后面的尾数省略后约等于5500。再把5500÷6约等于900。提醒学生横式上要写“≈”号。〔6〕由学生笔算出准确数。得:5530÷6=921……4〔7〕引导学生将估算的结果与实际除的结果进展比拟。得出:估算的结果和实际除得的结果是接近的。3、稳固练习。练习十五第6题的第一行3道题。〔1〕读题,学生进展估算,三人板演。老师行间巡视,注意学生被除数是根据哪一位进展“四舍五入”的,横式上是否写“≈”号。〔2〕订正后,再请学生算出各题的准确数。〔3〕通过讨论,说出每道题的估算结果比除得的准确数大一些还是小一些,你是怎么想的?4、教学例18。〔1〕出示题目:用估算检查下题商的最高位有没有错误。3976÷8=497〔2〕读题,理用题意。〔3〕进展估算。3976÷8≈500〔4〕引导学生对实际的结果与估算的结果进展比拟。①实际结果497的近似数是500。②估算的结果也是500,说明商的最高位没有错。5、稳固练习。练习十五第7题第一行的两道题。三、课堂。师生议论,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估算有什么作用?老师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知道了它在实际计算中的作用、今后我们要可以自觉地运用它来检查计算结果是不是与实际结果接近或除法笔算商的最高位有没有错误,养成良好的作业检查、检验的习惯。四、课堂作业。做练习十五的第5题,第6、7题的第二行以及第8题。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9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3页的例14及“做一做”题目,练习十四的第6-10题。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商末尾补“0”的意义。掌握两位数除多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展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卡片。540÷6072÷18140÷2560÷8720÷9303÷3217÷7320÷42、不用计算,讲出商是几位数。3、改正以下各题中的错误。先让学生讨论,找出各题的错误原因,再由三位同学板演订正,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重算。二、新接。1、引言。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要注意商未尾的“0”;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同样也要注意商末尾有“0”的情况。今天学习的内容是商末尾有0的两位数除法。〔板书课题〕2、教学例14。7820÷23〔1〕审题:商是几位数?商的最高位在哪一位上?〔2〕学生试做。两人板演。〔3〕老师巡视,将学生计算中出现的'不同情况,分别写在黑板上。〔4〕结合竖式提问:在百位上商“3”表示多少?在十位上商“4”表示多少?个位上商“0”为什么一定要写?老师指出:在计算过程中,除到破除数的十位商“4”,能除尽,被除数个位上的0就不必再移下来,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3、改题。假如例3的被除数是7830,该怎么办?〔1〕指定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试做。〔2〕结合竖式讲评提问:①当十位上商“4”,为什么还要把被除数的十位上的余数1与个位上的0移下来?〔当十位上商“4”后,但被除数十位上还有数,因此要把1移下来,再把个位上的0移下来,10除以23,个位仍不够商1,在商的个位上写0,这时余数为10。〕②商的末尾不补“0”行吗?为什么?〔不补0,商就不是三位数,也就不能表示3个百、4个十,而只是34,验算的结果也就不对。〕③怎样进展验算?〔看除数与商的积、加上余数是否等于被除数。〕三、稳固。完成第63页下面“做一做”题目。9180÷543749÷31先判断商是几位数,然后由学生独立练习。四。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除多位数商末尾带0的除法,计算时要注意两点:1、试商前要先确定商是几位数。2、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商的那一位上写0。五、作业。练习十四的第6-10题。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10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计算、验证,使学生明确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理解除法验算的算理,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新知,进步迁移类推的才能.3.培养学生验算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利用乘法进展除法验算的道理,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教学难点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教学过程一、观察算式,提醒规律1.列三组题.426=728=724=76=89=184=自己任选一组进展解答.问:通过做题你能发现什么?学生汇报: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板书:2.设疑引出课题:师: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利用这一规律我们可以做什么?〔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二、计算应用,内化新知1.出例如6:4417=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老师有针对性地展示几个同桌计算的结果.师问:为什么商和除数的乘积正好等于被除数呢?〔小组讨论〕用等分除说明:因为4417=63,是把441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63.每份是63,7份就是637,所以用商乘除数的积等于被除数.用包含除说明:4417=63是441里面有63个7,63个7就是763正好等于441,所以用商乘除数的积等于被除数.2.老师反应,小结.验算时,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然后把商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在今后做题时,凡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进展验算.3.初步练习:1482656422326做完后让学生汇报验算的方法.4.小组合作,学习例7.出例如7:24635=〔1〕小组合作,计算例7,有问题或有什么新发现可以提出.〔2〕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3〕问:观察、比拟两种验算方法,哪一种正确?〔4〕问:第二种验算方法为什么商和除数的乘积不等于被除数?结果不等于被除数,能说明计算正确吗?要想使结果等于被除数,应该怎样办?〔小组讨论〕〔5〕问:为什么商和除数的乘积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小组讨论〕明确:因为例7中2469里面不是正好有493个5,而是比493个5多4,所以493个5多4就是5493+4,结果就是2469,等于被除数.〔6〕问:有余数的除法该如何进展验算?〔7〕老师小结: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5.进步练习.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42820xx8567三、练习与质疑1.计算下面的除法,并且验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进展板演,集体订正.2.根据左边的算式,直接写出右题的得数.〔1〕1267=8828827=〔〕〔2〕70569=7847849=〔〕让学生快速说出得数,并说出是怎样想的?3.游戏:鸽子送信.〔出示课件鸽子送信〕四、看书质疑,全课小结.五、课堂作业1.用乘法检验下面各题的得数,把不对的改正过来.3546=5916637=2392.4625523202336841____34119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11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零的除法;2.培养学生笔算除法的计算才能,养成验算的习惯;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点、难点: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以及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为什么要落下来。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展示台、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判断下面各题的商各是几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8048〕7125〕3052〕206师:请同学们想想下面各题的商最高位在什么数位上,商是几位数。2.笔算〔选择你喜欢的一道题进展笔算,两题都算也行〕。505÷5804÷4指名演算,其余的学生做在作业本上。完成后,师问:为什么商中间有0?〔学生答复〕师:这两题是我们昨天学的商中间有0的除法,同学们掌握的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商中间有0的除法,它比昨天的还难,但只要大家用心考虑、积极动脑,一样能学得很好。〔板书出示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二、探究新知1.电脑出例如7:〔1〕星光小学83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天文馆。平均每批有多少人?师:全班一起把题目读一遍。〔学生读题〕〔1〕找找这题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指名答复〕〔2〕根据条件和问题你想怎么计算。师:为什么用除法,有没有别的想法?生:没有用除法计算最正确。师:他说的很好,陈老师也这么认为。接下来我们就试着独立笔算这道题。〔3〕学生试算,老师巡视,发现不同的笔算过程,并展示在黑板上。〔4〕师:这几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最好,为什么?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5〕评价:班级交流哪种算法最好,对学生的算法进展评价。适时进展表扬鼓励。〔6〕归纳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商中间有0的除法,它和804÷4这题都是商中间有0的除法,为什么832除以4被除数十位上的数要落下来而804除以4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用落下来呢?2.比拟832÷4804÷4804除以4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是0,落下来和个位的4相加还是等于4,落下来没有意义,所以不用落下来;832除以4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是3,落下来除以4不够商一个十,和个位的4合起来就是32个一,除以4商8个一,所以要落下来。______3.稳固5〕525如今请同学们笔算这道题。学生练习后,问:你是怎样想商中间的0的,为什么?假如不笔算,你能不能马上判断出商中间有没有0呢?看看上面的题目能不能找出其中的规律。想一想,看谁最聪明。〔最高位是除数的倍数,十位比除数小商中间一定有0。〕三、稳固练习____________1.选做3〕6156〕624____________5〕5174〕826学生完成后讲评,问:怎样检查计算是否正确呢?〔验算〕2.当一回小医生〔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101175〕5154〕42854528528005.编题游戏。师说一位数,生说三位数使它们相除商中间有0。学生答复后再笔算进展验证。你们说了这么多数,是不是都符合游戏规那么呢,想不想验证一下?笔算看看。四、知识应用:第33页第1题。306÷3360÷3680÷4608÷4517÷5403÷8262÷6564÷7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12【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让学生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2.才能目的:使学生能在详细的情境中进展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和意识。3.情感目的: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灵敏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根本的除法估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展除法估算。难点:掌握根本的除法估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展除法估算。【教学准备】主题图、口算卡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稳固技能:1.师出示口算卡片:1800÷32400÷6250÷5420÷62700÷9140÷7120÷65400÷6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看哪一组开得又对又快。2.口答:〔1〕450除以9得多少?〔2〕被除数是8000,除数是8,商是多少?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主题图,引导观察上节课我们根据这幅图提供的信息提出了一些数学问题,并进展理解答。数学小精灵看大家学得很起劲,他也想提一个问题考考大家。2.出例如2的问题。大家看,小精灵提的是什么问题?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引导分析^p问题〔1〕请大家单独读题。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答复,师板书:124÷3〔2〕这个问题和我们以前提出的问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3〕有没有这个词在计算的要求上有什么区别呢?根据学生的答复,师板书课题:除法的估算。2.引导学生讨论估算的方法〔1〕根据以前学习过的有关估算的知识,你会估算124÷3吗?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交流。〔2〕生汇报交流。学生汇报估算的过程。〔3〕谁来总结一下我们刚刚是怎样对除法进展估算的?根据学生的答复,师板书:取被除数的近似数;除以除数;算出结果。四、稳固练习,加深印象:1.教材“做一做”。〔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提问:要分多少个桃?平均分成几份?求什么?怎样理解“大约”两个字?〔3〕列式。〔4〕考虑:怎样求出平均每筐大约装多少个?〔5〕集体交流。2.教材“做一做”。〔1〕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表达估算过程。3.教材练习题。〔1〕学生独立完成。〔2〕指名说估算过程。4.教材练习题。〔1〕学生独立完成。〔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算,直接说出估算结果。五、小结:你对除法的估算有什么想法?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13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是0”。2.能纯熟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法那么的根底上,学会正确、纯熟计算“商中间有零的除法”。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难点:商中间有0的两种情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我们来看一幅画,楼老师给大家来讲一个故事。孙悟空找来4个西瓜,说每人分一个。猪八戒非常积极说:“我来分。”贪吃的猪八戒看到西瓜嘴都馋了,他想反正有4个我吃掉一个吧,就这样他一个又1一个把4个西瓜全吃完了,这下他怎么分给孙悟空、沙和尚和唐僧啊?二.新课1、西瓜一个都没有了,其他3人可以分到多少?谁会算?0÷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启发学生想:根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要求0除以3得几,就得想几和3相乘得0。再让学生想一想:0÷2=?,0÷4=?0÷5=?……由此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2、出例如题6309÷3=〔1〕要求学生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那么列竖式进展计算。〔2〕当学生计算到十位时,老师重点指导:由于被除数是0,0除以3得0,所以十位要商0。0和除数3相乘得0,0减0得0。〔3〕计算完毕后,向学生说明中间用3除0的那一步,可以省略。并要求学生用虚线圈起来。〔4〕问:竖式中用3除0的这一步可以省略,那么,商十位上的“0”可不可以省略呢?为什么?〔不可以省略,因为0起的是占位的作用〕〔5〕如今,我们把这题用简便写法完好的做一遍。〔找一同学板演〕〔6〕稳固算理:①404÷4=11。讨论:这题的结果正确吗?商中的两个“1”应在什么数位上?为什么?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应该怎样改正?②做一做:402÷2609÷3汇报、交流3、420÷3=先由学生独立试做。汇报、交流明确:在除的过程中哪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占位。4、试一试750÷5980÷7比照例两题,今天学习的除法有什么共同点?〔板书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三、小结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商中间有零的除法”。你有什么收获?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14教学目的1.稳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那么,通过对商末尾有零的除法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两位数除法法那么的认识.2.理解商末尾添零的意义,掌握商末尾添零占位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地进展计算.3.培养学生分析^p、比拟、灵敏运用知识的才能,养成仔细观察、认真考虑、自觉验算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商的末尾添零占位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并比拟纯熟地计算这类除法题.教具学具准备幻灯片、小黑板.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52023=90018=24048=75025=720236=910013=64016=96024=在口算过程中说一说5202324048910013是怎么想的?2.二人板演,其余的学生在练习本上做.订正板演时,要求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特别要强调,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那一位商0.二、探究新知.1.导入.师:通过刚刚的复习,说明同学们对除数是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掌握得很好.出例如14782023=师:除数由一位变成了两位数,仍然是商末尾有0的除法,你们还会做吗?2.教学例14〔1〕学生试算例14782023=一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老师在下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尝试做题时可能出现的问题:〔2〕老师提问:这道题的商是多少?为什么?被除数十位上的商是4,已经没有余数,为什么还要在个位上商0?〔将问题写在小黑板上.〕〔3〕小组讨论,充分发表各种见解.因为根据除法的计算法那么,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对着那一位写商;假如不够商1,就要在那一位上商0,所以商的个位上就写0.被除数十位上的商虽然是4已经除尽,但个位上的0除以23仍然得0,所以商的个位应写0.因为782023商的首位在被除数的百位上,商应该是三位数,所以应该是340.因为除到被除数的百位商3,除到被除数的十位商4,表示商是34个十,也就是340,所以个位要写0.假如商的个位不写0,商是两位数34,不表示三位数340,经历算3423不等于7820,所以商不是34.老师对学生的各种见解充分给予肯定.然后指导商写得不完好的同学把商写完好,从而使学生再次体会到,做除法时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而个位是0,只要在被除数个位上补0就可以了.注意:老师要强调这个0不能丢,并用红色粉笔描一描这个末尾0.〔4〕比照练习把倒排的被除数改成7830并指名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试做.想一想这道题与刚刚例14有什么不同?做题过程中有疑问同桌可以议一议.结合板演竖式提问:当十位上商4后,出现了余数1,为什么还要把被除数个位上的0移下来?引导学生明确因为十位上的余数1表示一个十,把个位上的0移下来,余数那么表示是10.提问:商的末尾不添0行吗?为什么?老师强调:商末尾不添0,商就不是三位数,也就不能表示3个百4个十,而只是34;假设商末尾不添0,根据被除数=除数x商+余数验算结果也不等于被除数.老师提问:比拟两道例题有什么一样点和不同点?学生口述:一样点都是商末尾有0的两位数除法.不同点前一道没余数,而后一道有余数.3.反应练习.918054=577854=374931=全课小结商末尾有0的除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余数,商末尾的0必须写上.一种是有余数但不够商1时,也要用0占位.为了防止商末尾的0丢掉,可在计算前判断商的位数.计算后进展验算.随堂练习1.笔算.2.判断.〔1〕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也就有几个0.〔〕〔2〕被除数的末尾有0时,得出的商末尾可能有0.〔〕〔3〕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错在哪儿,讲清理由.〕布置作业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15教学目的: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2、引导学生根据详细情况合理进展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才能。教学重点: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根据详细情况合理进展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教学难点:根据详细情况合理进展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60÷6240÷8320÷4420÷7450÷9630÷7360÷6400÷5120÷3160÷4280÷4540÷92、说出以下各数的近似值。148≈193≈87≈93≈二、亲身体验,学习新知1、引入新课(1)有124箱货物,李叔叔三人开了三部车,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2)到西湖有223千米,客车行驶了4小时,平均每小时约行多少千米?(3)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4)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假如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让学生根据除法的含义列出各题的算式。124÷3223÷4100÷3182÷4提问:请学生逐一说出上面四道算式的意思,在说算式意思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来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2、出示教科书第13页主题图,同时出例如题2。老师:要求“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列式是:124÷3。老师:大约是什么意思?老师:怎样进展除法估算?分小组进展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124≈120124=120+4120÷3=40(或3×40=120)120÷3=40平均每人大约运40箱剩下的4箱每人还可运1箱,每人大约运41箱。引导学生对以上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进展比拟:①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都正确的。②两种结果虽然有微小的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问题的合理解决,可以说,这样的差异在此题的解决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3、让学生独立进展估算。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223≈200223=200+23223≈240200÷4=50200÷4=50240÷4=60平均每小时约行50千米、55千米、60千米。老师:以上3种结果都对,说明汽车的速度每小时在50~60之间,当然以55,因为它更接近准确值。小结: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前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根本方法进展计算。4、再现问题(1)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2)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假如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组织学生讨论①在解决第一题的时候,能将100估成120吗?为什么?②在解决第二题的时候。将182估成160适宜还是估成200适宜?5、老师小结通过以上的讨论,让大多数人明白:在第一题中,只有100元钱,所以估算时不能将100估大,只能估小;在第二题中,灾民182人,在考虑所需帐篷数时,应将182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帐篷让灾民度过困难期。三、稳固运用完成教科书第16页做一做的第1题和第2题。四、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怎样进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五、课堂作业教材练习三的第3题和第4题。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16教学内容:26-27页第47题教学目的:1.通过动手做练习,进一步纯熟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2.边练习边观察,从不同角度分析^p考虑,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创新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一位数整除三位数的根本练习课,稳固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纯熟地进展计算。教学过程:一、计算找联络1.独立计算课本第27第5题。老师巡视看学生计算的方法。〔有的同学做了275=135,直接就得出:1355=27〕请做得快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方法。这个方法好吗?我们就用乘除之间的关系来计算。2.估一估,算一算课本第27页的第6题。二、纯熟笔算方法1.判断课本第26页第3题商的余数。要指导自己判断是否正确,可用什么方法验证?下面我们来计算一下,看看它们商为数与你判断的是否一致。再仔细观察以下,商的为数与什么有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汇报,老师板书:除数一位数被除数首位够除:商的位数=被除数的位数被除数首位不够除:商的位数=被除数的为数2.27页第7题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17教学目的:1、在理论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口算方法。2、能正确、纯熟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3.在与别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重点难点:通过分木棍的理论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12÷48÷214÷724÷635÷772÷92、口答(1)70里有几个十?500里有几个百?(2)25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9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老师谈话收入课题。1、出示第13页主题图,老师:问根据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运算?2、出例如1。(1)赵大伯3次能运完60箱,平均每次运多少箱?二、观察:如用小棒来代替木箱,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理论操作,得出结论。)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4、假如不分小棒,我们又怎样口算60÷3呢?结合学生汇报,5、老师板书:这样算6÷3=260÷3=206、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80÷460÷2(1)口算写出结果。(2)说说口算方法。三、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1、出示第二个(2)问题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先独立考虑,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这样算6÷3=2600÷3=2003、试一试。360÷6640÷8四、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1、出示第三个问题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先独立考虑,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这样算24÷3=8240÷3=80五、稳固练习1、口算以下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40÷5640÷82、课堂小结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六、作业17页1.2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18教学目的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掌握除法竖式中的各局部含义。2、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才能和小组合作才能。4、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将表内除法列成竖式来计算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具、学具:小方块。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老师说算式,学生抢答。54÷6=42÷6=72÷9=2.能填几?×4<25×7<60×4<10二、情境探究,感受新知1、教学例题1(1)利用课件演例如1:提出问题,引出笔算。学校运动会开幕式即将就要举行了,需要布置会场。小朋友先般来15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2)动手操作:请同学上讲台进展分一分(3)提问考虑:有15盆花,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15盆花有没有摆完?想一想15里面有几个5?(4)尝试列式:假如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15÷5=3(组)(5)加法和减法中,我们都能用竖式来计算,那么除法如何列竖式来计算呢?(6)(课件出示:竖式)仔细阅读课本P50页,看看这个竖式中的每一个数和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同时理解竖式中各局部的名称。(7)练习:竖式计算(并说出各部位的名称)27÷3=2、教学例题2。(1)课件演例如2:同学们打算将班级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还是每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2)23盆花平均每组摆5盆,用什么方法来计算?(除法);如何列算式?(23÷5)(3)动手操作:让学生小组合作,用学具代替23盆花来摆一摆。看看每5盆摆一组,能不能全局部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4)尝试列式:23÷5=4(组)……3(盆)(5)认识余数:余下的3盆不够再分一组,我们就把这3盆叫做余数,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6)观察比拟:看看例1和例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发现了当余数是0,也就是没有余数,刚好能被分完.而有余数表示剩下的不能分的局部)3、小结余数的含义余数就是不够再分而剩余下来的数,就像分5盆一组,3盆因为不够分成一组,而是剩余下来的,所以余数要比除数小(板书:余数要比除数小)三、稳固拓展,运用新知1、完成51页做一做。2、如今从小袋子中拿出50个小方块,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剩余几个?你会列算式和列竖式吗?(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四、归纳小结,完毕全课。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19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71~72页的例1二、教学目的:1、知识与才能目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展口算。2、过程与方法目的:使学生经历探究口算方法的过程。通过合作、交流、讨论优化算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才能,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开展,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信心,表达主人公的地位。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口算方法四、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师:同学们,为了迎接下个月的活动,学校准备了一些气球和彩旗,认真观察,说说看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1、有80面彩旗2、每个班分20面3、有150个气球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呢?学生汇报〔边汇报边列式〕1、有80面彩旗,每个班分2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谁来列式?列式:80÷20=2、有150个气球,每个班分5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谁来列式?列式:150÷50=师:仔细观察这些式子,说说看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生:除数是整十数,被除数有的是整十数,有的是几百几十的数师:对,第一个是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第二个是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详细研究的口算除法,板书课题:口算除法出示学习目的:会口算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学好,有信心吗?〔二〕、民主导学学校任务一:1、任务呈现师:如今我们一起来研究80÷20=的问题请大家拿出任务单,开场吧。学习任务一:有80面彩旗,每个班分2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80÷20=〔个〕自主学习:我是这样想的课本是这样说的同学是这样讲的我们组准备这样展示(二)、自主学习2、自主学习3、展示交流师:刚刚看到同学们学习的很用心,真不错。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呢?学生以组进展班内交流,可能出现以下方法:组1、80÷20=4,我是这样想的:因为20×4=80,所以80÷20=4你们同意我们的想法吗?你们还有补充或评价吗?〔边说边讲边板书〕组2、我们组有不同的方法:80÷20=4。因为8÷2=4,所以80÷20=4生质疑:你们为什么要在4的末尾没有1个0呢?组:因为80表示8个十,20表示2个十,8个十除以2个十就是4.你们同意我们的想法吗?你们还有补充或评价吗?师小结:刚刚我们找到了2个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用乘法做除法,第二种方法是用表内除法做除法。你认为哪种方法会算的又对又快呢?请大家用你认为又快又准的方法口算下面各题,并与小对子组的成员交流。大屏幕出题60÷20=150÷50=学生在组内一个一个的说,其别人听。师:你是用哪种方法呢?生汇报后,师:老师平常也是这样算的。学习任务二师:你会做吗?好,那咱们一起试试。1、任务呈现:学习任务二:估算:83÷20≈想:把〔〕看作接近的整十数〔〕80÷19≈想:把〔〕看作接近的整十数〔〕122÷30≈想:把〔〕看作接近的整十数〔〕120÷28≈想:把〔〕看作接近的整十数〔〕师:请同学们先独立完成,再在组内进展交流。2、自主学习3、展示交流师:哪个组愿意来展示呢?组来汇报:算式加算法生生评价师:谁来和大家共同分享你的估算方法呢?生: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时,先把不是整十或几百几十的被除数或除数看成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再用刚刚我们学会的口算方法算出商。师:到如今为止,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已经完成的很好了,从大家的表现和交流的话语中老师发现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我们都已经学会了,能不能经得起检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检测乐园五、检测导结1、目的检测:2、结果反应:师:答案已经在大屏幕上了,请同学们同桌交换,认真批阅3、反思总结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让我们一起写一句话总结自己这节课的收获。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口算除法,以后我们还会研究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等很多的内容,老师相信这些内容一定会和我们班这群勤于考虑,擅长动脑的孩子们交上朋友。教学反思:1、重视计算的过程,允许学生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关键。教学时,我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究口算方法,组织学生进展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在说算理的过程中,图式结合,让学生更明晰考虑的过程。说时引导学生把过程说完好,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才能。算法的选择上尊重学生的想法,两种算法各有优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2、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本课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究者。首先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解决80÷20,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展示自己的思维,使每一位想说的同学都有时机去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接着,让学生自主分120个气球,有哪些不同的分法。3、一堂课引起我的再次考虑:在学生碰到困难时,怎样引导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从模糊走向明晰?怎样设计练习更实效?怎样把新知识和学生的原有知识更严密的联络起来,一堂课下来,如何轻松的让学生接收新知识。通过这节课口算教学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备课中学生的重要因素,以及思维的训练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点。同时涉及的都是计算题,应该让学生多一点训练。我们作为指导者就可以了。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20教学目的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根底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才能和解决问题的才能。教学准备:西瓜图片,圆片,方格卡片。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复习2.情境引入展示情境图内容,让学生观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答复引出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二、新课学习1.例1,教学分数的.加法1〕让学生借助学具计算:2〕学生交流,请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3〕老师用教具演示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2.例2,教学分数的减法1〕用教具演示从里减去的过程2〕让学生说出老师演示的过程3〕让学生根据老师演示的过程列出算式4〕提问:5〕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并计算3.例31〕出示1个圆片:整个圆可以用几表示?用分数表示是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